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育蕾《行为金融学》课件(第五章认知偏差)
基于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认知偏差综述

院 副教 授 , 士 。 硕
21 年第 1 01 期 ( 总第 15期 ) 2
击。
标 准 金融 学把 金 融投 资过 程看 作一 个 动态 均
衡过 程 , 在理 性人 假 设 和有 效 市 场 假 说 下 推 导 出
方法来 研究 经 济 学 , 改 和 验证 各 种 基 本 的经 济 修
学 假设 , 这使 得 经 济 学 的研 究越 来 越 多 的依 赖 实 验和 各种数 据 的搜 集 , 而 变 得 更 加 的 可 信 。这 从 些 研究 大多 数扎 根 于两个 明显 的区分但 目前却 融 会 在 一起 的领域 , 即认 知 心 理学 家 有 关 人 的判 断 与决策 和 实 验 经 济 学 家 对 经 济 理 论 的实 验 性 测 试 。源 于认 知心 理学 和现 代金 融学 的学 科交 叉 而
吗? 正 式掀 开 了行 为金 融学 迅速 发展 的序 幕 。 》 学者 们 开始关 注各 种认 知过 程 中的偏 差对证
券 市 场 的 具 体 影 响 。 T esy Soi a d K h e vrk , lv n an - c
关键 词 : 为金 融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行 认知 心理 学 ; 知 偏 差 认 中图分类 号 :8 0 F3
行为 金融 学概 述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6 4(0 1 0 0 7 0 10 6 4 2 1 ) 1— 1 7— 5 1 8 以来 发 展 起 来 的新 金 融 学 则 以行 为 金 融 9 0年
行为金融学 中央财经大学 6 5认知偏差 (6.1.1) 5.认知偏差PPT

行为金融学5. 认知偏差5. Cognitive bias主讲人:高言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Algorithm)——启发法(Heuristics)•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简单笼统的规律或策略,对应着知觉系统的直觉判断,也被称为经验规则或拇指法则(rule of thumb)。
•El Farol Bar Problem ——W.B. Arthur•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锚定(Anchoring & adjustment )——Kahneman & Tversky(1974)•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如果你听到如下描述:“史蒂文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
他乐于助人,但对人们和现实世界没有多大兴趣。
他的性格温顺严谨,喜欢井井有条,对细节有强烈爱好。
”则你认为史蒂文最可能从事下列哪种职业:农民、销售员、飞行员、图书管理员、医生?•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人们倾向于根据观察到的某种事物的模式与其经验中该类事物的代表性模式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推理过程。
•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可能产生的偏差 联合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无法意识到简单概率(A发生的概率)和联合概率(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区别。
A:小明第二天彩票中奖,他十分高兴。
B:小明第二天彩票中奖。
小明很高兴B: 小明彩票中奖A•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可能产生的偏差 基率忽视(Base rate neglect)热手现象(hot hand):假设约翰是一个中等水平的NBA篮球运动员,去年的投篮命中率为10%,可今晚他手感很好,命中率为80%(10投中8)。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刻,约翰所在的球队落后1分,在剩下的几秒里有机会再投一次。
《行为金融专题研究》课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未来可 以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研究 方法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05
案例分析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案例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 用
介绍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阐述行为金 融学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证结果的解释
实证检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解释这些结果是一个挑战。此外,不同实证结果之 间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原因。
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01
模型假设的局限性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模型通常基于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可能与现实情
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理论模型在解释现实市场现象时可能存在局限
分析行为金融学对市场异 象的预测能力,以及其对 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阐述行为金融学如何解释 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投 资者心理偏差等现象。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决策案例
详细描述
阐述公司决策中存在的代表性偏 差、可得性偏差等心理现象,以 及行为金融学如何帮助公司避免 这些偏差。
总结词:行为金融学在公司决策 中的应用
代表性启发与可得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描述人们如何根据事物的典型特征或 模式来快速做出决策。
可得性启发
研究人们如何根据记忆中容易获取的 信息来评估概率,以及这种启发式思 维可能导致的问题。
心理账户与狭隘框架
心理账户
探讨人们如何在心理上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和评估,以及这种心理如何影响他 们的投资决策。
狭隘框架
公司金融与决策行为
公司融资
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心理和 行为会影响融资决策和融资结果。行为金融 学为公司融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第二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
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
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
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
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课件(第六章心理偏差与偏好)

美国联合爱迪生公司的“不派现”风 波 VS
用友软件“高派现”风波
6.3 证实偏差
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人们有 时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 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人们有一种寻找 支持某个假设的证据的倾向,这种证实而不是证伪 的倾向叫“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
6.6 后悔厌恶
“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 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常常做 出一些非理性行为。
后悔厌恶理论的核心是以下三个定理: 定理1:胁迫情形下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非胁迫情形下的后 悔要轻微。 定理2:没有做引起的后悔比做了错误的行动引起的后悔要轻微。 定理3: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 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
6.1 过度自信
实验:世界知识知多少?
