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也》课件 (共32张PPT)
![《大道之行也》课件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f1761916fc700abb68fce2.png)
导入新课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 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 结全文。
合作探究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谢 谢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明确
•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 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 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 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 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 结全文。
合作探究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谢 谢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明确
•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 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 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 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
《大道之行也》PPT-完美版PPT共42页
![《大道之行也》PPT-完美版PPT共42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78f9fe6bd97f192379e952.png)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大道之行也》PPT-完美版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大道之行也》PPT-完美版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5acc4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a.png)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
乱贼:作乱害人 作:兴起 大同: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 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 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 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 )不会发生,于是(家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 门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会的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 生活的期待。
文本特色
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本文先对“大同”社会进行了纲领性说明。接着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人都 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大同”社会的未来图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 的美好期待。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详细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读清字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文意梳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与:同“举” 修: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
积累文言词语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同“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
妻)
一词多义
➢1.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只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子
➢ 2.为 ➢ 天下为公 读wé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 不必为己 读wèi,为了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e01b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1.png)
教学目的
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 面。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
简要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如 大道的内涵、实现大道的途径等。
课程结构
列出本课的章节安排和教学流程,包 括导入、正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 互动等环节。
02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原文概述及作者简介
原文概述
修辞丰富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 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文章的想象与意境
想象奇特
通过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展现出奇特 而丰富的想象力。
意境深远
通过对“大道之行也”的阐述,营造 出一种深远而宏大的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热切向往和坚 定信念。
文章的审美价值
思想性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社 会的构想和追求,体现了 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具 有深刻的思想性。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 引言 •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 大道之行也文化内涵探讨 • 大道之行也历史地位及影响 • 大道之行也艺术特色鉴赏 • 大道之行也跨文化对比研究 • 大道之行也当代启示与意义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课件背景
介绍《大道之行也》的背景、作 者及历史地位,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道之行中,儒家文化体现在对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道德修 养的要求。
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大道之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倡导公平正义,强调社 会责任感。
道家思想及其体现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 而治”等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规
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大道之行中,道家思想体现在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
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 面。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
简要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如 大道的内涵、实现大道的途径等。
课程结构
列出本课的章节安排和教学流程,包 括导入、正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 互动等环节。
02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原文概述及作者简介
原文概述
修辞丰富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 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文章的想象与意境
想象奇特
通过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展现出奇特 而丰富的想象力。
意境深远
通过对“大道之行也”的阐述,营造 出一种深远而宏大的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热切向往和坚 定信念。
文章的审美价值
思想性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社 会的构想和追求,体现了 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具 有深刻的思想性。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 引言 •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 大道之行也文化内涵探讨 • 大道之行也历史地位及影响 • 大道之行也艺术特色鉴赏 • 大道之行也跨文化对比研究 • 大道之行也当代启示与意义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课件背景
介绍《大道之行也》的背景、作 者及历史地位,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道之行中,儒家文化体现在对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道德修 养的要求。
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大道之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倡导公平正义,强调社 会责任感。
道家思想及其体现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 而治”等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规
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大道之行中,道家思想体现在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1张PPT)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1f30bb4b73f242336c5ff0.png)
第二层:分说
1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讲求诚信、崇尚和 睦使社会稳定
“大同”社会
第三层:结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 闭
总之:大同社会是一个平等自由、安定富 足的太平盛世。
主旨归纳: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 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 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理想的向 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
不同: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只不过是厌恶世 间黑暗和战争之乱,采取的一种消极的避 世态度,是脱离了社会的一种形式。 而孔子的大同思想却是通过对人的一种教 化,让人人之间相互友爱、人人以天下 人为自己的亲人,人们恪守道德品格,不 贪不厌,所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者 是也。可见,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希望 用实行大道来改造社会以达到天下为公的 “大同”社会。
出自本文的成语:
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
老有所养:
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 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 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 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 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 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 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 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有分”就是 有安定的职业,能安心的工作;“有归”男女婚配及时,有 和乐的家庭。
“货恶…… 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心;“力恶…… 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的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 能竭尽全力去工作,工作者并快乐。
全文结构:
第一层 :总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560c4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a.png)
xīnɡ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朗读课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 ) (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 (3)故外户而不闭( 所以 ) (4)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起 )
三、“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使你想到《桃花源记》中 描述的什么情景?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 绘的“世处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讲信修睦——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3、男有分,女有归——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 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 生活风貌。
4.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如 何理解和认识?
