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含答案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2.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A.抑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木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
A.少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晚期D.成年期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认识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12.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性D.勤奋感13.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
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 抽象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前一阶段形象思维 的发展。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注重前
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衔接,既不要“拔苗 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 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
编辑ppt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
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编辑ppt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 提,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
1、婴儿期(0-1.5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 不信任感,要使儿童的生活有规律,有保障,让儿 童的期望得以实现,通过哺乳和照顾实现。 对未来的影响:建立了信任感,将来在社会上就可 以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否则,就成为不信任 别人和贪得无厌的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 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 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 唐朝诗人 王勃6岁写文章, 9岁读《汉书》, 13岁写《滕王阁 序》。留下“落 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 色。”的名句。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 是不可改变的,但不同个体身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1、维果斯基的生平
维果斯基(1896-1934)是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由 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 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 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维果斯基一生留下180多种著作,其心理学思 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 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例如,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按照自上而下 (头尾)法则即抬头—>翻身—>坐—>爬—>站—> 行走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蔡红梅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目录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九章 问题与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目录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二、研究的方法
• 观察法:直接观察记录学生的某种心理活动 特征及行为变化
观察内容确定,目的性,随时记录,时间短, 反复观察
• • • •
实验法 自然,实验室 调查法 个案研究法 (突出特点) 教育经验总结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论
• 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 展的基础。 •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 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 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一)关于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 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 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思考:关键期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教育最佳时期 ,心理敏感期 矛盾冲突突出,教育跟进
• 3.评价/反思过程 • 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 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 和反思。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单选题] 1、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A 情感B 意志C 性格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单选题] 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 专制型B 放纵型C 民主型D 集体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单选题] 3、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 1岁左右B 3岁左右C 6岁左右D 9岁左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
[单选题] 4、()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 专制型B 放纵型C 民主型D 集体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单选题]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B 主动感对内疚感C 勤奋感对自卑感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单选题] 6、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 自我意识B 自我认知C 性格特征D 能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单选题] 7、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A 情感B 意志C 性格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单选题] 8、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并不重要的时期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 没有效果的时期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2章
D、可逆与补偿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笆性的可逆思维。
E、思维的灵活性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2、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6、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采用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 总体平均数 为标准确定的。
三、简答题:
l、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答: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掌握部分: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易混易错 — 教育心理学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易混易错1: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这是指学生心理发展的()。
(单选)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定向性与顺序性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可知B项正确。
易混易错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2)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4)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
(5)思维具有灵活性。
1.按照皮亚杰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下列不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单选)A.运用假设B.运用逻辑法则C.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D.去自我中心性【答案】D【解析】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可逆性与补偿性;思维具有灵活性。
“去自我中心”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故答案选D。
2.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B.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D.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只能凭借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答案】ABC【解析】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思维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开始出现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开始萌芽;获得“客体永久性”(物体恒存)概念。
可知A项正确。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泛灵论;不能进行可逆运算;守恒概念没有形成;集体独白。
可知B项正确。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概念的形成;形成可逆思维;去自我中心化;思维开始逐渐去集中化(该阶段最大的特征);出现具体逻辑思维。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①不同系统的发展的速度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带有更大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
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3、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品德不良行为容易出现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4、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3)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活动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与各种 活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不断内 化的结果,社会文化环境对发 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2、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 1)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由外向内发展
• 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 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发展过程:个体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开始 于外部环境。即先是外部的刺激作用于发 展个体,然后个体借助于中介工具将其内化, 使外部东西转化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 丰富的环境或增加适当的环境刺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儿童认知发 展的进程。
• 6、教育教学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方法,如可采用游戏式教学、同伴影 响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和实验式教学等。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这 个连续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
如心理学依据儿童在一定时期内所表现出
的共同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儿童的发 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3 岁)、幼儿期(3岁到6、7岁)、童年期 (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 20岁)。
• 教学的作用:
• (1)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阶 段(“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
• (2)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走 在发展前面)
(一)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心理发展指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 转化。
•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
(15)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 。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1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 )的特征。 A、获得了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可逆性 C、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D、可以提出问题的假设 (17)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 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 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 属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 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 A.身心变化 B.机体变化 C.心理增长 D.心理变化 (2)婴儿常常把什么东西都放进自己嘴里,这个例子是皮亚杰 理论中的哪个过程? ( ) A、同化B、顺应C、平衡D、去中心化 (3)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 ) 。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 (4)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 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 ) 。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 (5)主体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 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 ) 。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 7、繁殖对停滞(30-60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2)
唉,因为脸上 有小痘痘,同 学们都叫我 “美丽豆”!
