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资料

合集下载

西工大——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总结

西工大——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总结

材料性能学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一、名词解释。

1.工程应力:载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即得工程应力σ,σ=F/A0。

2.工程应变: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长度即得工程应变ε,ε=Δl/l0。

3.弹性模数: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比弹性模数(比模数、比刚度):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的比值。

(一般适用于航空业)5.比例极限σp: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6.弹性极限σe: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7.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即试验时非比例伸长达到原始标距长度(L0)规定的百分比时的应力。

8.弹性比功(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 a e: 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来表示。

9.滞弹性:是指材料在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10.粘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理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

11.伪弹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金属或合金将产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伴随应力诱发相变产生大幅的弹性变形的现象。

12.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1-4%),然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13.内耗:弹性滞后使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弹性变形能大于卸载时所释放的弹性变形能,即部分能量被材料吸收。

(弹性滞后环的面积)14.滑移: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正应力在某面上的切应力达到临界切应力产生的塑变,即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切变。

15.孪生:晶体受切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在一个区域内连续性的顺序切变,使晶体仿佛产生扭折现象。

16.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7.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材料力学性能-考前复习总结(前三章)

材料力学性能-考前复习总结(前三章)

材料力学性能-考前复习总结(前三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表示其在力或能量载荷作用下(环境)变形和断裂的某些力学参量的临界值或规定值。

材料的安全性指标:韧脆转变温度Tk;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Ak;缺口敏感性NSR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Ak;硬度;断裂韧性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应力和应变:条件应力条件应变 =真应力真应变应力应变状态:可在受力机件任一点选一六面体,有九组应力,其中六个独立分量。

其中必有一主平面,切应力为零,只有主应力,且,满足胡克定律。

应力软性系数: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相对大小。

1 弹变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ae=1/2σeεe=σe2/2E。

取决于E和弹性极限,弹簧用于减震和储能驱动,应有较高的弹性比功和良好弹性。

需通过合金强化及组织控制提高弹性极限。

2)弹性不完整性:纯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只与载荷大小有关,而与加载方向及加载时间无关,但对实际金属而言,与这些因素均有关系。

①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与材料成分、组织及试验条件有关,组织约不均匀,温度升高,切应力越大,滞弹性越明显。

金属中点缺陷的移动,长时间回火消除。

弹性滞后环:由于实际金属有滞弹性,因此在弹性区内单向快速加载、卸载时,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形成一封闭回路。

吸收变形功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塑性区加载,塑性滞后环),也叫内耗(弹性区加载),或消震性。

②包申格效应:定义: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

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解释:与位错运动所受阻力有关,在某滑移面上运动位错遇位错林而使其弯曲,密度增大,形成位错缠结或胞状组织,相对稳定。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

第一章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P)或屈服强度(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P)或屈服强度(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

晶体学平面一一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

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位错增值和运动晶粒、晶界、第二相等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一一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

派拉力:位错交互作用力aGb(a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是位错间距。

)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晶粒小f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一位错塞积一提供应力一位错开动一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晶粒减小将增加位错运动阻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降低(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霍尔一派奇(Hall-Petch)s= i+kyd-1/23.溶质元素加入溶质原子一(间隙或置换型)固溶体一(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半径不一样)产生晶格畸变一产生畸变应力场一与位错应力场交互运动一使位错受阻一提高屈服强度(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强化,沉淀强化)不可变形第二相提高位错线张力一绕过第二相一留下位错环一两质点间距变小f流变应力增大。

西安工业大学2016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资料分析

西安工业大学2016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资料分析

弹性模量: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 变形的能力.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弹性形变,卸载后,再同向加载(拉伸)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增加;反向加载(压缩)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降低的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预先进行较大的塑形变形;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下退火金属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形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缩颈:韧性金属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现象韧性断裂:断裂前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脆性断裂:突然发生的断裂,且断裂前基本不产生塑性变形。

