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讲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
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一、引言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国际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和变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范式,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反思。
本文旨在探讨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分析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演进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演进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最初,苏联模式的建立离不开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
1917年的十月革命奠定了用工人阶级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但实际上,苏联模式的真正建立是在列宁领导下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开始的。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苏联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在斯大林上台后,苏联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斯大林开始推行计划经济制度,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和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这一时期,苏联模式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特征,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和经济的垄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苏联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计划经济过于僵化、领导机构的权力过于集中等。
苏联的继任领导人赫鲁晓夫试图对苏联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以解决出现的问题。
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国家共同体”等理念,试图改善国内外的关系和国内经济建设。
然而,他的改革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许多内外因素导致的动荡和失败。
而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模式再次经历了变革。
勃列日涅夫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来实现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重视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
然而,在勃列日涅夫期的苏联,逐渐出现了腐败、官僚主义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压迫等问题,这使得苏联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最终,苏联模式的演进经历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转型,以及最终的解体。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
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
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
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
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演变
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演变前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对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在前苏联的出现并且发展,无疑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巨大事件。
那么,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演变是如何的呢?社会主义制度最初的实行,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放弃了私有财产,吸纳了农民和下层军官,通过建立央储制度、土地国有化和“工人掌握国家政权”等政策,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然而,1918年的大饥荒、内战的爆发和经济危机的持续,让这一制度面临巨大的考验。
在列宁的指导下,前苏联进行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把经济控制权交给私人和小企业,然后通过它们的盈利,捐补贴国家和政府。
新经济政策改善了经济情况,但是随着斯大林的上台,党的方向变化,新经济政策被废止,转而推行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体系是前苏联另一次应对经济危机的尝试。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工厂、农场和工人群众都属于国家,生产和资源分配由国家计划委员会集中组织。
1940年代末至1960年代,前苏联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库内的丰厚储备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实施计划经济的政策的手段。
然而,计划经济也遇到了问题。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前苏联的经济增速放缓,物资短缺和质量问题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政治上的不稳定和社会矛盾的恶化加剧了经济危机。
鉴于这样的情况,苏联领导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
1987年成立的联合体经济委员会,提出了一些发展国家经济的策略和方法。
1987年12月26日,苏联杂志《压力》刊发了一篇题为《水泥文本》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困境开始得到了舆论的普遍认知。
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演变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对前苏联经验的总结,认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产生的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体系演进的经验,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设定为国家制度。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和演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和演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实施的一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它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
本文将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初期建立、发展阶段、政治制度变革、经济改革和最终解体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初期建立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在这个初期阶段,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实施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国有化、工业国有化、劳动者自组织等。
这些措施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阶段。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行了五年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化的政策。
五年计划经济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
集体农庄化则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这一阶段的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尤其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
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权力斗争,最终赫鲁晓夫上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削弱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取消大规模镇压政策、提倡和平共处等。
这一阶段的政治变革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政治制度的变革,苏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来推动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
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开始实行农村改革和经济分权,试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农业生产下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随后,勃列日涅夫上台并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试图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困境。
然而,这些改革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苏联经济逐渐陷入停滞。
最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1989年至1991年间解体。
解体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困境、政治制度的失效、民族矛盾的激化等。
苏联解体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成为历史的一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步入歧途。从1989 年6月波兰大选开始, 东欧出现了雪崩式的“多米诺效应”。仅1989年一年,波 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 尼亚的政局都相继发生了剧变。1990年又波及南斯拉夫和 阿尔巴尼亚。
2.原因和教训
(1)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 线是苏联演变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 (2)深层次原因。 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导致剧变的深层次 原因。 (3)外部因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东欧剧变起了催化和促 进作用。
2. 特征 2.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是: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过分 集权。 经济体制 执政党与国家机关的 政 治 关系 权力集中 干部政策 法制和监督 所有制结构 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活动 分配体制
经 济
