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机械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机械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机械设备安全注意事项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机械设备依靠内部机件的协同作用,可以执行一定的工业任务。

然而,机械设备事故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视不够和无法及时排除机械设备中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十分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究的。

一、机械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1.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对于机械设备而言,日常维护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因此,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在日常维护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1)机械设备的摆放应当符合规定要求,并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从而避免机械设备被腐蚀和生锈。

(2)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机械设备内部的油脂、杂物等物质,以防堵塞机件和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果。

(3)对于机械设备的轴承、齿轮、导轨等关键部位需要定期注油、润滑,避免因摩擦而导致的磨损故障。

2.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在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操作指导,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在操作前进行充分检查,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不得进行临时改变操作程序或修理机械设备的行为,防止误操作引起意外事故。

(4)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安全规程,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3.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保障机械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针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戴上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眼镜等,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伤害发生。

(2)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因突发疾病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 V2020-945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 V2020-945

(1)结合定位原理(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和定位基 准(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外圆及一端为粗基准,选择 Φ68K7及一端面作为精基准
0 (2)结合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和指导书2第五章“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 度及表面粗糙度”确定粗车、半精车、镗、铣等加工方法 (3)结合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制定该零件工艺路线
② 零件分析与零件工程图绘制
③ 毛坯设计
0
④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⑤ 工序设计
⑥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小时 8小时 8小时 8小时 16小时 8小时
7
8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3.课程设计前期工作
准备设计参考资料:
1、李大磊、王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第2版),2014,机械工业出版社 2、于大国,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工艺学课程设计教程,2013,国防工业出版社 3、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简明uDbQo1ngRWmh5DzlzSQ
26 27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5.课程设计示例
步骤4)
(1)结合指导书2第8章、第17-28章选择车床、滚齿机、钻床 (2)根据夹具设计理论并结合指导书2第10章“夹具元件技术参数”,第41 章“夹具(录像)”确定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 (3)根据金属切削原理并结合指导书02第9章、第30-35章确定选用高速钢车 刀、三面刃铣刀、钻头等刀具 (4)结合指导书2第11、36章确定选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塞规等量具 (5)结合指导书2第13章“工序间加工余量”和尺寸链知识确定加工尺寸
➢ 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外,均 按1:1比例画出。
11 1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3篇)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3篇)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人身安全保护要求:1. 安全防护设施: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手动安全防护装置、自动安全防护装置、光电保护装置等,以确保工人的使用安全。

2. 危险区域标识: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对危险区域进行明显的标识,并设立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人注意危险。

3. 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工人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培训和教育:机械制造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及时解答工人在生产中的疑问。

二、现场设备安全要求:1. 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杜绝设备出现故障和意外情况。

3. 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制造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工人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4. 设备的运行监控:机械制造企业应配备专业的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危险源排查和管理要求:1. 隐患排查和整改:机械制造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隐患进行排查,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对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合规。

四、火灾防护和逃生管理要求:1. 火灾防护设施:机械制造企业应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确保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控制和报警。

(完整版)机械设计注意事项

(完整版)机械设计注意事项

机械设计注意事项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

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2。

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5。

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6。

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7。

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10。

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11。

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12。

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14。

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19。

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3。

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5。

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6。

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7。

润滑油箱不能太小8。

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9。

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11。

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12。

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三、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1。

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2。

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3。

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4。

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6。

(机械制造行业)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螺旋起重器

(机械制造行业)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螺旋起重器

(机械制造行业)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螺旋起重器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螺旋起重器一、概述本次大作业的主题是设计一款螺旋起重器,旨在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一种高效、稳定、实用的起重设备。

螺旋起重器是一种通过旋转螺旋轴来提升或降低重物的机械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二、设计要求1.提升能力:最大提升重量为2吨,且在提升过程中不得出现明显的晃动或倾斜现象。

2.旋转速度:旋转速度应可调节,以便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提升速度。

3.稳定性:设备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以保证在提升重物时不会发生明显的晃动或倾斜。