穿晶断裂:裂纹扩展的路径穿过晶内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大多为脆性断裂。

断口形貌:冰糖状剪切断裂: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面分离造成的滑移面分离的断裂解理断裂: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解理面:由于与大理石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解理刻面: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解理台阶: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同号台阶汇合并长大,足够大时汇集成河流花样。

微孔聚集断裂:由于杂质与基体界面脱离形成微孔形核并长大形成微孔,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缩颈而断裂,导致各个微孔连接形成微裂纹,微裂纹在三向拉应力区和集中塑形变形区,在该区形成新微孔。

新微孔连通使裂纹向前推进,不断如此下去产生断裂。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和σmax的比值,用α表示各种加载状态下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三向不等拉伸:α=0.1 单向静拉伸α=0.5 扭转:α=0.8 单向压缩:α=2 三向不等压缩:α=4 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缺口,缺口根部应力集中缺口敏感度(NSR):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Ak表示冲击吸收功: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低温脆性: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

材料力学性能学习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学习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框架不同材料(金属、高分子、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怎样的力学性能特点;结合成型与加工、选材和材料改质、改性等项要求,理解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复习不再列出)的含义、物理及技术意义;材料变形与断裂的基本特征(金属为主,了解高分子、陶瓷及复合材料);结合工件服役(受载、环境因素)条件和材料断口形貌特征,判断材料失效及断裂类型;了解主要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分析、把握影响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

1.拉伸力学性能强度、塑性、韧性;(1)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2)塑性:材料受力,应力超过屈服点后,仍能继续变形而不发生断裂的性质(能力)。

“δ”-伸长率,“ψ”-断面收缩率。

意义:a. 确保安全,防止产生突然破坏;b. 缓和应力集中;c. 是轧制、挤压等冷热加工变形的必要条件;影响因素:a. 细化晶粒,塑性↑;b. 软的第二相,塑性↑;c. 温度提高,塑性↑;d. 固溶、硬的第二相等,塑性↓(3)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或者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J/m3),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退火低碳钢静拉伸曲线特征;断口形貌特点;退火低碳钢在拉伸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弹性变形、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和断裂几个阶段。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1)弹性变形:定义: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或尺寸的变形,叫弹性变形。

特点:单调、可逆、变形量很小(<0.5~1.0%)(2)塑性变形:定义:外载荷卸去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特点: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变形的相互协调性屈服(不均匀塑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集中塑性变形(缩颈);(1)屈服(不均匀塑性变形):在金属塑性变形开始阶段,外力不增加、甚至下降时,变形继续进行的现象,称为屈服。

特点:上屈服点、下屈服点(吕德丝带)(2)均匀塑性变形:屈服之后,缩颈之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塑性变形并是能像屈服平台那样连续流变先去,而需要不断增加外力才能进行,)(3)集中塑性变形(缩颈):a. 意义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b. 缩颈的判据(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的条件)e B = n结论:当金属材料真实均匀塑性应变量等于应变硬化指数时,便产生缩颈。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

期末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 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也叫金属的内耗。

4.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降低到零)的现象。

5.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金属所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 与最大正应力σmax 的比值大小。

即:()32131max max 5.02σσσσσστα+--== 6. 缺口效应:绝大多数机件的横截面都不是均匀而无变化的光滑体,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剧变化,如键槽、油孔、轴肩、螺纹、退刀槽及焊缝等,这种截面变化的部分可视为“缺口”,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

缺口第一效应:引起应力集中,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缺口试样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缺口第二效应:缺口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

7. 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8. 缺口试样静拉伸试验:轴向拉伸、偏斜拉伸两种。

9. 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10. 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11. 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程材料⼒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程材料⼒学性能各个章节主要复习知识点第⼀章弹性⽐功:⼜称弹性⽐能,应变⽐能,表⽰⾦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

滞弹性:对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包申格效应:⾦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弹性极限或屈服极限)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降低的现象。

塑性:指⾦属材料断裂前发⽣塑性变形的能⼒。

脆性:材料在外⼒作⽤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很⼩的变形及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是⾦属材料断裂前洗⼿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也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