3.苏联模式在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展 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各国基本上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 义,仿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越南经济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老挝自1988年后全面展开经济体制革新,在农村推行家庭 承包制,在城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同时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方面的革新,完善干部制度,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
以卡斯特罗为核心的古巴共产党坚定地走有古巴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政策。
朝鲜劳动党坚持走“朝鲜式社会主义”道路,将“主体思 想”作为指导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并把“先军 政治”指朝鲜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面确立的新社会主义 基本政治方式。作为治国兴国的最高理念,尝试进行经济 改革与对外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政策,开展多边外交。 Nhomakorabea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解体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解体苏联模式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苏联模式的产生条件:首先,国际环境险恶。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包围,时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其次,由苏联自身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所决定。
从历史传统上看,沙皇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沙皇高度君主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传统,大俄国沙文主义健儿对外扩张的传统,以及村社占有为主要形式的封建宗法经济的传统,都对形成高度集中的模式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再次,在实践上缺乏经验。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无前例可循,巴黎公社虽然曾经进行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但毕竟存在时间太短,尚未触及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许多重大原则和政策问题。
最后,从理论影响看,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存在某种教条主义的理解。
总之,苏联模式的建立是当时苏联国内外条件相互作用和党内外各种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斯大林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其历史功绩主要是:第一、它使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想变成现实,较成功的解决了一个处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形势下,如何加速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难题。
第二、它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它促进了苏联战后的各项建设,使苏联一跃而为世界强国,再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第四、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新型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并以立法的形式肯定、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原则;苏联模式第一次尝试对社会大生产进行全面计划管理,并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也提出了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 第六讲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②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a改组和整顿国家国家安全局 b调整和加强监督机关的职能 c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③改革干部终身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 a推进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 b建立干部更新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 社会主义改革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起到80年代 中期,是社会主义改革缓慢发展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 是苏东各国社会主义改革走上歧途的时期。
二、苏南冲突拉开社会主义改革序幕
(4)保加利亚的社会主义革命
1.南斯拉夫“自治制”形成原因 (1)苏联大党大国主义的逼迫 (2)解放区传统的影响和国情的需要 (3)南共领导人认为自治制更符合马列主 义的科学原则
2.南自治制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人自治(1950-1963年) 第二阶段——社会自治(1963-1971年) 第三阶段——联合劳动自治(1971年至蜕变)
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
第一,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推行联盟政策,尽可 能多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第二,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国家政治生活的 民主化。 第三,革新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
3.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改革 “完善”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①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加强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②调整国民经济领导结构,减少行政区划的中间 层次。 ③建立工业中心,减少工业管理中的中间环节。 ④取消一长制,建立一套实行集体领导和工人参 加管理的机构。
六讲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很明显是深刻 地打上了斯大林的个人个性印记的。了解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内容特征, 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斯大林这个人。
一、斯大林生平简介
斯大林(1879年-1953年),原名约瑟夫· 维萨 里奥诺维奇· 朱加什维利,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 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的哥里城。他的父亲是一名奥 塞梯鞋匠,母亲是格鲁吉亚农奴。斯大林是家中的第 三个孩子,两个兄长在婴儿时代就已夭折。起初他的 父亲比较富裕。他的父亲嗜酒无度,经常毒打妻子和 儿子。后来家庭的财政状况变差,斯大林随父母多次 搬家。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十岁那年,母亲把他 送到哥里的神学学校就读。16岁时,他进入第比利斯 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少年时代,斯大林并没有受到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系统的学校教育。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斯大林和托洛茨 基等人入选了由列宁组建的五人主席团。同年 5月,他被派往察里津征粮,在伏罗希洛夫、 布琼尼等人的支持下,他强化了自己在军队中 的影响力。这段期间内,斯大林多次违抗代任过职的军官以及“反 革命”。1919年初斯大林被调回莫斯科,3月 24日他与娜杰日达· 阿利卢耶娃结婚。5月他又 被派往彼得格勒附近的西部前线,期间对红军 中的逃跑者,他严厉的把他们作为叛徒集体处 决。
一、为什么要把本讲的题目定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的社会主 义理论与实践,已经相对固定化和模式化了。 所以研究从斯大林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 式的问题。 二是因为这样表达,语言更加简练。
二、何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总之,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从斯大林开 始形成的,所以又称斯大林模式。它的历史发 展,先后经历了斯大林时期和后斯大林时期。 本讲要研究斯大林时期和后斯大林时期的 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实际上就是要研究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主要分二节:第一节,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的形成;第二节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演变。
社会主义发展史苏联模式与东欧社会主义的崛起
社会主义发展史苏联模式与东欧社会主义的崛起社会主义发展史:苏联模式与东欧社会主义的崛起社会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理论,旨在通过集体所有制、计划经济和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模式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与特点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采取的一种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一个基于工人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国家。
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 计划经济:苏联采取了中央计划经济的方式,即通过政府来决定和控制国家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这种经济体制强调国家的经济计划和指导,以此实现全民所有制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2. 集体化农业: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式改革农村经济,将个体农民组织为农业合作社和集体农庄,实现农业生产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
3. 全民所有制:苏联模式下,国家对大部分生产资料实行全民所有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经济的公有化,避免了私人垄断和利益集团的形成。
4. 阶级斗争:苏联模式强调阶级斗争与革命,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来达到消除阶级差别和实现社会平等的目标。
二、东欧社会主义的崛起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20世纪中叶至末期,东欧国家相继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些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
