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骑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州骑楼

一、关于广州骑楼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本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商业实用性更为突出。在两广、福建、海南,赣南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如广州的上下九、厦门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广东人聚居区)。这种建筑适应南方天气潮湿多雨,商业楼宇密集等情况而建造的。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是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广州骑楼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

二、广州骑楼的特色

广州是我国南方的大都市,也是广东省省会,人口众多,商业发达,所以骑楼多,而且有它不同于其他城镇骑楼的特色。首先,广州因为商业街的人流多,所以骑楼底的空间宽而高,其尺度比其他城镇骑楼都大,是沿街商铺很好的“门厅”。其次,骑楼的柱子比较粗,基本是方柱,在交通噪音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些粗大的方柱对隔阻马路高频噪声起一定作用,加上柱列的视线遮挡,使走在骑楼底的行人忘记了马路上来回奔驰的车辆,是行人安全逛街很好的心理场。再次,广州骑楼街区的马路较宽,马路两侧的建筑较高,进深较大,是典型的“竹筒屋”。最后,广州骑楼建筑艺术最高,各种中西结合的装饰风格百花齐放,你会发现每条马路的每间骑楼的石雕、砖雕、灰塑、彩画、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装饰都不相同,而骑楼空间的整齐和骑楼屋顶上不规则突出的中式小凉亭和西式小尖塔,又使得广州城市天际线丰富多彩。

广州的骑楼大多由底层有柱廊的单体建筑联排组合成沿街建筑群体,并围合出底层连续的有顶人行道,从而形成完整的骑楼街道。骑楼街道由街道两侧骑楼单体联排形成,底层具有连续性柱廊人行空间的商业街道,因其底层有柱廊并有楼层,而区别于传统街道的“檐廊”空间。

三、广州骑楼特色的成因

关于广州骑楼特色形成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

在19世纪中以后,英法等帝国主义侵略广州,东南亚(南洋)英属等殖民地的外廊式建筑传入广州十三行,十三行被烧毁后,又在广州沙面出现。这些外廊式建筑是西欧本土建筑特色与印度和东南亚殖民地热带气候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殖民地建筑样式”。至20世纪初民国成立,为解决城市居民拥挤和实行都市计划,广州市政府同意在人行道上加建骑楼。当时很明显是参考了外廊式建筑和澳门、香港的骑楼建筑特点和建筑章程。1912年广州国民政

府公布《取缔建筑章程和试行细则》,规定在自置私地内建骑楼,留出人行道。从此,广州骑楼大量兴建,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停止,其间关于建设骑楼的法规不断完善和细化。

以上是骑楼传入广州的原因。如果骑楼不曾传入广州,那它再适合广州也是枉然,所以才说人为因素最重要。另外,骑楼适合广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它适合了广州商业的发展,这样属于人为因素。广州骑楼的发展在于,它从一个外国房屋桥廊,变成一个公共设计:桥廊打通连在一条长廊,变成街业街———行人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阳避雨以及购物。广州骑楼受外国影响,但归根结底是结合了本地情况去做的,而且,不留痕迹地把外国的东西跟传统结合起来,最后变成自己的。这种建筑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最为特别的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融入了西方元素的建筑,让当时的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成为广州的符号。骑楼连起来的这条长廊,见证了广州灵活善变的城市精神,也见证了广州近代化进程中与亚洲乃至世界接轨的努力。在上海、武汉等城市,有骑楼的街道甚至被叫为“广东街”。

在地理因素上,广州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霜日少、日照多、风速小、雷暴频繁。骑楼能为降水多、日照多的广州提供一个避雨遮阳的好场所。骑楼的一层通常作为店铺使用,避免了人住在太过潮湿。

四、结束语

目前广州的很多骑楼都在旧城改造中被拆毁,令广大市民感到十分可惜遗憾。然而骑楼建筑和城市化发展并不矛盾,并且还能完美地融合,在中山四路的玉鸣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也在努力地修复和重建骑楼。所以广州骑楼建筑并不会消失,它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愿那一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 ] 袁奇峰,林木子. 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初探[J ] . 建筑学报,1998 , (3)

[2 ]陈志宏, 王剑平. 当前骑楼建筑发展研究[J ] .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