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数3,﹣3,13,1
3
-中,最小的数为( ) A .﹣3
B .
1
3
C .13
-
D .3
2.近年来,国家重视精准扶贫,收效显著.据统计约有65 000 000人脱贫,把65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0.65×108 B .6.5×107
C .6.5×108
D .65×106
3.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与∠β不相等...
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4.下列选项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532x x -= B .2ab ab ab -= C .23a a a -+=-
D .235a b ab +=
5.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若数轴上有一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则点C 表示的数是( )
A .-1或2
B .-1或5
C .1或2
D .1或5
6.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独做全部完成,设乙独做x 天,由题意得方程( ) A .
410 +
4
15
x -=1 B .
410 +
4
15
x +=1 C .
410x + +4
15
=1 D .
410x + +15
x
=1 7.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①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②那样沿虚线a 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③那样沿虚线b (b ∥a )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 、b 之间把绳子再剪(n ﹣2)次(剪刀的方向与a 平行),这样一共剪n 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
A.4n+1 B.4n+2 C.4n+3 D.4n+5 8.在下边图形中,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是()
A.B.
C.D.
9.方程3x﹣1=0的解是()
A.x=﹣3 B.x=3 C.x=﹣1
3
D.x=
1
3
10.下列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1=4x B.x+2>1 C.x2-9=0 D.2x-3y=0
11.已知a=b,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a+1=b+1 B.1﹣a=1﹣b C.3a=3b D.2﹣3a=3b﹣2 12.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a+c>b+c B.a-c<b-c C.ac<bc D.a b c c
13.如图,已知AB∥CD,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EPF=90°,∠BEP=∠GEP,则∠1与∠2的数量关系为( )
A.∠1=∠2 B.∠1=2∠2 C.∠1=3∠2 D.∠1=4∠2
14.如果+5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5米,那么-3米表示( ).
A.向西走3米B.向北走3米C.向东走3米D.向南走3米15.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A .y=2n+1
B .y=2n +n
C .y=2n+1+n
D .y=2n +n+1
二、填空题
16.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1,点B 表示数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17.已知x=5是方程ax ﹣8=20+a 的解,则a= ________
18.2019年11月11日是第11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为
2684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268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1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20202020
x
x n +=+①与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32
32020(32)2020
y y n --=--②,若方程①的解为x =2020,那么方程②的解为_____. 20.一个商店把某件商品按进价提高20%作为定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按定价减价20%出售,很快卖掉,结果这次生意亏了4元.那么这件商品的进价是________元. 219________
22.学校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知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27人,在乙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19人,现学校再另派20人分赴两处,使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可列方程______. 23.若a 、b 是互为倒数,则2ab ﹣5=_____.
24.把(a ﹣b )看作一个整体,合并同类项:3()4()2()-+---a b a b a b =_____. 25.请先阅读,再计算: 因为:111122=-⨯,1112323=-⨯,1113434=-⨯,…,111910910
=-⨯, 所以:
111
1
122334
910
++++⨯⨯⨯⨯ 1111111122334910⎛⎫⎛⎫⎛⎫⎛⎫=-+-+-++- ⎪ ⎪ ⎪ ⎪⎝⎭⎝⎭⎝⎭⎝⎭
1111111191122334
9101010
=-+-+-+
+-=-= 则
111
1
100101101102102103
20192020
+++
+
=⨯⨯⨯⨯_________.
26.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27.如图,∠AOB=∠COD=90°,∠AOD=140°,则∠BOC=_______.
28.通常山的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如地面气温是4C -︒,那么高度是
2400米高的山上的气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度、分、秒表示24.29°=_____.
30.一个由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 这个几何体是由_________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
三、压轴题
3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
解决如下问题:
(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
(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
32.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4-,点B 表示的数为16,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
()1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 表示的数为______; ()3求当t 为何值时,1PQ AB 2
=?
()4若点M 为PA 的中点,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
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线段MN 的长.
33.如图,数轴上有A ,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a ,b ,且()2
25350a b ++-=.点
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它到达B 点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往A 点运动,并持续在A ,B 两点间往返运动.在点P 出发的同时,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Q 达到A 点时,点P ,Q 停止运动. (1)填空:a = ,b = ;
(2)求运动了多长时间后,点P ,Q 第一次相遇,以及相遇点所表示的数; (3)求当点P ,Q 停止运动时,点P 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
(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和点Q 一共相遇了几次.(直接写出答案)
34.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
(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
PQ
AB
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1
CD AB 2
=
,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MN
AB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35.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AOC =30°,将一直角三角尺(∠M =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N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M 与OC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
(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当OM恰好平分∠BOC时,如图2.
