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四大建筑体系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屋顶屋顶<古称屋盖>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顶为级别最⾼,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顶。
1,庑殿顶四⾯斜坡,有⼀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稍有弧度,⼜称四阿顶。
2,歇⼭顶是庑殿顶和硬⼭顶的结合,即四⾯斜坡的屋⾯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形墙⾯。
有⼀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称九脊顶。
3,悬⼭顶屋⾯双坡,两侧伸出⼭墙之外。
屋⾯上有⼀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称挑⼭顶。
4,硬⼭顶屋⾯双坡,两侧⼭墙同屋⾯齐平,或略⾼于屋⾯。
5,攒尖顶平⾯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屋脊交于上端。
⼀般亭、阁、塔常⽤此式屋顶。
6,卷棚顶屋⾯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脊⽽砌成弧形曲⾯。
中国古代建筑简介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7个时期。
直⾄20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特点从构造的⾓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结构形式,以此为⾻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柱传递⾄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栱结构形式。
⽤纵横相叠的短⽊和⽃形⽅⽊相叠⽽成的向外挑悬的⽃栱,本是⽴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之间或柱⽹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论单体建筑规模⼤⼩,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屋顶3部分组成:下⾯是由砖⽯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在阶基上的是屋⾝,由⽊制柱额作⾻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是⽤⽊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以外,上⾯覆盖着青灰⽡或琉璃⽡。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古建筑分类和常见结构构型 -回复
古建筑分类和常见结构构型-回复古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在古代,人们建造建筑物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居住和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展示统治者的权力和文化意象。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和常见结构构型。
首先,古建筑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分类。
主要有宫殿、佛寺、宗教庙宇、园林、民居等。
宫殿是古代国家的政治中心,建筑规模较大,构造精巧,外观庄严。
佛寺和宗教庙宇是信仰活动的场所,内部常有殿堂、佛像和宗教雕刻等装饰。
园林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以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民居则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常依据居住需求进行建造,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其次,古建筑可以根据建筑风格进行分类。
古代建筑风格主要有中国古典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古埃及建筑等。
中国古典建筑注重对称和空间布局,建筑色彩以红色、绿色和黄色为主,建筑物常有飞檐、斗拱和琉璃瓦等装饰。
古希腊建筑以柱廊为特色,追求简洁和谐的比例美。
古罗马建筑则更加注重宏伟和实用,采用拱和穹顶等结构。
古埃及建筑则以金字塔和太阳神殿为代表,注重宗教和神秘的象征。
古建筑还可以根据建筑结构进行分类。
常见的建筑结构构型有悬架建筑、柱廊建筑、拱桥建筑等。
悬架建筑指的是将建筑物悬挂在山崖或峭壁上,常见于中国的寺庙和道观。
柱廊建筑是一种由多个柱子和横梁构成的建筑形式,它不仅能支撑建筑物,还能形成走道和过道,常见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
拱桥建筑则是将建筑物与桥梁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它不仅能提供交通功能,还能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
古建筑的建造过程通常包括设计、选材、施工和装饰。
设计阶段是确定建筑形式和风格的重要环节,设计师根据功能需求和审美要求,绘制出详细的建筑图纸。
选材是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例如木材、石材、砖瓦等。
施工阶段则是利用不同的工艺技巧,将选定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建筑物的基本结构。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导游中级考试资料——导游知识专题三:建筑文化
专题三:建筑文化一、建筑文化概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石头的史书”,那么,中国的传统建筑可以称为“土木的史书”。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主旋律:土木结构。
1. 雏形期(夏——春秋)殷商的建筑已经出现了一些较具规模的城池和宫殿建筑。
周朝,开始用瓦盖屋顶。
此时建筑以版筑法为主。
如:陕西枝山凤雏村,扶风召陈村。
2. 发展期(战国——南北朝)秦汉,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统一六国后,上林苑、阿房宫。
汉武帝时,长乐宫、未央宫。
秦汉建筑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
主要结构:抬梁式、穿斗式。
斗拱已经出现,并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
屋顶的类型趋于多样。
3. 成熟期(隋——宋)隋唐建筑风格,“雄浑壮丽”。
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
宋代,由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可以用“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二)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1. 多样性特征与主流体系2. 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具体表现:1)皇权至上。
2)群体组合美。
3)尊重自然。
4)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3. 尸体空间的物质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基本要素1. 构件1)台基。
也称基座,高级台基又称须弥座、金刚座。
防潮,防腐,突出建筑的高大雄伟。
2)柱。
4)大梁5)枋6)禀3)开间。
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中国古代,奇数为吉祥数字,开间多为单数,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如北京太庙大殿太和殿,11开间。
7)斗拱:是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木块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8)屋顶: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
9)山墙10)藻井:以水克火。
2. 装饰装修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装修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
5)油漆彩画作装饰: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可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三个等级。
