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试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多行于深部络脉:络,网络。

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2.经络系统的组成手足三阴经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正经)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督脉,冲脉,任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经脉阳维脉。

有统帅,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经脉和络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经络系统属: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内属络: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

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外连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皮肤的分区第二节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太阴肺经手厥心包阴经行于上肢前缘少阴心经内侧中线属脏阴:分布于四肢内太阴脾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行于下肢少阴肾经阴阳阳明大肠经命名原则及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前缘具体名称太阳小肠经外侧中线阳:分布于四肢外阳明胃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行于下肢太阳膀胱经脏腑脏为阴每一条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腑为阳,每一条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手: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手手足足: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脚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足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于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十二经脉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于食指端(商阳)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于中指端(关冲)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于足大趾(隐白)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于足大趾后(大敦)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于足小趾(至阴)(2)同名手足阳经交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鼻翼旁(迎香)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于目外眦(瞳子髎)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睛明)(3)同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于心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于肺中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交于胸中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体内分布以纵行分布兼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入,各经间及其与奇经和络脉之间多有交叉(2)体外分布头面部手足阳明经:面部额部手足阳经手足少阳经:侧头部手足太阳经:面颊部头顶头后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阳明胃经行于前(胸腹面)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面足足太阳经行于后(背面)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自内向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胆经前缘:太阴阴经:在内侧面中线:厥阴四肢后缘:少阴前缘:阳明阳经:在外侧面中线:少阳后缘手少阴心经达目系手足阴经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之经络篇》不知经络,不是好医生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之经络篇》不知经络,不是好医生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之经络篇》不知经络,不是好医生经络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释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理功能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

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系统组成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

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

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

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正经”。

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正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一.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中医基础理论:十五别络

中医基础理论:十五别络

中医基础理论:十五别络基本概念别络,亦是从经脉中分出来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

另外,若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之为十六别络。

基本特点别络是络脉系统中比较主要的部分,亦是络脉的主干,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

从别络所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的“络之别者为孙”。

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的“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络脉从较大的别络分出后,脉气逐渐细小,同躯干各部组织发生紧密联系。

别络多为斜行的支脉,其分布亦均有一定的部位:・四肢部:阴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阴经,以沟通表里两经,且有循行路线可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躯干部:共有三络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即任脉的络脉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行于背部,散于头上并别走足太阳经;脾的大络散布于胸胁部。

这样,就加强了人体前、后及侧面的统一联系。

基本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和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考试大网站收集从而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

在别络的循行中,虽然也是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相联络,但却无固定的络属关系。

别络所着重沟通的是分布于体表的阳经和阴经。

2.统率全身络脉的作用:十二经脉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脉别络脉气的汇集点和枢纽。

例如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有统率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脉的别络虽然起于长强穴,但其脉气散头上,别走太阳,有统率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对于推动周身经脉之气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不仅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而且加强了全身络脉的联系。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网状扩散,同周身组织的接触面甚广,这样,就能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孙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从而充分发挥其对整个机体的营养作用。

十五络脉分别代表什么?都有什么作用?

十五络脉分别代表什么?都有什么作用?

十五络脉分别代表什么?都有什么作用?关于《十五络脉分别代表什么?都有什么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分别别出一络,再加脾之大络,总共15条,称之为十五络脉(fifteen collaterals),各自以十五络所传出的俞穴取名。

下边我们一起来掌握吧!⑴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罚出,源于肘关节上边,在腕后半寸处迈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上,散播于鱼际部。

⑵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罚出,在腕后三寸处迈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往上顺着臂膊,历经肩髃,上行到下颚角,遍及于牙,其支脉进到耳中,与宗脉汇合。

⑶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罚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迈向足太阴经;其支脉顺着踝关节边缘,往上联系脑户,与各经的脉气相配,往下联系咽喉。

⑷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罚出,在第一趾跖骨节后一寸处,迈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到腹部,联系胃肠。

