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惠特曼

合集下载

惠特曼

惠特曼
另一个简介
姓名:惠特曼 出生年月:1819年-1892年 国籍:美国惠特曼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民主诗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排字工、教师、报纸编辑、职员。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编入《草叶集》。惠特曼的创作分三个时期。南北战争前,他的诗歌主要是反对奴隶制和民族压迫,歌颂自由和民主,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描写大自然和人。这时期创作了《自己之歌》、《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等诗篇。南北战争期间,他激励人们投入反奴隶制战争,歌颂战争英雄,哀悼被刺的林肯总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诗集《桴鼓集》。战后,惠特曼的诗歌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讴歌欧洲革命运动,赞颂人类物质文明。诗作有《神秘的号手》、《通向印度之路》等。在艺术上,惠特曼打破传统的诗歌格律,创造了"自由体"的形式,借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创作对欧美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大。《自己之歌》、《桴鼓集》、《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神秘的号手》、《通向印度之路》等。 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创作的《草叶集》代表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草叶集》反映了美国在内战前后从农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工业大国的进程,用一个新的乐观的声音歌颂一个新民族的崛起。惠特曼不为附炎宗教与现行制度而创作,也不屑于附庸上流社会品茗赏画的琐碎风雅。他歌颂的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体力劳动者,如车夫、矿工和农人等,并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诗人。在风格上,惠特曼彻底摈弃了古板的格律,用自由体的形式抒发自由的思想。在写意上,他受当时刚发明的摄影技术的影响,除了追求写真外,一行诗句捕捉一刹即遁的时刻,静态中表现出动感。更具开创性的是,他打破了一千多年以来的宗教禁忌,石破天惊地高声讴歌“同志之爱”(Comradeshi­p),并且乐观地预言同志之爱的新时代将到来,而这种情爱将推动社会的前进。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惠特曼诗歌中所表现的理想与进取精神仍是美国以至各国同性恋者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力量源泉。然而,惠特曼的自我解放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心路。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
《草叶集》是惠特曼诗集最重要的著作,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 草。”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们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 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 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1856年,第2版《草叶集》出版,共收诗32首。《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此外, 《阔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
1859年,《星期六周刊》的圣诞专号上刊出了惠特曼的一首优秀抒情诗《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 这是一首爱情和死亡的颂歌。次年应波士顿一出版家之请,印行了《草叶集》第3版,这本诗集算是第一次“正式 出版”。集中有124首新诗,包括《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和3组分别名为《民主之歌》、《亚当的子 孙》、《芦......
沃尔特·惠特曼
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
目录
01 人物经历
03 作品பைடு நூலகம்版情况
02 人物生平
基本信息
沃尔特·惠特曼(英语: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出生于纽约州长岛,美国著 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人物经历
人物经历
28岁 1841年搬到纽约。 1855年父亲去世,后并出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 1862年,探望在腓烈德利斯堡战役中受伤的兄弟。1865年,林肯被暗杀,惠特曼的战时诗集 Drum-Taps (后来放到《草叶集》中)出版。1871年母亲路易莎去世。 1882年,会见奥斯卡·王尔德,出版 Specimen Days and Collect。1885年 为纪念林肯逝世20周年,作诗 《献给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后收入《草叶集》。 1888年,第二次打击。严重的疾病。 1891年,草叶集最后一版。 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去世。 他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823年,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惠特曼只上了6年学,然后开 始做印刷厂学徒。惠特曼基本上是自学的,他特别喜欢读荷马、但丁和莎士......

美国作家简介

美国作家简介

5.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被公认为是美国的“诗歌之父”。

1819年,惠特曼生于现今长岛。

1823年,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

惠特曼只上了6年学,基本上是自学的,他特别喜欢读霍默、但丁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做了两年学徒以后,惠特曼搬到纽约市。

1835年,他返回长岛,在一所乡村学校执教。

1838年至1839年期间,他办了一份叫做《长岛人》的报纸。

他一直教书直到1841年,之后他回到纽约并当了一名记者。

他也在一些主流杂志上担任自由撰稿人,或发表政治演讲。

19世纪40年代是惠特曼长期工作的第一个收获期: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Franklin Evans)。

