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合集下载

试析《西厢记》中的莺莺形象

试析《西厢记》中的莺莺形象

试析《西厢记》中的莺莺形象试析《西厢记》中的莺莺形象西湖月老祠有这样一幅对联:“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其上联取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艺术地再现了他们在斗争中的曲折、痛苦、希望和喜悦。

作品具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主题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因此其与《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赵景深之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

但是崔张故事千古流传,只有王实甫第一次明确、响亮地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千百年以来人类共同理想和愿望,这是《西厢记》主题思想高于前代、同代婚恋作品的关键之处,也是其世世代代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即使是明清时代的戏曲作品也无出其上者。

而崔莺莺正是《西厢记》中最“有情的”,王实甫通过对崔莺莺思想性格、感情心理细腻深刻的刻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典型形象,从而使作品的情美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艺术地诠释了作品的主题。

一、崔莺莺的情是纯洁之情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以情动人是文学艺术,特别是戏剧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

文学创作与鉴赏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但这种情感必须是纯洁美好的,才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产生愉悦和美感。

莺莺之所以长久的得到人们喜爱,首要的原因就是她对张生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纯洁之情,才使其对封建礼法的反抗显得更为必要和合情。

任何人也不希望看到如此美好纯洁的爱情被蹂躏被摧残。

首先,莺莺是美好纯洁的。

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必须遵守所谓的“三从四德”,婚嫁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在《西厢记》中,王实甫不但赋予莺莺美丽的容貌,而且还给予她过人的才华、高尚的品德和强烈反抗的意识,体现出作者思想的民主性。

莺莺是相国小姐,她容貌美丽,又“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美丽凝重,又有内在的才华激情。

简述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形象

简述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形象

简述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形象
《西厢记》是一部中国古典戏曲,长亭送别是其中的一幕,崔莺莺是该幕的女主角之一。

崔莺莺是一个充满活力、聪明乖巧的少女,她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崔莺莺的外貌被描述为“皓齿朱唇,眼如点漆”,她的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仅如此,崔莺莺还是一个聪明而机智的女孩,她的言谈举止展现了她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对于表哥张生的爱意毫不掩饰,她的勇气和坚定让人深受感动。

她的形象充满了青春与活力,同时也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智慧。

总之,崔莺莺是《西厢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美丽、聪明和勇气都让人们深受感动。

- 1 -。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作者:谈婷婷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14期《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这部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作者王实甫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本文通过多角度对这一艺术形象进行论述。

崔莺莺西厢记人物形象《西厢记》是在中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有着鲜明、深刻的反封建内涵。

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

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历史上,不知多少文学作品都在描绘“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主题,《西厢记》是描绘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语言描写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成就更为突出。

《西厢记》里的主要人物崔莺莺和张生是王实甫精心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

尤其是莺莺的形象,她的明朗而又丰富的性格形象在作品中得到了非常精细的刻画。

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

只是她受着封建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心、畏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但她终究是个有血、有肉、有喜、有忧、有个性的女子。

她情窦初开,渴望爱情,但又不肯轻易流露真情,少女的羞涩之情尽显其中;她不满封建家长的婚姻包办制度,想追求婚姻自由,但又思前想后,顾虑万分,不敢彻底地去反叛封建礼法;还经常想象爱情的可能,常在相互矛盾的状态下行动,比如,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些性格特征,使得剧情变得十分复杂。

《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

《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

《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二、《西厢记》概述前朝崔相国去世了,相国夫人郑氏带着女儿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乡安葬,因路途受阻,暂住前相国修造的普救寺。

女主人公崔莺莺年芳十九,貌美如花,身姿婀娜,擅长针黹女工,诗词书算。

崔莺莺从小学习“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有未婚夫名叫郑恒,是郑尚书的长子。

家境贫寒的书生张珙只身进京赶考,路过普救寺,慕名寺中景致,就此住下。

在游览普救寺时,偶遇在佛殿前赏花的崔莺莺,对她一见钟情。

张生被崔莺莺俊俏的容貌和不俗的才情所吸引,为了多见几面佳人芳容,便继续停留在普救寺。

崔莺莺也有意于张生,两人在花园中联诗对吟,春心萌动。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的容颜,便包围普救寺,企图抢夺莺莺。

