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李玉柱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第五章

李玉柱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第五章

第五章 层流、紊流及其能量损失5—1 (1)某水管的直径d =100 mm ,通过流量Q =4 L/s ,水温T =20℃;(2)条件与以上相同,但管道中流过的是重燃油,其运动粘度6215010m /s ν-=⨯。

试判别以上两种情况下的流态。

解:(1) 200C 时,水的运动粘性系数ν=1.007×10-6m 2/s ,24Q u d π=水的雷诺数Re 为:-3-6244 4 L/s 10Re 5060020001.00710m /s 3.140.1mud Q v v d π⨯⨯====>⨯⨯⨯,紊流 (2) 石油:-3-6244 4 L/s 10Re 339.7200015010m /s 3.140.1m ud Q v v d π⨯⨯====<⨯⨯⨯,层流 5—2 温度为0℃的空气,以4 m/s 的速度在直径为l00 mm 的圆管中流动,试确定其流态(空气的运动粘度为521.3710m /s ν-=⨯)。

若管中的流体换成运动粘度为621.79210m /s ν-=⨯的水,问水在管中呈何流态?解:空气的雷诺数Re 为:-524 m/s 0.1m Re 2919720001.3710m /sud v ⨯===>⨯,紊流 水的雷诺数Re 为:-624 m/s 0.1m Re 223 21420001.79210m /sud v ⨯===>⨯,紊流 5—3 (1)一梯形断面排水沟,底宽0.5m ,边坡系数cot θ=1.5(θ为坡角),水温为20℃,水深0.4m ,流速为0.1m /s ,试判别其流态;(2)如果水温保持不变,流速减小到多大时变为层流?解:200C 时,水的运动粘性系数ν=1.007×10-6m 2/s 水力直径为(0.520.60.5)0.4/20.23m 0.50.722AR χ+⨯+⨯===+⨯ 4-620.1m/s 0.23m Re 2.24101.00710m /sR uR ν⨯===⨯⨯,42.24102000⨯>,湍流 水流为层流时Re 500uR ν≤=(明渠流),故 63Re 500 1.00710 2.210m/s 0.23u R ν--⨯⨯≤==⨯ 5—4 由若干水管组装成的冷凝器,利用水流经过水管不断散热而起到冷凝作用。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a)(b)(c)解:(a)Y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011(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123YAM00(c)Y1 A M1(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YAM23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解:(1)1)定变量列真值表:ABCDYABCDY0000110000000101001000100101000011010110010*******010*******01100111000111011111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3)用与非门组电路(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3)用与非门组电路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B、C,如图(a)所示。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b)(a)(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c)(d)(e)得:MABCsMBL(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3)画逻辑图(e)5.某医院有—、二、三、四号病室4间,每室设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值班室内对应地装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4个指示灯。

第五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五一. 思考题⒈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哪几类?简述它们的用途和区别。

答:按照存取方式分,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包括静态RAM和动态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包括掩膜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和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RAM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能够通过指令随机地对其中每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一般来说,RAM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会丢失,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但目前也有一些RAM 芯片,由于内部带有电池,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具有非易失性。

RAM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存放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或程序,与CPU或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而ROM在微机系统运行过程中,只能对其进行读操作,不能随机地进行写操作。

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消失,具有非易失性。

ROM通常用来存放相对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字型库、字符及图形符号等。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主要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类。

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存取速度快、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MOS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内存储器。

⒉存储芯片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存储芯片通常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器、数据寄存器、读\写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存储体是存储器芯片的核心,它由多个基本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具有0和1两种状态。

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供CPU访问。

地址寄存器用来存放CPU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该地址经地址译码器译码后选中芯片内某个指定的存储单元。

通常在微机中,访问地址由地址锁存器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由地址锁存器输出后,经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芯片内直接进行译码。

地址译码器的作用就是用来接收CPU送来的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存储芯片内部的“译码”,选择与此地址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电力电子课后习题答案 5

电力电子课后习题答案 5

第五章 直流—直流交流电路1.简述图5-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答:降压斩波器的原理是:在一个控制周期中,让V 导通一段时间t on ,由电源E 向L 、R 、M 供电,在此期间,u o =E 。

然后使V 关断一段时间t off ,此时电感L 通过二极管VD 向R 和M 供电,u o =0.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压U o =E t t t ⨯+offon on。

输出电压小于电源电压,起到降压的作用。

2.在图5-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已知E =200V ,R =10Ω,L 值极大,E M =30V ,T =50μs ,t on =20μs ,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输出电流平均值I o 。

解:由于L 值极大,故负载电流连续,于是输出电压平均值为U o =E T t on =5020020⨯=80(V)输出电流平均值为I o =R E U M o -=103080-=5(A)3.在图5-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E =100V , L =1mH,R =0。

5Ω,E M =10V ,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T =20μs ,当t on =5μs 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输出电流平均值I o ,计算输出电流的最大和最小值瞬时值并判断负载电流是否连续。

当t on =3μs 时,重新进行上述计算。

解:由题目已知条件可得:m =E E M =10010=0。

1τ=RL =5.0001.0=0.002 当t on =5μs 时,有ρ=τT =0。

01αρ=τont =0。

0025由于11--ραρe e =1101.00025.0--e e =0.249>m 所以输出电流连续。

此时输出平均电压为U o =E T t on =205100⨯=25(V) 输出平均电流为I o =R E U M o -=5.01025-=30(A) 输出电流的最大和最小值瞬时值分别为I max =R E m e e ⎪⎪⎭⎫ ⎝⎛-----ραρ11=5.01001.01101.00025.0⎪⎪⎭⎫ ⎝⎛-----e e =30.19(A )I min =R E m e e ⎪⎪⎭⎫ ⎝⎛---11ραρ=5.01001.01101.00025.0⎪⎪⎭⎫ ⎝⎛---e e =29。

《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五章 曲线运动

《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五章 曲线运动第一节 曲线运动1.一个质点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开始运动并开始计时。

它在t 1时刻到达x 1=2.0m 、y 1=1.5 m 的位置;在t 2时刻到达x 2=3.6cm 、y 2=4.8 m 的位置。

作草图表示质点在0~t 1和0~t 2如时间内发生的位移l 1和l 2,然后计算它们的大小及它们与x 轴的夹角θ1和θ2答:质点两次位移的草图如图所示,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l 1 =2.5m, l 2=6.0m ; θ1=arctan(3/4) θ2=arctan(4/3)2.在许多情况下,跳伞员跳伞后最初一段时间降落伞并不张开,跳伞员做加速运动。

随后,降落伞张开,跳伞员做减速运动如图所示。

速度降至一定值后便不再降低,跳伞员以这一速度做匀速运动,直至落地。

无风时某跳伞员竖直下落,着地时速度是5m/s 。

现在有风,风使他以4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东运动。

他将以多大速度着地?计算并画图说明。

答: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如图所示。

v 22221245/ 6.4/v v m s m s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 θ=0.8, θ=38.70。

