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三要素
质量环三要素是
![质量环三要素是](https://img.taocdn.com/s3/m/7c712575b84ae45c3b358c84.png)
1.质量环三要素是(检验)、(记录分析)、(排除)。
2.内部用户原则的三不是(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不收)、(本道工序不合格品不干)、(不合格品不下流)。
3.质量的含义指的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4.AUDI C7返修率目标值( 60% ),一次交检合格率最终目标( 90% ),QRK过程审核符合率目标( 92% )。
5.QRK将检车结果详细记录在(《QRK检查记录表》)和(FIS-EQS系统)中。
6.质量控制环有哪四类(本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相邻过程的质量控制环)、(相关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环)、(跨生产区域的质量控制环)。
7.QRK检查员按照QRK本环的作业指导书及动态检查项对(工艺装配内容)进行检查、记录、统计、分析(能力范围内可判断的问题)、(信息收集及反馈),对不合格品实施(临时措施)、(纠正措施),做好效果跟踪验证。
1如果领导发布动态检查项,QRK该怎么做?(5分)要求详细填写动态检查表,要做好跟踪记录,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把问题写到交接班日记中,留好交接班1.QRK运行的目的是什么?加强每个员工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责任,提高员工质量和成本意识,降低返工率,通过质量控制环运行过程不断改进,力求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
2.具体描述QRK专检员标准操作规范1检查来车FIS单、随车卡与车身号是否一致,确认一致后开始检车(检车步骤见《检车流程》);2以《QRK作业指导书》和《动态检查项目》内容为指导检车,并按规定使用检具或目视检查,对《QRK重点质量问题措施跟踪表》上的内容重点跟踪检查;3在线无法消除的缺陷记卡,记卡缺陷保证100%录入FIS-eQS系统,每台车均要求在FIS-eQS系统中进行状态录入;4将所有缺陷(记卡下线缺陷、在线消除的缺陷及后续环节反馈本环流出的缺陷)记录到《QRK检查记录表》;5下班前将《QRK检查记录表》上记录的本环节控制的质量问题及外环反馈本环流出的质量问题汇总到《QRK质量缺陷日收集周统计表》。
质量检验的三要素
![质量检验的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cc83758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6.png)
质量检验的三要素我家附近有个小小的面包房,那可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最近我发现,这小小的面包房里,可藏着质量检验的三要素呢。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面包房,准备买几个新鲜出炉的面包当早餐。
一进门,就看到面包师傅小李正站在操作台前,全神贯注地检查着一批刚做好的面包。
他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旁边放着一把小尺子和一个电子秤,这可都是他的“秘密武器”。
我好奇地凑过去,小李看到我,笑着说:“你来得正好,我正在做质量检验呢。
这质量检验啊,有三个关键要素,我给你讲讲。
”他指着那些面包说:“首先就是标准,这就好比是一把尺子,得有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才能知道这面包做得合不合格。
”他拿起一个面包,用小尺子量了量面包的直径,然后说:“你看,我们规定这种面包的直径要在10 厘米左右,误差不能超过0.5 厘米,这就是标准。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这面包就不能上架销售。
”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想这标准还真是严格呢。
接着,小李把面包放在电子秤上称了称,说:“这第二要素就是测量。
光有标准不行,还得有准确的测量手段。
就像这个电子秤,它能精确到0.1 克。
我们这种面包的重量要求是150 克上下浮动 5克。
要是测量出来的重量不对,那可能是制作过程中出了问题,比如面粉放多了或者少了。
”我突然想起有一次我买的面包,感觉比平时小了很多,原来是重量没达标啊。
小李又拿起一个面包,仔细地观察着面包的表面,还掰下一小块尝了尝。
他说:“这最后一个要素就是检验人员的判断力。
有时候,一些问题不是靠尺子和秤能看出来的。
比如这面包的口感、色泽、纹理,这些都需要检验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判断。
你看这面包的表面,应该是金黄色的,色泽均匀,如果颜色太深或者太浅,那可能是烘焙的温度或者时间不对。
这口感呢,要松软可口,有浓郁的麦香味,如果吃起来干巴巴的或者有异味,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听着他的话,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原来一个小小的面包,背后有这么多的检验环节。
从面包房出来后,我对质量检验的三要素有了深刻的认识。
「质量三要素和三层次的质量」
![「质量三要素和三层次的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0f3035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a.png)
「质量三要素和三层次的质量」质量管理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质量的确保包括质量三要素和三层次的质量。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阐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质量三要素,即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由三个要素构成。
这三个要素包括:1.设计质量:设计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在设计阶段考虑的各种要求和规范,主要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外观以及符合质量标准等。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设计要求,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
2.过程质量:过程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关键点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控制、工艺参数的管理和质量检测等。
过程质量的控制需要严格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采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3.使用质量:使用质量是指消费者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的质量表现,包括产品的耐用性、可维修性、使用的方便程度等。
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和满意度与使用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后续服务和售后支持方面要做好工作,提高使用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除了质量三要素,质量管理还涉及到质量的三个层次,即:1.工艺过程控制层次:工艺过程控制是指产品或服务生产的具体工艺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科学的工艺流程和准确的操作指导,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2.管理系统层次:管理系统层次是指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
