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配筋表As
梁、柱最小配筋面积(㎜2)fy
![梁、柱最小配筋面积(㎜2)fy](https://img.taocdn.com/s3/m/0a416dd080eb6294dd886c53.png)
梁最小配筋率f y=210N/㎜2C20 C25 C30 C35 C40a s=35㎜a s=35㎜a s=35㎜a s=35㎜a s=35㎜ρmin=0.2357% ρmin=0.2722% ρmin=0.3064% ρmin=0.3364% ρmin=0.3664% 双排筋a s=60㎜ρ=As/b*h0梁最小配筋率f y=300N/㎜2C20 C25 C30 C35 C40a s=35㎜a s=35㎜a s=35㎜a s=35㎜a s=35㎜ρmin=0.2% ρmin=0.2% ρmin=0.2145% ρmin=0.2355% ρmin=0.2565% 双排筋a s=60㎜ρ=As/b*h0梁最小配箍率(%)ρ=As/b*h0混凝土标号HPB235(Q235) f yv=210N/㎜2 HRB335 f yv=300N/㎜2一般梁三四级框架梁受弯剪扭梁一般梁三四级框架梁受弯剪扭梁0.24*f t/ f yv 0.26*f t/ f yv0.28*f t/ f yv0.24*f t/ f yv 0.26*f t/ f yv0.28*f t/ f yvC200.126 0.1363 0.147 0.088 0.0955 0.103C250.1452 0.1573 0.170 0.102 0.110 0.119C300.1635 0.1771 0.191 0.1145 0.124 0.1336C350.180 0.195 0.210 0.126 0.136 0.147C400.196 0.212 0.228 0.137 0.148 0.160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柱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边柱 1.0 0.8 0.7 0.6框架角柱 1.2 1.0 0.9 0.8非框架柱0.6柱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0.2% 当柱主筋配筋率>3%时柱筋直径≥8㎜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0.8 0.6 0.4 0.4ρv≥λv f c/f yv柱筋非加密区配箍率不小于加密区的一半,箍筋间距对一二级抗震等级≤10d, 箍筋间距对三四级抗震等级≤15d,d为柱中主筋直径较小者框架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除了上述要求外,还有一些要求,具体归纳如下:(1)非抗震设计时,当不考虑受压钢筋时,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应不超过下表的数值(%):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2.81 3.48 4.18 4.88 5.58 6.20 6.75HRB335 1.76 2.18 2.62 3.06 3.50 3.89 4.23HRB400 1.38 1.71 2.06 2.40 2.75 3.05 3.32(2)有地震组合时,当不考虑受压钢筋时,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应不超过下表的数值(%):a)抗震等级为一级时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1.14 1.42 1.70 1.99 2.27 2.50 2.50HRB335 0.80 0.99 1.19 1.39 1.59 1.77 1.92HRB400 0.67 0.83 0.99 1.16 1.33 1.47 1.60b)抗震等级为二、三级时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1.60 1.98 2.38 2.50 2.50 2.50 2.50HRB335 1.12 1.39 1.67 1.95 2.23 2.47 2.50HRB400 0.93 1.16 1.39 1.62 1.86 2.06 2.25(3)非地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如下表: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0.24 0.27 0.31 0.34 0.37 0.39 0.41HRB335 0.20 0.20 0.21 0.24 0.26 0.27 0.28HRB400 0.20 0.20 0.20 0.20 0.21 0.23 0.24(4)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如下表:a)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支座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40 0.40 0.40 0.42 0.46 0.48 0.50HRB40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2b)抗震等级为一级时跨中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30 0.30 0.31 0.34 0.37 0.39 0.41HRB400 0.30 0.30 0.30 0.30 0.31 0.33 0.34c)抗震等级为二级时支座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30 0.30 0.31 0.34 0.37 0.39 0.41HRB400 0.30 0.30 0.30 0.30 0.31 0.33 0.34d)抗震等级为二级时跨中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25 0.25 0.26 0.29 0.31 0.33 0.35HRB400 0.25 0.25 0.25 0.25 0.26 0.28 0.29e)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支座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0.29 0.33 0.37 0.41 0.45 0.47 0.50HRB335 0.25 0.25 0.26 0.29 0.31 0.33 0.35HRB400 0.25 0.25 0.25 0.25 0.26 0.28 0.29f)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跨中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0.24 0.27 0.31 0.34 0.37 0.39 0.41HRB335 0.20 0.20 0.21 0.24 0.26 0.27 0.28HRB400 0.20 0.20 0.20 0.20 0.21 0.23 0.24我觉得这样算欠妥当。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0c4a10b307e87101f69686.png)
