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影赏析观后感
教师电影观后感
![教师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be8f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0.png)
教师电影观后感引言《教师电影观后感》是对一部涉及教育主题的电影进行观影感受和反思的文章。
本文将通过对电影剧情、人物塑造和教育主题的分析,探讨电影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和观点。
电影背景电影《教师》是一部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作品。
影片以中国大学为背景,讲述了一名濒临退休的教师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
剧情分析故事发生在一所知名大学,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教授。
在故事一开始,我们看到教授充满热情地讲授课程,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教授遭遇了困境。
教授面临着退休的压力和对自己教学理念的怀疑。
他开始质疑自己是否对学生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与此同时,他的学生们也面临各自的困境,如就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教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激励学生,他组织了一场学术辩论赛。
辩论赛成为了教授和学生们重新思考自己价值观和想法的渠道。
通过辩论赛,学生们相互激励,不断成长。
最终,教授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人物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塑造非常精细和立体。
教授是个坚韧不拔的人,他在教学和人际关系中都有自己的原则。
他的学生们各具特色,有勇敢的、聪明的,也有胆怯的、固执的。
这些学生形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群体,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和思想。
电影通过展现每个角色的成长和转变,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观众能够看到每个人物的独特性格和价值观,进而与他们产生共鸣。
教育主题电影《教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力。
通过教授和学生们的交流和互动,电影探讨了以下教育主题:价值观的传递故事中的教授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辞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他教育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辩论赛,教授帮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
培养学生创造力电影中,教授鼓励学生们思考问题,不仅仅追求书本知识。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辩论赛,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学会了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教育电影观后感
![教育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c3a92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3.png)
教育电影观后感教育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教育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星期二,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一部感人的教育片《让爱永恒》。
里面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这些故事都给了我很多深刻的启示。
这部教育片分为三个小故事,都是围绕“爱”这个主题展开的。
第一个故事讲述了失去手臂和容貌的小莹仍然坚持跳舞。
第二个故事讲述了赵老师对同学们无私的爱。
第三个故事讲述了义工桂明哥哥热心帮助外来工子女小龙,使他能留在城市里上学。
在这三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天真可爱的小莹非常热爱舞蹈,但不幸的是遇到了车祸,让她失去了右臂和美丽的容颜,这对热爱舞蹈的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把自己关在房间内,茶饭不思。
父母为此感到非常伤心难过。
一天,老师和同学们去看望小莹,可发现她站在天台的栏杆上,想了结自己的生命。
父母、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万分焦急,最终在老师的劝导下,让她不忍心自杀,从而恢复了信心,重新站到了人生的舞台上。
看完了这感人的故事,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许多启示:父母的爱不是为了我们的荣誉,而是,你就是他们的孩子,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更让我懂得了坚强,当我们在遇到挫折困难时,不应该以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甚至自暴自弃。
而要学会尊重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树立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持战胜挫折困难,做生活中的强者!教育电影观后感(精选篇2)古人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题记今天班会课,老师给我们看了《法制教育》影片,我感触甚多。
记得那个影片中有个女孩,名叫小女。
她家境不好,父亲早逝,母亲则是一名街道清洁工,每月就以几百元的薪水过日子。
小女因此感到很自卑,很少和同学交流。
其实,她不是不需要友谊,而是比别人更渴望友谊,但是她又害怕在交友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伤害。
一天放学,小女走出校门口,就碰到几个小混混:“靓女,走,做我们老大的女朋友。
”“我不要!”“走嘛,做我们老大的女朋友。
”就在这时,一个人称“豆丁妹”的人出现了,她拿出刀把那些小混混给逼走了。
中国大学mooc电影赏析观后感
![中国大学mooc电影赏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3251f9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f.png)
中国大学mooc电影赏析观后感一学期马上就过了,通过一学期影视鉴赏课程学习对于电影的理解还是比较深的,对于电影的理解比较深。
曾经,去看一部影片通常就是看看影片里是不是有自己喜欢的星星,而看过一部影片之后,就不得不单纯地说影片好看也许并不美自己事后并不会想到影片到底给了我们观众什么样的表情,一直以来对于影片或者电视剧并没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见解,对于其背景意义与材料、所展现的视角并不清楚。
一个学期影视鉴赏学课程习,使我体会到一部影片的某些内在意义,看片别光觉得好看不好看是,也要了解、深刻了解,才会使曾经觉得不美或者不爱看的类型觉得存心义使人必须喜欢电影。
大家在观看同一部影片时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感受,大家从这部影片中得到了不同的真理与认识,但通过影视鉴赏后却能帮助大家体会到比影片更为深刻的真理,进一步促进自己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
我不知道非常来的艺术评论能力,但影视鉴赏课却让我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影片,也为我与影片亲密接触提供了舞台。
影视鉴赏促使我对艺术尤其是电影艺术有更高的欣赏能力,并使我以一种更理智的眼光来处理问题。
一提到“电影”,许多人的看法里马上闪现出这样一种现象:故事片,走进电影院就会播放出这样一种电影。
电影诞生之初,它确实存在。
那时电影这一新兴玩意儿更受人们喜爱,有些聪明的商人马上就利用电影获得了收入。
与此同时,由于设施异常昂贵,拍普通电影的人们也不可能有办法。
因此,早期电影在那个时候成了建立于工业技术之上、通过商业渠道进行开发的买卖。
因为这是买卖经,它自然与娱乐,而非艺术有密切关系。
这当然对影片之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但影片诞生之初,确实有可能让影片谋生,近乎独。
但一定阶段上的历史事实实际上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历史的走向。
固然电影基本上、尤其是其初期,都属于工业,但是目前发展证明电影未必属于工业──只属于商业经营这部份。
