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共21页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作者:凌丹丹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6期摘要:《舌尖上的中国》自从第一季播放以来,便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媒体通过展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精神内涵向受众传递媒介信息,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因此成果显著。
本文力求运用传播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出发,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影响受众价值观,而受众又是基于怎样的心理接受纪录片,从而使得《舌尖上的中国》走向国际。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传播心理;潜意识;集体无意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今年的2月19日于中央电视台放映,并在中文国际频道放映,由于其沿袭了以前的纪录片传统,具有很高的话题性和收视率。
受众从媒介中了解世界,在这系列纪录片中,受众通过对媒介符号的认识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并受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影响,给予纪录片中的饮食以特别关注。
传播者在了解饮食的过程中,通过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把握,运用电视媒体特有的属性,即画面、声音和少量的文字对于饮食加以介绍,扮演“把关人”角色的同时讲好中国饮食的故事。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分析受众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机制,从而探究《舌尖上的中国》自播出以来的高评价和高收视率的合理性。
一、潜意识与传者理论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运用潜意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由弗洛伊德提出。
它是人们经验的贮存库,由许多被遗忘的欲望、知识经验组成。
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中,传者通过展示饮食来激发人们对于味蕾的迷恋。
这种由食物所带来的回忆,进一步引起受众对于食物的探寻和购买,是潜意识被提取后外化的行为。
从传者与潜意识的关系来看,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探究:(一)潜意识与传者的情结情结,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者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
情结由于遵循每个人的个性,在表现上各有不同。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最能体现的情结是“乡土情结”。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与赞誉,其中《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成为了中国纪录片界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纪录片以食物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和改革发展的过程,凭借其精美的画面、真实的故事和真实感的呈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的分析,并就这些因素给中国纪录片创作提供一些启示。
一、文化独特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在于它呈现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全面地展示中国各地的名菜、特色小吃以及制作过程,使观众通过味觉和视觉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独特的文化呈现让观众产生了认同感,并引发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视觉表现力《舌尖上的中国》在视觉上非常出彩,画面精美绝伦。
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像是一部大片。
通过高清的镜头捕捉,以及精心搭配的色彩和构图,让观众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和饭桌的温暖。
在摄影技术上,《舌尖上的中国》堪称中国纪录片的领军之作。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注重提升视觉表现力,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三、人物故事塑造《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运用了人物故事塑造的手法。
在纪录片中,通过展现各地的厨师、农民和吃货的生活故事,使得观众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背后的付出,增加了观众对人物的共鸣与情感连接。
同时,人物故事的塑造也使得观众在享受食物盛宴之余,更加关注食物背后的人情世故和文化命脉。
这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在纪录片中注重人物故事的挖掘与呈现,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感受来展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现实。
四、情感共鸣和沉浸感《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呈现了食物背后的传统与现实、生活与情感的交融。
观众通过看到那些美丽的食物和听到那些和食物相关的人物故事,会自然而然地被情感所牵引,产生共鸣。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播效果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播效果研究【摘要】纪录片作为一种传媒形式,能够通过丰富的图文信息展现生活的多样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民间性质。
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研究对象,从受众角度分析纪录片传播效果,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获取调研数据,综合分析传播方式、热度、受众群体及内容认知等方面,得出纪录片传播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传播效果;舌尖上的中国一、引言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式中。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部电视纪录片,其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画面呈现,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效果,揭示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纪录片制作提供一定参考。
二、传播方式1. 电视传播《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覆盖范围较广,节目播出时间合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
同时,电视广告和电视节目提示也能进一步提醒观众关注该节目。
