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标准

《》条文说明1总则目录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总则全文1.0.1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执行的技术经济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水冷设备的换热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物料引起的沉积和腐蚀;二是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沉积和腐蚀。

后者是本规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循环冷却水未加处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例如,某化工厂,原来循环水的补充水是未经过处理的深井水,每小时的循环量9560t。

由于井水硬度大、碱度高,每运行50h后,有50%的碳酸盐在设备、管道沉积下来,严重影响换热器效率。

据统计,空分透平压缩机冷却器,在运转3个月后,结垢厚度达20㎜。

打气减少20%。

该厂不少设备、在运转3个月后,必须停车酸洗一次,不但影响生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设备管道产生结垢,该厂在循环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钠、EDTMP和T—801水质稳定剂之后,机器连续3年运行正常。

虽然每年需要增加药剂费用2万元,但综合评价经济效益还是合算的。

又如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车间设备腐蚀与结垢现象十分严重,Φ57×3.5面碳钢排管平均使16-20个月后,垢厚达15-40㎜。

后经投加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的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对腐蚀、结垢和菌藻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年可节约停车检修费用约60万元,延长生产周期增产的利润约70万元。

减少设备更新费用约4.7万元。

现将该厂水质处理前后的冷却设备更新情况列表如下:某厂冷却设备更新情况统计(单位:台)表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循环冷却水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控制由水质引起的沉和腐蚀,保证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生产的正常运行。

GBT50050—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标准[详]

GBT50050—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标准[详]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0—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5]13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化工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化工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六日1 总则1.0.1 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0.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1.0.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n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有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2.1.2 敞开式系统Open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3 密闭式系统Closed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不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4 药剂Chemicals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要求规范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要求规范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2009-05-16)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冷却塔第三章喷水池第四章水面冷却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敞开式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

第1.0.2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经济合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以及便于施工、运行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第1.0.3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认真采用先进技术。

第1.0.4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类型选择,应根据生产工艺对循环水的水量、水温、水质和供水系统的运行方式等使用要求,并结合下列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条件;二、材料、设备、电能和补给水的供应情况;三、场地布置和施工条件;四、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1.0.5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应靠近主要用水车间;并应避免修建过长的给水排水管、沟和复杂的水工建筑物。

第1.0.6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冷却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冷却塔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冷却塔宜布置在厂区主要建筑物及露天配电装置的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二、冷却塔应布置在贮煤场等粉尘污染源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三、冷却塔应远离厂内露天热源;四、冷却塔之间或冷却塔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除应满足冷却塔的通风要求外,还应满足管、沟、道路、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爆要求,以及冷却塔和其他建筑物的施工和检修场地要求;五、冷却塔的位置不应妨碍工业企业的扩建。

第2.1.2条当环境对冷却塔的噪声有限制时,宜采取下列措施:一、机械通风冷却塔应选用低噪声型的风机设备;二、冷却塔周围宜设置消声设施;三、冷却塔的位置宜远离对噪声敏感的区域。

第2.1.3条冷却塔的集中或分散布置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使用循环水的车间数量、分布位置及各车间的用水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

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

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引言: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冷却方式之一,通过使用水来将热量从设备或过程中带走,以维持设备或过程的正常运行温度。

为了确保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需要制定详细的设计技术规范。

本文将对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目标与要求1.确定冷却水系统的设计目标,例如冷却效果、温度控制范围等;2.确定冷却水质量要求,例如水硬度、溶解固体浓度、微生物含量等;3.确定冷却水循环率与循环周期,以确保冷却效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4.确定节能设计要求,例如优化水泵、管道与设备的布局,减少能量损失。

二、系统设计1.确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水池、水泵、冷却器、管道等;2.根据冷却水需求量与水泵水头计算,确定水泵的选型与数量;3.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保证水循环畅通,减少水力损失;4.确保系统与设备的连接与维护方便,避免水泵频繁启停对设备造成冲击。