⑸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罚出,在腕后一寸处迈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涨,顺着本经进到心里,往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⑹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罚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引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经行手肘,互联网肩髃部。

⑺足太阳光之别络:从飞阳穴处罚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迈向足少阴经。

⑻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罚出,在脚踝后绕开足跟,迈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涨,来到心包下,非专业通贯腰脊。

⑼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罚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自于两筋中间,顺着本经上涨,维持心包,络情系。

⑽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罚出,在腕后二寸处,绕道于臂膊两侧,进到心中,与手厥阴经汇合。

⑾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罚出,在脚踝上五寸处,迈向足厥阴经,往下联系足背。

⑿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罚出,在脚踝上五寸处,迈向足少阳经;其支脉历经踝关节,上涨到男性睾丸部,结聚在男性生殖器处。

⒀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尾翳)穴处罚出,自肩胛骨剑下滑,散播于腹部。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试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多行于深部络脉:络,网络。

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2.经络系统的组成手足三阴经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正经)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督脉,冲脉,任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经脉阳维脉。

有统帅,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经脉和络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经络系统属: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内属络: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

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外连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皮肤的分区第二节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太阴肺经手厥心包阴经行于上肢前缘少阴心经内侧中线属脏阴:分布于四肢内太阴脾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行于下肢少阴肾经阴阳阳明大肠经命名原则及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前缘具体名称太阳小肠经外侧中线阳:分布于四肢外阳明胃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行于下肢太阳膀胱经脏腑脏为阴每一条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腑为阳,每一条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手: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手手足足: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脚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足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于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十二经脉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于食指端(商阳)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于中指端(关冲)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于足大趾(隐白)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于足大趾后(大敦)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于足小趾(至阴)(2)同名手足阳经交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鼻翼旁(迎香)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于目外眦(瞳子髎)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睛明)(3)同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于心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于肺中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交于胸中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体内分布以纵行分布兼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入,各经间及其与奇经和络脉之间多有交叉(2)体外分布头面部手足阳明经:面部额部手足阳经手足少阳经:侧头部手足太阳经:面颊部头顶头后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阳明胃经行于前(胸腹面)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面足足太阳经行于后(背面)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自内向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胆经前缘:太阴阴经:在内侧面中线:厥阴四肢后缘:少阴前缘:阳明阳经:在外侧面中线:少阳后缘手少阴心经达目系手足阴经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笔录(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色:一是整体观点,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归纳。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采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经过剖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由、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归纳、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因为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响性不一样,或处于不一样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一样,因此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一样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出现了同样的证,因此就采纳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经过经络纵横宽泛地散布,以贯穿内外上下,运转气血津液,滋润并调理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互相关系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峙双方属性的归纳,并含有对峙一致的内涵。

阴和阳,既能够代表两种互相对峙的事物和权力,又能够代表和用以剖析同一事物内部互相对峙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峙限制: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失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阳生于阴,阴生于阳”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笔录(2)李本强11.阴阳的转变:“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含:①阴阳的对峙限制;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变;⑥阴阳的自和与均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进展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组成宇宙天地和天地万物的最大体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彼此作用,是事物进展转变的源泉,气和形和二者的彼此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大体形式。

【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组成物质的大体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括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份或因素,而且按必然规律彼此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彼此关系。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学说要紧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括于脏象学说当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点、类型和转变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取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固的固有特点,与健康和疾病有着紧密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散布及生理功能、病理转变和指导临床医治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份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类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以为大体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受到破坏致使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经络讲记|经络系统的组成(四)——络脉和十二皮部

经络讲记|经络系统的组成(四)——络脉和十二皮部

经络讲记|经络系统的组成(四)——络脉和十二皮部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浮络是浮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亦称孙脉。

1十五别络(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又称十五络脉。

《灵枢·经脉》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经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