第一版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出版于1855年,由12篇长篇无标题的诗组成。

一年后,在《草叶集》的第二版,连同爱默生的祝贺信一同被出版。

第二版有20组诗。

惠特曼于1892年3月26日逝世,他被安葬在哈利公墓(Harleigh),在他自己设计的墓碑下面。

许多现代诗人,不论是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还是智利的聂鲁达,或者是西班牙的洛尔伽,还是中国的郭沫若,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过惠特曼(1819-1892)的影响。

《草叶集》简介《草叶集》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

他所以给自己诗集取名为《草名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

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

同时,“草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会想和希望。

《草叶集》具有沈郁郁的理想色彩。

由于惠特曼对于处在上升时期的美国寄托着光明的希望。

因此,他认为未来的美国,是“民主的大地”、“友爱的城池”,没有奴隶制,而总统、市长“只是有报酬的雇佣人”。

由于对民主、自由的向往,他与1848年欧洲人民的革命斗争相呼应,激烈地反对惨无人道的蓄奴制度,歌颂为实现进步的理想而斗争的人们。

惠特曼跟孩子相关的诗歌

惠特曼跟孩子相关的诗歌

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诗里写道:“有一个孩子天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
成了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
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
个孩子的一部分……母亲的温和、整洁、慈爱,还有衣服上的芳香/
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父亲的强壮、自负、吝啬,还有爱发脾气、粗暴/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生命就是这样继续许多年或一
个个世纪连续不已。


在这首诗中,惠特曼强调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各种影响,包括家庭、周围环境、教育等。

这些影响会塑造孩子的性格、
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
支持,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好品德的人。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原创实用版】目录1.惠特曼诗歌简介2.《一粒扣子》的创作背景3.《一粒扣子》的文学价值4.《一粒扣子》的主题思想5.结论正文1.惠特曼诗歌简介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美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为核心,强调个性和自然的价值。

惠特曼的诗歌风格独特,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而是采用了自由诗体,以断句和长短不一的诗行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草叶集》、《民主主义的诗歌》等。

2.《一粒扣子》的创作背景《一粒扣子》是惠特曼创作于 1855 年的一首诗歌,收录于他的成名作《草叶集》中。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人们期待的幸福生活,反而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愈发恶劣。

在这样的背景下,惠特曼创作了《一粒扣子》,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

3.《一粒扣子》的文学价值《一粒扣子》作为惠特曼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在形式上,惠特曼采用了自由诗体,以断句和长短不一的诗行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在主题上,惠特曼关注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生活,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

最后,在思想上,惠特曼强调了个性和自然的价值,呼吁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4.《一粒扣子》的主题思想《一粒扣子》的主题思想是关注劳动者的生活,表达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

在诗歌中,惠特曼以一粒扣子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场景。

通过这个场景,惠特曼展示了劳动者的生活现状:他们辛勤劳动,却依然无法摆脱贫困。

同时,惠特曼也通过对劳动者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尊重和同情。

在诗歌的最后,惠特曼呼吁人们关注劳动者的命运,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

5.结论总之,《一粒扣子》是惠特曼的一首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诗歌,通过关注劳动者的生活,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

人文主义者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简介

人文主义者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简介

人文主义者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简介本文导读:生平简介出生诗人。

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长岛。

父亲务农,因家贫迁居布鲁克林,以木工为业,承建房屋;他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这使惠特曼也深受影响。

惠特曼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童年时还当过信差,学过排字。

后来在报馆工作,又成为编辑。

他喜欢游荡、冥想,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欢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荷马、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1846年2月至1848年1月任《布鲁克林之鹰》的编辑。

1848年去新奥尔良编辑报纸,不久回到布鲁克林。

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帮助年迈的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自由散漫,随意游荡;与少年时一样,尽情地和船夫、领航员、马车夫、机械工、渔夫、杂工等结交朋友。

草叶集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

其中最长的一首,即后来被称为《自己之歌》的那首诗。

共1336行。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人。

这薄薄一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爱默生给诗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惠特曼从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草叶集》是惠特曼诗集最重要的著作,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它们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1856年,第2版《草叶集》出版,共收诗32首。

