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_精品文档
![输入阻抗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eb04f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5.png)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电子电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电路对外界信号源的“看起来像什么”。
在许多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和计算输入阻抗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输入阻抗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一、概念输入阻抗(Zin)是指电路输入端对外界信号源的等效电阻。
通常情况下,输入阻抗是一个复数,包含实部和虚部。
通过测量输入端电压和输入端电流的比值,可以计算得到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涉及到电路的物理特性,它与电路中的元件和拓扑结构有关。
在不同的电路中,输入阻抗的数值和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计算方法计算输入阻抗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电路结构和信号源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电路结构的输入阻抗计算方法:1. 串联电路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输入阻抗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之比计算得到。
假设电路输入端电压为Vin,电机输入端电流为Iin,则输入阻抗Zin等于Vin/Iin。
2. 并联电路对于并联电路,输入阻抗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之比计算得到。
假设电路输入端电压为Vin,电路输入端电流为Iin,则输入阻抗Zin等于Iin/Vin。
3. 混合电路对于混合电路,需要综合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电路结构计算得到。
三、应用输入阻抗在电路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放大器设计在放大器设计中,了解输入阻抗对于信号源的影响非常重要。
如果输入阻抗过大,会导致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下降;如果输入阻抗过小,会影响信号源的输出电流。
设计时需要根据信号源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输入阻抗。
2. 滤波器设计在滤波器设计中,输入阻抗决定了信号通过滤波器的效果。
若输入阻抗过大,可能会导致滤波器无法正确工作;若输入阻抗过小,可能会引起信号源电路的负载效应。
因此,需要根据滤波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入阻抗。
3. 传输线匹配传输线的输入阻抗需要与信号源的输出阻抗匹配,以避免信号的反射和损耗。
输入阻抗的匹配可以通过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来实现。
电子电路输入输出阻抗设计
![电子电路输入输出阻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e4fc3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d.png)
电子电路输入输出阻抗设计输入阻抗即输入电压与电流之比,即Ri = U/I。
在同样的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如果输入阻抗很低,就需要流过较大电流,这就要考验前级的电流输出能力了;而如果输入阻抗很高,那么只需要很小的电流,这就为前级的电流输出能力减少了很大负担。
所以电路设计中尽量提高输入阻抗。
再说输出阻抗,它可以看做输出端内阻r,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信号源(电源)和这个内阻r 的串联。
把它和下级电路的输入阻抗结合起来看,就相当于一个理想信号源(电源)和内阻r 还有下级输入阻抗Ri 组成的回路,内阻r 在回路中会起到分压的作用,r 越大,就会有更大的电压分配给它,而更小的分配给下级电路;反之,r 越小,则分配给下级电路的电压越大,电路的效率越高。
所以,当然把输出阻抗r 设计得越小越好了。
回过头来再说,既然输入阻抗越大越好,那么我们想办法把它设计得很大很大,岂不是最好?不然,当输入阻抗很大的时候,回路电流就会很小很小,而实际电路中,电流路径是容易被干扰的(来自其他信号的串扰,或来自空中的电磁辐射),这时只要一个很小的扰动叠加到回路电流上就会严重的干扰到信号质量。
所以除非能够保证信号被很好的屏蔽,不受外界干扰,否则也不要把输入阻抗设计得过大。
据说,据说啊~输入阻抗一般设计成47K,当然在这个值附近的几十K应该都可以吧~那位说了,我选用的器件,输入阻抗就是很小,或者输出阻抗就是很大,我怎么办啊?这个简单,在输入之前或者输出之后加一级电压跟随器就解决了。
还得补充一句,前边说的,都是指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则要反过来看。
如果是电流信号(电流源),那么下一级的输入阻抗越小,前一级的负载就越小;而前一级的输出阻抗则越大,就会有越多的电流进入下一级而不是消耗在本级内。
对于电流信号(电流源)的输出阻抗r,应该等效为理想电流源与之并联吧,下一级的输入阻抗再并联到上边去,基础知识不扎实了,应该翻书考证一下。
要求输出电压不因负载变化而变化,输出阻抗应尽量小,要求输出电流不因负载变化而变化,输出阻抗应尽量大。
了解运放的输入输出阻抗
![了解运放的输入输出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b827ba40fe4733687e21aa42.png)
了解运放的输入输出阻抗一、概念1.1输入阻抗(Input Resistance)也被称为差模输入阻抗:Z ID。
差模输入阻抗的定义为: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两输入端的电压变化量与对应的输入端电流变化量的比值。
差模输入阻抗中包含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
在低频时它仅指输入电阻。
一般产品的数据手册也仅仅给出输入电阻。
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做输入级的运放的输入电阻不大于10兆欧;场效应管做输入级的运放的输入电阻一般大于109欧。
Z ID愈大,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愈小,放大电路所得到的输入电压Ui就越接近信号源电压Us。