2. 网络传播在网络时代,纪录片也能够依靠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在网络上推出了多个视频网站的支持,观众能够在网络上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加强互动性,提高观看率。
3. 活动支持《舌尖上的中国》还通过开展一系列线下活动来提高其传播效果,如“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节、舌尖上的中国摄影展等。
这些活动进一步拉近了纪录片制作方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对该节目的印象。
三、热度1. 口碑营销《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自身内容精彩,也通过各种渠道,如新闻报道、论坛等,扩大了观众群体,形成了口碑传播。
2. 热门话题《舌尖上的中国》触及了人们的生活,从温暖到感人,从吃货到艺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同时,该节目引发的话题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进一步提高了热度。
四、受众群体1. 年龄通过调查数据发现,《舌尖上的中国》在18-35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占比较高,这也符合该节目的定位和内容风格。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分析解说词在纪录片表达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社会人文类纪录片中,解说词承担着叙事功能、补充和强化功能、连接结构功能以及抒情答意和提炼升华作用。
而作为美食类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其文案创作很细腻,其解说词既言简意赅,又不失文化涵养,既体现主题又体现了文化的魅力,饱含人文情怀。
一、《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理念分析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纪录片呈现市场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同样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说词,也在发生着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 从传播者视角来看解说词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细腻的文字来感染受众,受众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即通过解说词的感染,来影响受众的行为。
而《舌尖上的中国》对现代生活及历史文化的挖掘,思考,纪录,对社会典型人物、事件的纪录,则是其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的体现。
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不论其教育意义还是舆论导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这样写到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又到了采挖蕨根的时候了。
欧洲考古发现,最古老的面包,是用蕨类植物根中提取的淀粉,烘焙而成。
莽山瑶族的先辈,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从蕨根中获得淀粉,制成一种原始的中式糕点,糍粑。
邓开风的祖辈过着游耕游居的生活,被称为过山瑶。
过去粮食产量有限,蕨根糍粑成为了过冬主食。
如今制作蕨粑,不仅有对美味的留恋,也是祖辈提醒后代,不忘艰难时日。
这段解说既写出了传统的美食糍粑的用材,又写出了中国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二) 从传播内容视角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每集节目都有自己的主题,如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等,其解说词的创作,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地域的美食进行介绍,同时更加注重体现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注重深入探究从美食表面来发觉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注重美食的发展变化,以此来探讨中国美食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也注重对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写,其内容的主角多半是寻常百姓,没有采用华丽的道具,通过普通的双手制作出神奇的美味,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分析摘要:《舌尖上的中国》自播出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如潮的社会效果,该节目以其宏大的叙事风格,细腻的情景捕捉,始终牵动着观众们的心。
任何一个电视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效果都是不容易的,客观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趣味以及审美旨趣,在一定程度上只有能够满足观众审美旨趣的电视节目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这是由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决定的。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特色;分析前言《舌尖上的中国》自播出以来,赢得了观众朋友们的好评,一时间这个电视节目成为了人们之间相互议论探讨的对象,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与审美心理。
从传播学上来说,人们的猎奇心理与审美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的主观情感因素相关的,只有人们之间的主观情感因素能够达到其自己的审美旨趣才能使得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更加具有观赏性。
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客观来说,都是依据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审美感情来进行的。
对于不能引起人们审美需求以及审美感受的电视节目而言,人们之间的观赏度并不会太大。
相反,只有人们之间从内心认可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价值以及传播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个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达到一定的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原理分析(一)以人们的审美旨趣为中心审美旨趣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养成的对于某种事物以及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事情的一个审美价值观。
客观来说,审美之旨趣以人们的总的欣赏习惯有关也与人们的对于事物的认识的程度有关。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内容是以全国各地的特色饮食为中心,也就是说,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内容编排上主要以全国各地的美食的制作过程以及烹饪手法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美食中国的传播。