崔老夫人情急之下,便许诺:谁能杀退贼军,就把莺莺许配给谁。

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是武状元,统领着十万大军。

张生便请杜确派兵,最终打退了孙飞虎。

但是崔老夫人却变卦赖婚,使得崔莺莺与张生都很痛苦。

莺莺的丫鬟红娘看着不忍心,便背着崔老夫人,协助两人月夜弹琴,互表真情。

张生对莺莺的爱恋越加深厚,几日不见她,便害了相思病。

莺莺央求红娘前去探望。

张生写简帖儿向莺莺诉说自己的相思之情。

莺莺担心红娘向老夫人揭发自己与张生的私情,便故作训斥红娘,让她带信给张生责骂他无礼,实际上却是约会张生的情诗。

等到张生月夜情急跳墙出来赴约时,莺莺又数落张生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

张生被莺莺的反复无常弄得不知所措,相思病更重了。

莺莺借病探望张生,与他在房中幽会。

后来,崔老夫人发现了莺莺与张生的越轨行为。

在红娘的求情和劝说之下,老夫人无奈答应张生与崔莺莺的婚事,但是前提是张生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

崔莺莺不愿与张生分别,在长亭送别之时,嘱咐张生不管得不得官,都要赶快回来,不能抛弃自己另娶一妻。

张生连连答应。

最后张生考上状元,向莺莺报喜。

郑恒却在这时谎称张生已经抛弃莺莺,另娶高官之女。

崔老夫人再次将莺莺许给郑恒,在成亲当日,张生衣锦还乡,并识破郑恒的诡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崔莺莺是唐元传奇《莺莺传》、《莺莺六幺》、《红娘子院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女主角,不同年代、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是不同的,因而,崔莺莺在不同的作品中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ﻭ一、唐元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ﻭﻭﻭ在唐元传奇《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是爱情悲剧的主角,她并非豪门大族,身份并非相国千金,也不是有权有势世家豪族之女,对爱情的表达坦诚、率直,无矫情做作.她具有美丽、善良、纯洁、勇敢、忠贞的一面,并且有着积极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当张生向她表白的时候,她的那颗追求爱情的心灵被深深的打动了!但同时,崔莺莺也是一位受封建礼教侵害,常常不自觉地表现出保守与过分的矜持等等性格特点。

比如作品中:她的家人为张生设宴时,她先是久之,辞疾,在长辈发怒后,才久之,乃至。

故事的最后,崔莺莺感到自己不能以礼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栉,而张生也遗弃了莺莺,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ﻭﻭﻭ总之,《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个性是真诚的,对爱情的表达是直率坦诚的。

ﻭﻭ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莺莺ﻭ在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崔莺莺的形象,较之《会真记》,显得更为鲜明。

一方面,她长于深闺,却向往外面的世界;怀春,萌发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另一方面, 治家严肃,从小就被禁锢的莺莺,也知书识礼,深深懂得应遵守礼教的规范。

张生的出现,及其月下吟诗、请兵退贼等举动,激发了莺莺对眼前的年青书生的情思;然而,她虽渐渐爱上张生,但内心却翻起了巨澜,产生强烈的冲突。

因为,这既要冲破老夫人的管束,更要冲破礼教对她的。

在《董西厢》里,莺莺的性格,有一个心理过程,她先是唯恐辱累先考,因而压抑着对张生的情感,后来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终于觉得报德难从礼,作出了大胆的越轨行动。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在描绘她的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中,完成了对莺莺形象的塑造。

总之,《西厢记诸宫调》中崔莺莺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的形象,在作品中被成功的塑造出来了。

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

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

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敢于在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之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西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巨大力量。

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旧中国宋朝时代的腐败一百零八好汉们一次一次地被抓,每次都逃了出来,一次一次的被暗忖,杀手们却一次一次的失败,说明了好汉们的实力又如此的强。

最后,卢俊义的一个梦结束了这个故事……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莺莺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性格非常丰富复杂。

王实甫笔下的莺莺,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她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既深谋又远虑,提醒丈夫高中后勿恋异乡花草、停妻再娶。

《西厢记》中的莺莺无疑是一个完美动人且又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西厢记》粗看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作者却能写得复杂曲折,跌宕有致。

情节的曲折复杂又用貌似重复的手段给予表现。

尤其是对崔莺莺的感情描写最为细致。

从全剧看,围绕张崔之恋,全剧在组织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之主线的同时,前四本的十六出还每出都分解成小的戏剧冲突,其中关键的几出情节曲折,甚至一波三折,在情节描写上极有魅力。

莺莺的感情几波几折,送简--赖简——再送简——酬简,看似重复实则变化莫测。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元代是一个较开放的朝代。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这样残酷黑暗封闭的环境泯灭了崔莺莺对青春、对爱情、对美满幸福生活追求的火焰。

(三)封建礼教的教化,压制了崔莺莺的人性为了加强对崔莺莺施行封建礼教的灌输,崔夫人专门聘请了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一位思想迂腐意识守旧性情固执的老夫子担任崔莺莺的私塾老师。

这位道貌岸然的老学究,每天从清晨天亮到黄昏日落,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向崔莺莺讲述“四书五经”,讲解封建伦理道德,传授妇女应遵循的“三从四德”,宣扬妇女应接受“七出”责罚的封建礼教,企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著作《西厢记》是一部让人读来口角生香的古典文学作品。

