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合集下载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推进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推进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推进关键信息项: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和原则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领域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设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体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责任主体和分工政府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财政预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资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金监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监督评估机制评估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和原则111 目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旨在消除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差距,确保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保障城乡学生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机会。

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获得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乡科级干部能力培训课程设置的五个结合

乡科级干部能力培训课程设置的五个结合

构建乡科级干部培训课程体系的“五个结合”斯妙华(诸暨市委党校)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能力面临着各种新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镇乡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更需要一批会做群众工作,能解决实际问题,群众信得过的具有较强适岗能力的干部。

教育培训是乡科级干部适岗能力建设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最主要的手段。

通过教育培训,使乡科级干部具备正确的观念,全面的知识,规范的行为,适时适地的创新和调适能力,促使他们真正按照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行使职权,为农村基层群众服务。

为此,进一步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需要的乡科级干部适岗能力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总体目标以提升适岗能力为核心,以‚简明、实用‛为目的,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干部特点的乡科级干部适岗能力培训课程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干部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以‚要精、要管用‛为建设目的,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坚持把握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系统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既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又要遵循干部教育规律;既要考虑历史延续性而涵盖已开设的教学专题,又要顾及完备性和前瞻性而设计一定数量新的教学专题;既要力求相对稳定性和成熟性,又要兼顾不断创新性和开放性。

二是把握全面性原则。

课程体系应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课程组成,这些课程既包括政治理论、党性锻炼等内容,又涉及领导能力、业务知识、基本素质等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既要突出能力培训,又要强化党性锻炼;既要促进党的事业和执政党建设的发展,又要帮助和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

三是突出针对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逐步建立起贯彻中央要求、适应干部需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既要设置体现干部培训战略任务的共同目标的共性化课程,又要设置适应学员岗位不同和需求差异的个体需要的个性化课程,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对策内容摘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全体居民均等享有满意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着五方面的困境与障碍。

政府要改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失和不均等的现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设计和实施公共政策。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困境对策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到全国全区域一起统筹的高度上。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确意义深远,值得追求。

但是,从当前乃至可以看见的未来来看,它又是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审慎地对待其间存在的困难,努力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不致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共识,应该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这一目标任务。

但何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理论上还是有进行明辨的必要。

所谓公共服务,是指为维系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由社会公众享有的主要由社会公共部门供给的服务。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09-2020年)》中指出:“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全体公民不论其种族、性别、居所、收入和地位等方面的差异,都应公平、普遍享有的服务。

根据公共服务的内涵,其范围包括:国防、外交、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基础科技、文化娱体、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

与公共服务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公共产品,影响广泛并至为经典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给出的,即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问题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问题
乡 分 割 的 二 元 结 构 以 及 城 市 偏 向 型 的公 共 服 务 供
( ) 一 划分政府 职责 , 完善公 共服务分工体 制 就我 国现 阶段 实 施基 本公 共 服 务 均等化 面临 的体制性 问题而言 , 国各级 政府的基本 公共 服务 我 责任还需要 进一步 明确 , 支持这些 责任划 分 的事权 和财权 范围也 需要 明确 。从 近几 年 江苏 总体 情 况
服 务的监督评 估 , 点 强 化规 划 和决 策 的职 能 ; 重 地
务均等化 是推动 科学 发 展 、 障 改善 民生 、 进社 保 增
会 和 谐 的 重 大 举 措 , 一 项 艰 巨 的 系 统 工 程 。 实 现 是
这项工程 , 需要 坚持 公平 效率 的 基本 理 念 , 四个 从 方 面着力解 决最广 大人 民群众最 直接 的利 益问题 。
略 , 国城 乡之 间基 本公 共服 务 水平严 重 不均 等 。要 通过 构 建公 共服 务型政 府 , 立基本 公共 我 建
服 务 多元供 给政 策 , 强公共 财政 体制 和 转移 支付 制度 的建 设 , 加 完善城 乡基 本公 共服 务 一体化
的 协 调 机 制 , 实现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覆 盖 城 乡 、 域 均 衡 、 民 共 享 。 来 区 全
要 通过结构 改革 , 尽快 改变 以经济 发展 为导 向的各 级 政府关 系。为此 , 要进 一步 明确 市级政府 与地 方 各 级政府 的事权 和公 共 服务 职 责 , 全 财税 体 制 , 健 根 据支 出的受 益范 围 , 法规范市级 与地 方各级 的 依 职能与权 限。市级 政府 应 根据 中央 的要 求负 责 服 务 范围 的划定 、 务标 准 的制 定 、 服 财政 转 移支 付 和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提 高农村 卫生综 合服 务 能力, 到
城乡劳动力的 “ 订单式”培训 ,促进农 村剩余劳动力有序 流动 。 向城乡困难 面 群众 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
域之间就学、 医和享受文化娱乐等方 就
面 的差 距 逐 渐 缩 小 。
2 0年使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基 0 1 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建立设 施齐全的农村 卫生服务 网络 。 大力 发展
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广播 、电视综 合人 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9 . 5 7 0 %和 9 . 8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 要把满足广
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放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 , 着重解决 广大人 民群众最关
2% 5,基本解决行政村5 户以上和部分 o
2 户以上 自然村农村居 民收听收看广播 O
消除农村 中小学现存危房, 农村 中小学
专业技术人员和一些基本 医疗设备等条 件与城市相比明显匮乏,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也很薄弱 农村文化设施条件不完 善 、设备简陋 ,尤其是乡镇 文化站业务 用房普遍不达标 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低,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全
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 问题 ,积极促进 基本公共服务资源 的均等化,建设符合 海峡西岸经济区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
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平和 机会均等,切实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已成为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 的问
题。

