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适用全国)
2019届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适用全国)
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2.题目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
3.备考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
(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知识网络】一、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二、生态工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土地荒漠化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缩小和破坏控制污染、退田还湖江西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修复土地、恢复植被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生态工程环境污染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合理布局等污水及垃圾处理、城市绿化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1)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
(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项目区别联系来源途径特点范围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比较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具体应用.(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1(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②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轮复习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专题复习文笔中学陈青【教学目标】构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模型。
构建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负反馈调节概念模型。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稳态与平衡的观念。
运用整体、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构建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负反馈调节概念模型。
【教学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由课后习题河流生态系统受污染现象引入,设计“问题串”让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构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模型和保持稳定的反馈调节模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2. 生态系统的功能?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5.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工业污水(含大量N、P、K等)重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6.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体治理措施?7.生态系统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关系?二、高考真题训练(2018年全国I卷,第29题,10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答案】(1)共同进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2018全国卷Ⅲ,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系统模式图:(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考向预测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
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
3.新考纲无变化。
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
(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分析图示需注意: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
例1.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另外,还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秃鹫、猎隼、细菌、真菌等。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保持不变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不变的营养结构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不变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D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稳态,其成分、营养结构、能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稳态.]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C [农民在稻田中除草,体现了人的作用,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调节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C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C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越小,周期越短,故选C。
]5.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1)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2)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________,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含答案)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含答案)第三节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情景导入课标导航课程标准1.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明确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结构复杂性的关系。
2.理解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阈值。
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关键术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恢复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阈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础梳理1概念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状态时而具有的一种自稳能力。
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因1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高“高”或“低”,种间相互作用多而密切,其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可预测性强“强”或“差”,抵抗干扰能力强“强”或“差”。
2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高”或“低”,种间相互作用少“多”或“少”,其环境条件多变而难以预测,抵抗干扰能力差“强”或“差”。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包括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关系并非正相关,而是相互排斥的。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阈值1概念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都有一定的限度或阈值,即生态系统存在着一个稳定性阈值。
2影响因素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熟程度,与抵抗力相一致,抵抗力越高,阈值也越高;抵抗力越低,稳定性阈值也就越低。
思维激活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吗提示不对。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高于草原生态系统,而恢复力低于草原生态系统。
合作探究1稳定性的表现1结构相对稳定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
2稳定性的基础负反馈调节1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及稳态。
2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3存在范围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而且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4实例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学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H 核心判断exinpanduan(1)细菌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都有细菌。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6)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7)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8)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10)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1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12)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13)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1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呈正相关。
(√)(15)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16)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17)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不同层次。
(√)(18)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
(√)(19)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
(×)(20)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考向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Z 真题回放hentihuifang1.(2018·天津卷)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复习学案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总1课时)【复习目标】1、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相关内容。
【复习过程】一、生态系统(一)概念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理解:生态系统并不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简单相加,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地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提供必需的生存资源。
2、生产者:①例子:主要是绿色植物,还包括藻类植物(如绿藻、红藻、硅藻、海带)、光合细菌、蓝藻以及硝化细菌等。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也一定是生产者。
②作用: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③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建立得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
3、消费者:①例子:包括绝大多数的动物,菟丝子以及很多的微生物(如:麻风杆菌、结核杆菌,所有的病毒)。
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营寄生性生活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②作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③地位:理论上可以没有。
4、分解者:①例子:所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如:蚯蚓、蜣螂、乳酸菌、酵母菌以及大型的食用菌蘑菇、木耳等。
分解者也是异养型生物。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
③地位: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也形成的联系,称之为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2、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平衡的特征,认同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阐明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平衡,概述负反馈调节机制3、结合实例区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并通过对营养结构的讨论,说出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以人工林的生态问题为例,运用稳态与平衡观、结构与功能观设计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福寿螺”的图片来引入新课,通过一些资料和实例的列举,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通过两大生态系统的对比,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生态缸,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物入侵的实例,例如福寿螺入侵的图片,通过观看图片教师进行提问:为什么福寿螺在引入之后会疯狂繁殖增长?它有没有天敌可以遏制住它的增长?在教师讲解之后,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查阅资料,丰富知识2、新课讲授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总结生态平衡的概念,并提出问题,生态平衡是如何形成的?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几个资料,并一起思考:资料1:阿拉斯加冰河湾的群落分布图,并展示基本情况:冰河湾(Glacier Bay)形成于四千年前的小冰河时期,数千年后冰河不断向前推进,并在1750年时达到鼎盛,然而自此之后冰河却开始融化后退。
