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合集下载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简介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院下设的专业之一。

该专业是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的中医文献方向人才为目标,旨在为中医药学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医文献专业的学生将接受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文献学的培训,学习和研究中医医学文献的收集、整理、翻译、评价和应用。

通过学习中医经典文献和现代研究文献,学生将掌握中医药学领域中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专业课程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该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文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理论、气血津液等重要概念。

中医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是中医文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学生将学习中医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将研究和分析古代中医文献的内容、语言和著述风格,掌握中医文献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将加深对中医药学的理解和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中医案例和临床实践中医案例和临床实践是中医文献专业的实践性课程。

学生将学习和分析真实的中医临床案例,并通过参观和实习的方式了解中医临床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提高对中医学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就业前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

根据毕业生的素质和兴趣,他们可以选择从事如下职业:医学研究员中医文献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医药研究机构、医学院教学和科研部门等地可以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他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中医文献和现代研究文献,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

医疗机构管理员中医文献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医疗机构担任管理职位,例如医院的研究部门、档案室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 B甲骨和金石 C金石和简牍 D缣帛和甲骨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 B《天下至道谈》 C《五十二病方》 D《阴阳十一脉灸经》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着作是()。

A《晋中经簿》 B《晋元帝四部书目》 C《隋书·经籍志》 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A栏框 B栏线 C行格 D行款5.原着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 B足本 C精校本 D原刻本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A存真式 B求真式 C校异式 D他校式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 B读若 C直音 D反切- 1 -装订线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 B唐 C宋 D明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得分阅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

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

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

得分阅卷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1.因形求义2.目录3.版本学4.校勘学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2.注释的内容都有哪些(7分)3.何为误字、脱文、衍文、倒错(8分)4.什么是他校法,他校法有何特点(8分)- 2 -装订线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校勘有哪几种方法,对校法的前提是什么(15分)2.学习中医文献学概论对你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有何作用(15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考查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 B甲骨和金石 C金石和简牍 D缣帛和甲骨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 B《天下至道谈》 C《五十二病方》 D《阴阳十一脉灸经》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着作是()。

A《晋中经簿》 B《晋元帝四部书目》 C《隋书·经籍志》 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A栏框 B栏线 C行格 D行款5.原着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 B足本 C精校本 D原刻本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A存真式 B求真式 C校异式 D他校式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 B读若 C直音 D反切- 1 -装订线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 B唐 C宋 D明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得分阅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

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

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

得分阅卷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1.因形求义2.目录3.版本学4.校勘学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2.注释的内容都有哪些(7分)3.何为误字、脱文、衍文、倒错(8分)4.什么是他校法,他校法有何特点(8分)- 2 -装订线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校勘有哪几种方法,对校法的前提是什么(15分)2.学习中医文献学概论对你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有何作用(15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考查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B)。

历年中医药大学博士考题资料

历年中医药大学博士考题资料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中内及西内考博真题(2000-2010)2000年中医内科1.请阐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点及联系。

(10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10 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其病理特点如何?怎样辨别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同?各证型治疗要点是什么?(10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分)5.试述“真中”“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其治则如何?为什么?(10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见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剂。

(10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关键?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体会?(10分)西内内科一、名词解释:Ⅰ型、Ⅱ型呼吸衰竭,卓-艾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Graves病,高血压危象。

二、试述肺气肿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

三、试述PSVT的ECG 表现及临床表现。

四、试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五、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及原因。

六、试述DM的诊断标准。

七、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01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看法。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洁净府”结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别诊断。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3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西医内科1.慢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3.白血病前期多发MDX 的分类标准。

4.再障的鉴别诊断。

5.癫痫及其处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医皮...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医皮...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研究姓名:赵颖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医医史文献指导教师:王振国20090420提要中医学术流派是指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

迄今为止,在中医皮肤科学术领域尚未有学术流派的划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医学术流派有关问题的梳理,试分析中医学术流派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通过对中医皮肤科领域名家及其学术传人的生平、成就与影响、治学特点、学术思想的挖掘整理等,探讨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是否已经形成,并揭示各学术流派的历史沿革、学术特点等,开创中医临床学术流派研究的新领域。