( )加 强规划 ,提 高基 本公共服 一 务水平。加强社 会事业发展 专项建设规
展的建设工程, 有效提高 了农村基本公 共服务水平 。 教育方面 ,20 年全省有 07 4 个县 ( 6 市、区)义务教育 实现 了 “ 双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扬府发〔2016〕85号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扬府发〔2016〕85号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文:----------------------------------------------------------------------------------------------------------------------------------------------------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扬府发〔2016〕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有序实现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苏政发〔2014〕138号)等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放宽中心城区,全面放开县城镇、建制镇和其他小城镇的落户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

2、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强迫办理落户。

3、坚持统筹配套。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新扬州建设进程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左右。

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万方数据
公共服务主要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同 类服务则主要由农民自己解决。在这种 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之下,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的不均等化现象愈加突出。广大农民在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 利和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极大地影响了 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已成为 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如 何在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积 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 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3、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卫 生资源严重不足
城乡医疗资源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 平衡性,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农村 地区由于资金匮乏,许多乡镇、街道卫生 院的软、硬件条件都不到位,缺乏专业技 术人员和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材。从总量 上看,占全国总人I=1近60%的农村居民仅 享用了20%左右的卫生资源。从政府的 投入比重看,财政投入大多集中在城市 医院,农村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严重不 足。据卫生部调查统计,用于农村卫生
现阶段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 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 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社会 保障等基本的公共服务上,积极推进“城 乡一体化”战略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
3,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 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基 本途径
我国新农村建设最终目标是保障和 维护农民权益,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 力。通过相应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 于保障农民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从 而有效缓解城乡社会矛盾,从根本上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在新农 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提出的。 “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使城市与 乡村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实现城乡之间的 和谐,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 化就成为城乡和谐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 虽然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民 现实需要和农村的实际发展相比还有相 当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的 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公共服务的政策所 致。政府按照两种不同的体制对社会进 行管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 面对城乡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城市的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

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和亟待提高的农村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已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制约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分配。

因此,本篇研究将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提出解决对策。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目前,我国在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但城乡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城市地区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还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相对落后。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其次,能够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此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能够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二是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扶持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地区间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四是城乡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

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政府投入,增加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支持;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三是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五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一方面,城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服务: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

2. 医疗卫生服务: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完善,医疗服务水平较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3. 社会保障服务: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较低。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 政策倾斜: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导致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地区发展滞后。

3. 财政投入不均: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为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均等化模式和路径。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观点整理)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观点整理)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料汇集)一、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公共服务是指筹集和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提供公共产品这一基本方式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过程。

公共服务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范围中事关人们生存权和发展权最基本的公共需求。

“均等化”就其字面理解包含均衡、相等的意思,而均衡有着调节、平衡的过程,最后达到相等。

当然这里的相等,只能是大体相等,不可能绝对相等。

均等化的标准有三种:一是最低标准,即要保底。

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二是平均标准。

即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达到中等的平均水平。

三是相等的标准,即结果均等。

这三个标准并不完全矛盾,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首先是低水平的保底,然后提高到中等水平,最后的目标是实现结果的大致均等。

近年来,随着各地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推行的逐渐深入,社会各界对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尚无统一的共识。

李克强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大致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两个部分。

