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技术(1)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共66张PPT)
单色光 均匀介质 吸收物质无相 互作用
5、空白溶液的选择
在分光光度法中,为消除显色剂及样品中各种共存有色物质产生的干扰、抵消比色皿和 试剂对入射光的影响而用来调节仪器百分透光率为100%的溶液。
不
蒸 馏 水
试
样
含 待
剂
品
测
元
不
显 色
素
1、溶剂空白:不加样品和任何试剂,用纯溶剂(如蒸馏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作参比溶液。 选择原则:当显色剂及其它试剂均无色,被测试样中又无其他有色离子时,选用溶剂参比。
常用的固定化技术有:吸附、试剂交联、共价键合、
包埋法(酶与载体聚丙酰胺混合后直接包在电极 敏感部分形成酶凝胶层)。
几种酶电极的品种与性能
测定物质
酶
检测物 测定范围(mol/L)
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
尿素(脲)
脲酶
胆固醇 胆固醇氧化酶
L-谷氨酸 谷氨酸脱氢酶 L-赖氨酸 赖氨酸脱羧酶
O2 NH3 H2O2 NH4+ CO2
单色器
滤光片
棱镜
光栅
吸收池
检测器
玻璃比色皿
石英比色皿
显示器
4
(一)、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1、吸光度与透光度
当光线通过均匀、透明的溶液时可出现三种情况:一部分光被散射,一部分光 被吸收,另有一部分光透过溶液。设入射光强度为I0,透射光强度为I,I和I0之比称为透 光度,即:
入射光 I0
透射光 I
T = I/I0
10-4~2*10-2 10-5~10-2 10-5~10-2 10-4~10-1 10-4~10-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析方法
2019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
2019⽣物技术⽣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实验⼀糖的呈⾊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实验⽬的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法及其原理。
⼆、实验原理糖经浓⽆机酸处理,脱⽔产⽣糠醛或糠醛衍⽣物。
戊糖形成糠醛,⼰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物在浓⽆机酸作⽤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成有⾊物质。
与⼀元酚如α⼀萘酚作⽤,形成三芳⾹环甲基有⾊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酚作⽤,则形成氧杂蒽有⾊物质,反应式如下:通常使⽤的⽆机酸为硫酸。
如⽤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的酚类为α⼀萘酚、甲基苯⼆酚、间苯⼆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芳⾹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物和⼀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认为,⽤浓硫酸作为脱⽔剂时,形成有颜⾊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糖的呈⾊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的颜⾊反应。
糖在浓酸作⽤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物与α⼀萘酚作⽤,形成红紫⾊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间出现紫环,因此⼜称紫环反应。
⾃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糖经浓酸⽔解,脱⽔⽣成的糠醛及其衍⽣物与蒽酮(10⼀酮⼀9,10⼀⼆氢蒽)反应⽣成蓝⼀绿⾊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酚反应)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酚结合⽣成鲜红⾊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解⽣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酚(地⾐酚)缩合,形成深蓝⾊的沉淀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自考重点(1)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清蛋白:运输游离脂肪酸、某些激素、胆红素、多种药物等。
急性时相反应(APR):(名词解释)血浆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出现相应下降的炎症反应过程称之为急性时相反应前清蛋白(PA):(名词解释)在SPE(正常血清蛋白电泳)中显示在清蛋白前方故而得名,主要包括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两者均由肝脏合成。
前清蛋白(PA)的临床意义:属负性APP,作为肝功能不全的指标触珠蛋白(Hp):(名词解释)又称结合珠蛋白,在SPE(正常血清蛋白电泳)中位于α2区带,为а2в2四聚体。
触珠蛋白(Hp)临床意义中溶血性疾病,连续观察可用于监测溶血是否处于进行状态。
所有的缩写:急性时相反应(APR)、正常血清蛋白电泳(SPE)、前清蛋白(PA)黄醇结合蛋白(RBP)、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清蛋白(Alb)、а1-抗胰蛋白酶(а1-AT或AAT)、蛋白酶抑制物(Pi)、а1-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α2-巨球蛋白(α2-M或AMG)、铜蓝蛋白(Cp)、转铁蛋白(Tf)、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转铁蛋白(Tf)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低血素贫血,转铁蛋白(Tf)代偿性合成增加CRP是第一个被认识的APPCRP主要用于结合临床监测疾病:①筛查微生物感染;②评估炎性疾病的活动度;③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并发的感染;④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监测;⑤监测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蛋白质特有的结构或性质:①重复的肽链结构;②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对酚试剂反应或紫外光吸收;③与色素结合的能力;④沉淀后借浊度或光折射测定。
凯氏定氮法:是公认的参考方法,目前用于标准蛋白质的定值和校正其他方法等,并适用于一切形态(固体和液体)的样品。
双缩脲法是体液总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
直接紫外吸收法常用于较纯的酶、免疫球蛋白等蛋白质测定。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的
第1课时 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学习导航明目标、知重点难点掌握电泳法分离大分子的原理。
(重点) 运用常用的方法提取和分离蛋白质。
(重、难点)[学生用书P48]一、阅读教材P 71~72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提取(1)在提取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研磨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组织或细胞完全破碎,使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使其溶解在适当的抽提液中。
(2)抽提液的选择需要根据蛋白质的特性而定,一般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溶液抽提,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溶液抽提,脂蛋白等则可用有机溶剂抽提。
2.蛋白质的分离方法(1)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
(2)薄膜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的方法。