跟随着技术的发展,做电影机器已经不贵了,尤其在这个时刻,普通人家可以有摄录一体摄像机了,使用起来,可以格外自如由地拍摄影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5c394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b.png)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在阅读屋的校本课程中,梁老师和我们一起赏析了一部电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主要讲:一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到一所寄宿学校“池塘之底”当学监。
在这里上学的都是需要“再教育”的问题学生,谁也不愿意来这里工作。
哈珊校长管理这些学生的方法是“行动---反应”,只要谁做错事,他从来不好好教导,而是把他们关闭起来,甚至毒打一顿,使到这些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变得更加叛逆。
马修老师就不一样,他对学生总是很宽容,不会高高在上。
为了让学生有自信,他偷偷组织了合唱团,他很用心教学。
学生在歌唱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找到了积极向上的希望。
我觉得“池塘之底”的学生都太可怜了,他们寄宿学校,经常见不到父母。
而且只要一犯错,就会被关禁闭,失去自由,他们还是很小的孩子,却过着像监狱犯人那样的生活。
这个年龄的孩子不是应该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吗?可是我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有痛苦和冷漠。
是放弃他们的父母和残酷的'哈珊校长让他们变成这样的。
幸好马修老师来了。
他来了以后,学生犯错,他都是尽力袒护和宽容。
学生开始的时候总是戏弄他,但他都不在意,还跟学生开起了玩笑,渐渐地学生觉得他很亲切,就喜欢上马修老师。
马修老师还能发现学生的优点,他发现这里的学生都很会唱歌,于是他组织了一个合唱团,合唱团中有高音部、中音部、低音部,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歌唱优点。
尤其是皮佩尔,他的声音简直是“天使之喉”、“天籁之音”,正是因为这次合唱,他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歌唱家。
如果我是皮佩尔,如果我是“池塘之底”的学生,我会非常感谢马修老师。
是这样的老师,让他们在绝望之地找到了人生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自强,做事要乐观的去面对……一所不起眼的学校有一群不学习,整天捉弄老师,时不时地抽香烟,有着一些不良思想的学生。
我想,没有老师会来这儿教书。
但他偏偏就来了——长相普通,毫不起眼的音乐教师马修。
教师观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教师观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610b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c.png)
教师观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塑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
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与手段,以期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近期,我作为一名教师观看了一部警示教育片,对其中的内容和启示深感震撼。
下面,将就这部警示教育片给予我所带来的影响和感悟作一番分享。
教育片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生动再现了一些青少年因不良行为而付出极高代价的故事。
片中展现的案例涵盖了各个方面,如网络欺凌、校园暴力、违法犯罪等。
这些真实而残酷的故事无不令人心生忧虑和深思。
警示教育片通过展示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危害与痛苦,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观看这部教育片,我深切地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并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正如片中所呈现的那样,一些青少年因为未能正确处理诱惑和挑战,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教育片反映的现实,令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育片也让我意识到了青少年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复杂和艰难。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和诱惑。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干扰。
教育片的呈现,使我以教师的身份更加看到了青少年的深陷和无助。
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的不良行为,应该在教育中主动引导,关心和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片中展现的案例虽然让人触目惊心,但是片中也呈现了一些积极的例子。
一些学生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勇于改正,最终脱离困境。
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改正错误和成长的潜力,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重新找到正确的人生轨道。
通过观看这部警示教育片,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学前教育纪录电影观后感
![学前教育纪录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1d8b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b.png)
学前教育纪录电影观后感《学前教育纪录电影观后感》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在电影中准确地展示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则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挑战。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以学前教育为主题的纪录电影,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部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真实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自然环境对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电影开头,画面中的儿童们在户外的花园里探索、观察自然。
他们自由自在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不仅学会了各种动植物的名称,还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引发了我对学前教育中自然教育的思考。
自然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们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关怀。
他们在户外活动中学习观察、分析和表达,培养了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我在电影中看到,儿童们在花园里自主地观察昆虫、花草,并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它们的特点,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培养的重要性。
除了自然教育,电影还展示了学前教育中的社交教育。
儿童们在电影中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了友谊、分享、互助等社交技能。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社交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融入学校生活,还对其后期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中的场景使我深刻认识到,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电影还呈现了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表达。
通过亲子游戏、绘画、剪纸等形式,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儿童的个性和才华,还为他们的综合智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儿童们展示作品的自豪和快乐,这使我感到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整体发展的关怀与支持。
通过观看这部学前教育纪录电影,我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只有在充分理解儿童的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学前教育。