《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此外,《阔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

美国诗人惠特曼生平介绍

美国诗人惠特曼生平介绍

美国诗人惠特曼生平介绍沃尔特·惠特曼被称为“诗歌之父”,美国著名的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沃尔特惠特曼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沃尔特惠特曼生平简介沃尔特惠特曼并没有上过几年学,因为他排在九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二位,而那时候他的家境正处贫穷的时期,所以他不得不在六年级的时候就辍了学去当个小学徒。

在学徒期间,沃尔特惠特曼做过印刷、也卖过报纸。

在沃尔特惠特曼16岁那年,他开始在一所乡村学校当老师,之后他在故乡办了一份名为《长岛人》的报纸。

沃尔特会特曼对空想主义十分感兴趣,他的童年经历和后来在乡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无一不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29岁那年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因其十分喜欢但丁、荷马的作品,所以他的这部作品中也有一些这些作家的影子。

沃尔特惠特曼在南北战争时期主动请缨去照顾受伤的战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日夜悉心照料他们,与此同时,他利用抄写文章来补贴生活费用,节省下来的钱也全部用在这些将士们的身上,战争结束后,这些人仍旧与沃尔特惠特曼有所联系。

沃尔特惠特曼的人道主义在这一举动里得到了彰显。

沃尔特惠特曼在他54岁时不幸患上了瘫痪症,写作能力也因此消退,停滞不前。

沃尔特惠特曼晚年郁郁不得志,也只是偶尔写写诗歌文章。

直到1892年,这位开启了自由诗歌的先锋人物,也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惠特曼的诗有哪些关于惠特曼的诗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他的诗太过自由散漫,没有一定的格式,故此不能称作诗,但是又有些人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散漫才表达出了诗人自由的个人主义精神。

惠特曼的著名诗集《草叶集》被誉为浪漫主义诗集,而这其中很多诗歌的内容都牵扯到了许多有关性的鲜明描写,题材和思想在当时都是十分超前的。

他的诗很多都是规格不一的,长短句也没有什么规律,可以说是随意组合,彻底打破了美国非常规矩的诗歌格律,也创作了“自由体”的新型诗歌形式。

惠特曼的诗不仅仅奇特在他的写法上,他的思想风格上也非常与众不同。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摘要:一、惠特曼的诗歌创作背景1.惠特曼的生平简介2.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二、诗歌《一粒扣子》的主题与意义1.诗中的隐喻与象征2.探讨个人与集体、自然的关系3.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三、诗歌的艺术特点1.自由诗体2.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3.音乐性四、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1.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启示2.激发人们对生活、自然的热爱3.提升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正文: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惠特曼的诗歌创作背景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美国著名诗人,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

他生于美国纽约州,曾在印刷厂、报馆工作,后来进入纽约法学院学习。

他的诗歌创作始于1850 年代,代表作有《草叶集》、《民主主义的海报》等。

惠特曼的诗歌以关注美国普通人民的生活、自然和民主价值观为主题,形式上突破传统,开创了美国诗歌的新篇章。

二、诗歌《一粒扣子》的主题与意义《一粒扣子》是惠特曼创作的一首富有哲理的自由诗。

诗中以一粒扣子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隐喻和象征,探讨了个人与集体、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人将一粒扣子比作生命的种子、自然的馈赠,强调每个人都是这粒扣子的载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发扬生命的价值。

三、诗歌的艺术特点1.自由诗体:惠特曼在《一粒扣子》中采用了自由诗体,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和韵律限制,让诗歌更加贴近口语,更具有表现力。

2.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惠特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他还采用了排比、反复等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3.音乐性:惠特曼的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他通过诗歌的韵律、音韵、节奏等元素,使诗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四、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惠特曼的《一粒扣子》对后世美国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激发了人们对生活、自然的热爱,还提升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诗选(12首)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诗选(12首)

美国著名诗⼈沃尔特.惠特曼诗选(12⾸)沃尔特.惠特曼诗选(12⾸)美国著名诗⼈沃尔特.惠特曼惠特曼(1819—1892):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创造了诗歌的⾃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惠特曼出⽣于纽约州长岛,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第⼆,只上了6年学,就做了印刷⼚学徒。