除去情节的引人、文字的优美外,集中笔墨刻画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形象也是非常特别,可以堪称为就是男人心中崇高形象的典型和巅峰。

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她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性格非常丰富复杂,同时也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她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她既深谋又远虑,提醒丈夫高中后勿恋异乡花草、停妻再娶。

无疑是一个完美动人且又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

崔莺莺作为元杂剧中中最为经典的角色,也是西厢记中重要角色,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则是人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的期冀,因此崔莺莺这一形象有为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崔莺莺出身名门,外表俊美。

在王实甫《西厢记》中第一本第一折中,曾这样写:“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转,行一步可人怜,谢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似垂柳晚风前”。

细致地描绘出崔莺莺的面容如花般明艳,身似柳般娇弱,声音婉转动听的深居内院娇贵的的大小姐形象。

同时在第一本戏中,王实甫就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极力的渲染崔莺莺之美,从侧面烘托出了崔莺莺的貌美。

当在张山佛殿中偶遇当正在花前伫立的崔莺莺时,顿时惊呼起来;“呀!正撞着五百年前的风流业冤”,“眼花缭乱口难言。

魂灵儿飞在半天”,“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连“铁石人”也会动心,可见崔莺莺容貌之美。

之后在普救寺中的和尚,本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之人,但和尚们也同样被莺莺的美貌所吸引。

剧中写道,当崔氏一家为老相国做法事时,本该庄严肃穆的场面,却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磐敲”。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浅析崔莺莺人物形象《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元稹的《莺莺传》为原本,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脱胎而来的元代汉族戏曲剧本,是我国古典喜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主要叙述了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两人的恋情却遭到相国夫人的百般阻扰,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西厢约会、私定终生并且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获得圆满结局的故事。

《西厢记》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实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更是在与其对于女主角崔莺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借用金圣叹曾经给予崔莺莺的性格特征做出的评价有云:“无双,天下之至尊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有情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灵慧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矜尚女子也。

”在此,便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首先,一开始我们便可以得知崔莺莺乃是已故相国大人的千金小姐,芳龄十九,端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兼具温文贤淑。

不可不谓之是大家闺秀,人比花娇。

君不见张生在普救禅寺大雄宝殿初见莺莺,便“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张生萤窗苦读二十年,原本满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安邦定国的大志,原意奔赴长安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只为飞黄腾达的锦绣仕途,只怕是在见到崔莹莹的花容月貌之后全抛在脑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唯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而之后的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要用武力强行围困普救寺抢走崔莺莺,来作自己的压寨夫人。

以及莺莺烧香时原应两耳清净不问七情六欲的和尚也心神不定,由此可轻易得见崔莺莺的气质非凡,清丽脱俗。

再也,论才情,崔莺莺那是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无论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黹女红,秋千蹴球,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更是有才女之誉。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1 崔莺莺的形象概述
崔莺莺是中国古典小说《莺莺传》和《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

她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女子,不仅有才情,更是一个有品德和思想
的女性形象。

2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是一个聪明机敏、富有才情的女子。


在男子身边作为侍女,却展现了才华和智慧,成功地为自己和主人解
决了许多问题。

在曹衣身边,崔莺莺还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和独立主张,拒绝了曹衣的追求,最终也没有被时代偏见和男权主义征服。

3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
与《莺莺传》中的崔莺莺不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更为浪漫,她
是一个用诗词歌赋抒发内心情感的女子。

她不仅能够为自己善辩,还
能用诗词与张生爱情相通,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典的爱情故事之一。

4 崔莺莺的形象特点
崔莺莺与其他女性形象相比,有着独特的气质和特点。

她是一个
集才华、聪明和独立于一身的女性形象,传达着自信和坚强的力量。

崔莺莺具有迷人的个性和魅力,不仅被男性角色所吸引,更是现代女
性追求的典范。

5 崔莺莺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崔莺莺这一形象充分展现了妇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她性格独特、才情出众、独立自主、坚韧不拔,这些特点可启发现代
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展现自信和勇气。

同时,崔莺莺还表现出了不屈服于男权社会的品格,给女性争得了应有的尊
重和权利。

6 结论
崔莺莺这一形象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她勇敢、自信、才华横溢,是现代女性追求自我意识的榜样,更是中国文
化中的珍贵遗产。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教学目标1.理解莺莺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的性格2.理解莺莺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的性格3.理解莺莺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4.理解莺莺性格的成因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崔莺莺形象分析

崔莺莺形象分析

崔莺莺这一文学形象历经了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几百年的发展,早已深入人心,人们或是为她的命途多舛而不胜唏嘘,或是为她的作假矫情而哑然失笑,再或是为她终获真爱而欢欣鼓舞,感同身受。

