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发展 心理学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

合集下载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成长。

本文将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 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起点,也是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情感发展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幼儿开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

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逐渐增强。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照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尝试。

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进入学校前的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同时,他们也开始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

3. 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他们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同时,他们也开始面临更多的社交压力和竞争压力,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挫折。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4. 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经历生理上的成熟和性别意识的觉醒,同时也面临着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探索。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青春期儿童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引言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心理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和重要因素。

婴儿期心理发展婴儿期是指出生后的头两年。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心理发展非常迅速。

他们开始建立情感联系,学会与周围环境互动。

婴儿会通过哭泣、笑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并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

幼儿期心理发展幼儿期通常从2岁到6岁。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主要集中在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上。

他们开始学会说话,并逐渐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在逐渐提高,他们开始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基本的逻辑思考。

儿童期心理发展儿童期从6岁到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进一步扩展。

他们开始建立自我认同和社交关系。

儿童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与其他人互动,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开始对抽象思维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青少年期通常从12岁到18岁。

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关键和复杂的阶段之一。

青少年开始经历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更加成熟。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与家庭和社会进行独立的对抗。

青少年期也是性别角色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文化等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关系、积极的教育环境和适度的社会支持都有助于儿童健康的心理发展。

此外,遗传因素和个体特点也会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结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成长。

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适当的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道德和身体发展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1.1 知觉和注意力:小学生的感知能力逐渐成熟,能够更准确地感知外界事物,并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1.2 记忆和思维: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记住学习内容,并开始进行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1.3 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量,善于摹仿和创作。

二、情感发展2.1 自我认同:小学生开始明确自己的身份,逐渐形成自我认同感,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2.2 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

2.3 同理心和情感表达:小学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交发展3.1 同伴关系: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起密切的友谊关系,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2 社会规范:小学生逐渐接受和理解社会规范,懂得遵守规则和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沟通技巧:小学生开始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四、道德发展4.1 道德观念:小学生开始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善恶和公正不公,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4.2 道德判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渐发展,能够分辨对错和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4.3 道德行为:小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积极参预公益活动。

五、身体发展5.1 生长发育:小学生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身高和体重稳步增长,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逐渐提高。

5.2 运动需求:小学生对于运动的需求增加,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5.3 身体意识:小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照应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探寻小学生心理发展

探寻小学生心理发展

探寻小学生心理发展在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思维观念、情感认知和社交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寻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方面:情绪与情感、自我认知、学习动机和社交能力。

情绪与情感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经历各种情绪的波动,如喜怒哀乐。

他们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感到沮丧和无助,或者因为获得成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孩子情绪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自我认知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孩子逐渐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可能会思考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同时,他们也可能会面临到自尊心受挫和自我否定的情况。

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孩子积极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健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习动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接触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面临学习上的挑战。

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缺乏兴趣和动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另一些孩子则会因为热爱学习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社交能力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交往和合作。

他们可能会面临到友谊的建立、合作的挑战和冲突的解决等问题。

家长和教师应该教育孩子关爱他人、尊重差异,并培养他们积极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了解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方面后,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支持措施。

通过关注孩子的情绪与情感、自我认知、学习动机和社交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方面,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具备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儿童情绪发展:儿童的情绪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是内心感受的表达。

儿童在情绪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情绪建立、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等阶段,逐渐形成健康的情绪应对能力。

三、儿童社会发展:儿童社会发展是指儿童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交往、适应和成长的过程。

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展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四、儿童性格发展:儿童的性格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其个性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儿童性格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和能力。

五、儿童学习与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其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了解儿童的学习动机特点,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学习教育策略,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六、儿童行为问题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包括攻击性行为、焦虑、抑郁等问题。

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助于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以上儿童心理学知识点的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希望家长和教育者能够重视儿童心理发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共同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心理学

小学心理学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因此,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措施,对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1.认知发展阶段: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始发展逻辑思维,但还存在操作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2.情感特点: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多变,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3.社会关系: 小学生开始建立社会关系,友谊、团结和合作等社会技能需要得到培养。