质量管理体系要依据国家或行业相关的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力,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审核评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绩效。
3.策略层次:质量管理的策略层次是指企业在制定质量战略和目标方面的工作。
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质量使命和愿景,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战略,提出具体的质量目标和指标,确保企业整体管理的质量导向,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和卓越的质量表现。
质量的三要素
![质量的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11494443186bceb18e8bb66.png)
质量的三要素质量的三要素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从定义可见,质量具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该特性满足该要求的程度。
每当我们讨论质量的时候,总是指某一个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
譬如某产品的质量、某过程的质量、某体系的质量。
一定要同时注意这三个要素,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质量好坏就不好确定了。
1、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ISO9000:2000标准第3.5.1条对特性有一个定义是可区分的特征。
它可以定性的,也可以定量的。
有物理的(机、电、化学、生物)、感官的(味、嗅、触、视、听)、行为的(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生理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功能的(如飞机速度)等好多种类。
所谓固有特性,是指某特定事物内在的,不是外加的特性。
固有特性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也叫性质。
以此从质方面来区别其他事物,所以叫“特”性。
特性都可以用某种指标来表述和测量的。
2、第二个要素是“要求”。
ISO9000:2000标准第3.1.2条对要求的定义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针对产品,可以分顾客的使用要求和组织自己根据顾客要求转化的各种规定的要求。
如果转化正确,这些规定要求也就成为内部的顾客要求。
正是因为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具有这些符合规定要求的特性才能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
因此,也只能由顾客感知他们的要求是否都得到满足。
3、第三个要素是“满足的程度”。
它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量”的确定。
具体、特定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顾客要求程度是“量”。
把前面这两个要素联系起来,就叫质量。
相对于把quality翻译成“品质”来说,更加确切一些。
衡量质量的好坏,只能用这些要求是否达到满足来衡量。
同样的产品,具有同样的特性,由于顾客要求不同,满足程度就不同。
得出质量好坏的结论也就不同。
这就是我们常说“质量是由顾客说了算”的道理。
零缺陷质量改进的三要素和四个定理
![零缺陷质量改进的三要素和四个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72700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0.png)
零缺陷质量改进的三要素和四个定理
1.零缺陷质量改进的三要素
影响质量改进的主要因素是决心、教育和执行。
(1)“决心”是指一个管理团队的成员打算他们不能再忍受次品了,而且了解到只有实行行动才能改善组织。
(2)“教育”是关心全部的员工沟通对质量的观念,知道自己在改善质量中所负的责任,而且具备特别的学问,足以处理即将面临的转变。
(3)“执行”是使改善的行动循着既定的路线进行,由于每个团体都是在不断地转变,因此,改善质量的行动是从不会停止的,每一个正确的行动,都将使组织更趋健全。
2.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四个定理
(1)质量的定义就是合乎标准,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2)提升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以防患未然为质量管理制度。
(3)工作标准必需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4)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代价为衡量质量的方法,而不是用指数来评核。
3.零缺陷质量管理执行的十四个步骤
(1)管理阶层的承诺。
(2)团队行动。
(3)设定标准。
(4)确定质量的成本。
(5)对质量的反思。
(6)改正的行动。
(7)方案零缺陷的活动。
(8)员工的教育。
(9)设立零缺陷日。
(10)设定目标。
(11)消退引起错误的因素。
(12)选出质量改善的榜样。
(13)建立质量委员会。
(14)从头做起。
质量三要素概念
![质量三要素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3238d4ffe4733687e21aa38.png)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4)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4)
c) 体系层次 体系层次。过程的固有特性都是由人、机、料、法、环、 测等因素组成和决定的。这些因素又是各该过程的工作结果。 譬如說,人员是人力资源提供过程、机器设备是设备维护过 程、材料是采购过程……的结果。这些过程我们通常叫支持 过程(MP),它们和产品实现过程组成了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满足ISO9001第4.1条總要求。用这个体系来控 制过程,确保过程始终具有满足产品要求的能力,从而确保 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实际上,还必 须提高效率,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相当于把过程的 要求转向变成对体系提出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体系的固有 特性满足过程要求的程度决定了体系的质量好坏。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7)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7)
c)最基础的层次 最基础的层次,要根据ISO9001:2000第8.2.2条《内部 最基础的层次 审核》和第8.5.1条《持续改进》要求,此外,还包括第5.6 条《管理者评审》和ISO9004的《自我评定》,及时监视、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实际上还应当包括效率, 通过这些活动来把握好质量三要素中体系固有特性满足过程 要求的“满足程度”,预防过程出问题。 前面谈到,中间层次对过程的监视可以作到对产品的预防, 但是, 过程出了问题,也还是需要花钱去纠正。如果把握 好体系这个层次,过程能力持续稳定和充分了,经济效益必 然会提高。更加不需要担心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了。实际上, 这就是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也就是六西格玛管理,或者零 缺陷管理的做法。