(四)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1. 功能性类型:10种2. 单体建筑类型:1)楼、阁:楼与阁的体量比较大、造型复杂,在园林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大建筑体系形成原因分析
三大建筑体系形成原因分析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围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牌的中国建筑文明。
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越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故言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1伊斯兰编辑本段|へ伊斯兰建筑,西方称萨拉森建筑。
它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言殿、陵墓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往宅等,是世界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同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伊斯兰建筑以阿拉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为基础,借鉴、吸收了两河流域、比利牛斯半岛以及世界各地、备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造型。
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欧洲编辑本段古岁与建筑螺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成就,在公元1-3世纪达到西方古代建筑极盛高峰。
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梅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采处撞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岁曼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
典型特征是:增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审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西面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朴秦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骨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建筑尖耸入云,冲天而出,犹如王者的冠冕,傲视着冥冥众生。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城规122 江海洋1120110087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一、原始社会黄河流域的穴居穴居的发展历程:居住面高度变化平面形式变化房间数量变化表面装饰变化\二、夏商周社会1·从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看,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为世界主要三种体系(石、木、生土)之一,在奴隶社会虽然尚属草创阶段,但结构方式以基本确立。
2·中国建筑一大特点,是表现出一种等级森严的秩序,这在中国奴隶社会建筑中便已见端倪。
中国建筑一大特点,是表现出一种等级森严的秩序,这在中国奴隶社会建筑中便已见端倪。
三、秦汉时期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种类十分之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
在各种阙,墓葬及画像砖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它的形象。
此时的斗拱虽已能做的比较复杂,但没有往前出跳的,且各地做法很不统一,有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工匠们个人的摸索。
后世中成熟的斗拱,便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从这些斗拱中脱颖而出的。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此时专制王权衰退,士族势力扩张,特权世袭,形成门阀政治,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汉族和汉族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益相互争斗,无休止的战争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一些地方货币停止使用,华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经济阶段。
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劳动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只有在佛教中寻找安慰;各族的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2、中国古代⽊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3、中国古代⽊构架建筑的优缺点4、庭院的作⽤及其多元功能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茅茨⼟阶(基本概念)2、⾼颐太守墓⽯阙(⽴⾯简图)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简图)4、唐代建筑风格5、宋代建筑风格三、第2章:住宅与聚落1、我国民居住宅的主要构筑类型(⼗种,分布地,基本概念、主要特征)2、三坊七巷(基本概念)3、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成就(三进四合院平⾯图,标注主要建筑名称)4、明清北京居住建筑⼤门(六种,等级)5、抄⼿游廊、垂花门(基本概念)6、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四、第3章:宫殿、坛庙、陵墓1、三朝五门(基本概念)2、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个阶段(结合实例)3、明清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设计⽅法及成就4、明堂(基本概念)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基本类型(三种)6、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设计⽅法及成就(总平⾯简图)7、黄肠题凑(基本概念)8、北京明⼗三陵的特点、设计⽅法及成就五、第4章:宗教建筑1、⼭西五台⼭唐代建筑佛光寺东⼤殿的空间、结构与艺术(⽴⾯、平⾯简图)2、佛塔类型(按形式分,六种,特点)3、⼭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概况,结构成就)4、经幢(基本概念)5、明清时期佛教四⼤名⼭6、中国四⼤名窟(省、市、窟名)7、摩崖⽯刻(基本概念)六、第5章:古代⽊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1、⾯阔七间清式建筑各“间”的名称2、中国古代建筑台基的作⽤3、宋式、清式须弥座(特点+简图)4、宋式、清式栏杆(特点+简图)5、⽊结构建筑的出廊⽅式(四种)6、中国古代⼤⽊作基本构件(五种,详部名称)7、宋《营造法式》四铺作⽃栱(两种形式,简图)8、中国古代屋顶的主要形式(五种,等级,透视简图)9、古建筑中柱的特殊做法(定义、平⾯简图、实例)10、中国古代⽃栱组成、宋清名称、发展趋势(五项)、作⽤11、⽊结构采⽤模数制,宋代以“材”为标准,清代以“⽃⼝”为标准12、⼤⽊⼤式和⼤⽊⼩式建筑的区别13、清代建筑⾊彩(七种,按等级)14、清式彩画(三种,等级)15、檩数分配图《清式营造则例》(⼗⼆种,简图)16、收⼭、推⼭、梭柱、叉⼿、托脚、卷杀、抱⿎⽯、雀替、⽣起、侧脚、抱厦(基本概念)七、第6章:建筑意匠1、五⾏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响和应⽤2、中国古代通过什么⽅法获得“天⼈合⼀”的建筑意匠3、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为什么⼀直以⽊结构建筑为主要建筑体系4、中国古代建筑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的借鉴或指导意义⼀、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1)⽣⼟建筑体系2)⽯构建筑体系3)毡包式建筑体系4)⽊构架建筑体系2、中国古代⽊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构架—多见于北⽅。