而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学习。
我相信,通过积极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潜能。
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
![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b47ac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4.png)
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通用28篇)教育电影是指以教育事件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师生关系、教育热点,以塑造教师和学生形象为主的艺术电影或纪录电影。
店铺为你分享了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通用28篇),希望你们喜欢。
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篇1今天,我看了亲子教育电影。
亲子教育电影有八部,我看了第二部,它的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学》。
里面说了有一位爸爸供不起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同时上学,所以想用勺把来决定供谁上学,转动勺子,勺把尖对正谁,谁就去上学。
结果,勺把尖对正了弟弟。
我看了后觉得很有趣,竟然用这种方法来决定让谁上学。
弟弟就因此上学了,姐姐就退了学。
忽然,有一天,爸爸知道了弟弟石娃逃学了后,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石娃从此认真读书。
当他考上了中学时,高老师让他参加奥林匹克国际化学大赛,石娃拿了一等奖。
后来他考上了地区师范学校,但他却发愁了,城市离这个村有100多公里,怎样照顾生病的爸爸呢,于是,石娃决定背上爸爸去上学。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处境很幸福。
石娃舍不得他的爸爸,让我知道亲情的可贵,这真是一部很好的亲子教育电影。
观看教育类电影后的观后感篇2虽然学过了很多专业课,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无法写出比较专业的论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所以还是选择写关于看过的电影的一些感想,第一次这样关心教育的眼光来看电影,的确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老师在大一的时候给我们放了很多电影《大一新生》、《小孩不笨》、《放牛班的春天》,也许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老,不理解其中的意义。
但是到了大二又看了《死亡诗社》以及《蒙娜丽莎的微笑》忽然觉得明白了很多,关于当一个教师,关于教育。
简介一下《蒙娜丽莎的微笑》,背景是五十年代的美国,一个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来了一个艺术史女教师,一个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想让女性重新找回自我,不要做男人或者是婚姻的附庸的女子。
这个学院里的学生都是家庭非常好的,这些女孩子从小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们却个个都被塑造成想尽快结婚,嫁个好男人的家庭主妇。
教育电影观后感
![教育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23f7e8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01.png)
教育电影观后感近年来,教育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这些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并唤起我们对于教育的思索和反思。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三部我觉得很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并分享我的观后感和思考。
1.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是一部源自于瑞典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自杀未遂的老人欧维通过和邻居的相处逐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部电影并没有营造出什么美好的场景,却引人深思。
欧维身患绝症,年迈孤独,无依无靠,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在邻居的陪伴和引导下,他逐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存在。
他通过在邻居家帮忙干活、拍摄家庭纪录片、打电话给熟人等小事,重新找到了与人交流的乐趣,明白了与他人相处与沟通的重要性,最终也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眷恋。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感到了人生最为重要的认知,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无论在哪一个人生阶段,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活、认识自己、与他人交往,在细节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对于教育而言,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积极心态,而非急于让他们去汲取死记硬背的知识。
2. 《步履不停》这部电影被誉为是“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乡村老人在过一生中跨越四个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坎坷和变迁。
影片通过塑造老人固执又谦虚的人格、与女儿的亲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草根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品格与人的修养,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精神、自信心和创造力的人才。
特别是在当前的中国,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祖国的民族栋梁。
3. 《黄金时代》这是一部由姚晨、冯绍峰等一众实力演员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位女作家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坎坷经历,展示了文化大革命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混乱。
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0篇
![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2adb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5.png)
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我在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后,深受震撼。
影片中展现的片段让我意识到了某种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了我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在看完片子后,我决定做出一些改变,比如……2.这部教育片着重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我在观看过程中深受感动,对于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
我意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支撑,我将更加珍惜和维护这份关系。
3.教育片中展示的一段真实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段故事带给我很深的启示,让我意识到人生中的某些选择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从此刻起,我将更加慎重地对待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
4.在观看这部教育片后,我感到自省。
片中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我决心要更加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影响身边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5.教育片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巨大挑战,但最终选择了正义和坚强。