多少年来,莺莺形象自然而然真爱而欢欣鼓舞,感同身受。

多少年来,莺莺形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那些未能获得真爱的少女们羡慕、向往的对象,甚至成为了自由婚姻的形象代言者。

在作品中,王实甫对崔莺莺精心描写,将其刻画成一个外貌及灵魂都十分完美的女人。

第一,崔莺莺的形体及外貌都是极美的。

王实甫在这一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精细描写,不惜溢美之词。

她一出场便是“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这样的她不禁使张生发出了“你倒是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观”张生第二次见到莺莺是在《联吟》一折中。

这时,在月光的笼罩下,莺莺又展现出另一种风韵:“看他容分一捻,体露半襟, 香袖以无言,垂罗裙而不语。

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庙朱扉; 如玉殿嫦娥,微现蟾宫素影”在《闹斋》这一这种,作者用他人的反应衬托莺莺的美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

”当然这种不遗余力的描写不仅使莺莺的美跃然于纸上,还使读者不禁怀疑,张生是否仅仅是看上了莺莺的美貌?但是,我认为在古时,由于封建礼教的压制,人们不得不遵从“男女之大防”不能深入的交往,才子与佳人的的爱情往往始于惊鸿的一瞥,有了一见钟情这个前提,男女才可能真心交往,互生爱慕。

而且,俩人在以后通过联吟,寺警,逼试,赖婚等一系列事件坚定了他们的爱情。

因此,我认为张生不仅仅爱上的是莺莺的美貌。

第二,莺莺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莺莺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初识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不由觉得她异常的矫情,做作而扭捏,全不像时下的女子,敢爱敢恨。

可是细究一下,却又全在情理之中。

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的父母一定是按照封建礼教规范女儿的行为。

(完整word版)《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完整word版)《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赵浩平(清水县秦亭中学甘肃清水741413)关键词:西厢记崔莺莺恋爱性格崔莺莺是著名的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角,是作者王实甫倾尽心血塑造的一个追求幸福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形象。

在崔莺莺身上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满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千余年来,广大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楷模.《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战胜传统的禁锢的全过程。

其恋爱发展约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惊艳》到《闹斋》,写莺莺与张生邂逅相遇,对张生心怀好感,进入初恋阶段.这一部分侧重写了莺莺的才貌双全,举止矜持文雅。

莺莺与张生的动人故事,是从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开始,再发展到透过“泪眼”细意“偷瞧”,感情慢慢投入,爱意渐渐产生。

第一本第一折《惊艳》,佛殿奇逢,莺莺的美貌及临别时的回眸一顾,令张生“意马心猿”、“风魔起来”,他立刻取消了上京赴考的打算,把功名富贵抛诸脑后。

可见莺莺的美艳动人,气质超凡。

在“月下联吟"这场戏,当她听到张生吟出“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的诗句时,不禁怦然心动,产生共鸣,惊喜之余她马上应韵而和,倾吐心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临别时特意回望张生一眼。

莺莺所和的诗,流露出她对仅见过一面的张生颇有好感,二人从此心心相应。

从整个举止说来,矜持文雅,不失大家风范。

第一本第四折《闹斋》一场,更为细腻地描写了莺莺对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为亡父做佛事的当晚,莺莺一会儿“看时节泪眼偷瞧",一会儿又对红娘说“那生忙了一夜”,并赞张生“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说明她整夜都在注意张生的举动,连张生也感觉到“那小姐好生顾盼小子”,表明了莺莺对张生的感情加深,发展到倾心爱慕阶段。

二、从《寺警》到《赖婚》,是莺莺恋情初受波折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了莺莺内心愤激不满的情绪,对家长专制的强烈反抗和控诉。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诗 书的张生带来极大 的心 灵震撼 ,也 为二人 的关系 发展 奠定了基础 ;二是 莺莺说话音 调婉转 、神 态动 人 。人如其名 , 莺莺说话时所表现出来的神态与音韵 之 美使得 “ 两 耳不 闻窗外 事 , 一心 只读 圣贤 书” 的张 生顿生爱慕之情 。《 联吟》 一折 中张生在太 湖石畔月 色朦胧 、 花 阴满庭 的夜晚第二次看到 莺莺 。朦胧的月 色下 , 张 生看 到莺莺影影绰 绰、 曼 妙的风姿 , 既“ 似湘