(3)凝胶色谱法①概念: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差异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②原理a .凝胶⎩⎪⎨⎪⎧形态:微小的多孔球体组成:大多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结构:内部具有很细微的多孔网状结构b .分离的过程进入凝胶颗粒内 部的难易程度路程移动速度小分子 蛋白质 容易较长 较慢大分子 蛋白质无法进入 较短 较快二、阅读教材P73~77完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操作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配制试剂→准备器材→架滤纸桥→浸泡薄膜→细心点样→平悬薄膜→实施电泳→染色→漂洗→脱色。
2.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样品处理→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和透析→凝胶的制备→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洗脱与收集。
判一判(1)酸性蛋白质用酸性溶液抽提,水溶性蛋白质用透析液抽提,脂溶性蛋白质用稀碱性溶液抽提。
(×)(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
(√)(3)电泳时泳动速度取决于带电颗粒的大小、形状、所带静电荷多少。
(√)(4)离心沉降法和薄膜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一样的。
(×)(5)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而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生物化学中的产物分离与分析技术
生物化学中的产物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分离和分析生物分子产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涉及到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解析、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药物的开发等诸多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生物化学中常用的产物分离与分析技术。
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可用于分离并检测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
该技术使用涂有吸附剂的无机玻璃或塑料片作为站相,将需要分离的生物产物沿着板上的小坑过渡带动,然后通过化学计量法刻画产物中分离的成分。
薄层色谱法通常将分离的生物分子涂抹在薄层或高效率的站相上。
2. 凝胶层析法凝胶层析法(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分离物质的技术。
在凝胶层析法中,生物产物被置于化学柱中的凝胶上,大分子会被凝胶过滤,而小分子则连同流动相移动,并进入到柱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分离的小分子通过化学柱的末尾,而大分子则被凝胶滞留在柱中。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分离蛋白质、DNA 合成物等生物产物。
3. 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一种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分离不同电荷的产物的方法。
在离子交换层析法中,采用含有离子官能基的保持体,将待分离的生物产物通入柱中,并用离子洗涤液逐步冲洗,各种离子一次稀释并分离。
不同离子的相互吸引会让它们在柱中的保持体上停留不同的时间,进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离子交换层析法通常用于制备、纯化带电生物分子。
4.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C)是一种分离纯化目标生物分子的高效和选择性技术。
该技术使用亲和柱(通常用聚合物、水凝胶或矽胶等作为固定支持的矩阵),将含有目标生物分子的样本通过亲和柱。
因为取决于目标分子的亲和性,仅目标分子会与支持矩阵表面上提前标记的区分分子结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什么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一种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科学技术。
它主要通过对生物分子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定量和结构分析等方法,从而了解生物体内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项目:•血糖: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肝功:检测肝功能异常,如肝炎等•肾功:检测肾功能异常,如肾炎等•血脂:监测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等•血常规:检测贫血、白细胞异常等•电解质:检测血液中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方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毛细管电泳:用电场将荷电化合物分离,根据其不同的运动速度进行鉴定和定量•高效液相色谱:利用色谱柱对混合物分离,根据吸收峰的特点鉴定和定量物质•质谱:通过精确测量分子的质量和荷质比鉴定和定量物质•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鉴定和定量物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注意事项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需要严格掌握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程序,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应符合规范要求•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得到重视,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和安全以上就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相关内容。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以下是几个趋势:•自动化:自动化分析系统可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效率和准确性•多参数检测:多参数生物化学分析可检测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检测精确度•个体化医疗: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将更多应用于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数据共享: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数据可共享,促进多学科协作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未来医疗事业的升级升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总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优势和作用将在医学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有哪些
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有哪些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学科,实验技术在生物化学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一、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生物化学中,常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
例如,通过测量蛋白质在 280nm 处的吸光度,可以估算蛋白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且灵敏度较高。
二、电泳技术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在生物化学中,常用的电泳技术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分离和分析 DNA 片段,根据 DNA 片段的大小不同,在凝胶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常用于分离蛋白质,能够分辨分子量差异较小的蛋白质。