后来,惠特曼担任乡村教师,⼜在报馆⼯作。

惠特曼基本上是⾃学的,他特别喜欢读霍默、但丁和莎⼠⽐亚的作品。

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

《草叶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堪称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部诗集。

它倡导了⼀种清新、质朴、⾃由奔放的⽂风,将美国⽂学中的浪漫主义诗歌推上了顶峰。

诗集得名于其中这样的⼀句诗:“哪⾥有⼟,哪⾥有⽔,哪⾥就长着草。

”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地的芳草,⽣⽓蓬勃并散发着诱⼈的芳⾹。

《草叶集》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

这些诗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胆的创新,创造了“⾃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如,具有⼀泻千⾥的⽓势和⽆所不包的容量。

国内⾸部惠特曼诗全集译本《草叶集》于2015年由上海译⽂出版社出版。

1、《农村⼀景》通过安静的农村⾕仓的⼤门⼝,我看见,⼀⽚阳光照耀的草地上⽜⽺在吃草,还有薄雾和远景,以及远处渐渐消失的地平线。

2、《什么地⽅被围困了?》什么地⽅被围困了,要想突围也没有⽤?瞧,我给那地⽅派去⼀个司令,敏捷、勇敢、威武绝伦,他带着骑兵和步兵,以及成批的⼤炮,还有炮⼿,有史以来最厉害的炮兵。

3、《给你》陌⽣⼈哟,假使你偶然⾛过我⾝边并愿意和我说话,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呢,我⼜为什么不和你说话呢?4、《有时对⼀个我所爱的⼈》有时对⼀个我所爱的⼈我满怀怒⽕,因为我⽣怕流露出⽆偿的爱,但如今我觉得不会有⽆偿的爱,报答总是有的,⽆论什么形态,(我热烈地爱过某个⼈,我的爱情没有受到青睐,不过我却从中写出了这些诗来。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

• •
Whitman’s birthplace
Whitman’s resting
1841年到1859年间,他共在新奥尔良编辑过1份报纸 、纽约2份报纸和长岛四份报纸。在新奥尔良时,他 亲眼目睹了奴隶拍卖——当时很普遍的事情。这时, 惠特曼开始着力写诗。 • 19世纪40年代是惠特曼长期工作的第一个收获期: 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 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Franklin Evans)。 第一版的草叶集是他自己付费出版的,出版于1855年 ,也是他父亲去世的那年。诗集由12篇长篇无标题的 诗组成。一年后,草叶集的第二版,连同爱默生的祝 贺信一同被出版。 • 在美国内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当职员,但是当当时 的内政部部长詹姆士·哈兰发现他是“讨厌”的《草 叶集》的作者后,他把惠特曼解雇了。 • 到了1881年的第七版时,由于不断上升的知名度,这 版诗集得以畅销。诗集带来的收入使得惠特曼可以在 纽约卡姆登买上一间房子。 • 惠特曼于1892年3月26日逝世,被安葬在哈利公墓( place Harleigh),在他自己设计的墓碑下面。

Major Works of Whitman
• • • • • • • • • • Leaves of Grass 《草叶集》 Drum-Taps 《桴鼓集》 Song of Myself 《自我之歌》 I Sit and Look Out 坐观世间 O Captain, My Captain! 《船长,我的船长!》 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 《最沃尔特·惠特曼 (1819.5.31-1892.3.26)
·美国诗人、散文家、新闻工作 者及人文主义者 ·身处超验主义与现实主义间的 变革时期,著作兼并了二者文风 ·自由诗之父 (free verse) ·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惠特曼