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筋举例说明:G0.5-0.2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用0.5/2=0.25 , 0.2x2/2=0.2 。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 0.25,非加密区 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 的面积是283,6-200 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 版 S-3 说明书上第81 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 0.2 要乘以 2 的原因。
乘以 2 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 100mm 范围内箍筋面积为 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 (6-200) 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 0.2 应该与283 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 ,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 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 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 200 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 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 ,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 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 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PS1: 2010 抗规 6.3.3 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 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 6 的箍筋。
箍筋配筋率
![箍筋配筋率](https://img.taocdn.com/s3/m/73c160f5c8d376eeaeaa31f9.png)
箍筋体积配筋率体积配箍率(ρv):箍筋体积与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体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0页)。
式中,l1和l2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v,min=λv×fc/fyv;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其中,fc≥16.7N/mm^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均有此规定),fyv≤360N/mm^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此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此规定)。
箍筋面积配筋率面积配筋率(ρsv):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计算公式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梁:ρsv,min=0.24×ft/fyv;弯剪扭构件:ρsv,min=0.28×ft/fyv。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SATWE配筋简图
![SATWE配筋简图](https://img.taocdn.com/s3/m/4031d087c77da26924c5b02a.png)
一、 SATWE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1321321Ast VTAst Asm Asm Asm As As As GAsv-----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 表示梁在Sb 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 取抗剪箍筋Asv 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 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 ,VT 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 ;(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壁式、连续牛腿结构和配筋计算表格
![壁式、连续牛腿结构和配筋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346da41e518964bcf847cb5.png)
1.独立牛腿计算:
按水工规范计算。
(1)牛腿的裂缝控制满足要求
β(1-0.5F hs/F vs)f tk bh0/(0.5+a/h0) =842152N
>445000N (2)牛腿外缘高度满足要求(不应小于h/3)
满足要求(且不应小于200mm)
(3)牛腿局部压应力 满足要求
F vs =445000 (N)
a=450mm
b=450mm
a*b=202500mm2
Fvs/(a*b) = 2.197531N/mm2
<0.9*f c=11.25N/mm2
11.2牛腿纵向钢筋计算:
0.3h o=330mm
利用以下公式计算As:
As=γd(Fv*a/(0.85fyh0)+1.2Fh/fy)=3320.4mm2如按构造配置纵向钢筋,按规范规定Ag≥0.002bh0,
As=0.002*b*h0=2200mm2
所以受力钢筋面积为2
选用钢筋9Φ25
As=4417.9mm2
受拉钢筋配筋率为0.40%
<0.6%满足要求11.3牛腿斜截面强度验算:
因 a/h0=0.20455<0.3
不需设置弯起钢筋。
11.4牛腿水平箍筋截面面积计算:
1/2A s=2208.9mm2
高度方向箍筋间距100mm
每层箍筋肢数4肢
牛腿上部2h0/3=733.3mm
箍筋高度方向层数7层
选用箍筋直径12mm
牛腿上部2h0/3范围内箍筋总面积
3166.7mm2
满足要求
C25
(Fvs)
力系数、作用分项系数力系数、作用分项系数。
箍筋配筋表As
![箍筋配筋表As](https://img.taocdn.com/s3/m/e2e8c5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c.png)
添加标题
说明箍筋配筋表在框架结构中的 作用和重要性
总结箍筋配筋表在框架结构中的 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剪力墙结构的箍筋配筋
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箍筋配筋表的应用场景
箍筋配筋表在剪力墙结构中的 作用
箍筋配筋表在剪力墙结构中的 计算方法
基础结构的箍筋配筋
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厂房等 建筑结构