应⼒、应变;真应⼒,真应变概念。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多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不同,穿晶断裂穿过晶内;沿晶断裂沿晶界扩展。

拉伸断⼝形貌特征?①韧性断裂:断裂⾯⼀般平⾏于最⼤切应⼒并与主应⼒成45度⾓。

⽤⾁眼或放⼤镜观察时,断⼝呈纤维状,灰暗⾊。

纤维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裂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灰暗⾊则是纤维断⼝便⾯对光反射能⼒很弱所致。

其断⼝宏观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三个区域组成。

②脆性断裂:断裂⾯⼀般与正应⼒垂直,断⼝平齐⽽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呈⼈字形花样。

⼈字形花样的放射⽅向也与裂纹扩展⽅向平⾏,但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韧、脆性断裂区别?韧性断裂产⽣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较缓慢;脆性断裂则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突然发⽣,难以发现征兆拉伸断⼝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

缺⼝试样静拉伸试验种类?轴向拉伸、偏斜拉伸材料失效有哪⼏种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材料的三种主要失效⽅式。

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是什么?层错能越低,n越⼤,形变强化增强效果越⼤退⽕态⾦属增强效果⽐冷加⼯态是好,且随⾦属强度等级降低⽽增加。

在某些合⾦中,增强效果随合⾦元素含量的增加⽽下降。

材料的晶粒变粗,增强效果提⾼。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安工大)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安工大)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第一章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1.拉伸变形过程;2.弹性不完整性(滞弹性,包申格效应),循环韧性;3.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均匀屈服产生机制,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4.应变硬化(形变强化)及其产生原因和工程意义;5.缩颈,抗拉强度;6.塑性、脆性及韧性,塑性指标;7.机件的失效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8.断裂的分类及各类断口特征,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区别,哪种断裂更危险及其原因;9.拉伸断口的三要素以及强度和塑性对断口三个区域组成的影响;10.微孔聚集断裂过程;11.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原理,出发点,必要条件);12.为什么理论断裂强度与实际断裂强度在数值上有数量级的差别;13.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两个强度指标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14.碳含量对钢拉伸曲线的影响。

第二章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及其代表的意义;2.压缩、弯曲、扭转试验的特点;3.缺口效应(定义及由于缺口引起的两个效应),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缺口敏感度及其代表的意义;4.硬度的分类、符号表示方法、测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原理\方法;5.课后作业P55页的8题。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1.冲击韧性;2.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及其确定方法、韧性温度储备;3.产生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和机理;4.影响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1.低应力脆断;2.裂纹的扩展形式;3.应力场强度因子KⅠ定义及其表达式;4.材料的断裂韧度,断裂K判据,断裂G判据;55.KⅠ和K IC,G IC与K IC的关系;6.KⅠ的修正条件,考虑应力松弛时塑性区宽度(平面应力,平面应变),修正后KⅠ计算公式;7.断裂韧度测试时试样的制备(满足条件);8.张开位移δ(COD),断裂δ判据;9.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10.有关断裂韧度的计算。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1.疲劳;2.疲劳断裂的特点,疲劳断口的宏观(贝纹线)与微观特征(存在疲劳条带);3.疲劳曲线(S-N曲线),疲劳极限σ-1;4.过载损伤,过载损伤界,过载持久值,过载损伤区;5.疲劳缺口敏感度及其代表的意义;6.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 th,ΔK th和σ-1区别;7.材料的疲劳过程,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阻止其产生的措施;8.疲劳裂纹的扩展过程,扩展第二阶段的断口特征,贝纹线和疲劳条带的区别;9.疲劳的分类(P96低周、高周、热疲劳、热机械疲劳)10.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11.高周疲劳、低周疲劳定义,低周疲劳的特点(P120);12.循环软化,循环硬化,过渡寿命。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重点内容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1.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约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2.机件的实效形式:磨损,腐蚀,断裂3.拉伸断口的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4.断裂的分类:①完全断裂不完全断裂(内部有裂纹)②按断裂前塑性变化大小分类:韧性断裂塑性断裂(断面收缩率小于5%)③按裂纹扩展途径:穿晶断裂沿晶断裂④按照断裂机理:剪切断裂微孔聚集形断裂解理断裂5.塑性:金属材料在发生断裂之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由均匀塑性变形和集中塑性变形两部分构成。