看到这个结局,我深受鼓舞,决心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轻言放弃。
6.这部教育片让我对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影片中展示的现实问题让我反思自己的处境和未来走向。
我明白了要想改变社会,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7.教育片中的某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那种震撼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人生面临困境时该如何面对。
我决定要更加坚强,更加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8.这部教育片让我顿悟到了很多。
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选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懂得承担后果。
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9.教育片中展现的人性光明和黑暗让我对社会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我决定要做一个思考者,要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人,改变社会。
10.在观看这部教育片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
这部片子让我明白了人生不易,但只要坚持正义与真理,就一定能走出困境。
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以上是我的观看警示教育片后的十篇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教育常识电影观后感二年级
![教育常识电影观后感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65c73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b.png)
教育常识电影观后感二年级电影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通过影像和剧情传递信息和情感。
近期,我观看了一部教育常识电影,让我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触动。
这部电影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索和反思。
首先,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故事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在学校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他逐渐成长并克服了自己的困难。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态度和思维方式。
只有正确认识到教育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成为优秀的人。
其次,这部电影还展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主人公的父母和老师紧密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环节,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要给予孩子爱和关怀,还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使我深刻意识到家庭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此外,这部电影还提到了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电影中的学校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丰富孩子的学习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表明教育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最后,这部电影还给我带来了对教育的思考。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很多孩子面临的问题,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这使我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真正关心和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是否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
我认为,教育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价值和有创造力的人才。
通过观看这部教育常识电影,我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触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方式。
教育电影赏析放牛班的春天
![教育电影赏析放牛班的春天](https://img.taocdn.com/s3/m/b01fe3e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6.png)
教育电影赏析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电影赏析》《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重回法国,看着当年音乐启蒙老师马修遗留下的日记,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1948年,马修——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这个学校被人们戏称为“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局部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
交接工作时,原任管教匆忙逃走,开始工作后看到的是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学生的手段,“行动——反响”,这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
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孩子们的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冲动,他要改变管教像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态度。
当马修无意间听到孩子们在寝室放声高歌他们自由随想曲,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的时候,如获至宝,因为他发现了这些孩子的真情实感,虽然怪声怪气的满嘴跑调,根本没有唱歌的技巧,但是歌声中流露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对池塘之底学校的真实感受,纯真中带着快乐,纯真中带着点满足。
凭着对音乐的敏感,马修感觉到自己找到了和这些顽皮儿童心灵相通的地方,他决定用他的音乐创作和这些孩子一起谱写新的生活,谱写生命的新篇章。
机遇就在眼前,马修决定立即组建合唱团,让这些顽皮的孩子在充满淤泥的池塘之底,看到希望之光,感受新的生活,感受生命的灿烂。
童年时代的许多欢乐,虽然转瞬即逝,甚至还有许多已被遗忘,但是马修即将送给这些孩子的希望之光,就要给这些孩子奏响人生的华彩乐章。
但是合唱团办的很不顺利,皮埃尔,人送外号“天使的脸蛋,魔鬼的心肠”,淘气到令人“崩溃”,给合唱团带来很多麻烦,更别提合唱团还有一批叛逆的孩子,但是宽容到极致的马修,用仁爱的心为孩子们谱写歌曲,用自己特殊的教育方法——音乐,温暖这些孩子冰冷的心,抚慰这些孩子受伤的心,他循循善诱,小心翼翼,开掘皮埃尔的音乐天赋,使其“天使般的歌喉”绽放光荣,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马修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埃尔成为世界著名指挥家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马修的.“仁爱、友善、宽容”令我感动,《放牛班的春天》值得我们深思。
观看《警示教育电影》心得体会
![观看《警示教育电影》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30b22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0.png)
观看《警示教育电影》心得体会
对于《警示教育电影》,我深有感触。
这部影片通过展现真实
生活中发生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后果,以警示和教育人们。
以
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和体会。
