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
青 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V L3 N . O .0 O 1
文 章 编 号 : 7 79 (O 9 O O7 0 1 1~ 9 6 2o )1一 o 9— 3 6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 中国经济发展 的重 要 启 示
张 莹
( 岛大学 经济学 院 , 青 山东 提
作 用。
的新兴产 业 , 扩展 增 长 空 间。 因此 我 国要继 续 提
高 国家财 政 的教育 经 费 和 科 技 经 费 支 出 比重 , 使 科 教费 用 支 出增 长率 高 于 国家 财 政 支 出 的增 长 率 。吸收 和激励 海外 华侨 、 会 团体 、 业 以及 个 社 企
致 经济无 约束 的长期增 长 。即知识 积 累是 经 济增 长 的动力 , 是经 济长期增 长 的保 证 。 22卢卡斯 模型 .
教育 是推 动 社 会 进 步 的基 础 , 技是 加 快 经 科
济发展的保障。发展科教事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国 民的总体素质 ; 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具有规模
罗默模型建立 的思路是技术进步作用完全 内 生化 , 当人 口或劳动力的 自然增长率等于零 探讨
或小 于零 时经 济增 长 的可 能性 。罗默 模 型可 以看 成是 阿罗模 型的一个 边界特 例 。罗默 的博 士论 文 “ 部 因素 、 外 收益递增 和无 限增 长 条件下 的动态 竞 争 均衡 ” 立 了一个 与 实 际情 况基 本 相 符 的经 济 建 增 长理论模 型 。他 认为 知识本 身 就是 一个 生产 要
边际收益率 将 随着 资本一 劳 动 比率 的增 加 而不 断 下降。当资本 的边 际收益趋 近 于零或 低 于某 一贴
现值时, 资本积累的速度将不会超过劳动力投入 的增加速度, 即资本一劳动 比率趋于稳定 , 这意味
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
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
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
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 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
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
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
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
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匸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阶段论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五)新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
大多数新增长模型都强调了模型的政策含义。 罗默、卢卡斯等人认为,如果政府不对科学技术 的发展加以倡导,那么分散经营的经济的增长率 就会过低。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研究和开发提 供补贴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琼斯、雷贝 洛等人认为,各国政府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和贸 易政策是导致各国经济增长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 素,政府应采用降低资本税、关税等政策措施鼓 励资本积累和国际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新增 长理论家的上述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 值。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四)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
2、凸性增长模型 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的第二条研究思路是在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 不变即凸性生产技术的假设下说明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可能性。采用这条研 究思路的增长模型有AK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雷贝洛模型、金—雷贝 洛模型、拉德尤等人的模型。在这类增长模型中,比较重要的是琼斯—真野 惠里模型和雷贝洛模型。下面简要说明AK模型。 AK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具有最简单的线性形式: Y=AK 式中,A为反映技术水平的正的常数;K为资本存量。 假定储蓄率是参数s。又假定没有人口增长和资本折旧,则所有的储蓄都化为 资本存量的增加,于是有: ΔK=sY=sAK或 ΔK/K=sA 这样,储蓄率就影响到了资本增长率。进一步地,既然产量与资本成比例, 产量增长率也等于: Δy/Y=sA 在这种情况下,储蓄率s越高,产量的增长率也将越高。 由于假定资本具有不变的边际产品,资本积累过程不会中止。即使经济中不 存在任何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沿着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增长。
• 成熟,指超越初始ຫໍສະໝຸດ 业,能够吸收和有效的采用现代技术的最新 成果。 • 起飞之后是一段长时期持续的增长,产量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
简要说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含义
简要说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含义。
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这些内生因素也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2)在众多的因素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与其他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一样,技术进步是经济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当事人自主最优选择的结果,从而技术进步是由内生决定的;(3)技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等都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使得生产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而且正是这种的外部性构成了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4)由于外部效应的作用,经济在处于均衡增长状态时,通常不能达到社会最优状态,即经济的均衡增长率通常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5)影响经济当事人最优选择行为的政策,例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可以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
最简单的一种内生增长模型是AK模型。
假设经济中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保持不变,没有技术进步,并且不存在折旧。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这里的总量生产函数为AK形式,即Y=AK很显然,在AK生产函数中,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再具有递减特征。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经济中人均资本随着时间变动而变动的路径为:k*=sAk-nk。
另外,由于人均消费c=(1-s)y=A(1-s)k,因而人均消费的增长率等于人均资本的增长率,都等于(sA-n)。
这就意味着,经济中包括人均收入量在内的所有人均变量都以(sA-n)的速度增长。
AK模型说明,经济中的增长率由s,A和n三个参数所决定(而不是像新古典增长模型那样只取决于n这一个参数):较高的储蓄率将导致较高的长期人均收入增长率;类似地,一旦技术水平得以促进并保持,那么长期增长率也会提高;同样地,人口增长率也影响到经济增长。
这一模型的政策含义也是明显的,由于经济增长率不仅取决于人口增长率,而且也与储蓄率和技术进步有关,因而政府采取促进积累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政策对经济增长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概念探析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概念探析第一章前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增长思路——内生增长理论。
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概念。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通过社会系统、制度环境、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投入,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