3.跳水运动是一项难度很大又极具观赏性的运动,我国运动员多次在国际跳水赛上摘金夺银,被誉为跳水“梦之队”。

如图是一位跳水队员从高台做“反身翻腾二周半”动作时头部的运动轨迹,最后运动员沿竖直方向以速度v 入水。

整个运动过程中,在哪几个位置头部的速度方向与入水时v 的方向相同?在哪几个位置与v 的方向相反?在图中标出这些位置。

l 12.0 1.53.64.8 l 2 x /m Oy /m答:如图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4.汽车以恒定的速率绕圆形广场一周用时2 min ,每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多少度?汽车每行驶10 s ,速度方向改变多少度?先作一个圆表示汽车运动的轨迹,然后作出汽车在相隔10 s 的两个位置速度矢量的示意图。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第五章课后练习题整理(附答案)⼀、单选题1、在有关产品是否进⾏深加⼯决策中,深加⼯前的半产品成本属于()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2、在进⾏半产品是否进⼀步深加⼯决策时,应对半成品在加⼯后增加的收⼊和()进⾏分析研究。

A.进⼀步加⼯前的变动成本B.进⼀步加⼯追加的成本C.进⼀步加⼯前的全部成本D.加⼯前后的全部成本3、设⼀⽣产电⼦器件的企业为满⾜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些成本开⽀,其中()是专属固定成本。

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产,⽽要购⼊⼀台新设备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付职⼯加班费C.⽣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该⼚为⽣产该批产品以及以后的⽣产建造了⼀间新的⼚房4、某⼚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时,外购、⾃制两种⽅案等效。

A.2500 B.3000 C.2000 D.18005、某公司⽣产⼀种化⼯产品甲,进⼀步加⼯可以⽣产⾼级化⼯产品⼄,甲、⼄两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50元每千克、120元每千克,但⼄产品的⽣产每年需要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每千克甲可加⼯0.6千克⼄,则以下选择中,该公司应( )。

A.进⼀步加⼯⽣产产品⼄B.当产品甲的年销售量超过1250千克,将甲加⼯为⼄C.将甲出售,不加⼯D.两种⽅案均可6、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应该采取采购的策略。

A.⾃制单位变动成本⼩于外购价格B.⾃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C.⾃制单位变动成本⼤于外购成本D.⾃制单位产品成本⼤于外购成本7、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个企业同时⽣产多种产品,其中⼀种单位边际贡献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是()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B.该产品总成本太⾼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D.该产品的销量太⼩8、下列哪种成本为相关成本()A.可避免成本B.共同成本C.联合成本D.沉没成本9、下列哪种成本为⽆关成本()A.沉没成本B.专属成本C.可避免成本D.增量成本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案形成的()A.相关成本B.沉没成本C.差量成本D.付现成本11、设某企业⽣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定加⼯⼯序后,可以⽴即出售,也可以进⼀步深加⼯之后再出售,如果⽴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后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深加⼯成本9500元,则继续进⾏深加⼯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9500 D.1800012、如上题条件,⽴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13、有⼀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案,⼀个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个是修复后按正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为11000元,那么差量损益为()A.3000 B.4000 C.8000 D.100014、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出价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过程的特征的有()A.本质的主观能动性B.依据的客观性C.⽅案的可选择性D.时间上的未来性2、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A.战略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经营决策中相关成本的是()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E.不可避免成本4、下列各项中,备选⽅案中不涉及相关收⼊的是()A.差别损益分析法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五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1.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下列各题的概率.(1)废品率为03.0,1000个产品中废品多于20个且少于40个的概率;(2)200个新生儿中,男孩多于80个而少于120个的概率(假设男孩和女孩的概率均为5.0).解:(1)设X 为1000个产品中废品的个数,则X ~)1000,03.0(B ,有30)(=X E ,1.29)(=X D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得)3040303020()4020(-<-<-=<<X P X P )103010(<-<-=X P )1030(<-=X P 709.0101.2912=-≥.(2)设X 为200个新生儿中男孩的个数,则X ~)200,5.0(B ,有100)(=X E ,50)(=X D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得)10012010010080()12080(-<-<-=<<X P X P )2010020(<-<-=X P )20100(<-=X P 87205012=-≥.2.一颗骰子连续掷4次,点数总和记为X ,估计)1810(<<X P .解:设i X 为该骰子掷第i 次出现的点数,则61)(==k X P i ,6,,2,1 =i ,6,,2,1 =k .27)654321(61)(=+++++=i X E ,691)654321(61)(2222222=+++++=i X E ,1235)]([)()(22=-=i i i X E X E X D ,4,3,2,1=i .因为4321X X X X X +++=,且1X ,2X ,3X ,4X 相互独立,故有14)(=X E ,335)(=X D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得)1418141410()1810(-<-<-=<<X P X P )4144(<-<-=X P )414(<-=X P 271.0433512=-≥.3.袋装茶叶用及其装袋,每袋的净重为随机变量,其期望值为100g ,标准差为10g ,一大盒内装200袋,求一盒茶叶净重大于5.20kg 的概率.解:设i X 为一袋袋装茶叶的净重,X 为一盒茶叶的净重,由题可知∑==2001i i X X ,100)(=i X E ,100)(=i X D ,200,,2,1 =i .因为1X ,2X ,…,200X 相互独立,则20000)()(2001==∑=i i X E X E ,20000)()(2001==∑=i i X D X D .)()(20500)()(()20500(2001X D X E X D X E X P X P i i ->-=>∑=)1020020000205001020020000(⋅->⋅-=X P )2251020020000(>⋅-=X P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1020020000⋅-X 近似地服从)1,0(N ,于是0002.0)5.3(1)2251020020000(=Φ-≈>⋅-X P .4.有一批建筑用木桩,其80%的长度不小于3m .现从这批木桩中随机取出100根,试问其中至少有30根短于3m 的概率是多少?解:设X 为100根木桩中短于3m 的根数,则由题可知X ~)2.0,100(B ,有20)(=X E ,16)(=X D ,由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得)30(1)30(<-=≥X P X P )42030(1)()((1-Φ-=-Φ-=X D X E X 0062.0)5.2(1=Φ-=.5.某种电器元件的寿命服从均值为100h 的指数分布.现随机选取16只,设它们的寿命是相互独立的.求这16只元件寿命总和大于1920h 的概率.解:设i X 为第i 只电器元件的寿命,由题可知i X ~)01.0(E ,16,,2,1 =i ,且1X ,2X ,…,16X 相互独立,则100)(=i X E ,10000)(=i X D .记∑==161i i X X ,则1600)()(161==∑=i i X E X E ,160000)()(161==∑=i i X D X D .))()(1920)()(()1920(X D X E X D X E X P X P ->-=>)400160019204001600(->-=X P )8.04001600(>-=X P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4001600-X 近似地服从)1,0(N ,于是2119.0)8.0(1)8.04001600(=Φ-=>-X P .6.在数值计算中中,每个数值都取小数点后四位,第五位四舍五入(即可以认为计算误差在区间]105,105[55--⨯⨯-上服从均匀分布),现有1200个数相加,求产生的误差综合的绝对值小于03.0的概率.解:设i X 为每个数值的误差,则i X ~)105,105(55--⨯⨯-U ,有0)(=i X E ,1210)(8-=i X D ,1200,,2,1 =i .从而0)()(12001==∑=i i X E X E ,61200110)()(-===∑i i X D X D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X 近似地服从)10,0(6-N ,于是)03.0(<X P ))()(03.0)()((X D X E X D X E X P -≤-=12101200003.0121012000(44--⋅-≤⋅-=X P 9974.01)3(2=-Φ=.7.某药厂断言,该厂生产的某药品对医治一种疑难的血液病治愈率为8.0.医院检验员任取100个服用此药的病人,如果其中多于75个治愈,就接受这一断言,否则就拒绝这一断言.(1)若实际上此药对这种病的治愈率是8.0,问接受这一断言的概率是多少?(2)若实际上此药对这种病的治愈率是7.0,问接受这一断言的概率是多少?解:设X 为100个服用此药的病人中治愈的个数,(1)由题可知X ~)8.0,100(B ,则80)(=X E ,16)(=X D ,由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得)75(1)75(≤-=>X P X P 48075(1))()((1-Φ-=-Φ-=X D X E X 8944.0)25.1(=Φ=.(2)由题可知X ~)7.0,100(B ,则70)(=X E ,21)(=X D ,由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得)75(1)75(≤-=>X P X P 217075(1)()((1-Φ-=-Φ-=X D X E X 1379.0)09.1(1=Φ-=.8.一射手在一次射击中,所得环数的分布律如下表:X678910P 05.005.01.03.05.0求:(1)在100次射击中环数介于900环与930环之间的概率是多少?(2)超过950环的概率是多少?解:设X 为100次射击中所得的环数,i X 为第i 次射击的环数,则∑==1001i i X X ,15.9)(=i X E ,95.84)(2=i X E ,2275.1)]([)()(22=-=i i i X E X E X D ,100,,2,1 =i .由1X ,2X ,…,100X 相互独立,得915)()(1001==∑=i i X E X E ,75.122)()(1001==∑=i i X D X D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75.122915-X 近似地服从)1,0(N ,于是(1))930900(≤≤X P ))()(930)()()()(900(X D X E X D X E X X D X E P -≤-≤-=75.12291593075.12291575.122915900(-≤-≤-=X P )75.1221575.122915(≤-=X P 823.01)35.1(2=-Φ≈.(2))950(>X P ))()(950)()((X D X E X D X E X P ->-=75.122915950)()((->-=X D X E X P 001.0)1.3(1=Φ-≈.9.设有30个电子元件1A ,2A ,…,30A ,其寿命分别为1X ,2X ,…,30X ,且且都服从参数为1.0=λ的指数分布,它们的使用情况是当i A 损坏后,立即使用1+i A (29,,2,1 =i ).求元件使用总时间T 不小于350h 的概率.解:由题可知i X ~)1.0(E ,30,,2,1 =i ,则10)(=i X E ,100)(=i X D .记∑==301i i X T ,由1X ,2X ,…,30X 相互独立,得300)()(301==∑=i i X E T E ,3000)()(301==∑=i i X D T D .))()(350)()(()350(T D T E T D T E T P T P ->-=>30103003503010300(⋅->⋅-=T P )91.03010300(>⋅-≈T P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3010300⋅-T 近似地服从)1,0(N ,于是1814.0)91.0(1)91.03010300(=Φ-=>⋅-T P .10.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设有85道选择题,每题4个选择答案,只有一个正确.若需要通过考试,必须答对51道以上.试问某学生靠运气能通过四级考试的概率有多大?解:设X 为该学生答对的题数,由题可知X ~41,85(B ,则25.21)(=X E ,9375.15)(=i X D ,85,,2,1 =i .由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近似地有9375.1525.21-X ~)1,0(N ,得)8551(≤≤X P ))()(85)()()()(51(X D X E X D X E X X D X E P -≤-≤-=)9375.1525.21859375.1525.219375.1525.2151(-≤-≤-=X P 0)45.7()97.15(=Φ-Φ=.即学生靠运气能通过四级考试的概率为0.。

