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工学院 交通工程专业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7ecbd5dcf84b9d529ea7a0f.png)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化工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轻工、高分子材料、食品及医药工程、能源、冶金等工业部门和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金融、商检、质检、公安、外贸、海关、政府部门等系统从事相关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也适宜继续出国在相关学科深造。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系统地、扎实地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2)掌握化工装置、化工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具备较强的化工计算、测试、分析等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3)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家关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熟悉化学化工文献的检索,掌握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5)应具有本专业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及其应用技能,并受到应用方法、工程实践、开发性研究与设计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对本学科某些领域的新发展、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所了解;知识面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科研、科技开发、科技管理以及分析解决一般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山大学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ecd27831b765ce050814fb.png)
微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2006.03.0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生物学及相关生物技术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悉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能力;身心健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2.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3.微生物分子遗传学4.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5.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发酵新技术6.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防治7.杀虫微生物与基因工程8.资源微生物学9.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11.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硕士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五、考核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 3 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本专业特别要求必须在SCI源刊物发表(含接受)1篇研究论文或在中文一级学报发表(含接受)2篇以上研究论文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七、主要参考书目1刘志恒,现代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22徐建国,分子医学细菌学,科学出版社,20003陈代杰,微生物药物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林永成,周世宁,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贾盘兴,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16Frederick M(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8,北京7Sambrook , J . : et al. (金冬雁等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1北京.8Glazer, A. et al. (陈守文喻子牛等译):微生物生物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2,北京.9赵利淦等: 反义RNA和DNA,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武昌.10Snyder L., Champness W., Molecular Genetics of Bacteria, 2nd Edition, ASM Press, 200211Prescott L.M., Harley J.P., Klein D.A.: Microbiology. 5th International Edition, McGraw Hill Press, 200212Lewin , B . : Genes (最新版).13Pennington S.R., Dunn M.J., Proteomics: From Protein Sequence to Function,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td, 200114Mount D.W., Bioinformatics: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15Aeolph , K . W . : Microbial Gene Techniques,Academic Press , INC , 1995.16Cann A.J.,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199717Stephanopoulos G. N.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98. 18Demain A. L. et al. Manu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nd Ed). 重要期刊1.微生物学报2.微生物学通报3.生物工程学报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6.生物工程进展7.遗传学报8.遗传9.海洋与湖沼10.Nature及其子刊11.Science12.Cell13.PNAS14.Molecular Biology15.Journal of Bacteriology16.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17.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18.Molecular Microbiology19.Trends in Microbiology20.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1.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2.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23.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4.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5.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26.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7.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8.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9.Microbiology-Uk30.Archives of Microbiology31.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32.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33.Research in Microbiology34.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35.Current Microbiology36.Biotechnology Progress。