”别络有本经别走表里经之意,具有加强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2阳络与阴络从络脉结构角度分析,络脉并非仅分布于浅层,而是可以按照循行和分布部位的不同,分为体表的阳络和体内的阴络。

阳络与阴络的概念在《内经》中多次提到。

阳络是指分布于体表肌肤的络脉,主要作用是温煦、营养、护卫皮肤。

经脉通过阳络将经气布散到人体的浅层组织,并且完成浅层组织器官生理活动所需营养的输送及代谢物质的排除。

阴络则是走行于身体内部,分布于五脏六腑的络脉,根据其分布区域的不同而被称为心络、肝络、肾络、肺络、脾络、胃络、脑络等,其敷布气血的功能往往成为所在区域脏腑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脉通过阴络运行气血,输送营养,传递信息,以保证五脏六腑发挥各自的正常功能。

十二皮部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

故《素问·皮部论》曰:“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

”“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

”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

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与别络,特别是浮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因此,十二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所在。

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

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

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fifteen collaterals),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

另胃也有一条大络,名叫“虚里”,出于左乳下,上贯横膈,联络肺脏,是宗气积聚的处所,故又有“十六络”之说。

十五络脉为大络,具有统属全身浮络、血络、孙络的作用,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

十二经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络脉脉气的汇聚点和枢纽;任脉之络,有统属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脉之络有统属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对人体全部血络均有统属能力。

络脉具有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

《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循行于经脉中的营卫气血,正是通过络脉而布散全身,以温养、濡润所有组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twelve divergent meridians)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由于经别均是由十二经脉分出,故其名称也依十二经脉而定,即有手三阴、手三阳经别和足三阴、足三阳经别。

(一)十二经别分布概况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五络脉(14)-督脉络脉

十五络脉(14)-督脉络脉

十五络脉(14)-督脉络脉络脉是本经别走邻经而分出的支络部,其作用为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有一个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别络。

督脉络脉,十五络脉之一。

督脉的别行络脉,名曰长强,挟脊旁膂肌上行至项部,散布于头上;再向下到两肩胛之间,分左右别行于足太阳膀胱经,深入贯穿于脊膂中。

它的病变,实证为脊柱强直,虚证为头重、旋摇不定,此皆督脉的别络之过,可取它的络穴长强治疗。

【长强穴】长强,出《灵枢·经脉》。

别名:穷骨、橛骨、气之阴郄、胸之阴郄、气郄、尾骨、尾翠骨、尾闾、骶上、骶端、骨骶、龟尾、龙虎、尾蛆骨、骶骨、曹溪路、三分闾、河车路、朝天岭、云出、上天梯、尾骨下穴、嵴骶端、下极。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

强,有强盛意。

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

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之络穴,其气强盛。

杨上善曰:“督脉诸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

”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嵴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

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

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嵴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

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

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

定位: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仰卧屈膝,在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即是。

作用:解痉止痛,调畅通淋主治: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嵴强,瘛疭,小儿囟陷,腰嵴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阴部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刺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灸法:一般不灸。

按摩:正坐,上身前俯,一手伸到臀后,用中指用力揉按长强穴,每天早晚各揉按1~3分钟,可治疗便秘、痔疮、脱肛,并迅速止泻。

中医脉络知识点总结

中医脉络知识点总结

中医脉络知识点总结一、脉络的概念中医脉络学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经络又称经脉,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独特的概念。

它是指在人体内贯穿周身的一种通道,是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联接脏腑的通路。

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其中包括十四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等。

而脉搏是经络系统的一个表现,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二、脉象的分类脉象是指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从而得出的一种诊断方法。

在中医中,脉象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五输脉: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少阳五个脉象。

2. 十二经脉脉象:包括手三阴经脉、手三阳经脉、足三阳经脉、足三阴经脉。

3. 脉象的弦、滑、芤、沉等分类法:即根据脉搏的触摸感觉来区分脉象特征。

三、脉搏的诊断方法在中医中,脉搏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方法。

其中,切就是指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获得信息,切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1.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