从我国情况看,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公共文化、基本环境质量以及公共安全等服务类别,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这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公益性较强,政府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主体责任。

非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公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服务类别。

如按比例划分,多数人的需求主要依靠市场提供,还可以通过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支持和引导社会互助来提供。

这既能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社会领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又能使政府腾出财力、集中精力,更好地履行保基本的职责。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系距最 为 突
公共 卫生 方 面 ,资 源分 布严 展 权利 难 以保 障 ,而且 制约着 和
出。 这是 我国公共政 策长期 “ 农 重 不 均 ,全 国每 年卫 生经 费支 出 谐 社会 建设进 程 ,影 响着社 会稳 非
推进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 化 实 坝堪 统 筹 协 调 发 展
● 范 杰
基 本公 共服 务均 等化 是现 代 在经 济发 展方 面存在 差距 ,而且 村 ; 村人 口占全 国人 口的6 % , 农 2 市 场 经 济 下 社 会 公 平 的 核 心 要 在基 础教 育 、公共 医疗 、劳 动就 而公 共卫 生资 源不 足全 国总量 的 0 义 ,也 是 国民财 富增长 到一 定水 业 、社会 保 障等基本 公 共服务 方 3 % ;城 乡居 民人均 用 于医疗 保 平 后保持 社会 和谐 与经 济协 调 的 面发展 极不平衡 。 基 本支撑 条件 。 国《 我 国民经济 和 收入方 面 , 目前 城 乡居 民 收
0 赫 C 妇i 0舀 ! 蠹 】 【
j0l 0 ll 0l
育经 费保 障机 制 ,提高农 村教 育
近 年来 ,随着 科学 发展 观 的 和传 递效 应 ,表 明农 村公 共 产品 育体 制 ,形成长 期稳 定 的义务 教 深入贯 彻 和 国民经济 持续快 速稳 供给 方式发生 重大变革 。 定发 展 ,我 国 已具备 了一 定的基
力大 幅提高 。 0 3 o 7 , 国 精 神 生 活有 着 强 烈 的新 期 盼 , 2 0 —2 o 年 我 希 义 务教育 阶段 孩子 平等受 教育 的
的财政收 入 以年 均2 % 以上 的速 望 过上 更好 生活 ,农村 潜在 的公 权 利和政 策 ,促进 城 乡义务 教育 2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其核心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其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城市地区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地区的医院数量、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地区居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突出。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普遍优于农村学校,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影响了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未来发展。

3. 基础设施差距: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而农村地区在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政策扶持等方面落后于城市地区。

2. 经济原因: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财政收入较多,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3.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未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为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城乡融合的具体做法

城乡融合的具体做法

城乡融合的具体做法
城乡融合是指通过城乡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口流动等方面的互补和协同,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平衡和融合。

以下是一些城乡融合的具体做法:
1.发展农村产业:支持和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农村居民收
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发展城市中小微企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4.加强农村人才培养: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人才回乡创业,提高农村人
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5.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
和城市居民的融合。

6.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改善农村和城市间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
设施,提高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

7.促进城乡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城乡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间的经
济互补。

总之,城乡融合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和发展。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几点思考

保 障水平有 限 , 且处于不稳定状态 。 并
二、 推进城 乡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随着 经济 的高速发展 ,我 国公共服务 水平 日益提
高 , 是公 共服务提 出的城 乡 、 但 地区差异逐 步扩大使得 公共 服 务非 均 等化 问题成 为 影 响社 会 稳定 的重 大 因
比例为4 . 城 市高于农村 l . 8 %, 7 92 个百分点 。 从教师工资 收入水平来看 , 乡差距依然 较大 。全 国农村小 学 、 城 初 中教职工人均年工 资收入分别 仅相 当于城市教 职工的
6 .%和 6 .%。 88 92
素, 同时也 阻碍 了经 济的进一步发 展 。因此 , 实现公共
服务均等化 , 有着重大 的现实意义 。 1 . 实现基本 公共服 务均 等化 , 利于社会 的稳定 。 有 公 共服务均等化 是实现社 会均等化 的主要途径 ,也是 社 会均等化 的重要 内容 ,实现公共 服务均等化有 利于 增 强 国家的凝 聚力 , 促进经 济社会 的健 康发展 , 我国 而 目前 的公 共服务 的非 均等化 已经影响 到社 会的公平与
但 是城 乡之 间的义 务 教 育经 费投 入还 存在 较 大 的差 距 。据教 育部抽 样调查 ,31 5. %的教师认 为学 校实验仪
器设备不 能满足教 学要求 。2 0 年全 国城 市小学校平 06
均拥有 计算 机7 台 , l 而农 村 小学平 均 只有6 ; 国城 台 全 市初 中校平均拥 有计算 机 12 , 0 台 而农 村初 中平 均只有 3 台; 8 西部农村小 学的建 网学校 比例为 31 农 村初 中 . %, 建 网学校 比例仅 为 1. 无 法满足教 师利用现代 教育 8 %,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的要求 。从城 乡教师配置水平来看 , 小学教 师城乡 配置水平接 近 , 中教 师城 市配置水 平较高 。 中生师 初 初 比城市 为1. 1 县镇 为 1. 1农村为 1. 1 从 中 56: 、 7 9: 、 71: 。 高级 职务教师 的 比例来看 ,城 乡之 间差 距较大 。20 07 年 , 国小学 中高级 职务教 师 比例为4 . 城市 高 于 全 8 %, 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凸显,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很大的差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亟待解决。