中山大学工学院青马学堂实施方案
![中山大学工学院青马学堂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0f020650e52ea5518985b.png)
中山大学工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之青马学堂项目实施方案一、培养目标为提高我院学生党员、团员干部、学生干部等优秀学生骨干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的学生骨干。
我院将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工学院青马学堂。
我院“青马学堂”按照校团委部署的“中山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的要求,积极摸索培养学生干部的方法,着重培训学生干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领袖气质和专业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二、培养方式及依托平台1.言传身教主要由学院行政老师、教授、辅导员组成,并依靠校学生工作相关部门,邀请老师为学生干部授课和指导。
邀请各行业年轻校友代表担任导师,传授学生干部经验,学习其各方面的经验,以座谈会、校友论坛等方式开展相关活动。
2.开卷有益青马学堂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选择与个人发展、组织建设、时政民生、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书籍,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并进行读书分享;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阅读范围和保证信息时效性,采用灵活的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读书活动。
3.在线学习建立独立的青马工程学习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媒介,搭建一个可以的动态时尚学习交流平台;通过新媒体途径定期推送经典文集、时事新闻、美文欣赏、好书推荐等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提升青马学员学习兴趣。
4.政治时事论坛要求学员利用课外时间,关注国内外政治时事,对政治时事有个人理智的的立场和思考。
并且定期组织政治时事交流会。
学员可以在交流会上自由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时事论坛途径,让学员了解到更多的国内外甚至是身边的新闻。
这也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动态,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5.实践活动平台(1)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类利用课余和假期,组织学生干部参与志愿服务及公益实践,我院结合本学院青年志愿者部、能源科技协会,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公益服务组织,积极合作开展活动,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0eec55b307e87101f6963a.png)
交通系统等新交通科技相关 的新交通工程理论 和技术概 述等。
2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2 . 1 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引导 , 加强课 程之间的联系 交通运输类专 业的培养计 划要求学 生必须掌握交 通工程 的
制 定背景下 , 考虑课程 之间的衔接 。通过学 习概 率与数理统 计 、
线性 代数 、 运筹学等 基本数学知识 的基础上 , 将有 助于学生对 交
通 流理论 、 通行能力计算 等基本理论 的学 习。同时 , 引导学生 学 习与交通工程有 关的概念 、 基本方法 , 对 后续 课程 的进 一步深 入
习考核 。另 外 5 条标 准反映工程教育 的最佳 实践 , 作为补充 丰富
C D I O培养的 内容 , 包 括工程导论 、 工程实 践场 所、 主动学习 、 提高 教师 的教学能力 、 专业评估 。 交通 _ _ [ 程学 是交 通工程专业 的核心课程 , 课程 内容涵盖交通 工程 的规划 、 设计 、 实施 以及管 理的主要 理论 与方法 , 具有明显的 工 学课程特点 。针对 C D I O工程教 育模 式培养学 生的理念 , 结合 交通工程 专业 的培 养计划 , 探 讨交通 工程 学课程教 学体 系的改 革, 对于进一 步提 高交通工程专业 的教学质量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
塾 !
No. 12 T I ME EDUCATI ON Dec embe l "
基于 C D l O工程教育模式 的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体 系研 究
毛霖 曹 阳
摘要 : 为提 高交通 工程 学的教 学质 量 , 增 强学生 自主 学习的能力, 结合 国际工程教育模式 C DI O的教 学理念 , 研 究交通工程 学教 学 体 系的改革 。在课程 内容、 教 学手段 、 教 师实践 以及 考核方式等 方面强调 C DI O专业培养 的特 点 , 以及在 交通工程 学教 学体 系中的应
交通工程专业描述
![交通工程专业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e9de406f2b160b4e767fcfa1.png)
交通工程专业描述篇一:交通工程专业介绍交通工程专业介绍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掌握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工程项目评价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3.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交通工程,特别是智能交通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
主要课程:交通工程、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经济与法规、交通规划、总图运输设计、交通港站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工程、轨道交通、交通项目评价、工程概预算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汽车驾驶与检测、港站实习等,一般安排12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设备信息工程海事管理物流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交通建设与装备江西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江苏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河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管理软件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福州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民航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运城学院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武汉音乐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山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盐城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星海音乐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新疆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四川音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深圳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闽江学院辽宁工学院篇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交通工程交通工程是运输工程学中的一个分支。
中山大学 学院、专业、校区