【精品作文】中外建筑史
13. 巴洛克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10. 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和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11. 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西方古建筑的空间序列采用向高空垂直发展,挺拔向上的形式。同时,西方古典建筑突出建筑个体特性的张扬,横空出世的尖塔楼,孤傲独立的纪念柱处处可见。每一座单位建筑,都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这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
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例如:北京天坛的庄严神圣的序列空间和建筑型制、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和对意境的追求,表现了“象天法地”“道法自然 ”的观念。西方古典建筑对人的活动的吸引与接纳以及简洁明晰的构图,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理性精神。
中国古典园林史--1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圣经》“伊甸园”】、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天园”】、中国园林体系【“瑶池”、“悬圃”】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是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
各园林体系以及众多风格的园林,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构配方式来加以归纳,有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前者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着重在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为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
后者的规划则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临摹。
前者的代表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国园林史后者的典型第一章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的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已从感性的适应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特点:1.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2.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3.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完成对第二阶段园林的总结: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认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第三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
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代表作:中央公园他认为城市必须逐步的趋于园林化较上一阶段,内容和性质上均有所发展、变化特点: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古代建筑介绍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远景
4、隋唐至宋
▪ 隋:结束战乱及分裂,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创 造了条件。著名建筑有河北赵县安济桥(赵洲桥,世界上最 早的敞肩空腹拱桥,李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等。
▪ 唐: 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大雁塔、小雁塔、登封会 善寺净藏禅师塔等。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庄重大方。 斗拱的结构职能鲜明,补间铺作少且造型简洁,色调简洁明 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 堂:指正房的房屋部分,后常指厅堂,如宗 祠、衙署、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等。
▪ 亭:独立式建筑物,多为开敞式,可有单层 和重檐,并可与其他建筑类型组合。
▪ 廊:是“狭长修曲”且有屋顶的过道,多作 开敞式,一般用来连接不同的建筑物。
▪ 轩:本是车的一种称呼,后来指有双层屋面、 内部较为精细的建筑。轩可以是独立建筑, 也可单指厅堂建筑中的梁架及内屋面部分。
河南郑州 大河村 F1-4房屋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宋代的琉璃瓦,现存的实物为 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祐国寺的 琉璃塔。
下 华 严 寺 薄 伽 教 藏 殿 (辽代)
蓟 县 独 乐 寺 观 音 阁(辽代)
辽开始的减柱、移柱作法,在金代遗物中屡见不鲜。如五台山佛光寺文 殊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等。
大
同
善 化 寺
五 台 山 佛 光 寺
开元寺双塔(南宋)
从宋、辽、金时期的砖塔结 构可以看到当时砖结构技术有了 很大进步。
避 暑 山 庄
除了汉族建筑以外,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在不断发展。 北海九龙壁(局部)
公元1645年重建和扩建的布达拉宫
明、清两代琉璃瓦的生产,无论 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不过瓦的颜色和装饰受到封建社 会等级制度的限制,黄琉璃瓦只 能用于宫殿、陵寝和高级的祠庙。
明清时期的楼阁建筑,都将内柱直接升 向上层,而去掉了辽金楼阁建筑常见的上下 层间的斗拱。这种结构方式在楼阁结构的整 体性上具有更大的优点,承德普宁寺的大乘 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较高级台基
更高级台基
—须弥座
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 ,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 中的次要建筑。
采用须弥座形式,建有汉白玉栏杆,常 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
最 高级台基
高几 级个 建须 筑弥 。座 相 叠 而 成 , 常 用 于 最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 制成的圆柱形木 头,置于石头 (或铜器)为底 的台上。多根木 头圆柱,用于支 撑屋面檀条,形 成梁架。
天 坛 鸟 瞰
在造型艺术方面,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比官式建筑更为生动 活泼、富于变化,尤以各民族建筑经过密切交流以后,出现的一批 新风格的建筑为最,如承德的“外八庙”就是很成功的作品。
2.1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建筑概论
3.斗拱广泛使用 1.建立模数制;
隋、唐、宋 2.建筑设计规范化; 3.建筑单体成熟 成熟
辽、元
1.传统木构架简化; 2.规划加强; 3.园林兴起 1.园林建筑极盛; 2.建筑高度程式化; 3.结构与装饰分离
发展
明、清
烂熟式微
佛光寺东大殿
佛 光 寺 东 大 殿 立 面 图
佛光寺东大殿内景
6、宋(960年—1279年)——古建筑体系转变时期 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 小,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 台、楼、阁。 特点:制定设计模数和工料定额 建筑典籍——《营造法式》
终结了帝王宫殿、坛庙、陵寝、苑囿的建筑史。
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发展高峰期,清代建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 所发展: (1)园林建筑进入极盛期;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 (3)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筑 高度程式化; (4)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的建筑装饰精细、华丽,甚 至由于装饰过分而产生繁缛和堆砌感。 这个阶段中国建筑进入一个“烂熟式微”的阶段。