在TI的数据手册中,运放TLC27L4的输入电阻为:“”,但并未给出输入电容的值。
1.2输出阻抗定义为,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在运放的输出端加信号电压,这个电压变化量与对应的电流变化量的比值。
在低频时仅指运放的输出电阻。
二、仿真2.1输入电阻的仿真图一输入电阻的仿真根据:R=U/I,可得:Ri≈1×109Ω。
较手册给出的典型值(1012Ω)差了好多。
首先测试100Hz时运放的输出值,Vo1=42.426mV。
如图二示:图二输入电容的仿真1然后测试输出-3dB(0.707Vo1=29.995182mV)时的频率值:119.4608kHz。
图三输入电容的仿真2根据:C=(2πRf)-1,将R=2MΩ、f=119.4608kHz代入,则得Ci≈0.666pF。
图四输出电阻的仿真在图四中,运放不接负载电阻R2时的输出电压为:V1=141.419mV,接上负载电阻后的输出为:V2=141.413mV。
则:Ro=(V1-V2)×R2÷V2≈4.6mΩ。
三、实测3.1输入电阻的测试根据图一电路原理,对TLC27L4CN进行输入电阻的实测。
其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图五输入电阻实测图1图中:绿色线为输入信号,黄色线为输出信号。
输入、输出二线重合且没有失真,用福禄克“289C”数字表测外接电阻R1二端电压,情况如下图:图六输入电阻实测图2信号源输出电压为141.77mV,电阻二端的电压为6.762mV,则可得:Ri≈4×107Ω。
什么是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什么是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4e8136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4.png)
什么是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阻抗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阻抗是电子设备和电路中重要的参数。
它们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匹配。
本文将解释什么是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1.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电路或设备的输入端对外部信号源呈现的等效阻抗。
当信号源接入电路时,输入阻抗会对信号源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输入阻抗应该尽可能大,以确保电路与信号源之间的最小功率损失。
输入阻抗通常由电路的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等效阻抗来表示。
2.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是指电路或设备的输出端对外部负载或下一个级联电路呈现的等效阻抗。
当电路输出信号被传递到外部负载或下一个级联电路时,输出阻抗会对信号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输出阻抗应该尽可能小,以确保信号能够有效地传输给负载或下一个级联电路。
输出阻抗通常由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等效阻抗来表示。
3. 输入和输出阻抗的作用输入和输出阻抗在电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与信号源和负载之间的匹配有关,能够实现信号的高效传输和减少信号损耗。
适当匹配输入和输出阻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和质量。
4. 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应用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应用广泛存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例如:- 在放大器中,输入阻抗的大小能够决定放大器与信号源的匹配程度,影响信号的输入功率和电路的增益。
- 在传输线路或电缆系统中,输出阻抗对传输信号的衰减和失真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 在通信系统中,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匹配能够保证信号的高效传输和通信质量的提高。
总结:输入和输出阻抗是电路中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匹配。
适当匹配输入和输出阻抗能够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和质量。
在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电路中,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应用广泛,能够影响信号的传输和通信质量。
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阻抗匹配
![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阻抗匹配](https://img.taocdn.com/s3/m/9d06211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8.png)
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阻抗
匹配
输出阻抗
很多电路都有输出阻抗的概念,以电源举例,我们从输出这个点看进去,把电源当做一个整体,示波器测量的正负极电阻,即可得到电源电路的输出阻抗。
图片
对电源来说,输出阻抗是电源的内阻,可以将图画成下面这种形式。
图片
我们在电源上加一个负载。
图片
可以得出负载上的电压为:
从公式可以看出和是成反比的,越大,越小;可以理解为的上拉电阻,是上拉源,上拉电阻越小,上拉能力越强,越接近。
所以一般情况下,对输出电路来说,输出阻抗是越小越好。
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是针对输出电路来说的,输入阻抗是针对输入电路来说的。
下面这个图,红框内的为输入电路,为输入电压,我们将万用表接在和GND上,测量得出的电阻即为输入电路的输入阻抗,记为。
图片
那输入阻抗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看下面这个图。
作为输入,进入输入电路的点为,我们希望是无限接近的,但会
受到输入阻抗的影响。
图片
越接近0Ω,可以理解为的下拉能力越强,电压会越接近于0,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反之越大,的下拉能力越弱,会越接近于。
所以很容易得出:一般情况下,输入电路的输入阻抗是越大越好。
阻抗匹配
聊完了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那什么是阻抗匹配呢?
