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章末检测卷(三)
2019年高考化学自由复习步步高系列+03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自由复习步步高系列+03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eafd0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e.png)
2019年高考备考之考前十天自主复习步步高第三天【课本内容再回顾一一查缺补漏】回顾三:基本概念(一)(-)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x)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X)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V)4.复盐是纯净物,而混盐(如CaOCl2)是混合物(X)5.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X)6.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汽油、牛油均属混合物(J)7.电解、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X)8.指示剂遇酸、碱发生颜色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V)9.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应是物理变化(X)10.金属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发生了化学变化(X)11.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碳酸钠晶体的风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J)12.蒸馅、分馅、干德均属化学变化(X)13.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反应均为化学变化(X)14.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X)15.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C>4溶液的酸化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X)16.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X)17..核的聚变和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J)18.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均是化学变化(X)19.明矶净水、甲醛浸制生物标本、Na2.FeC>4消毒净水均发生化学变化(J)20.化学反应必定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X)2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X)22.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馅产品汽油为纯净物(X) (-)化学计量1.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考点归纳一一判断正误并纠错(1)常温常压下,22.4L02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X)(2)常温常压下,3.2g Ch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M(V)(3)常温常压下,1摩尔氮气所含原子数为M(V)(4)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0.1M(V)(5)标准状况下,2.24L%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M(X)(6)标准状况下,2.24L Cb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O.IN a(X)(7)标准状况下,22.4LHF所含分子数为M(X)(8)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8L(X)(9)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M(X)(10) 3.4g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M(X)(11) 2.4g 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M(V)(12) 5.6gFe与Cb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M(X)(13) 6.4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X)(14)31g白磷中含P—P键数为1.5N a(V)(15)I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键数为1.5N a(X)(16)12g金刚石中含C—C键数为4M(X)(17)12g石墨中含C—C键数为1.5N a(J)(18) 6.0g SiO2晶体中含有0.2M个Si—O键(X)(19) 6.0gSiO2晶体中含有0.2M个O原子(J)(20)1L1mol 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L C H3COOH的总数为M(")(21)1L1mol-L"1饱和FeCb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数为M个(X)(22)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 a(X)(23)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小于皈(X)(24)Imol—OH中所含电子数为9M.(V)(25)Imol CH;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V)(26)2gNO2和44gN2C)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 a(")(27)25°C1mL H2O中所含OlT数为10~lo N A(V)(28)T°C1LpH=6的纯水中含10「6心个OH」(V)(29)18.gD2O所含的电子数为ION a(X)(30)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M(X)2.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i为单位)与6.02X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V)(2)0.5mol氢的质量为0.5g(X(3)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X(4)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5)同种气体的摩尔体积总是相同的(X(7)(8)(9)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它的基本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可以用于度量分子、原子及离子等微粒(X(V)))))))(10)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V)(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kg碳所含的原子个数(X)(12)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mor1,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X)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分子个数一定相同,原子个数也一定相同(X(2)(3)标准状况下,1.12IJ6O2和1.12L18O2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V)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0和咔2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V)(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比(甘=m2也=B)(j m2~d2)(v(5)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希=役)(V)(6)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岩=盘)(X)(7)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鼻=铮)(X)£72I以2(8)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岩)(V)(9)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斜=苜)(V)(10)同温、同体积、同质量,则同密度,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合=针)(V)(三)氧化还原反应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J)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作氧化剂(X)3.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J)4.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J)5.强氧化剂不一定能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J)6.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的得与失(X)7.向新制氯水中加入FeBr2>Fel?的混合物,最先被氧化的是Fe?+(X)8.盐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亚硫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J)9.Ca(CIO)2溶液中通入SO?