引 言
“ 非礼勿视” 思想影响 的张 生 留下 了深 刻的 印象 。写 到这里 ,观 众已经 明显地 感受到张生 被莺莺 的美貌 所 吸引, 本欲继续欣 赏莺莺 的美 貌 , 怎 奈王实甫笔锋 转, 插 入莺 莺一句话 “ 寂寂僧 房人 不到 , 满阶苔衬 落花红 ” 。_ 2 被莺莺美貌吸引还没有 回过神的张生 ,
会背景下 ,莺莺 的美 貌既对她 与张生 爱恋关系 发展 起着重要 的支撑和 沟通作 用 ,也对 整个 故事 的展 开
起着重要 的推动作 用。王 实甫 通过张 生的言行 刻画
出莺 莺是 一个极具东 方形象 美的女子 。《 惊 艳》 一折 中, “ 书剑飘零 , 功名未遂 , 游于 四方 ” 、 英俊潇洒 的贫 寒 书生张生 闲来 无事 游览普救 寺 时第 一次看到 崔相

《 西厢记 》 是我国元代 著名剧 作家王 实甫创作 的
部家喻户 晓的古典戏剧 名著 。该 剧主要 讲述 了崔 相国之女崔 莺莺与贫寒 书生张 生在 婢女红 娘的帮助

下有情人终 成眷属的 爱情 故事 。《 西厢 记》 成为 中国
元代 杂剧 的“ 压卷” 之作, 既 在于作 品对 男女 青年 为 爱情婚姻 自由而抗争 的鼓 舞和歌 颂 ,更 在于作 品在

《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

《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汉语言文学1201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6年 5月 2 日《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摘要《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在中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共5本21折5楔子,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所著。

《西厢记》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当时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中剧作家王实甫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崔莺莺在“情与礼”矛盾挣扎中人性觉醒的美好形象。

崔莺莺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娇俏小姐,却在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刻产生了对爱情的诉求。

当崔莺莺遇到风流俊雅的张君瑞,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

但是由于崔夫人的赖婚,崔莺莺大胆要求红娘为自己穿针引线,送去诗简,约来张君瑞,口里却说叫张君瑞“下次休是这般”。

张君瑞应约而来时,她又翻脸借故不认账赖简,把张君瑞教训了一顿。

她责怪红娘,怒斥张君瑞,则充分体现了崔莺莺的矫情与做作。

但当崔莺莺意识到爱情的甜蜜以及闭锁深闺的忧闷以后,她勇于冲出了封建的藩篱,热情的奔向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争取自己的婚姻自由。

崔莺莺的光辉形象,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称赞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关键词】崔莺莺情与礼矛盾人性目录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崔莺莺的“情与礼” (2)(一)崔莺莺的“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崔莺莺的出身 (2)2、崔莺莺的教育 (2)(二)崔莺莺的“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情窦初开的少女 (3)2、陷入爱情的莺莺 (3)二、崔莺莺对于爱情的态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崔莺莺的爱情至上原则 (4)(二)崔莺莺对于爱情的恐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莺莺“人性”的觉醒 (5)结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试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 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 白茫茫溢起蓝桥水, 不邓邓点着袄庙火, 碧澄澄清波, 扑 刺 刺 将 比 目 鱼 分 破 。急 攘 攘 因 何 乞 搭 地 把 双 眉 锁 纳 合 。”
这声声怨恨中, 我们清楚地知道, 她并没有被征 服。相反, 她把内心的怨恨发展为从思想到行动的反 抗。为了充分表现这种转变, 在“赖婚”、“琴声”两折中, 倾诉了心声:
“云 敛 晴 空 , 冰 轮 作 涌 , 风 扫 残 红 , 香 皆 乱 拥 , 离 恨 千端, 闲愁万种。夫人那,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他做 了影儿里的情郎, 我做了个画儿里的爱宠。”
2007年8月号中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他那里思不穷, 我这里意已通, 娇鸾雏风失雌雄; 他 曲未终, 我意转浓, 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 尽在不言中。”
可见, 对老夫人来讲, 第一次赖婚如果是她暂时取 得了优势的话; 那么对莺莺来说, 是其性格发展的重要 阶段, 使她在反抗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然而, 封建势力也是强大的, 所以, 卷土重来也是 难免的。再看老夫人的第二次赖婚:
先是表面上答应: “我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实际 上又提出: “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 ……得官啊 , 来 见 我, 驳落啊, 休来见我。”其实谁都可以看出 , 老夫人用 了 缓 兵 之 计 。她 其 实 自 始 至 终 不 希 望 把 莺 莺 嫁 给 张 生 。 所 以 这 样 “发 配 ”张 生 , 一 是 得 了 官 , 把 莺 莺 抛 弃 , 一 是 永远不得官。这仍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 维护封建宗 法制度和家世利益。
88
一开始, 她只是“无语怨东风”。而作为她对立面的老夫 人, 则从家世利益出发, 要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 度, 将莺莺许给“老臣之侄郑恒”。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对 立, 使莺莺一出场便与老夫人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只是这种对立在没有外部因素出现以前, 暂时保持一 种平衡状态。然而, 一次偶然的机会, 在“寂寞僧房人不 到, 满街苔衬落花红”的死一般的环境中 , 一个 年轻、美 貌 、多 情 的 男 子 闯 到 了 她 的 生 活 中 来 。这 就 使 得 这 位 灵 魂深处早就燃烧着青春烈火的大家闺秀的内心泛起了 涟漪。何况, 从红娘的口中, 我们早就知道莺莺历来是 不守闺箴的: “向日莺莺潜 出闺房, 夫人窥之, 立召莺莺 于 庭 下 …… ”她 既 然 敢 于 “不 告 而 出 闺 门 ”, 那 么 , 初 见 张 生 虽 “双 脸 销 红 ”可 仍 “旦 回 顾 觑 未 下 ”, 这 是 不 必 大 惊小怪的。作为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 知书达理自是必 然 , 所 以 , 对 “为 君 一 生 恩 , 误 妾 百 年 身 , 寄 言 痴 小 人 家 女 , 慎 勿 将 身 轻 许 人 ”, 这 个 封 建 社 会 里 妇 女 用 血 泪 总 结出来的教训, 莺莺不会不知道。然而, 莺莺的回顾, 的 确是对“非礼勿动”、“非礼勿视”的封建教条的挑 战 , 是 她青春的觉醒, 是她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是对环境 的反抗, 是“怨”的性格的第一次公开表露。假如不是张 生的出现, 她的“怨”还只是深深地埋在心底 , 不 可能同 以老夫人为代表的扼杀人性的封建势力形成矛盾。所 以, 张生这个外部因素的出现, 打破了她同老夫人之间 的暂时平衡, 形成了全剧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教学目标1.理解莺莺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的性格2.理解莺莺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的性格3.理解莺莺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4.理解莺莺性格的成因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分析崔莺莺的形象

