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类型和结构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一《细胞类型和结构》课件
流动镶嵌模型(如图)
糖被(保护、润 滑、细胞识别)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 分子或排布在其两侧,或嵌插于其中,或贯穿整体。
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的分布:镶于表面;嵌入里面;贯穿整个双分子层
3、膜的结构特点:结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来分析
思考:上面几个图片 细胞的类型相同吗?
一、细胞的类型
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顺序,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DNA
鞭毛 纤毛
核糖体
注:植物细胞 还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较小(1~10µm) 较大(10~100µm) 基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纤维素和果胶 本 细胞膜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似 结 细胞质 只有分散的核糖 构 有各种细胞器 体, 无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 只有核区, 有核膜,具有真正 或拟核 有DNA, 称为拟核 的细胞核 代表生物 细菌, 放线菌, 蓝藻, 绝大多数生物, 包 支原体, 衣原体 括动物, 植物, 真菌
材料三:1925年科学家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红细 胞的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并测定脂质单层分子 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铺展面积为红细胞表 面积的两倍。 思考:分析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Ⅰ、细胞膜的结构: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结构: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三明治”模型: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细胞膜清晰的暗—亮— 暗的三层结构。因此,他提出假说:所有的生物膜都是 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 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 膜作为一个单位看待,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科学家对于生物膜是静态 的观点提出质疑:如果是这样,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 以实现,就连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都不好解释。
细胞的类型讲义和结构
核膜由 双层膜 构成,上有 核孔 ,并分布着 多种酶。核膜的作用是将细胞质与核内物质隔开 核孔是 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 道(如:核内外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的交换)
核仁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膜包围。与核糖 体RNA的合成有关,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 细胞中,核仁通常较大。在细胞有丝分裂 过程中,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细胞质
❖ 细胞质是指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 部分,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水、无机盐、 脂质、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和 酶等。
❖ 细胞质基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代谢 反应的场所和所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 酸等,也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 细胞质基质还能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和 运动,以及细胞器的运转等。
观察P81图,了解核仁的变化情况。
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 物质,由 DNA 和蛋白质 组成。染色质 呈细长的丝状;在细胞分裂期经高度螺旋 化等过程就形成染色体。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
细胞核的作用
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NA的 主要场所,也是细胞遗传特性 和细 胞代谢的 的控制中心。
细胞膜 有
有
细胞壁
主由糖类和蛋白质 主要是植物细胞,主要由 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纤维素和果胶
结构
内部结构比较简单 比原核细胞复杂,有许多 以膜为基础的复杂结构
种类(举例) 蓝藻、细菌等
细胞膜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精品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知识点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质和细胞器 ❖ 细胞核 ❖ 生物膜系统
3.2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1)201012
弧菌 螺菌
生物
细胞结 构生物
原核 生物
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 蓝藻----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鱼腥藻、
地木耳、发菜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核 生物
蓝藻细胞模式图
蓝藻包括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地木耳 和发菜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等
原核 生物 细胞 结构 生物 真核 生物 细菌 蓝藻 放线菌
化学组成
磷脂、蛋白质、糖类
分子结构
结构特点
流动镶嵌膜型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要功能 保护、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参与物质交换
染色剂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活细胞不会被染色;
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染色剂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细胞是 否被染色来细胞是否具有活力。
细胞壁与细胞膜
组成成分 通透性
细胞壁 纤维素、果胶 全透性 脂质、蛋白质、 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 多糖
功能
保护、支持 分隔、控制、 信息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2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1课时)
本节聚焦
1、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概述细胞膜的结构域功能。 3、知道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回顾:细胞学说的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
1.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魏尔肖
3.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的概念: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
细胞生物类型
支原体 衣原体 原核 细菌 生物 蓝藻 放线菌 霍乱弧菌 破伤风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结核杆菌
细胞生物学全套ppt课件(共277张PPT)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结合激光扫描和共聚焦技术,实现三 维重建和动态观察,用于研究细胞内 分子定位和相互作用。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通过电磁透镜 成像,可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如透 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应用