、FeS+HNO3>Na2SO3+HNO3>Fe(OH)2+HNO3>Fe(OH)3+HI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V)10.失电子越多,还原性就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X)11.金属阳离子只能作氧化剂(X)12.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就不可能作还原剂(X)13.单线桥即只能用一根线来表示电子转移(X)14.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一定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X)15.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X)16.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X)17.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X)18.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V)19.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J)20.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X)21.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为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一定作,为氧化剂(X)22.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X)【热点知识再梳理——胸有成竹】热点三:氧化还原反应【典例】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2O3,KNO3、KOH混合共熔,反应为FezCh+ 3KNO3+4KOH==2K2FeO4+3KNO3+2田0。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综合测评试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综合测评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f4b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0.png)
第三章综合素养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的航空铝材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下面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NaOH)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黏土焙烧制得的红陶,陶器显红色的原因可能是含有Fe2O3B.制指南针的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C.储氢合金可以大量吸收氢气,但不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D.硬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部件3.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4.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质量相等的稀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杆不平衡B.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杠杆右边下沉C.反应后移去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左边溶液的碱性增强5.对实验Ⅰ~Ⅳ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Ⅰ:产生红褐色沉淀B.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C.实验Ⅲ:放出大量气体D.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6.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7.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其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甲>乙>丙B.反应时消耗H2SO4的质量一定相同C.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丙D.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甲,最慢的是乙8.把铁粉、铜粉置于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不显红色,下列情况不能成立的是() A.铁不剩余,Cu剩余B.铁、铜均剩余C.铁剩余,含Cu2+D.铜剩余,含Fe2+9.下列说法或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FeSO4溶液与溴水反应:2Fe2++Br2===2Fe3++2Br-B.0.1 mol·L-1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H)4]-+CO2===Al(OH)3↓+HCO-3C.(NH4)2Fe(SO4)2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SO2-4+Ba2+===BaSO4↓D.FeCl3溶液腐蚀铜板:2Fe3++Cu===2Fe2++Cu2+10.Mg、Al、Fe三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H2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B.三种金属均过量C.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D.盐酸均过量11.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鲁科版第一册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鲁科版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d8dda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6.png)
章末综合测评(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酸雨被称为“天堂的眼泪”,会造成水土酸性化、加速建筑物腐蚀等危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的过度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使用新型能源不会对酸雨的防治产生效果D.酸雨不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B[pH<5.6的雨水叫酸雨,A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的过度排放引起的,B正确;减少酸雨发生的措施有使用脱硫煤、使用新型能源等,C错误;酸雨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威胁人类健康,D错误。
]2.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B[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强水”为硝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B.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C.铵盐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A项错误;雷雨天气,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B 项正确;铵盐受热易分解,C项错误;NO极易与O2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4.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积变又还成丹砂"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g+SC.实验室中不慎洒落的水银不能用硫黄处理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SO2D[A项,题述过程中涉及HgS的分解和生成,为化学变化,错误;B项,“积变又还成丹砂"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gS,错误;C项,由反应Hg+S===HgS可知,实验室中不慎洒落的水银可用硫黄处理,错误;D项,“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g+S,分解生成的S可能燃烧生成SO2,正确.]5.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 A.H2O2溶液B.KMnO4溶液C.氯水D.HNO3溶液A[A项,H2O2+2Fe2++2H+===2Fe3++2H2O,不会引入杂质;B、C和D选项,能将Fe2+氧化为Fe3+,但引入新的杂质,故只选A。
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章末综合测评3(含答案)
![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章末综合测评3(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68e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9.png)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铁与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D.纯铁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铁合金【解析】铁合金中含有铁单质,能与盐酸反应,A项错;加热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B项正确;不锈钢中还含有碳元素,C项错;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比纯金属的高,D项错。