三、冷却器设计1.确定冷却器的类型与规格,例如空冷式、水冷式等;2.根据冷却负荷与冷却水流量计算,确定冷却器的面积和尺寸;3.保证冷却水与被冷却对象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并确保被冷却对象的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四、水池设计1.确保水池容量充足,以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需求;2.考虑水池的防腐蚀材料,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3.设计合理的水池进出水口,确保水循环的均匀与稳定。

五、水处理设计1.考虑冷却水中的水垢、锈蚀和微生物等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符合要求;2.选择合适的水处理设备,如过滤器、除垢剂、杀菌剂等;3.设计水处理系统的布局与容量,以满足系统的实际需求。

六、系统运行与维护1.设计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温度、流量和压力进行监测与调节;2.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包括清洗冷却器、更换水处理设备等;3.设计水处理设施的后备措施,以应对设备故障或维护期间的水处理需求。

结语: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制定合理的冷却水系统设计技术规范对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节能性极为重要。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1.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

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

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

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

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

同时新型膦酸盐、新型水处理杀生剂的不断开发成功,水处理药剂的前沿研究与国外水平基本接近。

“全有机水处理剂配方”应用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低磷、无磷、无金属水处理配方不断推向市场。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J102—87汇总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J102—87汇总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J102—87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冷却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机械通风冷却塔第三节风筒式冷却塔第四节开放式冷却塔第三章喷水池第四章水面冷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冷却池第三节河道冷却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7年10月1日关于发布《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1987〕384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要求,由水利电力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J102—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电力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三月五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的要求,由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的实践经验,吸取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工业循环水冷却方面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并参考国外同类标准规范,经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计120条和一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冷却塔、喷水池、水面冷却等。

鉴于本规范是新编制的,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吉林长春),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水利电力部1986年12月3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敞开式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本规范编制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1.统一名词定义和有关的计算方法; 2.对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提出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贯彻国家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提出先进的技术指 标; 4.指明各种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的适用条件,供设计单位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注重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协调,本规范中涉及的在国家现行标准中已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仅指 明应符合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写出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不抄写其内容; 6.注意了解、吸收相关的国际标准的内容。 本规范是在现有规范基础上进行的修订,编制组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和专题研 究,共形成 6 个调研和专题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超大型逆流式湿式冷却塔热力计算研究; 2.1.0m、1.25m、1.5m、1.75m、2.0m 填料特性; 3.超大型冷却塔调研报告; 4.海水冷却塔调研报告; 5.排烟冷却塔调研报告; 6.机械通风冷却塔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冷却用水量大幅增长,循环水冷却技术迅速发展,设计水平不 断提高,工业循环水冷却技术在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与《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 规范》GB/T 50102-2003 版本相比,本次修订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变化: 1.补充超大型冷却塔相关内容; 2.补充海水冷却塔相关内容; 3.补充排烟冷却塔相关内容; 4.删除开放式冷却塔相关内容; 5.增加冷却塔耐久性设计相关内容。 由于多种原因,本次修订尚存在一些有待以后解决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T 5003 年 8 月颁布执行的《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 基础上,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各工业部门在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 果,进行全面修订。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电力部热力发电设备及材料质量检测中必暂行规定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HB1-2000代替HB1-19971.范围本规定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循不冷却水用的含有机膦的复配型阻垢缓蚀剂验收指标和测定方法。

本规定中以有机膦、共聚物为主要成分复配而成的A类阻垢缓蚀剂适用于不锈钢、钛管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也适应天碳钢管冲灰水系统。

本规定中以有机膦、共聚物和苯骈三氮唑为主要成分复配而成的B类阻垢缓蚀剂适用于铜管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本规定中经有机膦、共聚物和苯骈三氮唑为主要成分复配而成的C类阻垢缓蚀剂适用于要求有较高唑类含量的铜管循环冷却水处理第统。

2.引用标准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HB/T2430、2431-93水处理剂阻垢缓蚀剂Ⅱ、Ⅲ。