三、层析技术层析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层析技术有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
凝胶过滤层析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小分子后流出。
离子交换层析基于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来分离物质。
亲和层析则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进行分离,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四、离心技术离心是利用离心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密度、大小的颗粒分离的技术。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于分离细胞器、细胞组分、蛋白质复合物等。
差速离心通过逐渐提高离心速度,分步沉淀不同大小的颗粒。
密度梯度离心则是在离心管中形成密度梯度,使不同密度的颗粒在相应的密度区带中沉降,从而实现分离。
五、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 DNA 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适温延伸的循环过程,使 DNA 片段呈指数级扩增。
PCR 技术在基因诊断、基因克隆、基因突变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LISA 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检测的技术。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一)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一)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解释概述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化学反应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生物化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将逐步解释其应用及相关原理。
食物消化与代谢•生物化学原理:食物中的大分子(如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需要通过消化酶分解为小分子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应用举例:饮食中的蛋白质被胃酶和胰酶分解成氨基酸进行吸收,之后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在身体中转化为能量或合成新的蛋白质。
DNA与基因表达•生物化学原理: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基础,基因在DNA序列中编码着特定的功能蛋白质,基因表达则是基因信息被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应用举例:生物化学技术如PCR可以扩增特定基因片段,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转基因植物和基因治疗则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实现对基因的操作和调控。
药物代谢与药效•生物化学原理:药物在体内需要经历代谢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的相关酶作用是影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重要因素。
•应用举例:临床上通过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剂量和副作用风险,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用药。
诊断与检测•生物化学原理:生物标志物可以在体液和组织中检测出来,其变化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依据。
生物化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诊断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举例: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可以判断组织损伤或某些癌症的存在,这是通过观察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化学变化来进行诊断的。
蛋白质与酶的研究•生物化学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生物化学反应起关键作用。
•应用举例:对于新药的开发和酶的研究,可以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如质谱分析和晶体学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针对特定酶的抑制剂的设计与筛选。
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科目
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科目
1. 生物化学导论,这门课程通常介绍了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途径等内容。
2. 生物有机化学,这门课程侧重于生物分子的有机化学特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和分解等内容。
3. 生物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涉及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性质和传递过程等。
4. 生物化学实验,这门课程通常包括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生物样本、进行蛋白质纯化、测定酶活性等实验技术。
5. 生物化学方法学,这门课程介绍了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学等。
6.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涵盖了生物分子的生物学功
能和调控机制,包括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等内容。
7. 生物化学代谢途径,这门课程重点介绍了生物体内各种代谢
途径,如糖代谢、脂肪代谢、核酸代谢等。
以上列举的课程科目只是生物化学专业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
有许多其他相关的课程,如生物化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
毒理学等。
这些课程科目共同构成了生物化学专业的全面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素养和实践技能。
2024年《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附件)《生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2)掌握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理解酶的催化作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的调控机制;(4)掌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5)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和途径;(6)掌握生物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7)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基本概念(1)生物化学的定义(2)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2.生物分子(1)糖类(2)脂质(3)蛋白质(4)核酸3.酶(1)酶的概念和特性(2)酶促反应动力学(3)酶的调控机制4.生物膜(1)生物膜的结构(2)生物膜的功能(3)物质跨膜运输5.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2)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6.生物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1)生物能量代谢(2)生物物质代谢7.