惠特曼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 那些机械工人的歌,每个人都唱着他那理所当然地快乐而又 雄伟的歌, 木匠一面衡量着他的木板或房梁,一面唱着他的歌, 泥水匠在准备开始工作或离开工作的时候唱着他的歌, 船夫在他的船上唱着属于他的歌,舱面水手在汽船甲板上唱 歌, 鞋匠坐在他的凳子上唱歌,做帽子的人站着唱歌, 伐木者的砍,牵引耕畜的孩子在早晨、午休或日落时走在路 上唱的歌,
草叶集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诗集, 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整部诗集是一个独立的有 机体,它随着诗人的成长而成长,随着合众国的 发展而发展。诗集的篇幅从首版的14首,增加到 临终版的近400首为止。
《草叶集》既是惠特曼自我心灵发展的史诗,又 是美利坚民族发展、成长的史诗。 《草叶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思想十分丰 富、庞杂,但其基本的主题可大致归结为:自我、 创造和民主。
1830年,开始自谋生路,在一个小单位当 小职员。 1832年,转到长岛到《爱国者》报社当记 者,后来又当了印刷工人。 此后,他一面在长岛的几所乡村小学教书, 一面给当地的报纸写稿。
1838年,他在亨廷顿办了一份周报《长岛人》。 1839年,他又成为长岛《民主论坛》的撰稿人。 此后的几年中,他先后在纽约的几家报社如《奥罗 拉》、《闲谈》、《民主论坛》等担任记者和编辑。
1846年,他成为布鲁克林《鹰》报的编辑, 此时它已在新闻界同行中颇有声望。 1848年,或许是出于冒险的目的,他离开 了纽约到新奥尔良《新月报》,在新奥尔 良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奴隶拍卖——当 时很普遍的事情。这时,惠特曼开始着力 写诗。
“这是一种感情或野心,想要以文学诗 歌的形式,把处在这个时代以及现代 美国的重要事实,我自己的肉体、情 感、道德、思想以及美感上的个性忠 实地表露出来”。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惠特曼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一生颇为坎坷,只读过几年小学。

为了谋求生计,先后从事过排字工人、小学教师、新闻工作者、地方报纸编辑、木工、泥水匠等各种工作。

惠特曼从1839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

先后担任《纽约曙光》、《布洛克林每日鹰报》、《自由民报》的编辑、主编,终因政见不合而于1840年离开新闻界。

从1850年起,惠特曼一面从事体力劳动,一面展开了他的诗歌创作。

其代表作品是他的第一部诗集《草叶集》。

惠特曼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由体诗,这种风格的诗以民主的内容、革新的形式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诗坛。

1873年,惠特曼不幸患半身不遂症,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

1892年,惠特曼病重去世。

课文选自Black to the Grindstone(2007)。

Arthur Black:Arthur Black (born 30 August 1943[1] in Toronto, Ontario) is a Canadian humorist and radio personality, best known as the longtime host of Basic Black on CBC Radio. He also publishes a regular humor column syndicated to 50 Canadian newspapers. Black is a three-time winner of the Stephen Leacock Memorial Medal for Humour. Black now lives on Salt Spring Island, British Columbia.他分别于1997年、2000年、2006年三次成为Stephen Leacock Memorial Medal for Humour的赢家,获奖作品分别是Black in the Saddle Again, Black Tie and Tales和Pitch Black。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惠特曼诗歌一粒扣子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惠特曼的背景和职业经历
二、惠特曼的诗歌创作背景和主题
三、惠特曼的诗歌风格和影响
四、惠特曼的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正文
一、惠特曼的背景和职业经历
惠特曼,全名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诗人、记者和作家。

他于 1841 年离开纽约,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最初是一名印刷工人,后来转型成为记者,开始从事写作。

他在报纸上撰写了大量的反对奴隶制和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成为了当时美国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

二、惠特曼的诗歌创作背景和主题
1848 年,西欧各国爆发了革命,这对惠特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赞扬欧洲的革命,并写了不少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惠特曼的诗歌主题多样,但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关于民主、自由和土地改革的主张。

三、惠特曼的诗歌风格和影响
惠特曼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诗歌结构自由,不受传统的约束,语言简练明了,易于理解,深受读者的喜爱。

他的诗歌风格对后来的美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美国诗歌的奠基人。

四、惠特曼的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惠特曼的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20 世纪初,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
读者中广受欢迎。

中国的诗人和作家,如郭沫若、朱自清等,都受到惠特曼的诗歌影响,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了惠特曼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惠特曼的诗歌在中国的影响深远,他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并被广泛传播。

惠特曼我歌唱个人解析

惠特曼我歌唱个人解析

惠特曼我歌唱个人解析
惠特曼,全名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是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记者和散文家。