首先,该电影展示了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我们目睹了各种犯罪活动引发的惨剧,包括
家庭破裂、人民生活受影响以及社会秩序受到破坏等。
这些后果让
人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意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其次,该电影呼吁人们遵守法律和秉持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在
影片中,通过展示主人公遭遇困境和坚持正义的故事,我们看到了
法律和道德的力量。
这启发了我对法律的尊重和对道德的坚守,同
时也提醒了我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义务履行。
此外,该电影还通过揭示犯罪背后的原因和心理动因,增强了
观众对犯罪行为的认识。
我们从中了解到,犯罪往往与不良的环境、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有着紧密的关联。
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并为犯罪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观看《警示教育电影》让我对犯罪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法律和道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呼吁人们秉持良好的价值观并警示其严重后果,这部影片在社会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相信,只有增加社会的警示教育,才能更好地减少犯罪行为并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2024年安全教育片观后感范本
![2024年安全教育片观后感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7f0b3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6.png)
2024年安全教育片观后感范本《2024年安全教育片》观后感近年来,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安全教育是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2024年安全教育片》作为一部致力于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的影片,无疑是对社会公众进行安全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
影片以未来的2024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小学生小明在校外遇到的一系列安全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向观众传递了一些常识性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整个影片紧凑而生动,将安全知识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使观众可以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获得知识的启发。
首先,影片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例如影片中,小明为了找回丢失的玩具,不慎进入了危险区域,差点发生了严重的意外事故。
这个情节非常紧张刺激,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拍摄手法,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安全意识对于避免意外事故的重要性。
同时,这个情节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不敢掉以轻心。
其次,影片还通过可爱的角色塑造和幽默的对白,增添了观影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影片中,小明的朋友们扮演了一些危险情景的角色,他们通过错误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小明通过及时的提醒和教育,帮助他们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些角色不仅生动且逗趣,常常通过幽默的对白和搞笑的情节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有用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此外,影片还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带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之中。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亲身体验一些危险情景,如火灾、地震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危险情景的危害性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种体验方式非常新颖而独特,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观众对安全教育的兴趣。
虽然《2024年安全教育片》在传递安全知识方面做得很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影片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和全面。
教育电影观后感一年级
![教育电影观后感一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9c97dc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d.png)
教育电影观后感一年级《教育电影观后感——一年级》一年级是孩子们学习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们童年的第一步。
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教育电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给予孩子们正能量的教育指导。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关于一年级学生的教育电影,深受感动和启示。
下面,我将就这部电影进行观后感的分享。
第一章:初入校门,新生活的展开电影一开始,画面展示了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们第一次踏入学校的场景,他们神采奕奕,满怀期待。
与此同时,电影也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展示了学校的美丽校园和温馨教室,让观众感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段情节让我感悟到,一年级学生虽然年幼,但他们对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们希望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温暖的家庭教育在电影中,家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的家长给予他们关怀和爱心,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还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他们在家中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通过观看这个家庭教育的展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是如此的重要。
只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才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均衡发展。
第三章:师生情谊,陪伴成长在电影中,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用温暖的微笑和耐心的指导,引导孩子们适应学校生活,并通过互动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被老师的爱心和教导所感动。
他们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这种师生情谊巩固了孩子们对学校的向往,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第四章:勇气与坚持,成就未来在电影的最后,一年级学生们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都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每一个孩子都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段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向我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育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教育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3d07168762caaedc33d443.png)
