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新时代强军思想

新时代强军思想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的军队建设中要有强军思想的指导。
“强军思想”,主要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统一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为引领,全面完善我军党的建设,制定和实施对应的军事斗争准备,确保党和国家的安全。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强调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树立伟大精神,坚持“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坚定信心,决不谋求和平时期发展,坚决反对动荡局势。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坚持武装力量特色,标准化、信息化深入推进,做到群众军、现代军,联合军,反恐军,人民军队各部队统一发展,把各项斗争准备与领导制度改革和军事组织构建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民军队朝着以更精准的打击能力、更强的抵御能力和更高的作战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作战力量的转变发展。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强调新形势下空天一体和海洋综合运用,聚焦战略高地,逐步建设包括地面作战力量、海上空军空中望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在内的快速反应军种,增强我军的远程攻击能力。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按照新时期空天一体、综合运用海洋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军队政治工作体制,使政治工作成为军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加强军事科技创新,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武装力量,推进国防科技创新,树立有应对复杂局势能力的新型战略导向系统,进一步优化军事装备,提升空地空上作战力量,建设移动实体编队体系,促进网络空间安全,加强空、地、海统一战线保障。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注重安全服务职能,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力量构建,增强国家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群众警察队伍,加强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新时代的强军思想,要把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融入军事斗争准备,树立防控冲突和裁军思想,不管是武装冲突还是非战斗性冲突,都要积极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确保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为一个顺应时势而又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实践性和科学的指导性,为我们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指针。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新的伟大成果,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揭示,在我们党军事指导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立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提出并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性转变,从根本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了正确轨道。
把时代主题同中国总体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进而同中国军事发展战略联系起来,是邓小平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世界局势作了科学分析和判断,认为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基于这一判断,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邓小平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
实行这一战略性转变,就是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使军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确处理国防和军队应急性建设同长远性、根本性建设的关系,抓住有利时机,坚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道路,逐步赢得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较的优势。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对于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对于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对于塑造中国的和平形象,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一切着眼于提高战斗力的务实态度。
大力提高战斗力,是邓小平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着眼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无论是强调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还是强调发扬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强调全面提高官兵素质,还是强调搞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都是为了把军队战斗力尽快提高上去。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批准人:2012年01月26日《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教案教学提要课目: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目的:通过学习了解xxxx,掌握xxxxx,熟悉xxxxx,增强xxxxxx。
内容:一、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方法:理论讲解时间:2个小时地点:25号教室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
教学进程教学准备---------------------------------------------------------------------- 3分钟教学实施---------------------------------------------------------------------- 2小时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一、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新时期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由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两大块组成。
㈠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产生,并被确定为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㈡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和江泽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方针和原则,揭示了新时期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㈠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正确分析了当代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大胆创新,求真务实,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七讲 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七讲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1、贯穿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两条主线”是什么?
2、贯穿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3、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4、实现我军质量建设的两个根本转变是什么?
5、如何理解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一、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1、两条主线:
打得赢,不变质
2、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二、军队建设的总要求: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三、两个根本转变:
1、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
战争转变;
2、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四、理解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1、提高人员素质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保证;
2、提高人员素质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
3、提高人员素质是改变我军人员素质偏低现状的需要;
4、要始终坚持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地位;
5、必须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6、大力开展科技练兵。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 5—
1.2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2 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2)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
✓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要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适应; ✓ 战争的内容要与现代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的任务相 一致; ✓ 战争的形式要与现代战争的特点相吻合; ✓ 从事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人必须具有很高 的素质。
— 13 —
1.2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3 中国特色的国防
(4)引进技术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发展国防科技
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 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 帮助我们发展。” 要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地发展国防科技,就一定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引进技术与 自力更生紧密结合起来的方针,并且把基点建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利。
— 15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邓小平新时期军 队建设思想
•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 思想的科学含义
•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 思想的主要内容
— 2—
1.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 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 事思想与新时期来自队和国防建 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 时期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 科学 总结
科学 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 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 体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人:
2012年01月26日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教案
教学提要
课目: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xxxx,掌握xxxxx,熟悉xxxxx,增强xxxxxx。
容:一、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容
方法:理论讲解
时间:2个小时
地点:25号教室
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3分钟教学实施---------------------------------------------------------------------- 2小时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新时期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由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两大块组成。
㈠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产生,并被确定为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㈡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方针和原则,揭示了新时期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㈠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
和同志正确分析了当代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大胆创新,求真务实,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
总的来说,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思想指南。
㈡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作用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同志和同志对当代中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贡献。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对军队建设发挥着全局性的指导作用。
大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点: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形势下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针。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实践性和科学的指导性。
坚持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是我军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夺取新的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我军着眼21世纪,迎接新军事挑战,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推动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就。
军队军政素质和现代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国防科研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改进,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安全和稳定,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军队建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
同时,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容丰富,既有军队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又有军队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构成了一个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当代中国军事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毫无疑问,它是新时期我军和国防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针。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指导原则。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强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按照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不仅是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依据,同时也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思想武器,更是我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指导原则。
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容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容丰富,主要有: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确立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建设
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教育训练的战略地位、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等等12项容。
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实行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不是一项主观随意的决策,而是党中央依据对国际形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正确判断所做出的正确战略决策。
战略性转变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从临战应急的被动建设转向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性、长远性建设。
过去,我们认为战争迫在眉睫,因此在军队建设上,从应急准备上考虑多,从根本建设上考虑少,对眼前建设比较重视,对长远建设估计不够,军队建设一直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那么,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就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长期的和平环境,坚持军队建设走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认真思考和筹划军队建设的一些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
二是从侧重于军队建设转向全面国防建设。
军队建设是国防建设的主体部分,但不是国防建设的全部容。
国防建设除包括以武装力量为主的实力建设外,还包括国防经济、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潜力建设。
只有既重视国防实力的建设,又重视国防潜力的建设,我们才能在以综合国力定胜负的现代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我军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中央军委明确提出军队建设必须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从严治军、勤俭建军的重要方针和原则,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在人才培养上,把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同志曾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并大力倡导在全军、全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军队
建设上,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举国迎敌的全面反侵略战争转到立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准备上来等等。
这对于把握历史机遇,推进军队改革,促进军队质量建设,其作用和影响都是根本的,长远的。
确立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我国国家性质和对外政策决定了新时期仍然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奉行的对外政策不同,所确立的军事战略方针也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考虑军事战略问题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对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立场。
对此就曾指出:我们搞得是社会主义,是主和平的社会主义。
主世界和平的不一定是社会主义者,但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向全球伸手。
因此,我国的军事战略始终是防御性的,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战略防御。
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由国家的发展情况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考虑军事战略问题,要同国家的发展利益和实际发展状况联系起来。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要让自己尽快发展起来,现在国家还穷,还落后,尤其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集中力量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中国都不可能威胁和侵略别的国家。
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适应,我们的战略方针也应该是积极防御。
就是将来发展了,积极防御也仍然是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根本的军事战略方针。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
最初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是:“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
大局”,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党中央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向全军发出了“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伟大号召,为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全面建设提出了总目标、总任务。
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他主贯彻“少而精”的方针。
同志指出:“武器要更新,方针是少而精。
少是数量,精是一代代提高。
量不要求大,有吓人的力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在以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武器装备建设,不能不受到其强有力的制约。
同时,我们又处在十分复杂的国际国环境中,必须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赢可能发生的战争。
所以说,同志提出的“少而精”的发展方针,是一个既符合国情,又适应斗争形势需要的正确方针。
坚持“五句话”总要求,实现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
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