从人的本性上来讲,人们天生地对于美食具有情感上的青睐,基于全国各地的生活习俗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全国各地都有与其气候以及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在这个立意的基础上,把对美食的关注推向全国,使得人们之间对美食的渴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舌尖上的中国》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舌尖上的中国》摘要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给中国纪录片市场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弹”,既刺激了中国人的味蕾,也道出了美食背后的人生百味。
这部纪录片的传播奇迹,是中国纪录片在困境之中的成功突围,不仅把新的活力注入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中,同时也为国产纪录片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模板。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播国家形象、为公众提供文化知识的使命,因此,纪录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个案研究,从传播动机、传播时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几方面总结了《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原因,并梳理了该片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加强传播主体建设,丰富深化传播内容,拓展文化和商业双重传播渠道,面向国外受众、开展国际传播等方面把该片向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传播学;成功原因;存在不足;发展策略THERESEARCHoFABITEoFCHINABASEDoNTHEORIESoFCOMMUNICATIONAbstracthl2012,tlledocument哪“ABiteOfChina’’,puta”blockbusterItintothemarketofdocumenta吼botlltostirnulatethetastebudsofmeChiIlesepeople,aIldpointedtothe1ifestylebellindthefood.Thesuccessofthisdocumenta巧isabreak衄’ou曲intou曲simation,notonlyi巧ectednewVitalityiIltotlleC11inesedocumenta巧market,butalsoproVidesareferenceformedeVelopmentofC【1jnesedoculnentaI.y.DocumemaIyisanimportantc枷erofnationalculturalsoRpower,shouldersⅡlespreadiIlgofmeimageofmeco叫ry,andalso,itfeedsmepublicwithknowledge,theref.ore,ⅡledeVelopmentoft11edocumenta巧directlyrelatedtothecons仃IJctionofspiritualciVilization.IIlthispaper,thecasestudiestheoutstaIldingdomesticdocument哪¨ABiteOfChina’tbasedontheoriesofcommunication,notonlytofindthereaSons、Ⅳhyitbec锄epopul瓯butalsotoexplorethestrate百esofitsquicl【ly二、从传播学视角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原因《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上映后的短时间内风靡全国,大量观众表示喜爱,网友们也通过微博、论坛等形式对这部纪录片展开了大讨论,在追捧和赞美的同时,许多网友开始用“舌尖上的……”造句,掀起了一阵“舌尖热”。
从《舌尖上的中国》浅析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
从《舌尖上的中国》浅析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集中了各民族的烹饪技艺,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承,综合了多种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定的地域性、历史的传承性等特征。
不同地区的美食文化在同一时空交错,组成了关于美食的中国文化系统。
在中国的美食纪录片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有《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类的纪录片对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美食传播舌尖上的中国《汉书郦食其传》曾记载:“民以食为天。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人们对食物一直有着较多的讲究,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融合了民族传承性,更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随着现代社会日异月新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慢慢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最初单纯的为了吃饱的“果腹”到现在的“细品”,饮食习惯慢慢演变成一种生活的享受、一种追求精神的满足、一种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积淀。
现在,越来越多的传媒界也开始将目光投入到美食文化领域,在传统的美食类节目基础上发展新的节目表现形式,更好的发扬传统美食具有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主要介绍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美食文化。
按照食材的种类划分,这部美食纪录片一共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七集内容。
于2012年5月登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
这部纪录片除了介绍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外,还融合了中国博大的文化精髓,它为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厚重的、真实的“故事范本”。
一、美食文化引发的传播力量这部受到国内外赞誉的,在深夜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在播出之后能有这么大的反响,恐怕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甚至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制作人等工作人员都无法想象,而这部美食纪录片就这样突然的引发了一场关于美食文化的传播,就这样意外的成功了。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热播的影视剧,成为中外业界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
而《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绝非偶然,它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电视纪录片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舌尖上的中国》的创新正是对中国电视纪录片传统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本文分析了这步纪录片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首先是美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次是平民化理念与生活化场景的衔接;最后是故事化模式与温情元素结合。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热播的影视剧,成为中外业界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