脆性:弹性变形引起的材料破碎韧性:韧性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是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6.弹性比功: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7.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与材料的成分,组织有关,也与试验条件有关。

材料组织越不均匀,、滞弹性越明显。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或震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也称为金属的内耗或消震性。

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震能力越好,所以高循环韧性对于降低机器的噪音抑制高速机械的震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8.塑性指标:①断后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②断面收缩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9.缩颈:金属等韧性材料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现象,这是应变硬化与截面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机械设计常用的两个强度指标:①屈服强度: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的应力成为屈服点或者屈服强度。

②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试验力所对应的应力。

第二章1.应力软性系数α:最大切应力最大正应力的比值τ/α,称为应力软性系数,静载荷试验方法不同,应力软性系数也不相同2.硬度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测试原理和方法:3.简述弯曲,扭转,压缩的特点:压缩:①单向压缩试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2,比拉伸,弯曲,扭转的应力状态都软,所以主要用于拉伸时呈脆性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1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2、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

3、陶瓷材料增韧的主要途径有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表面残余应力增韧、晶须或纤维增韧显微结构增韧以及复合增韧六种。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_、_洛氏硬度_和_维氏硬度—测试法。

1聚合物的弹性模量对结构一非常敏感,它的粘弹性表现为滞后环、应力松弛和蠕变,这种现象与温度、时间密切有关。

2、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_结构健、组织、结构、原子本性;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

3、缺口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1)产生应力集中、(2)引起三相应力状态,使材料脆化、(3)由应力集中带来应变集中、(4)使缺口附近的应变速率增高。

4、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_和_断裂—三个阶段5、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6陶瓷材料增韧的主要途径有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表面残余应力增韧、晶须或纤维增韧—显微结构增韧以及复合增韧六种请说明下面公式各符号的名称以及其物理意义7、- c = K © /丫J a cC c:断裂应力,表示金属受拉伸离开平衡位置后,位移越大需克服的引力越大, (T c表示引力的最大值;K ic:平面应变的断裂韧性,它反映了材料组织裂纹扩展的能力;丫:几何形状因子a c:裂纹长度da8、对公式C(AK)m进行解释,并说明各符号的名称及其物理意义(5分)dN答:表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之间的关系。

da亞:裂纹扩展速率(随周次);dNc与m:与材料有关的常数;K :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茲=Acf9、箱蠕变速率,反映材料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的快慢;n为应力指数,n并非完全是材料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n略有降低;A为常数;c为蠕变应力。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要点材料力学性能一、名词解释1. 内耗:加载时,有一部分变形功被材料所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成为内耗。

2. 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3. 韧性: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4. 脆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无明显预兆,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

5. 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6.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现象。

7.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8.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一定加载方式下τmax和σmax的比值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9. 缺口效应:①缺口造成应力应变集中②使材料所受的应力由原来单向拉伸改变为两向或三向拉伸③使塑性材料得到强化。

10. 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作为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并称为缺口敏感度。

11. 压入法硬度:是材料表面抵抗另一物体局部压入时所引起的塑性变形能力①动载压入法:超声波硬度、肖氏硬度、锤击、布氏硬度。

②静载压入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显微硬度。

12. 低温脆性: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

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

13. 韧脆转变温度: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

转变温度t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14. 冲击韧性:单位A吸收冲击功的能力。

15. 低应力脆断: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的机件,中低强度钢的大型机件常常在工作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现象。

16. 应力场强度因子:反映了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强度KI17. 断裂韧性:KI随a或σ单独或共同增加而增加,当KI达到一定值时,裂纹失稳扩展断裂。