①求t值;
②试说明此时ON平分∠AOC;
(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ON在∠AOC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
(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36.在数轴上,图中点A表示-36,点B表示44,动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动点P、Q的运动速度比之是3∶2(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12秒后,动点P到达原点O,动点Q到达点C,设运动的时间为t(t>0)秒.
(1)求OC的长;
(2)经过t秒钟,P、Q两点之间相距5个单位长度,求t的值;
(3)若动点P到达B点后,以原速度立即返回,当P点运动至原点时,动点Q是否到达A点,若到达,求提前到达了多少时间,若未能到达,说明理由.
37.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段AB的“2倍点”.
(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
(2)若AB=15cm,点C是线段AB的“2倍点”.求AC的长;
(3)如图②,已知AB=20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 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 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_____________s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
38.(阅读理解)
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优点.
例如,如图①,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优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优点,但点D是(B,A)的优点.(知识运用)
如图②,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
(1)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优点;
(2)如图③,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3>1
3

1
3
->﹣3,
∴在数3,﹣3,1
3

1
3
-中,最小的数为﹣3.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2.B
解析: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详解:65 000 000=6.5×107.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余角与补角的性质进行一一判断可得答案.
.
【详解】
解:A,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α=∠β=45o;
B,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α=∠β;
C,由图可得∠α不一定与∠β相等;
D,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α=∠β.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度的计算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其中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整式的加减法法则即可得答案.
【详解】
A.5x-3x=2x,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B.2ab ab ab
C.-2a+3a=a,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2a与3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关键.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如图,根据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可确定原点,即可得出点B表示的数,根据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答案.
【详解】
如图,设点C表示的数为m,
∵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AB的中点O为原点,
∴点B表示的数为3,
∵点C到点B的距离为2个单位,
∴3m
-=2,
∴3-m=±2,
解得:m=1或m=5,
∴m的值为1或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总工作量为1,分别表示出两人完成的工作量进而得出方程即可.【详解】
设乙独做x天,由题意得方程:
4 10+
4
15
x+
=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表示出两人完成的工作量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设段数为x,根据题意得:当n=0时,x=1,当 n=1时,x=1+4=5,当 n=2时,x=1+4+4=9,当 n=3时,x=1+4+4+4=13,所以当n=n时,x=4n+1.故选A.
考点:探寻规律.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进而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
解:A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不合题意;
B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不合题意;
C选项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符合题意;
D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正确掌握观察角度是解题关键.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方程移项,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详解】
解:方程3x﹣1=0,
移项得:3x=1,
解得:x=1
3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解析】A. 3x+1=4x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
B. x+2>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本选项错误;
C. x2−9=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D. 2x−3y=0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A、∵a=b,∴a+1=b+1,故本选项正确;
B、∵a=b,∴﹣a=﹣b,∴1﹣a=1﹣b,故本选项正确;
C、∵a=b,∴3a=3b,故本选项正确;
D、∵a=b,∴﹣a=﹣b,∴﹣3a=﹣3b,∴2﹣3a=2﹣3b,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由a<b,两边同时加上c,可得 a+c<b+c,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由a<b,两边同时减去c,得a-c<b-c,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 由a<b,当c>0时,ac<bc,当c<0时,ac<bc,当c=0时,ac=bc,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 a<b,当a>0,c≠0时,a b
c c
<,当a<0时,
a b
c c
>,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延长EP交CD于点M,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FMP=90°-∠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P=∠FMP,继而根据平角定义以及∠BEP=∠GEP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延长EP交CD于点M,
∵∠EPF是△FPM的外角,
∴∠2+∠FMP=∠EPF=90°,
∴∠FMP=90°-∠2,
∵AB//CD,
∴∠BEP=∠FMP,
∴∠BEP=90°-∠2,
∵∠1+∠BEP+∠GEP=180°,∠BEP=∠GEP,
∴∠1+90°-∠2+90°-∠2=180°,
∴∠1=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解析】
∵+5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5米,
∴-3米表示向西走3米,
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
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22,…,2n,
n+,
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
+, (2)
22
∴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式是y=2n+n.
故选B.
【点睛】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二、填空题
16.3
【解析】
试题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2﹣(﹣1)=3.
故答案为3
考点:数轴.
解析:3
【解析】
试题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2﹣(﹣1)=3.
故答案为3
考点:数轴.
17.7
【解析】
试题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的值.
解:把x=5代入方程ax﹣8=20+a
得:5a﹣8=20+a,
解析:7
【解析】
试题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的值.
解:把x=5代入方程ax﹣8=20+a
得:5a﹣8=20+a,
解得:a=7.