分子生物学技术(1)基因工程(2)蛋白质工程(3)生物芯片技术三、教学安排1.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48学时(2)实验教学:16学时(3)小组讨论:4学时2.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实验法(4)小组讨论法3.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2)网络资源(3)实验设备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1)课堂参与度(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表现2.结果评价(1)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3)平时成绩五、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生物化学考试试卷答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2008学年第I学期考试试卷生物化学(I)答案一.填空题(1-9每空1分,10-20每空2分,共50分)1.第二信使指的是一类将细胞外信号传递至细胞内的物质,主要有IP3,DAG,Ca,cAMP2和cGMP。
2.维生素是一类高等生物必需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有机物质,但VitaminD能够自身合成。
3.酶的专一性常数(specificity constant)是: Kcat/Km4.pantothenic acid(泛酸)在机体内以Coenzyme A (CoA or CoASH)形式参与新陈代谢,主要功能为acyl-carrier 。
5.维生素B12是一含金属元素钴的维生素。
6.纤维素和淀粉都是1→4连接的D-葡聚糖,但纤维素的二糖单位是纤维二糖,残基间通过β-1,4 糖苷键连接;而直链淀粉链的二糖单位是麦芽糖,残基间通过α-1,4连接。
所以两者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
7.血浆脂蛋白的脂质和蛋白质是以疏水相互作用方式结合的。
8. 酶蛋白氨基酸侧链提供各种亲核中心,可以对底物进行共价催化,酶蛋白上最常见的3种亲核基团为:The hydroxide group of serine,The sulfhydryl group of cysteine,The imidazole group of histidine。
底物的亲电中心主要有:磷酰基、酰基、糖基。
(至少写出2种)9.根据结构预测,蛋白质若以α-helical 跨膜,需 20-25 个氨基酸残基;若以β-sheet跨膜,约需要7-9个氨基酸残基。
的亲和力的因素有: H+,CO,CO2 ,BPG。
(至10. 影响Hemoglobin(血红蛋白)与O2少答对三个)11.请将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三酰基甘油(triacylglycerol)这些脂类物质依照疏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triacylglycerol, phosphatidylcholine &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hosphatidylserine12.为什么DNA纤维干燥后会缩短?因为高湿度下DNA双螺旋以B型为主,其螺距为34nm, 而低湿度下DNA双螺旋以A型为主,其螺距为25.5nm,DNA长度减少25%。
生物化学习题1(答案标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维生素、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习题答案(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维生素、生物氧化)题型:A11.关于标准氨基酸,以下描述错误的是:EA.除甘氨酸外,都是L-ɑ-氨基酸或亚氨基酸B.都含有ɑ-羧基C.都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D.都能脱氨基产氨E.都能在体内合成2.酸性氨基酸的特点,不包括:CA.侧链解离带负电荷B.侧链基团与碱性氨基酸侧链可形成离子键C.侧链基团参与形成疏水作用D.侧链羧基可参与形成肽键E.可位于球状蛋白质的内部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CA.多肽链的长短B.C端到N端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C.N端到C端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D.多肽链的形状E.分子中的非共价键4.以下不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类型的是 BA.α-螺旋B.螺旋-环-螺旋为典型的模序C.β-折叠D.β-转角E.Ω环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赋予其特定功能,如果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尽管一级结构不变,但空间构象的改变仍可影响其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疾病—蛋白质构象病,例如 CA.镰状细胞贫血分子病B.糖尿病C.克雅病构象病D.脑中风E.痛风症6.关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具备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溶解度下降B.具备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可有生物学活性C.四级结构中,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有生物学活性D.三级结构仅涉及主链折叠E.稳定三级结构的化学键为主链的氢键7.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有以下何种特征A.破坏亚基间化学作用力,亚基的空间结构则会丧失B.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亚基通过非共价键缔合C.以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D.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生物学活性E.蛋白质须具备四级结构才有生物学活性8.具有紫外吸收性质的氨基酸,不包括A.酪氨酸和苯丙氨酸B.色氨酸和苯丙氨酸C.酪氨酸和色氨酸D.谷氨酸和天冬氨酸E.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9.能使蛋白质溶液稳定的因素是A.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疏水基相互排斥B.蛋白质溶液的黏度大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电荷层D.蛋白质表面净电荷为零E.蛋白质分子的粒径大小10.当溶液的pH值大于某种氨基酸的pI时,该氨基酸在此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A.兼性离子B.非兼性离子C.带单价正电荷D.带单价负电荷E.疏水分子11.下列哪个因素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构象A.盐析B.高温C.强酸强碱D.还原剂E.重金属盐12.以下不属于变性蛋白特点的是A.生物学活性丧失B.溶解度下降C.黏度升高D.易被蛋白酶水解E.相对分子质量降低13.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酶是生物催化剂中的蛋白质B.高温会导致酶失活C.单纯酶含维生素D.结合酶(缀合酶)可含金属离子E.酶能特异性结合底物14.结合酶(缀合酶)中决定酶特异性的组成是A.酶蛋白B.底物的类型C.辅基或辅酶D.催化基团E.金属离子15.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类型的组成是A.酶蛋白B.底物种类C.辅基或辅酶D.催化基团E.金属离子16.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基团是指A.维持酶一级结构所必需的基团B.维持全酶形式所必需的基团C.位于活性中心以内或以外的,维持酶活性所必需的基团D.酶的辅基结合所必需的基团E.构成全酶分子所必需的基团17.酶的活性中心A.是位于酶分子内部的裂隙B.是由必需基团组成的三维结构区C.其构象固定不变D.仅含有催化基团E.能同时结合底物和抑制剂18.以下属于同工酶特点的是A.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B.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结构相同,但辅酶不同的一组酶C.能结合同一底物,但催化不同反应的酶的总称D.多酶体系中多种酶蛋白的统称E.结合相同底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相同,但组织分布不同的酶19.