分析崔莺莺的形象

分析崔莺莺的形象崔莺莺是《西厢记》里是重要人物形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分析崔莺莺的形象的文章,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在我国古代文学形象中,崔莺莺作为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的代表,在文人笔下不断变化着。

长久以来,崔莺莺的外表、性格、言行举止,随着作家的个人喜好、一个时代的大众审美趋向而有所损益。

一、唐代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源起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其中的莺莺才貌双全,哀怨隐忍,对张生一往情深地付出却终遭遗弃,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文中对莺莺外貌的描写比较简略,只是概括地说其天生丽质,无需装饰——“常服晬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

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张生救了莺莺一家后,其母郑氏“厚张之德甚”,让莺莺“出拜尔兄”,莺莺“久之,辞疾”,直至郑氏发怒才“久之,乃至”,表现出莺莺既有封建社会女子的矜持,又有少女的腼腆羞涩。

受传统礼教的束缚,莺莺在恋爱过程中,内心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如张生赠之以《春词》,莺莺回诗,与张生订下幽会之期,见面之后却“端服严容”,数落张生,告诫他“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

在张生已绝望的情况下,莺莺却又自荐枕席,一夕之后又十几日“杳不复知”,张生于是又写诗传情,“自是复容之”。

这过程显示了莺莺内心充满了犹豫与挣扎,既强烈地渴望爱情,又害怕承担为爱情放下尊严的后果。

张生将去长安,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

后张生“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崔已阴知将诀矣”,为张生鼓琴送行,却终于“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

莺莺已经预料到被始乱终弃的命运,虽然难以割舍却自觉无力抗争,在张生未表示出离弃之意时就主动放弃了。

虽然她比张生先提出分手,实际上她的感情要比张生持久得多,她对爱情和幸福有不可遏制的眷恋、向往,所以张生的一点点没有保证的温存,都被莺莺看做可以重燃希望的鼓励,如张生走后的第二年,又寄信给莺莺,莺莺积极地回信赠物,“玉取其坚洁不渝,环取其始终不绝”,倾诉己之相思的同时也希望张生的感情坚定。

(完整word版)《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完整word版)《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赵浩平(清水县秦亭中学甘肃清水741413)关键词:西厢记崔莺莺恋爱性格崔莺莺是著名的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角,是作者王实甫倾尽心血塑造的一个追求幸福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形象。

在崔莺莺身上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满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千余年来,广大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楷模。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战胜传统的禁锢的全过程。

其恋爱发展约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惊艳》到《闹斋》,写莺莺与张生邂逅相遇,对张生心怀好感,进入初恋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写了莺莺的才貌双全,举止矜持文雅。

莺莺与张生的动人故事,是从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开始,再发展到透过“泪眼”细意“偷瞧”,感情慢慢投入,爱意渐渐产生。