本研究以文献学方法为主,根据拟定的“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名医及其学术传人的论文、著作、医案、医话等进行了系统挖掘、整理,并结合口述资料,首次在中医皮肤科领域以赵炳南、朱仁康、顾伯华为核心进行了学术流派的划分与流派学术特点的系统总结。

研究认为,以赵炳南、朱仁康、顾伯华为核心的三大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已经形成,而且各流派与明清时代的外科学流派有着学术上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赵炳南;朱仁康;顾伯华::: ,,. ., , ..,、 ,,,, , ,.“ ” ,. ,,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中除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者,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

期导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叁轻。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期论文作者签名茎兰轻.导师签名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研究引言中医学术流派是指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具有独特性、群体性、同一性的特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中医基础理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中医基础理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中医基础理论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的观点,谈一下你对唐王冰注解《素问.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认识。

2请简述气的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你的认识。

4请用简单的表格,说明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6何谓五行的相生和相克五行的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的特点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和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的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你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的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

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

”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你的认识。

9请简述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0请谈谈你对肾藏精的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和的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的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的角度论述中医学的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的地位及其意义是什么7试述标本的内涵及治标和治本的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中医药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中医药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中医药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导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医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和使用中医药文献,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非常必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些中医药文献检索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中医药文献的检索技巧和方法。

一、中医药文献检索的重要性中医药文献是研究和了解中医药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检索可以获取大量的中医药相关的研究成果。

对于中医药研究者来说,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了解前沿的研究进展,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对于中医药临床医生来说,文献检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最新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中医药文献检索的常用数据库在进行中医药文献检索时,可以利用大量的文献数据库,如PubMed、CNKI、WanFang Data和VIP等。

这些数据库都收录了大量的中医药相关的文献,并提供了检索功能,可以根据关键词、标题、作者等信息进行检索。

其中,PubMed是一个国际性的医学数据库,收录了众多中医药相关的文献;CNKI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学术数据库,也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文献资源;而WanFang Data和VIP则是国内重要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中医药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

这些数据库的使用,可以满足中医药文献检索的需求。

三、中医药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1. 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在进行中医药文献检索时,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应当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来确定关键词的选择。

在使用关键词时,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如AND、OR和NOT)来构建复杂的检索式,以提高检索效果。

2. 限定检索条件:在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根据需要限定检索条件,以缩小文献范围,提高检索精度。

历年中医药大学博士考题

历年中医药大学博士考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中内及西内考博真题(2000-2010 )2000 年中医内科1.请论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色及联系。

(10 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 10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要素是什么?其病理特色如何?如何鉴识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一样?各证型治疗重点是什么?(10 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 分)5.试述“真中”“类中”的源流考略?(10 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何?其治则如何?为何?(10 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有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四周精神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子。

(10 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 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重点?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领会?(10 分)西内内科一、名词解说:Ⅰ型、Ⅱ型呼吸衰竭,卓-艾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Graves 病,高血压危象。

二、试述肺气肿的治疗原则及详细举措。

三、试述 PSVT 的 ECG 表现及临床表现。

四、试述重生阻碍性贫血的诊疗标准。

五、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及原由。

六、试述 DM 的诊疗标准。

七、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由有哪些?2001 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联合治疗风湿病的见解。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干净府”联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识诊疗。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 3 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西医内科1.慢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疗标准。