3.要求3.1外观:无色、淡黄色或棕色透明液体,与水混溶后溶液无混浊。

.3.2理化性能符合表1要求。

注:本指标只作产品的验收,就用前必须结合水质做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本规定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试纯剂和符合GB 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溶液、制剂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按GB601、GB603的规定制备。

电力工业部热力发电设材料质量检测中心批准2001年01月01日实施4试验方法4.1膦酸盐含量的测定4.1.1方法提要在酸性介质中,膦酸盐和亚磷酸在硫酸铵存在下,加热、氧化成磷酸。

利用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磷钼蓝”,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

然后再减支磷酸(以PO4-3计)和亚磷酸(以PO4-3计)的含量,计算出膦酸盐含量。

4.1.2试剂和材料4.1.2.1磷酸盐(以PO4-3计)标准储备液:1ml溶液含有0.500mgPO4-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GB50050-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循环冷却水处理3.1一般规定3.2敞开式系统设计3.3密闭式系统设计3.4阻垢和缓蚀3.5菌藻处理3.6清洗和预膜处理4旁流水处理5补充水处理6排水处理7药剂的贮存和投配8监测、贮存和化验附录A水质分析项目表附录B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1. 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 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0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1. 0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c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2.1.2敞开式系统Open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3密闭式系统Closed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不与大气直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4药剂Chemicals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2.1.5异状养菌数学课Count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按细菌平皿计数法求出每毫升水中的异养菌个数.2.1.6粘泥Slime指微生物及其分泌的粘液与其它有机和无机的杂质混合在一起的粘浊物质。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工业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冷却介质,用于冷却各种机械设备、炉窑设备的有效运行。

因此,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设计规范成为可靠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明确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冷却水处理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确保产生的污染不超标;2、经济性: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经济考虑,考虑到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同时尽量降低能耗消耗;3、可操作性:冷却水处理设备的可操作性要合理,有助于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可靠性:冷却水处理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避免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系统损坏;二、冷却水处理设计部件及其特性1、进水及出水管线:进水及出水管线采用聚乙烯(PVC)管道,其具有耐腐蚀、耐腐蚀性、抗磨损性能优越,循环冷却水的流速也要合理,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2、换热器:换热器是冷却水系统的关键部件,采用的换热器要考虑相关热力计算,确定其最佳参数,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3、水泵:水泵在冷却水处理系统中起到循环冷却水的作用,其采用的水泵要满足冷却水流速和压力需求,其额定功率应选择相对较小,以节约能耗;4、沉淀池:沉淀池是冷却水处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沉淀处理中悬浮物,降低污染,保证冷却水处理效果;5、正负氧化池:正负氧化池是冷却水处理系统的必需设施,它可以有效除去水体中的有机物,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确保冷却水系统的可靠性;6、紫外线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在冷却水处理中也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净化水体中的细菌,同时对冷却水中的其它物质毫无影响;7、闸控制:冷却水处理设备的自控系统也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而且可以根据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实时调整,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冷却水处理设计技术指标1、进水水质指标:其中平均水温≤30℃;PH值:6.5~8.5;固相悬浮物≤20mg/L;pH碱度:≤2.0mmol/L;发碱度:≤0.3mmol/L;溶解固体≤150mg/L;游离氯≤0.5mg/L;总氯≤1.0mg/L;汞、镉、砷、铬、铜、锌:≤0.01mg/ L;硫酸盐≤200mg/L;2、出水水质指标:其中平均水温≤32℃;PH值:6.5~8.5;固相悬浮物≤10mg/L;pH碱度:≤0.5mmol/L;发碱度:≤0.3mmol/L;溶解固体≤50mg/L;游离氯≤0.2mg/L;总氯≤0.5mg/L;汞、镉、砷、铬、铜、锌:≤0.01mg/ L;硫酸盐≤100mg/L;四、冷却水处理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建立完善的工业冷却水处理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和运行符合相关技术标准;2、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尽量减少水体污染,在同时需考虑经济性及可实施性;3、正确选择和适应处理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水泵成本及能耗控制;4、正确选择和安装各部件,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及长期稳定运行;5、建立及完善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机制,定期对系统及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及维护。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共35页)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共35页)