文中的“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 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活动二:再读课文,探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b8aa57fd0a79563d1e7262.png)
“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 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 〞
中国 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得 到保障,------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 安居乐业。------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 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形成全体人 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的局面。〞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范仲淹: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康有为?大同书? :
“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 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 事……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飞舞 于天空, ……无乡邑(yì)之殊,无 僻闹之异,所谓大同,所谓太平 也。 〞
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子女职业憎恶中国和谐社会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得到保障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执教:嘉兴城南中学 张国峰
陶渊明 ------------- “世外桃源〞 托马斯·莫尔 ------ “乌托邦〞
选贤与能------------------------------ (通“举〞,选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拔)
▲
▲
▲
▲
▲
(以 以---为亲 父母 以---为子 子女)
男有分--------------------------------- (职业) ▲
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六大报告
“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 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 〞
中国 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得 到保障,------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 安居乐业。------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 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形成全体人 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的局面。〞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范仲淹: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康有为?大同书? :
“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 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 事……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飞舞 于天空, ……无乡邑(yì)之殊,无 僻闹之异,所谓大同,所谓太平 也。 〞
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子女职业憎恶中国和谐社会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得到保障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执教:嘉兴城南中学 张国峰
陶渊明 ------------- “世外桃源〞 托马斯·莫尔 ------ “乌托邦〞
选贤与能------------------------------ (通“举〞,选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拔)
▲
▲
▲
▲
▲
(以 以---为亲 父母 以---为子 子女)
男有分--------------------------------- (职业) ▲
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六大报告
24.《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24.《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854f0fa58da0116d174985.png)
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 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 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 和兴兵作乱了。(家家户户) 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 “大同”社会。
朗读全文,尝试在十分钟内 能大致背诵出来。
在此前,可以先理清文章脉 络,以帮助增强记忆。
全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 睦。”
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 性的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 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课堂练习
1.《大道之行》选自《—礼—记—·—礼运 ————》,是———儒—家———— 经典之一。《礼运》是《——礼—记—
秦——2托.汉——名本之——文孔际——中子—》儒“—篇家大—名学同—,者”—大的约答含是问义—的是著——作——。— ————理陶——想——渊社——明会——————,所这著里《的—与————— —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个“— ——桃—花—源———”有相似的地方。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必为己。”
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概括。
思考:大道是指什么?大同是指什么? 这两个词是本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 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 的理想社会,人类的最高社会。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行者施行大 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 和平的大同社会。
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 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 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 方,因此,孔子“大同” 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 世”,同时又高于“五帝 之世”。
小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 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 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 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 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 想意义极为深远。
《大道之行也》课件
![《大道之行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909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7.png)
副标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课件封面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主题 背景图片选择:选用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建筑、山水等 标题字体和颜色:选择易读、美观的字体,搭配与主题相符的颜色 副标题字体和颜色:与标题保持一致,突出副标题的重要性
图片:古代思想家或相关场景
图片内容:选择一张古代思想家的图片,如孔子、老子、庄子等,或相关场景,如古代书院、 哲学辩论等
探讨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现代社会中,实现其现实意 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大道之行也提倡天下为公,人人平等,可以引导现代社会追求公平正义, 减少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大道之行也强调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可以引导现代社会注重环境保护、 社会和谐,推动可持续发展。
培养公民意识:大道之行也提倡公民责任和义务,可以引导现代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大道之行也》 PPT课件
,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课件封面
课件目录
引言
背景介绍
原文解读
思想内涵
现实意义
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封面
标题:《大道之行也》
标题:《大道之行 也》
课件封面:图片背 景为古代建筑或山 水,体现古代文化 氛围
标题字体:楷书或 行书,字体大小适 中,突出标题
副标题:如有需要 ,可添加副标题, 如“儒家经典选读 ”等
推进民主政治:《大道之行也》中的“天下为公”思想,对现代社会推进民主政治具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
培养公民意识:《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思想,对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 民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倡导公平正义:《大道之行也》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对现代社会倡导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4版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2024版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ad93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8.png)
教育领域实践探索
教育理念创新
将大道之行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 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和效率。
教育评价改革
建立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汲取“安居乐业”智 慧,实现社会稳定与 繁荣。
倡导“诚信和谐”理 念,构建和谐社会关 系。
个人道德修养提升
树立“仁爱之心”,关爱他人, 传递温暖。
践行“礼仪之邦”传统,提高 个人文明素养。
追求“内圣外王”境界,实现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借鉴不同文化精髓,丰富大道之行也 的内涵。
指导实践
将大道之行也的理念与现实生活相 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践行 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实践能力。
02
CATALOGUE
大道之行也原文解读
原文内容概述
描述了大道在天下实行时的情景, 包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等方面。
阐述了社会各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如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
有分女有归等。
07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回顾
课程内容概述
对本次大道之行也PPT课件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包括课程的核心观点、重要概念、关 键理论等。
学习成果展示
展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 表现和成果。
课程反思与改进
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未来 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b258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2.png)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 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 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 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 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 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 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 “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 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 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 贼横行,混乱不堪。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 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 平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 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 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作 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 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 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fc18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a.png)
巨鹿之战
行也》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