桥梁、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础 设施
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等特 殊工程
地震多发区域的建筑结构
箍筋配筋表的实例
05
分析
实例一:某高层住宅楼的梁板结构箍筋配筋
梁板结构:采用 框架剪力墙结构,
楼板采用平板
箍筋配筋:梁板 结构的箍筋配筋
采用直径为 8mm的钢筋, 间距为100mm
实例分析:该高 层住宅楼的梁板 结构箍筋配筋符 合规范要求,能 够满足建筑结构 的承载力和稳定
箍筋配筋表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根据梁的 跨度和荷载,计算出 箍筋的直径和间距
参数选择:选择合适 的箍筋直径、间距和 布置方式
计算步骤:先计算 出梁的剪力和弯矩, 然后根据箍筋的承 载能力计算出箍筋 的数量和直径
注意事项:考虑梁的 跨度、荷载、混凝土 强度等因素,确保箍 筋配筋表的准确性
箍筋配筋表的参数
实例三:某大型工业厂房的剪力墙结构箍筋配筋
厂房规模:建筑 面积为5万平方 米,高度为20米
结构形式:剪力 墙结构,采用
HRB400级钢筋
箍筋配筋:采用 直径为8毫米的 HRB400级钢筋, 间距为150毫米
实例分析:通过 分析该厂房的剪 力墙结构箍筋配 筋,可以得出其 具有较高的承载 力和稳定性,能 够满足工业厂房 的抗震和承载要
箍筋配筋表的应用
PKPM配筋信息总结
![PKPM配筋信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f0b4253169a4517723a3bb.png)
PKPM 中配筋信息的解释: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梁:其中:Asu1- Asu2- Asu3为梁上部左端、跨中、右端配筋面积(cm)。
Asd1- Asd2- Asd3为梁下部左端、跨中、右端配筋面积(cm)。
Asv 为梁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扭剪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
Asv0为梁非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扭剪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
G 为箍筋标志。
VT 为剪扭配筋标志。
Ast 、Ast1为梁受扭纵筋面积和抗扭箍筋沿周边布置的单肢箍的面积(cm)。
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其中:Asc 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双偏压时控制,单偏压时不控制(cm)。
Asx 、Asy 分别为柱B 边和H 边的配筋面积,含角筋(cm )。
Asvj 、Asv 、Asv0分别为柱节点域、加密区、非加密区箍筋面积(cm )。
若柱为剪力墙的边框柱,且为构造配筋时,以上各参数均以0表示。
Uc 为柱的轴压比。
G 为箍筋的标志。
注:柱全截面配筋面积As=2(Asx+Asy )-4AscGAsv-Asv0 Asu1-Asu2- Asu3 Asd1-Asd2- Asd3VTAst-Ast1圆形混凝土柱:其中:As 为圆柱全截面配筋面积。
Asvj 、Asv 、Asv0按等面积矩形截面计算箍筋,分别为柱节点域、加密区、非加密区箍筋面积(cm )。
若该柱为剪力墙的边框柱,而且是构造配筋控制则程序取As 、Asv 、Asv0均为0。
Uc 为柱的轴压比。
G 为箍筋的标志。
AsvjGAsv-Asv0(Uc)As1、板中间黄色的字表示板底每米配筋面积,水平的那个数字表示x向钢筋,竖向那个表示y向钢筋。
2、梁线上蓝色的字表示板顶每米配筋面积,梁线上数字表示垂直于梁的板顶钢筋。
梁线两侧数字不一样,表示梁两侧板顶钢筋计算配筋量不一样。
剪力墙专篇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配筋计算表
![配筋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0510d9294431b90d6c85c746.png)
弯矩
M=160.00kN·m
砼强度等级
C25
砼抗压强度
fc=12.50N/m2
环境类别
2
保护层最小厚度
c=35mm
纵向受拉钢筋至受拉边距离
a=45mm
截面宽度
b=200mm
截面高度
h=430mm
计算截面高度
h0=385mm
钢筋级别
Ⅱ
临界相对受压区高度
ξb=0.544
钢筋强度
fy=f'y=310N/m2
8mm
箍筋截面面积
Asv=50.3mm
箍筋沿梁轴向的间距
s=100mm
判断计算情况
情况1
Vs=0.07fcbh0+1.25fyvAsvh0/s或
Vs=0.2fcbh0/(λ+1.5)
Vs=227.45kN
+1.25fyvAsvh0/s
判断截面是否满足要求
箍筋不满足抗剪要求
抗剪弯起钢筋的计算
弯起钢筋与纵向轴线的夹角αs αs=60° 同一弯起平面内弯钢筋的截面积 494mm
钢筋砼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矩形)
弯矩设计值
M=365.00kN·m
剪力设计值
V=300.00kN
扭矩设计值
T=164.00kN·m
砼等级
C25
砼抗压强度fc
fc=12.50N/m2
砼抗压强度ft
ft=1.30N/m2
主筋钢筋级别
Ⅱ
主筋钢筋强度
fy=f'y=310N/m2
保护层厚度
a=20mm
截面宽度
弯矩
M=2784.97kN·m
砼强度等级
C25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0fcbf4f90f76c661371ae4.png)
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筋举例说明:G0.5-0.2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用0.5/2=0.25,0.2x2/2=0.2。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0.25,非加密区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的面积是283,6-200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版S-3说明书上第81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0.2要乘以2的原因。
乘以2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100mm范围内箍筋面积为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6-200)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0.2应该与283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200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PS1:2010抗规6.3.3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6的箍筋。
提出这条这条说明是为了说明,在四级抗震情况下仍然可以用6的箍筋。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3f04be856a561252d36f75.png)