故答案为7.
考点:方程的解.
18.684×1011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解析:684×1011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将 2684 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684×1011.
故答案为:2.684×1011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9.y=﹣.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x=﹣(3y ﹣2)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①的解为x =2020,
∴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②中﹣(3y ﹣2)=2020,

解析:y =﹣
2018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x=﹣(3y ﹣2)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20202020x x n +=+①的解为x =2020, ∴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
3232020(32)2020y y r --=--②中﹣(3y ﹣2)=2020, 解得:y =﹣20183
. 故答案为:y =﹣
2018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正确得出−(3y−2)的值是解题关键.
20.100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 的方程,求解可得商品的进价.
解:根据题意:设未知进价为x ,
可得:x•(1+20%)•(1-20%)=96
解得:x=100;
解析:100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 的方程,求解可得商品的进价.
解:根据题意:设未知进价为x ,
可得:x•(1+20%)•(1-20%)=96
解得:x=100;
21.【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
∴的算术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
22.【解析】
【分析】
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人,根据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人,
解析:()27x 21920x ⎡⎤+=+-⎣⎦
【解析】
【分析】
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20x -人,根据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20x -人,
根据题意得:()27x 21920x ⎡⎤+=+-⎣⎦.
故答案为()27x 21920x ⎡⎤+=+-⎣⎦.
【点睛】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
的关键.
23.-3.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得到ab=1,再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a、b 是互为倒数,
∴ab=1,
∴2ab﹣5=﹣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
解析:-3.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得到ab=1,再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a 、b 是互为倒数,
∴ab =1,
∴2ab ﹣5=﹣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性质,掌握并灵活应用倒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答案.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5()-a b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答案.
【详解】
解:3()4()2()(342)()5()-+---=+--=-a b a b a b a b a b ,
故答案为:5()-a b .
【点睛】
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5.【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 解析:242525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
【详解】 解: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 ⎪ ⎪⎝⎭⎝⎭⎝⎭
⎝⎭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96
10100242525=
= 故答案为
2425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规律,利用规律将所求算式进行化简计算. 26.2×105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
解析:2×105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2×105.
故答案为:5.2×105.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7.40°
【解析】
解:由角的和差,得:∠AOC=∠AOD-∠COD=140°-90°=50°.由余角的性质,得:∠COB=90°-∠AOC=90°-50°=40°.故答案为:40°.
解析:40°
【解析】
解:由角的和差,得:∠AOC=∠AOD-∠COD=140°-90°=50°.由余角的性质,得:
∠COB=90°-∠AOC=90°-50°=40°.故答案为:40°.
28.【解析】
【分析】
从地面到高山上高度升高了2400米,用升高的高度除以100再乘以0.6得出下降的温度,再用地面的气温减去此值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高度是2400米高的山上的气温是
-︒
解析:18.4C
【解析】
【分析】
从地面到高山上高度升高了2400米,用升高的高度除以100再乘以0.6得出下降的温度,再用地面的气温减去此值即可.
解:由题意可得,
高度是2400米高的山上的气温是:-4-2400÷100×0.6=-4-14.4=-18.4℃,
故答案为:-18.4℃.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
29.【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
24°+17′+0.4×60″=24°17′
︒'"
解析:241724
【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24″.
故答案为24°17′24″.
【点睛】
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
30.5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下图所示,所以这个几何体是由5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5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下图所示,所以这个几何体是由5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压轴题
31.(1)4;(2)
12或72;(3)27或2213
或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t+2t+3t=6t 个单位长度,当t=4时,6t=24,为MN 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 处,点3Q 与M 点重合,从而得出13Q Q 的长度.
(2)根据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3Q 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6t,,因为t<4,由
(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 的值.
(3)若t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20≤,可知棋子或从M 点未运动到N 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左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242Q Q =
【详解】
解:(1)∵t+2t+3t=6t,
∴当t=4时,6t=24,
∵24122=⨯,
∴点3Q 与M 点重合,
∴134Q Q =
(2)由已知条件得出:6t=3或6t=21, 解得:1t 2=
或7t 2
= (3)情况一:3t+4t=2, 解得:2t 7
= 情况二:点4Q 在点2Q 右边时:3t+4t+2=2(12-3t)
解得:22t 13
= 情况三:点4Q 在点2Q 左边时:3t+4t-2=2(12-3t)
解得:t=2.
综上所述:t 的值为,2或
27或2213
. 【点睛】
本题是一道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多种情况讨论.
32.(1)20,6;(2)43t -+,162t -;(3)t 2=或6时;(4)不变,10,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数轴上两点距离先求得A ,B 两点间的距离,由中点公式可求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
(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向右为正,所以-4+3t ;
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向左为负,16-2t.
