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的全面抗日战争宣告胜利了,这是自1840起中国对外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全面的胜利。
中国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国内思想认识的统一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爆发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彻底失败。
甲午战争的失败,加之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胜出,以及此后沙俄因种种无暇东顾,中日矛盾超过了中国与俄国这个宿敌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中国与帝国主义矛盾之最。
甲午惨败,使大清举国上下为之一振,开始试图维新以自救。
至庚子国变后,清廷推行新政,国内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但一二十一条及青岛事件,国内反日情绪逐渐高涨。
随着1930年(民国十九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的胜出,国内政治格局逐渐趋于平稳。
而于1931年9月18日爆发的“九一八”事变,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28的“一·二八”事变,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的长城抗战及《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全国军民的反日情绪。
张学良和杨虎城于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
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即中日之矛盾已为当时社会矛盾之首。
国内诸公多以认定日本为中国心腹之大患,民间亦以反日、抗日为第一之诉求。
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8月1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莫斯科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
16.抗日战争的胜利

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
知识结构
全 侵 华 日 罪 行
11/25/2018
日本——面——军——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卢沟桥事变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 四次会战 抗 国内意义 全 抗日 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 中国—国—民族— 百团大战 胜 抗 统一 国外战场 利 国际意义 战 战线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 —
11/25/2018
中华民族的
渔沟中学 马强
甲午中日战争
同样的敌人, 不同的结 果…抗日战争一、日本侵华战争
1、日本方面:
“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义一《田中奏折 》
(一)日本侵华的背景
(1)侵华是日本的既定方针 (2)经济危机,转移矛盾,掠夺财富 (3)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 的对策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指挥者: 彭德怀
战线: 战果: 意义: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 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 流砥柱。
共赴国难
11/25/2018
彭 德 怀 在 百 团 大 战 中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9——抗战胜利根本保证
建立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 建立经过: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并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35年“一二 九” 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3、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5、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志着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内因①思想原因。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不反抗是不会有自由和胜利的。
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极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之中。
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女,不论是老幼,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②政治原因。
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③群众基础。
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伟大的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④地理优势。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虽然在战争中面临技术劣势,但可以以空间换时间,这一点优势是对方没有的。
为敌后游击战提供了便利。
反之,日本只宜速决这场战争,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二、外因①法西斯轴心国集团逐步在同盟国的战力下战败投降,日本已是强弩之末。
②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③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进入中国,对日作战。
三、意义①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②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
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向中亚和西亚甚至是欧洲进军,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等国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受害最深,牺牲最烈,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扞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改变了屈辱挨打的状况。
终于摆脱了“恐洋症”,全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
从此感到自己作为世界上一个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够打败侵略者,这对整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压,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它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抗战中形成的团结一致、英勇不屈、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已深深地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世界上真正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抗战前,中国被认为是“东亚病夫”,而正是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起到的巨大作用都让世界刮目相看,战后的一系列会议都承认中国的地位,中国也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是什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可以总结如下:1.全民族抗战的团结和牺牲精神: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展现了卓越的团结和牺牲精神。
各个社会群体积极参与,牺牲了许多生命和财产,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2.军民联防的抗战形势:中国军队和民众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联防的抗战形势。
中国共产党率领的游击队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正面战场壮大和日军后方的战线供应、情报和干扰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3.抗战背后的国际支持: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包括前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援助和支持。
同时,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英勇表现也赢得了世界的钦佩和尊重。
4.敌后根据地的建立与抗战战略调整: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发展了人民军队和民兵力量。
同时,中国军队根据战略需要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采取游击战、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略,并通过战役和战斗的胜利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力量。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1.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抗日战争胜利使中国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挽救了国家的危亡,并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条件。
2.构建了抗日国际秩序:抗战胜利为中国在抗日联盟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做出了贡献。
3.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政治中的崛起:中国共产党通过抗日战争的领导和参与,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得到了广大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奠定了其在国内政治中的领导地位。
4.激励了世界各国追求和平与公正:抗战胜利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勇气,激励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自由和公正的斗争,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全民族抗战的团结与牺牲精神、军民联防的抗战形势以及国际支持等。
抗战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构建了抗日国际秩序,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政治中的崛起,激励了世界各国追求和平与公正。
考点22:叙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程,探讨其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楼

12月13日被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其他罪行: • 1、七三一部队: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中国东 北的哈尔滨组建了细菌战秘密部队——七三一部 队,用健康活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 ②日军还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 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③日军还在 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使几十万中 国人死于细菌战。 • 2、轰炸城市:日军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 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 受重大损失。 • 3、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日军对占领区的抗 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烧光、 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河北制造“潘家峪 惨案”。
惨无人道的活人体实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还深受其害
——齐齐哈尔泄毒事件
成都 兰州 昆明
重庆在飞机轰炸后
重庆一片废墟
家破人亡后的百姓痛苦失声
日军抢劫
三光政策 烧毁村庄 潘家峪惨案
中共: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不朽的民族战歌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