《基础会计学》第5-6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5-6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五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五章记账载体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日记账按分类用途属于()A序时账簿B备查账簿C分类账簿D联合账簿2.活页式账簿主要适用于()A特种日记账B总分类账簿C普通日记账D明细分类账簿3.特种日记账的账页格式有()A三栏式和多栏式B两栏式C三栏式D多栏式4.下列适用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簿的是()A应付账款B财务费用C实收资本D库存商品5.某会计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账时,误将400元计为4000元,更正这种记账错误的方法是()A红字冲销法B补充登记法C划线更正法D以上三种任意一种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1.账簿按其外表形式分类,可分为()A序时账簿B订本式账簿C活页式账簿D卡片式账簿2.会计账簿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有()A封面B扉页C账页D封底3.下列会计凭证中,可以作为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的是()A现金收款凭证B现金付款凭证C现金支票存根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4.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登记A记账凭证B原始凭证C科目汇总表D汇总原始凭证4.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账页格式适用于()A产成品明细账B生产成本明细账C材料明细账D应付账款明细账5.下列错误中,可以用红字冲销法更正的有()A结账后发现的一切登记错误B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金额都有错误,并且已经登记入账C发现记账凭证中所记会计科目有错,并已登记入账D在结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无误,但账簿记录中文字或数字过账错误。

三,判断题1.账簿是企业设置的全部账户的总称()2.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是按账簿的外表形式作的分类。

()3.备查账簿是和序时账簿以及分类账簿一样必须设置的。

()4.企业出纳人员除了负责货币资金收付业务,还要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5.结账是在月终把某一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计算和记录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四,名词解释账簿序时账簿分类账簿五,简答题1.设置会计账簿有哪些作用?2.简述划线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和更正程。

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学生的情绪管理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A.情绪B.情感C.心情D.态度2.()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

A.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3.小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的()。

A.外部表现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认知活动4.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B.焦虑C.恐惧D.悲哀5.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经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心境C.应激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理智C.应激D.激情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8.()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

A.快乐B.应激C.心境D.激情9.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热情C.应激D.心境10.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应激B.心境C.激情D.热情11.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12.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3.求知欲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应激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15.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

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6.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

这种情况属于()。

A.激情B.应激C.快乐D.心境17.()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具有8~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感。