西工大考研 材料力学基础888资料

西工大考研 材料力学基础888资料

西工大考研材料力学基础888资料材料力学基础是西安工业大学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主要研究材料的性能和行为,以及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材料力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力学基础主要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塑性、蠕变、疲劳和断裂等。

弹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塑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蠕变是材料在高温和长时间作用下发生的时间依赖性变形,疲劳是材料在交变应力下反复加载和卸载导致的破坏,断裂则是材料在受到过大应力时发生的突然破坏。

第二部分:材料的力学行为材料力学基础还研究材料在受力下的力学行为,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等。

拉伸是指材料在受到拉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压缩是指材料在受到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剪切是指材料在受到切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弯曲是指材料在受到弯矩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这些力学行为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材料的受力分析材料力学基础还研究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受力分析是材料力学基础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应力和应变的关系,研究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应力是指材料内部受到的单位面积的力,应变是指材料由于受力而引起的单位长度的变化。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依据。

材料力学基础888资料是西安工业大学考研材料力学基础课程的一份重要资料,其中详细介绍了材料力学基础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

这份资料包括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蠕变力学、疲劳力学和断裂力学等内容,是考生备考材料力学基础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结:材料力学基础是西安工业大学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材料的性能和行为,以及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在学习材料力学基础课程时,需要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行为和受力分析等内容。

《材料的力学性能》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复习资料

《材料的力学性能》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复习资料

《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一章 材料的拉伸性能名词解释: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极限s σ,屈服强度0.2σ,抗拉强度b σ,延伸率k δ,断面收缩率k ψ(P7-8),断裂强度f σ(k σ),韧度(P10)1、拉伸试验可以测定那些力学性能?对拉伸试件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拉伸试验可以测定的力学性能为:弹性模量E ,屈服强度σs ,抗拉强度σb ,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

2、拉伸图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区别?试验机上记录的是拉伸图还是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答:拉伸图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的形状,但坐标物理含义不同,单位也不同。

拉伸图横坐标为伸长量(单位mm ),纵坐标为载荷(单位N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横坐标为工程应力(单位MPa ),纵坐标为工程应变(单位无)。

试验机记录的是拉伸图。

3、脆性材料与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区别?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哪两个指标表征?答:如下图所示,左图近似为一直线,只有弹性变形阶段,没有塑性变形阶段,在弹性变形阶段断裂,说明是脆性材料。

右图为弯钩形曲线,既有弹性变形阶段,又有塑性变形阶段,在塑性变形阶段断裂,说明是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用“弹性模量“和”脆性断裂强度”来描述。

4、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如何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拉伸性能?答:分为低塑性和高塑性两种,如下图所示。

左图曲线有弹性变形阶段与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没有颈缩现象,曲线在最高点处中断,即在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断裂,且塑性变形量小,说明是低塑性材料。

右图曲线有弹性变形阶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颈缩后的局集塑性变形阶段,曲线在经过最高点后向下延伸一段再中断,即在颈缩后的局集塑性变形阶段断裂,且塑性变形量大,说明是高塑性材料。

5、何谓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何谓真应力和真应变?两者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答:6、如何测定板材的断面收缩率?答:断面收缩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试件的几何形状无关,其测试方法见P8。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0个×3分=30分二、单项选择12个×2分=24分三、简答题5个×6分=30分四、论述题1个×16分=16分————————————————————————————————————————————————第一章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基本概念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将拉伸力-伸长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用拉伸试样的原始截面积A0和原始标距长度L0去除,则得到应力-应变曲线。

因均以一常数相除,故曲线形状不变,这样的曲线称为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用拉伸过程中每一瞬间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绘制曲线,则得到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比例极限: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

弹性极限:材料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是表征开始塑性变形的抗力。

弹性比功: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服现象:拉伸试验中,材料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弹塑性变形状态的现象。