质量目標及指標
凡是有要求,不光是对产品的、过程的或者对系统的要求, 原则上就应当要有目标和用来考核目标是否达成用的指标, 通过目标、指标的达成状态和趋势来验证这些要求是否得 到和将得到满足。 这样,就能得出ISO9001标准第8.2.2.b)条证实体系“得 到有效实施和维持”的结论。 所谓系统是否有效,是指系统的目标是否达成了? 是否通过策划确定的那些过程来达成的?这两方面都达成 了,系统就有效。
全面质量管理三要素
![全面质量管理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9daec5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7.png)
全面质量管理三要素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它们分别是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一、质量规划质量规划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要素,它是制定质量目标和策略的过程,涉及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交付等各个环节。
质量规划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技术能力、资源投入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质量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在质量规划过程中,需要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明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质量检测、质量评估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质量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个要素,它是在质量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监测和调整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质量要求的过程。
质量控制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测、质量记录、质量评估等环节。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同时,还需要建立质量记录,记录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信息,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此外,还需要进行质量评估,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三、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个要素,它是通过持续地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绩效,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质量改进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改进机制,包括问题分析、改进方案制定和实施等环节。
在质量改进过程中,需要进行问题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和根源。
然后,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最后,需要实施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改进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要素——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在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下,企业才能够实现持续的质量提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三要素
![质量管理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91ea4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质量管理三要素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核心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质量管理包含了许多要素,然而,其中三个要素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质量管理的三个要素进行详细讨论,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如此关键。
第一个要素是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措施的基础。
一个成功的质量计划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策略,并明确相关质量指标。
首先,企业应该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设定明确的目标,例如减少产品缺陷数量或提高用户满意度。
其次,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合适的策略来提升质量,例如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或加强员工培训。
最后,企业应该设定相应的质量指标来检验目标的实现情况,例如进行产品抽检或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的基石,能够帮助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方面持续改进,确保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第二个要素是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通过监测和校准来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的过程。
它包括多个步骤,如产品检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检验机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这可以通过抽检、全检或在生产过程中嵌入检测设备等方式实现。
其次,企业应该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以便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
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为问题解决提供可靠的依据。
最后,当发现质量问题时,企业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这可能包括修复产品、改进生产流程或对员工进行再培训。
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持续符合要求。
第三个要素是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之一,它追求的是持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质量改进需要企业不断寻找和采纳最佳实践,并推动全员参与。