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1.全面发展: 通过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学习动力: 一旦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学习动力和成绩都会有所提升。

3.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有助于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策略在开展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时,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1.关爱与支持: 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2.引导与教育: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实践与反馈: 让小学生通过实践经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及时给予反馈和肯定。

结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未来栋梁。

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心理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其整个人生道路的基础。

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发展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自信、自律和应变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 阶段性: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逐步的过程,可以分为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2. 易受环境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3. 多样性:每个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是独特的,受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有些儿童可能在情绪管理方面有困难,有些儿童可能在社交技能方面有欠缺。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于儿童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教育者的教学态度、教育方法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健康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应共同合作,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引言小学心理学是指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及相关教育干预手段的学科。

了解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教师、家长以及儿童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您加深对此学科的了解。

1.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不同年龄段上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1 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到两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表现出对声音、光线等的敏感。

婴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基本动作。

1.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指三岁到六岁之间的阶段。

儿童在这个阶段逐渐从依赖父母过渡到独立个体,开始形成自己的意识和个性。

他们会通过模仿和游戏来学习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技能。

1.3 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指七岁到十二岁之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在学习、社交和行为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

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2. 儿童心理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2.1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儿童在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出现情绪焦虑和无安全感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幼儿园或学校开始时比较常见。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帮助儿童逐渐适应分离,建立安全感。

2.2 学习困难有些儿童可能出现学习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这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良等因素有关。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3 社交问题在学校生活中,儿童可能会遇到一些社交问题,如交友困难、适应不良等。

这可能对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如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提供支持和鼓励。

3. 小学心理学的教育干预小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教育干预,即通过特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儿童克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持续的过程,经历着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教育和引导。

本文将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对于婴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才能建立起安全感,从而探索周围的世界。

在婴儿期,婴儿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比如哭泣、笑容、眼神交流等。

父母需要耐心倾听和回应婴儿的需求,建立起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同时,父母还需要为婴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呵护。

### 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在这个阶段,幼儿会逐渐学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开始与他人建立起友谊关系。

幼儿期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喜欢提问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互动、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

同时,幼儿期的儿童也会经历“分离焦虑”和“恐惧期”等心理问题,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健康成长。

### 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点,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龄期,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和学习。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儿童期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喜欢提问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互动、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观,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学生问题。

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有所理解,为后续的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三、先行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原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程难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理论解释;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研究设计及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3)发展心理学的进展。

2.重、难点提示(1) 教学重点:发展心理学的进展;(2) 教学难点: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种系心理的发展。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2)教学难点: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2学时)1.教学内容(1)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2)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4)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5)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小学生心理发展指南

小学生心理发展指南

小学生心理发展指南引言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建立社交关系,以及形成自我认知。

本指南旨在为家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专业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们的成长。

认知发展1. 注意力与集中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较短,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进行定时任务,以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

2. 思维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感官体验来支持他们的理解。

- 家长和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语言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应鼓励他们多读书、多交流,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日常对话,帮助他们扩充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技巧。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 小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认知,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 家长和教师应积极肯定孩子的特点和成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社交技能- 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轮流,家长和教师应提供机会来练习这些社交技能。

- 在解决冲突时,应教导学生使用积极的语言和非暴力的沟通方式。

3. 道德观念- 小学生开始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家长和教师应通过例子和情境教学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 应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参与公益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建议与注意事项- 家长和教师应提供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 应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以建立信任和开放的亲子或师生关系。

- 如果遇到心理或行为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结论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来支持。

通过理解孩子们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成长打下稳定的基石。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引言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人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学科。

它与教育学密切相关,因为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轨迹和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在教育学中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儿童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经历从感性到符号化、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过程。

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2. 社会研究理论:如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参与来研究和发展。

教育者可以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促进儿童的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3. 情感发展理论:如爱因斯坦的情绪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展是与认知和社会发展相互关联的。