同工酶LDH中,含四个H亚基的是A.LDH2B.LDH5C.LDH1D.LDH3E.LDH420.D-谷氨酸脱氢酶不能催化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是由于该酶A.具备绝对特异性B.活性可调节C.催化效率低于无机催化剂D.具备立体异构特异性E.容易变性失活21.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A.酶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迁移率C.酶活性中心的结构D.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E.酶基因的表达2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包括A.底物浓度B.激动剂C.反应环境的pH值D.反应温度E.变性剂23.pH与酶促反应速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适pH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符合矩形双曲线C.小于最适pH值时,随着pH值升高酶活性升高D.远离最适pH值,酶会变性失活E.最适pH值时,酶与底物亲和力最小24.下列有关温度对酶反应速率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包括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也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B.最适温度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快C.低温抑制酶活性,但不会使酶活性丧失D.酶在短时间内可耐受较高温度E.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25.与酶K m值无关的选项是A.酶浓度B.酶种类C.反应环境离子强度D.底物种类E.反应环境pH值26.某种酶具有几种底物,其最适底物的K mA.>10-3mmol/LB.最大C.<10-3mmol/LD.最小E.与其他底物的K m相同27.K m值与酶对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A.K 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B.K 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K 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D.K m值大小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E.酶对不同亲和力的底物K m值是一定的28.酶促反应速率v达到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90%时,底物浓度[S]为A.1K mB.2K mC.3K mD.4K mE.9K m29.关于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以下错误的是A.有机磷化合物共价结合胆碱酯酶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的羟基B.胆碱酯酶失活导致乙酰胆碱水解速度加快C.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D.可出现烟碱样症状E.可出现毒蕈碱样症状30.解救砷中毒的药物A.含有肟基,置换丝氨酸的羟基B.与底物结构相似,争夺酶的活性中心C.能抑制过度兴奋的胆碱能神经D.含有两个还原性巯基,能置换出酶蛋白巯基,使酶复活E.难溶于水31.酶的可逆抑制剂和不可逆抑制剂的主要区别是A.不可逆抑制剂使酶变性,可逆抑制剂能保持酶分子构象B.可逆抑制剂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内,不可逆抑制剂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外C.不可逆抑制剂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内,可逆抑制剂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外D.去除可逆抑制剂酶能复活,去除不可逆抑制剂酶仍不能复活E.可逆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不可逆抑制剂与酶共价结合32.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是A.K m下降,Vmax不变B.K m下降,Vmax下降C.K m不变,Vmax下降D.K m下降,Vmax升高E.K m升高,Vmax不变33.下列抑制作用中,属于竞争性抑制的是A.他汀类抑制HMGCoA还原酶B.敌百虫抑制胆碱酯酶C.砷化合物抑制巯基酶D.阿米妥抑制呼吸链E.重金属盐抑制某些酶34.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与酶结构相似B.与底物相结合C.抑制程度与[S]和[I]有关D.加入抑制剂后K m不变E.与酶共价结合35.磺胺类药物可抑制细菌细胞内哪种物质的合成A.维生素B12B.吡哆醛C.辅酶AD.四氢叶酸E.生物素36.关于磺胺的抑菌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磺胺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底物PABA结构相似B.磺胺与酶竞争PABAC.磺胺的抑菌作用取决于药物和PABA的相对浓度D.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PABA,酶促反应的Vmax不变,K m增大E.二氢叶酸合成减少导致细菌核酸合成障碍37.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是A.K m升高,Vmax不变B.K m下降,Vmax下降C.K m不变,Vmax下降D.K m下降,Vmax升高E.K m下降,Vmax不变38.以下关于关键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关键酶多位于代谢途径的上游B.决定代谢速度的关键酶在代谢途径中活性最低C.关键酶多是别构酶D.调节代谢的激素,其作用靶点常是关键酶E.关键酶催化可逆反应39.酶原激活的化学本质是A.酶原结合了辅酶或辅基B.酶原发生了别构激活C.激活剂使酶激活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E.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40.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A.避免细胞自身损伤B.恢复酶活性C.促进生长D.加速代谢E.保护酶的活性41.关于维生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A来源于肝、肉、蛋黄、乳制品,可参与视觉传导B.维生素B1来源于豆类和种子外皮,其活性形式TPP是ɑ-酮酸脱氢酶系的辅酶C.水果和绿叶蔬菜富含叶酸,肠道菌群也能合成叶酸D.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可参与多种羧化反应E.鱼油、蛋黄、肝富含维生素D3,其活性形式可影响胰岛β细胞、淋巴细胞等分化42.以下不是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是A.作为视紫红质的成分参与视觉B.维持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C.抗氧化作用D.调节血钙浓度促进生长、发育E.增强机体抵抗力,有一定抗癌作用43.下列属于维生素D原的是A.胆钙化醇B.谷固醇C.7-脱氢胆固醇D.25-羟胆钙化醇E.1,25-羟胆钙化醇44.B族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可在酶促反应中发挥何种作用A.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作用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C.决定酶促反应的催化机制D.决定酶的专一性E.提高酶的催化活性45.下列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易吸收,易排泄B.体内储存量较小C.摄入量超过机体饱和程度,即导致相应维生素中毒D.B族维生素多是构成酶的辅基或辅酶成分E.需要经常摄入46.坏血病是由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缺乏所引起的A.核黄素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PPE.硫辛酸47.维生素B1缺乏时出现的消化道蠕动慢,消化液比较少,食欲缺乏等症状,原因是A.维生素B1能促进胰蛋白酶的活性B.维生素B1能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C.维生素B1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D.