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习题五1.求下列各曲线所围图形的面积:(1)与x2+y2=8(两部分都要计算);解:如图D1=D2解方程组得交点A(2,2)(1)∴,.(2)与直线y=x及x=2;解:.(2)(3)y=e x,y=e-x与直线x=1;解:.(3)(4)y=ln x,y轴与直线y=ln a,y=ln b.(b>a>0);解:.(4)(5)抛物线y=x2和y=-x2+2;解:解方程组得交点(1,1),(-1,1).(5)(6)y=sin x,y=cos x及直线;解: .(6)(7) 抛物线y =-x 2+4x -3及其在(0,-3)和(3,0)处的切线; 解:y′=-2x +4. ∴y ′(0)=4,y ′(3)=-2. ∵抛物线在点(0,-3)处切线方程是y =4x -3 在(3,0)处的切线是y =-2x +6 两切线交点是(,3).故所求面积为(7)()()()()()33222302332223024343d 2643d d 69d 9.4D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8) 摆线x =a (t -sin t ),y =a (1-cos t )的一拱 (0≤t ≤2π)与x 轴;解:当t =0时,x =0, 当t =2π时,x =2πa . 所以()()()2π2π2π2202d 1cos d sin 1cos d 3π.aS y x a t a t t a t ta ==--=-=⎰⎰⎰(8)(9) 极坐标曲线 ρ=a sin3φ;解: .(9)(10) ρ=2a cos φ; 解:.(10)2. 求下列各曲线所围成图形的公共部分的面积: (1) r =a (1+cos θ)及r =2a cos θ; 解:由图11知,两曲线围成图形的公共部分为半径为a 的圆,故D =πa 2.(11)(2)及.解:如图12,解方程组得cosθ=0或,即或.(12).3.已知曲线f(x)=x-x2与g(x)=ax围成的图形面积等于,求常数a.解:如图13,解方程组得交点坐标为(0,0),(1-a,a(1-a))∴依题意得得a=-2.(13)4.求下列旋转体的体积:(1)由y=x2与y2=x3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轴旋转;解:求两曲线交点得(0,0),(1,1).(14)(2)由y=x3,x=2,y=0所围图形分别绕x轴及y轴旋转;解:见图14,.(2)星形线绕x轴旋转;解:见图15,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由曲线关于x轴及y轴的对称性,所求体积可表示为(15)5.设有一截锥体,其高为h,上、下底均为椭圆,椭圆的轴长分别为2a,2b和2A,2B,求这截锥体的体积。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作者:————————————————————————————————日期:习题及参考答案5.1 一个点电荷 Q 与无穷大导体平面相距为d ,如果把它移动到无穷远处,需要作多少功?解:用镜像法计算。

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影响用镜像电荷来代替,镜像电荷的大小为-Q ,位于和原电荷对称的位置。

当电荷Q 离导体板的距离为x 时,电荷Q 受到的静电力为2)2(042x Q F επ-=静电力为引力,要将其移动到无穷远处,必须加一个和静电力相反的外力2)2(042x Q f επ=在移动过程中,外力f 所作的功为d Q d dx dx Q dx f 016220162επεπ=⎰∞⎰∞= 当用外力将电荷Q 移动到无穷远处时,同时也要将镜像电荷移动到无穷远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外力作的总功为dq8/2επ。

也可以用静电能计算。

在移动以前,系统的静电能等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d Q d Q Q d Q Q q q W 082)2(04)(21)2(042122211121επεπεπϕϕ-=-+-=+=移动点电荷Q 到无穷远处以后,系统的静电能为零。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外力作功等于系统静电能的增量,即外力作功为dq8/2επ。

5.2 一个点电荷放在直角导体内部(如图5-1),求出所有镜像电荷的位置和大小。

解:需要加三个镜像电荷代替 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

在(-a ,d )处,镜像电荷为-q ,在(错误!链接无效。

)处, 镜像电荷为q ,在(a ,-d )处,镜像电荷为-q 。

图5-1 5.3 证明:一个点电荷q 和一个带有电 荷Q 、半径为R 的导体球之间的作用力为]2)22(2[04R D DRq D D qR Q q F --+=επ其中D 是q 到球心的距离(D >R )。

证明:使用镜像法分析。

第五章旋光异构(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旋光异构(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内消旋体: Ⅰ Ⅱ
有手性C
五、一个旋光的醇C5H10O(A),催化加氢后得到一个无
旋光的醇C5H12O(B)。试写出(A)和(B)的结构式。
A:
H
CH
OH
CH2
C OH
C2H5
B: CH3CH2CHC2H5
不饱和度= 1

C H C 2H 5
2 . B rC H 2 C H D C H 2 C l
COOH
3.
CHCl COOH
4.

OH
5.

Br
二、用R、S标出下列化合物中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式:
c CH 3
1.
H
b
aB r
2 .
H
a COOH c CH3
b
c
CHO 3. CH3
a
b
COOH
Cl
C H 2C H 3
CH2CH=CH2 H
③ (2R,3R)-2,3-二溴丁酸
COOH Br H Br CH3 H Br
*④ (4S,2E)-4-甲基-2-己烯
H
C C
CH3 H H
CH3 C2H5
四.指出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用“√”表示,不正确的
用“×”表示)。
(1) 顺式异构体都是Z型的,反式异构体都是E型的。(× )
第五章旋光异构基础知识部分一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用表示手性cch3chchchch3ch?chc2h51brch2chdch2cl2coohchclcoohohbr3
第五章
旋光异构
基础知识部分 一、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用*表示手性C)
1. C H 3C H C H C H ( C H 3 )C H

《财管》课后习题及答案(5)-第五章-债券和股票估价

《财管》课后习题及答案(5)-第五章-债券和股票估价

2011注册会计师《财管》课后习题及答案(5) 第五章债券和股票估价第五章债券和股票估价一、单项选择题1.某零增长股票的当前市价为20元,股票的价值为30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股票的预期报酬率高于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B.股票的预期报酬率等于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C.股票的预期报酬率低于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D.不能确定2.某股票的未来股利不变,当股票市价低于股票价值时,则预期报酬率( )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A.高于B.低于C.等于D.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3.债券A和债券B是两只刚发行的平息债券,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相同,票面利率均低于折现率(必要报酬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两债券的必要报酬率和利息支付频率相同,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低B.如果两债券的必要报酬率和利息支付频率相同,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高C.如果两债券的偿还期限和必要报酬率相同,利息支付频率高的债券价值高D.如果两债券的偿还期限和利息支付频率相同,必要报酬率与票面利率差额大的债券价值高4.某企业准备购入A股票,预计3年后出售可得2200元,该股票3年中每年可获现金股利收入200元,预期报酬率为10%。

该股票的价值为( )元。

A.2150.24B.3078.57C.2552.84D.3257.685.ABC公司平价购买刚发行的面值为1000元(5年期、每半年支付利息40元)的债券,该债券按年计算的到期收益率为( )。

A.4%B.7.84%C.8%D.8.16%6.下列不属于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的是( )。

A.付息频率B.票面利率C.到期时间D.发行价格7.一个投资人持有B公司的股票,他的投资必要报酬率为10%。

预计B公司未来股利的增长率为5%。

B公司目前支付的股利是5元。

则该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元。

A.100B.105C.110D.1158.当必要报酬率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当市场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时,随着债券到期日的接近,当付息期无限小时,债券价值将相应( )。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3.给定一个单位立方体,一个顶点在(0,0,0),相对的另一个顶点在(1,1,1),过这两个顶点连接一条直线,将单位立方体绕该直线旋转θ角,试导出变换矩阵。