教育者可以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鼓励,促进其积极情感的形成。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 设计个性化研究计划: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研究需求,教育者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使每个儿童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研究环境中充分发展。

2. 促进同伴互动:以社会研究理论为基础,教育者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鼓励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3. 注重情感教育:根据情感发展理论,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积极情感的表达,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

同时,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支持和关怀。

4. 使用教育游戏和媒体:利用教育游戏和媒体可以激发儿童的研究兴趣和动力,并帮助他们在认知、社会和情感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者可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游戏和媒体资源。

结论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了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了解儿童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特点,将有助于教育者制定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关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关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关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会经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转变。

首先,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会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而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他们也开始注意到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逐渐形成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其次,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是通过玩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而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互相尊重和关心他人。

此外,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提升。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他们开始学会面对各种情绪,包括兴奋、愤怒、悲伤等,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们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另外,小学阶段也是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逐渐意识到对错和公平的概念,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

他们开始学会区分好与坏,正义与不正义,并逐渐形成对于公平、友善和诚实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并对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产生强烈的责备感。

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提供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总之,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会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经历着许多重要的变化。

从认知、情感、社会到道德发展,都对孩子整个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这个阶段是孩子逐渐独立、自我意识逐渐丰富的时期,教育者需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1.感知与觉察–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开始形成更加复杂的感知和觉察能力,比如对颜色、形状的敏感性增强。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感知能力更加精细,能够辨别更加微小的差异,并且开始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模型。

2.认知结构和发展–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开始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认知结构,比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等。

–小学生时期,这些认知结构逐渐加深、扩展,开始形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思维模式逐渐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小学生的情感发展1.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切换速度较快,他们可能会更加容易情绪激动或沮丧。

–教育者在教育中需要给予孩子情感的关怀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波动,建立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2.社交关系–孩子在小学生阶段逐渐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观点,社交关系也更加复杂。

–教育者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分享和互助的价值观。

四、小学生的社会发展1.社会角色认知–在小学时期,孩子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社会角色,并促进他们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中。

2.社会道德意识–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主要在家庭中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到了小学阶段,学校和社会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念产生更大的影响,教育者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

五、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1.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教会他们积极应对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2.认知教育–鼓励学生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

3.社交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会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差异,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他们开始具备了更多理性思考和自主行为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能力的发展小学生阶段的儿童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运用系统的逻辑推理,能够进行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积累对事物和现象的认知,并开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对新事物进行推断和类比。

此外,小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操作技能,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

二、自我概念形成小学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思维、感受和价值观。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习惯、爱好、长处、缺点等进行评价和定义,并努力在社交和学习方面展现自己的特长。

小学生的自尊心开始建立,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对于批评和挫折会有一定的敏感。

三、情绪和行为管理小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出来。

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要求。

小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断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的沟通和合作,培养起了社会交往的能力。

四、社交意识的提升小学生对于社交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开始意识到家庭、学校、朋友间的关系,并学会在团体中进行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和分享。

小学生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集体活动,学会尊重、体谅他人,对于帮助他人和与他人分享有一定的意识和需求。

同时,小学生还开始形成最初的道德判断和观念,能够区分对错,关心他人的感受。

五、价值观与责任感形成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他们能够辨别善恶、正义和公正的观念,并对于违背这些观念的行为或事件有一定的道德评价和判断。

小学生逐渐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建立起学习的自我动机,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儿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成熟。

了解儿童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三个方面探讨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一、认知发展儿童期是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感知期(0-2岁):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会通过触摸、品尝、嗅闻等感官活动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2. 前运算期(2-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们会出现“中心思维”和“静态思维”的特点,即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缺乏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3. 具体运算期(7-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具备逆向思维和分类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

4. 形式运算期(11岁以上):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复杂的问题分析和推理,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二、情感发展儿童期的情感发展是建立在安全感和信任基础上的。