维生素B1能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E.维生素B1能促进胃蛋白酶原的活性48.长期服用异烟肼,易引起哪种维生素缺乏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PPD.维生素DE.维生素K49.关于维生素的活性形式或缺乏病,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PP参与构成NAD+,缺乏导致癞皮病B.硫胺素参与构成TPP,缺乏导致夜盲症C.叶酸参与构成FH4(TF4),缺乏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D.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为1,25-(OH)2-VitD3(钙三醇),缺乏导致佝偻病E.维生素A缺乏导致干眼症50.以下属于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疾病是A.干眼病B.脚气病C.小细胞低色素贫血D.坏血病E.巨幼红细胞贫血51.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A.NAD+B.NADP+C.CoASHD.TPPE.FAD52.呼吸链复合体中,催化单纯电子转移的酶是A.以NAD+为辅酶的酶B.需氧脱氢酶C.加单氧酶D.细胞色素氧化酶E.泛醌53.以下不属于电子传递链组成成分的是A.NAD+B.FMNC.FADD.泛酸E.泛醌54.以下物质中,只能传递电子的是A.NAD+B.cytCC.FADD.FMNE.泛醌55.呼吸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属于跨膜蛋白的是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复合体Ⅴ56.线粒体中,1分子异柠檬酸脱氢,脱下的1对氢经过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同时生成多少分子ATPA.1B.1.5C.2D.2.5E.357.脂肪酸β氧化过程生成的1分子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经氧化磷酸化反应可生成ATP的分子数是A.0B.1C.1.5D.2.5E.358.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高能化合物A.6-磷酸葡萄糖B.甘油酸-1,3-二磷酸C.琥珀酰辅酶A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GTP59.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主要生理意义是A.将草酰乙酸带人线粒体彻底氧化B.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C.通过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基作用补充线粒体中的ɑ-酮戊二酸D.为三羧酸循环提供足够的草酰乙酸E.将胞质中NADH+H+的2H带入线粒体内60.下列物质中,抑制电子从Cyt aa3到氧之间的传递A.鱼藤酮B.2,4-二硝基苯酚C.磺胺D.利福平E.CO61.当ADP/ATP比值升高时,以下哪个代偿效应会发生A.丙酮酸羧化酶活性会降低B.丙酮酸激酶活性会降低C.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会升高D.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会降低E.果糖双磷酸酶-1会被激活62.以下能调节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甲状腺素C.胰高血糖素D.胰岛素E.生长素63.苦杏仁含氰化物,苦杏仁过量使用导致中毒的机理是A.与肌红蛋白中Fe3+结合使之不能储氧气B.与Cyt b中Fe3+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C.与Cyt c中Fe3+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D.与Cyt aa3中Fe2+结合使之不能激活1/2O2E.与Fe-S蛋白中Fe3+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64.能直接结合氧原子的细胞色素类是A.Cyt bB.Cyt cC.Cyt c1D.Cyt a3E.Cyt a65.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调节氧化磷酸化的作用错误的是A.耗氧增加B.ATP水解减少C.基础代谢率增高D.ATP合成增加E.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加快67.底物水平磷酸化是A.ATP水解为ADP和PiB.激酶催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使其磷酸化为ATP分子C.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D.使底物分子加上1个磷酸根E.使底物分子水解掉1个ATP分子68.下列属于解偶联剂的是A.鱼藤酮B.寡霉素C.UCP-1D.ADPE.AMP69.寡霉素对氧化磷酸化的调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选择性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B.竞争性抑制电子传递C.解除呼吸链传递电子与ATP合酶合成ATP的偶联D.与ATP合成酶的F0结合,抑制H+回流,抑制ATP合成E.竞争性结合ATP合成酶的F1,抑制ATP合成70.患儿,男,17岁,双眼视力减退、色觉障碍2年,OD 0.1,OS 0.3,视野检查示中心视野缺损,见旁中心暗点,临床诊断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PCR扩增mtDNA3460、11778、14484三个位点及旁侧序列,结果显示11778序列携带点突变G>A;该序列编码复合体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摩尔吸光系数ε:当溶液层厚度单位为cm,浓度单位为
mol/L时,K即成为摩尔吸精光品医系学ppt数
21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 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 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 围在320~2500 nm。
(2)定量分析
精品医学ppt
17
(一)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定律:
单色光通过吸光溶液后,吸光度与溶液的浓 度和厚度之间呈正比关系。
精品医学ppt
18
(1)Lambert定律: 说明吸收与溶液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入射光
透过光
入射光
透过光
I0
L1
I1
I0
L2
I2
L2 > L1 ,I1 > I2
精品医学ppt
精品医学ppt
4
一、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都具有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 以此来确定物质性质、结构或含量。
1、 光谱分析技术分类: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 法和荧光光谱法
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
散射光谱分析技术:比浊法
属光谱分析法。
精品医学ppt
14
可见光:
400~700nm, 有色物质溶液
紫外光:
200~400nm, 无色物质
精品医学ppt
15
2、特点:
仪器设备和操作简单 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10-4~10-7g/mL) 选择性好 精确度和准确度高
1-1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 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
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是错误的做法,因 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 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 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
移液的方法
吸取液体时,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 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 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
表格规范
计算机画图
手工画图一定使用 坐标纸,铅笔,字迹工整.