4.结构紧凑:设备结构应尽量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和重量。

5.操作简便:设备应易于操作,控制精度高,以便实现高效准确的提升。

三、设计方案1.总体结构:螺旋起重器主要由旋转轴、螺旋杆、支撑架、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旋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起到稳定和支撑整个设备的作用。

螺旋杆与旋转轴连接,通过旋转轴的旋转实现重物的升降。

电机和控制系统负责驱动旋转轴和调节旋转速度。

2.旋转轴设计:旋转轴是螺旋起重器的核心部件,它需要承受重物的重量和旋转时的扭矩。

因此,我们选择高强度钢材作为旋转轴的材料,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

此外,我们在旋转轴上设置了一些加强肋和凸起,以提高其抗扭强度。

3.螺旋杆设计:螺旋杆是直接与重物接触的部件,其设计对设备的稳定性和提升能力有重要影响。

我们选择优质钢材作为螺旋杆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抛光和强化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螺旋杆的长度和直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既能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又能满足最大提升重量的要求。

4.支撑架设计:支撑架是整个设备的支撑结构,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性能。

我们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支撑架,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多个支撑腿以增加设备的稳定性。

5.电机和控制系统设计:电机和控制系统是整个设备的驱动和控制中心。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3篇)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3篇)

第1篇摘要: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从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加工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材料通过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成具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相关内容。

二、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1. 加工方法: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切削加工、磨削加工、锻造加工、铸造加工、焊接加工、热处理加工等方法。

2. 加工设备:加工设备是完成加工工艺的必要条件,如车床、铣床、磨床、数控机床等。

3. 加工精度: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尺寸、形状、位置等几何参数的精确程度,是衡量加工工艺质量的重要指标。

4. 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波纹度、裂纹等缺陷的程度,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

三、机械制造加工方法1.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1)车削:车削是利用车刀在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使工件达到预定尺寸和形状的过程。

车削适用于内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等加工。

(2)铣削:铣削是利用铣刀在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使工件达到预定尺寸和形状的过程。

铣削适用于平面、斜面、曲面、键槽等加工。

(3)刨削:刨削是利用刨刀在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使工件达到预定尺寸和形状的过程。

刨削适用于平面、斜面、曲面等加工。

(4)磨削:磨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使工件达到预定尺寸和形状的过程。

磨削适用于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平面、曲面等加工。

2. 磨削加工:磨削加工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精度的一种加工方法。

3. 锻造加工:锻造加工是将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塑性,然后在模具中施加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预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机械制造公司机械工程师工作经验分享

机械制造公司机械工程师工作经验分享

机械制造公司机械工程师工作经验分享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在机械制造公司度过了许多年。

在这个职位上,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这里学到的重要经验。

1. 充分了解机械设计原理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对机械设计原理的深入理解至关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我不仅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要紧跟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

我会经常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 熟练掌握CAD和CAM软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是必不可少的。

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并熟练使用这些软件,以便能够执行复杂的设计和制造任务。

通过CAD和CAM软件,我能够更快速和准确地完成设计和生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与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与制造、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符合质量标准。

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并在解决问题时积极提供建议和支持。

4.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在机械制造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项目进展至关重要。

作为机械工程师,我负责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以确保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我会制定维护计划,并与维修团队密切合作,及时解决设备故障,以减少生产中断的风险。

5. 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在不断演进,因此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对于一名机械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进修相关课程和参加培训,以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也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技术论坛,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和分享新的想法。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在机械制造公司工作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

通过深入了解机械设计原理、熟练使用CAD和CAM软件、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我能够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业绩。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技术要求大全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技术要求大全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技术要求大全
机械制造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机械设计技术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设计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并越来越具有前瞻性。