在这个阶段,儿童会逐渐建立起自我认同和情感表达能力,学会处理情绪和建立人际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情感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信任与不信任阶段(0-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来建立起信任感。

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婴儿会形成不信任感,对外界产生恐惧和疑虑。

2. 自主与羞耻阶段(1-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建立起自我意识和自主性,学会探索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主题,涉及到儿童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认知、情绪、社交和行为能力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少年期。

一、婴儿期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发育主要集中在生理和运动方面。

他们从无法控制自己的头部和身体运动到可以坐、爬行、站立和行走。

同时,婴儿的认知能力也在逐渐发展,他们能够感知周围的声音、色彩和形状。

二、幼儿期幼儿期是从2岁到6岁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

在这个时期,幼儿开始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逐渐形成简单的句子和对话。

他们也开始与同龄人进行互动,学会分享和合作。

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开始发展,开始进行角色扮演和玩游戏。

三、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从6岁到12岁左右的阶段,儿童在这个时期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

他们开始上学,学习阅读、写作、数学等基础知识。

在认知方面,他们的思维能力变得更为抽象和逻辑,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同时,他们的社交圈也扩大了,开始与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

此外,学龄前儿童还会面临认同和个人价值的发展问题,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四、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从12岁到18岁的阶段,对于儿童来说,这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青少年的身体发生明显的变化,性征开始出现。

他们面临更多的自我探索和独立性的要求。

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进行更高级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身份和职业规划,对社会和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和思考。

总结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重要任务。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儿童的认知、情绪、社交和行为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成熟。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支持,以促进其全面而健康的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记忆发展的阶段
0-3个月
新生儿具备基本的感知能力, 能够辨识母亲的声音和气味,
但记忆能力较弱。
4-12个月
婴儿开始形成短期记忆,能够 记住一些简单的指令和日常活 动。
1-3岁
幼儿期是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记忆, 并逐渐能够回忆起更久远的过 去。
4-6岁
学龄前儿童能够进行有逻辑的 记忆,并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
03 思维发展
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 概括的反映。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 的界限,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来
认识和理解事物。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能够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其内在
规律和本质。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思维以直观行动为主要特征。
概念理解能力。
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儿童记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记忆方式、速度 和准确性方面存在差异。
儿童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的影 响,对于愉快和积极的体验更容易记 住。
儿童对于感兴趣和新奇的事物更容易 产生深刻的记忆,而对重复和单调的 信息容易遗忘。
儿童在记忆过程中需要反复练习和巩 固,才能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儿童能够进行高级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对 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儿童感知发展的特点
01
感知觉发展迅速
儿童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感知觉发展非常迅速,能够快速地适应和
识别周围环境。
02
感知觉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03
感知觉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影响

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2. 客观性原则3. 气质4. 反抗型依恋5. 角色采择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2.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3. 简述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4.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5.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指标。

3.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4. 反抗型依恋:是指一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

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的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的朝母亲这里看。

所以,这类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5.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塞尔曼(Selman, 1980) 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反应。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代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岁)。

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

儿童发展心理学简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简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体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其目的在于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办法。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青少年期到青年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等一批文艺复兴以后的人文主义教育学家为西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有利的推动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达尔文通过观察自己孩子的发展过程而写出的《一个婴儿的传略》,是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

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通过观察自己孩子出生到3岁的发展过程,而记录整理的《儿童发展》一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该书于1882年出版,普莱尔也因此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诞生后至今,西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早期,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阶段。

被誉为“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霍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学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资料;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儿童心理学迅猛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心理学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儿童心理学及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

皮亚杰、格赛尔和华生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出阐明和解释儿童行为,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偏爱实验室研究的特点。