资料2:科学家通过测量和数学模拟,绘制了初生演替过程中群落总生产量和总呼吸量的变化曲线图思考:1.在冰川消融期间,群落是否会发生变化?2.观察曲线图,在成熟阶段,群落总生产量和总呼吸量呈现怎样的趋势?通过资料,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两个问题,完善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总结生态平衡的特点由此可知,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练,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人教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人教版【课前复习】复习、巩固关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结构和功能,弄清各种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知道它们如何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能有保障1.表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级营养级中逐渐递减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的食物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就越复杂。
因为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草食动物的食物,而一种草食动物既可以吃多种植物,又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从而使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答案:B2.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有剧烈变化的自然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湖泊生态系统中属于淡水生态系统,水域中动植物种类较多,浅水区(层)、深水层、底层生物分布相对稳定。
海洋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生态系统、结构层次复杂,种类繁多,自动调节能力和稳定性最强。
只有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在不同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答案:D知新——先看书,再来做一做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______________并使自身的______________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内部因素: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①实例1:受轻微污染的河流。
②实例2:森林。
a.调节过程b.结果:鸟类、害虫的数量趋于稳定。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
(3)基础:负反馈调节。
[合作探讨]探讨1:请思考并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及稳定性的关系。
提示: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
探讨2:甲、乙两地森林都发生了虫灾,甲地大量使用杀虫剂,害虫短时间得到控制,后来又发生虫灾。
乙地引入灰喜鹊,害虫被逐步控制,后来有虫但不成灾。
(1)甲地再度出现虫灾原因是什么?提示:杀害剂的使用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剂的杀虫作用降低。
(2)乙地为什么能有效控制虫灾?提示:乙地害虫与灰喜鹊之间的反馈调节,使森林有虫不成灾。
[思维升华]1.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体现在各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种间关系的相对稳定。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达到平衡。
2.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1.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个事例说明( ) A.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D.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解析】题中信息“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显示,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二、学习方法1、结合正反实例理解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
2、通过建构负反馈调节模型理解生态系统如何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完成自我调节。
3、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四、自主学习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和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①河流: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和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生物种类与数量受到严重影响。
②森林: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丰富,,这样害虫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什么?*知识链接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
其中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3)调节限度: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何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的能力。
讨论:归纳总结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者之间及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关系如何?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从哪些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其;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目的要求: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
(2)设计要求及分析五、典例分析1、(考查目标一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种群数量与植物种群数量之间的反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兔子种群和植物种群数量的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它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复习二轮复习微专题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环境学案(鲁湘冀辽)
微专题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环境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正相关(3)“三看法”判断生态系统调节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看”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看”调节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看”实例分析“3、3、4、1”3.理解生态工程的四个基本原理1.(科学思维)若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并得到净化。
请在下图相应位置绘制曲线表示该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趋势。
提示:2.(科学探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正在发生严重鼠害,农业部门在防治鼠害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投放高效鼠药;方案二:引入鼠的天敌。
你认为有利于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是哪一个?简述理由。
提示:方案二。
投放鼠药,在消灭鼠的同时,也会杀死鼠的天敌,鼠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引入鼠的天敌,由于鼠与天敌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可以长期将鼠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2022·湖北高考)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解析:B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实施“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并非长期禁渔,A错误;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可提高相应鱼类的种群密度,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B正确;长江保护应优先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C错误;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D错误。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基础梳理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
(1)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稳定的一种状态。
(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特征。
①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③平衡: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不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3)特点: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的平衡。
2、负反馈调节(1)概念: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或的基础,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作用: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它是生态系统具备的基础。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稳定性的类型:和2.概念: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3.比较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在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2.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
易错提示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信息平衡三大特征()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表现在自身净化作用、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和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负反馈调节等方面()4.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5.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随堂训练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夫球场上长满了一种绿油油的草本植物——细叶结缕草,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B.在同等强度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受影响的程度小C.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相同D.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2.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A.草原鼠的数量上升引起蛇的数量上升,使得鼠的增加受到抑制B.池塘被倾倒了大量污水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引起水质变差C.森林局部着火破坏了部分植被,但形成的空地土壤肥沃,幸存植物种子能更迅速地萌发D.草原植物被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增强再生能力,减缓植物种群数量的下降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听觉灵敏的赤狐可依靠化学信息的传递,在冬季捕食积雪下的田鼠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C.组成成分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D.保护森林就是要控制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使其结构与功能相协调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 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科学探究.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社会责任: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实践能力.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视频播放本地护城河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1. 护城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2. 经过治理改造以后,护城河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学生回答,从而引出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阅读教材P73,概括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征?通过呼伦贝尔的草原和大兴安岭的森林介绍,引导学生总结生态平衡的特征。
