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古代汉语 第一册文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鄭伯克段于鄢
“克”,根據《左傳》的記載是“打敗”的 意思,而其他兩傳(公羊傳、穀梁傳)認為 是殺掉了共叔段(例如:《糓梁傳》云: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
“于”介詞,引進處所。介詞“于”,語源與 “往”有關,主要指明處所,《詩經》中用作 表示動作起始或進行的詞頭(黃鳥于飛)。 《左傳》《國語》開始有被“於”取代的趨勢, 戰國文獻中(如《孟子》等)引用早期文獻時 還有別于“於”。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縣。
古代漢語課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基礎課,是漢語言 文學專業,以及從事漢語教學人員的必修課。
古代漢語的基本理論知識是指貫穿於古代文獻語言 中的文字、音韻、語法和辭匯四個方面的系統的理 論知識,也就是本教材通論部分涉及到的內容。
古代漢語課可以成為解開古人思想、古代文化等秘 密的一把鑰匙,為進一步鑽研古典文學、傳統學術 文化掃清障礙。其次,這門課涉及到的基本理論知 識可以直接指導中學語文課的文言文教學。
《春秋左氏傳》,傳孔子據魯史官所集史 料撰爲《春秋》,中寓褒貶([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褒見一字,貴逾軒冕; 貶在片言,誅深斧鉞”),文字過簡,故 魯人左丘明、穀梁赤(子夏弟子)、齊人 公羊高(口頭流傳到漢時才成書)爲之作 傳,即“《春秋》三傳”。
左丘明,居左丘,故爲氏;一說,春秋史官分左右, 丘明任魯太史,世稱左史,以其世傳史職,故能搜 羅列國之史以傳《春秋》,非如公羊、穀梁之以經 生敍述傳聞。([清]淩藻揚《蠡酌編》三五《左傳 之左別解》)
驚,不及物動詞帶上了賓語,這個動詞就用如使動。 使姜氏驚。
遂惡之 之,是代詞,代指鄭莊公。遂,時間副詞,當 “從此就”講。 欲立之 立:不及物動詞帶上了賓語,用如使動,使他立。
亟請於公,公弗許 亟,表頻率的副詞,與“數”義同, 屢次。
於,介詞,引進行為的對象,請,動詞,請作為 謙敬副詞只出現在對話當中。 弗,否定副詞。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古代漢語書面語可歸納為兩個系統:文言(以先 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 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和古白話(唐 宋或稱六朝以來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語言)。 (詳見緒論頁1第三段)。《古代汉语》课程的學 習重點是文言,尤其是先秦語言巨匠們在以當時 口語為基楚而加工成的文學語言。
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
漢語——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今已成為中華各民 族之間交際的通用語言。
漢語之稱始於漢代,漢以前中原一帶民族所使用的 語言不稱漢語,而稱華夏語。
春秋戰國時期,把中原一帶的語言稱為雅言,視 為通語(即今天所說的普通話)。《論語》記載: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劉邦於公元前206年重新統一天下,建立漢王朝, 中原一帶各民族的共同語始稱漢語。
為,介詞,wèi,給、替的意思。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判斷句。用句尾語氣詞“也”幫助判斷。巖與岩為 異體字,前者為形聲字,後者為會意字,注[9]講 為險要,是山岩義的引伸。邑,《說文·囗部》: “國也。從囗從卪。”(大徐本,頁131),
焉,兼詞,兼介詞和代詞。死焉,死在那裏。 佗邑唯命,見注[11]
及,等到。見頁51常用詞,《說文·又部》: “及,逮也。從又從人。”(大徐本,頁64)小 篆作 ,象一隻手抓住一人的後衣襟的樣子, 故可會意為趕上。
即位,就位。即的本義是就食,甲骨文作 接近某一事物也稱為即,成語有“若即若離”。是 其引申義。與即相反的一個詞是既,甲文作 後 來泛指一切事情的完成,故“既”就引申為“已經” 的意思。
古代汉语
第一册
緒論
什麼是古代漢語? 五四之前的歷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都可以看成是古代漢語,古代漢語是 現代漢語的基礎,現代漢語是古代漢 語的繼承和發展。
wenku.baidu.com
《說文•三上•古部》:古,故也,從十口, 識前言者也。(大徐本,頁510)
《說文•八上•人部》:代,更也。從人弋聲。 (大徐本,頁165)
段玉裁注:“更者,改也。《士喪禮》、《喪大紀》 注同。凡以此易彼謂之代。次第相易謂之遞代。凡 以異語相易謂之代語。假代字為世字,起于唐人避 諱。世與代義不同也。”(頁375,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8)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初的本義是“裁衣之始”,從刀、從衣會 意(參見大徐本,頁91)引申为当初之 義。 這是追述往事的确習慣用法。
鄭武公:國名+謚號+公(君也)。諡法曰:強理 勁直曰武。申,為姜姓之國。古代婚制:同姓不 娶,異姓不媵。
莊公寤生 ,驚姜氏。
寤生 母寐時兒生,寤時方覺([晉]杜預《春 秋經傳集解》) 胎兒出生即張目而視([漢]應劭《風俗 通》) 生之難,通牾;牾,逆也。《說文·午 部》:“逆也。從午、吾聲。”(大徐 本,頁311) A,通B,通假字表述方式。
《燭之武退秦師》: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 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中學語文的課 文注釋“行李,出使的人”(高中《語文(試用修 訂本)》第一冊,頁56)。
“李”是一個通假字,通“吏”,“行李”,就 是“行吏”,行走于道路上的官吏,通常都是出 使國外的人,《周禮》三百四十餘職官中有“大 行人”、“小行人”,都是指的外交使節。
怎樣學好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分通論、常用詞、文選三個 方面,而通論涵蓋四大板塊:文字、詞彙、音韻、 語法。詞彙是重點,語法是基礎。通論是學習辭 彙、語法的綱領,文選是學習辭彙、語法、音韻 知識的途徑。
多讀、多思、多概括歸納 勤做練習、勤查工具書、勤寫讀書筆記。 預習、復習、廣泛閱讀。
鄭伯克段于鄢
請京,“請”是為之請京的省略。 謂之京城大(讀太)叔,大、太古同。《周禮·天 官·大宰》唐·孔穎達《正義》曰:“以寵祿過度, 時呼為太叔。”謂之京城太叔,可譯為大家叫他京 城太叔,
《春秋》按春秋時魯國十二個國君(隱、桓、莊、 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在位時 的事件先後編年。“隱公元年”即公元前772年。
春秋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鄭,伯爵,故稱鄭伯。 在實際敍述中,侯、伯亦常稱公。
魯隱公元年(前722年)鄭莊公母子、兄弟之間 發生了根本的利益衝突,鄭莊公制服了同母弟的 叛逆舉動,報復了母親對弟弟的偏愛和對他本人 的厭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