本文将分别从内生增长理论的概念、内生增长理论的来源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第二章内生增长理论的概念内生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
传统的外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源和外部投资等外在因素的作用推动的。
而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不仅是外生因素的作用结果,还可能是内在发展的产物。
内生增长理论以经济学中的著名模型——罗默模型为基础,强调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罗默模型认为,增加投入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不再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核心因素,而是与提高人们的知识密切相关的软件设备,如信息和样本数据库、专利、标准、运输成本更低的流通系统等,才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这是因为,知识密集型投资具有外溢效应,会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率。
内生增长理论从关注内因和外因的区别开始,研究新技术来源、技术投入、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等,使得技术创新成了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
第三章内生增长理论的来源内生增长理论并非一开始就是完整的理论,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理论探索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主要集中在拥有理性预期的调节过程、价格调节失灵的经济周期等外部因素上。
然而,这种学术研究无法解释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内部发展因素。
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罗默和洛克利等在对生产函数的研究中,发现技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由此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
此后,内生增长理论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变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
5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20世纪80年代罗默、卢卡斯等人将人力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微观上看,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是使投资者个人或家庭取得更高的收入。
在宏观上,人力资本则具有外部效应,即个人或厂商的人力资本积累会对其他人或厂商的生产率增长作出贡献。
所谓“人力资本”,其内涵极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劳动力数量及其平均技术水平,还包括花费在教育、技能、健康、知识的改善,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开支所形成的“资本”。
人力资本同样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收益。
这种“资本”之所以被称为“人力资本”,是因为无法将该资本和它的所有者分离。
罗默在其模型中,假定代表性厂商的生产函数有三种投入:资本、工厂自己的生产知识、社会所拥有的知识。
当各个厂商作决策时,是将社会拥有的知识作为给定量,考虑如何利用资本和自己的生产知识去达到利润最大化。
不过,个别厂商的知识不可能永远保持为商业秘密,这些知识会不断地成为社会所拥有的知识。
正是这种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会使社会的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持续。
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动力。
与罗默不同,卢卡斯强调产出依赖于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外部作用表现在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上,而不是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
在卢卡斯的模型中,人力资本对产出水平发生影响,而人力资本增长率取决于行业平均技术水平(平均人力资本存量),加上本期内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会有效提高经济中的实际投入,使产出水平上升。
单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在对其产出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经济增长理论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创新和知识,认为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增长理论也逐渐在中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市场和知识竞争的环境下,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第二,研究和开发;第三,产业组织和市场竞争。
其中,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人力资本是指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工具的不断出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研究和开发是指企业或个人对技术进步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生产力提高。
产业组织和市场竞争是指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和组织形式,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经济增长理论也逐渐在中国得到应用和发展。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和科技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表现。
1、推进科技创新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科研人员和创业团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成为增长点,其中许多企业都是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而兴起的。
2、产业升级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政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建立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和优秀创业团队在中国发展,推动了中国新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
新增长理论共3篇
新增长理论共3篇新增长理论1新增长理论: discovering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科技进步、资源配置,还与政治、文化、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背后的机制,我们需要不断拓宽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在这个背景下,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逐渐成为继经典增长理论和总量经济学之后的第三个主要经济理论分支。
所谓新增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aul Romer)和卡斯(Robert Lucas)等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并不仅仅依赖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还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在新增长理论中,人类知识被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被不断积累、扩散,从而驱动经济的增长。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新增长理论呢?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无法很好地解释一些现象,比如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而新增长理论弥补了这些空白。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一国经济的增长不仅依赖于合适的投资支出,更重要的是创新和技术提高,因为这种增长是基于新现象和新思路出现的。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提升人类知识水平,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能源,从而推动一个经济体的可持续增长。