从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看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已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7
8
小学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开始慢 慢独立……
独立,指的是 即使你单独一人, 也不会觉得孤独。
—伯尼.西格尔
2020/8/7
9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对平稳、重大转折:智力与能力、情绪 与控制力、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
1.生活内容发生变化; 2.语言与思维发生变化; 3.集体观念的初步形成。
第七章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
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在一点点 成长,从不停滞,从不回头……
本章主要内容
➢小学儿童的学习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
2020/8/7
2
本章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 点,学习及思维发展的特点。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 展以及小学生的品德发展。
2020/8/7
16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
主导的学习动机是前两种 发展趋势:低年级儿童主要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与
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中年级起远大的、 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逐步发展起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
2020/8/7
17
2.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 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 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
(二)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有指导 2.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因此是主
动的过程、学会学习的过程 3.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4.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
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2020/8/7
13
(三)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体验时代”
2020/8/7
6
3.“模仿与选择时代”
菜花,上酸菜!
2020/8/7
7
小学儿童的心理成长:和幼稚告别
埃里克森的观点:变得勤奋的阶段
小学阶段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 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被赋予一些期望他们去完成的社 会任务。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
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3.使学生初步形成关于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正 确观点。
2020/8/7
3
本章重难点
1.重点: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言语的发展、思 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意识的发展、个性和社 会性发展
2.难点: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2020/8/7
4
回顾:婴幼儿的成长历程
1.“襁褓时代”:感觉总动员
2020/8/7
5
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活动成为儿童的主导活 动。与幼儿游戏相比,小学生的学习不但有更 大的目的性、系统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强制 性。
2020/8/7
14
具体表现
1.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 义务感,发展儿童的个性。
2.学习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实施,儿童心理活动内容、过 程不断改变,目的性、有意性增加,思维过渡。
2020/8/7
25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所谓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或算术的 基本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或多种异常 状态,这种异常状态不是由听力、视力、或 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造成的。学习障碍发病 率为4%左右。
2020/8/7
26
(一)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
1.差异性:学习成绩远低于正常水平。 2.缺陷性: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3.集中性:其表现集中在语言或算数的基本心理
3.学习活动是以班级为集体进行的,这对培养学生的人 际交往能力,发展儿童社会认知水平有重要作用。
2020/8/7
15
(四)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1.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 ➢两类学习动机: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
机;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好分数、不落人后或得到表
扬和奖励;履行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个 人前途;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
2020/8/7
10
昔日的幼儿园“小麻雀”现在变成听话的小学 生
2020/8/7
11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学习 1.广义的学习是个体经验的获得与行为及其潜能的变
化。 2.狭义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
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2020/8/7
12
2020/8/7
21
➢对教师的态度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 从中年级开始,儿童逐步能对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的水平、对儿童的态度都会影响儿童对 教师的态度
2020/8/7
22
➢对集体的态度
初入学的儿童相互之间的关系还不是集 体关系,相互很少关心与帮助
中年级以后开始具有比较有组织的自觉 的班集体生活,重视集体舆论和评价
2020/8/7
18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特点
最初:学习的进程、学习的外部活动——逐渐 学习的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
学习兴趣最初不分化,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 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 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
2020/8/7
19
2020/8/7
23
➢对作业的态度
初入学的儿童一般还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 待作业,不能自觉地把作业当成学习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正确教育下逐步形成对作业的正 确态度:按时、主动、细心、有计划
2020/8/7
24
➢对评分的态度
入学以后开始认识到分数的客观意义,但 却常常不确切
中年级以后,能学会把好分数看作高质量 完成社会义务的表现
过程中。 4.排除性: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
迟缓问题引起的。
2020/8/7

(二)学习障碍的分类
1.按学习障碍的特殊领域来分类:
➢语言接受与表达方面的障碍 ➢阅读与书写方面的障碍 ➢算术运算与数学推理方面的障碍
2020/8/7
28
2.柯克的分类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特点
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 作用,以后就逐渐降低
阅读兴趣方面,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 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在逐渐扩大和发展
2020/8/7
20
3.小学儿童学习态度
态度是反映人们关于自身和事物之间的关 系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小学时期是学 习态度逐渐形成的时期。包括肯定的、否定的; 低级的、高级的;正确的、错误的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