教育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音乐之声》讲述了1938年,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
以下是我整理的音乐之声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音乐之声》观后感范文一《音乐之声》是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年轻的家庭女教师玛利亚和七个单亲孩子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二次看完这部经典老电影,我依旧感受很深——异常是玛利亚的温柔、善良、热情和耐心以及她的坚强、勇敢和无私纯洁的爱。
借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让这个缺少爱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欢乐,她用心地去了解七个个性不一样的孩子,爱护他们、教导他们,用心地去爱他们,孩子们从心里理解了她,从心里喜欢她,并在她与上校结婚后亲热地喊她“妈妈”。
玛利亚是怎样样赢得孩子们的心的呢?她热爱生活,如她热爱歌唱废寝忘食一般。
她对生活充满活力,感染了孩子们,甚至是严肃的上校,让他们重新看待这个世界,重新看待生活,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和期望,感受到了生活的完美。
这是一个教师最难得的地方。
她宽容,幽默。
初到上校家,人生地不熟。
孩子们就给她下马威,在她口袋里放癞蛤蟆,说她衣服难看,长得丑,没品味,在她椅子上放坚果,她并没有生气,全当是孩子们和她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已。
她没有向上校告状,而是用幽默的形式化解了尴尬和矛盾,让孩子们对她产生了信任和亲切感,感受到了温暖。
她没有教师的架子,有亲和力,和孩子们做朋友,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
她真心地为孩子们着想,敢于批判不合理。
她不用哨子,而是努力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在上校反对的时候,她坚持为孩子们做衣服,不是让他们穿着古板的水手服。
在她的眼里,孩子们的生气都被扼杀在那些规矩里。
她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拘一格。
无论是寂静的山坡草地,还是喧闹的城市小镇,都能够变成她的课堂,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释放的同时也很快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并且培养了她们的交际本事,锻炼了胆识。
教育电影赏析心得体会
![教育电影赏析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613608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e.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传递情感,还能够启发思考,引领观众走进教育的世界。
近期,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电影,深受触动,以下是我对该电影的赏析心得体会。
一、电影概述《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导演是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影片讲述了一位音乐老师克莱门特·马修来到一个问题学校——底特里夫学院,通过音乐教育改变了一群问题学生的命运。
这部电影以其温馨的情节、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音乐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二、教育理念1.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电影中,底特里夫学院的学生们各有特点,有的调皮捣蛋,有的成绩优异,有的内心自卑。
克莱门特·马修老师没有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是发现了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
这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者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
2. 激发学生的潜能在电影中,克莱门特·马修老师利用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
他发现了一位名叫皮埃尔的学生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便鼓励他参加合唱团。
在合唱团的训练过程中,皮埃尔逐渐找回了自信,成为了班级的榜样。
这表明,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并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3. 关爱学生的心灵成长电影中,克莱门特·马修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即“育人先育心”。
这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三、电影艺术特点1. 情节感人《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影片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如克莱门特·马修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合唱团的演出等,展现了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2. 音乐优美电影中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为影片增色不少。
尤其是合唱团的演出,将影片推向了高潮。
音乐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涵,也传递了正能量,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
![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231fb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5.png)
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最近,我看了一部教育警示片,片名叫做《青涩岁月》。
这部片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当下教育的种种问题。
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物,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学生,还有一些是家长。
这些人物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好的地方,比如教育方式狭隘、学生压力过大、家长过于溺爱等等。
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常见,但在影片中,却被描绘得令人心痛。
首先,影片中的老师们给人的感觉是太过于专注于升学率。
他们只关心自己班级的优秀学生,不太关心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
这种做法会让那些本来就自卑的学生更加消沉,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伤害。
其次,学生们时常备受压力。
高考、中考、小测、大测,这些升学关都让学生们感到了无比的压力。
他们一味地追求好成绩,把学习和考试看成了唯一的人生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从而导致身心健康的崩溃。
最后,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
电影中的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荣耀和希望,但过于严苛的管教和高压的要求,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而当孩子面对父母的逼迫和无法达到要求时,他们会选择逃避和隐瞒,从而削弱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
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现状,让人不禁深思。
我们应该摒弃权威主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摆脱宏观的课程要求,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多样性的培养。
另外,我们也应该减少考试的频率,营造一个富有创新力、乐于探索、有思考力的教育氛围。