请对下列10句话进行是非判断,圈出你的答案,然 后判断你对自己答案的把握,用50%-100%之间的某个数 表示你答对的概率,50%表明你是猜的,100%表示确定 是对的。计算一下10道题答对概率的平均值,并进行四 舍五入,如65%就算70%。写下的估计的平均答对概率。
6.2 心理账户
问题1:
假设你买一件夹克衣要125元,买一个计算器要15元。售 货员告诉你:你要买的计算器在另一家商店只需10元,但要走 20分钟的路。你会去另一家商店吗?
6.2 心理账户
问题2:
假设你买一件夹克衣要125元,买一个计算器要15元。售货 员告诉你说,你要买的夹克衣在另一家商店只需120元,但要走 20分钟的路。你会去另一家商店吗?
实验分析:
向1000多位商界人士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估计 一下一架普通的、空载的波音747飞机的重量是多 少,给出你的最小估计值和最大估计值。尽量让正 确答案落在在你给出的两个数据之间。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摘要:行为金融学是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通过研究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偏差,来分析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偏差。
文章介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行为偏差,揭示了人们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认知、感情、心理等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证券产品的价格和证券市场非有效性影响的学科,它是将经济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融会起来的边缘学科,研究的核心是被传统金融理论忽略的投资者行为的决策黑箱。
行为金融理论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者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在证券投资市场中,个体投资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的理性人,其决策行为不仅制约于外部环境,更会受到子什么固有的各种行为偏差的影响,这些行为偏差存在于投资者决策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中。
一. 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的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
大多数投资者投身股市前都知道股市上只有少数人能赚钱,但都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属于少数能赚钱的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敢买股票,连公司是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敢买该公司的股票;过滤各种信息时,往往会过分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忽略一些重要信息,注重那些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伤害他们自信心的信息。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同时又希望尽快获得超额投资回报,故频繁地买入与卖出。
行为金融学课件分析--中国海洋大学行为金融学(张帆老师)

总结(参考图书:《行为金融学》饶育蕾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凯恩斯观点:①择美比赛1\2②动物精神1\2Maurice Allais: ①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②阿莱斯悖论Ellsberg:埃尔斯伯格悖论Kahneman和他的同事Amos Tversky:“展望理论”Shiller:“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P18+P21+P32+P40+本总结第五章为什么是这两个是两大基础?分析:标准金融学是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的理论体系。
EMH它有三层含义是:①配置有效:市场机制下资源分配为帕累托状态;②信息有效:“价格反映信息”,信息均质分布,无信息不对称;③运行有效:即无交易成本,它保证了套利机会。
EMH成立的三个支持性论述为:①投资者是理性人,长期市场会将非理性人剔除;②人的非理性行为不存在系统性偏差;③即使存在系统性非理性偏差,理性者的套利行为也会让市场价格最终回归均衡状态。
驳斥一:“有限理性人假设”认为由于信息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人往往追求的是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即修正了理性人假说,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偏好等心理原因使投资者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
驳斥二:许多投资者倾向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证券。
当噪声交易者通过“流言”或跟从他人决策而决策时状况会更严重。
投资者情绪反应的是许多投资人的共同判断误差,而非随机性的错误。
驳斥三:套利的有限性认为套利交易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交易成本等,现实中总是有风险和有成本的,且有时还会因交易规则约束无法实现。
而在卖空上的受限也使得套利是有限的。
因而存在证券对基础价值的长期偏离。
2.1人的非理性(考论述题!)人的非理性包括两方面:概率判断的非理性→如通过启发法判断概率,导致结果非理性概率判断的理性模式是遵循“贝叶斯法则”的,即以客观和无偏方式设定主观概率,按“贝叶斯定理”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概率以使之接近实际。
行为金融学PPT课件

– Basu(1977)发现以市盈率可以预测股票收益。
(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
– Banz‘s (1981)的研究发现“小公司效应”的存在,即通过投资于小 公司股票可以使投资者获取长期收益的一种现象 ;