解答:需进行以下复合变换:⑴绕Z轴旋转-45。

角,变换矩阵为:/220 0T1= 2/20 00 1 00 0 1⑵绕Y轴旋转2)角,变换矩阵为:/30 30T2= 0 1 0 030 300 0 0 1⑶绕X轴旋转θ角,变换矩阵为:1 0 0 0T3= 0 cosθs i nθ00 -sinθc o sθ00 0 0 1⑷绕Y轴旋转2)角,变换矩阵为:/30 30T4= 0 1 0 030 300 0 0 1⑸绕Z 轴旋转45。

角,变换矩阵为:/2/20 0 T5= 2/20 0 0 0 1 00 0 0 1 故最后的变换矩阵为: T=T1T2T3T4T5=1/32/3cos θ+ 1/3/3s i n1/3c o s θθ+- 1/3/3s i n 1/3c o s θθ-- 0 1/33sin 1/3cos θθ-- 1/32/3c o s θ+ 1/3/3s i n1/3c o s θθ+- 01/33sin 1/3cos θθ+- 1/3/3s i n1/3c o s θθ-- 1/32/3c o s θ+ 00 0 0 1 6.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正等轴测和正二测图。

同上类似,只是变换矩阵改为T 正等=0.70700.40800.70700.4080000.816001-⎡⎤⎢⎥--⎢⎥⎢⎥⎢⎥⎣⎦和T 正二=⎥⎥⎥⎥⎦⎤⎢⎢⎢⎢⎣⎡---1000943.0000312.00354.00118.00935.07.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斜等测和斜二测投影图。

同上类似,变换矩阵改为:T 斜等=⎥⎥⎥⎥⎦⎤⎢⎢⎢⎢⎣⎡-1001000707.00707.00001T斜二=⎥⎥⎥⎥⎦⎤⎢⎢⎢⎢⎣⎡-1001000354.00354.000018.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立体一点、二点和三点透视图。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数组与广义表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数组与广义表

第五章数组与广义表一、假设有二维数组A6*8,每个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已知A的起始存储位置(基地址)为1000。

计算:1、数组A的体积(即存储量);2、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a57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3、按行存储时,元素a14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4、按列存储时,元素a47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答案:1、(6*8)*6=2882、loc(a57)=1000+(5*8+7)*6=1282或=1000+(288-6)=12823、loc(a14)=1000+(1*8+4)*6=10724、loc(a47)=1000+(7*6+4)*6=1276二、假设按低下标(行优先)优先存储整数数组A9*3*5*8时第一个元素的字节地址是100,每个整数占四个字节。

问下列元素的存储地址是什么?(1)a0000(2)a1111(3)a3125 (4)a8247答案:(1)100(2)loc(a1111)=100+(1*3*5*8+1*5*8+1*8+1)*4=776(3) loc(a3125)=100+(3*3*5*8+1*5*8+2*8+5)*4=1784(4) loc(a8247)=100+(8*3*5*8+2*5*8+4*8+7)*4=4416五、设有一个上三角矩阵(aij)n*n,将其上三角元素逐行存于数组B[m]中,(m 充分大),使得B[k]=aij且k=f1(i)+f2(j)+c。

试推导出函数f1,f2和常数C(要求f1和f2中不含常数项)。

答:K=n+(n-1)+(n-2)+…..+(n-(i-1)+1)+j-i=(i-1)(n+(n-i+2))/2+j-i所以f1(i)=(n+1/2)i-1/2i2f2(j)=jc=-(n+1)九、已知A为稀疏矩阵,试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比较采用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二维数组和三元组表)完成∑aii运算的优缺点。

(对角线求和)解:1、二维数组For(i=1;i<=n;i++)S=s+a[i][i];时间复杂度:O(n)2、for(i=1;i<=m.tu;i++)If(a.data[k].i==a.data[k].j) s=s+a.data[k].value;时间复杂度:O(n2)二十一、当稀疏矩阵A和B均以三元组表作为存储结构时,试写出矩阵相加的算法,其结果存放在三元组表C中。

化工原理 第五章 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 第五章 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吸收相组成的换算【5-1】 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y Y y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解 摩尔分数//117=0.010*******/18x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11017n kmo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11017==0.581/101109982n c kmol m V --⨯=⨯ 或 . 3998200105058218s sc x kmol m M ρ==⨯=../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或 ..00105001061100105x X x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01111101y Y y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 摩尔分数 (22200111)=0010981100111Y y Y ==++ 气液相平衡【5-4】 l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NH 的平衡分压为798Pa 。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3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 。

总压为100kPa 。

解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1170010511710018x ==+气相中3NH 的平衡分压 *.0798 P kPa = 亨利系数 *./.0798*******E p x ===/液相中3NH 的浓度 /./.333110170581 101109982n c kmol m V --⨯===⨯/ 溶解度系数 /*./../()3058107980728H c p kmol m kPa ===⋅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 //1170010511710018x ==+./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 **.0798100y p p ==// 相平衡常数 * (079807610000105)y m x ===⨯ 或 //.76100076m E p ===【5-5】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101325kPa ,温度为10℃时,3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多少克氧?已知1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6331310p x =⨯,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单位为kPa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基础物理学第五章(静电场)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物理学第五章(静电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静电场 思考题5-1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041rqE ⋅=πε,当所考察的点与点电荷的距离0→r 时,则场强∞→E ,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

对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 答:当时,对于所考察点来说,q 已经不是点电荷了,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不再适用.5-2 0FE q =与02014q E r r πε=⋅两公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前式为电场(静电场、运动电荷电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后式是静电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分布。

静电场中前式是后一式的矢量叠加,即空间一点的场强是所有点电荷在此产生的场强之和。

5-3 如果通过闭合面S 的电通量e Φ为零,是否能肯定面S 上每一点的场强都等于零?答:不能。

通过闭合面S 的电通量e Φ为零,即0=⋅⎰SS d E,只是说明穿入、穿出闭合面S的电力线条数一样多,不能讲闭合面各处没有电力线的穿入、穿出。

只要穿入、穿出,面上的场强就不为零,所以不能肯定面S 上每一点的场强都等于零。

5-4 如果在闭合面S 上,E 处处为零,能否肯定此闭合面一定没有包围净电荷? 答:能肯定。

由高斯定理∑⎰=⋅内qS d E S1ε,E 处处为零,能说明面内整个空间的电荷代数和0=∑内q,即此封闭面一定没有包围净电荷。

但不能保证面内各局部空间无净电荷。

例如,导体内有一带电体,平衡时导体壳内的闭合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0=∑内q,此封闭面包围的净电荷为零,而面内的带电体上有净电荷,导体内表面也有净电荷,只不过它们两者之和为零。

5-5 电场强度的环流lE dl ⋅⎰表示什么物理意义?0lE dl⋅=⎰表示静电场具有怎样的性质?答:电场强度的环流lE dl ⋅⎰说明静电力是保守力,静电场是保守力场。