东欧社会主义的崛起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美苏对峙: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对立和竞争使得东欧国家倾向于选择与苏联建立密切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从而接受苏联模式。
2. 内外压力:二战后,东欧国家面临经济和社会重建的巨大压力,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发展经济和改善社会状况的模式。
苏联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共产党的执政: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战后掌握了政权,他们受到苏联的指导和支持,积极推动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思想在东欧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人们普遍认为通过社会主义可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福祉。
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苏联模式的形成和演变
苏联模式的形成和演变苏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苏联模式,则是指苏联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采用的制度模式,它既包括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包括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政策和实践。
苏联模式的形成始于苏联的成立。
1945年,苏联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建立。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手段,实现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此后,苏联模式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已经初步确立,包括计划经济、国有化、中央集权等。
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开始尝试进行经济改革,采取了一些市场化的经济手段,但是最终失败了。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模式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包括私有化、自由化等措施,但这些改革并没有带来苏联的转型,反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在苏联解体后,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一方面,一些国家试图借鉴苏联模式,实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等措施;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则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等措施。
这些努力和实践,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并没有改变苏联模式的本质。
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影响,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采用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建立了的政治体制。
在苏联模式下,政府对经济的控制非常严格,对公民的政治自由有一定的限制。
这种政治体制对苏联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实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向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迈进的重要一步。
在经济方面,苏联模式强调计划经济和国有化。
在苏联模式下,政府对经济的控制非常严格,所有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须服从国家的计划。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采取了一些市场化的经济手段,比如放开价格,发展私有经济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演变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演变分析苏联作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先锋,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91年苏联解体,整整七十四年的时间里,苏联进行了尝试全民所有制、计划经济、集体化农业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其中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和事迹,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
第一,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联进行了文化大革命和五年计划,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标志着苏联开始走向完全的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大革命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涉及的不仅是生产和政治体制的变革,还涉及到全面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
在这一时期,苏联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被削弱甚至遭到了批判,文化大革命给苏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矛盾,但也是苏联变革的先声。
五年计划的开始,标志着苏联工业化和计划经济的全面铺开,其目的是实现苏联现代化、工业化的目标。
但是,在五年计划的实施中,经济计划仅仅是单纯的指令式,对于企业内部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五年计划的实施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一些产业发展失衡、产品质量不高、企业的大规模“淘汰”等等。
此时,苏联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使计划经济逐渐完善,成为整个社会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在40年代,苏联开始了对外扩张。
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一直非常重视其国际地位,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尤为明显。
苏联的战争胜利,不仅是苏联人民英勇抗战的结果,也使苏联从一个欧亚大陆的大国,成为世界霸主之一。
苏联在对外扩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展军备,吞并一些国家,通过与盟友建立联盟等等。
同时,苏联的对外政策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60年代末美苏关系的紧张局势等。
第三,在50年代以后,苏联开始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变革,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5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进行大量的文化改革,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化教育领域、文艺、思想等方面。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主要体 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
• • • •
经济上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1)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国家成为经济活 动的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的经济政策。 • (4)经济发展战略上,是粗放型的“数量赶超型” 经济。 • (5)从经济结构上看,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在速 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速度为重,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 以生产为重,消费服从生产。
• 政治上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1)高度集权:一是一党制,党政不分, 以党代政,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二是在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地方权力向中央集 中,行政区划批准权、经济管理权进一步 向联盟中央集中,社会各层次的重要决策 都由中央集中做出。 • (2)行政强制:在重大事务、重大言论和 重大决策中较多地采用行政强制手段。
• 文化管理体制上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1)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 • (2)注重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教、文 事业的迅速发展。
(二)、“斯大林模式”的比较
西方模式(英 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 生产资料私有 料所有 制 制
工业化 道路 农业制 度 先轻工业后重 工业 资本主义大农 场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 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 • 1、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段时期内,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 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 • 2、所有的剥削阶级得以消灭,留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 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3、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状 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 一个工业——农业国。 • 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并颁布了新的宪法。这部新型的 社会主义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规定了下来,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17年-1928年)
俄国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实行土地国有化、工业国有化以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渐摆脱了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
1921年,苏联推行了新经济政策(NEP),恢复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经济逐渐稳定,并开始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建设。
第二阶段:实现工业化和集体化(1928年-1953年)
1928年,斯大林提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集体农业建设,这一策略使苏联在十年内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建起了一系列重要工业基础设施。
同时,农业经历了从私有化到集体
化的转变,农民土地集体化、机器农业和大规模用化肥等措施使得苏联农业从根本上得以
发展。
第三阶段:拓展国际影响力和振兴经济(1953年-1991年)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开始出现一系列内部矛盾和问题,但它仍然保持了其对全球事务