(3)由题意,1PQ AB 2
=
表示出线段长度,可列方程求t 的值; (4)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可求MN 的值不变.
【详解】 解:()1点A 表示的数为4-,点B 表示的数为16,
A ∴,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41620--=,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41662
-+= 故答案为20,6 ()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
∴点P 表示的数为:43t -+,
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点Q 表示的数为:162t -,
故答案为43t -+,162t -
()13PQ AB 2= ()43t 162t 10∴-+--=
t 2∴=或6
答:t 2=或6时,1PQ AB 2
= ()4线段MN 的长度不会变化,
点M 为PA 的中点,点N 为PB 的中点,
1PM PA 2∴=,1PN PB 2
= ()1MN PM PN PA PB 2∴=-=
- 1MN AB 102
∴==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本题的关键.
33.(1)25
-,35(2)运动时间为4秒,相遇点表示的数字为27 ;(3)5;(4) 一共相遇了7次.
【解析】
【分析】
(1)根据0+0式的定义即可解题;(2)设运动时间为x秒,表示出P,Q的运动路程,利用路程和等于AB长即可解题;(3)根据点Q达到A点时,点P,Q停止运动求出运动时间即可解题;(4)根据第三问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即可解题.【详解】
解:(1)25
-,35
(2)设运动时间为x秒
13x2x2535
+=+
解得x4
=
352427
-⨯=
答:运动时间为4秒,相遇点表示的数字为27
(3)运动总时间:60÷2=30(秒),13×30÷60=6…30即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
∵25305
-+=,
∴点P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为5 .
(4)由(3)得: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
∴点P和点Q一共相遇了6+1=7次.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数轴的应用,难度较大,熟悉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34.(1)点P在线段AB上的1
3
处;(2)
1
3
;(3)②MN
AB
的值不变.
【解析】
【分析】
(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PB=2AP,所以点P在
线段AB上的1
3
处;
(2)由题设画出图示,根据AQ-BQ=PQ求得AQ=PQ+BQ;然后求得AP=BQ,从而求得PQ 与AB的关系;
(3)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
2
AB,从而求得CM与AB的数量关系;然后求得以AB
表示的PM与PN的值,所以MN=PN−PM=
1
12
AB.
解:(
1)由题意:BD=2PC
∵PD=2AC,
∴BD+PD=2(PC+AC),即PB=2AP.
∴点P在线段AB上的1
3
处;
(2)如图:
∵AQ-BQ=PQ,∴AQ=PQ+BQ,∵AQ=AP+PQ,∴AP=BQ,
∴PQ=1
3 AB,

1
3 PQ AB
=
(3)②MN
AB
的值不变.理由:如图,
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
2 AB,
∴CM=1
4 AB,
∴PM=CM-CP=1
4
AB-5,
∵PD=2
3
AB-10,
∴PN=12
23
(AB-10)=
1
3
AB-5,
∴MN=PN-PM=
1
12
AB,
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
所以
1
1
12
12
AB
MN
AB A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
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35.(1)①t=3;②见解析;(2)β=α+60°;(3)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NOC=∠AOC-∠AON=90°-∠MOC即可得到结论;
(3)分别根据转动速度关系和OC平分∠MON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1)①∵∠AOC=30°,OM平分∠BOC,∴∠BOC=2∠COM=2∠BOM=150°,
∴∠COM=∠BOM=75°.
∵∠MON=90°,∴∠CON=15°,∠AON+∠BOM=90°,∴∠AON=∠AOC﹣∠CON=30°﹣15°=15°,∴∠AON=∠CON,∴t=15°÷3°=5秒;
②∵∠CON=15°,∠AON=15°,∴ON平分∠AOC.
(2)∵∠AOC=30°,∴∠NOC=∠AOC-∠AON=90°-∠MOC,∴30°-α=90°-β,
∴β=α+60°;
(3)设旋转时间为t秒,∠AON=5t,∠AOC=30°+8t,∠CON=45°,
∴30°+8t=5t+45°,∴t=5.
即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角的计算,关键是应该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36.(1)20;(2)t=15s或17s (3)4 3 s.
【解析】
【分析】
(1)设P、Q速度分别为3m、2m,根据12秒后,动点P到达原点O列方程,求出P、Q 的速度,由此即可得到结论.
(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B在相遇前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②当A、B在相遇后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列方程,求解即可.
(3)算出P运动到B再到原点时,所用的时间,再算出Q从B到A所需的时间,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设P、Q速度分别为3m、2m,根据题意得:12×3m=36,解得:m=1,∴P、Q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