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
虽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6%,考虑到国内电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收视群体的不断分流,由“舌尖”引起的市场连锁效应已足以令人侧目。
在“2012年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期间,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表示: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
该片有望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海外单集销价也很可能打破《故宫》保持的单集5到6万美元中国纪录片交易纪录。
有网友在一篇博客中这样讲到自己的观后感受:“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通过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
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
试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成功之道
试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成功之道作者:龚诗尧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1期龚诗尧(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当《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并且开始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现其出人意料、愈演愈烈的影响的时候,作为与纪录片相关的我们,不禁感到一阵惊喜和欣慰。
因为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其重要性以及普通观众对其的认知,都已经让位给其他电视节目样态多年,这种对生活影响的范围,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来看,都让人惊叹不已。
或者一部纪录片,其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并没有如此丰富的意义承载,《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成功,更多的是让人意外和惊喜。
同样引用何苏六教授的评论“快节奏的影像文本里传递的中国乡土情怀,将引领中国式慢生活的回归。
”可以比较中肯的对这部影片进行定位。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以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的影响,预判纪录片可能呈现的某一种发展趋势。
在这里,可能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清新的、真诚质朴的、平易近人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可体验的、平民化的话语表达。
而这,或将成为未来纪录片的一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平民化;体验式1平民化纪录片的强势回归普通意义上的“平民化”,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普通化、大众化、世俗化、通俗化。
而中国的纪录片走平民化的道路,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从纪录片的发展史来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启。
那个时候的中国纪录片开始将“人”置于画面中心,关注边缘人物以及边缘人物的命运,小题材、小群体或者个体化话语式的纪录片,成为了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导。
其中比较典型的作品是刘郎的《西藏的诱惑》。
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平民化的纪录片开始逐渐被社会化纪录片推出舞台的中心位置,然而却并未完全消失。
一直有那么一些导演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守着创作阵营,比如刘郎、陈为军等。
他们的作品个人风格鲜明,又都在自己关注的领域里,用一种真诚的态度,悄无声息地将个体地感受隐藏在作品所展现的事件之中,充满了个人的情怀和感想。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其传播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融合文化和美食元素: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各地美食巧妙结合,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了观众的视听感受。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文化元素的融合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2. 生动具体的画面和故事:该纪录片采用真实的画面和故事,呈现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和人文景观,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
这种方式更加生动具体,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喜爱。
3. 长期宣传和推广:该节目自播出后,饱受观众喜爱,不断在媒体上进行推广,形成了广泛的口碑效应。
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以系列形式推出,每季都推出新的内容,坚持不懈地推广,并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概念的加入下实现更快速的推广扩散。
4. 接地气的内容:该节目所展现的美食和生活场景都非常接地气,贴近人民,符合大众口味,深入民生。
这种真实和接地气的风格不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总体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及融合文化和美食元素的风格,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并成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浅析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浅析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摘要纪录片在我国文化传播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且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随着娱乐节目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滑坡、美学观念的动摇,纪录片也难免步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舌尖上的中国》却凭借他的真诚引发了观众的情感热潮,掀起了纪录片热,同时网络新媒体的播出平台也为该片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发展;《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凭借思想性强、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而能经得起岁月之沙的磨砺;它既可以真实、客观地记录社会的发展变迁又具有旁观历史的价值,同时他理性深刻的叙述,可以让广大观众掠去虚浮的、浅薄的表象,而直抵事物的本质。