下面介绍机械
设计技术要求大全:
1. 理论基础:具备机械工程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控制理论等相关专
业基础知识;
2. 专业技能:掌握机械设计原理、CAD绘图技术、熟悉各种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结构设计等技能;
3. 创新能力:富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并采用新的
材料和技术进行设计;
4. 产品研发能力:熟悉市场需求和现有产品的弱点,提出新产品研发方案,并能够
完成从方案设计到实物制造的全过程;
5. 结构设计能力:具备较强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出优良的结构,并保证
产品的稳定性和寿命;
6. 生产管理能力:不仅要懂得机械设计,还需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能够管理生
产流程,协调各个环节,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和进度;
7. 电气控制能力:熟练掌握电气控制原理,能够设计出完善的电气控制系统,并负
责控制系统的集成与调试;
8. 设计软件应用能力:熟练掌握AutoCAD、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软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9. 合作沟通能力: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能够与研发、测试、工艺等相关人员协同
工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10. 技术研究能力: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领域,关注行业最新技术动向,并能够将新
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中。

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在机械设计及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常见性的问题。

本文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使工作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一线技术人员提高警惿,杜绝此类常见问题再次发生。

从而提高机械设计及制造水平,提高设计质量及制造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前言: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信息及计算机得到高速发展。

传动的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控制及机算机不断地得到应用。

工业伴随着强国之路不断地在迈进,尤其是制造业需要快速发展。

在制造业领域,我国已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性突破。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选进的制造业堪当翘楚,以稳健的步伐向着工业强国之路迈进。

机械设计制造主要是利用相关的机床设备,按照设计图纸及设计工艺要求,将钢材等原材料加工成零件。

以满足机器的结构及性能要求。

使机器能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制造业.随着其他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广大使用者对于机械设备提出了新的需求。

故机械设计及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在眉捷。

本文结合个人以往的实践经验,总结机械设计及制造中出现的常见性的问题,谈谈最佳的解决路径,以作为机械设计人员提高设计质量的参考。

确保在机械制造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及制造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在新时期稳步发展,1、常见问题1.1 机械零件外表质量机械零件外表质量,是机器综合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关系到机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寿命。

外表质量不好,机器容易生锈。

材料性能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到机器的使用性能。

特别是有一些相互配合及运动的零件,表面抗磨损及耐腐蚀的要求高,零件表面质量更显得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机械零件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其主要因素在于零件选材及用料是否合理,设计制造是否合理。

如果机械零件在制造中选用了韧性的材料,使用刀具切削加工,则材料出现塑性变形几率很高,即便这些零件表面粗糙,零件的几何尺寸也很难得到保证。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设计工作原理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设计工作原理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设计工作原理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械设计作为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保证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工作的原理和相关要点。

一、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是指在满足特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物理原理、数学方法和工程经验等,制定出具体的构造方案及其工作原理,从而实现各种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机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任务时,需要全面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力学、工艺工程以及机械运动原理等。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机械设计师还需要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机械设计的工作原理1. 产品需求分析:在进行机械设计之前,机械设计师需要准确理解客户或市场的需求。

这包括产品功能、性能指标、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分析需求,机械设计师可以明确设计目标和任务。

2. 初步设计方案:根据产品需求,机械设计师开始制定初步设计方案。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构思、探索和比较不同设计思路的过程。

机械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强度、装配性、经济性等因素,制定出多种可能的设计方案。

3. 机械力学分析:在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后,机械设计师需要进行力学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运用物理力学原理和工程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所设计机械系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这有助于评估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4. 三维建模与制图:当设计方案通过力学分析后,机械设计师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通过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数字模型,机械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查看和修改设计内容。

同时,机械设计师还需要绘制相应的工程制图,以便于后续生产制造和工艺加工。

5. 产品测试与改进:制造出样机后,机械设计师需要进行产品测试和性能评估。

通过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机械设计师可以了解产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

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几轮迭代,直到产品达到预期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CAD机械设计注意事项

CAD机械设计注意事项

CAD机械设计注意事项CAD(Computer-Aided Design)是一种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领域。

在使用CAD进行机械设计时,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谨记,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CAD机械设计注意事项。

1. 细节重要性在进行CAD机械设计时,精确的细节非常重要。

无论是构思原始想法还是实施细节设计,都需要高度的准确性和细致入微。

这包括对尺寸、孔洞、螺纹、角度等各种细节进行精确的规划和描述。

通过将细节纳入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2. 绘图规范在进行CAD机械设计时,遵守绘图规范非常重要。