图片
还是前面这个图,我们已经知道,越小,越大,那什么情况下上的功率是最大的呢?
首先负载电流为:
负载上的功率为:
其中、都是定值,即是的函数,我们利用导数来求。
令这个导数为0,即可得出,当时,功率达到最大,带入功率公式可得:
上面就很好解答了球友的问题。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4cf38046b307e87101f696d0.png)
输入电阻是用来衡量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的一个性能指标。
输入电阻越大,表明放大器从信号源取的电流越小,放大器输入端得到的信号电压也越大,即信号源电压衰减的少。
因此作为测量信号电压的示波器、电压表等仪器的放大电路应当具有较大的输入电阻。
如果想从信号源取得较大的电流,则应该使放大器具有较小的输入电阻。
关键点是输入电阻是和信号源电阻是并联的关系,给信号源并联上一个非常大的电阻,假设信号源电压不变,则通过输入电阻的电流非常小,即上面所说的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非常小,与信号源并联上此输入电阻后,二者差的越大,则二者的等效并联电阻值越接近信号源电阻,从而信号源上的电压虽然有所降低,但越接近最初的值,假设输入电阻无穷大,即断路,则相当于没有给信号源并联电阻,电压就是初值,不会衰减,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信号源电压衰减的少。
输出电阻用来衡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的强弱。
当放大器将放大了的信号输出给负载电阻RL时,对负载RL来说,放大器可以等效为具有内阻Ro的信号源,由这个信号源向RL提供输出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流。
Ro称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它是从放大器输出端向放大器本身看入的交流等效电阻。
如果输出电阻Ro很小,满足R0<<RL条件,则当RL 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就可基本维持输出信号电压的恒定。
反之,如果输出电阻Ro很大,满足Ro>>RL条件,则当RL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就可维持输出信号电流的恒定。
放大器在不同负载条件瞎维持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恒定的能力称为带负载能力。
而输出电阻Ro就是表征这种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
关键点是把放大器等效为了具有内阻的信号源,而将负载并联到了信号源内阻上,这样分析同输入电阻方法相同。
共集电极放大器又称为射极跟随器,具有很大的输入电阻和较小的输出电阻(一般为几欧或几百欧)。
为了降低输出电阻值,可选用B值大的管子,较小的输出电阻,说明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负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基本可以维持输出信号电压的恒定。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什么_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什么_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325d047a8114431b90dd882.png)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什么_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简介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在很多地方都用到,非常重要。
首先,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相对的,我们先要明白阻抗的意思。
阻抗,简单的说就是阻碍作用,是广义上的等效电阻。
阻抗是电路或设备对电流的阻力,输出阻抗是在出口处测得的阻抗。
阻抗越小,驱动更大负载的能力就越高。
引入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这两个词,最大的目的是在设计电路中,要提高效率,即要达到阻抗匹配,达到最佳效果。
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含独立电源网络输出端口的等效电压源(戴维南等效电路)或等效电流源(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抗。
其值等于独立电源置零时,从输出端口视入的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有了输入输出阻抗这两个词,还可以方便两个电路独立的分开来设计。
当A电路中输入阻抗和B电路的输出阻抗相同(或者在一定范围)时,两个电路就可不作任何更改,直接组合成一个更复杂的电路(或者系统)。
由上也可以得出: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实际上就是等效电阻,单位与电阻相同。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区别输入阻抗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在同样的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如果输入阻抗很低,就需要流过较大电流,这就要考验前级的电流输出能力了;而如果输入阻抗很高,那么只需要很小的电流,这就为前级的电流输出能力减少了很大负担。
所以电路设计中尽量提高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
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7d0cd4d1b9f3f90f76c61b15.png)
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小组成员:张曦付伟奚佳毅作为衡量放大电路性能的重要指标,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进行深入探讨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和定义,它们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放大电路中的求解三方面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一、Ri,Ro的概念和定义○1Ri的概念和定义: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有一个等效电阻,称为输入阻抗。
如图所示计算方法○2Ro的概念和定义:利用等效电源定理,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内iii IUR阻相串联,这个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计算方法:1、外电阻短路,U/I2、令电压源为零,计算Ro二、Ri,Ro对电路的影响○1Ri对电路的影响Ri的大小,表明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利用率,输入阻抗越大对信号的利用率越高。
Ri的的大小决定了放大电路对前面电路的影响,输入阻抗越大,输入电流就越小,从而对前面电路的影响就越小。
Ri的大小影响多级放大电路中电压增益的大小,在计算每一级的电压增益时,后一级的输入电阻对前一级的增益有影响。
○2Ro对电路的影响Ro的大小表明了放大器受后级电路的影响程度,输出阻抗越小受后面电路的影响越小。
Ro衡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的重要指标,输出电阻越大带负载能力越大。
三、Ri,Ro在不同放大电路中的求解○1单级放大电路交流通路:○2多级放大电路交流通路:h参数等效电路:u ou i输入电阻:hie Rb R i //= 输出电阻:Re //11feo h Rc hie R ++=此外,在本例题中表现了输入阻抗对前一级电路增益的影响. 第二级的输入阻抗:))(Re//1(2L fe i R h hie R ++= 第一级的增益:hieR R h Au i c fe )//(11-=○3负反馈放大电路 对于负反馈放大器经常采用方框图法,即将实际电路分解为基本放大器A 和反馈网络B 两部分。
对于输入电路:对电压反馈,令Uo=0,对于电流反馈,令Io=0;对于输出电路:对并联反馈,令Ui=0, 对于串联反馈令Ii=0。
同相运算放大器电压增益 输入 输出阻抗