他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以他的诗集《草叶集》而闻名。

惠特曼的诗歌以自由、激情和个人表达为特点。

他赞美人类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之处,讲述了他对人类生命、自然界和美好的世界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诗歌风格自由松散,以长句子、自由节奏和独特的韵律为特色,常常使用大胆的修辞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他所展现的场景和情感。

在《草叶集》中,惠特曼将自然界融入他的诗歌中,以强调与自然的联系。

他赞美大地、树木、水流和动物,看到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都与人类有着共同的血脉和命运。

他的诗歌追求真理、正义和自由,呼吁人们相互了解、和谐共处。

惠特曼的诗歌也展现了他对人类身体和性爱的大胆探索。

他用自由和开放的态度描述人类的肉体和情感,试图打破对性别和性行为的束缚,呼吁人们接受自己的本性和欣赏他人的多样性。

惠特曼的诗歌影响了众多的诗人和文学家,如艾略特、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总的来说,惠特曼的诗歌以其个人化、自由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而闻名。

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人类、自然和性爱的热爱与探索,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惠特曼自我之歌分析

惠特曼自我之歌分析

惠特曼自我之歌分析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代表作《自我之歌》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这部作品展现了惠特曼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自我之歌》中,惠特曼以一种极为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来描绘自我。

他所定义的“自我”并非狭隘的个体,而是涵盖了世间万物。

这种对自我的广泛定义,打破了传统诗歌中对个体的有限描绘,使得诗歌的视野变得无比广阔。

惠特曼将自我与自然、人类社会以及宇宙紧密相连,他在诗中写道:“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这表明他认为每个人的本质都是相通的,自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世界相互交融。

惠特曼在诗歌中展现了对多样性的尊重和赞美。

他描写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场景和经历,无论是劳动者、奴隶,还是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在他的诗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这种对多样性的包容,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平等与和谐的向往。

他通过对不同个体的描述,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都应当被尊重和认可。

诗歌的语言风格也是其一大特色。

惠特曼摒弃了传统诗歌严格的格律和韵律,采用了自由奔放的长句和短句相结合的形式。

这种语言形式使他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不受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

例如:“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 这样简洁而有力的语句,直接传达出他对自我的强大认知和自信。

此外,《自我之歌》中还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惠特曼对生命的赞美贯穿始终,他认为生命是一种神奇而宝贵的存在,无论经历多少挫折和困难,生命都应当被珍视和热爱。

他在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展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和顽强不屈。

从主题上来看,惠特曼通过《自我之歌》探讨了自我认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重要议题。

他呼吁人们要勇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同时也要关注他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

他对生命的积极态度,鼓励着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定。

散文家:沃尔特·惠特曼(美国)人物简介

散文家:沃尔特·惠特曼(美国)人物简介
和《布鲁克林
每日鹰报》工

01
02
03
• 父亲是农夫和木匠,母亲是
• 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数学
• 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和散
家庭主妇
和哲学
文作品
• 童年时期在家乡度过,接触
• 对文学和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
沃尔特·惠特曼的教育与职业生涯

1841年发表第一首诗歌《布兰卡斯特的荒野》
• 受到当时文学界的关注
• 强调人类与自然的一体性
• 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表示关切
•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沃尔特·惠特曼的个人主义观念
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
倡导自由、平等和博爱
• 认为诗歌应该忠实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 关心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
• 反对将诗歌作为政治和道德说教的工具
• 反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
沃尔特·惠特曼的自由主义精神
• 奠定了其作为诗人的地位
1845-1855年在波士顿、纽约等地担任教师和讲

• 教授文学、历史和文化课程
•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855年出版诗集《草叶集》
• 收录了其前期的诗歌作品
•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沃尔特·惠特曼的家庭与生活
01
• 两人在文学上互相欣赏和支持
• 狄金森也对惠特曼的诗歌产生了
沃尔特·惠特曼的传记与纪念活动
沃尔特·惠特曼的传记作品丰富多样
沃尔特·惠特曼纪念活动丰富多彩
• 有多种版本的惠特曼传记问世
• 在美国各地举办纪念惠特曼的诗歌朗诵、讲座等活动
• 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和认识惠特曼的窗口
• 旨在传承和弘扬惠特曼的文学精神,纪念其对美国文学