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知识产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保护知识产权,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它的企业可以在其他国家推广其技术,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高的收益。
而如果知识不受保护,企业和个人就没有动力去创新,也没有必要去分享实施新想法。
这将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慢慢萎缩,其人民的生活水平会逐渐下滑。
此外,新增长理论还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意味着,一种经济活动可能对其他活动产生非直接的贡献或者负面影响。
例如,知识在扩散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新的技术发明和应用这些新技术。
第4讲新经济增长理论
索洛模型的推导: 已知: Y= L (Y/L) Y= K (Y/K)
(1) (2)
(1)、(2)两边对时间t 求导, 得: dY/dt = dL/dt ( Y/ L) + L d ( Y/ L) / dt (3) dY/dt = dk/dt ( Y/ K) + K d ( Y/ K) / dt (4) (3) 乘以a加上(4)乘以b , 得: (a + b) dY/dt = a dL/dt ( Y/ L) + a L d ( Y/ L) / dt +b dk/dt ( Y/ K) + b K d ( Y/ K) / dt (5)
丹尼森: 先把投入分解为总投入量和全要素生产率 两大类, 然后又把每一大类分解为若干推动经济 增长的子因素, 其中劳动、资本、土地等为总投 入量, 知识进展、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营等为 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库兹涅茨: 根据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过程的实际资 料, 概括出人均产出与人口增长率较高、生产率 增长程度较高、经济中结构转变率较高、社会 结构现代化、世界一体化等经济增长特征因素, 并强调知识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认为它是 高增长率和经济社会结构迅速转变的源泉。
无论是前述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的最基本模 型, 还是丹尼森等人的因素分析法, 都是把技术 进步作为外生因素, 因而并没有构建出技术变化 模型。 总之,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完全竞争均衡、 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资本边际收益递减、 技术是外生的。因此,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 和技术进步的长期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从 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惟一动力。但是,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却没有对这种外生技术进 步产生的原因做出满意的解释。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有:
(1)不存在存货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2)劳动力按不变的、由外部因素决定的速度n 增长,即dN/dt=n=常数; (3)社会的储蓄率不变,定义S为储蓄,s为储蓄 率,则S/Y=s=常数; (4)社会生产过程只使用劳动N和资本K两种生 产要素且二者只有一种可行的配合比例, 彼此不 能相互替代; (5)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且既可用于个人 消费, 也可用作投资所需的生产资料; (6)规模收益不变; 不存在技术进步;
宏观经济学 第三讲--新增长理论
3.边干边学的知识创造
知识生产的第二种模式是边干边学(1earning by doing),其含义是 说,在人们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地会遇 到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生产过程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相应的改进建 议或进行实际的改进。边干边学的知识创造不需要企业进行专门的研 发投资。
2.研发部门的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研究开发部门来创知识,这 需要企业进行专门的研发投资;另一种是以边干边学的方式创造 知识。
知识的创造指发现新知识,也即知识存量的增加。研发部门 要创造知识,就需要企业进行相应的研发投资,即需要向研发部 门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因此,可把企业的知识存量A看 成投入到研发部门的资本K与劳动L的函数:
1.知识产品的属性
(1)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含义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高度 抽象的理论知识,到实用性的应用知识,知识产品种类繁多。
(2)知识的非竞争性。知识是非竞争性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 产品的消费不减少或影响其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或者说增加一个人 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多一个消费者的消费不会影响生产成本 的增加)。可见,知识具有公共产品(public good)的属性。
商业窃取效应(business-stealing effect)是指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原技 术显得逊色而失去吸引力,从而对原技术拥有者造成不利影响。商业 窃取效应是研究开发的负外部效应,表明研发活动对社会也有着不良 影响。
新经济增长理论
子杂交技术在美国各个州的扩散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1。用格利里丘的话说,种子杂交是“发明方法的发明”,这项技术需要把不同 种类的谷物进行杂交,得到另外一种谷物种子,并要让其生长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种子杂交,粮食产量可以提高 20%以上。尽 管种子杂交的想法是在 20 世纪初提出来的,但直到 30 年代才在美国第一次出现了该技术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性应用。美国南方各 州应用种子杂交技术普遍要比北方晚 10 年多,而且南方各州推广这项技术的速度也要比北方慢得多,比如美国南方的阿拉巴马州 (Alabama)在引进种子杂交技术后,用了 10 年时间才仅仅达到在 60%的耕地上种植了杂交种子。为什么南方比北方慢?格利里丘的 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这个问题,他指出重要的原因在于经济方面,而不在于技术本身。他发现,美国各州应用种子技术的 速度快慢主要受到引进该技术后的利润大小的影响,南方各州采用种子杂交技术的利润小于北方,因而该技术的推广速度在南方就比 较慢。 总之,研究的收益程度不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且受到技术推广应用中的经济因素的 影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这一点常常不被人们所认识。一些国家在基础研究 方面做得似乎很成功,而另一些国家在应用开发研究方面似乎做得很好。有许多有识之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常常听人说,法国 的高等教育重视抽象思维,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基础研究者,但他们不擅长于应用研究。还有一些研究工作强调企业家才能和企业文化 的重要性,认为技术进步多半来自于企业家成功组织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能力,即来自于企业家的组织经营能力。 2.研究的可利用性 研究的可利用性是指研究结果可以为谁所用,谁能从该研究结果中获得利润收益。如果企业不能从它投资支持的研究开发所取得 的研究结果获得利润收益,企业就不会去支持研究开发,技术进步速度自然就要放慢。这里,依然有许多因素影响研究的可利用性。 首先是研究过程本身的性质。比如,如果某种新产品的发现让人们普遍相信会发现更好的产品,从而等待购买更好的产品,而不 购买其第一代,那么推出该新产品就不会有多大的利润,这给这种新产品的推出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导致企业在该项研究开发上的投 资减少。所以,即使收益极其丰厚的研究领域,也不一定能够带来研究开发水平的提高。这个例子虽然有点极端,但还是代表了较为 普遍的现象。 其次是专利法对新产品的保护程度。政府是如何制定专利法的?一方面,利用专利法对企业的保护是必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 业进行研究开发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一旦某个企业发明了一种新产品,那么让全社会的企业都能不加限制地掌握这种新产品的生 产技术,这对社会来说是极好的。因此,专利法的制定者必须在这二者之间做出权衡,尽管这种权衡较难。企业受专利法的保护过少 , 就失去了进行研究开发投资的积极性。但受专利法的保护过多,又让企业养成坐享其成的懒惰,不愿意再在新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更新 的产品,这同样也使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减少。因此,专利法对企业的保护必须适当。 技术落后的国家往往缺乏专利法,这些国家主要是使用外国的先进技术,而自己不进行技术的发明创造。这种情况下,专利法的 缺乏并不给它们带来多大的损失,而其好处却是明显的:国内企业可以普遍无需支付使用费就可以使用引进的先进技术。