这些规范包括符号、线型、标注等等。

合理的绘图规范可以使设计更加易读和易于理解,并帮助其他设计师或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设计方案。

因此,在进行CAD机械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并符合相关的绘图规范。

3.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一种重要的原则,特别是当设计需要被多次使用或在不同的产品中复用时。

通过将设计分解为模块或组件,可以提高设计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这样,当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或更新时,只需要针对特定模块进行更改,而不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系统。

4. 完整性检查在CAD机械设计完成后,进行完整性检查是必要的。

通过对设计进行审核和检查,可以确保没有错误或遗漏。

这包括检查尺寸、是否遵守设计要求以及组件之间的配合情况等。

完整性检查是确保设计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步骤,可帮助避免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5. 可变性设计在CAD机械设计中,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变化是很重要的。

产品可能面临各种不同的需求,如新的功能、尺寸调整或材料更换等。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可变性,并采用灵活的设计方法。

这样,未来的修改或调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6. 工艺可行性在进行CAD机械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工艺可行性。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工艺和加工方式,以确保设计所需的制造过程可以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危险源辨识表(机械制造行业)1.机械伤害o危险源:机械运转部件(如齿轮、链条、刀具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在机械设备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锐利边缘和刀具o危险源:锐利边缘和刀具可能割伤或划伤工作人员。

o辨识:在操作锐利工具和边缘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3.违章操作o危险源: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

4.高温物质和设备o危险源:高温设备或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烫伤或烧伤。

o辨识:对高温设备和物质进行隔离,并在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转动和运动部件o危险源: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对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6.电气安全o危险源:电气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确保电气设备有适当的接地和绝缘措施,并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噪音和振动o危险源: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o辨识:对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或减振处理,为工作人员提供耳塞或减振手套等防护装备。

8.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o危险源: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o辨识: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监督工作人员正确佩戴。

9.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o危险源:工作区域或设备布局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o辨识:定期对工作区域和设备布局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

10.加工过程和工艺控制o危险源:不规范的加工过程或失控的工艺参数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明确的加工规范和工艺控制参数,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测。

11.设备维护和检查o危险源:设备维护不当或检查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伤害及防范对策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伤害及防范对策

机械危害及防护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机械在给人们带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设备种类繁多。

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行业来分类有12类。

1、农业机械。

2、重型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

6、机床。

7、汽车。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装箱机、输送机等。

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的主要机械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

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混合辊等。

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机械设计师必备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师必备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师必备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包括理论知识、实际应用技能、工程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内容。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师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初学者系统学习机械设计领域的知识。

一、基础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师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方面内容。

在力学方面,需要深入了解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内容,掌握力学定律和原理。

在材料学方面,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能够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机械制图方面,需要掌握绘图技能,能够准确表达设计图纸内容。

在机械设计方面,需要了解机械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能够进行合理的机械设计。

二、CAD/CAM/CAE软件应用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师,要熟练掌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使用。

CAD软件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绘图、模型设计和装配设计,如AutoCAD、SolidWorks、Pro/E等;CAM软件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数控编程、工艺规划和加工路径生成,如Mastercam、UG、PowerMill等;CAE软件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结构分析、热分析和流体分析,如ANSYS、ABAQUS、FLUENT等。

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三、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机械制造的各种工艺,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切削、模具制造等。

需要了解不同工艺的原理和特点,能够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

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成形特点,能够合理设计产品结构和形式。

还需要了解不同工艺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能够根据生产成本选择合适的工艺。

四、机械设计规范和标准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机械设计规范和标准,包括机械设计图纸标准、尺寸公差标准、表面质量标准等。

需要熟悉ISO、GB、JIS、DIN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工程机械安全要求(三篇)

工程机械安全要求(三篇)

工程机械安全要求1.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机械和动力设备的使用。

有特殊要求的和本规程未包括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按原厂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2.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3.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

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4.新购或经过大修、改装和拆卸后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原厂说明书的要求和《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新机(进口机械按原厂规定)和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应执行《建筑机械走合期使用规定》。