最后,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总之,这部教育警示片提醒我们,教育不应该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需要让他们收获智慧和幸福。
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目标。
希望我们不断地拓宽教育的视野,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在更加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电影观后感
![教育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92a5f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c.png)
教育电影观后感教育电影观后感(通用23篇)教育电影观后感篇1《叫我第一名》是由彼得·沃纳执导,Thomas Rickman/Brad Cohen编剧,吉米·沃尔克,特里特·威廉斯,多米尼克·斯科特·凯伊,莎拉·德鲁等主演的励志传记类轻喜剧。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的一种严重的痉挛疾病。
但他始终乐观积极的坚持着教师的梦想,默默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出色的老师,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四个收获1、即使是身体残疾,都不能阻挡梦想。
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你去实现梦想,真正阻挡的是自己。
如果真的想要,一定会实现。
很羡慕患有妥瑞氏症的主人公有一个坚定的教师梦想。
我也在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能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什么呢?2、再次认识到坚持到底,不放弃的重要性。
男主角为了找到愿意接受他做老师的学校,找了20多间都不放弃。
这样的坚持,这样的毅力真让人佩服。
虽然他也有泄气的时候,但是他有母亲的激励,也没有放弃。
我也在想,在困难考验面前,我能坚持多久?我似乎是一个很容易退缩的人。
一遇到问题,我内心就会泄气,就会打退堂鼓。
如果遇到下次有问题、挫折,我要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多一下,也许就成功了。
3、疾病、困难、挫折都是自己的老师。
很庆幸自己身体健康,也很感恩有健全的身体。
在困境中遇到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老师,都会教会自己什么,关键是要迎难而上。
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4、乐观幽默的重要性。
遇到挫折,或者尴尬的'时候,要学会自嘲,要让自己乐观起来,让自己在困难面前不要愁眉苦脸,要笑着去应对困难。
三个感受1、要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如果人人都轻易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又怎样能显得梦想实现的可贵呢?在实现梦想之前遇到的种种困难,都是对自己的考验,为了证明自己衬得上自己的梦想,所以要不断在失败中历练自己,不要放弃。
2024年校园安全教育片观后感
![2024年校园安全教育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c7245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c.png)
2024年校园安全教育片观后感2024年的校园安全教育片让我深感触动和思考。
影片以真实的场景和情节刻画了校园内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件,如火灾、交通事故、欺凌等,通过展示这些事件对学生和教职员工造成的伤害和后果,引起了我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
首先,影片突出了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片中,学生们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危险和安全意识不强。
他们对火灾逃生和急救等基本常识缺乏了解,对危险行为缺乏警惕性,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让我意识到,校园安全教育的薄弱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安全教育,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其次,影片揭示了校园安全责任的共同承担。
在片中,不仅仅是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教职员工和家长们也应该承担起责任。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安全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并提供安全教育。
家长要关心孩子在校的安全,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校园安全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另外,影片还着重强调了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
在片中,展示了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和身体伤害。
欺凌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却常常被忽视。
通过这部影片,我认识到了欺凌对个体的严重影响,以及整个校园的氛围受到的污染。
如何防范和应对欺凌行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片通过展示相关案例和给出解决方案,让我对如何防止和应对欺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影片还提出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剧情的展示,我们看到了学校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的不足之处。
校园安全管理应该严格执行,包括制定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安排安保人员、设立安全设施等。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知识培训,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应对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与社会力量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格局。
通过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
综上所述,2024年的校园安全教育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电影赏析》电影观后感
生物系10101910206 覃荣华
最近,老师让我们看了几部跟教育有关的电影、纪录片,说实话,若在平时,这些电影看看、笑笑就过去了,没有去思考电影背后的意义。
这次站在教育的角度去赏析电影,感触颇多。
《初潮》是我们看的第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上海一所学校五年级的学生生活,在整个放映过程中,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让我们忍俊不禁。
在这些活波、纯朴孩子们生活的背后,有多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呢?这部纪录片有几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数学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在发放完试卷之后,大声说到:”XXX,XX,和XXX三位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粗心大意,拉了我们班级的后腿,同学们,你说我们能原谅他们么?“全班同学高声叫喊着” 不能原谅“。
被指为班级祸首的三位同学感觉孤立无援,有的将头埋入衣领,有的低头垂目,无声哭泣,周围的同学没有哪一位向他们伸出援手,反而脸上带着”幸好不是我,我也帮不了你的“庆幸全身远祸的表情。
而在整个电影中,一直贯穿着数学老师对每次测验成绩的分析比较,有XX 分是由于XX个学生粗心造成的,最高分多少,最低分多少这样的话语。
学生们可能早以习以为常,在老师唯分数论的教育下,学生们一切都围绕着分数转。
一个学生考了90多分,他说的话竟然是觉得自己考得太差了,在这个班里面89分竟然是最低的成绩,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觉得老师不应该整天拿分数说事,更不应该公开就分数而点名,这会让学生感觉很丢脸,也会对老师产生意见,更有甚者学
生会因此讨厌这门课程。
电影中的数学老师三次分析测验的结果,每次都大同小异,可见她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让学生进步,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