第一本第一折《惊艳》,佛殿奇逢,莺莺的美貌及临别时的回眸一顾,令张生“意马心猿”、“风魔起来”,他立刻取消了上京赴考的打算,把功名富贵抛诸脑后。

可见莺莺的美艳动人,气质超凡。

在“月下联吟”这场戏,当她听到张生吟出“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的诗句时,不禁怦然心动,产生共鸣,惊喜之余她马上应韵而和,倾吐心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临别时特意回望张生一眼。

莺莺所和的诗,流露出她对仅见过一面的张生颇有好感,二人从此心心相应。

从整个举止说来,矜持文雅,不失大家风范。

第一本第四折《闹斋》一场,更为细腻地描写了莺莺对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为亡父做佛事的当晚,莺莺一会儿“看时节泪眼偷瞧”,一会儿又对红娘说“那生忙了一夜”,并赞张生“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说明她整夜都在注意张生的举动,连张生也感觉到“那小姐好生顾盼小子”,表明了莺莺对张生的感情加深,发展到倾心爱慕阶段。

二、从《寺警》到《赖婚》,是莺莺恋情初受波折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了莺莺内心愤激不满的情绪,对家长专制的强烈反抗和控诉。

天然的颂歌_浅析崔莺莺的形象特点

天然的颂歌_浅析崔莺莺的形象特点
参考文献: [1]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1981 年. [2]张人和.西厢记论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95 年.
198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经典重释198安徽文学2008年第期12天然的颂歌浅析崔莺莺的形象特点陈淑娟凌美云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吉林?长春130024摘莺不仅才貌两全而且生性纯良可爱灵动多姿极具天然之本色其对感情的大胆追求也正是基于自己的本色心理需求经 典 重 释Fra bibliotek天然的颂歌
——浅析崔莺莺的形象特点
◎陈淑娟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的情况的。除却自我暴露, 恐再无他因了。而这种不顾小姐 身份的行为, 也只有顽劣如莺莺者才使得出。 而在佛殿与张生初次相见时便撇下万种风情, 而且走时 还不忘 “回顾觑末” 脚跟则留下了无限挑逗, , 引得张生不仅对 其一见倾心, 更为之风魔多日。由此, 莺莺之顽劣可见一斑, 这一切都离不开其骨子里天然的灵动与纯情可爱。 其次, 以情为先。 伤春, 对于一个终日囿于闺阁中的花季 少女而言自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情境, 崔相国 丧期未满, 然而我们的女主角不是悲叹亡父之痛, 也不象其母 “我想先夫在日, 食前方丈, 从者数百; 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 儿, 好生伤感人也” 也不是对寡母残家心生哀怜, 而是面队暮 春花残心生惋惜恋念 “花落水流红, 闲愁万种, 无语怨东风” ! 一个知忠知孝的大家小姐竟是这等的大逆不道!而同样在此 期间, 她还竟然与风流才子张生眉目传情。可见她心里自是 情为先, 哪怕是封建礼法的教条束缚恐也无奈她何。 再者, 自我遵从。封建意识形态下的女子是没有自主权 的, 三从四德” “ 便是她们的行事规范。 这一点, 崔莺莺显然做 的很不够。 “出逃” 再以 为例, 出逃定是自己所愿, 即便在遭到 训斥应于情面不得不低首任错, 相信她还是认为自己是对的, 要不然就不会有后来与张生的私自结合了。 《西厢记》 而 后面 的 《传简》 《听琴》 《送别》 等环节则更全面得体现出, 莺莺内心 实处, 从的是自己的意愿想法, 而不是礼教 “赐” 与的那些束 缚。 由此可见, 崔莺莺的性格中, 天然品性, 纯然品格是其主 要特征。尽管礼法时时刻刻都在告戒, 尽管封建卫道士处处 可见, 也曾碍于表面 “诚恳” 识错, 但崔莺莺一意一心的我行我 素却告诉我们, 天然是其本性, 天然才是莺莺之真正追求。 《西厢记》 是元杂剧中描绘爱情最成功的作品, 而其重要 的成功之处, 无疑在于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塑造及其情感世 界的刻画。 崔莺莺的形象, 既不同于元稹 《莺莺传》 中的形象, 也不同于董解元 《西厢诸宫调》 中的塑造。 西厢记》 《 中的崔莺 莺, 不仅具有以往形象的容貌美, 才学之美, 情感之美, 更重要 的是人性美, 这是发乎自然之性的不加雕饰的纯美, 是一种诗 性的天然之美。这是 《西厢记》 最动人的一笔, 也是人性中最 动人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赵浩平
(清水县秦亭中学甘肃清水741413)
关键词:西厢记崔莺莺恋爱性格
崔莺莺是著名的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角,是作者王实甫倾尽心血塑造的一个追求幸福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形象。