的强势影响力。
苏联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勃列日涅夫时代(1964年-1982年)的短暂积极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代(1985年-1991年)的改革开放,然而苏联最终在1991年彻底解体。
第五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第一次浪潮
赫鲁晓夫改革: 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 “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 化错误,对苏联的政治经 济体制进行了一些局部性 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 • • •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的相对落后; 4)斯大林的逝世。
赫鲁晓夫改革
项目 内容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 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弊端凸现
• 根据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可以 在短期内集中全国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达到特定的目标,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进 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明 显暴露出来。
弊端表现
• 在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低,官僚主义严重,企业和职 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少国 家在经历了一段较快的经济增长期以后,或多 或少地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国民经济出现了 严重困难。 • 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官僚主义以及由此产 生的各种特权和个人专权问题严重地破坏了社 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
第一次浪潮
哥穆尔卡改革: 在基本保持原体制的前 提下,开始提出计划与 市场的结合问题,同时 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和 吸纳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哥穆尔卡(1956—— 1970)
第一次浪潮
•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新领 导人的推动下,苏联对东欧国家的内政外 交政策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在匈牙利,时 任部长会议主席的纳吉· 伊姆雷实施了 “新方针”,比其他东欧国家更早地开启 了“非苏联模式化”进程。 • 但由于苏联的干预,“新方针”实施了22 个月就被迫中断。此后,纳吉以著述的方 式进一步提出以匈牙利社会主义道路取代 苏联模式、以主权独立与民族平等反对苏 联控制,这些思想在党内知识分子中产生 了共鸣。
从苏联到俄罗斯:社会主义演变的教案
从苏联到俄罗斯:社会主义演变的教案一、背景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该国的建立和演变过程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苏联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型,对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和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教案将从苏联到俄罗斯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转型期和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联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启示。
二、基本概念和定义1.社会主义:指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即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以人民当家作主、平等、民主、法治等原则来调整和管理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
2.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12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国家,前苏联的首都为莫斯科。
三、历史背景苏联的历史背景,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转型期。
1.革命时期:苏联的革命时期,以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为标志,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灭亡和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是指爆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沙皇政府的腐朽和罪恶为直接原因,以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大规模抗议和暴动为主要动力的革命。
十月革命,则是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社会主义建设: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苏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逐步将社会主义革命落实到社会和经济领域。
苏联建立了完全由苏维埃机构掌握的政治体制,将所有的农业、工业、运输和交通业都纳入了国家的计划经济体系,以国家集中的管理为基础。
苏联是一个世界一流的军事国家,这主要是建立在彻底破坏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苏联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和现代化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领导人的更迭: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
二
1、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
苏 联
化的总方针。 政策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
的
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工 业
3、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化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以重工业
和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论述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 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 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 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 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
三 苏 联
背景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
高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度 集 中
特点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经济: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
的
作用:使苏联三十年代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
济 政 治 体 制 的
1、经济:缺乏足够的动力的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 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 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引导 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 会主义之间的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32卷, 221—222页)
项目
年份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论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论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背景。
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赫鲁晓夫、勃日列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不断发展。
它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后来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弊端,其教训深刻。
关键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发展改革计划集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在赫鲁晓夫、勃日列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继续沿用与发展。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所形成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因为没有触及根本的经济体制改革而最终导致失败。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背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本国的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
20世纪初,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薄弱、底子差,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苏联不仅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差,而且遭到外国势力的干涉,因此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巨大困难与挑战。
列宁逝世之后,1925年4月在苏共十四大上,斯大林代表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随后,斯大林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同时他也开始为巩固个人地位而残酷消除其他政党和党内的反对派和政治对手,大搞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以确保斯大林路线得以全面贯彻施行。
伴随着高速发展工业、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党内干部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又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上。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一)赫鲁晓夫时期从经济理论上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赫鲁晓夫时期并没有摆脱斯大林“左”的教条主义。
从商品货币理论来说,到1961 年通过的《苏共纲领》,也只是说它具有新内容和加以充分利用而已,根本没有人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市场经济为方向,强调的还是指令性计划。
科学社会主义专题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苏联解体
苏联在战后长达40年之中, 三次丧失了社会主义体制 改革的机遇!