在这部纪录片中没有出现英语老师的身影,但学生们的英语舞台剧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平时捣蛋调皮的孩子英语也可以说得那么好,英语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与数学老师形成鲜明对比。
老师在教学上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语文老师不能每天都在概括段落大意,英语老师也不要光讲一下干巴巴的语法,老师要能技巧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又何愁学生不想学、学不好。
第二个震撼我的是学生们在检查视力的时候,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近视!他们都还是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但是身体已经有了残缺,这是怎样的代价!难道我们的学习是以我们的身体为代价吗,学生们的视力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如今电子产品的普及,我们的学业负担重也是重要的原因。
减负这个口号喊了好几年,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谈何容易,这需要国家、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
第三个是小穆的琴声,小穆每天都要练琴,我不知道每次对小穆弹琴的特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她的琴声有传递什么信息吗?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练琴,但我想白天繁重的学习,回来还要练琴一定很累。
这样的事情平时屡见不鲜,我们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为我们的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学。
我们的孩子好不容易盼来了周末,却又在各种班间奔走。
家长不能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班,应该遵循孩子们的意愿和兴趣,不能盲目跟风,别人报我也报。
第四个是班主任老师的一段独白,这跟她平时对学生说的很不
一样。
的确成绩好的能力不一定强,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力也未必差,成绩不代表一切。
这些道理老师都明白,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不以成绩的好坏去衡量一个学生呢。
这也让我自己思考,以后我走上教师的讲台,我自己是否能做到吗。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教育体制下,我是否有勇气、有能力摆脱中考、高考的束缚,进行不一样的教学。
我希望我能做到,我会为之努力。
《大师来访》也给人启迪,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随机选出了6个少年,在短短3天时间内,通过与他们游戏,给他们灵感,不断鼓励他们,使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在舞台上演出。
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听到演奏家们对孩子们有任何的批评,也没有对孩子们的作品有任何的修改,而是赞美与鼓励。
而我们的孩子们作的曲都很好,旋律感很强,让人无法想象这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写出来的。
反观我们中国的老师,当个小女孩想让老师帮忙找人合奏她作的曲时,这个老师却一直在说作曲是一件多么专业的事,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留给小女孩的只有失望和眼泪。
但小女孩并没有要创造出多么优秀的作品来,只是一个尝试,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就被拒绝了。
其实在我的眼中,我们中国的老师很多都是这个样子,对于学生一些创新或说超出他们想象的想法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做,而是质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总是担心着担心那,孩子们没有长辈的认可,也不敢贸然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制约着我们总是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家长也是一样,在孩子们想学走路的时候,怕他们的摔倒,就把他们抱在怀里;在孩子们想学做菜的时候,怕他们
被刀切到手,就不让他们做,所以今天的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人担忧。
孩子的潜能是很大的,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不要打击他,羞辱他,而是一个给予他们鼓励,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就算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不能把他们的创造扼杀。
我们老师说:“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他未受教育时不能实现的境界”。
这应该是最好的解释吧。
《非常教师》跟以前看的一部叫《热血教师》的电影情节差不多,都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接管的班,班上学生都是来自贫民区,有的父母吸毒、坐牢,有的家里有近十个孩子。
没有人相信他们可以学好。
但老师相信了,告诉他们,人生是自己决定的。
没有人爱那些被遗弃的孩子,她爱他们,家访、请他们吃饭,告诉他们她多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很重要的是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让他们知道,老师们相信他们可以做到。
最后,这些“问题”学生都开始认真学习,并与庄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体会是:爱你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你的每一个学生。
教育就是教其心,育其身,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有人爱他,他才会爱自己,珍惜自己。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努力的老师。
《21世纪的教学方法:变革的根源》则讲述了一个历史老师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她通过搜查学生的包来让学生感受“权利”的含义,并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国王建立殖民地对民众权利的剥夺,从而与历史联系起来。
她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并模拟法庭,让每个学生发
表自己的看法。
我想我在银行的教学实践也应学习她,不要一股脑就告诉学生,而是让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
中国的教育大多都是“填鸭式”,一味地灌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而学生也都只知道死记硬背,考试完了也就忘了。
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悲剧重演。
通过这些片子看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也看到中国教育的毛病。
郎咸平说中国的教育只是在培养廉价的劳动力。
有时候在想我们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也许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呢。
我们的梦想从小时候的“想当一个科学家”,到“考上重点高中”再到“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大学后却“不知干什么”。
很多人在批评我们的教育体制,诚然,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可能它就是错的,但别人的体制就不一定好,不一定适合我们。
我们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足,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要想我们要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我们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乐于学习,懂得学习,懂得做人,这将是我们终身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PS:很多人对现今的教育不满,探索各式的教育,开办学堂,有一个“今日学堂”,它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也许我们能从中解决我们的疑惑。
/u/133358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