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情绪心理学思想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情绪心理学思想简述

摘要: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体会到:快乐、忧愁或愤怒。这些都来自于情绪。但何谓情绪,却是古今中外学者都在探讨的问题。我国古汉语中曾提到“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后,才出现“情绪”一词。在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上对情绪的分类主要有六情说、七情说、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以及各家学派的性情论。

关键词:六情说七情说情绪心理学性情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体会到:快乐、忧愁或愤怒。这些都来自于情绪。但何谓情绪,却是古今中外学者都在探讨的问题。我国古汉语中曾提到“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后,才出现“情绪”一词。在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上对情绪的分类主要有六情说、七情说、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以及各家学派的性情论。

一、中国古代的六情说和七情说

有人曾言“中国传统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半边天”。[1]在中国古代,早有学者于秦汉以前就对情绪进行过研究和分类,《礼记》中就已提出人有“七情”之分,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把情绪分为“六情”,即善、怒、哀、乐、爱、恶。这两种学说的提法大同小异,而六情说较为合理,因为它基本概括了情绪的基本形式,与现代情绪心理的研究基本吻合,而且,也符合情绪的两极性原则。直到1944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从《说文解字》一书中找出了354个描述人的情绪表现词,按其释义把它们分为18类,即安静、喜悦、恨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耻辱等。

二、中国古代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

从中国古代心理学史发展的过程看,古代学者对情的问题论述比较详尽。可以把它归纳为十种学说:(1)情性说,从情与性的关系出发来揭示情感的实质;(2)情欲说,从情与欲的关系出发来探索情感的内涵;(3)情波说,把人的情感看作是心理的波动

状态;(4)脏腑说,揭示情感产生的生理机制;(5)六情说,说明情感的种类及其性质;(6)动力说,指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7)损益说,认为情感的损益效果是以人们使用情感是否得宜为转移的;(8)利害说,把情感与利害联在一起考察,指出了情感有趋利避害的特点;(9)誉诽说,把情感与誉诽放在一起考察,指出了情感有喜誉恶诽的特点;(10)节导说,说明如何对待情感的问题。[2]

三、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性情论

古人讲的“情”与现代心理学中“情绪、情感”的概念大致相似。古人对“情”曾做过许多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性情说就是其中的一个。古人讲的“性”,主要是指人的品性或德性。孟子主张性情合一,在他眼中性均是善的,情都像是“恻隐之心”之类的善情。直至北齐时期,从善与恶的角度来阐述性与情的关系出现了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刘子新论》主张的性情对立说。在许多学者皆从善与恶的角度探讨性与情关系的同时,也有学者从静与动的角度探讨性情问题,从而提出了性静情动说。

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对于“情”有着不同的见解。他从自然人性论出发,对乐提出了不同于孟子的解释。他不是从道德情感的自我体验,而是从自然情感的社会教化,说明人生之乐。他比较重视情感的感性方面,重视人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需要。但他又是理性主义者,他强调心智或理智对于情感的调节控制作用,即所谓“以理节情”,“以理节欲”,这同礼乐教化又是不可分的。荀子认为,人的性、情、欲都是自然的,也是统一的,“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性、情、欲既然是天生而不可免,因此就是人人所不能无,但又不能顺其发展,因此就需要“节”。既要满足情欲,又要节制情欲,在荀子看来,能完成这两项任务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礼乐。乐是人的情感需要。荀子将情区分为六情或七情,“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这是六情说;“喜、怒、哀、乐、爱、恶、欲,

以心异”(《荀子〃正名》),这是七情说。对于人的自然的情感需要,当然不能压抑或取消,但是也不能任其自然发展,必须以礼节之,以乐(音乐)导之。[3] 虽然中国古代的情绪心理学思想纷繁复杂,百家争鸣,但是各家学派在人类认识自己的艰难历程中却闪烁出耀眼光辉,以独到的哲理性的目光审视着自然与人及其联结,这对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有整体意义上的特殊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斯萍.陈四光.试论述心理过程的分类与心理学的科学体系—兼论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地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九月第5期.

[2]《我国古代关于情感的几种学说》.载《心理科学通讯》.1982年第6期.

[3] 《文化杂谈》儒家论“乐”之礼乐之乐,儒家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