首先,企业应该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可以通过客户反馈、市场调研或定期跟进等方式实现。
其次,企业应该不断寻找和采纳行业内的最佳实践。
这可以通过参观其他企业、参加行业研讨会或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企业应该鼓励全员参与质量改进,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
质量管理过程三要素
![质量管理过程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88a18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9.png)
质量管理过程三要素
《质量管理过程三要素》
嘿,大家知道不,质量管理过程有三个超重要的要素呢!这就像是做一道美味大餐,得有好的食材、合适的火候和精心的调味。
就说我之前组装一个小家具的事儿吧。
我兴致勃勃地把零件都拿出来,准备大干一场。
这第一个要素呢,就像选零件,得选质量好的呀。
我仔细地检查每个零件,可不能有瑕疵的,就像挑菜一样,得挑新鲜没坏的。
有个螺丝感觉有点粗糙,我都纠结半天要不要用它,这质量可得把好关呀,不然到后面出问题就麻烦啦。
然后就是组装的过程啦,这就像是掌握火候。
得慢慢来,不能急。
我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来,该拧螺丝就拧得紧紧的,不能马虎。
如果太着急,弄错了步骤,那可就糟糕啦,说不定整个都得重来呢。
我小心翼翼地摆弄着,就像厨师小心地控制着火候一样。
最后呢,完成了组装,我还得检查检查,这就是调味啦。
看看哪里不牢固,哪里不平整,得调整调整。
我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嘿,还真发现有个地方有点晃,赶紧又加固了一下。
这检查可不能少呀,就像给菜加点调料,让它更完美。
所以呀,质量管理过程的这三个要素真的太重要啦,就像做任何事情一样,都得把好质量关,这样才能有好的结果呀!以后我再做什么事儿,都得记住这三个关键要素,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的。
嘿嘿!。
质量三要素
![质量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b6f68dac8d376eeaeaa3184.png)
质量三要素前言本文是著者多年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说明如何从产品、过程和体系三个层次把握好质量的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和满足的程度。
相信您看了以后一定会有一些启迪。
质量三要素根据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可见,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
我们讨论质量的时候,总是针对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
譬如某产品的质量、某过程的质量、某体系的质量。
一定要同时注意这三个要素,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质量好坏就不好确定了。
1、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
所谓固有,是指该特定事物内在的,不是外加的特性。
ISO9000:2000标准第3.5.1条对特性有一个定义,可区分的特征。
它可以定性的,也可以定量的。
有物理的(机、电、化学、生物)、感官的(味、嗅、触、视、听)、行为的(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生理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功能的(如飞机速度)等好多种类。
它们都可以用各种指标来表征。
以此从质方面来区别其他事物,所以叫 “特”性。
2、第二个要素是“要求”。
ISO9000:2000标准第3.1.2条对要求的定义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针对产品,可以分顾客的使用要求和组织自己根据顾客要求转化的各种规定的要求。
如果转化正确,这些就是内部顾客要求。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正是因为它们带有能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的那些特性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
因此,我们常常说,“质量是由顾客说了算”的道理。
衡量质量只能用这些要求是否达到满足来衡量。
也只能由顾客感知他们的要求是否都得到满足来判定顾客是否满意。
3、“满足的程度”“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量”的确定。
第三个要素是把前面两个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果。
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中该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要求的程度是“量”。
于是得到“质量”的概念。
质量要求三要素
![质量要求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cab59bf69dc5022aaea0065.png)
[选取日期]质量要求是指对产品需要的表述或将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实体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
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法。
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严格执行 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禁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禁止在生产、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法。
一、要求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的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存在的瑕庇作出说明的除外;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的产品标准;[选取日期]4、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法。
二、作用 1、质量要求应全面反映顾客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
2、要求包括合同的和组织内部的要求,在不同的策划阶段可对它们进行开发、细化和更新。
3、对特性规定定量化要求包括:公称值、额定值、极限偏差和允差。
4、质量要求应使用功能性术语表述并形成文件。
质量要求应把用户的要求、社会的环境保护等要求以及企业的内控指标,都以一组定量的要求来表达,作为产品设计的依据,在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设计阶段又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如方案设计的质量要求,技术设计的质量要求,施工图设计的质量要求,试验的质量要求,验证的质量要求等。
同时,在制造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
[选取日期]因此,ISO8402定义的注(2)明确指出,这些要求应在不同计划编制阶段加以展开细化和修改。