![中山大学 学院、专业、校区](https://img.taocdn.com/s3/m/c064c2c9360cba1aa811da37.png)
哲学系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 院 国际关系学院 博雅学院 (精英教育模式)
岭南学院
教育学院 心理学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 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 院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 程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院
国际汉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翻译学院
哲学 逻辑学 人类学 考古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国际政治 哲学 社会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保险学 财政学 物流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物理学 材料物理 微电子学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化学生物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地质学 地质工程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城市规划 经济地理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水资源与环境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 应用汉语与跨文化交流 商务汉语 英语 日语 法语 德语 英语(商务英语) 英语(对外汉语) 英语(国际事务) 英语(翻译) 西班牙语 俄语
南校区 (广拉伯语 朝鲜语 旅游管理与规划 酒店与俱乐部管理 旅游管理(国际旅游) 会展经济与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市场营销 经济学 工商管理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软件工程(移动信息工程) 留学生 八年制 医学检验 法医学 临床医学 康复 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 护理学
学院 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 理学院
管理学院
传播与设计学院
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
生命科学大学院
海洋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 院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 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院+计算机科学 系)
资讯管理学院 药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中大人工智能培养方案
![中大人工智能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aba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7.png)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和良好专业技能,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及智能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该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深入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宽带信息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同时,该方案也注重培养学生在智能信息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该方案的具体课程设置包括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表示与推理等。
此外,该方案还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深入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宽带信息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该方案也注重培养学生在智能信息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出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及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017级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生
![2017级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生](https://img.taocdn.com/s3/m/dfce503bccbff121dd36838d.png)
工学院2017级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交通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交通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应用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适应现代交通行业需求的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着眼于交通行业发展的前沿,偏重智能交通和绿色交通,设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环保与节能、新能源交通工具等特色培养方向。
学生毕业后,具有交通信息与管理、交通规划与政策、交通控制与设备、交通环保与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 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环境工程、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智能运输系统有深入的了解,熟悉基本的交通工程学科和智能运输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具备交通工程师的技能。
2. 通过专业实践课程的训练,使学生有参加科研、工程实践的体验,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科研实践训练中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拥有成为交通科学家的潜质。
3. 通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一门外语,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
4.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基础课程(须与教学计划所列专业基础课程一致)交通工程导论、工程力学、工程力学实验、道路工程、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运筹学、专业英语六、专业核心课程(须与教学计划所列专业核心课程一致)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流理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环境工程七、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运输经济学、交通环境工程、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通信与网络(双语教学课程)。
在专业基础课中树立大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以“交通工程导论”为例
![在专业基础课中树立大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以“交通工程导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fce9447852458fb770b5626.png)
析其背 景 、 专业 基础 知识 、 际难 点 、 理方法 和效 实 处 果 , 以深 入浅 出地讲 授专 业 知识 , 到很 好 的教 可 收 学效果 。 生在学 基础 课时 一般很 少有实 际案例 的 学