这些特点,决定了纪录片比其他影视形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更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更深远的影响力。
纪录片的主要播出形式为电视播出:既有专门的频道形式播出,如2011年1月1日开播的央视纪录频道,也有栏目播出的如央视的《探索·发现》、佛山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经历》等。
尤其是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更是引发纪录片热潮,创造了国产纪录片收视奇迹,并引爆全民舌尖行动。
该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一、《舌尖》影响力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推出,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自播出以来,引发全民对继《故宫》之后的另一部纪录片的追捧。
作为一部纪录片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的电视剧,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同时该片也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点击率一度超过众多热播的影视大片。
自播出后获得“年度社团文化贡献奖”、纪录片学院奖、广州纪录片节评审团大奖等多个奖项。
从_舌尖上的中国_看国产纪录片的成功之道
45看国产纪录片的成功之道从《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级”的纪录片作品,这部让千万观众或饥肠辘辘,或食指大动,抑或潸然泪下的纪录片,在制作、传播上有怎样的特点?它的出现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本文将从主题开掘、情感传递、审美趣味、传播特点四个方面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主题的深度开掘与精心选择在《舌尖上的中国》问世之前,国产纪录片领域曾诞生出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中既有《故宫》《敦煌》《天人长安》《圆明园》等历史题材的鸿篇巨制,也有把镜头对准社会题材的《幼儿园》《小人国》《再说长江》等,还有描写人物见长的《梅兰芳》《船工》《徐悲鸿》等;唯独缺乏用影像抒写中华饮食文化的纪录作品。
美食是人类共有的追求,《舌尖上的中国》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看似“世俗”题材背后巨大的创作价值。
相对于人物、历史、科技、社会等纪录片惯用的题材,饮食类纪录片占据了先天的收视高地,饮食与人的关系最密切,中国广袤的地域差异、多民族融合的人口格局、悠远的历史文化积淀,更赋予了中华美食取之不尽的话题财富。
美食题材亦宏亦微、可雅可俗,不论怎样它都牢牢抓住了上至社会精英下至平民百姓的兴趣点。
新鲜的食材、精致的做工、诱人的菜肴,《舌尖上的中国》直接从感官入手,用堪称完美的镜头不断挑逗着观众的味蕾,每一道菜肴的色、香、味,建构起这部纪录片中另类而独具特色的语言符号,诱惑着编导和观众心中共同的心理共鸣。
用小题材承载大命题,已经成为国内纪录片创作的集体意识。
饮食虽然是一个世俗题材,但它善于触类旁通。
美食与人文、地理、历史的相互结合杂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有人说,纪录片最重要的作用是呼唤我们的“理性到场”。
《舌尖上的中国》,绝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饮食类纪录片。
它从凡人凡物入题,名为介绍美食,实则透过美食这个窗口,在带给我们强烈深刻的官能享受之外,唤起我们理性的思考。
全片通过勾勒世间众生,探寻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变迁时代中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进而开掘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产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便是《舌尖上的中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给中国纪录片产业带来的启示。
首先,成功的核心在于独特的主题,即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作为切入点。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各地丰富多样的菜肴,引发了观众对食物背后文化的深入思考。
这一主题的选择为纪录片注入了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通过挖掘中国的饮食文化,纪录片成功地打开了观众的视野,引发了观众的参与和共鸣。
其次,精良的制作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重要保障。
该片在摄影、剪辑、音效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无论是美轮美奂的食物景观,还是细致入微的烹饪细节,都呈现出了高水准的制作水平。
同时,片中的音效设计也很出色,通过生动的音效,将食物的香味、咀嚼声等感官体验传递给观众。
这种完美的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的背后故事,从而更深入地参与其中。
另外,《舌尖上的中国》还具备一定的情感价值,这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纪录片通过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内心体验,传递出一种真实的情感。
观众能够通过这些故事和人物与片中的食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同和关注。
同时,人物的拍摄也赋予了纪录片更多的人文关怀。
观众可以通过片中的人物了解到背后的故事和人物的价值观,使得观看纪录片成为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在传播渠道和宣传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该片在电视台播出后,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和口碑效应,很快走红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后,通过网络平台的推广和传播,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和了解这部纪录片。
同时,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也为该片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多渠道的宣传推广措施使得《舌尖上的中国》获得了更大的曝光度,并引发了观众对中国纪录片的兴趣,带动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各地的美食和饮食习惯的描绘,展示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之美。
这部纪录片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呈现出了独特而丰富的内容。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各地传统的特色美食,还探索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
观众们通过电视屏幕看见了一幅幅美食的画面,感受到了食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手法独特,制作精良。
纪录片运用大量的美食特写镜头和精美的画面,将各地美食呈现得鲜活而细致。
同时,片中还加入了一些生活细节和故事情节,让观众们更容易与其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形式的处理,使得观众们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人情味道。
此外,《舌尖上的中国》注重内容的传承和传播。
它选择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题材,从北方到南方,从海洋到高山,涵盖了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