有些改革属于心血来
有些改革很不彻底,前
潮的蛮干,危害很大, 后期改革中错误越来 越多。 60年代,赫鲁晓夫又 搞起新的个人集权, 新的个人崇拜。
后不能贯彻始终。如规 定党中央第一书记不能 见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 起他自己又身兼两职。 独揽大权。 急躁冒进,急于过渡的 思想再次膨胀起来,提 出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 在理论与实践上造成很 大危害
体制僵化、社会主义缺乏活力
“老人政治”,苏共中央
第二、经济上,过度集权的
领导层的5个核心成员, 平均年龄高达75岁。 第一、政治上过度集权。 勃列日涅夫独揽党、政、 军大权;把高级干部与 普通职工的工资差别由 斯大林时期40多被扩大 到100多倍。
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多少改变。 第三、对外政策上,一方面 闭关锁国,只同“经济互助 委员会”国家发展“经济一 体化”,自我孤立与国际经 济体系之外,同时又进一步 推行扩张主义,到处伸手, 扩大势力范围,同美国争夺 霸权,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使得国家元气大伤。
的22年,苏联共建成约 9000个工业企业,整个工 业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 长16.8%,其速度在世界工 业史上是罕见的。从一 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 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 义是十分重大的。同时、 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 巨大的发展。
1941年至1945年间,
苏联用4年时间打 败了德国法西斯,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 的主要力量。为人 类的和平进步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
1921
年 的 列 宁
十大一致通过《关于 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 集制》的决议。 1921年2月8日,列宁 经过大量调查,写下 《农民问题提纲初 稿》,提出应满足农 民的愿望。
苏联体制形成与演变的历史脉络 (1)
(一)案例主体苏联体制形成与演变的历史脉络1研究主题: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借鉴摘要:苏联传统体制的形成是由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思想理论水平、领袖个性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决定的。
斯大林之后的苏联历届领导人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和体制惯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体制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根本变革,苏联社会陷于僵化停滞和危机的境地。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体制进入了一个比较剧烈的变革时期,在国家权力结构、党的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系列失误加快了苏联发生剧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继续探索,研究苏联问题,总结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苏联、体制改革、经验与教训、中国0. 引言1991年,苏联发生了剧变。
“苏联剧变”包含的内容有: 第一,有 93 年历史和拥有1800 万党员的、在苏联已执政 74 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在短时间内被冲垮,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第二,存在 69 年之久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原有的 15 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第三,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的 15 个加盟共和国,无一例外的宣布彻底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决裂,朝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的体制转型。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较早从苏联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国家。
苏联的社会主义带给中国人民的,既有敬仰、希冀与信心,也有挫折、忧虑与失望。
中国共产党人较早地发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病。
在《论十大关系》等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解决好。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也很重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同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原有苏联模式的束缚中不断获得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当承认,苏联的权力过于集中,在列宁时期 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正式确 立,还应算是30年代中期,是斯大林时期。这是因 为: 首先,列宁时期,苏俄经济政治体制处于草创 阶段、不稳定状态,从后来列宁的“政治遗嘱”看, 如果列宁不是过早去世,权力过于集中状况有可能 得到较大的改变的。而到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 体制才最终确立并凝固化了。