5.机械设备的冬季使用,应执行《建筑机械冬季使用的有关规定》。

6.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7.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

8.各级领导人员应模范地遵守和贯彻本规程;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都必须熟知并严格执行本规程;各级机械管理部门和安全部门有责任检查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9.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提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驾驶执照、司炉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10.凡违反本规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11.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内。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12.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

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

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13.操作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运转记录、交接班记录或工作日志。

多班作业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时,要交待清楚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润滑保养情况及施工技术要求等。

机械设计员岗位职责要求

机械设计员岗位职责要求

机械设计员岗位职责要求机械设计员是指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从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制造工艺、机械结构优化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

机械设计员的岗位职责要求较为复杂,需要具备多方面技能和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设计员的岗位职责要求,以帮助更好地了解这一职业。

一、机械设计员的岗位职责1.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负责进行产品方案的制定和绘图。

2.与其他相关部门协作,包括制造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共同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3.根据产品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优良性能。

4.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选用,评估其性能和质量,确保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5.制定产品的装配工艺方案和品质检验方案,并参与产品的装配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6.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需求分析,提出产品创新和改进的建议。

7.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追踪和解决,例如实施试制、调试和改进产品设计。

8.参与技术文档的编写和归档,包括产品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工艺流程图等。

二、机械设计员的岗位要求1.具备较强的机械设计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的设计软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和优化。

2.熟悉机械原理和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

3.熟悉机械材料的性能和选择,了解常见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具备较强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能够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确保质量。

5.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协作。

6.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及时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7.具备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压力。

8.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写和归档能力,能够准确记录设计过程和结果。

9.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能够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机械设计员的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员是机械制造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对机械设计员的需求也在增加。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产品质量标准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产品质量标准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产品质量标准引言:机械制造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

因此,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机械产品质量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产品质量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1. 机械产品质量的定义和要求机械产品质量是指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满足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的程度。

机械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要求:机械产品必须符合国家与行业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 可靠性要求:机械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各种可能的工作条件和负载,保证其在设计寿命内可靠运行。

(3) 适用性要求:机械产品应根据用户需求,满足其在设计、性能、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 操作性和维修性要求:机械产品的设计应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维修保养的方便性,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和维护成本。

2. 机械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标准化是机械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制定和实施机械产品标准,可以规范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环节,提高产品的可比性、互换性和可靠性。

同时,标准化可以促进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质量控制是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手段,监控和控制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机械产品质量评价与检测方法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是对产品质量实施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通过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等环节开展质量评价,可以及早发现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常用的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尺寸精度检测、材料成分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取样检测、非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等手段来实施,以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机械加工通用作业指导书

机械加工通用作业指导书

机械加工通用作业指导书机械加工通用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机械加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它是制造行业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机械加工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精密性能要求的物件制造。

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工人需要非常谨慎地操作每个步骤,以保证最后制造出来的制品质量好、精度高。

因此,编制一份机械加工通用作业指导书,对于想要提高机械加工技能的工人来说非常有帮助。

二、基础知识1、机械加工的定义:机械加工,就是指在钢铁、金属等材料表面,采用切削工具,以一定方式进行切削、加工、成形的方法。

2、机械加工的种类:常见的机械加工有车床加工、铣床加工、钻床加工、磨床加工、镗床加工等。

3、机床的组成:机床通常由主体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4、切削刃具的种类:切削刃具按照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铰刀、镗刀、卡盘等几种。

5、基础测量工具:机械加工时需要使用的基础测量工具,包括游标卡尺、深度卡尺、高度尺、衡器等。

6、机械加工中的CAD和CAM: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通过电脑制图的方式进行的机械加工设计。

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根据CAD制图中的参数和工艺要求,通过计算机程序掌控机床制造加工的过程。

三、机械加工操作指南1、机械加工前的准备工作:a. 确保机床接通电源并通电正常预热后。

b. 安装加工所需的夹具、定位器等装置。

c. 加工物件的表面必须要清洁干净,否则不利于切削刃具切削。

d. 检查所选用工具的尺寸、材质和刃口状态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e. 切削刃具要单边刃磨干净,确保切削面无裂纹和伤痕。