而且,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纪录片的团队还进行了大量的探访和调研,与当地的居民、厨师和农民进行交流,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素材。
通过这种方式,纪录片保留了饮食文化的原汁原味,并把它传递给了观众。
其次,要注重制作质量的提升。
纪录片的观赏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还在于其拍摄手法和制作水平。
制作团队应该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使得纪录片能够更好地呈现出题材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最后,要注重创新和传播的结合。
纪录片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电视播放渠道进行传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进行发布和推广。
通过将创新的传播方式与内容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将作品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展示,精良的制作技巧和内容的传承与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传播效果的启示
THE FILM
影视
摘 要:以讲述中国人美食故事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 2015 年在央视首播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广泛热烈的讨 论,“舌尖体”也在互联网上衍生出各种变体,创造了街头巷尾人人谈“舌尖”的空前场面,究竟这部片子有什么魔力,能让挑 剔的网民一致叫好?本文试图通过对该片内容、定位、传播路径的分析,揭示《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原因。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类纪录片;传播效果;人文情怀
▲
《舌尖上的中国》传播效果的启示
郑 化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六成搜索量来自 PC 端,四成搜索量来自 移动端,网民对相关新闻的点击量也迅 速形成第一个关注高峰。从关注《舌尖 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网民区域分布来说, 这些网民主要来自广东、浙江、江苏、 北京;从网民性别来说,超过七成为男 性网民;从网民年龄段来看,主要集中 于中青年,其中 38% 为 20~29 岁群体, 37% 为 30~39 岁群体。 2 网民高度评价, 纪录片触动灵魂, “口 水和泪水齐飞” (1)很多网民认为该片美食背后是 亲情,是乡愁,是感动,是家的感觉。 很多网民称赞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 充满人情味,深受感动。新浪网民“菲 菲于小鱼”说:“精致的美食来源于精 致的生活,而精致的生活则来源于对美 好家庭的向往和努力,中国人是聪明智 慧勤劳的民族,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智 慧和辛勤努力,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 整个国家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于幸 福家庭的期许。”网民“春天不吃花生 米”说:“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以后, 非常想家,家乡美食已经从单纯意义上 的好吃的,演化成了家乡、亲人、亲情 的代名词。”网民“王小欠的幸福生活” 说:“我的家在北京,虽然这里冬天会 被浓浓的雾霾笼罩,但是一闻到浓浓的 炒肝包子香气、酸臭里带着香味的豆汁, 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时光里,《舌 尖上的中国》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氛围, 一种即使身在异乡,但依然能够通过电 视屏幕,感受到家乡气息的浓厚思乡的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本文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分析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了该片在叙事内容、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四个方面。
首先,文章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内容的研究,较深层次又多角度地挖掘了该片所表达、的主题。
其次,在对该片叙事风格的解读中,文章经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叙事风格简单明快,内容富有民族特色,塑造人物形象饱满。
文章又通过分析片中的特写镜头、空镜头、蒙太奇、构图等镜头语言,完成了对该片叙事语言的分析。
最后,文章结尾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以及故事化的表述手法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多种技巧的悬念设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文章研究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2012年红遍大江南北,是在社会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中,纪录片创作者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的突破。
文章认为,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内容制作,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是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等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都能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典范。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分析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导火索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十四日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上播出,引爆了观众的热情、网民的热议、收视率的狂潮和媒体的话题。
至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晚二十三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在优酷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一万七千余次,土豆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了四万余次,在腾讯视频上的总播放量更是高达十四万四千余次,并引发了各大媒体的相继报导,《人民日报》《东方早报》《重庆商报》等著名媒体都参与了此次“盛会”。
《舌尖上的中国》从此开始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传奇,或者说,继《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优秀纪录片之后,中国纪录片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国纪录片源起于1958年,由于人力的缺乏、资源的不足、政治上的限制等原因,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并不完善,只能称作新闻纪录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