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筋举例说明:G0.5-0.2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用0.5/2=0.25,0.2x2/2=0.2。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0.25,非加密区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的面积是283,6-200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版S-3说明书上第81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0.2要乘以2的原因。
乘以2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100mm范围内箍筋面积为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6-200)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0.2应该与283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200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PS1:2010抗规6.3.3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6的箍筋。
提出这条这条说明是为了说明,在四级抗震情况下仍然可以用6的箍筋。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11f817fcfc789eb172dc871.png)
一、 SATWE 配筋简图有关数字说明1.1 梁1.1.1砼梁和劲性梁1321321Ast VTAst Asm Asm Asm As As As GAsv-----其中: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 表示梁在Sb 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 取抗剪箍筋Asv 与剪扭箍筋Astv 的大值;Ast 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 ,VT 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梁配筋计算说明:(1)对于配筋率大于1%的截面,程序自动按双排筋计算,此时,保护层取60mm ;(2)当按双排筋计算还超限时,程序自动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则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1.1.2 钢梁R1-R2-R3其中:R1表示钢梁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梁剪应力与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其中F1,F2,F3,的具体含义:F1=M/(Gb Wnb)F2=M/(Fb Wb)F3(跨中)=V S/(I tw), F3(支座)=V/Awn1.2. 柱1.2.1 矩形混凝土柱和劲性柱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As_corner(Asx其中: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限制(cm2);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Asv 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Uc 表示柱的轴压比。
箍筋的配筋率题目[新版]
![箍筋的配筋率题目[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adf9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5.png)
配箍率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1.概念:两者均对箍筋而言,所以也叫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1).面积配箍率(ρsv):是在垂直箍筋的截面bs(b为构件宽,s为箍筋间距)中,箍筋面积所占的比率(钢箍面积为肢数乘每根钢筋的面积)。
计算公式:ρsv=Asv/bs=nAsv1/bs(2).体积配箍率(ρv):指箍筋体积(箍筋总长乘单肢面积)与相应的砼体积的比率。
复合箍筋应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
2.作用:(1).面积配箍率(ρsv):体现抗剪要求,框架梁沿梁全长的面积配筋率有规定。
ρsv≥ρsvmin(2).体积配箍率(ρv):体现柱端加密区箍筋对砼的约束作用。
ρv≥ρvmin=λvfcf /yv (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3. 配箍率与配筋率的区别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其中,ρ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铁路规范混凝土配筋计算
![铁路规范混凝土配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ad30ad2c1c708a1284a44bf.png)
as(mm) 53.00 I0(mm ) 851829885305.59
4
as'(mm) b(mm) 53.00 4300.00 最外层 钢筋应力 a1 180.12 53.00
28.00 50.00 10.00 28.00 50.00
[σ g](Mpa) 180.00 斜筋距 (mm) 实际 Agw(mm2) 0.00
3
2、斜截面斜筋计算(抗剪计算) 剪力(kN) 530.00 τ(Mpa) 0.10 箍As(mm2) 0.00 τk(Mpa) 0.000 斜筋As'(mm2) 0.00 Q箍 0.00 [σ 输入数字 ](Mpa) [σ tp-2](Mpa) tp-1 2.43 0.90 计算结果 所需弯起As 5855.73 [σ
《铁路规范》矩形截面梁配筋计算 1、抗弯矩配筋计算 弯矩(kN.m) 17500.00 压应力(Mpa) 9.661 As(mm2) 79432.03 拉应力(Mpa) 180.118 As'(mm2) 52954.69 h0(mm) 1347.00 输入数字 fy(Mpa) fc(Mpa) 160.00 13.50 计算结果 3 x(mm) Ws(mm ) 470.26 971585492.33 h(mm) 1400.00 W0(mm ) 1811409970.61
说明:
1、从计算中可以看出,纵向受力筋直径32共18根(分二层布置)。 2、箍筋配12的二级钢筋,计算用了二肢,考虑到纵向筋根数较大,做四肢箍,间距不变 3、计算结果请复核。 4.裂缝计算假定恒载与活载的比为3:1。
6.87
面梁配筋计算 钢筋表格 AS直径 AS间距 弹模比n AS'直径 AS'间距 n 129.00 ρ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