![同相运算放大器电压增益 输入 输出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dbfaa5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1.png)
同相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放大器类型,它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和增益。
在电子电路中,同相运算放大器经常用于信号放大、滤波器、比较器等功能模块中。
本文将介绍同相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等方面的内容。
一、电压增益同相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是指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在理想情况下,同相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是无穷大,也就是说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趋近于无穷大。
然而,在实际电路中,同相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并非无穷大,而是受到器件参数、工作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设计和应用同相运算放大器时需要注意其电压增益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二、输入阻抗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指其输入端口对输入信号的阻抗特性。
在理想情况下,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无穷大,也就是说输入端口对输入信号是完全开放的。
然而,在实际电路中,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受到器件参数、布局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输入阻抗并非无穷大,而是有一定的数值。
在设计和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输入阻抗。
三、输出阻抗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是指其输出端口对外部负载的阻抗特性。
在理想情况下,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是零,也就是说输出端口可以提供任意的输出电流。
然而,在实际电路中,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受到器件参数、负载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输出阻抗并非零,而是有一定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负载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出阻抗。
同相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等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对于实际电路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和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特性参数,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状态和外部器件,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对于同相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参数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电子电路应用需求。
同相运算放大器作为电子电路中常用的重要器件之一,其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的电子系统中,同相运算放大器通常用于信号放大、滤波器、比较器以及模拟计算等功能模块中,其性能特点对电路的整体性能与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5欧的跟120欧是阻抗.至于区别要了解什么是阻抗-推荐下载
![75欧的跟120欧是阻抗.至于区别要了解什么是阻抗-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a0d40b99c281e53a5902ff0f.png)
一、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二、输出阻抗无论信号源或放大器还有电源,都有输出阻抗的问题。
输出阻抗就是一个信号源的内阻。
本来,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应当为无穷大。
输出阻抗在电路设计最特别需要注意。
但现实中的电压源,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常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r的方式来等效一个实际的电压源。
这个跟理想电压源串联的电阻r,就是(信号源/放大器输出/电源)的内阻了。
当这个电压源给负载供电时,就会有电流I从这个负载上流过,并在这个电阻上产生I×r的电压降。
这将导致电源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限制了最大输出功率(关于为什么会限制最大输出功率,请看后面的“阻抗匹配”一问)。
同样的,一个理想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应该是无穷大,但实际的电路是不可能的。
三、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
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请参看输出阻抗一问),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
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U/(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74f56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8.png)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摘要:一、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概念1.输入阻抗2.输出阻抗二、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1.输入阻抗的计算2.输出阻抗的计算三、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1.输入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2.输出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正文:一、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概念在电子电路中,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描述了电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电路在输入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具体来说,当我们在电路的输入端加上一个电压源时,测量输入端的电流,这个电流与电压源的电压之比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输入阻抗= 输入端电压/ 输入端电流2.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在输出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具体来说,当我们在电路的输出端加上一个负载电阻时,测量输出端的电压,这个电压与负载电阻的电流之比就是输出阻抗。
输出阻抗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输出阻抗= 输出端电压/ 输出端电流二、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元件参数。