Company LOGO
(2)金融泡沫---证券市场上一种特定的“异象”
• 金融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的金融资产在经历了一个连续的上涨之后,
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格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过度的投资引
起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导致经济的虚假繁荣。Leabharlann – 16-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
– 18世纪的英国南海泡沫
• EMH具有3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投资者无法 利用过去的信息获利;半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包含了弱式有效市场信息和所有 公开信息,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利,而且也不能从当前公开信息中获利; 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不仅包含了半强式有效市场的信息,还反映了一切私下及 内幕消息,在此情况下,市场充分发达,投资者即使拥有内部信息,也无法获取超 额利润。
但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个人在对不确定的结果进行预期时,常常违反贝叶斯法 则和其他有关于概率的理论。例如,人们经常会使用短期的历史数据来预测不确定 的未来,并试图找出这些过去发生事件的代表(Representative)意义有多大。当他们 过分相信这些事件的代表性意义时,往往导致他们忽视这些近期事件的发生仅仅是 偶然产生、而并非符合他们建立的“模型”的事实。这种启发式思维(Heuristic Decision Processes)形成于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进化过程,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比如它帮助人们迅速对信息做出反应以规避危险,但也可以严重的误 导投资者。
行为金融学_PPT课件

效用
效用函數
Ud Uc
0
MUa< MUb
‧D
‧B
(邊際效用遞增)
‧ A ‧C
期望財富
1
2
3
(萬元)
(三)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理性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它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
Barber and Odean 的研究发现,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
(波动率和Beta系数)最高,其次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和单
身女性。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很好地分散投资组合,因为他们非
常相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股票 。
• 自认为正确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将在其认为会盈利的投资策略上投入大笔资
套利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存在可替代的资产。 套利行为是保证市场有效和市场均衡的条件。
套利限制一:基本面风险
大量证券没有完全的替代组合,使 得即使证券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 也无法进行无风险对冲交易。基本 面的风险消除不可能。
套利限制二:噪声交易者风险
绝大噪声交易者是短视的 噪声交易者心里无法预期,若噪声交易
(一)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理性人使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
成本的大小进行决策;
理性人是自私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理性人的决策不受道德影响; 理性人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指单个消费者或投资人,也
包括家庭、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
1.行为金融学专题PPT课件

.
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是“有限理性人”。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 投资者会犯错误。因为决策的环境具有绝对的复杂 性与不确定性,决策主体要受到个性心理、认知能 力等的影响,所以人的经济行为要做到完全理性是 很难的,只可能是有限理性的(2)在绝大多数时 候,市场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都是起作用的, 而并非传统金融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非理性投资者 最终将被赶出市场,理性投资者最终决定价格。行 为金融学恰好修正了理性人假说的论点,指出由于 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偏好等心理方面的 原因,使投资者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对市场做出无偏 估计。
4
案例思考:在股票市场里,股票价格对其基 础价值确实存在着长期偏离的态势,这用标 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那么,是什么因素最 终决定了股票价格的走势?影响股票价格的 因素除了公司的基本面之外,还有哪些?投 资者在投资行为中表现出哪些非理性因素?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因素会对股市波动和资 产定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行为金融 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图1-1 1925-1999年间美国股票市场基础价值与真实价格的比较
.