田汉
一二· 九运动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全民族抗战能 够实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根本原因)。 ②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日本人口少,资源匮乏,国 土狭小。 ③海外华侨和国际主义战士的支持,苏联、美国等世界各 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 ④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广泛支持。 除此之外,正确的战略战术也是取胜的因素。
4.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 久的宝岛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台湾人民欢庆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答:一)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
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是什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是什么
中国军民的长期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汇聚了中华民族各阶级、阶层、各界爱国人士等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2.中共为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并在抗战困难时期,采取一
系列正确施,扭转了局面。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4.国际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积极援助。
1 抗日战争胜利有哪些意义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摘要:正毛泽东在党六届六中全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针对着敌人已经进行并还将加紧进行分裂我国内各民族诡计,当前……任务,就在于团结各少数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
《解放日报》 1941年6月 22日题为《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文章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抗战建国,不是汉族一族之事,而是国内各民族共同神圣事业,此重大艰巨事业,如果没有国内各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就不能有最后胜利保证。
因此实行正确民族政策,以团结国内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图存,就是当前抗战中严重任务之一”。
毛泽东讲话和《解放日报》文章表明:第一,加强各民族团结是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民族分裂阴谋;第二,全民族抗战不单单指汉民族抗战,而是全国各民族共同任务,不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抗战胜利是不可能;第三,而团结各民族关键就在于正确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
关键词:民族团结日本帝国主义全国性抗战民族意识的觉醒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战争何其频繁!1840年,英国殖民者倚仗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曾经创造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的循环噩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一次复兴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抗日战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凝聚力,通过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式,团结、维系支撑了民族共同体的生存,推动民族进步的力量的发展,对取得抗日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侵华沾着过的严重罪行给中华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此后,抗日救亡运动全面兴起。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人民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以各民族整体的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56个兄弟姐妹构成的多元统一体,这个多元统一体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体。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写照,并被各民族所认同,大敌当前,各民族逐步团结奋斗,共同御侮救亡,成为近代以来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标志。
中华民族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和深化,各民族建始县空前大团结,形成了工农商学兵等各界,汉蒙满藏回等各民族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的全民族抗战,这种中华一体万众一心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述:“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盖,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正是这样,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依然奋起英勇奋战。
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战争是对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考验。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一个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中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乐章。
中国共产党以“平等、团结、互助”之心待各族群众,以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实际行动,为各族人民做出了表率。
这一切,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任与钦佩,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化为巨大的卫国力量。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
二中华民族举起抗日的旗帜团结进步的方针全国性抗战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战争中,各兄弟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华民族中的各个兄弟民族均拥护支持全民抗战,而且直接投入抗日洪流中牺牲奋斗的就有回、满、壮、蒙、苗、白、朝鲜、藏、傣、维吾尔、达斡尔、阿昌、黎、土家、水、侗、瑶、哈尼、佤、景、高山等40多个少数民族的爱国志士,涌现出一大批抗日名将、抗日英雄和著名的各界爱国人物。
他们以空前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谱写出一页又一页感天动地的爱国篇章,凝聚成体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民族之魂。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全军共4.6万人,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全军1.03万人并在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祖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身,铸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举起了保家卫国的伟大旗帜显示出抗日爱国为凝聚点,以民族大团结为表现特征的中华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
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
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高举起全民族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平等、互助、团结的民族政策,赢得了中华各族儿女的信任与响应,激发了少数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巨大的卫国力量。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华民族制订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以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主,他们是看日战争的主要依据靠力量。
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全国民众的抗日运动,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主动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工农军队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明确指出民族矛盾已经省委主要矛盾,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已成为党的首要任务,并且推动“山西事变”和平解决,在国共两党第二次握手中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率先开赴前线,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民心。
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从台儿庄战役开始,也英勇杀敌,顽强抗战。
抗战御侮,促成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反过来,正是由于建立在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民族大团结,才使其成为真正的民族战争。
由几十个兄弟民族以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
以抗日战争为聚点,以民族大团结为表现特征的中华魂内在巨大力量。
在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年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的浪潮,到出书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
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阔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争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吓,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争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形式,并且积极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
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民族焕发出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一次血洗百年耻辱,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解放战争,铸造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了极大弘扬光复了子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积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的了基础,并且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局面,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这是一个伟大的起点。
从这里开始,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共引文献】1虎有泽:试析毛泽东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4期)2金炳镐、陈延斌、张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1937—1945)—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三(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4期)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书(高等教育出版社)4《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年版,第170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