“要求”实际上是每项质量活动的“输入”,该项活动的进行(过程),将该“输入”转变为“输出”,并验证“输出”是否满足了“输入”的要求在规定质量要求时,有关该产品的强制性的法规要求(如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必须加以考虑,而不管用户是否提出此项要求。
质量三要素与三层次
![质量三要素与三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a1084223580216fc700afda6.png)
用产品合格验收的判别准则。这样做,就从设计角度把握了
质量三要素。相当于产品是内部顾客向各该过程(采购、 加工、装配、检验等过程)提出了需求和期望。这些过程的 固有特性必须满足产品对它们提出的要求,其满足的程度也 通常用过程能力指数来衡量,过程能力指数决定了过程的质
量好坏。
9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4)
提供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
6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1)
为了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必须把握好质量三要素。 1、首先,把握质量三要素中的“要求”。也就是要及时、 正确理解和预测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適当地把这些需求和 期望转化为可操作的、明确规定的对产品(服务)的使用 要求。这些要求必须满足ISO9001第7.2条要求<與顧客有關 的過程>。
5
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谈论质量,首先想到产品质量,没有注意过程和体系的质 量。由于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 我們从系统观点来看,体系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 量好,那么,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长期处于良好状
态了。因此,要想确保产品质量,关键要抓好过程。靠什么
抓?靠体系来抓。如何抓?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根据 ISO9001国际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建立、实施、维 持和改进具体特定的某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要有能 力控制过程,确保过程的能力满足产品的要求,然后,才能
10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5)
3、最后,把握质量三要素中的“满足的程度”。 以上三个层次(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和“固有特 性” 是逐步展开的。顾客的要求由产品的固有特性来满足,产品 的固有特性转化为对过程的要求,再由过程的固有特性来满 足,过程的固有特性转化为对体系的要求,再由体系的固有 特性来满足。它们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它们的质量水平。同样
质量三要素
![质量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33e170ca58da0116c1749e2.png)
o质量控制三要素o一、质量三要素基本概念根据ISO9000:2008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
我们讨论质量的时候,总是针对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
譬如某产品的质量、某过程的质量、某体系的质量。
一定要同时注意这三个要素,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质量就难以控制。
1、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
所谓固有,是指该特定事物内在的,不是外加的特性。
ISO9000:2008标准第3.5.1条对特性有一个定义,可区分的特征。
它可以定性的,也可以定量的。
有物理的(机、电、化学、生物)、感官的(味、嗅、触、视、听)、行为的(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生理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功能的(如汽车速度)等好多种类。
它们都可以用各种指标来表征。
以此从质方面来区别其他事物,所以叫“特”性。
2、第二个要素是“要求”。
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针对产品,可以按照顾客的使用要求,转化为各项具体指标。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正是因为它们带有能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的那些特性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
因此,我们常常说,“质量是由顾客说了算”的道理。
衡量质量只能用这些要求是否达到满足来衡量。
也只能由顾客感知他们的要求是否都得到满足来判定顾客是否满意。
3、“满足的程度”是把前面两个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果。
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中该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要求的程度是“量”。
于是得到“质量”的概念。
相对于“品质”来说,更加确切一些。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认识产品,关键是认识的目的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
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每当谈论质量,人们往往会想到产品的质量,没有注意到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由于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而过程组成了体系。
就是说,从系统观点来看,体系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量好,体系把这些过程再组织得好,也就是体系的结构好,那么,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维持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了。
电能质量三要素的要求
![电能质量三要素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983d1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电能质量三要素的要求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三要素包括电压、波形和频率。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供电中断、设备损坏、生产效率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电能质量的三要素提出明确的要求,有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电压要求电压是电能质量中最基本的要求,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
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三相不平衡等都是电压质量的主要问题。
(1)电压偏差:电压偏差包括电压下跌和电压上升,超过一定的范围会对用电设备产生影响。