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覆盖面广,而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低,覆盖面窄。

这种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大政府引导和监管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研究背景】中的内容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研究意义】。

1.2 研究意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乡之间的差距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不公平、群众满意度低下等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党中央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开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指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现象。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1.23•【文号】国发〔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1.2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1月23日“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得到全面落实,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国民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超过80%;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不断强化,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451万人,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后就业率平均达70%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整合,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残疾人小康进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大病保险覆盖全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和380元,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全国累计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013万套、其中改造棚户区住房219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794万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8%。

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以标准化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以标准化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经贸导刊■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以标准化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邢伟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是我国到2035年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健全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 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 务标准(2021版)》(以下简称为《国家标准2021》),为 全国各地提供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划定了底线、明确了责任,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步,为 今后五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奠 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标准20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弱势群体的急难愁盼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国家标准2021》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 穿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研究制定的各个环节,始 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将提供标准化的基 本公共服务作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的 重要途径。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围绕公民个体从出 生到死亡各个阶段和不同领域,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 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 各级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以“标 准化”推动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不断缩小,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做到 细处。

基本公共服务涉及到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标准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的重要手段。

人民希望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更希望享 受均等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公众对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 务职能的新要求,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 服务的客观需求,成为各级政府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纳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当前,我国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使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一)问题1.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多的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 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大:城市地区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存在医疗服务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较低。

(二)原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政府在公共服务投入上的差异。

2. 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地区在执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时存在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

3.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一)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和监管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二)推进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同时,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马梅英来源:青海日报转自: 2008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必须立足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加快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本文就如何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缓解城乡差距做点初浅探讨。

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对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概括起来农民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

二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

三是治理农村公共环境的需求。

四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
1、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消除。

而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仅包括城乡生产要素的重组、城乡产业的有机整合以及用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改造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等,还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组织、文化等的变迁。

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困难和深层次矛盾,制约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足够的财力保障。

目前仍缺乏足够的统筹城乡公共产品大致均等化供给的财政经济能力。

在乡镇财政短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农民生产剩余较少的情况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只能是一种较低水平的改善,很难真正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

财政支出压力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存在。

3、城乡基本公共设施供给差距较大。

由于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滞后,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在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城市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提供,建设资金来自于财政拨款,有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实施;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则仍主要靠农村和农民自行解决,各级财政对农村投入相对较少。

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薄弱,普遍存在基础差、设施落后的问题。

4、城乡社会保障不均等。

目前,城镇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及公共安全服务等。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1、从立足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产品供给是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经济活动。

应当充分认识到,公共服务供给不是一个福利性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对整体社会利益结构的合理调节和对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走向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要素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是整个收入差距的主要矛盾。

伴随着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这就需要政府立足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力度,着力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公共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的短缺和失衡与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有关。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实现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3、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

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再分配和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调节和保障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就必须强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特别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重点向县乡级倾斜,提高县乡基层政府财力,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4、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和机制。

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尤其要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的现状,按照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实施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的供给模式,努力拓宽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利用各种政策安排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补充政府供给的不足,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第一,农村纯公共产品,如公共治安、环境治理、义务教育等应由政府提供。

但政府提供并不是这些产品一定要由政府生产,政府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引进私人投资或直接交由私人生产,然后再由政府购买。

第二,农村准公共产品,如农业科技推广、中小型水利工程等由政府和私人混合提供。

政府可采用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导私人资本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