2. 观察患者的神情、面色和步态: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体质情况。

3. 触诊脉搏: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了解脉象的特点,主要包括脉搏的速度、幅度、力度、节律等。

四、脉搏的特点中医认为,脉搏的变化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脉搏有一些特点在触诊中很容易察觉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脉象的节律:脉搏的节律是指脉搏的规律性,正常的脉搏应该是有规律的,如果脉搏有跳动或者不规律,就表示身体出现了异常。

2. 脉象的力度:脉搏的力度是指脉搏的强弱程度,也就是说脉搏的幅度,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有力均匀的,如果脉象偏细,就表示气血不足,如果偏强就表示气血过盛。

五、常见的脉象中医脉象不仅有多种分类方法,还有多种脉象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弦脉:脉搏有力,节律饱满,触起来有像弦儿的紧实感,常见于肝郁气滞、气血不足等病症。

2. 滑脉:脉搏幅度柔软,节律平缓,触起来有滑润之感,常见于阳虚阴盛、气血不足等病症。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导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的通路。

在经络中运行的气称为经络之气,简称经气。

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与脏腑之气相通。

经气是信息的载体,有感应和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经络沟通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中介。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一)经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左右共二十四条),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

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

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奇经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二)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可加强十二经脉相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别络”,主要有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的。

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孙络”。

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

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

络脉自经脉的一定穴位别出之后,就以分出之处的穴名而定名。

如手太阴经的络脉,自列缺别出,因此这支络脉的络穴就名为“列缺”。

在十五络脉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

任脉之络脉分布在腹部,络于冲脉;督脉之络脉分布在背部,除别走太阳之外,并能联络任脉和足少阴经脉;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能总统阴阳诸络。

这三者在躯干部发挥其联络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

手太阴络脉:络名:列缺。

部位:在腕后一寸半处。

邻经:别走手阳明经。

循行:从列缺穴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通手太阴经直人掌中,散于鱼际。

手少阴络脉:络名:通里。

部位:在腕后一寸处。

邻经:别走手太阳经。

循行:从通里穴分出,别而上行,沿经脉人于心中,向上联系舌根,归属于目系。

手厥阴络脉:络名:内关。

部位:在腕后二寸处。

邻经:合手少阳经。

循行:从内关穴处分出,出于两筋间,沿经上行系于心包络,络于心系。

手阳明络脉:络名:偏历。

部位:在腕后三寸处。

邻经:别入手太阴经。

循行:从偏历穴处分出,别入手太阴,其支向上沿臂至肩盂,上面颊,络于牙齿,分支入耳中合于宗脉(指主要经脉)。

手太阳络脉:络名:支正。

部位:在腕后五寸处。

邻经:内注手少阴经。

循行:从支正穴处分出,向上行至肘,络于肩盂部。

手少阳络脉:络名:外关。

部位:在腕后二寸处。

邻经:合心主(厥阴)。

循行:从外关穴处分出,绕行于臂膊外侧,注于胸中,同厥阴经会合。

十五络脉的循行

十五络脉的循行

笫一节 经络系统概貌
经络系统主要是由经脉和络脉所组成, 其中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它内
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联系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分布和作用的经
脉。十二经别是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及躯干前后 侧三部的外行支脉。此外,经络的外部筋 肉、皮部也是受经络支配分别为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按其经脉流注次序分别为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 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 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 厥阴肝经 。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故又称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含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 足三阳的总称,是指体表与脏腑相联系的十 二条经脉。
另外:在躯干部有三条络脉,任、督、 脾之大络。
(三)十五络脉的命名: 十五络脉的命名是以络穴来命名的
(四)十五络穴的作用: 1、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之间的联系
2、统帅全身的络脉:
3、渗灌气血,濡养脏腑。 另外,还有许多孙络、浮络。它们浅浮 于体表,可营养周身组织。
一、十二经别
(一)十二经别的含义:
响到相关联的体表组织器官,而体表一定 部位受到了刺激,也可影响到体内。
在治疗上,经络又可作为理论依椐。 故《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 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 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
喻嘉言《医学法律》:“凡治病不 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从而说明了 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和络组成经络系统。