我国对电压偏差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不同用电负荷和设备的要求,电压偏差有不同的允许范围。
(2)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波动和闪变主要发生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负荷变化、线路故障等原因引起。
电压波动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而闪变则可能导致照明设备的光照强度波动,影响视觉效果。
(3)电压三相不平衡:电压三相不平衡是指三相电压之间的差异,超过一定程度会引发电力系统的不稳定,对设备运行产生影响。
电能质量标准对电压三相不平衡有明确的要求,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
2.波形要求波形质量是电能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谐波和间谐波。
(1)谐波:谐波是电能质量中的常见问题,产生于非线性负载设备和电力系统的故障。
谐波会对电力系统造成附加损耗、设备过热、绝缘老化等危害,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力系统故障。
(2)间谐波:间谐波是频率位于基波频率附近的电压或电流波形,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较小,但长时间存在仍可能对设备产生损害。
3.频率要求频率是电能质量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频率偏差和频率波动是频率质量的主要问题。
(1)频率偏差:频率偏差通常由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发电机故障等原因引起。
我国对频率偏差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频率偏差应在±0.2Hz范围内。
(2)频率波动:频率波动是指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频率的短暂变化,通常由负荷波动、发电机输出变化等因素引起。
质量三要素
![质量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357130f0be1e650e53ea9926.png)
o质量控制三要素o一、质量三要素基本概念根据ISO9000:2008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
我们讨论质量的时候,总是针对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
譬如某产品的质量、某过程的质量、某体系的质量。
一定要同时注意这三个要素,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质量就难以控制。
1、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
所谓固有,是指该特定事物内在的,不是外加的特性。
ISO9000:2008标准第3.5.1条对特性有一个定义,可区分的特征。
它可以定性的,也可以定量的。
有物理的(机、电、化学、生物)、感官的(味、嗅、触、视、听)、行为的(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生理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功能的(如汽车速度)等好多种类。
它们都可以用各种指标来表征。
以此从质方面来区别其他事物,所以叫“特”性。
2、第二个要素是“要求”。
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针对产品,可以按照顾客的使用要求,转化为各项具体指标。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正是因为它们带有能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的那些特性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
因此,我们常常说,“质量是由顾客说了算”的道理。
衡量质量只能用这些要求是否达到满足来衡量。
也只能由顾客感知他们的要求是否都得到满足来判定顾客是否满意。
3、“满足的程度”是把前面两个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果。
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中该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要求的程度是“量”。
于是得到“质量”的概念。
相对于“品质”来说,更加确切一些。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认识产品,关键是认识的目的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
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每当谈论质量,人们往往会想到产品的质量,没有注意到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由于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而过程组成了体系。
就是说,从系统观点来看,体系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量好,体系把这些过程再组织得好,也就是体系的结构好,那么,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维持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了。
质量三要素概念
![质量三要素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c5f127fa300a6c30c229f9f.png)
测量》要求,及时监视、控制好过程。譬如,过程能力指数
4
第三个要素是“满足的程度” 。
“满足的程度”“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量”的确 定。第 三个要素是把前面两个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果。具体、特定事 物的质量中该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要求的 程 度是“量”。于是得到“质量”的概念。相对于把quality 翻译 成“品质”来说,更加确切一些。
8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3)
b) 过程层次。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不仅对产品、零部件
规定要求之外,凡是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根据
ISO9001:2000第7.3.3.b和c条《设计和开发输出》要求,
设计要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的信息。包含或者引
用产品合格验收的判别准则。这样做,就从设计角度把握了
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可以从很多方面、角度去认识。关键是
认识的目的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
5
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谈论质量,首先想到产品质量,没有注意过程和体系的质
量。由于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
我們从系统观点来看,体系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
量好,那么,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长期处于良好状