3.白血病先期多发MDX的分类标准。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10*10分=100分)
1形神一体整体观,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2宗气的生理功能
3血的生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津血同源
4解释心其华在面
5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6体质学说如何指导治疗
7如何理解风行善动而数变
8正邪如何影响发原则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学2017,2019年考博真题+资料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学2017,2019年考博真题+资料
第1页 共1页
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用,故一方面简策与帛书同时流行,另一方面,三国魏晋 以后,渐渐减少而最终被纸所代替。
5纸 魏晋三国以后,纸日渐通行。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 事,对传播知识,保存文献提供了方便。 6 印本 隋唐时期是写本书的极盛时期,学术的传播,主要领先辗转传抄。印刷术发 明以后,书籍的流传即以雕版印刷为主了。雕版印刷的书籍称“印本”,宋代是 其黄金时期。明清时期,印书事业也十分兴盛,印本书籍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 的重要内容。自 19 世纪中叶,石印、铜版印刷及铅字排印等新技术兴起后,逐 渐取代了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从而结束了我国古代雕印古籍的历史。 1 简述我国医药文献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我国医药文献起源十分入远,早在远古时期,为了生存和解除疾苦,经过 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人们逐渐总结出一系列的如砭古、药物、外治、按摩等治疗 方法,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用砭古和火治病以及所谓“神农尝百草”的传 说。所有这些,均可从现存的早期文献中看到。 殷商时期 由于生产工具的重大更新,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为适应人们生产与生 活的需要,天文、历法、医药等学术应运而生,并且渐渐出现了从事这些事业的 专业人员,从而促使医、巫分离而互相独立。殷商时期,不仅有药物,而且有汤 液。近代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据不完全统计,载有疾病的有三百二十三片,四 百一十五辞,包括疾首、疾目、疾耳、疾齿及疾子等二十余种疾病,如上这些文 字记录,虽比较简略,但却表明当时人们对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甲骨文的出 现,可算是我国较早的医药文献。 西周时期 人们通过不断的观察与实践,对疾病与药物的认识日益提高,而且在许多 方面上升为理论,还初步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些内容,虽 无医药专著,但却散见于《诗经》、《尚书》、《周易》、《山海经》等许多古典著作 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名目学»教学大纲一、前言名目学是研究名目工作发生与进展的一样规律的学科。

通过对图书的查寻、鉴定、著录、评判及名目的编制,完成向读者揭示与报导文献的任务。

因此,名目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向导,是科学研究的指南。

学习«名目学»这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

«名目学»的内容包括:名目学概说、名目学释名、名目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名目的差不多结构和类型、名目学的分类方法、综合性书目、中医专科名目、类书、丛书等。

«名目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名目学概说、名目学释名、名目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名目的差不多结构和类型、名目学的分类方法等内容是名目学的差不多理论,是利用名目的前提。

综合性书目、中医专科名目、类书、丛书等内容是介绍各种检索的工具书及其利用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的阐发,又要注重对知识的融会贯穿,更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那个教学目标,本课程打算安排85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75学时,见习10学时。

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见习要紧是带领学生查阅各种综合性名目、中医专科名目、类书和丛书。

同时撰写一份中医古籍的叙录体提要。

教学内容分为把握、熟悉、了解三级内容。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名目学概说【教学内容】第一节名目学释名〔1〕一、名目二、名目工作三、名目学四、一般名目学与专科名目学五、名目、名目工作、名目学三者的关系第二节名目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一、名目学的研究对象二、名目学的内容第三节名目学的作用〔1.5〕一、图书馆工作的指导二、读书治学的入门向导三、科学研究的指南四、名目学在文献研究中的作用第四节名目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5〕一、名目学与版本学、校雠学的关系二、名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三、名目学与学术史的关系四、名目学与情报学的关系【教学要求】1、把握关于名目学各个名词术语的概念。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中医文献学1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其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论语正义》中认为“文”即“典策”,也就是书籍;“献”指秉礼贤者的学识。

所以,古代多数学者在解释文献时,均认为“文”即典籍;“献”即贤士大夫的言论。

元代马端临则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释,认为“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献”则泛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一词的概念有了变化,除泛指书籍外,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

而在图书情报中,文献一词的含义更广,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出版物。

现代广义文献范围更广,凡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均属文献范围。

国家标准局于1985年1月31日公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又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

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版印刷和手抄等古籍,以及碑铭拓本等。

总之,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图书文件资料,均可称为古典文献,但不包括没有文字记载的文物。

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切文献资料。

1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是指对历史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总体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把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杂乱无章或古奥难懂的资料条理化、通俗化,为学习研究古籍者提供方便。