“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中医各科临床均有普遍指导作用。

在针灸的临床辩证、确定治法、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方面,无不以经络为理论依据,所以,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命名和组成一、经脉的命名(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经脉分别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部位特点、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手太阴肺经,其循行于上肢而冠以手,其阴气最盛而成为太阴,经络连属于肺脏而加用该脏名称。

(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包括督、任、冲、带、阴硚、阳硚、阴维、阳维八条经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二)奇经八脉(三)十五经络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分布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浅出于头项部(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的阳经经脉(合)。

由此,十二经别根据阴阳表里相合为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循行分布,加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途径,密切了表里经间的关系,并沟通了阴经与头面五官的联系,扩大了阴经腧穴的主治范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细目一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要点一经脉与络脉的区别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要点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一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走向规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同名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要点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头面部位:阳明面额部;少阳头侧部;手太阳面颊部,足太阳头顶及头后部2.四肢部位:内侧为三阴,外侧为三阳。

肢内侧:太阴前、厥阴中、少阴后;(足内踝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中)肢外侧:阳明前、少阳中、太阳后。

3.躯干部位:足三阳:阳明前;少阳侧面;太阳后。

手三阳:肩胛部;手三阴:腋部腹面内向外:肾、胃、脾,肝。

要点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要点四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如此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

(费大卫劈心小段,旁神细心包交胆肝)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特点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八脉与正经有所不同:一是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二是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属络关系;三是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要点二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1.督脉的循行部位主干: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经脉与络脉

经脉与络脉

3.经脉与络脉知识窗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

所以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大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大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打个比方说,经脉就是国道,络脉就是省道、乡道、县道。

活动室人体到底有哪些经脉和络脉呢?经脉十二正经:手上3条阴经3条阳经,足上3条阴经3条阳经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别:从十二正经中各自分出去的经脉络脉别络:从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分出去的经脉浮络: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从别络分出去的络脉让我们根据下面的图来找找自己手上和足上的经脉吧!手上的三条阴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上的三条阳经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我们发现,如果是循行在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就称为“阴经”;循行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就称为“阳经”。

你还有什么发现?手太阳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上的六条经脉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我们发现阴经都属于脏,阳经都属于腑。

人体背部走阳经,人体腹部走阴经。

为什么叫奇经八脉呢?让我们先来认识它们吧,然后再在自己的身体上摸摸这些经脉。

原来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这八脉的循行没有明显的规律,与十二正经的循行有较大的区别,所以称为奇经八脉。

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这么多经络,气血先走哪条呢?气血由手太阴肺经开始,按照一条阴经接一条阳经的顺序,从一只手循行到一条腿的次序迂回前进。

手三阴经是由胸腹开始,往手臂、手指末梢的方向走,然后接手三阳经,由手指末梢、手臂、肩膀,往头上走,到头上之后,接足三阴经,由头上,经过胸、腹,到大腿、小腿,最后到脚趾末梢,接足三阴经,由脚趾末梢,经腿,走进腹、胸。

中医知识:络脉

中医知识:络脉

中医知识:络脉络脉,从经脉分出遍布全身的细小分支脉络。

络是网络的意思。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意指经脉的位置较深,而从经脉横行别出位置较浅的分支则称为络脉。

络脉以十五络为主体,也包括孙络、血络、浮络等,有沟通经脉,运行气血,反应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络脉的分类人体内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周身,无处不至。