10
如何把握质量三要素(5)
3、最后,把握质量三要素中的“满足的程度”。 以上三个层次(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和“固有特 性” 是逐步展开的。顾客的要求由产品的固有特性来满足,产品 的固有特性转化为对过程的要求,再由过程的固有特性来满 足,过程的固有特性转化为对体系的要求,再由体系的固有 特性来满足。它们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它们的质量水平。同样 有三个层次需要把握好。
2
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质量三要素
![质量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96eefe7d58fb770bf78a55fc.png)
o质量控制三要素o一、质量三要素基本概念根据ISO9000:2008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
我们讨论质量的时候,总是针对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
譬如某产品的质量、某过程的质量、某体系的质量。
一定要同时注意这三个要素,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质量就难以控制。
1、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
所谓固有,是指该特定事物内在的,不是外加的特性。
ISO9000:2008标准第3.5.1条对特性有一个定义,可区分的特征。
它可以定性的,也可以定量的。
有物理的(机、电、化学、生物)、感官的(味、嗅、触、视、听)、行为的(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生理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功能的(如汽车速度)等好多种类。
它们都可以用各种指标来表征。
以此从质方面来区别其他事物,所以叫“特”性。
2、第二个要素是“要求”。
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针对产品,可以按照顾客的使用要求,转化为各项具体指标。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正是因为它们带有能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的那些特性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
因此,我们常常说,“质量是由顾客说了算”的道理。
衡量质量只能用这些要求是否达到满足来衡量。
也只能由顾客感知他们的要求是否都得到满足来判定顾客是否满意。
3、“满足的程度”是把前面两个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果。
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中该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要求的程度是“量”。
于是得到“质量”的概念。
相对于“品质”来说,更加确切一些。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认识产品,关键是认识的目的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
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每当谈论质量,人们往往会想到产品的质量,没有注意到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由于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而过程组成了体系。
就是说,从系统观点来看,体系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量好,体系把这些过程再组织得好,也就是体系的结构好,那么,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维持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了。
质量控制五要素
![质量控制五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f5289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8.png)
质量控制五要素质量控制五要素引言第一要素: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它明确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和步骤。
质量计划需要包括以下内容:质量目标: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资源分配:确定实施质量计划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时间计划:制定实施质量计划的时间节点和期限。
质量风险分析:分析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要素: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实施质量计划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步骤:质量测量:通过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测。
数据收集:收集有关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数据,包括缺陷率、客户反馈等。
质量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改进。
质量改进:根据质量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质量改进。
第三要素: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方面:质量标准:制定适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标准的有效执行。
内部审核: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和风险,并及时进行改进。
外部审核:通过第三方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
第四要素:质量培训质量培训是确保员工具备实施质量管理的能力和知识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方面:培训计划:制定员工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表。
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持续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质量管理的能力。
第五要素: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
它包括以下方面:PDCA循环:采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质量管理过程。
基于数据的决策:基于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决策和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质量(可信性、安全性)体系的质量及成熟度
![质量(可信性、安全性)体系的质量及成熟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2f5d02763231126edb11ee.png)