《》条文说明1总则目录1.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总则全文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范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执行的技术经济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水冷设备的换热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艺物料引起的沉积和腐蚀;二是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沉积和腐蚀。

后者是本规范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循环冷却水未加处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例如,某化工厂,原来循环水的补充水是未经过处理的深井水,每小时的循环量9560t。

由于井水硬度大、碱度高,每运行50h后,有50%的碳酸盐在设备、管道内沉积下来,严重影响换热器效率。

据统计,空分透平压缩机冷却器,在运转3个月后,结垢厚度达20㎜。

打气减少20%。

该厂不少设备、在运转3个月后,必须停车酸洗一次,不但影响生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为了防止设备管道内产生结垢,该厂在循环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钠、EDTMP和T—801水质稳定剂之后,机器连续3年运行正常。

虽然每年需要增加药剂费用2万元,但综合评价经济效益还是合算的。

又如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车间设备腐蚀与结垢现象十分严重,Φ57×3.5面碳钢排管平均使16-20个月后,垢厚达15-40㎜。

后经投加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的复合药剂进行处理,对腐蚀、结垢和菌藻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年可节约停车检修费用约60万元,延长生产周期增产的利润约70万元。

减少设备更新费用约4.7万元。

现将该厂水质处理前后的冷却设备更新情况列表如下:某厂冷却设备更新情况统计(单位:台)表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循环冷却水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控制由水质引起的沉和腐蚀,保证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生产的正常运行。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首先,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应明确冷却水的成分和性能要求。

冷却水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硬度、碱度、氨氮、总溶解固体、悬浮物以及各种阻垢、杀菌剂等。

硬度决定了水的腐蚀性和结垢倾向;碱度影响了水的缓蚀性;氨氮和溶解固体则可以作为污染物的指标;悬浮物会堵塞冷却设备;阻垢和杀菌剂则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冷却水处理的设计规范应包括处理流程及设备选型。

根据冷却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如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臭氧氧化等。

处理设备的选型应考虑到水质特点、处理工艺和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控制系统,以确保水处理过程的高效运行和系统的安全性。

第三,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还应明确监测和分析的要求。

冷却水处理系统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监测指标包括水温、水压、水流量、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微生物指标等。

分析工作包括对水样进行理化分析和生物学分析,并根据结果调整处理工艺和控制系统。

最后,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还应包括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要求。

冷却水处理系统需要有专门的运行和维护人员,并定期进行系统的保养和检修。

运行人员需要掌握冷却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操作和调控。

维护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包括冷却水成分和性能要求、处理流程及设备选型、监测和分析、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冷却水处理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冷却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2] 490 号文的要求,由化工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化工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六日1.0.1 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0.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谨慎地采用新技术。

1.0.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1.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n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有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2.1.2 敞开式系统Open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3 密闭式系统Closed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不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4 药剂Chemicals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2.1.5 异养菌数Count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按细菌平皿计数法求出每毫升水中的异养菌个数。

2.1.6 粘泥Slime指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液与其它有机和无机的杂质混合在一起的粘浊物质。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42号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0-2007,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6(2、4、5、6)、3.1.7、3.2.7、6.1.6、8.1.7、8.2.1、8.2.2、8.5.1(1、2、3、4、5、6、7)、8.5.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五日1 总则1.0.1 为了贯彻国家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促进工业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水资源化,有效控制和降低循环冷却水所产生的各种危害,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减少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作为补充水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0.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不断地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

1.0.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它有关设施组成。

GBT 50050—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T 50050—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5]13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化工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化工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六日1总则1.0.1 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0.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1.0.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n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有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2.1.2 敞开式系统Open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3 密闭式系统Closed system指循环冷却水不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4 药剂Chemicals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1.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

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

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

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

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

同时新型膦酸盐、新型水处理杀生剂的不断开发成功,水处理药剂的前沿研究与国外水平基本接近。

“全有机水处理剂配方”应用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低磷、无磷、无金属水处理配方不断推向市场。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2009-05-16)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冷却塔第三章喷水池第四章水面冷却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敞开式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