是指对中医、中药历史文献进行编篡、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1 六书“六书”始自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在自序中指出汉字发展的六条规律,称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是字象实物,以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内考博真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内考博真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2000 年中医内科1.请阐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点及联系。

(10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10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其病理特点如何?怎样辨别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同?各证型治疗要点是什么?(10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分)5.试述“真中” “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其治则如何?为什么?(10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见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剂。

(10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关键?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体会?(10分)2001 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看法。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洁净府”结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别诊断。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3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2002 年中医内科1.中医痿证与西医的神经系统哪些疾病有关2.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3.无痰无不作眩的病机含义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高血压如何辨证,降压中药有哪些4.胸闷病机、症状、治法、代表方剂5.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知柏地黄汤心悸如何区别应用,方药组成6.湿邪困脾的脉症特点7.活血化瘀在急慢性白血病中如何应用8.消渴病机、症状,消渴肾脏病时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适应症多时什么,方药组成。

2003 年中医内科1.名词解释: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延痹、关格、绝汗2.结合腹痛的病机,谈谈痛证的治疗大法3.气臌、血臌的临床特征、治法、方药4.治疗虚劳时,运用补益法应注意的问题5.何谓“厥证”?《内经》如何论述的?6.运用《内经》的阴阳营卫的观点,阐述寤寐的生理、病理7.古代文献对脑的生理功能的认识8.痹证在古代的分类方法、近代如何分类?9.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10.病例分析题:述其正确的诊断、证型、方药2004 年中医内科1.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有哪些?如何理解“胃不合则卧不安”?2.从汗为心之液的基本理论,结合临床简述心病与汗证在病机上的关联及主要的治法方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 B甲骨和金石 C金石和简牍 D缣帛和甲骨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 B《天下至道谈》 C《五十二病方》 D《阴阳十一脉灸经》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着作是()。

A《晋中经簿》 B《晋元帝四部书目》 C《隋书·经籍志》 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A栏框 B栏线 C行格 D行款5.原着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 B足本 C精校本 D原刻本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A存真式 B求真式 C校异式 D他校式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 B读若 C直音 D反切- 1 -装订线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 B唐 C宋 D明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得分阅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

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

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

得分阅卷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1.因形求义2.目录3.版本学4.校勘学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2.注释的内容都有哪些(7分)3.何为误字、脱文、衍文、倒错(8分)4.什么是他校法,他校法有何特点(8分)- 2 -装订线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校勘有哪几种方法,对校法的前提是什么(15分)2.学习中医文献学概论对你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有何作用(15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考查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B)。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

中医文献学考试复习资料-个人版

《中医文献学》期末考试资料中医文献学概论一、文献的概念:1.最早是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贤人(言论)→《论语·八佾》记载了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典籍也,献:贤也。

[朱熹注]2.元朝开始转变为文章典籍→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权威的定义(国家标准局)→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文献含有的三大元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

三、中医文献学1.概念:中医文献学是探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探究整理、研究、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新)。

中医文献学是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讨论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学问。

(旧)2.研究对象和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和训诂学为主要手段。

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殷商——1840年(观点一)︱1911年(观点二,普遍观点)↓1919年(观点三)以殷商为上限,以1911年为下限,期间所有中医文献。

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80年前中医药图书达12124种古典文献→一万种4.研究的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艺术、学术价值较高,雕刻、印刷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本3)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历代中医文献概况(重点,问答题)一、先秦至两汉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已经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15种古医籍(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汉成帝命侍医李柱国校方技3.四大经典的问世标志着理论体系的完善二、晋唐时期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2)各科临床针灸《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轩《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昝殷《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1)官方:隋文帝敕撰的《四海类聚方》2600卷;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单要方》300卷2)民间: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4.本草学得到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灸论》三、两宋金元时期1.医籍的校勘整理和医书的编写蔚然成风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宋仁宗嘉佑2年(1057)~宋神宗熙宁2年(1069)十部医著:《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文献学1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其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论语正义》中认为“文”即“典策”,也就是书籍;“献”指秉礼贤者的学识。