之 三 的企业 拥 有 自主知识 产权 .9 %的企 业没 有专 9 利 这样 .大多数 中 国企业 只能做外 国企 业 的打工 仔 很 多产 品 的成 本 中 .相 当一部 分是 给外 国企业 的专 利 费 . 自己得 的是 一 点 点 可怜 的血 汗 钱 。 以
达 到质 量 ( 信性 、安 全性 )需求 的程度 。 可
2 )为达 到需求 的投 入一 出 比 ( 产 即效率 ) 。
3 )长期 保 持优 秀 质 量 ( 可信 性 、安全 性 )的 效果 及效 率 的能力 ( 即可信 性 ) 。
如 果 只 为 了 一 项 产 品 的一 锤 子 买卖 .可 以 集 中力 量 打歼 灭 战 .也有 可 能 以较好 的投 入一 出 比 产
研 发 的企 业 .在 中国就迅 速崛 起 。中 国通信 业 的两 大 巨头 .华为 2 0 0 6年投入 研发 5 9亿 ,近 于营销额 的 1 % .中兴 投入 2 亿 ( 尔 投入 6 .亿 ) 0 8 海 7 2 。但 总 的来说 .电子信 息业 百强 2 0 0 6年投入 研发 4 4亿 , 3
D D为例 ,出 E价¥ 2 自己得 的利润 仅有¥ ; V l 3, 1 M3 P 的出E价¥ 9 l 7 .而 自己得的仅为¥ . 1。 5
凡是 认识 到这 个 问题 的严重 性 .大力 支持创 新
赚 上 一 笔 。但 是 如 果 没 有 长期 安排 ,则 即使 一 项
产品 一时取 得 了成功 .那也 只不 过是昙 花一 现 。
只占营销额的 3 %.还是很不够 的。 . 9
例 如按 B lr e奖 .评 分 最 高 10 adi g 0 0分 。但 近 几 年得 美 国 国家 质量 奖 的几个 企业 得分 为 7 0分左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o质量控制三要素
o
一、质量三要素基本概念
∙∙∙∙∙ 根据✋: 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
我们讨论质量的时候,总是针对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
譬如某产品的质量、某过程的质量、某体系的质量。
一定要同时注意这三个要素,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质量就难以控制。
∙∙∙∙ ∙、第一个要素“固有特性”。
是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
所谓固有,是指该特定事物内在的,不是外加的特性。
✋: 标准第 条对特性有一个定义,可区分的特征。
它可以定性的,也可以定量的。
有物理的(机、电、化学、生物)、感官的(味、嗅、触、视、听)、行为的(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生理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功能的(如汽车速度)等好多种类。
它们都可以用各种指标来表征。
以此从质方面来区别其他事物,所以叫 “特”性。
∙∙∙∙ ∙、第二个要素是“要求”。
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针对产品,可以按照顾客的使用要求,转化为各项具体指标。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正是因为它们带有能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的那些特性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
因此,我们常常说,“质量是由顾客说了算”的道理。
衡量质量只能用这些要求是否达到满足来衡量。
也只能由顾客感知他们的要求是否都得到满足来判定顾客是否满意。
∙∙∙∙ ∙、“满足的程度”是把前面两个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果。
具体、特定事物的质量中该事物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是“质”,满足要求的程度是“量”。
于是得到“质量”的概念。
相对于“品质”来说,更加确切一些。
我们可以从
很多方面去认识产品,关键是认识的目的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
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 ∙每当谈论质量,人们往往会想到产品的质量,没有注意到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由于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而过程组成了体系。
就是说,从系统观点来看,体系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量好,体系把这些过程再组织得好,也就是体系的结构好,那么,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维持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了。
因此,要想确保产品质量,关键要抓好过程。
靠什么抓?靠体系来抓。
如何抓?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根据
✋国际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建立、实施、维持和改进具体特定的某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要有能力控制过程,确保过程的能力满足产品的要求。
∙∙∙ ∙∙、首先,把握质量三要素中的“要求”。
也就是要及时、正确理解和预测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恰当地把这些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可操作的、明确规定的对产品(服务)的使用要求。
∙∙∙ ∙ 、其次,把握好质量三要素中的“固有特性”:
∙∙∙∙ ∙♋✆ 产品层次。
通过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成产品中各种固有特性。
然后,针对这些特性。
层层展开,分别确定各个部件、零件和原材料的要求。
通过产品中零部件的作用,使产品具有能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特性,达到使顾客满意的目的。
这说明质量是设计进去的。
产品固有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好坏。
∙∙∙ ∙ ♌✆ 过程层次。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不仅对产品、零部件规定要求之外,凡是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设计要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的信息。
包含或者引用产品合格验收的判别准则。
这样做,就从设计角度把握了质量三要素。
相当于产品是内部顾客向过程(采购、加工、装配、检验等过程)提出了需求和期望。
这些过程的固有特性必须满足产品对它们提出
的要求,其满足的程度也通常用过程能力指数来衡量,过程能力指数决定了过程的质量好坏。
∙∙∙∙∙ ♍✆ 体系层次。
前面这些过程的固有特性都是由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组成和决定的。
这些因素又是各该过程的工作结果。
譬如,人员是人力资源提供过程、机器设备是设备维护过程、材料是采购过程……的结果。
这些过程我们通常叫支持过程,它们和产品实现过程组成了质量管理体系。
用这个体系来控制过程,确保过程始终具有满足产品要求的能力,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同时,要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实际上,还必须提高效率,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就相当于把过程的要求转向变成对体系提出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体系的固有特性满足过程要求的程度决定了体系的质量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