在崔莺莺身上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满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千余年来,广大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楷模。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战胜传统的禁锢的全过程。

其恋爱发展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从《惊艳》到《闹斋》,写莺莺与张生邂逅相遇,对张生心怀好感,进入初恋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写了莺莺的才貌双全,举止矜持文雅。

莺莺与张生的动人故事,是从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开始,再发展到透过“泪眼”细意“偷瞧”,感情慢慢投入,爱意渐渐产生。

第一本第一折《惊艳》,佛殿奇逢,莺莺的美貌及临别时的回眸一顾,令张生“意马心猿”、“风魔起来”,他立刻取消了上京赴考的打算,把功名富贵抛诸脑后。

可见莺莺的美艳动人,气质超凡。

在“月下联吟”这场戏,当她听到张生吟出“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的诗句时,不禁怦然心动,产生共鸣,惊喜之余她马上应韵而和,倾吐心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临别时特意回望张生一眼。

莺莺所和的诗,流露出她对仅见过一面的张生颇有好感,二人从此心心相应。

从整个举止说来,矜持文雅,不失大家风范。

第一本第四折《闹斋》一场,更为细腻地描写了莺莺对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为亡父做佛事的当晚,莺莺一会儿“看时节泪眼偷瞧”,一会儿又对红娘说“那生忙了一夜”,并赞张生“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说明她整夜都在注意张生的举动,连张生也感觉到“那小姐好生顾盼小子”,表明了莺莺对张生的感情加深,发展到倾心爱慕阶段。

二、从《寺警》到《赖婚》,是莺莺恋情初受波折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
现了莺莺内心愤激不满的情绪,对家长专制的强烈反抗和控诉。

在“隔墙酬韵”和“佛寺闹斋”之后,她对张生的爱意渐增,剧中连用多首曲子道出莺莺的心中情:
【那吒令】……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

想着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

【寄生草】想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随着她身上爱情萌芽的滋长,她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她说:“俺娘也好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提防着人……”第二本第三折《赖婚》,当听到老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时,莺莺大为惊骇,随即埋怨老夫人的不是。

当老夫人吩咐红娘“送小姐卧房里去者”时,莺莺又进一步怨恨老夫人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紧接着的唱词表明了她提高了对她那“口不应的狠毒娘”的认识,不由得从内心进行痛骂:
【殿前欢】……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恁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恁个萧何!
三、从《听琴》到《酬简》是莺莺的热恋阶段。

这一部分写了莺莺大胆摘取自由纯真的爱情果实,侧重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她矜持谨慎的性格特点。

《西厢记》细腻地描绘了莺莺的心理矛盾。

她想和张生幽期密约却怕在红娘跟前露馅,于是,嗟叹唏嘘,心摇神荡,并常常使小性子,用一套套的“假意儿”掩藏起自己的真情和矛盾。

莺莺请求红娘为她去张生那里问病,口口声声称红娘为“好姐姐”,当莺莺看到张生的回信时,又向红娘发起小姐脾气来:“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分明是内心极想见张生,但偏偏又要装口硬。

她要红娘带回信给张生,口里说是“着他下次休是这般”,但寄去的却是约张生私会的诗简,上面写道“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表面看起来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实则是一首暗藏机趣的约会诗。

当张生跳过墙应约而来时,她又翻脸不认帐,把张生教训了一顿,以致张生害相思身卧病榻。

随即莺莺又再央求“好姐姐”红娘前去送药方,以化解张生的相思之苦。

待张生一见那药方时,不禁大喜,原来是一封约会他的书信,他的病也就因此好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莺莺最终选择了爱情而背叛了礼教,与张生私自结
合,这对年青人大胆地摘取了自由纯真的爱情之果。

四、从《拷红》到《团圆》,是莺莺的恋情再次受到重大冲击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了她的感情丰富及用情专一。

崔张私结百年之好,但老夫人即使在“生米煮成熟饭”而又无可奈何之际,仍然打发张生上京考试,要张生考得一官半职之后方能与莺莺结婚。

莺莺与张生难舍难割,却也只能忍受这别离的痛苦:
长亭外,暮秋天气,泪眼人满怀愁绪;意绵绵,情切切,对张生叮咛再叮咛:“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由此可见莺莺对爱情的态度非常执着。

剧末,张生终于在金榜题名后回到莺莺身边,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获得圆满终结。

总之,崔莺莺的性格是复杂的,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

她是相国千金,出身高贵,多才多艺,深受封建礼教熏陶,自小家教严谨,是典型的贵族小姐,然而她与一般的女子不同,她有自己的思想,在温驯的外表下仍有急于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愿望。

她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奇女子。

崔莺莺这个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争取自身爱情幸福的艺术典型,终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有光彩的女性艺术形象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