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1)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文化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A.文章和博学。
4.文艺摹仿说以A.亚里士多德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5.A.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A.作品B.艺术家、和观众。
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文学文本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分)1.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A.象征型文本。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A.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A.个性化趣味。
北语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1234

7.书店每周都会有畅销书排行榜,因此文学价值的核心是文学作品受社会欢迎的程度。
8.巫术说的倡导者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
9.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
10.情感表现说的代表是柏格森和弗洛伊德。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答案:D
3.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情感体验
B.声音节奏
C.语词形式
D.逻辑结构
答案:A
4.古希腊著名的文艺理论作品《文艺对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柏拉图
D.拉康
答案:C
5.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___
5.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是()。
A.作家的想象
B.作家的情感
C.社会新闻
D.社会生活
6.关于作家和生活、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是能动地反映生活
B.文学是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C.文学只是真实的记录生活,是消极的反映生活
D.文学作品一定要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
7.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 )
A.曹雪芹
B.鲁迅
C.郭沫若
D.茅盾
答案:B
6.第三人称叙述因其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又被称作( )。
A.多焦点叙述
B.无焦点叙述
C.散焦点叙述
D.定焦点叙述
答案:B
7.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素材
B.情节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是一门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
下面是一些文学概论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 什么是文学?答: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通过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文学作品的特点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 言语性: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通过词语的选择、组织和运用,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情感性: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 可塑性:文学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按内容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文学作品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描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理解。
-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传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历史记忆。
- 情感交流:文学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塑造,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生。
- 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感受的传递,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5.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有哪些?答: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容解读: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概论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作品买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2.中国特色:(应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
南开24年秋新学期《网络文学概论》作业参考一

24秋学期《网络文学概论》作业参考1.电子互联网诞生于()选项A:1950年选项B:1960年选项C:1969年选项D:1979年参考答案:C2.物质载体又称为“硬载体”,下列不属于硬载体的是()选项A:书本选项B:杂志选项C:报纸选项D:电子符号参考答案:D3.第一批网络写手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网络文学创作的,下列不属于第一批网络写手的是()选项A:痞子蔡选项B:安妮宝贝选项C:李寻欢选项D:天下霸唱参考答案:D4.下列关于互联网精神的特征中,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自由选项B:平等选项C:共享选项D:逐利参考答案:D5.()是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
选项A:多媒体选项B:超文本选项C:印刷选项D:元媒体参考答案:B6.网络文学的负面价值表现不包括()选项A:文学内容的低俗选项B:文学审美性的缺失选项C:伦理道德的消弭选项D:文学创新精神的匮乏参考答案:D7.下列不属于中国大陆网络文学“五匹黑马”的是()选项A:邢育森选项B:宁财神选项C:少君选项D:李寻欢参考答案:C8.博客写作的特性不包括()选项A:能修改和删除选项B:有更大的自由性选项C:具有位置稳定性选项D:不可以复制粘贴他人作品参考答案:D9.在网络文学时代,数字化拟像、复制和拼贴技术造成了()观念的淡化。
选项A:娱乐选项B:艺术独创选项C:戏仿选项D:审美。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gàilùn)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wénxué)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zuòjiā)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b ǎochí)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fǎnyìng)。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 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2020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2020年电⼤《⽂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1)⼀、填空:1、⽂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四个: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2、我国⽂学理论遗产⼗分丰富,先秦的《尚书·尧典》⾥就有诗⾔志的说法。
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第⼀部⽂学理论论⽂,它是魏⽂帝的《典论·论⽂》。
第⼀部⽂学理论专著则是刘勰的《⽂⼼雕龙》。
到唐代则有司空图的《⼆⼗四诗品》。
到清代则有的⾦⼈瑞《六才⼦书》。
还有李渔的《闲情偶寄》。
3、西⽅⽂学理论的发展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亚⾥⼠多德的《诗学》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宇宙⼤系统》是开⽂艺理论研究先河的代表作品。
在古罗马则有贺拉斯的《诗艺》。
集西⽅⽂学理论思想之⼤成的则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狄尔泰和⿊格尔。
他们的代表著作是《精神科学序论》和《精神现象学》。
4、⽂学理论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细分为⽂学⽂本、⽂学媒介、⽂学语⾔、⽂学载体、⽂学形象和⽂学写作等⼏个部分。
⼆、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题后扩号内)1、关于⽂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下⾯那种说法是正确的(B )A:现实世界是⽂学活动的对象,作家和读者是⽂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学活动的⽬的。
B:现实世界是⽂学活动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学活动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是⽂学活动的客体,作品是⽂学活动的⽬的。
D:现实世界是⽂学活动的⽬的,作家和读者是⽂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学活动的产物。