【答案】 B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答案】 C3.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②Na2O2③NaCl④Na2CO3溶液⑤NaOH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⑥D.⑤⑥【解析】①Na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②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③NaCl不能与CO2反应;④Na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⑤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⑥NaHCO3不能与CO2反应。
【答案】 C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2-3存在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不能一次鉴别开的【解析】A项也可能含Fe2+;B项可能含有HCO-3;D项Mg(OH)2为白色沉淀,Cu(OH)2为蓝色沉淀,Fe(OH)2先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Na+与OH-无现象,故可一次鉴别。
20-21版:章末检测试卷(三)(步步高)
![20-21版:章末检测试卷(三)(步步高)](https://img.taocdn.com/s3/m/31d8ea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f.png)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甲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回答问题。 (14分)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 泊是__①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 __②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③___。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 人类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即增加⑤; 大量开采地下水,④蒸发和蒸腾可能减少; 污水回收利用,地表径流使用量减少,②地表径流增加; 城市绿地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蒸腾的面积,进而增加⑥水汽输送。
1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解析 由上题解析可知,第6年的河流径流量较第1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 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关于“绿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上内循环产生显著影响
√C.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数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解析 “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海上内 循环与陆地各水体关系不大。“绿水”进入大气后,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 的CO2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受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绿水”数量也发 生变化。
步步高化学必修一章末检测卷人教版电子版
![步步高化学必修一章末检测卷人教版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26e62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7.png)
步步高化学必修一章末检测卷人教版电子版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许多装有化学物质的瓶子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其中标志贴错的是()答案C解析要熟悉常见危险品的标志,纯碱没有毒,不属于剧毒品。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答案C解析给玻璃仪器加热,不一定要加垫石棉网,如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3.下图中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读取液体体积的示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A项错误;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B项正确;倾倒液体时,标签朝向手心,塞子倒放于桌面上,C项正确;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D项正确。
4.《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蒸发D.萃取答案B解析砒霜样品受热其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变成蒸气(升华),降温,蒸气凝华成固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砒霜的目的。
5.(2017·保定高一检测)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A.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选用①B.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选用②C.分离四氯化碳中的溴单质选用③D.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选用④答案A解析选项B中的蒸馏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选项C中的过滤装置可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选项D中的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6.(2017·襄阳高一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20 mL的液体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C.利用蒸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答案C解析规格为10 mL的量筒精确度为0.1 mL,无法量取6.20 mL的液体,A项错误;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用余热将其蒸干,否则蒸发皿会破裂,B项错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则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下层,D 项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58379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5.png)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
碳酸镁属于( ) 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3.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药品橱 甲橱 乙橱丙橱 丁橱 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硫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 A .甲橱B .乙橱C .丙橱D .丁橱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高2022届高2019级高中化学必修1步步高全套学案课件第三章章末检测试卷(三)
![高2022届高2019级高中化学必修1步步高全套学案课件第三章章末检测试卷(三)](https://img.taocdn.com/s3/m/568d60e1d4d8d15abe234ef4.png)
章末检测试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知识或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除去铁中部分杂质,使其转化为钢B.水滴石穿——CO2+H2O+CaCO3===Ca(HCO3)2(以大理石为例)C.恨铁不成钢——钢的性能远优于铁D.真金不怕火炼——单质金的熔点很高【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锤炼过程中可除去一部分碳等杂质,A项正确;空气中的CO2可与CaCO3在水中缓慢反应,B项正确;钢的性能比铁好,C项正确;真金不怕火炼是指在高温下金也很难发生反应,D项错误。