所以,古代多数学者在解释文献时,均认为“文”即典籍;“献”即贤士大夫的言论。

元代马端临则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释,认为“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献”则泛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一词的概念有了变化,除泛指书籍外,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

而在图书情报中,文献一词的含义更广,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出版物。

现代广义文献范围更广,凡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均属文献范围。

国家标准局于1985年1月31日公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又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

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版印刷和手抄等古籍,以及碑铭拓本等。

总之,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图书文件资料,均可称为古典文献,但不包括没有文字记载的文物。

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切文献资料。

1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是指对历史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总体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把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杂乱无章或古奥难懂的资料条理化、通俗化,为学习研究古籍者提供方便。

是指对中医、中药历史文献进行编篡、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1 六书“六书”始自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在自序中指出汉字发展的六条规律,称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是字象实物,以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传单是集合两个以上的字以表示一个新的事物或意义。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就是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单纯用符号来指明事物。

象形、指事、会意均是以字形来代表概念。

形声“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是将意符与声符并用的造字方法,用意符来表意,用声符来表音,但仍未跳出表意文字的范围。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转注是使一个单义字变成多义字,使原来不同意义的字变成能互相注释的同义字,扩大了字的用法。

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是用同音字来互相代替,但两者之间毫无意义上的联系。

转注、假借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使一个字具有了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同时,形声、转注、假借逐渐以字音为主,以音来表意,但汉字的基本规律,仍是以形为主。

1 汉语文字发展过程○文(最早发现于山东莒县,约三四千年以前,可能是汉字的祖型)甲骨文(约二三千年前)○文(周朝,出现于约公元前9世纪)小篆(秦朝,约公元前3世纪)隶书(汉)楷书(三国时期钟繇创)1从文献与文字学角度谈谈文献发展的经历我国古典文献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由刀刻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及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

1甲骨文从近代出土文物中发现,我国最早的文字是记得在陶尊上的图像文字。

现存时间较古的为甲骨文字。

甲骨文字属殷商的中晚期文字,是当时史官保藏的重要文献,故为古典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石文金石文包括金文与石文两类。

金文是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铭文或钟鼎文,自殷商开始,秦以前最多,一直延序到汉代,金文中记录了不少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文献的重要依据。

石文是刻在石上的文字,秦以后较普遍用石刻代替金刻,最早的如“石鼓文”。

3简牍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上的简牍。

简策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它最早可能出现在殷商时期,东汉以后,逐渐被纸代替。

4缣帛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又称帛书、卷子。

帛书虽有书写方便等优点,但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用,故一方面简策与帛书同时流行,另一方面,三国魏晋以后,渐渐减少而最终被纸所代替。

5纸魏晋三国以后,纸日渐通行。

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传播知识,保存文献提供了方便。

6印本隋唐时期是写本书的极盛时期,学术的传播,主要领先辗转传抄。

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的流传即以雕版印刷为主了。

雕版印刷的书籍称“印本”,宋代是其黄金时期。

明清时期,印书事业也十分兴盛,印本书籍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自19世纪中叶,石印、铜版印刷及铅字排印等新技术兴起后,逐渐取代了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从而结束了我国古代雕印古籍的历史。

1简述我国医药文献的兴起与发展过程我国医药文献起源十分入远,早在远古时期,为了生存和解除疾苦,经过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人们逐渐总结出一系列的如砭古、药物、外治、按摩等治疗方法,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用砭古和火治病以及所谓“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所有这些,均可从现存的早期文献中看到。

殷商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重大更新,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为适应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天文、历法、医药等学术应运而生,并且渐渐出现了从事这些事业的专业人员,从而促使医、巫分离而互相独立。

殷商时期,不仅有药物,而且有汤液。

近代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据不完全统计,载有疾病的有三百二十三片,四百一十五辞,包括疾首、疾目、疾耳、疾齿及疾子等二十余种疾病,如上这些文字记录,虽比较简略,但却表明当时人们对疾病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甲骨文的出现,可算是我国较早的医药文献。