应变硬化指数:应变硬化指数反映金属材料抵抗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表征金属应变硬化的性能指标。

强度、塑性、韧度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弹性应变落后于外加应力,并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弹性后效)。

内耗:加载时消耗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时释放的变形功,这部分被金属吸收的功,称为内耗。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

卸载后,若再同向加载,则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若反向加载,则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韧性断裂: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

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

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大部分是脆性断裂。

解理断裂:解理断裂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低温),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1)弹性模量的概念,单晶体、多晶体的弹性模量各自的特点。

弹性模量:抵抗正应变的能力。

E= σ/ε(P11)单晶体金属的弹性模量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金属的弹性模量表现为伪各向同性。

非晶态材料的弹性模量表现为各向同性(P12)2)弹性比功的定义和工程意义。

弹性比功的定义: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变形功的能力,又叫弹性比能。

工程意义:弹性比功是指材料吸收变形功而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它标志着单位体积材料所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是一个韧度指标。

a e=σeεe/2=σe2/(2E) (P12-13)3)弹性滞后环应变落后于应力,加载时消耗在变形上的功大于卸载时金属恢复变形所做的功,其面积表示金属吸收不可变形功的能力。

(P16)4)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和特点方式:滑移和孪生特点:1、不可逆性,2、变形条件应力大于屈服强度,3、变形量大,4、非线性。

(p19) 附:1.各晶粒塑性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2.各晶粒塑性变形的相互制约和协调。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必要条件:至少5个独立的滑移系。

5)屈服现象受力式样中,应力达到某一特定值后,开始大规模塑性变形的现象。

(p20)6)应变硬化材料开始屈服以后继续变形将产生加工硬化。

S=Ke n n为应变硬化指数。

理想弹性体n=1为一条45°的斜线,理想塑性体n=0为一条水平直线,n=1/2为一条抛物线(P28)7)细晶强化、固溶强化的概念和特点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尺寸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特点: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形、韧性也越好。

固溶强化:金属中溶入溶质原子(间隙固溶、置换固溶)形成固溶体,其屈服强度会明显提高,这种提高强度的方法称为固溶强化。

特点:强度、硬度增加,而韧性、塑性有所下降。

8)颈缩的概念及其判据概念:是韧性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现象,是材料加工硬化和试样截面减小共同作用的结果。

判据:真应变在数值上与应变强化指数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模量: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 变形的能力.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弹性形变,卸载后,再同向加载(拉伸)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增加;反向加载(压缩)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降低的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预先进行较大的塑形变形;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下退火金属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形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缩颈:韧性金属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现象韧性断裂:断裂前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脆性断裂:突然发生的断裂,且断裂前基本不产生塑性变形。

穿晶断裂:裂纹扩展的路径穿过晶内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大多为脆性断裂。

断口形貌:冰糖状剪切断裂: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面分离造成的滑移面分离的断裂解理断裂: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解理面:由于与大理石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解理刻面: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解理台阶: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同号台阶汇合并长大,足够大时汇集成河流花样。

微孔聚集断裂:由于杂质与基体界面脱离形成微孔形核并长大形成微孔,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缩颈而断裂,导致各个微孔连接形成微裂纹,微裂纹在三向拉应力区和集中塑形变形区,在该区形成新微孔。

新微孔连通使裂纹向前推进,不断如此下去产生断裂。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和σmax的比值,用α表示各种加载状态下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三向不等拉伸:α=0.1 单向静拉伸α=0.5 扭转:α=0.8 单向压缩:α=2 三向不等压缩:α=4 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缺口,缺口根部应力集中缺口敏感度(NSR):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Ak表示冲击吸收功: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低温脆性: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

t 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也称冷脆转变温度低应力脆断:在应力水平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突然断裂现象。