【考点】金属及其化合物【题点】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应用2.(2018·天津六校联考)下列铁的化合物通过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均能得到的是()A.Fe3O4B.Fe2(SO4)3C.FeCl2D.Fe(OH)3【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Fe3O4无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A错误;硫酸铁可以通过FeSO4溶液与氧气的化合得到,也可以通过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置换反应得到,B错误;FeCl2可以由FeCl3和Fe的化合得到,也可以由Fe和HCl的置换得到,也可以由Fe(OH)2和HCl的复分解得到,C正确;Fe(OH)3可以通过Fe(OH)2和氧气、水的化合得到,也可以通过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置换得到,D错误。
【考点】金属及其化合物【题点】金属化合物的制备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表中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考点】金属及其化合物【题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4.(2018·陕西黄陵3月月考)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B.Na2O2是强氧化剂,并且是一种碱性氧化物C.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D.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Na的化学性质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不能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单质,A错误;Na2O2具有强氧化性,其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故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生成Na2CO3,C正确;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D错误。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592e7b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d.png)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题组一钠及其化合物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b.只有气体产生c.既有气体产生,又存有红褐色结晶产生d.只有结晶产生答案c解析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接着naoh与fecl3反应生成nacl和fe(oh)3沉淀。
故正确答案为c。
2.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的比较中,不恰当的就是()a.两种物质所不含原子个数之比是4∶3b.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b2解析na2o2中的阴离子为o22,na2o中的阴离子为o,na2o2与na2o物质的量相等,--则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3.两位同学用等质量的碳酸氢钠来制co2,甲同学用过量的盐酸跟碳酸氢钠作用,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他们所制co2的质量为()a.一样多b.甲多于乙c.乙多于甲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2nahco3=====na2co3+h2o +co2↑所述等质量的nahco3与盐酸反应时产生的co2多。
题组二铝及其化合物4.把4.6g钠放入200ml0.1moll1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cl的浓度几乎不变b.溶液变浑浊c.溶液中al3全部转变为alo2+--d.溶液中存有最少的离子就是na答案b解析4.6gna投入溶液中可生成0.2molnaoh,溶液中的al3+为0.02mol,则n(al3+)∶n(oh-)=1∶10,即alcl3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0.02molnaalo2和0.06molnacl,还有0.12molnaoh剩余。
2019-2020鲁科版化学必修1 章末综合测评3
![2019-2020鲁科版化学必修1 章末综合测评3](https://img.taocdn.com/s3/m/9877c48ff121dd36a32d8286.png)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 .CO 2B .NH 3C .SO 2D .HClB [CO 2、SO 2、HCl 均与浓硫酸不反应;2NH 3+H 2SO 4===(NH 4)2SO 4,故NH 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B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D .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D [A 项,只有生成硫酸盐表现出酸性,化合价均不变,不能表现氧化性,错误;B 项,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只表现出酸性,错误;C 项,S 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强氧化性,但没有硫酸盐生成,不能表现出酸性,错误;D 项,有硫酸盐生成表现出酸性且S 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
]3.检验SO 2气体中是否混有CO 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通过品红溶液B .通过澄清石灰水C .先通过NaHCO 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 .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 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答案] D4.能证明SO 2具有漂白性的是( )A .品红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溶液红色消失B .溴水中通入SO 2气体后,溶液退色C .滴入酚酞的NaOH 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红色消失D.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退色A[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退去,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A正确;SO2通入溴水中橙色退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显红色的酚酞溶液显碱性,通入SO2后红色退去,是因为与二氧化硫发生复分解反应,体现其酸性氧化物性质,故C 错误;SO2通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紫色退去,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错误。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 章末测试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 章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abde7e432b160b4e767fcf95.png)
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过关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与钢的区别在于生铁含碳杂质,而钢不含B.铜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高,所以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C.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及其化合物D.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将下列各种单质投入或通入CuSO4溶液中,能产生铜单质的是()A.Fe B.Na C.H2D.Ag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用作耐火材料B.Na2O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D.FeCl3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4.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木炭(C)和O25.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的导电性比成分金属强B.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都很好C.合金的机械强度比各成分金属小D.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6.从反应类型的角度来看,下列化学反应中,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析出铜C.金属钠投入水中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D.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加热生成金属铁7.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A.1∶1 B.2∶1 C.1∶2 D.8∶538.下列反应,其产物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9.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时无气体放出,取出后铁片质量减轻,则该溶液是()A.稀硫酸B.浓盐酸C.AgNO3D.Fe2(SO4)310.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A.Cu2+B.Fe2+C.Fe3+D.H+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与酸反应的速率:Na2CO3<NaHCO3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12.