下面分别介绍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
1.输入阻抗的计算输入阻抗的计算方法依赖于电路的输入端电压和电流。
通常情况下,输入端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输入阻抗的公式进行计算。
2.输出阻抗的计算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依赖于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和电流。
同样,输出端电压和电流也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输出阻抗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在电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来衡量电路的质量,指导电路的设计和优化。
1.输入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输入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衡量电路的驱动能力:输入阻抗越大,说明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驱动能力越强,信号源的输出电压变化对电路的影响就越小。
- 选择合适的信号源:输入阻抗与信号源的输出阻抗相匹配,可以保证信号源的输出电压能够最大限度地驱动电路,从而提高电路的性能。
什么是电路中的输入输出阻抗
![什么是电路中的输入输出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3178d7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9.png)
什么是电路中的输入输出阻抗电路中的输入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对外界信号源或负载的适应程度。
输入阻抗是指电路输入端对外部信号源的适应程度,输出阻抗是指电路输出端对外部负载的适应程度。
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了解和理解输入输出阻抗的概念以及其计算方法十分重要。
1.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用于描述电路输入端对外部信号源的适应程度。
当外部信号源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时,信号源会产生一个电流或电压信号。
输入阻抗越高,表示电路对信号源的负载越小,能更好地保证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不会因电路输入而降低。
输入阻抗的计算方式取决于具体电路的类型和结构。
2.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用于描述电路输出端对外部负载的适应程度。
当负载连接到电路的输出端时,电路会向负载输出电流或电压信号。
输出阻抗越小,表示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越强,能更好地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输出阻抗的计算方式也与电路的类型和结构有关。
3. 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输入输出阻抗的大小对电路性能有重要影响。
如果输入阻抗太小,会导致信号源输出电压降低,从而减弱信号的传输,甚至产生信号失真。
如果输出阻抗太大,会导致电路对负载输出电流减小,无法满足负载的需求。
因此,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阻抗。
4. 输入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输入输出阻抗的计算方法因电路类型而异。
以简单的电阻电路为例,输入阻抗等于电阻的阻值,而输出阻抗则等于电阻的阻值。
对于更复杂的电路,如放大器电路或滤波器电路,需要利用更复杂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这可能涉及到阻抗转换、输出阻抗等效电路模型等。
总结:电路中的输入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对外界信号源或负载的适应程度。
输入阻抗描述了电路输入端对信号源的适应程度,而输出阻抗描述了电路输出端对负载的适应程度。
输入输出阻抗的大小对电路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阻抗值。
阻抗的计算方法与电路类型和结构有关,需要利用电路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了解和理解输入输出阻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电路设计和分析至关重要。
运算放大器常见参数解析
![运算放大器常见参数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56c7d22cc58bd63186bd52.png)
运放常见参数总结1.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Input Impedance And Output Impedance)一、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二、输出阻抗无论信号源或放大器还有电源,都有输出阻抗的问题。
输出阻抗就是一个信号源的内阻。
本来,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应当为无穷大。
输出阻抗在电路设计最特别需要注意但现实中的电压源,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常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r的方式来等效一个实际的电压源。
这个跟理想电压源串联的电阻r,就是(信号源/放大器输出/电源)的内阻了。
当这个电压源给负载供电时,就会有电流I从这个负载上流过,并在这个电阻上产生I×r的电压降。
这将导致电源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限制了最大输出功率(关于为什么会限制最大输出功率,请看后面的“阻抗匹配”一问)。
同样的,一个理想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应该是无穷大,但实际的电路是不可能的三、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
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请参看输出阻抗一问),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
阻抗计算驻波比
![阻抗计算驻波比](https://img.taocdn.com/s3/m/864807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8.png)
阻抗计算驻波比驻波比(Standing Wave Ratio,SWR)是用来衡量传输线上信号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驻波比是评估天线系统匹配程度的关键参数。
而阻抗则是影响驻波比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阻抗计算驻波比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阻抗。
阻抗是指电路对交流信号的阻碍程度,是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比值。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阻抗一般分为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信号从发射源进入传输线时,传输线对信号的阻碍程度;输出阻抗则是指信号从传输线输出到负载时,传输线对信号的阻碍程度。
阻抗匹配是指发射源、传输线和负载之间的阻抗相互匹配,以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驻波比越小表示阻抗匹配越好,信号传输质量越高。
驻波比的计算公式如下:SWR = (1 + Γ) / (1 - Γ)其中,SWR表示驻波比,Γ表示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上反射的程度,其数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当传输线上存在反射时,反射系数不为0,驻波比也会增大。