第四次是1929年初开始的反对布哈林集团 (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的斗争。 事情起因于1927年末苏联发生谷物短缺,斗 争的焦点是要不要继续维护新经济政策。在此问题 上,斯大林与布哈林发生意见分岐。对于1927年末 苏联发生谷物短缺,斯大林认为是富农囤积的结果, 力求迅速消灭富农阶级,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而布哈林等人则认为谷物收购危机的原因不在于富 农,而在于收购价格不合理和工业品供应不足,支 持继续维护新经济政策。两派展开政治斗争,结果 也是斯大林的胜利而告终。斯大林批评布哈林等人 是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集团,并于1929年利用权力将 布哈林清除出政治局。
第五讲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演变
导言
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领导者的角 度看,可以分为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和后斯大 林时期。本讲主要研究斯大林时期和后斯大林时
期,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发展模式上 看,则可以分为初步初步探索时期、形成时期和 发展演变时期,本讲主要研究其形成与演变时期。
第三次是1926年开始的斯大林与布哈林联 手的反对托—季联盟的斗争。 季诺维也夫在和加米涅夫组成新反对派失败 后,决定重新联合托洛茨基,并和列宁遗孀克鲁 普斯卡娅等人结成反对派联盟即“托—季联盟”, 共同和斯大林的“右倾”集团斗争,但也以失败 告终。斯大林充分利用中央权力对反对派实施政 治打压,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 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 除出党。
第一次是1924年1月开始的,斯大林联手 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反对托洛斯基的斗争。 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写下《论列宁》和 《十月的教训》,其中直言不讳的批评了加米涅 夫、季诺维也夫等人的错误,这促使了两人和斯 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局面。这次斗 争主要围绕着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而展开, 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托洛茨基反 对。斯大林利用手中的组织人事权,争取到中央 多数支持后,于1925年使被孤立的托洛茨基被解 除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基本上退出了 权力中心。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斯大林和托洛茨 基等人入选了由列宁组建的五人主席团。同年 5月,他被派往察里津征粮,在伏罗希洛夫、 布琼尼等人的支持下,他强化了自己在军队中 的影响力。这段期间内,斯大林多次违抗当时 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的决议,处决了 很多红军中在沙皇时代任过职的军官以及“反 革命”。1919年初斯大林被调回莫斯科,3月 24日他与娜杰日达· 阿利卢耶娃结婚。5月他又 被派往彼得格勒附近的西部前线,期间对红军 中的逃跑者,他严厉的把他们作为叛徒集体处 决。
列宁去世后,先后通过四次党内斗争,斯 大林确立起了他在苏联的绝对领导地位,并很 快在苏联建立起了一套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 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后斯大林统治苏联一直到 他去逝为止。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享年73岁。 依据官方说法,斯大林是因脑溢血去世的;但 俄《共青团真理报》在进行了深入调查后称, 斯大林是被贝利亚毒死的。他的遗体被保存在 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瞻仰参观。但很快, 他的遗体被赫鲁晓夫从列宁墓中移了出来进行 火化,骨灰埋在了克里姆林宫墙下。
一、为什么要把本讲的题目定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的社会主 义理论与实践,已经相对固定化和模式化了。 所以研究从斯大林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 式的问题。 二是因为这样表达,语言更加简练。
二、何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四次党内斗争十分残酷,上纲上线、攻其一 点,不及其余,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列宁去世 后,十三大选举的7名政治局委员,托 、季、加、 布、李可夫、托姆斯基、斯大林,到1929年政治 舞台上只剩下斯大林一个人 。 至此,斯大林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 人登上历史舞台。通过四次党内斗争,斯大林确 立起了他在苏联的绝对领导地位,并很快在苏联 建立起了一套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经济 体制。之后斯大林统治苏联一直到他去逝为止。 四次党内斗争,最后都是以斯大林的胜利而 告终。
从读中学起,他开始接触一些革命书籍,并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1898年8月,斯大林加入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由于他无法支付学 校突然上涨的学费,不得不放弃了最终的考试, 被学校开除。随后他在第比利斯的气象观测台做 一名职员,同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1903年党发 生了分裂,他选择加入了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一边。不久后斯大林就成为了高加索地区主要的 革命活动者,他组织罢工、发放传单,为了给布 尔什维克活动募集资金,他还使用抢劫银行、绑 架、敲诈等手段。1906年夏天,斯大林和叶卡捷 琳娜· 斯瓦尼泽结婚,后者不久之后就为他生下了 第一个儿子雅可夫。