包括别络、浮络、孙络3类。

十五络脉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15条,由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腕踝关节上下各分出一支络脉,加上躯干部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故又称十五别络、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分出的络脉和任脉、督脉、脾之大络的络脉都由络穴分支,故均以络穴命名,具体是:手太阴络脉曰列缺,足太阴络脉曰公孙;手少阴络脉曰通里,足少阴络脉曰大钟;手厥阴络脉曰内关,足厥阴络脉曰蠡沟;手太阳络脉曰支正,足太阳络脉曰飞扬;手阳明络脉曰偏历,足阳明络脉曰丰隆;手少阳络脉曰外关,足少阳络脉曰光明。

任脉之络曰鸠尾,督脉之络曰长强,脾之大络曰大包。

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的络脉从本经络穴别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别走于阴经。

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而下行;督脉的别络散布于腰背部而上行;脾之大络别出后散布于侧面胁肋部。

十五络脉具有沟通表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率浮络、孙络,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

浮络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

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孙络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络脉
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别络”,主要有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的。

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孙络”。

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

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

络脉自经脉的一定穴位别出之后,就以分出之处的穴名而定名。

如手太阴经的络脉,自列缺别出,因此这支络脉的络穴就名为“列缺”。

在十五络脉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

任脉之络脉分布在腹部,络于冲脉;督脉之络脉分布在背部,除别走太阳之外,并能联络任脉和足少阴经脉;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能总统阴阳诸络。

这三者在躯干部发挥其联络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

手太阴络脉:络名:列缺。

部位:在腕后一寸半处。

邻经:别走手阳明经。

循行:从列缺穴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通手太阴经直人掌中,散于鱼际。

手少阴络脉:络名:通里。

部位:在腕后一寸处。

邻经:别走手太阳经。

循行:从通里穴分出,别而上行,沿经脉人于心中,向上联系舌根,归属于目系。

手厥阴络脉:络名:内关。

部位:在腕后二寸处。

邻经:合手少阳经。

循行:从内关穴处分出,出于两筋间,沿经上行系于心包络,络于心系。

手阳明络脉:络名:偏历。

部位:在腕后三寸处。

邻经:别入手太阴经。

循行:从偏历穴处分出,别入手太阴,其支向上沿臂至肩盂,上面颊,络于牙齿,分支入耳中合于宗脉(指主要经脉)。

手太阳络脉:络名:支正。

部位:在腕后五寸处。

邻经:内注手少阴经。

循行:从支正穴处分出,向上行至肘,络于肩盂部。

手少阳络脉:络名:外关。

部位:在腕后二寸处。

邻经:合心主(厥阴)。

循行:从外关穴处分出,绕行于臂膊外侧,注于胸中,同厥阴经会合。

足阳明络脉:络名:丰隆。

部位:在足外踝上八寸处。

邻经:别走足太阴经。

循行:从丰隆穴处分出,走向太阴,其支脉沿胫骨外侧向上,络于头顶,与各经脉气相结,复下络于喉咙和咽峡部。

足太阳络脉:络名:飞扬。

部位:足外踝上七寸处。

邻经:别走足少阴经。

循行:从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经。

足少阳络脉:络名:光明。

部位:在足外踝上五寸处。

邻经:别走足厥阴经。

循行:从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阴,向下联络足背。

足太阴络脉:络名:公孙。

部位:在距第一跖趾关节后方一寸处。

邻经:别走足阳明经。

循行:从公孙穴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人腹腔,联络肠胃。

足少阴络脉:络名:大钟。

部位:在内踝后下方。

邻经:别走足
太阳经。

循行:从大钟穴处分出,走向足太阳经。

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足厥阴络脉:络名:蠡沟。

部位:在足内踝上五寸处。

邻经:别走足少阳经。

循行:从蠡沟穴分出,走向足少阳经。

其支脉经过胫骨,向上至睾丸,结聚在阴茎处。

任脉之络:络名:鸠尾。

部位:在胸骨剑突下。

邻经:督脉。

循行:从鸠尾穴处分出,自胸骨剑突下行,散布在腹部。

督脉之络:络名:长强。

部位:在尾骨尖下半寸处。

邻经:别走足太阳经。

循行: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

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脾之大络:络名:大包。

部位:出渊腋下三寸处。

邻经:联络周身之血。

循行:从大包穴处分出,出于渊腋下三寸处,脉气散布在胸胁部。

络脉的生理功能:在阴阳表里经脉之间起纽带作用,参与十二经脉的整体循环,其病变特点是:十五络脉所反映的病候,主要偏重于四肢体表的疾患,多为局部病变,不像十二经脉病候那样深重繁杂。