0lE dl⋅=⎰表示静电场的电场线不能闭合。

如果其电场线是闭合曲线,我们就可以将其电场线作为积分回路,由于回路上各点沿环路切向,得⎰≠⋅Ll d E 0,这与静电场环路定理矛盾,说明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闭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 机械波5.1 已知一波的波动方程为y = 5×10-2sin(10πt – 0.6x ) (m). (1)求波长、频率、波速及传播方向;(2)说明x = 0时波动方程的意义,并作图表示. [解答](1)与标准波动方程比较得:2π/λ = 0.6, 因此波长为:λ = 10.47(m);圆频率为:ω = 10π,频率为:v =ω/2π = 5(Hz);波速为:u = λ/T = λv = 52.36(m·s -1).且传播方向为x 轴正方向.(2)当x = 0时波动方程就成为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y = 5×10-2sin10πt = 5×10-2cos(10πt – π/2), 振动曲线如图.5.2 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速度为u = 0.2m·s -1沿x 轴正向传播,已知波线上A 点(x A = 0.05m )的振动方程为(m).试求:(1)简谐波的波动方程;(2)x = -0.05m 处质点P 处的振动方程.[解答](1)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 即 = 0.03cos[4π(t – 5x ) + π/2]. (2)在x = -0.05m 处质点P 点的振动方程为:y = 0.03cos[4πt + π + π/2] = 0.03cos(4πt -π/2).5.3 已知平面波波源的振动表达式为(m).求距波源5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和该质点与波源的位相差.设波速为2m·s -1.[解答]振动方程为: , 位相差为 Δφ = 5π/4(rad).5.4 有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波,其波速为u = 1m·s -1,波长λ = 0.04m ,振幅A = 0.03m .若以坐标原点恰在平衡位置而向负方向运动时作为开始时刻,试求:(1)此平面波的波动方程;(2)与波源相距x = 0.01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该点初相是多少? [解答](1)设原点的振动方程为:y 0 = A cos(ωt + φ),其中A = 0.03m .由于u = λ/T ,所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 λ/u = 0.04(s),圆频率为:ω = 2π/T = 50π. 当t = 0时,y 0 = 0,因此cos φ = 0;由于质点速度小于零,所以φ = π/2. 原点的振动方程为:y 0 = 0.03cos(50πt + π/2), 平面波的波动方程为:= 0.03cos[50π(t – x ) + π/2).(2)与波源相距x = 0.01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 0.03cos50πt . 该点初相φ = 0.5.5 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在t 1 = 0s ,t 2 = 0.25s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试求:2cos()xy A t πωλ=-0.03cos(4)2A y t ππ=-cos[()]Ax x y A t uωϕ-=-+0.050.03cos[4()]0.22x y t ππ-=--20 6.010sin 2y t π-=⨯26.010sin()2xy t u π-=⨯-50.06sin()24t ππ=-0.03cos[50()]2x y t u ππ=-+(1)P 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动方程;(3)画出O 点的振动曲线.[解答](1)设P 点的振动方程为 y P = A cos(ωt + φ), 其中A = 0.2m .在Δt = 0.25s 内,波向右传播了Δx = 0.45/3 = 0.15(m),所以波速为u = Δx/Δt = 0.6(m·s -1).波长为:λ = 4Δx = 0.6(m), 周期为:T = λ/u = 1(s), 圆频率为:ω = 2π/T = 2π.当t = 0时,y P = 0,因此cos φ = 0;由于波沿x 轴正向传播,所以P 点在此时向上运动,速度大于零,所以φ = -π/2.P 点的振动表达式为:y P = 0.2cos(2πt - π/2). (2)P 点的位置是x P = 0.3m ,所以波动方程为. (3)在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y 0 = 0.2cos(2πt + π/2),曲线如图所示.5.6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负向传播的平面谐波在t = T /4时的波形图,振幅A 、波长λ以及周期T 均已知.(1)写出该波的波动方程;(2)画出x = λ/2处质点的振动曲线;(3)图中波线上a 和b 两点的位相差φa – φb 为多少? [解答](1)设此波的波动方程为: ,当t = T /4时的波形方程为:. 在x = 0处y = 0,因此得sin φ = 0,解得φ = 0或π.而在x = λ/2处y = -A ,所以φ = 0. 因此波动方程为:. (2)在x = λ/2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曲线如图所示.(3)x a = λ/4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x b = λ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波线上a 和b 两点的位相差0.2cos[2()]2P x x y t u ππ-=--100.2cos(2)32t x πππ=-+cos[2()]t xy A T πϕλ=++cos(2)2xy A ππϕλ=++sin(2)xA πϕλ=-+cos 2()t x y A T πλ=+cos(2)cos 2t t y A A T Tπππ=+=-cos(2)2a t y A T ππ=+cos(22)b ty A Tππ=+图5.5φa – φb = -3π/2.5.7 已知波的波动方程为y = A cosπ(4t – 2x )(SI ).(1)写出t = 4.2s 时各波峰位置的坐标表示式,并计算此时离原点最近的波峰的位置,该波峰何时通过原点?(2)画出t = 4.2s 时的波形曲线.[解答]波的波动方程可化为:y = A cos2π(2t – x ),与标准方程比较,可知:周期为T = 0.5s ,波长λ = 1m .波速为u = λ/T = 2m·s -1. (1)当t = 4.2s 时的波形方程为y = A cos(2πx – 16.8π)= A cos(2πx – 0.8π). 令y = A ,则cos(2πx – 0.8π) = 1,因此 2πx – 0.8π = 2k π,(k = 0, ±1, ±2,…), 各波峰的位置为x = k + 0.4,(k = 0, ±1, ±2,…).当k = 0时的波峰离原点最近,最近为:x = 0.4(m).通过原点时经过的时间为:Δt = Δx/u = (0 – x )/u = -0.2(s), 即:该波峰0.2s 之前通过了原点.(2)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实线所示.经过t = 4s 时,也就是经过8个周期,波形曲线是重合的;再经Δt = 0.2s ,波形向右移动Δx = u Δt = 0.4m ,因此t = 4.2s 时的波形曲线如虚线所示.[注意]各波峰的位置也可以由cos(2πx – 16.8π) = 1解得,结果为x = k + 8.4,(k = 0, ±1, ±2,…),取同一整数k 值,波峰的位置不同.当k = -8时的波峰离原点最近,最近为x = 0.4m .5.8 一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λ = 4m ,周期T = 4s ,已知x = 0处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时x =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写出波的表达式;(3)画出t = 1s 时刻的波形曲线.[解答]波速为u = λ/T = 1(m·s -1).(1)设x = 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 A cos(ωt + φ), 其中A = 1m ,ω = 2π/T = π/2.当t = 0时,y = 0.5,因此cos φ = 0.5,φ = ±π/3.在0时刻的曲线上作一切线,可知该时刻的速度小于零,因此φ = π/3.振动方程为:y = cos(πt /2 + π/3).(2)波的表达式为:.(3)t = 1s 时刻的波形方程为,波形曲线如图所示.5.9 在波的传播路程上有A 和B 两点,都做简谐振动,B 点的位相比A 点落后π/6,cos[2()]t x y A T πϕλ=-+cos[2()]t xy A T πϕλ=-+cos[()]23t x ππ=-+5cos()26y x ππ=-图5.8已知A 和B 之间的距离为2.0cm ,振动周期为2.0s .求波速u 和波长λ.[解答] 设波动方程为:, 那么A 和B 两点的振动方程分别为:,.两点之间的位相差为:,由于x B – x A = 0.02m ,所以波长为:λ = 0.24(m).波速为:u = λ/T = 0.12(m·s -1).5.10 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速度u = 20m·s -1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在传播路径上的某点A 的振动方程为y = 3cos4πt .(1)如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2)如以距A 点5m 处的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3)写出传播方向上B ,C ,D 点的振动方程. [解答](1)以A 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2)以B 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3)以A 点为坐标原点,则x B = -5m 、x C = -13m 、x D = 9m ,各点的振动方程为, ,.