2、机械加工时的操作流程:a. 确定加工方向、工具选用和加工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b. 确定切削刃具的切入点和切削深度,开始进行切削。

c. 在切削过程中要注意切削刃具是否有卡顿现象,如有须及时停止加工进行整顿。

d. 完成加工后,及时清洁机床和配件,检查加工工具和加工面是否受损、磨损等,并及时更换或磨削。

四、机械加工注意事项1、安全问题:a. 机床操作人员必须要戴好安全帽、口罩、护目镜等防护齐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机械行业规范与条例

机械行业规范与条例

机械行业规范与条例引言:机械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领域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与条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机械行业的规范与条例,并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和论证。

一、机械设计规范(1)设计标准的制定为保证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制定设计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标准涉及到机械的结构、材料、尺寸、工艺等方面,可以提供设计师参考,保证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安全性考虑机械设计中安全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制定设计规范时,应对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并设计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预防事故发生。

(3)节能环保要求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的高度关注,机械设计规范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使机械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和环保。

二、机械生产规范(1)质量控制体系机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制定一套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来规范生产过程。

这个体系涉及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监控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等方面。

(2)工艺规范机械生产中的工艺规范主要包括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

通过明确规定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缺陷率,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安全生产标准机械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是必须高度重视的。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三、机械使用规范(1)设备操作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只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来操作机械设备,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

制定维护和保养规范,明确维护周期和方法,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设备性能测试和检测对机械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检测,可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禁忌500例第1章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1.1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

1.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

1.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

1.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

1.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

1.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

1.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

1.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

1.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

1.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

1.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

1.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

1.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

1.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

1.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

1.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

1.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

1.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

1.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

1.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

1.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

第2章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2.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

2.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

2.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

2.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

2.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

2.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

2.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

2.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

2.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

2.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

2.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

2.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

2.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

2.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

2.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

2.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

2.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

2.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

第3章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

3.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

3.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

3.3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

3.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

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

3.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

3.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

3.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

3.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

3.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

3.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

3.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

3.12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

3.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

第4章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

4.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

4.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

4.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

4.4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

4.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

4.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

4.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

4.8按键应便于操作。

4.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

4.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

4.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

4.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

4.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

4.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

第5章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

5.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

5.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

5.3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

5.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

5.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

5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

5.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

5.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

5.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

5.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

5.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

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

5.12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

5.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

5.14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

(微动磨损)。

5.1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

5.16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

定期更换。

5.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

5.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

5.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

5.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

5.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

5.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

第6章铸造结构设计。

6.1分型面力求简单。

6.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

6.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

6。

4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

6.5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

6.6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

6.7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

6.8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6.9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