考核与考试 实验素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道德行为)(10%) 实验预习情况(10%) 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情况(80%) 实验成绩:为各项实验成绩总和的平均值。
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指导 林宏辉等,四川大学出版
社,2003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 李建武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
取得的实验结果以及结论 关键词: 2-3个
Title Author and Co-worker Abstract: Key words:
须提交实验原始记录和结果, 图表必须符合规范。
引言 本实验的原理,目的和
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1.2 方法 1.2.1 1.2.2 1.2.3 2 结果与讨论 3.参考文献 4.思考题
分光光度计 使用及注意事项
1、 接通电源,打开暗箱盖,预热20min。* 注意: 分光光度计在接通电源而不用时,必须打开暗箱盖, 以免光电管老化。
2、 将准备好的试剂倒入比色杯中,用吸水纸擦去比 色杯外侧水珠,并依次放入比色杯架中。* 注意: 手拿比色杯毛面,试剂倒入杯中满2/3 即可,不得 将比色杯放在仪器上。
生物化学技术 习题册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生物化学技术课程习题册答案专业:检验技术层次:专升本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技术: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动中化学物质的代谢、调节控制等的实验方法。
2.盐溶:蛋白质、酶及其它们与其它物质的复合体在离子强度低的盐溶液中,其溶解度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此现象称为“盐溶”。
3.盐析:当溶液中盐浓度不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蛋白质等的溶解度反而逐渐减小,并先后从溶液中析出,称为“盐析"。
4.透析:利用溶液组分能否通过半透膜并由引起膜两边溶液的化学势能不同,而达到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5.超滤(反向渗透):利用压力或离心力,迫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膜上。
6.凝胶层析法(Gel Chromatography):利用各种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受到阻滞程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二、单选题1。
凝胶层析不可应用于:( B )A。
脱盐 B. 一步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物质 C。
高分子溶液的浓缩D。
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E.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2。
核酸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长:( C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3.对260nm波长的紫外有强吸收主要是因为( E )A.核糖的环式结构 B。
脱氧核糖的环式结构C.嘌呤的双环结构 D.嘧啶的单环结构 E. 嘌呤和嘧啶环中的共轭双键4。
蛋白质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长:( D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在紫外区有个最大吸收峰,其峰值波长是:D A.220nm B.245nm C.260nm D.280nm E.340nm6。
用吸收光谱法测量双链DNA的含量为:( A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B.C(ug/ml)=A260×40×稀释倍数C.C(ug/ml)=A260×30×稀释倍数D.C(ug/ml)=A260×20×稀释倍数E.C(ug/ml)=A260×10×稀释倍数7。
生物化学实用技术 教材
生物化学实用技术教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用技术教材:
1.《生化实验技术》(王晓东、秦本海等著):该教材系统地
介绍了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装置和常用实验方法,涵盖了光谱法、电泳法、质谱法等多种分析技术。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程建芳、贺戈等著):该教材详细介绍了生物分子的提取、纯化和分析方法,同时还包括了PCR、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实
验技术的讲解。
3.《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戴国庆、汤庚国等著):该教
材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电泳法、免疫学方法等多种分析和测定技术。
4.《生物化学实验指导》(陈蕙芳、常一平等编):该教材结
合实验操作步骤,详细介绍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5.《生物化学实验教程》(丁衍庶著):该教材系统地讲解了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氨基酸和蛋白质分析、核酸分析、酶学实验、分子克隆和基因工程等内容。
这些教材可以作为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学习参考,帮助读者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在实验中获得正确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录象资源 教学文件资源
课堂录象 实训录象
课程大纲 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实训项目单、卡、 准备单 学生实践手册(预习、记录、报告)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网站—师生共建
/2007/swhx/
自主 学习
实践 在线
专业基础和 专业技术课
-- 专业主干课
前期课程
人体生理、化学
生物化学与技术(1)
深圳医药行业岗位调查分析
医药贸易公司
生物制药
化学制药
连锁药店
医药行业
中药制药
医院药房
其他相关企业
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反馈等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制药技术专业能力分析
核心能力 方法能力
药品生产技术-配液、发酵、提取、纯化、 制剂等
学习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师资队伍建设
1 入职培训、入职导师,“一对一”培养
2 课程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研活动
3
引进企业教师,教师下企业积累经验
4
出国进修、国内各类研讨会和培训班
5 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进行产、学、研结合
6 学校教务处、督导室指导教学、教研
7 学校金牌教师、教学优秀等各类教学奖励
年级
02级 03级 04级 05级
应考人数 通过人数 一次通过率(%)
65
60
40
40
41
40
38
34
平均通过率
92.3 100 97.6 89.5 94.9
生物化学与技术(1)
教材建设