[注意]以B 点为坐标原点,求出各点坐标,也能求出各点的振动方程.5.11 一弹性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u = 1×103m·s -1,振幅A = 1.0×10-4m ,频率ν= 103Hz .若该媒质的密度为800kg·m -3,求:(1)该波的平均能流密度;(2)1分钟内垂直通过面积S = 4×10-4m 2的总能量. [解答](1)质点的圆频率为:ω = 2πv = 6.283×103(rad·s -1), 波的平均能量密度为:= 158(J·m -3), 平均能流密度为:= 1.58×105(W·m -2).(2)1分钟内垂直通过面积S = 4×10-4m 2的总能量为:E = ItS = 3.79×103(J).5.12 一平面简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波速u = 340m·s -1,频率为500Hz .到达人耳时,振幅A = 1×10-4cm ,试求人耳接收到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和声强?此时声强相当于多少分贝?已知空气密度ρ = 1.29kg·m -3.[解答]质点的圆频率为:ω = 2πv = 3.142×103(rad·s -1),cos[2()]t xy A T πϕλ=-+cos[2()]A A xt y A T πϕλ=-+cos[2()]B B xt y A T πϕλ=-+2(2)6B A x x πππλλ---=-3cos 4()3cos(4)5x x y t t u πππ=+=+3cos 4()Ax x y t u π-=+3cos(4)5x t πππ=+-3cos 4()3cos(4)BB x y t t u πππ=+=-33cos 4()3cos(4)5C C x y t t u πππ=+=-93cos 4()3cos(4)5D D x y t t u πππ=+=+2212w A ρω=I wu =图5.10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为:= 6.37×10-6(J·m -3), 平均能流密度为:= 2.16×10-3(W·m -2), 标准声强为:I 0 = 1×10-12(W·m -2), 此声强的分贝数为:= 93.4(dB).5.13 设空气中声速为330m·s -1.一列火车以30m·s -1的速度行驶,机车上汽笛的频率为600Hz .一静止的观察者在机车的正前方和机车驶过其身后所听到的频率分别是多少?如果观察者以速度10m·s -1与这列火车相向运动,在上述两个位置,他听到的声音频率分别是多少?[解答]取声速的方向为正,多谱勒频率公式可统一表示为, 其中v S 表示声源的频率,u 表示声速,u B 表示观察者的速度,u S 表示声源的速度,v B 表示观察者接收的频率.(1)当观察者静止时,u B = 0,火车驶来时其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同,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660(Hz). 火车驶去时其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反,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550(Hz). (2)当观察者与火车靠近时,观察者的速度方向与声速相反,u B = -10m·s -1;火车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同,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680(Hz). 当观察者与火车远离时,观察者的速度方向与声速相同,u B = 10m·s -1;火车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反,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533(Hz). [注意]这类题目涉及声速、声源的速度和观察者的速度,规定方向之后将公式统一起来,很容易判别速度方向,给计算带来了方便.5.14.一声源的频率为1080Hz ,相对地面以30m·s -1速率向右运动.在其右方有一反射面相对地面以65m·s -1的速率向左运动.设空气中声速为331m·s -1.求:(1)声源在空气中发出的声音的波长; (2)反射回的声音的频率和波长.[解答](1)声音在声源垂直方向的波长为:λ0 = uT 0 = u /ν0 = 331/1080 = 0.306(m); 在声源前方的波长为:λ1 = λ0 - u s T 0 = uT 0 - u s T 0 = (u - u s )/ν0 = (331-30)/1080 = 0.2787(m); 在声源后方的波长为:λ2 = λ0 + u s T 0 = uT 0 + u s T 0 = (u + u s )/ν0= (331+30)/1080 = 0.3343(m).(2)反射面接收到的频率为 = 1421(Hz).将反射面作为波源,其频率为ν1,反射声音的频率为2212w A ρω=I wu =010lgIL I =BB S Su u u u νν-=-33060033030B S S u u u νν==--33060033030B S S u u u νν==-+3301060033030B B S S u u u u νν-+==--3301060033030B B S S u u u u νν--==-+1033165108033130B Su u u u νν++==⨯--= 1768(Hz). 反射声音的波长为=0.1872(m).或者 = 0.1872(m). [注意]如果用下式计算波长=0.2330(m), 结果就是错误的.当反射面不动时,作为波源发出的波长为u /ν1 = 0.2330m ,而不是入射的波长λ1.5.15 S 1与S 2为两相干波源,相距1/4个波长,S 1比S 2的位相超前π/2.问S 1、S 2连线上在S 1外侧各点的合成波的振幅如何?在S 2外侧各点的振幅如何?[解答]如图所示,设S 1在其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那么S 2在S 1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由于两波源在任意点x 产生振动反相,所以合振幅为零.S 1在S 2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那么S 2在其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由于两波源在任意点x 产生振动同相,所以合振幅为单一振动的两倍.5.16 两相干波源S 1与S 2相距5m ,其振幅相等,频率都是质中的传播速度为400m·s -1,试以S 1S 2连线为坐标轴x ,以S 1S 2连线中点为原点,求S 1S 2间因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坐标.[解答]如图所示,设S 1在其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那么S 2在其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两个振动的相差为Δφ = πx + π,当Δφ = (2k + 1)π时,质点由于两波干涉而静止,静止点为x = 2k , k 为整数,但必须使x 的值在-l /2到l /2之间,即-2.5到2.5之间.当k = -1、0和1时,可得静止点的坐标为:x = -2、0和2(m).`11331142133165B u u u νν==⨯--`1111331651421BBu u u u λννν--=-==`1`13311768u λν==`111650.27871768Bu λλν=-=-1cos[2()]t xy A T πϕλ=++2/4cos[2()]2t x y A T λππϕλ-=++-cos[2()]t xA T πϕπλ=++-1cos[2()]t xy A T πϕλ=-+2/4cos[2()]2t x y A T λππϕλ-=-+-cos[2()]t xA T πϕλ=-+1/2cos[2()]x l y A t u πνϕ+=-+5cos(2)24A t x πππνϕ=-+-2/2cos[2()]x l y A t u πνϕπ-=+++cos(2)24A t x πππνϕ=++-S 1 S 2S 125.17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自由端,求:(1)反射波的表达式; (2)合成驻波的表达式.[解答](1)由于反射点为自由端,所以没有半波损失,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2)合成波为y = y 1 + y 2,将三角函数展开得,这是驻波的方程.5.18 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设其表达式为:,,用厘米、克、秒(cm,g,s )制单位,求:(1)各波的频率,波长、波速;(2)节点的位置;(3)在哪些位置上,振幅最大?[解答](1)两波可表示为:,, 可知它们的周期都为:T = 0.5(s),频率为:v = 1/T = 2(Hz);波长为:λ = 200(cm);波速为:u = λ/T = 400(cm·s -1).(2)位相差Δφ = πx /50,当Δφ = (2k + 1)π时,可得节点的位置x = 50(2k + 1)(cm),(k = 0,1,2,…).(3)当Δφ = 2k π时,可得波腹的位置x = 100k (cm),(k = 0,1,2,…).1cos 2()t xy A T πλ=+2cos 2()t xy A T πλ=-222coscosy A x t Tππλ=1 6.0cos(0.028.0)2y x t π=-2 6.0cos(0.028.0)2y x t π=+1 6.0cos 2()0.5200t x y π=-2 6.0cos 2()0.5200t x y π=+。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5章思考题5.1 在不饱和卤代烃中,根据卤原子与不饱和键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5.2 试比较S N2和S N1历程的区别。