2、“诗⾔志”体现了古⼈对⽂学作⽤的基本认识,它出⾃于(B )A:两汉时期的《诗⼤序》B:《尚书·尧典》C:曹丕的《典论·论⽂》D:钟嵘的《诗品》3、我国历史上第⼀部⽂学理论专著是(D )A:曹丕的《典论·论⽂》B:陆机的《⽂赋》C:严⽻的《沧浪诗话》D:刘勰的《⽂⼼雕龙》4、西⽅⽂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A:柏拉图的《⽂艺对话录》B:贺拉斯的《诗艺》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D:康德《判断⼒批判》5、西⽅⽂学理论思想的集⼤成者是(C )A:亚⾥⼠多德B:贺拉斯C:⿊格尔D:别林斯基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许多⽂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学作品,这说明⽂学理论不能指导⽂学创作。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具体可感性普遍概括性情感性与思想倾向性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3、审美发现创作构思艺术表现 4、美学的历史的 5、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二、名词解释1、指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2、题材指作家从他所掌握的素材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而写入作品中,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学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自然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后又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主张描写琐屑、纯客观化的自然生活现象,从生物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去描写人,其作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简答题1、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
2、说明了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因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欣赏需求和不同的欣赏水平,阅读环境因时因地有变化,所以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3、在创作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创作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4、文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因而文学必须表达生活;但文学是通过作者来表现生活,作品的主体性、独创性会在创作中表现出来,并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表现出来,所以文学能动反映生活。
四、判断说明题1、正确。
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家创作走向高潮的表现,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一贯的、连续的特点。
2、错误。
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文学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文学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情况。
3、正确。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的对象、材料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文学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11级

练习: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一、填空1、_ __认为,“每一件艺术总要涉及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2、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西方有_ ___中国有“感物说”。
3、实用说”的文学观是从_ __来界定文学的,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手段。
4、 __认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5、从历史上看,将文学的审美特点归结为的美,是中外文学理论界定文学属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6、文学的审美性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还表现在文学所包含的上。
7、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
8、文学的显示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
9、文学给予我们的形象感,是我们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才形成的。
10、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的结果,它是通过对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普遍意义的。
11、从_ ___关系上把握社会生活,在反映生活的同时表现主体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理想,是文学的基本性质之一。
12、_ ___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类的社会实践与动物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具有_ __性和_ _ _性的性质。
13、人类的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__ __关系。
情感的诗意化具有作家_ __特征。
14、人类在生活活动中实现“_ _的自我确证”。
15、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精神的与物质的,崇高的与卑下的,必然的与偶然的,真相与假相……,都是_ __真实。
16、艺术真实具有合_ ___、合性质。
17、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_ __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8、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_性和_ __性。
19、艺术真实的三个测度是_ __、 _、 __。
20、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_基础__,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_ __和概括。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童庆炳《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加补充完整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概论(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______,在谈到悲剧时,曾说悲剧有"净化"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则认为文艺的功能在于______。
2.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的关系,简而言之,题材是______;主题是______。
3.表演艺术是一种通过______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4.从文学审美反映的特质看,作品主题具有______、______和时代性。
5.所谓文学鉴赏的时代的差异,是指不同时代的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6.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7.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8.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的方法和______的方法。
二、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5题为多项选择。
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 )A.德谟克利特B.柏拉图C.欧盖尼·弗尔龙D.柏格森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A.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B.席勒与斯宾塞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D.荣格与克罗齐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A.经验主义B.唯理主义C.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5.语言艺术的最显著、最突出的特点是艺术形象的( )A.直观性B.间接性C.模糊性D.意象性6.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E.现代主义7.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为( )A.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B.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特性C.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D.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头脑具有阶级意识E.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8.典型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A.性格内容浑然如圆的多侧面性B.性格内容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性C.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D.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性E.性格上多种内容的杂然无序性9.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直感性B.理念性C.蕴情性D.想象性E.审美性10.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来给诗歌作品分类,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A.叙事诗B.格律诗C.散文诗D.抒情诗E.戏剧诗11.依据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方式来给文学作品进行类的划分,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A.叙事类文学B.诗体类文学C.抒情类文学D.戏剧类文学E.影视类文学12.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