张开型(Ⅰ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作用于裂纹扩展面,沿作用力方向张开,沿裂纹面扩展的裂纹应力场:物件受力时,其内部所受到的有方向有大小且连续的应力所构成的场塑性区:金属材料裂纹扩展前,尖端附近出现的塑性变形区有效屈服应力:在某个方向上发生屈服时对应的应力变动载荷:载荷大小,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疲劳:金属构件在变动应力和应变长期作用下,由于累积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疲劳极限:试样可以经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会发生疲劳断裂时所对应的应力。

记为σ-1 疲劳源: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过载损伤界/过载损伤区:金属材料抵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疲劳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缺口敏感性。

用qf表示疲劳裂纹核:0.05mm至0,1mm的裂纹,且定义为疲劳裂纹萌生期高周疲劳:金属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大于105次的疲劳断裂低周疲劳:金属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为102到105次的疲劳断裂冲击疲劳:机件在重复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的疲劳断裂应力腐蚀: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氢脆:由于氢和应力的共同作用而导致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氢致延滞断裂:由于氢的作用而产生的延滞断裂现象磨损:机件表面接触并作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流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粘着磨损:粘着磨损是接触表面相互运动时,因固相焊合作用使材料从一个表面脱落或转移到另一表面而形成的磨损,又称咬合磨损。

磨粒磨损:摩擦副的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微凸起或在接触面向存在硬质粒子时产生的磨损。

接触疲劳:机件两接触面作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在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劳损伤,导致局部区域产生小片或小块状金属剥落而材料流失的现象蠕变: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蠕变断裂:由于蠕变现象最后导致金属材料的断裂蠕变极限: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下,在规定时间内蠕变形量或蠕变速度不超过规定值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扩散蠕变:金属两端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晶体内空位从收拉晶界向受压晶界迁移,原子则朝相反方向流动,致使晶体逐渐产生伸长的蠕变松弛稳定性:金属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填空简答1.影响弹性后效(滞弹性)的因素:切应力、温度升高、晶体中的缺陷2.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特点?弹性:1.弹性形变可恢复性2.弹性形变量很小塑性: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3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一)内在因素 1. 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主滑移面位错密度大,屈服强度大。

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晶界对位错运动具有阻碍作用。

晶粒小可以产生细晶强化。

都会使强度增加。

3.溶质原子:溶质元素溶入金属晶格形成固溶体,产生固溶强化。

4第二相. a.不可变形的第二相绕过机制.留下一个位错环对后续位错产生斥力.b.可以变形的第二相切过机制.由于质点与基体间晶格错排及位错切过第二相质点产生新界面需要做功,使强度增加。

(二)外在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原子间作用越小位错运动阻力越低2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越高强度越高。

3.应力状态.切应力分量越大强度越低4.应变硬化(应变硬化指数)的工程意义:反映金属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反映机件服役时偶然过载的能力;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提高低碳钢切削加工性能5.塑性的意义?1以防机件偶然过载时产生突然破坏2.有利于阻止裂纹扩展3.金属的塑性有利于各种加工工序4.可以反映合金的质量优劣6.韧性断裂宏观断口及特征三要素?杯锥形,断口粗糙、呈纤维状,灰暗色。

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7.磨损,腐蚀,断裂是机件的三种失效形式。

8..影响断口三要素的因素:材料脆性越大,放射区越大,纤维区越小,剪切唇越小。

材料尺寸越大,放射区越大,纤维区基本不变。

9.脆性断裂宏观断口:脆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10.沿晶断裂:当晶界的强度小于屈服强度时,晶界无塑性变形,断裂呈宏观脆性产生冰糖状断口。

当晶界的强度大于屈服强度时,晶界有塑性变形,产生石状断口11.微孔聚集型断裂断口微观特征及过程?特征:韧窝。

塑变过程中,位错运动遇到第二相颗粒形成位错环。

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环堆积.位错环移向界面,界面沿滑移面分离形成微孔。

位错源重新开动,释放出新位错,不断进入微孔,使微孔长大。

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缩颈(内缩颈)而断裂(纤维区),使微孔聚合,形成裂纹;裂纹尖端应力集中,产生极窄的与径向大致呈45度的剪切变形带,新的微孔就在变形带内成核、长大和聚合,与裂纹连接时,裂纹扩展。