在计算驻波比时,我们需要知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Z0)和负载的阻抗(LoadImpedance,ZL)。
特性阻抗是指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之比,是传输线的固有属性,常用单位为欧姆(Ω)。
负载阻抗是指信号输入到负载时,负载对信号的阻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传输线类型有同轴电缆和微带线。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一般为50Ω或75Ω,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则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确定。
负载阻抗也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来确定,常见的有50Ω和75Ω。
当传输线上存在反射时,反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Γ = (ZL - Z0) / (ZL + Z0)其中,ZL表示负载阻抗,Z0表示特性阻抗。
根据反射系数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驻波比。
以计算同轴电缆驻波比为例,假设特性阻抗为Z0,负载阻抗为ZL。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反射系数Γ。
输入阻抗有什么意义
![输入阻抗有什么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7cf7c8f90f76c661371ae1.png)
输入阻抗有什么意义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在双口网络(零初始条件和不含内部独立电源)同一端口上的端电压U1和电流I1的比值。
又称策动点阻抗:
如果这一端口是与信号源相接的端口,这时的输入阻抗可以看作是信号源的等效负载阻抗;如果这一端口是信号从网络中输出的端口,这时,可以把输入阻抗看成是新的等效电源的内阻,而网络的负载阻抗也就是这一等效电源的负载。
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与网络参数和它的负载有关。
例如,若负载阻抗为ZL,则用A参数表示的输入阻抗为:。
关于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理解
![关于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a52e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2.png)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在同样的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如果输入阻抗很低,就需要流过较大电流,这就要考验前级的电流输出能力了;而如果输入阻抗很高,那么只需要很小的电流,这就为前级的电流输出能力减少了很大负担。
所以电路设计中尽量提高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电压源驱动的电路所谓电压源驱动,可以理解为没有内阻且总是充满能量的恒压电池作为能量源,给负载供电。
一个类似于能量源的电压源U,加到负载的两端,产生的电流I,那么负载的阻抗Rin就是U/I。
负载上消耗的功率P=UI=U/Rin,由公式可知,这里的Rin总是起到减少电流I的作用,Rin越大,负载消耗的能量就越小;这里负载的阻抗就是负载的输入阻抗。
▪电流源驱动的电路与电压源驱动的电路正好相反,电流源驱动可以理解为一个电流恒定的能量源I,给负载供电。
由欧姆定律可知,产生的电压为U=I*Rin,负载消耗的功率为P=U*I=I*I*Rin,由公式可知,这里负载输入阻抗Rin起到增大功率的作用,恒流源驱动的电路,电阻越大,负载两端电压越高,消耗的功率越大。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 含独立电源网络输出端口的等效电压源(戴维南等效电路)或等效电流源(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抗。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792aa0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c.png)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功率放大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在音频和射频领域广泛应用。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是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及其影响。
一、功率放大器的定义和应用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高的功率水平,以驱动负载。
它在音频系统、广播电视、无线通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功率放大器的种类繁多,包括晶体管放大器、管子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等。
二、输出阻抗的概念和作用输出阻抗是指功率放大器在输出端口的阻抗特性。
它决定了功率放大器能够驱动的负载类型和效果。
输出阻抗可以分为负载内部阻抗和负载外部阻抗两部分。
负载内部阻抗是指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内部的等效电阻,负载外部阻抗是指连接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外部负载的阻抗。
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特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特性与其工作方式和设计有关。
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具有不同的输出阻抗范围。
通常情况下,输出阻抗较低的功率放大器能够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和更好的线性度。
输出阻抗较高的功率放大器则适用于特定的负载匹配需求。
四、输出阻抗对功率放大器的影响1. 负载匹配: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需要与负载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如果输出阻抗和负载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的反射和功率损失。
2. 功率传输效率:输出阻抗较低的功率放大器能够减小信号反射和功率损失,实现更高的功率传输效率。
3. 线性度:输出阻抗的变化会引起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影响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质量。
五、控制和优化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为了控制和优化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输出匹配电路:通过设计合适的输出匹配电路,使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与负载阻抗相匹配。
2. 反馈技术:使用反馈技术可以改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以提高线性度和稳定性。
3. 负载线性化:通过添加负载线性化电路或采用特殊的负载来改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特性。
六、总结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路基础原理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与输入输出特性
![电路基础原理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与输入输出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9cd3b9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7.png)