经别
经别:经别为十二经别的简称,是十二经脉别出的,分布于胸腹和头部,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联系的另一经脉系统。

它是包括在十二经脉范围以内的经脉,故称其为“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循行上具有“离、合、
出、入”的特点。

每一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称作“离”(别),进入胸腹腔称“入”,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合”。

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

足太阳~足少阴(一合):
足太阳经别:别入:于胭中,其一道行至尻下五寸处,别行入于肛门。

别行:属于膀胱,散于肾,当心入散,系舌本。

出合:从膂上出于项。

合于:足太阳。

足少阴经别:别入:胭中。

别行:别出一脉与足太阳相合上行至肾,当十四椎处,从而联属带脉;其直行者,从肾上行系于舌本。

出合:复出于项。

合于:足太阳。

足少阳~足厥阴(二合):
足少阳经别:别入:上行绕髀,至毛际与足厥阴经脉相合,别者入季胁之间。

别行:循胸里,属胆本腑,散行至肝,上贯人心,上行挟咽。

出合:出于颐颔,散布于面,系目系,合眼外角。

合于: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别入:自足背别行,上至毛际。

别行:与足少阳别行的正经相合上行。

合于:足少阳经。

足阳明~足太阴(三合):
足阳明经别:别入:上行至髀,深入腹里。

别行:属于胃腑,散行至脾,上通于心,上循咽。

出合:出于口,上行鼻柱的上部及眼眶的下方,还系目系。

合于:足阳明经。

足太阴经别:别入:别上至髀。

别行:与足阳明别行正经相合上
行,络于咽,贯舌本。

合于:足阳明经。

手太阳~手少阴(四合)
手太阳经别:别入:别人肩解,入于腋下。

别行:走心,系小肠。

合于:手太阳经。

手少阴经别:别入:人于渊腋两筋之间。

别行:属于心,上走喉咙。

出合:出于面,合目内眦。

合于:手太阳经。

手少阳~手厥阴(五合)
手少阳经别:别入:别于巅顶,入于缺盆。

别行: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合于:手少阳经。

手厥阴经别:别入:别于腋下三寸天池穴处。

别行:入于胸中,联属三焦。

出合:沿喉咙,出耳后,完骨下。

合于:手少阳经。

手阳明~手太阴(六合)
手阳明经别:别入:从手上行,循胸前膺乳之间,别于肩盂穴处,行入于天柱骨。

别行:经缺盆下入大肠,又上行联属于肺,再向上沿咽喉。

出合:出缺盆。

合于:手阳明经。

手太阴经别:别入:别出入于渊腋,行手少阴经之前。

别行:入走于肺,散行至大肠:出合:上出缺盆,循喉咙。

合于:手阳明经。

十二经别之中的六阳经,都要行过与其相表里的脏腑,六阴经经别也都行过本脏。

这不仅说明了十二经别都和脏腑相联属,在机体内部起着濡养脏腑的作用,而且突出了阴阳两经互为表里的配偶关系。

其分布与相互的关系比四肢由络脉来沟通表里组织更为缜密。

十二经别辅助了十二经脉对内脏和体表的联系,体现了手足三阴三阳在表里
关系上的“离、合、出、人”和相互灌注,同十二正经、十五络脉、奇经八脉等,构成了运行气血循环体系。

因为每一经脉均有其自己的经别,所以某一经腧穴主治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经脉的循行部位上,这也就具体地说明了经别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