这些数据表明,在1929和1973年之前, 股票价格线是高离基础价值线。那些年 过后,股票价格又掉到基础价值之下。 特别是1994年之后,股票价格更是直线 上升,远高于基础价值。由此我们可知, 股票价格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偏离了 其基础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芝加哥大学的泰勒(Thaler)、 耶鲁大学的希勒(Shiller)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金融市场的 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代 表。泰勒从人类心理的角度研究了投资者心理账户之间的关系, 希勒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等。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与内涵PPT课件( 32页)

21
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1.2.4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承认经济人理性在传统解释范围内的有效 性,所不同的是把它视为一种特例,理性要与理性之 外的其余部分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人类行为的整体。
22
1.3 行为金融学对标准金融学的理论挑战
1.3.1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
Thaler(1993)将行为金融称为“思路开放式金融研究”。 Shiller(1997)认为行为金融是从人们决策时的实际心理特征入手 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 Hsee(2000)认为行为金融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 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学科。 Fuller(2000)认为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心理过失”是怎样产生的。 Shleifer(2000)认为行为金融是研究竞争市场上人类易犯的错误, 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把这些错误放入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来考虑。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课件(第五章认知偏差)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案例: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构想了一个全球卫星移动电话项目,这就 是宏伟的“铱”星系统:用全球卫星系统建立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电话通信网 络,使客户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接收和拨打电话。工程师们将这一激动人 心的项目介绍给了摩托罗拉的高层管理者。
铱星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划,它需要耗时11年,约50亿美元的投资。 高层对这一项目的反应如何呢?他们“没有进一步核查的情况下,在第一次 会谈时就赞成这一项目”。他们没有任何现金流预测,没有贴现率,没有 NPV,没有IRR,甚至没有回收期法。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层用直觉判断代替 了严密的财务分析。
拥有更多的信息有时候确会有所帮助,但同时中性和非 相关信息容易削弱我们对问题实质的判断,掌握与问题非 相关的信息会产生稀释相关信息的作用,导致相关信息的 有效性减弱。
5.3 框定偏差
5.3.2 框定依赖偏差
实验:士兵突击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位将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威胁下, 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做出比较明智的决定,他让情报 员收集相关的信息。
他的情报官员说:沿两条可行的路线带领士兵们撤出, 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得救;如果走第二条路 线,有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
假设你就是这位将军,那么请问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呢?
5.3 框定偏差
假设情报员告诉他,沿两条可行的路线带领士兵 们撤出,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 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有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 的可能全部遇难。
是头像,现在要对第九次下赌,下一次你估计会出现什么?你是赌头
像(H)还是赌字呢?
连续抛掷得到头像(H)的概率
银币出现的顺序
行为金融学培训教程(ppt 32页)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安全第一资产组合理论(Roy,1952)
●一般的经济理论只考虑了收益最大化行为,而常常忽略了 行为决策者对于保全自己安全底线的要求,而这是正常人在 决策是必然关注的一个方面。 ●“安全第一”的认识被放入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模型 ●投资者的目标是实现破产概率 P(W s)最小化 ●实现破产概率最小化就相当于实现s低于组合的 P的标准 差数量的最小化,亦即投资者将选择是目标函数 (sP)/P 实现最小化的证券组合P ●安全第一资产组合理论的新发展:Kataoka(1995)和
量所有与有效市场因素 * 相关的风险(对 的修正) 在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分析框架中,证券的期望收益由其 行为 决定。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投资者的均值—方 差有效组合并不等于市场组合
BAPM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以CAPM作为市场参与者 完全理性状况下的参照物来研究在市场非完全理性状 况下,资产的价格或者说收益包含了多大程度地噪声 交易者风险
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3~5年的 较长的时间间隔内,证券价格会对一直指向 同一方向的信息有强烈的过头反应。已有长 期利好消息的证券往往会被价值高估,但最 终高估的价格会回到平均价值上,随后的平 均收益也比较低;相反利空消息不断的证券 往往会被价值低估,但低估的价格最终也会 回到平均价值上,从而导致随后的收益也较 高。
有限套利理论
限制套利主要表现 1.基本和模型风险 2.噪声交易者风险 3.市场限制风险 4.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套利限制
投资者心态分析
反应不足
反应不足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较短 的时间间隔内(一般是1~12个月), 证券价格对关于公司盈利公告之类的 消息反应迟钝。如果是利好消息,在 最初作出同向反应后还会逐渐上移至 应有水平;如果是利空消息,在最初 作出逆向反应后还会逐渐下移至应有 水平。
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

市场的有效、价格的理性。然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
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的内在价值决定,在很
大程度上还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