4 学生实践手册
1 讲义为先导
2006年编制了根据企 业真实生产和鉴定工 作记录和报告的学生 实践手册 --《生化技 术工作岗位记录和报 告》,并开始试用
大 蒜 SOD 的 分 离 提 取 与 测 活
泳
量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工学结合的实践
课程 设置
邀请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 计划,讨论课程大纲
课程 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设置项目,构建体现工学
内容 结合理念的课程模块平台
工
工作 过程
从实践教学环境和氛围上模拟营造企业真实场景, 通过项目驱动和教、学、做等教学方法,有效实现 工学结合,使学生能“零距离就业”
纸 层 析 法 分 离 鉴 定 氨 基 酸
糖 的 薄 层 层 析
蛋 白 质 溶 液 的 凝 胶 层 析 脱 盐
微 量 凯 氏 定 氮 法 测 定 蛋 白 质
和
含
浓
量
缩
蛋 白 质 的 聚 丙 烯 酰 胺 凝 胶 电
紫福 外林 吸酚 收试 法剂 测法 定测 蛋定 白蛋 质白 含质 量含
淀 粉 酶 活 力 的 测 定
预习和模拟
专题报告 专题论文 实操成果
鼓励学生努 力学习,取 得优秀作品
图片资源 动画资源 视频资源 双语学习 网站链接
课内学习使 用和课外拓
展
在线练习 在线测试 实操测试
可课外反复 练习,自我
测试 实操测试可 对照评分标 准加以训练
用户登陆 撰写话题
可询问问题 发表看法 参与讨论 参与度高
〉200 问题/ 1学期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实践教学项目实施
1
项目布置
6
投入实施 训练,配 制溶液, 准备器材 按策划进 行实施
2
3
4
5
学生课外 预习,自 主策划
撰写预习 报告
教师阅改预 习报告后讲 解,强调注 意事项,操
以“项目驱动”为作主示线范和, 任
学生修订策 划,按企业 要求交组长 或车间主任 (教师)审核
务分解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6
生物化学与技术(1)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模块设计
生物化学与技术
一级模块
理论基础模块
(公共必选)
理论应用模块
技术实践模块
二级模块
10个理论应用模块 7个单元训练模块
专业方向可选用 的模块数
制药技术6个 功能食品6个 食品检验4个 食品物流3个 药品营销3个
6个技术理论模块 11个实操项目模块
制药技术6个 功能食品6个 食品检验3个 药品营销1个
学 结 合
实践 编制了根据企业真实生产和鉴定工作记录和报告的 手册 学生实践手册--《生化技术工作岗位记录和报告》
职业 道德
从点点滴滴工作上,既锻炼学生职业能力,又培 养职业道德,在考核上将学生的职业道德纳入其 中,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生物化学与技术(1)
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
以生物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为脉络分析工艺技术 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整合设置教学训练项目
就业岗位能力
技能证书考核
核心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综合能力
生物化学与技术
专业其他课程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1
2
3
4
工学结合
将“工作” 和“学习” 两个不同事 物融合起来, 形成一个有 机整体
必需够用
满足岗位工 作所需要的 理论和实践 知识
模块化设计
以生化物质 和应用为项 目主线,以 主干生化技 术为龙头整 合内容
岗位1
岗位2
…
岗位n
岗位群 专业
课程1
课程2
…
课程n
生物化学与技术(1)
生物化学与技术课程定位
制药技术 药品营销 功能食品 食品检测 食品物流
药学类专业
食品类专业
生物化学与技术
化生学院 平台课程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在制药技术专业定位
后续课程 生物化学与技术
微生物学技术、生物工程、药理学、 药品检验技术、发酵制药技术、 分离纯化技术
编写的讲义
03版生化技术讲义
04版讲义及配套指导书、报告
05版讲义及配套指导书、报告
生物化学与技术(1)
教材和学生实践手册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资源建设
学生作品资源
专题报告 专题论文 实操成 果 创新大赛成果 发表论文
课外拓展资源
网站链接 图片 动画 视频
题库资源 课程相关参考资源
理论题库 实操题库 思考题库
选优势 图进阶
走台阶 不能急
找亮点 多鼓励
生物化学与技术(1)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 70%
学生自评 10%
学生互评 20%
生物化学与技术(1)
理论课考核方法
合理构建
平时作业 10%
鼓励措施 (-1~15)
课堂表现 10%
平作题 库时 业
10 %
期末笔试 60%
教材建设
❖ 讲义为先导 ❖ 试用+改进 ❖ 突出高职特
色和工学结 合 ❖ 出版教材
资源建设
❖ 积累完备化 ❖ 电子化 ❖ 网络化 ❖ 师生共建化 ❖ 种类多样化 ❖ 丰富精选化 ❖ 先进化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1
梯队化(年龄、学历、职称)
2 双师化(与企业紧密联系)
3 学缘广泛化 4 不断培训、提高
制药技术11个 功能食品10个 食品检验4个 药品营销1个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模块设计–项目教学
技术实践模块
单元训练
生化技术 基础知识
模块
和技能
生 物 化 学 实 训 基 本 技 术
膜分离 技术
层析分离 技术
化学检测 技术
电泳技术
分光光度 检测技术
离心沉淀 分离技术
蛋 白 质 透 析 脱 盐 与 超 滤 脱 盐
项目导向
将知识点项 目化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程内容选取思路
生物化学与技术
理论知识选取原则
● 支撑后续课程 ● 必需够用(对岗位工作) ● 应用实例 ● 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知
内容
实践技能选取原则
● 基本技能操作 ● 应用广泛的技术技能 ● 企业真实任务项目 ● 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会
技能
生物化学与技术(1)
总评成绩
期中笔试 10%
学习态度 5%
综合训练 (专题报告/ 论文)5%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实践课考核方法
合理构建
平时考核 40%
职业道德
平题时作 库业
10%
总评成绩
技能操作
考核
技术理论
30%
笔试
30%
独立从实操题库抽题
按评分标准考核
生物化学与技术(1)
实操考核成绩
近年来生物化学与技术实操考核一次通过率
生物化学与技术(1)
课内实践
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
课外实践
企业实习
强化训练、参与科研
顶岗工作
项目训练、撰写记录
生物化学与技术(1)
了解学生情况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学习基础 学习预期
因材施教
学生特点
乐于动手 社会活动能力较强
可塑性较强 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习惯、方法、能力欠佳 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2002年开始编写实训讲义
教材建设
2 试用+改进
2003年开始试用, 并根据试用情况不
3 出版了体现高职
断修订改进,形成
特色的正式教材
2004年和2005年版
2006年在多年修订讲义的基础 上开始编写教材,并于2007年 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实训讲义及配套使 用的指导书和实训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