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是最好的社会状态。
八年级下册
《大道之行也》
课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
堂
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
小
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八年级下册
文章欣赏
《大道之行也》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
巨鹿之战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而选举的标 准是“贤”“能”,即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mù
guān
讲信巨和鹿之睦战 矜
fèn
wù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zuǎn
编纂
shuān
门闩
《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下册
通假字
《大道之行也》
1.选贤与能 同“举”,推举巨鹿。之战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同“鳏”,老而无妻。
八年级下册
一词多义
《大道之行也》
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副词,单,只 ) 矜、寡、孤、独、废巨疾鹿之者战皆有所养( 名词,老而无子的人 )
八年级下册
品味语言
《大道之行也》
结构严谨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 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巨大鹿同之战”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 总括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 美好社会的构想。
行也》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
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是最好的社会状态。
八年级下册
《大道之行也》
课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
堂
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
小
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八年级下册
文章欣赏
《大道之行也》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
巨鹿之战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而选举的标 准是“贤”“能”,即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mù
guān
讲信巨和鹿之睦战 矜
fèn
wù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zuǎn
编纂
shuān
门闩
《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下册
通假字
《大道之行也》
1.选贤与能 同“举”,推举巨鹿。之战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同“鳏”,老而无妻。
八年级下册
一词多义
《大道之行也》
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副词,单,只 ) 矜、寡、孤、独、废巨疾鹿之者战皆有所养( 名词,老而无子的人 )
八年级下册
品味语言
《大道之行也》
结构严谨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 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巨大鹿同之战”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 总括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 美好社会的构想。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05938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d.png)
夜不闭户:指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 况良好。
第三章
教师寄语
人类因梦想而自强,民族因梦想而发展。 从孔子的大同梦 ,到陶渊明的桃源梦 ,到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梦,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立小康之治,追大同之远。撸 起袖子加油干,炎黄子孙一定会实现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
老而无夫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
有残疾而 不能做事
孤、 独、 废疾
同“鳏”,
幼而 老而
……的人
老而无妻
无父 无子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第一章
译文: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 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 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 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 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作品速知
第一章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 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 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包涵先 秦儒家的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以及 教育、政治、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 会和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自东汉郑玄 作注后,其地位日升,至唐代被尊为“ 经”,宋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文本探究
第一章
1、什么是“大道”?
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
第一章 2、“大同“社会的社会总纲领(根本特征) 是什么?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社会的 全体成员,不属
于任何个人;
社会的管理者应 由品德高尚的人 和能干的人担任;
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 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 诚信,远离欺诈,崇尚 和睦,防止争斗。
《大道之行也》课件完美版PPT文档22页
![《大道之行也》课件完美版PPT文档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a75b5569dc5022abea0047.png)
《大道之行也》课件完美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字词
大道
大同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儒家的理想社会
睦,和睦(气氛) 憎恶
(动词)以……为亲 以……为子
翻译句子(留替调补删)
大道之行也(留) 讲信修睦(替)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补、调)
(人们)憎恶财货被扔在地上的行为
所以人不单奉养自己 的父母,不单抚育自 己的子女,使老人能 够终其天年,中年人 能为社会效力,幼童 能够顺利成长,使老 而无妻的人、老而无 无夫的人、幼而丧父 的人、老而无子的人、 残疾人都能够得到供 养,男子有职业,女 子都有归宿(婚嫁)。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③;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④。 是故谋闭而不兴⑤, 盗窃乱贼而不作⑥, 故外户⑦而不闭⑧, 是谓大同⑨。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 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 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 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 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⑥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 指职业、职守。 ⑦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 子出嫁。
在特殊语境中解析词义
打靶归来 男有分,女有归
她待人很亲切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为已。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 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
(人们)憎恨财货被扔在地上的行 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 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 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 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这就 叫做“大同”的社会。
③恶(wù) 憎恶。④身,为自己谋私利。⑤〔谋闭而不兴〕 奸邪之谋不会发生。⑥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 起。⑦〔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⑧〔闭〕用门闩插门。 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探究课文 “大同”
天
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天
下 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下
为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无
公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贼
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纲领
讲信修睦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男有分,女有归”
表 现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特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征
总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括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 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 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 《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 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 番言论。
康有为《大同书》 :
“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 异,无兵争之 事……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飞舞于 天空, ……无乡邑(yì)之殊,无 僻闹之异,所谓大同, 所谓太平 也。”
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
“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 享。”
中国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障, ------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业。 ------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系,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jǔ)能。与,通“举”。 讲信修睦(mù)。睦,和睦(气氛)。 矜(guān)。矜,通“鳏”。 有分(f èn)。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恶,憎恶。
注音并解释
选贤与能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陶后鲜有闻
语
陶渊明 ------------- “世外桃源” 托马斯·莫尔 ------ “乌托邦” 孙中山 --------- “天下为公” 伏尔泰﹑罗梭 --- “自由﹑民主﹑平等” 《诗经》 ------------ “适彼乐土” 马克思 ------------ “共产主义”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大同社会
* 人人受社会关爱 * 人人安居乐业 *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杰出人物的选择
• 孙中山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 谭嗣同: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共产党人: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人笔下的理想社会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范仲淹: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 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万 世 师表”。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guān ) 男有分( fèn )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天下 //为公,选 贤与能, 讲信// 修睦/。/ 故// 人 不//独亲 其亲, 不独/子/ 其子//,使/ 老 有所/ 终,壮 有 所用,/ 幼 有所/长/,矜/ 寡 /孤独 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 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 谋闭 而不兴, 盗窃乱/ 贼 而不/作/ ,/故 外户 而不闭, 是//谓// 大// 同 。
大道①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②, 讲信修睦③。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 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气氛)。
故/人不独/亲④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 男有分⑥,女有归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