《新增长理论》课件
主要观点
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增长理论还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贡献
新增长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并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此外,新增长理论还促进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
02
03
人力资本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培训、经验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
03
技术进步可以带来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同时避免过度干预市场。
03
CHAPTER
新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增加投资和储蓄实现。
资本积累
劳动力质量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包括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
创新和研发活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深入研究新增长理论的内在机制
将新增长理论应用于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拓展新增长理论的应用领域
推动新增长理论的国际合作研究,共同探索经济增长的规律和趋势。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2
CHAPTER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
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 )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函数式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技术水平。
主要应用对此有影响的模型有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以及罗默提出的收益递增增长模型。
在阿罗的模型中,只是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内生化了。
在这一模型中,产出不仅仅是有形要素的投入,而且也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体现为:资本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的贡献,因为增加的资本不仅通过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来提高产量,而且通过其间接推动新思想的发展来提高产量。
但在这一模型中技术仍然是外生的,它随着内生的资本存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罗默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充分的重视了知识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
新古典增长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
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 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
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
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
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
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
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 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新古典增长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
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 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
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
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
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
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
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 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新经济增长理论 (2)
新经济增长理论引言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集中于生产要素的累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逐渐显现出一些局限性。
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关注。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的累积和技术进步的推动。
然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观点。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罗默模型(Romero Model)。
罗默模型主张,技术进步并非一种外生变量,而是可以通过创新和研发来内生地推动经济增长。
罗默认为,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和研发的驱动力。
在罗默模型中,知识被视为一种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其特点是能够被无限制地共享和利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概念人力资本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通过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来实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创新与研发创新与研发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和研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不断地进行创新和研发,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保护其知识产权的独占权益。
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享受到其创新和研发的收益,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活动,推动经济增长。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意义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创新和研发等新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启示
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启示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四、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五、新经济增长理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由罗默、博梅尔、卡茨等学者提出的以知识、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理论。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经济增长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经济发展的启示越来越广泛。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方面。
在技术进步方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在人力资本方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可以带来长期经济增长的。