电路基础原理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与输入输出特性在电子领域中,三极管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它的放大倍数以及输入输出特性对于电路的设计与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与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其原理进行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电子设备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增益倍数。
对于三极管来说,其放大倍数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衡量:电流放大倍数和电压放大倍数。
电流放大倍数是指三极管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
一般来说,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很高,可以达到几十到上百倍。
这意味着输入电流很小时,通过三极管放大后的输出电流会相应增大,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而电压放大倍数则是指三极管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
与电流放大倍数不同,三极管的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较低,一般在几十到数百之间。
这是因为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对其电压放大倍数有较大的影响。
当基极电流较大时,电压放大倍数会有所下降。
因此,在实际电路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电流放大倍数和电压放大倍数,以达到最佳的放大效果。
除了放大倍数,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输入特性主要包括输入阻抗和输入电流,而输出特性则包括输出阻抗和输出电流。
输入阻抗是指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阻抗程度。
三极管的输入阻抗较高,一般在几十到上千欧姆之间。
这意味着三极管对于输入信号的负载影响较小,不会对输入信号带来太大的衰减。
而输入电流则是指三极管需要的电流大小。
三极管的输入电流通常很小,一般在几微安到几毫安之间。
因此,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匹配合适的电阻来控制输入电流,以满足电路的工作要求。
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对输出信号的阻抗程度。
三极管的输出阻抗较低,一般在几十到上百欧姆之间。
这使得三极管可以与其他电路或器件有效地耦合,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输出电流则是指三极管输出的电流大小。
三极管的输出电流一般较大,几倍甚至更多倍于输入电流。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合理匹配电阻和电源,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
运放输入阻抗和类别
![运放输入阻抗和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6ad5d5a9b14e852458fb5780.png)
运放输入阻抗和类别一、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1)首先,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相对的。
阻抗,简单的说就是阻碍作用,甚至可以说就是电阻,即另一层意思上的等效电阻。
引入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最大的目的是在设计电路中提高效率,即要达到阻抗匹配,达到最佳效果。
阻抗匹配可以这样简单了解:假设一个电路中R为负载电阻,r为电源E的内阻,E为电压源。
由于r的存在,当R很大时,电路接近开路状态;而当R很少时接近短路状态。
显然负载在开路及短路状态都不能获得最大功率。
根据式: P=I2R=(ER+r )2R= E24r+R−r2R从上式可看出,当R=r时此时负载所获取的功率最大。
所以,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负载将获得最大功率。
这就是电路阻抗匹配的基本原理。
(2)输入输出阻抗都跟电路的具体设计有关。
这里先提供几条经验:1、阻抗匹配时负载可以得到最大的信号功率。
2、阻抗匹配时效率不一定最高。
3、前级输出阻抗大于后级输入阻抗时,传输效率变低,传输功率小于最大值。
4、前级输出阻抗小于后级输入阻抗时,传输效率变高,传输功率也小于最大值。
5、输入阻抗一般是高些为好,这样对前级输出要求不严格。
6、输出阻抗一般是低些为好,这样负载适应性强,负载能力强。
7、输入阻抗高往往易受到干抗,所以需要特别的设计(例如屏蔽)。
8、输出阻搞太低往往也受到元器件、传输导线和电源限制。
例如:有些功放的输出阻抗可以低到2Ω,再低的话已经没有意义(导线损耗反而成主要问题)。
二、ttl/coms型器件按导电类型不同,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两类。
前者频率特性好,但功耗较大,而且制作工艺复杂,绝大多数模拟集成电路以及数字集成电路中的TTL、ECL、HTL、LSTTL、STTL型属于这一类。
后者工作速度低,但输人阻抗高、功耗小、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集成,其主要产品为MOS型集成电路。
MOS电路又分为NMOS、PMOS、CMOS型。
(1)不同类型,不同工艺的器件其输入和输出阻抗也不同。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a5ae7d85aaea998fcd220e1c.png)
输入电阻是用来衡量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的一个性能指标。
输入电阻越大,表明放大器从信号源取的电流越小,放大器输入端得到的信号电压也越大,即信号源电压衰减的少。
因此作为测量信号电压的示波器、电压表等仪器的放大电路应当具有较大的输入电阻。
如果想从信号源取得较大的电流,则应该使放大器具有较小的输入电阻。
关键点是输入电阻是和信号源电阻是并联的关系,给信号源并联上一个非常大的电阻,假设信号源电压不变,则通过输入电阻的电流非常小,即上面所说的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非常小,与信号源并联上此输入电阻后,二者差的越大,则二者的等效并联电阻值越接近信号源电阻,从而信号源上的电压虽然有所降低,但越接近最初的值,假设输入电阻无穷大,即断路,则相当于没有给信号源并联电阻,电压就是初值,不会衰减,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信号源电压衰减的少。
输出电阻用来衡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的强弱。
当放大器将放大了的信号输出给负载电阻RL时,对负载RL来说,放大器可以等效为具有内阻Ro的信号源,由这个信号源向RL提供输出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流。
Ro称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它是从放大器输出端向放大器本身看入的交流等效电阻。
如果输出电阻Ro很小,满足R0<<RL条件,则当RL 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就可基本维持输出信号电压的恒定。
反之,如果输出电阻Ro很大,满足Ro>>RL条件,则当RL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就可维持输出信号电流的恒定。
放大器在不同负载条件瞎维持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恒定的能力称为带负载能力。
而输出电阻Ro就是表征这种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
关键点是把放大器等效为了具有内阻的信号源,而将负载并联到了信号源内阻上,这样分析同输入电阻方法相同。
共集电极放大器又称为射极跟随器,具有很大的输入电阻和较小的输出电阻(一般为几欧或几百欧)。
为了降低输出电阻值,可选用B值大的管子,较小的输出电阻,说明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负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基本可以维持输出信号电压的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二、输出阻抗