分析 , 基础 理论 知识 的学 习虽然 重要但 不免 有些枯
解 专业 。 渐培 养起 对 专业 的兴 趣 , 终热 爱专业 , 逐 最
其实 , 历史 悠 久 的大 学 来 说 , 对 每个 专业 都 是
经过历 史 的积淀 、 会 的锻 塑 和科 技 的凝 练而 形成 社
对 专业充 满 信心 。 而专业 基 础课 是实现这 一途径 的
最 佳载 体 。 专 业基 础课 是 大学 教 育 的中 间环节 。 介于基 础 课 和专 业课 之 间 。 学 生最 早接 触 的与专 业密切相 是
成不 变 。更重 要 的是 。 大学 专 业注 重 的是 综合 素
质 的培养 , 学生 通过 某 种 专 业 知 识 的学 习 , 练 自 训 己的 思维 、 力 、 态 和 品性 , 握 自学 的方 法 , 能 心 掌 以 面对 将来 可能 出现 的各种 问题 。
因此 , 无论 是 因专 业 热 门 而 自傲 , 是 因专 业 还
的。 都有 明确 的培 养 目标 和存 在 价值 。
当今科 技的爆 炸 发展 、 业 的 日渐 交叉 和人 才 专
的交替饱和 。 都意味着专业 的“ 热门” 冷门” 和“ 并非
一
关 的课程 【 对 工科 的学 生来 说 。 样 的课 程一般会 2 】 。 这 安 排在 大一 下学 期或 大 二 上学期 。 这时学 生有 了一 定 的 高等 数 学 、 学 物 理 的基 础 。 大 对专 业 却基 本 一 无 所 知 , 以往 往 渴 望 了解 专 业 , 果 借 助专 业基 所 如
中山大学青马工程培养计划暨学分制实施方案
![中山大学青马工程培养计划暨学分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22dedb284ac850ac024265.png)
中山大学青马工程培养计划暨学分制实施方案(讨论稿)为更加科学、规范的开展中山大学青马工程学员培养工作,进一步激发青马工程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学生骨干,根据青马工程学员的要求和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此方案。
一、培养目标从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出发,针对大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在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的学生骨干,为他们逐步成长为具有高度理论自觉、鲜明实践品格、深厚群众根基、奋进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基础。
二、培养模式青马工程培养的周期为一年,以学期为单位分为两个阶段。
学员培养期结束,修满规定的基础必修学分和特色选修学分,并经综合考核达到培养目标者,即获得结业资格,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培养过程中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框架训练与能力结构训练相结合、组织社会实践与正确的社会观察引导相结合的培养原则,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培养形式培养形式分为全校集中培养、各校区分散培养和自主培养三种形式。
1、全校集中培养由校团委统一组织,每学期开展一次集中培养,包括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红色教育、能力训练、交流研讨等,对四校区青马班学员进行集中培养。
2、各校区分散培养由各个校区青马班自主进行组织,校团委统一协调,在各个校区青马班开展培养活动。
包括理论学习、读书交流、社会实践调研、时事沙龙等,各校区自行安排进行培养。
3、自主培养通过青马工程学员自主学习,校团委统筹安排来实现培养目的。
包括寒暑假社会调研、网络学习、推荐书目阅读等。
四、培养内容与学分制要求相适应,青马工程培养内容分为基础必修内容、特色选修内容两个方面。
中山大学工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
![中山大学工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https://img.taocdn.com/s3/m/583d223b3169a4517723a377.png)
姓名 冯俊伟 刘彬 李小龙 朱友德 杜丽禅 汪婧 王健 赵天宇 叶海伦 杨晴川 郭银 刘广 利杰 赵一霖 罗嘉辉 林泽鹏 秦昌富 谭栋 张国豪 李昂 李勇息 冼伟杰 朱思文 曾灿升 姚任之 杨伟斌 周吾佼 吴梓杰 罗若 刘凤鸣 余绍洋 沈昕 蔡恒兴 黄玉婷 吴颖菡 王尽沙 侯庆 杨慧琴 张烁 潘小殷 翟振峰 张奥熙 景兴达 龚文森 黄秋筱 林晓芳 初试成绩 363 343 354 342 332 355 322 346 317 317 面试成绩 263 259 254 263 259 242 253 233 251 234 复试成绩 428 442 423 430 429 388 421 386 411 385 总分 免试 791 785 777 772 761 743 743 732 728 702 免试 免试 免试 免试 829 818 804 802 802 796 795 794 784 780 772 771 745 744 735 721 免试 免试 751 750 732 761 774 747 免试 740 免试 免试 免试 免试 免试 拟录取专业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力学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录取方向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b8949fd0a79563d1e72ef.png)
工学院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髙、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髙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大型液化天然气站、空分及低温设备公司、制冷及空调设备公司、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市政企业及管理部门、燃气利用技术公司、热能动力公司、节能技术公司、能源利用及节能行业及管理部门等从事技术、计划、规划、开发、管理及设计工作。
也可在髙等学校、科研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通过系统地学习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髙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学及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工程材料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知识。
、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技术、天然气利用技术、制冷及空调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的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应用能力。
、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必修课及选修课程,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好各门选修课。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髙的综合素质。
三、授予学位及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门左右。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及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流体机械及管网、热质交换设备。
交通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交通工程专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054a6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6.png)
关于交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一、设置交通工程专业的必要性1、交通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交通工程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产业,其服务范畴早已超出了传统交通工程业的概念。
它涵盖港口(集箱)、公路、航空、铁路(轨道交通)、桥梁、水路交通、管道交通、代理、报关、仓储、物流管理和汽车维修等行业领域,近年来,我国交通工程行业仍旧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才的紧缺已是制约企业、行业继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据统计交通行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60%,近年来还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