在知识产权方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重要的,因为知识产权可以保护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从而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研究和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对于那些能够保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国家和企业,将会更加有利。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使得教育和培训成为了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将对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学研究方面。
新经济增长理论促进了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革,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体系。
(2)企业管理方面。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为各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现了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经济增长。
本文从新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经济的现状及其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的各主要方面,给出了我国以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源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资源重组和政府管理市场方式的改革。
在全世界范围内,美国最早放开了对与信息产业有关的电讯、电力、基础设施、金融系统的管制,这给美国增加了竞争机会,给了新的人力资本一个广阔的活动舞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国际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国际联系的加强对企业施加了更大的竞争压力,除了从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中获取收益外别无它途,由此新经济应运而生。
新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高新技术发展产生新的社会就业阶层,经济结构、生产布局、社会群体、文化取向将发生巨大变化。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新经济增长理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增加了信息、知识这些重要因素,传统的经济作为增长模型受到了挑战。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资源稀缺性,生产函数三要素的土地、劳动和资本都是硬约束,不可能用之不竭。
但在依靠创新的新经济中,知识这一要素却不具有稀缺性。
知识创新消耗社会物质资源较少,网络又使知识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5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资本与劳动的投入上,技术变革在模型中被看作是外生的。
而“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创新是内生的,技术变革并不是匀速的,而是部分地取决于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我国经济增长现状1、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内生化及经济增长知识经验价值与知识产权成本的降低密切相关。
过去对知识、创造性及经验价值的评估常常基于具体内容,而新的经济模式起源于没有限制的资源利用。
知识同资本等其它要素一样是生产资源,但知识本身的特性又使它有别于其它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
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
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
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
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
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
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
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
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
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
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认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来源。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它的技术内生化表明经济增长源于厂商极大化的投资努力,较好的说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将人力资本和知识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突破了传统的收益递减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拉大的原因,即越发达的国家人力资本、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更多,产生更多的收益,吸引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从而差距不断拉大。
同时,新经济增长理论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大量依据,认为知识发现或技术创新需要某种垄断权力且这种权力很有用,可以使这些思想发明者愿意将自己的资源用到生产新思想上。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现状的积极影响
对于我国现存的东西部差距问题上,新经济增长理论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东西部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太大的差距。
那么西部怎样才能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城市的差距呢?西部可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和比较战略优势,积极引入人力资本、知识进步,抛弃传统的过分强调物质资本的旧观念,逐步发展成一个从“模仿”东部发展战略到“创新”的经济体制。
西部缺少的更多的是知识、技术等“创造性资源”。
全球化条件下提出了更多更新颖的经济要素如知识、信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等,这些将成为提高经济效率的主要源泉。
因此,启示就是加快西部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步伐,不断创造和完善有利于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环境,努力进行制度改革创新等。
18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土地改革,土改政策孕育着巨大政策红利,农民或新一轮成为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从全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来看,改善我国国土资源,增加可耕地面积,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利,充分发挥我国国土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劳动力的作用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资本和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在中国,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多得多,必然会出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昂贵的资本。
我国劳动力过多,单单靠替代资本无法为劳动力找到就业场所。
一切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都可以通过储蓄转化而来,而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等不可再造资本,无法借助投资创造出来,则恰好可通过改善国土资源来解决。
从历史上看,扩大土地供给是提高一国资本存量的最原始和最具长远利益的方法。
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情况是:人口多、土地少、石油等自然资源匮乏,人均可耕地占有量也几乎接近世界之末。
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通过大力度的土地改革,我国农村的主要工作已从解决农民的温饱转化到了如何使农民富裕起来,在城市实现飞跃性发展后如何弥补日益加大的城乡发展差距。
要帮助农民致富需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动员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土地经营承包权实现市场化流动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