镁铝合金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的结果是()A.没有沉淀物生成B.没有氢氧化铝沉淀生成C.只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D.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沉淀生成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铝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1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H+4、SCN-、Cl-B.Na+、H+、NH+4、SO2-4C.Fe3+、Fe2+、Na+、NH+4D.Fe2+、NH+4、Cl-、OH-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15.(12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试卷(三)学生版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试卷(三)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932c2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9.png)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与其俗名匹配且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磁性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晶体B.铁红:氧化亚铁,可用作红色油漆的颜料C.双氧水:过氧化氢,受热稳定、易溶于水D.苏打: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2.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氧气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滴落C.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一定是金属被氧化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3.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4.下列铁的化合物通过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均能得到的是()A.Fe3O4B.Fe2(SO4)3C.FeCl2D.Fe(OH)35.(2020·湛江调研)对实验Ⅰ~Ⅳ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Ⅰ:产生红褐色沉淀B.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C.实验Ⅲ:放出大量气体D.实验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6.(2020·辽宁滨海实验中学质检)金属钛有“未来金属”之称,具有低密度、高硬度等性能,化学性质稳定。
钛的化合价主要有+4和+3,其中+3价钛极易被氧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钛就是钛合金B .Ti 2O 3化学性质稳定C .FeTiO 3(钛酸亚铁)中钛的化合价为+3D .钛及其合金可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 2SO 4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 3 ②Al 2O 3 ③Al ④Na 2CO 3 ⑤NaHSO 4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D .全部8.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MgCl 2溶液中 ②过量的NaOH 溶液和FeCl 3溶液 ③过量的Na 2O 2投入FeCl 2溶液中 ④过量NaOH 和Ca(HCO 3)2溶液混合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9.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三)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三)](https://img.taocdn.com/s3/m/cbaf9b22581b6bd97f19ea74.png)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然后迅速被氧化为红褐色物质氢氧化铁;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医用酒精中含有水,溶液变蓝,故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依次是③②①④。
答案 B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解析在空气中久置的铝条,表面有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放入NaOH溶液后,不会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答案 D3.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2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 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物里3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不考虑Fe2+水解)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解析本题考查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混合物组成的判断、简单的化学计算。
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c(Fe2+)∶c(Cl-)=1∶2,B错误;由反应2Fe3++Fe===3Fe2+可知,还原Fe3+的Fe的物质的量与Fe2O3的物质的量相等,但还有一部分Fe与盐酸反应生成H2,可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C正确;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A、D错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检测(原卷版)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检测(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04e9ee804d2b160b4ec0db.png)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原卷版)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N 14 O 16 S 32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悬浊液是浑浊的C.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方程式中盐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反应也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OH-H2O表示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3.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4.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 O42−、C O32−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 O42−、N O3-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 H4+、S O42−、Cl-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 O32−、N O3-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4FeI3+2FeCl3B.3Cl2+2FeI22FeCl3+2I2C.Co2O3+6HCl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6.实验室可利用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制备两种分散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分散质粒子的相对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Ⅰ为溶液B.分散系Ⅱ为胶体C.制备分散系I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胶体)D.两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丁达尔现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熔融状态的钠是电解质8.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A.F-、Br-、S2-B.Fe3+、MnO4-、NO3-C.Cl2、HClO、Mg D.ClO-、Cl-、Ag+9.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B.CO32-+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C.Ca2++CO32-===CaCO3↓Ca(NO3)2+NaCO3===CaCO3+2NaNO3D.H++OH-===H2O 2KOH+H2SO4===K2SO4+2H2O10.