第1.0.2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经济合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以及便于施工、运行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第1.0.3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认真采用先进技术。

第1.0.4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类型选择,应根据生产工艺对循环水的水量、水温、水质和供水系统的运行方式等使用要求,并结合下列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条件;二、材料、设备、电能和补给水的供应情况;三、场地布置和施工条件;四、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1.0.5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应靠近主要用水车间;并应避免修建过长的给水排水管、沟和复杂的水工建筑物。

第1.0.6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冷却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冷却塔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冷却塔宜布置在厂区主要建筑物及露天配电装置的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二、冷却塔应布置在贮煤场等粉尘污染源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三、冷却塔应远离厂内露天热源;四、冷却塔之间或冷却塔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除应满足冷却塔的通风要求外,还应满足管、沟、道路、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爆要求,以及冷却塔和其他建筑物的施工和检修场地要求;五、冷却塔的位置不应妨碍工业企业的扩建。

第2.1.2条当环境对冷却塔的噪声有限制时,宜采取下列措施:一、机械通风冷却塔应选用低噪声型的风机设备;二、冷却塔周围宜设置消声设施;三、冷却塔的位置宜远离对噪声敏感的区域。

第2.1.3条冷却塔的集中或分散布置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使用循环水的车间数量、分布位置及各车间的用水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2009-05-16)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冷却塔第三章喷水池第四章水面冷却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敞开式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

第1.0.2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经济合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以及便于施工、运行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第1.0.3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认真采用先进技术。

第1.0.4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类型选择,应根据生产工艺对循环水的水量、水温、水质和供水系统的运行方式等使用要求,并结合下列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条件;二、材料、设备、电能和补给水的供应情况;三、场地布置和施工条件;四、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1.0.5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应靠近主要用水车间;并应避免修建过长的给水排水管、沟和复杂的水工建筑物。

第1.0.6条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冷却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冷却塔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冷却塔宜布置在厂区主要建筑物及露天配电装置的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二、冷却塔应布置在贮煤场等粉尘污染源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三、冷却塔应远离厂内露天热源;四、冷却塔之间或冷却塔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除应满足冷却塔的通风要求外,还应满足管、沟、道路、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爆要求,以及冷却塔和其他建筑物的施工和检修场地要求;五、冷却塔的位置不应妨碍工业企业的扩建。

第2.1.2条当环境对冷却塔的噪声有限制时,宜采取下列措施:一、机械通风冷却塔应选用低噪声型的风机设备;二、冷却塔周围宜设置消声设施;三、冷却塔的位置宜远离对噪声敏感的区域。

第2.1.3条冷却塔的集中或分散布置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使用循环水的车间数量、分布位置及各车间的用水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第2.1.4条冷却塔一般可不设备用。

冷却塔检修时应有不影响生产的措施。

第2.1.5条冷却塔的热力计算宜采用焓差法或经验方法。

第2.1.6条冷却塔的热交换特性宜采用原型塔的实测数据。

当缺乏原型塔的实测数据时,可采用模拟塔的试验数据,并应根据模拟塔的试验条件与设计的冷却塔的运行条件之间的差异,对模拟塔的试验数据进行修正。

第2.1.7条冷却塔的通风阻力系数宜采用原型塔的实测数据。

当缺乏实测数据时,可按经验方法计算。

第2.1.8条冷却塔的最高冷却水温不应超过生产工艺允许的最高值;计算冷却塔的最高冷却水温的气象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宜采用按湿球温度频率统计方法计算的频率为5%~10%的日平均气象条件;二、气象资料应采用近期连续不少于五年,每年最热时期三个月的日平均值。

第2.1.9条计算冷却塔的各月的月平均冷却水温时,应采用近期连续不少于五年的相应各月的月平均气象条件。

第2.1.10条气象资料应选用能代表冷却塔所在地气象特征的气象台、站的资料,必要时宜在冷却塔所在地设气象观测站。

第2.1.11条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应根据蒸发、风吹和排污各项损失水量确定。