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
响,投资者是非理性人,情绪与认知偏差的存在使投
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并且其非理性
行为将导致市场的非有效性,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
PPT文档演模板
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
2、启发式偏差
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可分为:算式法和启发法。 算式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如果一个问题有算式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 获得问题的解。 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 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 则。人们一般在如下四种情况下,倾向应用启发法解决问题: (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 (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加工时; (3)当手中的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
• (二)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
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行为金融学是通过分
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
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和决策规律的一门学科。
•
标准金融学在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效率上
所持的观点是投资者是理性人,投资者的理性会保证
激的主观反映。经济刺激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
非充分条件。经济行为不仅是经济刺激的直接映射,其间
还包括一系列的中介变量,如个人目标、价值观念、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学 学
5.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 以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学活动, 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它包括感觉输入 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
4
学 学
5.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类是“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s),即人 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息加 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主 要手段为: 1.通过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2.过度使用其它信息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足够好了。
23
学 学
5.3
框定偏差
5.3.1 背景对判断的影响
“背景依赖”(context dependence),即决策者并不是孤立 地知觉和记忆素材,他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及素材发 生的背景,来解释新的信息的。背景包括:
1.不同方案的比较; 2.事情发生前人们的想法; 3.问题的表述方式; 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方式。
28
学 学
5.3
框定偏差
假设情报员告诉他,沿两条可行的路线带领士兵 们撤出,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 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有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 的可能全部遇难。 假设你就是这位将军,那么请问这时你会选择哪 条路线呢?
29
学 学
5.3
框定偏差
5.3.3 框定依赖对恒定性的违 背
8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对先验概率不敏感。
身份判断实验
受试者被告知某个人是随机地从总数是100人的样本中挑出 的,这100人中有70名工程师、30名律师。对这个人进行如下的 描述: 该人30岁、已婚、没有小孩。他的能力和激情都很高,因而 他在该领域有望非常成功,他深受同事们的喜欢。 请问:他的身份估计是什么?
2
学 学
引导案例: 引导案例: 天气与股票收益
案例思考: 案例思考
1.两个相关性极弱的事件中,气候对股票指数居然产生 了显著影响。那么,气候是如何影响股票指数的? 2.投资者在两个事件之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3.气候的变化会对投资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这些影响又怎样导致了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 其对股票的价格?
12
学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可得性启发法可能引致的偏差: 可得性启发法可能引致的偏差:
1.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而导致的偏差 2. 2.由于搜索效率而导致的偏差 3.意象偏差 4.虚幻的相互作用
13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实验:哪个更多? 实验:哪个更多? 请你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从一篇文章 中随机抽出一个样本单词,认为该单词是以r开 头更有可能还是第三个字母是r更有可能? 另一个问题:在美国,凶杀与中风哪个造 成的死亡人数更多?
19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情感启发的意义在于运用经验、直觉和本 能节省了决策的信息费用,当用严格推理来处 理信息的费用极其高昂的时候,根据情感作出 反应就是一种经济的决策方式。
20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明茨伯格在70年代对83项公司战略决策的调查中 发现,其中仅有18项决策是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提出 来的,其余大多数是依靠直觉判断制定的。在很多情 况下,决策者进行项目投资、或收购兼并决策是依据 依据直觉或情绪,而不是客观的数据分析,因情感启 发而导致的决策错误也比比皆是。
27
5.3
框定偏差
5.3.2 框定依赖偏差
实验: 实验:士兵突击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位将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威胁下, 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做出比较明智的决定,他让情报 员收集相关的信息。 他的情报官员说:沿两条可行的路线带领士兵们撤出, 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得救;如果走第二条路 线,有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 假设你就是这位将军,那么请问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呢?