12.解理断裂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塑性变形形成裂纹b)裂纹在同一晶粒内初期长大c)裂纹越过晶界向相邻晶粒扩展13.解理断裂的微观断口特征:1)解理台阶及河流状花样。

2)舌状花样14.缺口效应的应用1:缺口引起应力集中,改变了缺口前方应力状态。

由单向应力状态变为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2:缺口使塑性材料产生缺口附加强化,使强度增加,塑性降低。

15.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 维氏硬度:HV 努氏硬度:HK 肖氏硬度:HS渗碳层硬度分布:显微维氏,HK 淬火钢:HRC,HS 灰铸铁:HB,HS鉴别钢中隐晶马氏体与残留奥氏体:显微维氏仪表小黄铜齿轮:HV HK龙门刨床导轨:HS 渗氮层:HV HR15N HK 高速钢刀具:HV,HRC 退火态低碳钢:HRB HV HS 硬质合金:HRA HV16.低温脆性产生的原因: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增加的结果的表示方法NDT:低阶能开始上升的上升的温度FTP:高阶能对应的温度FTE:低阶能和高阶能平均值对应的温度FATT50:取结晶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50%时对应的温度18.影响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1.材料因素:a)晶体结构的影响。

低、中强度的bcc金属及其合金有冷脆现象。

高强度的bcc金属,冷脆转变不明显。

fcc金属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无冷脆现象。

2)化学成分:a) 加入能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元素,使冲击韧性减小,冷脆转变温度提高b)α-Fe中加入能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元素。

c)杂质元素S、P、Pb、Sn、As等,会降低钢的韧性。

3)晶粒尺寸:细化晶粒能使材料的韧性增加,韧脆转变温度降低。

4) 金相组织:强度相同时S>B>P片>P球。

2.外在因素:1)缺口越尖锐,三向应力状态越严重脆性转变温度的升高。

2)尺寸因素.试样尺寸增大,材料的韧性下降,断口中纤维区减少,脆性转变温度升高。

3)加载速度.外加冲击速度增加,使缺口处塑性变形的应变率提高,促进材料的脆化。

19.裂纹扩展的基本形式:1)张开型裂纹2)滑开型裂纹3)撕开型裂纹20.应力场强度因子KⅠ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弱21.Kc、K IC及G IC和J IC的区别和物理意义。

临界或失稳状态的KI值就记作KIC或KC称为断裂韧度。

其中K IC是平面应变下的断裂韧度。

Kc是平面应力下的断裂韧度。

意义是材料对宏观裂纹失稳扩展的抗力。

G IC是G I在临界或失稳状态下的临界值。

表示材料阻止裂纹失稳扩展时单位面积所消耗的能量。

J IC是J积分的临界值,也称断裂韧度。

表示材料抵抗裂纹开始扩展的能力。

22.疲劳断裂有如下的特点:1)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即有寿命的断裂。

2)是脆性断裂。

3)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缺陷),尤其是表面缺陷十分敏感。

23.典型疲劳断口具有的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疲劳源+疲劳区+瞬断区。

24.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记为△K th,表示阻止裂纹开始扩展的能力25.疲劳裂纹扩展及断口微观特征:第一阶段:从表面个别侵入沟(或挤出脊)先形成微裂纹,然后裂纹主要沿主滑移系方向,以纯剪切方式沿45°向内扩展。

断口上无明显的特征,只有一些擦伤的痕迹。

在一些强化材料中,有时存在周期性解理或者准解理花样第二阶段:裂纹⊥拉应力。

第二阶段的断口特征是具有略呈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花样,称为疲劳条带(条纹、辉纹)26.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一、加载规范及环境的影响 1载荷频率次2温度温度升高,疲劳极限下降 5.介质:腐蚀介质表面蚀坑,疲劳极限下降二、表面状态与尺寸因素:1. 表面状态:缺口:因应力集中会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