惠特曼

惠特曼

(二)基本主题:
自我 、创造和民主 ”我,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鲁 惠特曼,一个美国人, 汉,一个世界,纵情声色……饥餐,渴饮, 一个世界,纵情声色 饥餐,渴饮, 饥餐 传种接代“。(《自我之歌》) 传种接代“。(《自我之歌》 诗人认为: 诗人认为:”任何一件占据着自己的时 间和空间的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等。 间和空间的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等。”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 惠特曼
一、生平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 惠特曼 WaltWhitman,1819年 (WaltWhitman,1819年5 31日 1892年 26日 月31日-1892年3月26日), 生于纽约州长岛, 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 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 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 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 (Free Verse),其代表 Verse),其代表 ), 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草叶集》 《草叶集》的自由之声和自由体诗震惊了 当时的读者。惹恼了学院派文人。 当时的读者。惹恼了学院派文人。惠特曼骄傲 地宣称:他的诗中没有了“ 地宣称:他的诗中没有了“旧世界赞歌中高大 突出的人物” 而有的是“ 突出的人物”,而有的是“作为整个事业及未 来主要成就的最大因素的各地普通农民和机械 工人” 这是符合实际的。 工人”,这是符合实际的。他既是自然的诗人 也是城市的诗人。 也是城市的诗人。当英美诗人们纷纷从城市向 乡村逃遁时,他却在钢铁时代的纽约纵情高歌, 乡村逃遁时,他却在钢铁时代的纽约纵情高歌, 既歌唱高山、大海、草原,也歌唱火车头、 既歌唱高山、大海、草原,也歌唱火车头、电 脱粒机,这些都是新大陆、新时代的产物, 缆、脱粒机,这些都是新大陆、新时代的产物, 他把它们一起拥抱。 他把它们一起拥抱。
二、草 叶 集

惠特曼英文简介(优秀3篇)

惠特曼英文简介(优秀3篇)

惠特曼英文简介(优秀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惠特曼英文简介(优秀3篇)沃尔特·惠特曼,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3篇《惠特曼英文简介》,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沃尔特惠特曼经典语录

沃尔特惠特曼经典语录

沃尔特·惠特曼的一些经典语录包括:
我无论生活在哪里,遇到任何意外都要保持自我平衡,面对黑夜,风暴,饥饿,嘲弄,事故,挫败,都要像树木和动物那样坚韧。

强大,健壮,可爱的青年呦,充满优美,活力和魅力的青年哟,你知道在你以后来到的老年,也有着同样的优美,活力,和魅力么?
我唯一确定的是,人类或诗歌的最终的内在的升华是它对死亡的想法。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我要将那最娇嫩的枝叶做成棺木;来埋葬你的清新脱俗。

艺术之艺术,词藻之神采,以及文学之光华皆寓于纯朴之中。

我的信念是把最好的留着别说。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

黑夜中独自落下的眼泪,在苍白的海岸上滴落,滴落,任沙粒吸净。

眼泪星光一丝不见,四下一片荒凉和漆黑。

呵,我的灵魂,我们在平静而清冷的早晨找到我们自己了。

这些语录展示了惠特曼的哲学观点和人生理念,对死亡、信仰、艺术、人生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尔特·惠特曼
自由诗体的创造者
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人物经历
•1819年,惠特曼生于现今长岛,南亨亭顿附近的一个农舍中,他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

1823年,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

惠特曼只上了6年学,然后开始做印刷厂学徒。

惠特曼基本上是自学的,他特别喜欢读霍默、但丁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做了两年学徒以后,惠特曼搬到纽约市,并开始在不同的印刷厂工作。