7
学 学
5.2
5.2.1
启发式认知偏差
代表性启发法
代表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人们倾 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 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 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类似之处。人们 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 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
16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数字实验
要求在5秒钟内对一数字结果进行估计: 8×7×6×5×4×3×2×1
17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另一个小组的受试者被要求在5秒钟内对以下数 字结果进行估计: 1×2×3×4×5×6×7×8
18
学 学
5.2
5.2.4
启发式认知偏差
情感启发法
“情感启发法”(Affect Heuristic)是指依赖于 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 情感启发法是一种进行评价和判断的线索,使 得个人的决策行为受自身经验、情感和立场的影响, 往往带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征,使得决策判断偏离客 观性。
第5章
认知偏差
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2
启发式认知偏差
3
框定依赖偏差
1
学 学
引导案例: 引导案例: 天气与股票收益
农业和其它依赖阳光的产业在现代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少 的,因此气候的变化对金融市场的股票指数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 微的。然而,Saunders(1993)研究了1927 年至1989 年的道琼 斯工业指数和1962 -1989 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指数与美国证券交易 所指数(NYSE/AMEX),发现纽约的云量(日照的代理变量)与纽 约股价指数的波动存在相关性:当云量为100%(此时85%是雨天) 时股指收益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当云量为0-20%时(晴天),收益 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云量为30%-90%时股指收益没有显著差异。 Hirshleifer和 Shumway(2003), Dowling and Lucey(2005)研 究也发现天气与股票收益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5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算法和启发法: 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算法和启发法:
算法(algorithm)是解决问题的精确步骤。如果一个问 题有算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获得问题 的解。 启发法(heuristics)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 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 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the rule of thumb)。
恒定性(invariance)原则指人们的决策 中,各个期望的优先顺序不依赖于它们的描 述方式 ,框定依赖使得决策权重函数呈现 了非线性状态,导致了对“恒定性”的违背。
30
学 学
5.3
框定偏差
5.3.4 框定依赖对优势性的违 背
期望A至少在一个方面优于期望B并且 在其它方面都不亚于B,那么A优于B,这就 是优势性(dominance)。然而,在问题表现形 式发生改变时,人们可能系统性的违背优势 性原则。
21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案例:摩托罗拉的“ 案例: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构想了一个全球卫星移动电话项目,这 就是宏伟的“铱”星系统:用全球卫星系统建立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电话通信 网络,使客户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接收和拨打电话。工程师们将这一激动 人心的项目介绍给了摩托罗拉的高层管理者。 铱星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划,它需要耗时11年,约50亿美元的投资。 高层对这一项目的反应如何呢?他们“没有进一步核查的情况下,在第一次 会谈时就赞成这一项目”。他们没有任何现金流预测,没有贴现率,没有NPV, 没有IRR,甚至没有回收期法。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层用直觉判断代替了严密 的财务分析。 “铱”星营运之时,一般蜂窠式移动电话话费持续走低,相比之下,卫 星电话每分钟超过7美元的话费实在高昂,因而所吸收的卫星电话用户的数量 远远低于原来的预期。严重的入不敷出导致资金迅速枯竭,财务陷入困境, 公司不得不在2000年3月被宣布破产,耗资57亿美元的“铱”系统最终走向失 败。
9
学 学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代表性偏差其可能导致其它偏差:
1.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小数定律 2.对偶然性的误解:赌徒谬误 3.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 4.有效性幻觉 5.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10
学 学
5.2
实验:
启发式认知偏差
抛掷一个相同的硬币,一次得到头像(H)的概率是1/2,连续八 次抛掷都是头像的概率是1/256,如下表所示。如果前面连续八次都是 头像,现在要对第九次下赌,下一次你估计会出现什么?你是赌头像 (H)还是赌字呢?
22
学 学
5.3
框定偏差
事物的形式(form)当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时常称之 为“框定”(frame)。
“框定独立”(framing independence)指问题的形式与人们的判 断和行为无关 。 “框定依赖”(framing dependence) 指判断与决定将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框定 。 “框定偏差”(framing bias)是指由框定依赖导致的认知与判 断的偏差,即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 出不同的决策。
连续抛掷得到头像(H)的概率 H 银币出现的顺序 H HH HHH HHHH HHHHH HHHHHH HHHHHHH HHHHHHHH 概率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