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A.2P+3Cl2===2PCl3B.2NaCl2Na+Cl2↑C.NaOH+HCl===NaCl+H2O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FeBr2FeCl3②KMnO4H2O2H2SO4O2MnSO4③KClO3HCl(浓) Cl2Cl2④KMnO4HCl(浓) Cl2MnCl2A.表中第①组反应中FeCl3是还原产物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D.④组中的HCl既作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A.钠和氯化铝溶液B.铝和烧碱溶液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D.锌和稀硫酸答案 A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的AlCl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A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无沉淀生成,B错误;2Na2O2+2H2O===4NaOH+O2↑,NaOH与过量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C错误;Zn+H2SO4===ZnSO4+H2↑,无沉淀生成,D 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答案 C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Na2O2、Fe(OH)3、Fe(SCN)3、CuSO4·5H2O的颜色分别是淡黄色、红褐色、红色、蓝色。
4.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部分沉淀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答案 C解析Fe3+遇SCN-生成红色的Fe(SCN)3;Fe3+遇OH-生成红褐色的Fe(OH)3,以上两个反应是检验Fe3+的特征反应。
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失电子数之比为2∶3答案 A解析由图像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D项错误;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误。
6.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Fe3+B.Mg2+C.Fe2+D.Al3+答案 C解析注意试剂的用量及反应条件,如微热。
各离子在加入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过程中,离子变化为Fe3+―→Fe(OH)3―→Fe3+;Mg2+―→Mg(OH)2―→Mg2+;Fe2+―→Fe(OH)―→Fe(OH)3―→Fe3+;Al3+―→AlO-2―→Al3+。
只有Fe2+减少。
27.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解析 A 应为2Fe 3++Cu===2Fe 2++Cu 2+;B 应为2Na 2O 2+2H 2O===4Na ++4OH -+O 2↑;C 项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错误;D 应为Fe(OH)3+3H +===Fe 3++3H 2O 。
8.现有25mL2mol·L -1Na 2CO 3溶液和75mL1mol·L-1的稀盐酸:①将Na 2CO 3溶液缓缓滴到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到Na 2CO 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是( ) A.均为0.84L B.均为0.56L C.①>②D.②>①答案 C解析 ①将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开始时,HCl 过量,有关反应: Na 2CO 3+ 2HCl===2NaCl +CO 2↑+H 2O 1mol2mol22.4L 0.05mol0.075mol V 1生成CO 2的体积用HCl 的量计算: V 1=22.4L ×0.075mol 2mol=0.84L 。
②将盐酸逐滴加入到Na 2CO 3溶液中,开始时,Na 2CO 3过量,反应分两步进行: Na 2CO 3+ HCl === NaHCO 3+NaCl 1mol1mol1mol 0.05mol0.05mol0.05molNaHCO 3+ HCl===NaCl +H 2O +CO 2↑ 1mol1mol22.4L0.05mol (0.075-0.05) mol V 2 生成的CO 2用剩余HCl 的量计算: V 2=0.025mol ×22.4L 1mol=0.56L ,所以V 1>V 2。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 2+、Al 3+、H +、Cl -和少量OH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A.有Mg2+,没有Al3+B.有Al3+,没有Mg2+C.有Mg2+和Al3+D.有大量的H+、Mg2+和Al3+答案 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当加入NaOH溶液时,马上就有沉淀产生(由原点开始),可确定溶液中无大量H+;产生的沉淀有部分可以溶解,可证明溶液中一定有Mg2+和Al3+。
10.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包含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答案 D解析试剂X为强碱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反应①过滤后得沉淀Fe2O3;电解Al2O3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CO2过量)。
1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①③④⑤B.①④C.②③D.③④⑤答案 D解析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 +FeCl3===Fe(OH)3↓+3NaCl,但产生的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时,过量的氢氧根离子与铝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水,无沉淀产生;Ca(OH)2投入过量NaHCO 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Ca(OH)2+2NaHCO 3===CaCO 3↓+Na 2CO 3+2H 2O ,产生白色沉淀;向NaAlO 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发生的反应是NaAlO 2+H 2O +HCl===NaCl +Al(OH)3↓,产生白色沉淀;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足量CO 2,产生NaHCO 3,NaHCO 3的溶解度小于Na 2CO 3,有白色沉淀生成。
12.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方面考虑,最好的方法是( ) A.铜――→浓硝酸硝酸铜B.铜――→稀硝酸硝酸铜C.铜――→氯气氯化铜――→硝酸硝酸铜D.铜――→空气氧化铜――→硝酸硝酸铜 答案 D解析 A 、B 两项中都生成氮的氧化物;C 项不能生成Cu(NO 3)2;只有D 项,不产生污染气体,又节约原料。
13.向含有1molKAl(SO 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 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B.当SO 2-4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的形式存在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 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 3++3SO 2-4+3Ba2++6OH -===2Al(OH)3↓+3BaSO 4↓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答案 D解析 1molKAl(SO 4)2溶液中含1molAl 3+、2molSO 2-4,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有Al(OH)3和BaSO 4沉淀,当加入1.5mol 氢氧化钡时,Al 3+沉淀完全,SO 2-4有剩余;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Al(OH)3转化为偏铝酸根,剩余的SO 2-4继续沉淀,至SO 2-4沉淀完全,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的形式存在。
14.镁、铝合金粉末10.2g 溶于500mL4mol·L-1盐酸中且恰好完全反应。
若加入2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A.100mL B.500mL C.1000mLD.1500mL答案 C解析 当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根据Na 、Cl 原子个数比为1∶1可知需NaOH 溶液的体积为1000mL 。
15.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 2O 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
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L ;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1.20L B.15.68L C.22.40LD.31.36L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6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H 2SO 4乙――→NH 3·H 2O 丙――→△甲①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写出“乙――→NH 3·H 2O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有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