未来的交通工程行业将以公路、铁路(高铁、地铁、轻轨)、航空为主要方向,行业发展对人才需要也将侧重于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需求成直线增长。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约340.5万人, 交通工程行业人才缺口已达15万人。
截至2014年10月我国有各类交通类企业101857家,同比去年,减少186家,下降了0.18%;从业人员404万多人,同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增长了16.1%。
因此按照行业目前的发展速度, 加之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一时难以达到企业要求,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缺口将愈发明显。
2、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分析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导致交通需求的增加。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供给、促进区域交通发展的重要市场信号。
城乡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将会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区域交通的建设上来。
公路网做为区域交通的重要子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对外的联系,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地区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8ae9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0.png)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为落实学校政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本科生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的有机衔接,现结合《中山大学按学科门类招生的全日制本科生专业分流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制定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
一、专业分流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修读意愿。
二、专业分流工作组织1、成立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生工作部、教务与学位办公室等人员组成。
2、学院专业分流工作小组全面统筹安排专业分流工作,系主任负责各专业宣传工作,学生工作部做好学生指导工作,教务与学位办公室负责专业分流的具体实施。
三、专业分流实施办法1、专业分流思路专业分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模块课程修读分流,在第二学年开始实行,第二阶段在模块课程修读分流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流,在第三学年开始实行。
模块课程分两类:“I类模块课程”和“II类模块课程”。
“I类模块课程”为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先修课程,“II类模块课程”为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先修课程。
每类模块课程均设6门专业课程(详见附表一),对同一门课程,不同专业的课程类别将会不同,各专业可根据自身培养计划,设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
为保证专业课程修读的先后连贯性,学生在选择专业前,要求必须修读所选专业的先修模块课程。
2、模块课程修读分流(1)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学院组织学生进行模块课程修读分流报名,要求学生填写《管理学院本科生模块课程修读申请表》(附表二),每位学生只能选择一类模块课程,并同时对申请专业进行预报,以便学院对各专业的报名人数进行初步了解。
对全部课程平均绩点排名在年级10%内的学生,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可允许其向学院申请同时修读两个模块的课程。
(2)教务与学位办公室统计和公布学生的模块课程选修情况。
3、专业分流选择(1)各专业可接收学生人数不设上限,但设定下限为15人。
2017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培养方案本科生-中山大学工学院
![2017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培养方案本科生-中山大学工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78d3d79883d049649b6658da.png)
工学院2017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具备系统而深入的力学专业知识,并对力学学科在工程中的前沿应用及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前沿发展有一定认识的高层次专业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为学生下一个阶段从事前沿科学的研究工作和大型工程设计与力学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 通过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两大课程板块的学习和工程结构及工程软件方面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数理和力学知识,为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型工程设计与分析打下丰厚的基础;2. 通过参加科研、工程实践的体验,培养学生在科研实践训练中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海洋工程及交通工程等力学应用领域科学研究及设计分析的工作能力;3. 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熟练使用计算机;4.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基础课程(须与教学计划所列专业基础课程一致)高等数学一,工程制图,前沿讲座,计算机算法语言及上机实验,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工程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
六、专业核心课程(须与教学计划所列专业核心课程一致)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及材料力学实验,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及流体力学实验,弹性力学,振动理论,专业英语、计算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实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
七、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理论力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流体力学和材料力学为校级重点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为双语课程。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九、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见附表二)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见附表三)十一、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四)十二、独立开班的留学生教学计划(无)附表一: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
![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ba5b5b6fd0a79563c1e7276.png)
到 学 以致 用 的程度 . 同时也 反 映了学 校 现有 的实 践
一
、
引 言
教学 体 系存 在不 足 。因此 , 如何 改革 和完 善实 践 教