6.10分型面要尽量少。

6.11铸件壁厚力求均匀。

6.12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

6.13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

6.14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

6.15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

6.16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

6.17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

6.18不用或少用型芯撑。

6.19尽量不用型芯。

6.20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

6.21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

6.22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

6.23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

6.24合理布置加强肋。

6.25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

6.26注意肋的受力。

6.27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

6.28去掉不必要的圆角。

6.29化大为小,化繁为简。

6.30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

第7章锻造和冲压件结构设计。

7.1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

7.2相贯形体力求简化。

7.3避免用肋板。

7.4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

7.5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

7.6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

7.7模锻件形状应对称。

7.8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

7.9模锻件应适于脱模。

7.10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

7.11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

7.12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

7.13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

7.14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

7.15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

7.16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

7.17注意设计斜度。

7.18防止孔变形。

7.19简化展开图。

7.20注意支撑不应太薄。

7.21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

7.22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

7.23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

7.24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

7.25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

7.26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

7.27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

第8章焊接零件毛坯的结构。

8.1合理设计外形。

8.2减少边角料。

8.3采用套料剪裁。

8.4断面转折处不应布置焊缝。

8.5焊件不能不顾自己特点,简单模仿铸件。

8.6截面形状应有利于减少变形和应力集中。

8.7正确选择焊缝位置。

8.8不要让焊接影响区相距太近。

8.9注意焊缝受力。

8.10焊缝的加强肋布置要合理。

8.11减小焊缝的受力。

8.12减小热变形。

8.13合理利用型材,简化焊接工艺。

8.14焊缝应避开加工表面。

8.15考虑气体扩散。

8.16可以用冲压件代替加工件。

8.17采用板料弯曲件以减少焊缝。

第9章机械加工件结构设计。

9.1注意减小毛坯尺寸。

9.2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不应平齐。

9.3减小加工面的长度。

9.4不同加工精度表面要分开。

9.5将形状复杂的零件改为组合件以便于加工。

9.6避免不必要的精度要求。

9.7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

9.8避免加工封闭式空间。

9.9避免刀具不能接近工件。

9.10不能采用与刀具形状不适合的零件结构形状。

9.11要考虑到铸造误差的影响。

9.12避免多个零件组合加工。

9.13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

表面上。

9.14避免复杂形状零件倒角。

9.15必须避免非圆形零件的止口配合。

9.16避免不必要的补充加工。

9.17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

9.18避免无测量基面的零件结构。

9.19避免加工中的冲击和振动。

9.20避免在斜面上钻孔。

9.21通孔的底部不要产生局部未钻通。

9.22减少加工同一零件所用刀具数。

9.23避免加工中的多次固定。

9.24注意使零件有一次加工多个零件的可能性。

第10章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件结构设计。

10.1避免零件各部分壁厚悬殊。

10.2要求高硬度的零件(整体淬火处理)尺寸不能太大。

10.3应避免尖角和突然的尺寸改变。

10.4避免采用不对称的结构。

10.5避免开口形零件淬火。

10.6避免淬火零件结构太复杂。

10.7避免零件刚度过低,产生淬火变形。

10.8采用局部淬火以减少变形。

10.9避免孔距零件边缘太近。

10.10高频淬火齿轮块两齿轮间应有一定距离。

10.11电镀钢零件表面不可太粗糙。

10.12电镀的相互配合零件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镀层厚度。

10.13注意电镀零件反光不适于某些工作条件。

第11章考虑装配和维修的机械结构设计。

11.1拆卸一个零件时避免必须拆下其他零件。

11.2避免同时装入两个配合面。

11.3要为拆装零件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11.4避免因错误安装而不能正常工作。

11.5采用特殊结构避免错误安装。

11.6采用对称结构简化装配工艺。

11.7柔性套安装时要有引导部分。

11.8难以看到的相配零件,要有引导部分。

11.9为了便于用机械手安装,采用卡扣或内部锁定结构。

11.10紧固件头部应具有平滑直边,以便拾取。

11.11零件安装部位应该有必要的倒角。

11.12自动上料机构供料的零件,应避免缠绕搭接。

11.13简化装配运动方式。

11.14对一个机械应合理划分部件。

11.15尽量减少现场装配工作量。

11.16尽量采用标准件。

11.17零件在损坏后应易于拆下回收材料。

第12章螺纹联接结构设计。

12.1对顶螺母高度不同时,不要装反。

12.2防松的方法要确实可靠。

12.3受弯矩的螺杆结构,应尽量减小螺纹受力。

12.4避免螺杆受弯曲应力。

12.5避免用螺纹件定位。

12.6螺钉应布置在被联接件刚度最大的部位。

12.7避免在拧紧螺母(或螺钉)时,被联接件产生过大的变形。

12.8法兰螺栓不要布置在正下面。

12.9侧盖的螺栓间距,应考虑密封性能。

12.10不要使螺孔穿通,以防止泄漏。

12.11螺纹孔不应穿通两个焊接件。

12.12对深的螺孔,应在零件上设计相应的凸台。

12.13高速旋转体的紧固螺栓的头部不要伸出。

12.14螺孔要避免相交。

12.15避免螺栓穿过有温差变化的腔室。

12.16靠近基础混凝土端部不宜布置地脚螺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