无论信号源或放大器还有电源,都有输出阻抗的问题。
输出阻抗就是一个信号源的内阻。
本来,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应当为无穷大。
输出阻抗在电路设计最特别需要注意。
但现实中的电压源,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常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r的方式来等效一个实际的电压源。
这个跟理想电压源串联的电阻r,就是(信号源/放大器输出/电源)的内阻了。
当这个电压源给负载供电时,就会有电流I从这个负载上流过,并在这个电阻上产生I×r的电压降。
这将导致电源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限
制了最大输出功率(关于为什么会限制最大输出功率,请看后面的“阻抗匹配”一问)。
同样的,一个理想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应该是无穷大,但实际的电路是不可能的
三、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
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请参看输出阻抗一问),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
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U/(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
负载R上的电压为:Uo=IR=U/[1+(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大,则输出电压Uo越高。
再来计算一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P=I2×R=[U/(R+r)]2×R=U2×R/(R2+2×R×r+r2)
=U2×R/[(R-r)2+4×R×r]
=U2/{[(R-r)2/R]+4×r}
对于一个给定的信号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负载电阻R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
注意式中[(R-r)2/R],当R=r时,[(R-r)2/R]可取得最小值0,这时负载电阻R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max=U2/(4×r)。
即,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
对于纯电阻电路,此结论同样适用于低频电路及高频电路。
当交流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结论有
所改变,就是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扼匹配。
在低频电路中,我们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问题,只考虑信号源跟负载之间的情况,因为低频信号的波长相对于传输线来说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短线”,反射可以不考虑(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线短,即使反射回来,跟原信号还是一样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选择跟信号源内阻匹配的电阻R。
有时阻抗不匹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例如一些仪器输出端是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设计的,如果负载条件改变了,则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性能,这时我们也会叫做阻抗失配。
在高频电路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反射的问题。
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传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
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不相等(即不匹配)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
为什么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反射以及特征阻抗的求解方法,牵涉到二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在这里我们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参看电磁场与微波方面书籍中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也叫做特性阻抗)是由传输线的结构以及材料决定的,而与传输线的长度,以及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均无关。
例如,常用的闭路电视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75Ω,而一些射频设备上则常用特征阻抗为50Ω的同轴电缆。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传
输线是特性阻抗为300Ω的扁平平行线,这在农村使用的电视天线架上比较常见,用来做八木天线的馈线。
因为电视机的射频输入端输入阻抗为75Ω,所以300Ω的馈线将与其不能匹配。
实际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电视机的附件中,有一个300Ω到75Ω的阻抗转换器(一个塑料封装的,一端有一个圆形的插头的那个东东,大概有两个大拇指那么大)。
它里面其实就是一个传输线变压器,将300Ω的阻抗,变换成75Ω的,这样就可以匹配起来了。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特性阻抗跟我们通常理解的电阻不是一个概念,它与传输线的长度无关,也不能通过使用欧姆表来测量。
为了不产生反射,负载阻抗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如果阻抗不匹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如果不匹配,则会形成反射,能量传递不过去,降低效率;会在传输线上形成驻波(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些地方信号强,有些地方信号弱),导致传输线的有效功率容量降低;功率发射不出去,甚至会损坏发射设备。
如果是电路板上的高速信号线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震荡,辐射干扰等。
当阻抗不匹配时,有哪些办法让它匹配呢?第一,可以考虑使用变压器来做阻抗转换,就像上面所说的电视机中的那个例子那样。
第二,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容或电感的办法,这在调试射频电路时常使用。
第三,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阻的办法。
一些驱动器的阻抗比较低,可以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高速信号线,有时会串联一个几十欧的电阻。
而一些接收器的输入阻抗则
比较高,可以使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485总线接收器,常在数据线终端并联120欧的匹配电阻。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阻抗不匹配时的反射问题,我来举两个例子:假设你在练习拳击——打沙包。
如果是一个重量合适的、硬度合适的沙包,你打上去会感觉很舒服。
但是,如果哪一天我把沙包做了手脚,例如,里面换成了铁沙,你还是用以前的力打上去,你的手可能就会受不了了——这就是负载过重的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反弹力。
相反,如果我把里面换成了很轻很轻的东西,你一出拳,则可能会扑空,手也可能会受不了——这就是负载过轻的情况。
另一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看不清楼梯时上/下楼梯,当你以为还有楼梯时,就会出现“负载不匹配”这样的感觉了。
当然,也许这样的例子不太恰当,但我们可以拿它来理解负载不匹配时的反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