1835年,他返回长岛,在一所乡村
•学校执教。

1838年至1839年期间,他在他的家乡办了一份叫做《长岛人》的报纸。

他一直教书直到1841年,之后他回到纽约并当了一名记者。

他也在一些主流杂志上担任自由撰稿人,或发表政治演讲。


•惠特曼的政治演讲引起了坦慕尼协会的注意,他们让他担任一些报纸的编辑,但是没有一个工作做的长久。

在他担任有影响力的报纸《布鲁克林之鹰》的两年间,民主党内部的分裂使得支持自由国土党的他离开了工作。

在他尝试为自由国土办报纸的努力失败后,他开始在不同的工作间漂浮。

1841年到1859年间,他共在新奥尔良编辑过1份报纸、纽约2份报纸和长岛四份报纸。

在新奥尔良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奴隶拍卖——当时很普遍的事情。

这时,惠特曼开始着力写诗。

19世纪40年代是惠特曼长期工作的第一个收获期: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Franklin Evans)。

第一版的草叶集是他自己付费出版的,出版于1855年,也是他父亲去世的那年。

但是他的诗集由12篇长篇无标题的诗组成。

一年后,在草叶集的第二版,连同爱默生的祝贺信一同被出版。

第二版有20组诗。

爱默生一直企盼着一名新的美国诗人,现在他
在美国内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当职员,但是当时的内政部部长詹姆士·哈兰发现他是“讨厌”的《草叶集》的作者后,他把惠特曼解雇了。

到了1881年的第七版时,由于不断上升的知名度,这版诗集得以畅销。

诗集带来的收入使得惠特曼可以在纽约卡姆登买上一间房子。

惠特曼于1892年3月26日逝世,他被安葬在哈利公墓(Harleigh),在他自己设计的墓碑下面。

生平简介之出生
•诗人。

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长岛。

父亲务农,因家贫迁居布鲁克林,以木工为业,承建房屋;他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这使惠特曼也深受影响。

惠特曼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童年时还当过信差,学过排字。

后来在报馆工作,又成为编辑。

他喜欢游荡、冥想,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欢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荷马、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1846年2月至1848年1月任《布鲁克林之鹰》的编辑。

1848年去新奥尔良编辑报纸,不久回到布鲁克林。

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帮助年迈的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自由散漫,随意游荡;与少年时一样,尽情地和船夫、领航员、马车夫、机械工、渔夫、杂工等结交朋友。

生平简介之战争时代
•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作为一个坚定的民主战士,显示了他的深刻的人道主义本色。

战争激烈进行时,他主动到华盛顿去充当护士,终日尽心护理伤病的兵士,以致严重损害了健康。

他的生活十分艰苦,借抄写度日,把节省下的钱用在伤病员身上。

他充当护士将近两年的时间中,大约接触了10万名士兵,有许多后来还一直和他保持联系。

生平简介之战后生活
•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的印第安事务局任小职员,不久部长发现他是《草叶集》的作者,把他解职;后来他在司法部长办公室供职,工作8年。

由于在内战中受到了锻炼,增加了阅历,政治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65年,惠特曼在纽约自费印行他在内战后期写的诗集《桴鼓集》,其中共收入新诗53首。

几个月之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

作品介绍:草叶集
•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

其中最长的一首,即后来被称为《自己之歌》的那首诗。

共1336行。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人。

这薄薄一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爱默生给诗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惠特曼从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1856年,第2版《草叶集》出版,共收诗32首。

《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此外,《阔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

1859年,《星期六周刊》的圣诞专号上刊出了惠特曼的一首优秀抒情诗《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这是一首爱情和死亡的颂歌。

次年应波士顿一出版家之请,印行了《草叶集》第3版,这本诗集算是第一次“正式出版”。

集中有124首新诗,包括《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和3组分别名为《民主之歌》、《亚当的子孙》、《芦笛》的诗歌。

大事记
•1841年搬到纽约。

•1855年父亲去世,《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

•1862年探望在腓烈德利斯堡战役中受伤
的兄弟。

•1865年林肯被暗杀,惠特曼的战时诗集
Drum-Taps(后来放到《草叶集》中)出版。

•1871年母亲路易莎去世。

•1882年会见奥斯卡•王尔德,出版
Specimen Days and Collect。

•1885年为纪念林肯逝世20周年,作诗《
献给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后收入《草
叶集》。

•1888年第二次打击。

严重的疾病。

•1891年草叶集最后一版
•1892年惠特曼去世,3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