教育心理学
②高中生的价值观初步确立
• 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热衷于哲学探讨。 • 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 • 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反映其个性色彩。 • 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
教育心理学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文分解
(1)认知活动的发展特点 ①感知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 ②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
③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初中二年级是个体 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
教育心理学
(2)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①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②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③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 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的开始
教育心理学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 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 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 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教育心理学
高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 ①身体的迅速变化与成熟:身 体发育增速减慢,体态体型发
生较大变化;
②体内器官的成熟与机能的发 育: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
育基本成熟;
③性生理成熟
教育心理学
(三)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认知活动的发展特点 • 认识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 • 认知活动的直接性明显增强 • 认知与情感、意志和个性因素 协同发展
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 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 后于生理的发展。 • 动荡性:高中生身心发展的不平 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 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 的不平衡性,造成了高中生心理 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 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选题1.()是个体从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A.生理发展B.心理发展C.身心发展D.心态发展2.对同一个人而言,其不同的心理成分的发展速度、成熟水平有所不同,这说明了心理发展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不同的人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各不相同,这说明了心理发展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根据我国学者的分类,童年期处于()。
A.3~6、7岁B.6、7岁~11、12岁C.6、7岁~14、15岁D.11、12岁~14、15岁5.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6.人的一生中发育最快、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7()是童年期的主导活动。
A.游戏B.活动C.练习D.学习8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D.抽象逻辑思维为主9.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
A.小学二年级B.小学三年级C.小学四年级D.小学五年级10.人生的()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11.()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A.学习准备B.学习需要C.学习动机D.学习目的12.研究表明,()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2岁B.3岁C.4岁D.5岁13.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岁B4岁 C.5岁以前 D.1~3岁14.()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照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重点:第二章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重点:第二章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
不同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各种心理机能所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2.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少年期。
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青年初期。
3.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有: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有: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2015年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点2.2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内容目录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重点)第三节小学生人格与社会性发展(重点)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三节小学生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知识点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含义(二)人格的发展阶段【高频考点1】(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重点】(一)人格的含义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二)人格的发展阶段【高频考点1】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耻感(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该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或者他们根本无法在其中作出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二)人格的发展阶段【高频考点1】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 青年初级的年龄在 C 阶段。
A.岁B.岁C.岁D.岁2. A 思维已从“实验型”向“理论型”转化A.抽象逻辑B.具体形象C.辩证D.单维3.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D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4. 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A.培养自立性B.培养主动性C.培养勤奋感D.培养自我同一性5. A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尊6. 威特?提出 A 的认知公式的差异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B.沉思型与冲动型C.辐今型与发散型D.同时性与继时性7. 最经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A.可能性B.观摩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8. 最经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CA.列昂节夫B.赞可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9. 有能力,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D 教育方式下成长进步的。
B.专制型C.自由型D.民主型10.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行D.多命题形式进行11. 流体智力和晶力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2.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1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CA.超常B.弱智C.中下D.中等15. 有种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语行为的 AA.关键期或敏感期B.行为学习期C.习得期D.发展期16.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 BA.男伏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伏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则不相等17. 青少年自觉的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禅一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A.2岁B.4岁C.6岁D.8岁19.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A.1岁B.3岁C.5岁D.7岁20. 人格的?心是 C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二.填空题21.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名词释义(2021年)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讨论影响个性发展的社会因素。
【要点解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服从、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这样的儿童最不成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