第2.1.12条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占进入冷却塔循环水量的百分数可按下式计算:第2.1.13条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占进入冷却塔循环水量的百分数可按表2.1.13采用。

第2.1.14条排污损失水量应根据对循环水水质的要求计算确定。

第2.1.15条淋水填料的型式和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塔型;二、循环水的水温和水质;三、填料的热力特性和阻力性能;四、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稳定性(耐温度变化、抗老化和抗腐蚀等);五、填料的价格和供应情况;六、施工和检修方便;七、填料的支承方式和结构。

第2.1.16条机械通风冷却塔和风筒式冷却塔一般应装设除水器。

视工程具体条件,经过论证,风筒式冷却塔也可不装除水器。

除水器应选用除水效率高、通风阻力小、经济、耐用的型式。

第2.1.17条冷却塔的配水系统应满足配水均匀、通风阻力小、能量消耗低和便于维修等要求;并应根据塔型、循环水质等条件按下列规定选择:一、逆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管式、槽式或管槽结合的型式;当循环水含悬浮物和泥砂较多时宜采用槽式;二、横流式冷却塔宜采用池式;三、小型机械通风逆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管式或旋转布水器。

第2.1.18条管式配水系统的配水干管起始断面设计流速宜采用1.0~1.5m/s。

第2.1.19条槽式配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水槽的起始断面设计流速宜采用0.8~1.2m/s;配水槽的起始断面设计流速宜采用0.5~0.8m/s;二、配水槽的设计水深应大于溅水喷嘴内径的6倍,且不应小于0.15m;三、配水槽的超高一般不应小于0.1m;在可能出现的超过设计水量工况下,配水槽不应溢流;四、配水槽断面净宽不宜小于0.12m;五、主、配水槽均宜水平设置,水槽连接处应圆滑,水流转弯角不宜大于90°。

第2.1.20条配水池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池内水流平稳,水深应大于溅水喷嘴内径或配水底孔直径的6倍;二、池壁超高不宜小于0.1m;在可能出现的超过设计水量工况下不应溢流;三、池底宜水平设置;池顶宜设盖板或采取防止光照下滋长微生物和苔藓的措施。

第2.1.21条溅水喷嘴应选用结构合理、流量系数大、喷溅均匀和不易堵塞的型式。

第2.1.22条配水竖井或竖管应有放空措施。

槽式配水系统的配水竖井内应保持水流平稳,不产生旋涡流。

第2.1.23条逆流式冷却塔的进风口面积与淋水面积之比宜采用下列数值:一、机械通风冷却塔不小于0.5;二、风筒式冷却塔不小于0.4。

第2.1.24条横流式冷却塔的淋水填料的高和径深应根据工艺对冷却水温的要求、冷却塔的通风措施、淋水填料的型式、塔的投资和运行费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淋水填料高和径深的比一般宜采用下列数值:机械通风冷却塔宜为2~2.5;风筒式冷却塔当淋水面积大于1000m2时,宜为1~1.5;当淋水面积等于和小于1000m2时,宜为1.5~2.0。

第2.1.25条冷却塔的集水池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集水池的深度不宜大于2.0m。

当循环水采用阻垢剂、缓蚀剂处理时,集水池的容积应满足水处理药剂在循环水系统内允许停留时间的要求;二、集水池应有溢流、排空及排泥措施。

池底宜有便于排水及排泥的适当坡度;三、池壁的超高宜为0.2~0.3m;小型机械通风冷却塔不得小于0.1m;四、出水口宜有拦污设施。

大,中型冷却塔的出水口宜设置安全防护栏栅;五、集水池周围应设回水台,其宽度宜为1.5~2.0m,坡度宜为3%~5%。

回水台外围应有防止周围地表水流入池内的措施;六、沿集水池周围宜设置栏杆。

第2.1.26条冷却塔内空气通流部位的构件应采用气流阻力较小的断面及型式。

第2.1.27条冷却塔内、外与水汽接触的金属构件、管道和机械设备均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第2.1.28条视不同塔型和具体条件,冷却塔应有下列设施:一、通向塔内的人孔;二、从地面通向塔内和塔顶的扶梯或爬梯;三、配水系统顶部的人行道和栏杆;四、塔顶的避雷保护装置和指示灯;五。