西周时期人们通过不断的观察与实践,对疾病与药物的认识日益提高,而且在许多方面上升为理论,还初步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这些内容,虽无医药专著,但却散见于《诗经》、《尚书》、《周易》、《山海经》等许多古典著作中。

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空气非常活跃,基中许多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专尤以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对医学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他们的某些学说渗透到医学中,形成了医药学的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其成书年代,下限虽可延续到两汉,但其基本内容还应属于先秦,故应视为对先秦医学的总结。

本书内容广泛,包括阴阳、养生、藏象、经络、辨证、治疗等多方面,既有基础理论,又有辨证论治,对我国医药学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的发展,医药学也相应地飞速发展,涌现出了诸如仓公、华佗、张仲景等一批有成就的的医学家,同时,还出现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

其中《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以辨证论治外感疾病与杂病的第一部医学专著,标志着我国医药学发展史上由理论到实践,由药物到方剂,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创立了辨证论治与组方用药的原则。

六朝至随唐此期内医药文献逐渐发展为专科专题,分宗前进。

如以诊断为主的晋王叔和的《脉经》,以针灸学为主的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以本草为主的晋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与《本草拾遗》,以病因证候学为谰的随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以方书为主的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这些文献中,既保存了大量随唐以前已佚的医药文献资料,又反映了随唐暑期的医药学成就。

两宋时期由于官方重视及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医药文献的问世,远胜于前代。

本时期内,既集专家校定了众多医药学文献,刻印颁布;又编撰了一批实用价值较高的医药学书籍,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专科研究的名著。

金元时期展开了医学领域内的百家争鸣,学术空气活跃,含有新学术论点的医药学著作大量涌现,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学的发展。

本时期的著作,大都有个自的独特的学术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期内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一书系全文注释《伤寒论》的第一家,对后世《伤寒论》的研究影响极大。

总之,两宋至金元时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史上的繁荣昌盛时期,不仅名家辈出,而且推陈出新,医药学著作的数量远超前代,对医学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明清时期此期内温热学派兴起,整理撰次《伤寒论》之风亦盛,临床各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雕版印刷业繁盛,医药著作刊行的数量较宋元更多,但由于当时坊刻之书众多,商贾为了牟利,不免粗制滥造,故在刊刻质量上,多远逊于宋元。

本时期的医药文献,有如下几种类型。

1是对古医籍的注释与整理的医药文献,如张介宾的《类经》等。

2是出现了众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方书,如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等。

3是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专科论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4是临证各科经地许多医家的长期医疗实践,取得了许多新经验与新知识,出现了众多的有各自发展特点与突出成就的医学著作,如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等。

5是本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医案专集,是前代所末有的,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等。

明清时期的医药学文献,较之前代种类繁多,涌现出了不少有新成就的著作,且分宗前进,有各自的发展特点。

在文献学方面,出现了第一部医学专科目录书《医藏目录》,整理翻刻的前代医籍也很多,还有的从事已佚古医籍的辑佚,使大量的医药学文献得以流传下来,贡献是巨大的。

7 我国医药文献的历代整理情况如何?如何整理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西周至秦约800年间医药学文献虽已大量涌现,但由于处于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书籍的流传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整理研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秦始皇焚书时,明令保留医药书籍,这对医药文献的传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两汉时期至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西汉政府命刘向组织各方面专家将各处国家藏书及所征集的散存于民间的书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其中属医药类书由侍医柱李国校定,并列在《七略》的方技类,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种三十六部,这可以说是对医药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

南北朝时期梁人阮孝绪花多年时间,整理了官、私藏书,撰成《七录》一部目录书,医药书目被著录在“术伎录”,计医经部50卷,经方部1259卷。

隋唐时期隋代,曾将官方收藏的医药书进行了筛选归纳,编成《四海类聚方》2600卷、《四海类聚单要方》300卷。

均亡佚。

唐代在医药文献整理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对本草书的整理。

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政府令长孙无忌、李○等人主持,由苏敬等人负责编写,在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撰成《新修本草》,由政府颁布行于天下。

本书既是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对本草文献的一次大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