第一,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第三,收支平衡。
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那么,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什么调节机制实现的呢? 认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和负反馈调节机制。
分析在一片草地上,如果兔子大量增加,草及其他生态系统组分的变化(任务二:尝试用文字、线框、箭头等符号,任选一个实例,简要描绘其中的调节过程。
)通过小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理解了负反馈的调节机制。
在森林中,随着植被的大量生长,森林逐渐变得郁闭,林间阳光减少,制约了林下树苗的成长, .还导致枯枝落叶的积累,增加了发生自然火灾的可能性。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话题感兴趣,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在学习风格上,有些学生喜欢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理解知识,而有些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实践和讨论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过程: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如过度捕捞、污染、栖息地破坏等。然后,每个小组分析案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和措施,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机制和如何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我将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a. 学生可以阅读上述推荐书籍,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其保护和维持方法。
b.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环保组织的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河流等,亲身体验保护生态系统的实践。
c.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如生态系统的监测、保护与修复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d.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减少浪费等,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请解释生态平衡的概念,并说明其维持机制。
3. 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学案+练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学案+练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1)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特征①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③收支平衡: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平衡。
(3)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2)原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1.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 √ ) 2.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 √ ) 3.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 )4.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 × ) 5.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 √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1)一般呈负相关,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极地苔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差。
(2)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图所示:2.比较归纳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已污染的湖泊污染加剧森林中鸟与害虫的平衡考向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析1.(2021·江西抚州三模)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3章 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 (2)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
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一、生态平衡1.概念:生态系统的处于的一种状态。
2.特征(1)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保持相对稳定。
(2)功能平衡: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
(3)平衡。
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3.实质——平衡。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3.自我调节实例(1)实例1:草地上的捕食关系。
①调节过程:②结果:狼、兔的数量。
(2)实例2:火灾过后的森林恢复。
4.自我调节机制——机制。
(1)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反过来又作为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的基础。
(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的。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的能力。
(2)实质:保持自身相对稳定。
(3)核心:干扰,原状(4)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越复杂,其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
(3)例子:当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物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当森林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这些都反映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在后的能力。
(2)实质:恢复相对稳定。
(3)核心:破坏,原状。
(4)特点: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与恢复是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 因素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二者联系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图所示: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考向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基础的分析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C.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高【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比较项目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实例分析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答案】C考向二运用曲线模型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选项A,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选项B,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与a曲线相似;选项C,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二者呈正相关;选项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
学&科网易错警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4个易混点(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
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4)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辨析:某一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4.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答案】B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没有物质的输入也能维持稳定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适当增加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池塘生态系统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温带草原3.下列调节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切除动物睾丸会导致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4.下列方法中,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B.引入该生态系统原本不存在的外来物种C.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D.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5.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定较乙长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营养结构会变得更简单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以下有关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平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带雨林中,落叶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分解者繁殖B.藻类过量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C.消费者的增加推动了能量流动并加快了物质循环D.四季更替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比例依然相对稳定7.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B.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不同生态系统C→D时间不同,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不同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崭新的高度,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养鱼塘中鱼的数量持续在K值可获得持续的高效益B.防治害虫可以利用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进行C.外来物种入侵某个生态系统,往往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其稳定性D.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9.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到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在由下表种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植物种数/种演替阶段群落类型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 草丛34 0 02 针叶林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106 31 16A.草丛B.针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常绿阔叶林10.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
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被称为______________ ______。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
(4)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 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1.(2018·海南卷)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12.(2016·新课标1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13.(2017·海南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答案】B2.【答案】C【解析】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温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它们具有的生物种类依次增多,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大,A、B、D均错误,C正确。
3.【答案】D【解析】切除动物睾丸会导致性激素分泌不足,从而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属于负反馈调节,A不符合题意;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符合题意。
4.【答案】A【解析】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使食物网更加复杂,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原有物种的灭绝,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项错误;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只能保持稳态,并不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错误;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