5.3 什么叫溶剂化效应?5.4 说明温度对消除反应有何影响?5.5 卤代芳烃在结构上有何特点?5.6 为什么对二卤代苯比相应的邻或间二卤代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低的溶解度?5.7 芳卤中哪种卤原子最能使苯环电子离域,为什么?解答5.1 答:可分为三类:(1)丙烯基卤代烃,如CH3CH=CHX(2)烯丙基卤代烃,如CH2=CH-CH2X(3)孤立式卤代烃,如CH2=CHCH2CH2X5.2 答:(略)5.3 答:在溶剂中,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静电力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称为溶剂化效应。

5.4 答:增加温度可提高消除反应的比例。

5.5 答:在卤代芳烃分子中,卤素连在sp2杂化的碳原子上。

卤原子中具有弧电子对的p轨道与苯环的π轨道形成p-π共轭体系。

由于这种共轭作用,使得卤代芳烃的碳卤键与卤代脂环烃比较,明显缩短。

5.6 答:对二卤代苯的对称性好,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熔点较大。

由于对二卤代苯的偶极矩为零,为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水中的溶解度更低。

5.7 答:(略)习题5.15.1命名下列化合物。

5.25.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烯丙基溴(2)苄氯(3)4-甲基-5-溴-2-戊炔(4)偏二氟乙浠(5)二氟二氯甲烷(6)碘仿(7)一溴环戊烷(环戊基溴) (8)1-苯基-2-氯乙烷(9)1,1-二氯-3-溴-7-乙基-2,4-壬二烯(10)对溴苯基溴甲烷(11)(1R,2S,3S)-1-甲基-3-氟-2-氯环己烷(12)(2S,3S)-2-氯-3-溴丁烷5.3 完成下列反应式。

5.4用方程式表示CH3CH2CH2Br与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

(1)KOH(水)(2)KOH(醇)(3)(A)Mg ,乙醚;(B) (A)的产物+HC≡CH (4)NaI/丙酮(5)NH3 (6)NaCN (7)CH3C≡CNa(8)AgNO3(醇) (9) Na (10) HN(CH3)25.5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墙体是如何分类的?结合实际举例说明P94
按位置:外墙和内墙,横墙和纵墙(外横墙又叫山墙),窗间墙,窗下墙,女儿墙
按受力:承重墙,非承重墙(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
按构造: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复合墙)
按材料: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砌块墙等
按施工:叠砌式,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
2、对墙体应有哪些要求?P96
a,所有墙体都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b,建筑物的外墙必须满足防寒和隔热的要求
c,要满足隔声的要求(内墙特别是隔墙的隔声要求高于外墙
d,要满足防火的要求,墙体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e,要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尽可能地采用预制装配式墙体材料,为生产工业化创造条件。

f,要减轻墙体自重,降低造价,不断采用新的墙体材料和构造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防水、防潮、防腐蚀、防射线等
3、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P96~P97
横墙承重
纵墙承重
纵横墙混合承重
半框架承重
4、简述勒脚、散水何明沟的作用和构造做法。

勒脚:1,保护接近地面的墙身不因雨、雪的侵蚀而受潮、受冻以至于破坏,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2,加固墙身,防止外力对墙身的各种机械性损伤;3,美观,对建筑物的立面处理产生一定的效果。

散水:排除勒脚附近从屋檐滴下的雨水,以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

明沟:适用于室外有组织排水(类似于散水)
5、防潮层的作用是什么?位置应如何确定?常用的构造做法有哪几种?
防止土壤中的潮气和水分由于毛细管作用沿墙面上升,从而提高墙身坚固性和耐久性,并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位置一般在基础墙的顶部,室内地坪和室外地坪之间,室内地坪以下一皮砖处。

构造做法:防水砂浆、油毡、细石混凝土
6、简述窗台的作用和构造特点。

外窗台:排除雨水,保护墙面
悬挑(挑出墙面60mm且有不小于5%的外坡度)、不悬挑
内窗台:排除窗户上的冷凝水,保护窗下的内墙面,便于清洁和放置物品,装饰。

水泥砂浆抹面、预制水磨石板、木窗台板。

内窗台面应高于外窗台面。

7、门窗过梁起什么作用?常用的构造做法有哪几种?
支撑洞口上部的砌体及梁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保护门窗不被压弯压坏
砖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8、什么是圈梁?圈梁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几种构造形式?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内墙或部分内墙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的连续而封闭的梁。

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提高建筑物抗风、抗震和康温度变化的
能力,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基础顶面、楼板、檐口等位置
当圈梁被切断时应设置附加圈梁,搭接长度不小于错开高度的2倍和1m
钢混圈梁
9、变形缝有哪几种?他们的构造形式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10、简述墙体的抗震构造措施。

对砖砌体结构:限制房屋总高度和层数、限制体型高宽比、限制横墙最大间距等还有防震缝、圈梁、构造柱、壁柱和门垛等
11、常用的隔墙有几种做法?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砌筑隔墙、骨架式隔墙、板材隔墙
12、简述墙面装修的种类及特点。

抹灰类:施工操作简便、造价低廉但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工期长
涂刷类:刷涂、喷涂、弹涂和滚涂,省工、省时、省料、操作简便、工期短、造价低、维修更新方便。

多用于大量性建筑的装修
贴面类:坚固、防水、易清洗、美观考究但施工要求高、易脱落、造价偏高
裱糊类:耐火、耐磨、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更新撤换方便。

装修时要求墙面平整、干燥。

铺钉类:多用于特殊要求和高档房间的装修。

13、为什么要限制并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简述砌块墙的特点及构造。

生产粘土砖要占用大量耕地、破坏环境、砖的尺寸跟我国现行的模数制不协调,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多不便,砖自重很大、热工性能差、施工效率低等诸多因素,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