第二,列宁时期,虽然总体上看权力也过于导制度的政治家集团。而斯大林时期则是 他个人集权。个人集权是高度集权的极端的形式。 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如个人集权、个 人崇拜、终身制,这些都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 第三,列宁的理想是工人民主制,他后来转向 集权,完全是迫于内战的严酷形势。而斯大林时期, 客观形势虽然严峻,但在二战爆发前并未达到列宁 时期那样尖锐的程度,之所以趋向个人集权,这与 其粗暴、专断、多疑的个性以及十月革命前,长期 在国内从事密谋政治的经历等有关。
1919年波苏战争爆发。任苏军西南方面军政 委的斯大林希望夺取波兰城市利沃夫,然而这却 违背了列宁和托洛茨基主攻华沙的战略意图。他 的政治把戏促使第一骑兵军的布琼尼和叶戈罗夫 违背中央的命令,拒绝援助图哈切夫斯基的西北 军,最后苏军在利沃夫和华沙的两场战役均以失 败告终。归国后,斯大林的行为受到批评,他则 辩护说问题在于中央的决策,而同时也主动辞去 军职。在党内第九次会议中,托洛茨基更是公开 的指责了他,两人最终在日后结仇。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很明显是深刻 地打上了斯大林的个人个性印记的。了解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内容特征, 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斯大林这个人。
一、斯大林生平简介
斯大林(1879年-1953年),原名约瑟夫· 维萨 里奥诺维奇· 朱加什维利,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 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的哥里城。他的父亲是一名奥 塞梯鞋匠,母亲是格鲁吉亚农奴。斯大林是家中的第 三个孩子,两个兄长在婴儿时代就已夭折。起初他的 父亲比较富裕。他的父亲嗜酒无度,经常毒打妻子和 儿子。后来家庭的财政状况变差,斯大林随父母多次 搬家。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十岁那年,母亲把他 送到哥里的神学学校就读。16岁时,他进入第比利斯 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少年时代,斯大林并没有受到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系统的学校教育。
二、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二个 阶段:即党内斗争阶段和三大运动阶段。先是通 过几次党内斗争,斯大林完全战胜了党内的反对 派,形成了斯大林个人高度集权制,确立起了高 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随后,斯大林发动了高速工 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 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 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 济体制的确立,也就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形 成。
第二次是1925年开始的斯大林与布哈林联手 的反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对派的斗争。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曾一度支持斯大林与 托派作斗争。但不久之后,斯大林又和加米涅夫、 季诺维也夫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斯大林支持布 哈林的意见,延续新经济政策,放宽对农民的约束, 并希望先在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而加米涅夫和季 诺维也夫反对放大新经济政策并拥护世界革命的主 张(这些实际上是托派的观点),他们形成“新反 对派”,1925年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他们 和斯大林为首的主流派公开对抗,却以失败告终。
(一)党内斗争阶段(1924—1929年)
1924—1929年,准确地说从1923年3月, 列宁不能完全工作开始到1929年,斯大林把布哈 林完全打倒为止,这段时间是斯大林在党内确立自 己最高领袖地位的时期。通过四次党内斗争,斯大 林完全战胜了党内的三大反对派,形成了斯大林个 人高度集权制,确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从1923年10月至1929年11月,苏共党内 先后发生四次党内斗争,分别是是:
1921年红军入侵格鲁吉亚,建立了格鲁 吉亚苏维埃政权,其中斯大林扮演了重要角 色。由于此时列宁和托洛茨基在一些问题上 存在分歧,于是列宁重用斯大林与其抗衡。 在加米涅夫的帮助下,1922年4月3日俄共第 11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 记。这时的斯大林既是五人政治局的成员之 一,也是五人组织局的成员,也是五人书记 处的成员之一而且任总书记,已经位居党的 权力中心的位置了 。
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 命活动被逮捕7次、流放6次,从流放地逃出5 次。1912年,来到圣彼得堡的斯大林在列宁的 指示下创办了《真理报》。1913年3月,他发 表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并首次 使用了“斯大林”(意思为“钢铁的人”)这 一笔名。随后不久他最后一次被捕。1916年, 被流放到阿钦斯克。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相同的意思,有不同的 表述:有的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有的称传统社 会主义模式,有的称斯大林模式,有的称苏联模 式,有的称封建社会主义模式,有的称专制社会 主义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般称斯大林模式。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应是指由斯大林领 导首先在苏联建立起来的,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 征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