运行监测的仪表;六、验收测试使用的仪器和仪表的安装位置和设施。

第2.1.29条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冷却塔,根据具体条件,宜采用下列防冻措施:一、在冷却塔的进风口上缘沿塔内壁宜设置向塔内下方喷射热水的喷水管,喷射热水的总量宜为进塔总水量的20%~40%;二、在冷却塔的进水干管上宜设能通过部分或全部循环水的旁路水管;三、淋水填料内外围宜采用分区配水;四、机械通风冷却塔可采取停止风机运行、减小风机叶片的安装角,或选用变速电动机以及允许倒转的风机设备等措施;风筒式冷却塔可在进风口设置挡风设施;五、当塔的数量较多时,可减少运行的塔数。

停止运行的塔的集水池应保持一定量的热水循环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六、风筒式逆流冷却塔的进风口上缘内壁宜设挡水檐,檐宽宜采用0.3~0.4m;七、风机减速器有润滑油循环系统时,应有对润滑油的加热设施;八、塔的进水阀门及管道应有防冻放水管或其他保温措施。

第2.1.30条冷却塔的运行管理宜设专人。

冷却塔设计应对施工、运行及维护提出要求,并附有冷却塔的热力特性曲线。

第二节机械通风冷却塔第2.2.1条机械通风冷却塔一般宜采用抽风式塔。

当循环水对风机的侵蚀性较强时,可采用鼓风式塔。

第2.2.2条单格的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平面宜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多格毗连的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平面宜采用正方形或矩形。

当塔格的平面为矩形时,边长不宜大于4∶3;进风口宜设在矩形的长边。

第2.2.3条逆流抽风式冷却塔的淋水填料顶面至风机风筒的进口之间气流收缩段的顶角宜采用90°~110°。

第2.2.4条抽风式塔的风机风筒进口应采用流线型;风筒的出口应考虑减少动能损失的措施,必要时宜设扩散筒。

扩散筒的高度不宜小于风机半径,中心角宜采用14°~18°。

第2.2.5条横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淋水填料从顶部至底部应有向塔的垂直中轴线的收缩倾角。

点滴式淋水填料的收缩倾角宜为9°~11°;薄膜式淋水填料的收缩倾角宜为5°~6°。

第2.2.6条单侧进风的塔的进风面宜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双侧进风的塔的进风面宜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第2.2.7条当塔的格数较多时宜分成多排布置。

每排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大于5∶1。

第2.2.8条两排以上的塔排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长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相邻塔排净距不小于4m;二、长轴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平行布置的塔排净距不小于塔的进风口高的4倍。

第2.2.9条周围进风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冷却塔的进风口高的4倍。

第2.2.10条根据冷却塔的通风要求,塔的进风口侧与其他建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塔的进风口高的2倍。

第2.2.11条设计机械通风冷却塔时,应考虑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回流和干扰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必要时应对设计气象条件进行修正。

第2.2.12条机械通风冷却塔格数较多且布置集中时,冷却塔的风机宜集中控制;各台风机必须有可切断电源的转换开关及就地控制风机启、停的操作设施。

第2.2.13条风机设备应采用效率高、噪声小、安全可靠、材料耐腐蚀、安装及维修方便、符合标准的产品。

第2.2.14条风机的设计运行工况点应根据冷却塔的设计风量和计算的全塔总阻力确定。

风机在设计运行工况点应有较高的效率。

第2.2.15条风机的减速器采用稀油润滑时应配有油位指示装置,大型风机应配有防振保护装置。

第2.2.16条机械通风冷却塔应有起吊风机设备的措施。

第2.2.17条采用工厂生产的冷却塔时,应根据该型产品实测的热力特性曲线进行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