《文学概论》练习题库

《文学概论》在线练习作业 11.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个人风格中,基础的是( )A.流派风格B.个人风格C.时代风格D.民族风格答案:B2.抒情类文学中最主要的品种是( )A.话剧B.抒情诗C.歌剧D.舞剧答案:B3.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主要发生在( )A.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B.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C.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D.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答案:A4.人物性格的表现形式是( )A.情节B.环境C.题材D.主题答案:A5.文学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是()A.理论化的B.概念化的C.审美化的D.抽象分析式的答案:C6.读者对文学阅读可以进行( )A.选择B.随意的发挥C.完全被动的接受D.规范答案:A7.时代风格是民族风格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 )的形态A.统一性B.共时性C.历时性D.个别性答案:C8.意识流是( )文学中运用得最为普遍、也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答案:B9.题材属于文学作品的( )要素A.情节B.形式C.内容D.主题答案:C10.戏剧类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情景性B.动作性C.故事性D.抒情性答案:B11.现代主义文学运用得最普遍、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是( )A.怪诞B.象征C.变形D.意识流答案:D12.有关文学形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B.文学形象是直接的C.文学形象是确定的D.文学形象是难以言传的答案:A13.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对文学影响最大的上层建筑是()A.政治B.哲学C.法律D.道德答案:A14.文学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的中介是( )A.社会心理B.政治C.哲学D.道德答案:A15.艺术想象的原动力是( )A.理智B.情感C.无意识D.艺术积累答案:B16.文学作品对于文学阅读具有( )作用A.能动B.诱导C.被动D.再创造答案:B17.人物单独的言语被称为( )A.对话B.独白C.议论D.抒情答案:B18.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是( )A.正剧B.悲剧C.喜剧D.荒诞剧答案:C19.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A.变形B.比喻C.通感D.抒情答案:A20.文学作用于社会的途径是( )A.提高生产率B.提升和完善人C.促进和谐D.游戏玩乐答案:B21.社会心理答案: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这些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观点和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与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与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与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就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与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她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她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瞧,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她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就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瞧,具有实践性与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就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
1、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四个: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2、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先秦的《尚书·尧典》里就有诗言志的说法。
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魏文帝的《典论·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到唐代则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到清代则有的金人瑞《六才子书》。
还有李渔的《闲情偶寄》。
3、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宇宙大系统》是开文艺理论研究先河的代表作品。
在古罗马则有贺拉斯的《诗艺》。
集西方文学理论思想之大成的则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狄尔泰和黑格尔。
他们的代表著作是《精神科学序论》和《精神现象学》。
4、文学理论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细分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载体、文学形象和文学写作等几个部分。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入题后扩号内)
1、关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B )
A: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对象,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B: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客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D: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2、“诗言志”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用的基本认识,它出自于(B )
A:两汉时期的《诗大序》 B:《尚书·尧典》
C:曹丕的《典论·论文》 D:钟嵘的《诗品》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D )
A:曹丕的《典论·论文》 B:陆机的《文赋》
C:严羽的《沧浪诗话》 D:刘勰的《文心雕龙》
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B:贺拉斯的《诗艺》
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 D:康德《判断力批判》
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黑格尔 D:别林斯基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错误)
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
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
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
(错误)
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
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
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4、文学的社会过程: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五、论述题
1、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2、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
答: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
文学理论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表明,基础理论研究是推进其科学发展的基石,是当前文学理论热点焦点现象的根源,影响着我国文艺学建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格局和样貌。
因此,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其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文学理论曾仿佛像一个母学科一样,与其他学科有生成作用。
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
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
文学理论也吸取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从而又对文学史研究发生影响。
文学理论本身,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关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见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