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活泼、快乐、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自立、彬彬有礼、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富于合作、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的社会化人格的发展。
(3)同辈群体。
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沟通,培养人际敏感度,为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16.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A.错误少B.反思速度慢C.深思熟虑D.权衡多种解决方案17.不属于场独立个体的特征的是()。
A.信息加工对内在构造有较大的依赖性B.心理分化的水平高C.加工信息依据外在的标准D.和人交往很少能够体察入微18.皮亚杰的容积守恒实验中,学前儿童在比较两个水杯里的水的容积时,要么只能注意到水杯里水的高度,要么只能注意到水杯的粗细,儿童的这种表现被皮亚杰称为()。
A.自我中心B.中心化C.缺乏守恒D.缺乏运算能力19.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适应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多等同于发展20.瑞士心理学家Piaget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A.假设B.守恒C.可逆D.补偿2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早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23.占人口不到1%的天才的智商(IQ)超过()。
A.110 B.120 C.140 D.16024.青春前期的最初标志就是反思能力的出现,反思能力是()。
A.退回到自我中心的思维B.主动性的发展C.对自己心智过程进行思考的能力D.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与他人合作25.下列关于智力的群体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有()。
A.总体水平男女智力大致相当B.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C.男女存在智力结构差异D.男性在视觉能力、抽象思维优于女性E.女性在听觉能力、形象思维优于男性26.下面几个选项,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B.获得客体永恒性C.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D.学习翻转行为E.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27.下面几个选项,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开始运用抽象的符号代表经历的事物B.万物有灵论C.心理表象是直觉的事物的图像D.思维不可逆E.儿童期自我中心(三山实验)28.下面几个选项,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具有抽象概念,能进行逻辑推理B.出现守恒的概念C.思维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D.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E.集体独白29.下面几个选项,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B.青春期自我中心C.假设演绎思维、系统思维、抽象思维D.不再刻板遵守规则E.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30.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表现有()。
A.随意机能不断发展B.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C.形成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个性化E.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3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32.儿童经常会想有一天他们的年龄能赶上他们的哥哥、姐姐,根据Piaget的观点,你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3.Vygotsky发展理论的具体应用有()。
A.支架式教学B.合作学习C.情景学习D.认知学徒制34.一位同学经常把自己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开始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你认为该同学最有可能处于()阶段。
A.自主对羞愧B.主动对内疚C.勤奋对自卑D.同一性对混乱35.下列理论属于生命全程观的有()。
A.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C.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6.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意指()。
A.“昨天”的解决问题水平B.“明天”的解决问题水平C.处于“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解决问题水平D.处于“昨天与今天之间”的解决问题水平37.皮亚杰把人的认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下列属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心理特点的有()。
A.命题思维能力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C.具体思维能力D.自我中心38.人的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充满着个体与环境间不断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用来解释这一过程的术语有()。
A.图示B.同化C.顺应D.平衡39.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B.冲动型C.沉思型D.场依存型40.李大力最近发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
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A.主动感—内疚感B.勤奋感—自卑感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D.信任—怀疑41.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教育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2.皮亚杰认为"泛灵论"是()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43.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
A.智力B.性格C.文化D.环境44.信度包括()。
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45.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6.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47.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
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同化论B.生成论C.联想论D.图式理论【解析】D。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
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相当于把杂乱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人们的学习。
48.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霍尔C.华生D.格赛尔【解析】B。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49.在科尔伯格使用《海因茨偷药》这个故事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时,如果一个儿童认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样妻子得救,他们将来还会重聚,那么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好孩子定向阶段B.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C.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50.在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中,用来解释创造性能力的理论是()。
A.智力成分亚理论B.智力情境亚理论C.智力经验亚理论D.智力应用亚理论【解析】C。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用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解释分析性智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性智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性智力。
二、填空题1.Piaget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这里所说的知识是____________。
2.Gardner认为心理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九种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Piaget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
4.Piaget认为,认知发展的机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5.Piaget认为实现平衡的内在机制和动力是________,它是认识活动的最一般机制,具有________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6.自我中心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前运算阶段的语言不具备交流功能,到具体运算阶段才逐渐具备交流功能。
7.Piaget认为,守恒是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8.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四个阶段。
9.Vygotsky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___________,以此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0.Vygotsky认为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工具即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