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赵州桥长50.8米,宽9.6米,跨径37.37米,拱矢7.23 米。从整体来看,它是 一座单孔弧形桥,但却由28道拱纵向并列构成。特别是在大拱的拱肩上各建造了 两个小拱,即敞肩拱。造型优美,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唐(618年—907年) 唐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其中唐中叶开元、 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 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 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 神的完美体现。 代表作:我国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大殿
建筑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的发展
西方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古埃及阶段。幻灯片 28 二、古希腊阶段。幻灯片 30
三、古罗马帝国阶段。幻灯片 37
四、中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之前, 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幻灯片 41 五、现代阶段。
一、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遥远的历史闪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一个个王朝的背影,“法老”是这些王朝的统治者, 他们是人间的帝王,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在埃 及人的宗教观念中,人死后的灵魂只是暂时离开躯体漂 泊,游荡于宇宙之间,他们相信诸神从星宿的故乡降临 人间的某一天,这些灵魂总将复活。因此,历代的法老 都倾其国力建造规模浩大的陵墓,无数出色的雕刻家、 泥瓦匠、工程师和工人为此耗尽了心血。于是,举世闻 名的埃及金字塔,帝王陵,太阳神庙和方尖碑这一座座 建筑的丰碑走进了人类历史的视野。
三种柱式的比较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斯林柱式
希腊雅典的卫城
雅典卫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 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雅典 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冈上, 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卫城,原意是奴隶主统治 者的圣地,古代在此建有神庙,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每逢 宗教节日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进行祭神活动。 雅典卫城是希腊古代遗址中最为有名的。作为古希腊建筑 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 雕刻的最高水平。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 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珍 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卫城 的评价为:“文明、神话、宗教在希腊兴盛了一千多年。阿克 罗波利斯包含四个古希腊艺术最大的杰作——巴特农神庙、通 廊、厄瑞克修姆庙和雅典娜胜利神庙——被认为是世界传统观 念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的现代意义古代世界的建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家思想。
并且讲究“风水”,“气”和“意境”,也就是讲究居住场所与自然相适应,相融合,让居住者能够有最好的居住环境。
国外近年来对于中国的风水也开始逐渐接受,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
对于我国古代建筑,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精神》一书中有:中国建筑贯穿着一个精神,即“人不能离开自然。
”之说。
当今世界的现代建筑对于这种思想也逐渐从接受到吸收,一些有着超前概念设计的建筑已经开始体现这一现象,美国的流水别墅——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宗旨就是将自然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这一点,也是我们超前的想法。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一种具体的文化表现,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将一个地方的居民的抽象思维模式的实体化,是对自身理想环境的一种追求。
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等等情感,只有在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会构成一个真正的理想环境。
而且,除了“天人合一”这一建筑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自然以及迁移也会在建筑上留下其独特的痕迹。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名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名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中的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的地区,是中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数千年来,帝王的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官署、佛寺、道观、祠庙等都普遍采用。
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木架建筑长期,广泛被作为一中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必然有其内在的优势,其一,取材方便,二适应性强,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四施工速度快,五便于修缮搬迁。
中国古建筑构造详解
中国古建筑构造详解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分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与西方古代建筑特点的区别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
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中国古代建筑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世界的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欧洲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一)
雕饰
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一、中国古代城市
夏鲧被视为中国古城的创立者。
中国是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范的国家,早在周代就按礼制建城,规定城市的等级规模和布局模式。
中国的古都是世界上最为显赫与辉煌的东方城市建筑。
中国七大古都之称:安阳、西安、开封、洛阳、杭州、南京、北京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1982年、1986年、1994年和2001年先后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101座(包括中国七大古都之称:安阳、西安、开封、洛阳、杭州、南京、北京)
三、城防建筑
我国有三千多座城池遗迹,多是明代所筑砖墙,保存较完整的:南京城墙、西安城墙、平遥城墙、丽江古城
四、长城
第三节宫殿建筑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第四节礼制建筑:中国的礼制集中两点:一是崇尚自然
二是崇尚祖先
一、祖庙
第八节园林
一、园林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