交 通工 程学 是一 门新 兴 的综合 性 学科 . 它从 交 通 运输 的角 度把 人 、 车、 路、 环 境及 能 源作 为一个 整 体 进行 研究 .兼 有社 会科 学 与 自然 科 学双 重特 点 2 0 世纪8 O 年 代 .交 通 工 程 学在 我 国得 以 推广 和发 展. 各 所 高 校纷 纷 开 设交 通 工 程 专业 . 学科 建设 取 得 了很 大 的进展 。交通 工程 专业 从属 于工科 . 专 业 学 习注 重技 术实 践 和创新 . 学 习理 论 为技术 改 进而 服务 因此 交 通 工 程专 业 实 践 教学 的作 用 尤其 重 大 .它 既 对课 堂理论 教学 起 着重 要 的支撑 作 用 . 又 对 学 生 综合 素 质 、 分 析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实 践 和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起 着关键 作用 但创 新实 践教学 在 国 内高校 人 才培 养体 系 中一 直未受 到 应有 的重视 . 使 得 交通 工 程专业 学 科教 育 出现重 理论 、轻 实 践 , 实 践教学 重 动手能 力训 练 、 轻 创新 能力 培养 的局 面 目前 , 随 着 国家 宏 观经 济 的高 速 发展 . 我 国社
研
仿真 、 规 划 软 件 的应 用 , 结 合 自己 的创 新 思 想 申报
各种校级 、 省级 、 国家 级 的项 目或参 与 到教 师 项 目 中去 . 最 终实 现培 养 学生 综合 能 力 和全 面素 质 的 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学院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交通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交通信息与控制
技术、新能源车辆制造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等
应用技能,适应现代交通行业需求的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设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新能源交通工具等特色培养方向。
学生毕业后,具有交通信息与管理、交通规划与政策、交通控制与设备、
交通环保与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交通工程、信息工程与控制、计算机应用、交通规
划与管理、交通环境工程、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智能运
输系统有深入的了解,具备基本的交通工程学科和智能运输系统的理论和
实用技术。
2. 有参加科研、工程实践的体验,得到创新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
4.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1—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4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
交通工程导论、运筹学、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规划、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交通环境工程、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汽车构成。
六、专业特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交通环境工程、噪声控制工程、新能源汽车概论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二)
2—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
人
公
共必修课
A 类
课程
大学英语1 2 3
College En glish
12 216 2/3、3/3、5/3、6/3 王哲
体育
Physical Educati on
4 144 2/2、3/2、5/2、6/2 何江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3 5
4 3(东)/3 古南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 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2 36 2(东)/2 柳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In troductio n of Mao Zedong
Thoi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 ese
ight 6
ristics
72 6(东/ 南/)/4 黄寿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Prin ciples of Marxism
3 5
4 5(东/南)/3 夏银平
军事课
Military Course
2+1 —3
4周1/ 古添雄公益劳动
Physical Labor for Public Welfare /200小时每周1小时漆小萍黄毅
形势与政策
Curre nt Situati on and Policy
2 36 2-12/每学年9学时
漆小萍钟
一彪就业指导
Employme nt Guida nee 1 20
11/ 岳军
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
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包括技能18天,理论36学时
附表
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
人
公共选修课
B类
课程
4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 ese
2 36 2/2 倪彩霞
核心
通识
课程
模块一:中国文明 4 2-12/ 甘阳另外
4 个学分
在四大模
块里任选模块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2-12/
模块三:全球视野2-12/
模块四:科技、经济、社会 2 2-12/
一般
通识
课程
由学生按该规定的学分要求并结
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规划选读
6 2-12/
各相关课
程
负责人
专业
必修
课
咼等数学一(1) (ll)/Advaneed
Mathematics-1 (I) (II)/
10( 5+5)90,90 2/5,3/5 乂车线性代数
Lin ear Algebra
2 36 2/2 陈衍茂
工程制图
Engin eeri ng Draw ing
3 72 2/3+1 熊会元
前沿讲座
Curre nt Topics
1 36 2/
2 工学院
计算机算法语言
Program ming Lan guage
2 36 2/2 黄敏
计算机算法语言上机实验
Program ming Lan guage
Experime nts
1 36 2/
2 黄敏
普通物理1
Gen eral Physics I
4 72 3/4
理工学院物理实验
Gen eral Physics Experime nts
1 36 3/2
理工学院交通调查与分析
Traffic Survey and An alysis
2 54 3/2+1 何兆成
交通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Transportation
Engin eeri ng
3 5
4 3/3 蔡铭
常微分方程 2 36 5/2 黄敏
B类课程为专业限定性必修课
程。
4
—5
注:
①各院(系)应同时列出课程的中文名称和其准确的英文名称。
②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③核心通识课程需修满10个学分,其中“中国文明”类4学分,“科技、经济、社会”类2个学
分,另外4个学分由学生在核心通识课程四大类中自由选课。
④一般通识课程需修读6个学分。
⑤从大二开始,学生可根据兴趣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新能源交通工具这两个方向中选择一个
作为主攻学习方向。
学生必须修读本方向的限选课,其余选修课程可以在专业任选课或其它方向的限选课中修读。
—8
附表二
交通工程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10—
注:
1. 申请辅修的学生,在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中任意选修25个学分以上即可。
2. 申请双专业的学生,《高等数学(一)》为必修课程(修过的可申请免修),并且要求完成第二专业的毕业论文。
属于理工学科的学生,必需修满表中专业必修课中不含
的36学分,另外还需在专业选修课中选修14学分以上;其他跨学科的学生,必需修
满表中专业必修课的50学分。
同类课程在学分数不低于本表的情况下,可申请免修。
3. 申请双学位的学生,在第2条基础上,选定某一方向后必需修读该方向的指定限选课程,且总学分达到75学分以上。
4. 其他规定参见学校有关辅修和双专业、双学位课程的有关规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