DNA重组技术
通过体外操作DNA片段,实现基因克隆、表达和调控研究,用于 解析基因功能和调控网络。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肿瘤发生。因此,深入研究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和机制对于理解细胞增殖、分化和癌变等生物学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
06
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
细胞分化类型和影响因素
细胞分化类型 多能干细胞分化
专能干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类型和影响因素
01
终末分化细胞
02
影响因素
基因表达调控
03
系。
蛋白质组学技术
利用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等方 法,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相 互作用和修饰等,揭示蛋白质在
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学 和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发现新的基因、蛋白质和调 控网络及其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的
关系。
THANKS
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机制
被动运输
01
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顺
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主动运输
02
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方式,需要消耗能
量,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膜泡运输
03
包括出胞和入胞两种方式,通过膜泡的形成和移动来实现物质
的跨膜运输。
膜蛋白功能及其调控
细胞生物学课件(共137张PPT)
DNA存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gene type)。
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入细胞内DNA 遗传信息的表达。
病毒中,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Section 1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别表示为: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 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
核小体的性质及结构要点示意图(引自等)
在用微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时,反应早期可得到166bp的片段,但不稳定;进一步降解则得到146bp片段,
比较稳定。推测可能原因是失去H1后,DNA两端各有10bp的DNA,易被核酸酶作用而降解。
Chromatin Packing
Chromatin Packing
Section 3 基因与基因组
• 基因:表达一种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 本单位。
• 基因组:是指某种生物所包含的全套基
因。
人类基因组的C值在3*109 bp ; 病毒含 103~105bp;细菌含105~107bp;
基因与蛋白质
(1)铺展染色质的电镜观察
Isolated from interphase nucleus: 30nm thick Chromatin unpacked, show the nuclesome
(2)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部分酶解片
段检测结果
(3)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 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
五、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
基因组的维持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染色质结构及其调控 DNA的复制 、修复和转座
1
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入细胞内DNA 遗传信息的表达。
病毒中,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Section 1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别表示为: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 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
核小体的性质及结构要点示意图(引自等)
在用微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时,反应早期可得到166bp的片段,但不稳定;进一步降解则得到146bp片段,
比较稳定。推测可能原因是失去H1后,DNA两端各有10bp的DNA,易被核酸酶作用而降解。
Chromatin Packing
Chromatin Packing
Section 3 基因与基因组
• 基因:表达一种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 本单位。
• 基因组:是指某种生物所包含的全套基
因。
人类基因组的C值在3*109 bp ; 病毒含 103~105bp;细菌含105~107bp;
基因与蛋白质
(1)铺展染色质的电镜观察
Isolated from interphase nucleus: 30nm thick Chromatin unpacked, show the nuclesome
(2)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部分酶解片
段检测结果
(3)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 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
五、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
基因组的维持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染色质结构及其调控 DNA的复制 、修复和转座
1
细胞ppt课件
物质分解
细胞内的分解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 成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 酸。这些小分子可以进一步参与细胞 代谢或作为能量来源。
能量代谢
能量捕获
细胞通过光合作用或摄取食物等 方式获取能量,主要以化学能形 式存储在ATP等分子中。
能量转换
细胞内的代谢反应将原始能量转 换为可被细胞利用的化学能,如 ATP中的化学能。
细胞ppt课件
目录
• 细胞概述 • 细胞功能 • 细胞代谢 • 细胞与疾病 • 细胞研究与应用
01
细胞概述
Chapter
细胞定义
总结词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详细描述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自 我复制、代谢和遗传等能力,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干细胞研究与治疗
干细胞特性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用于替代病变或衰老的组织,恢复人体功能。
干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的分化特性,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目前,干细胞治疗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如糖尿病、帕 金森病等。
细胞疗法与药物研发
细胞疗法
利用健康或特定的细胞来替代或修复病变细胞,以改善或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细胞疗法为许多难治 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植物和某些微生物通过光 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 能,合成有机物。
呼吸作用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 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 细胞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 。
ATP合成与利用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中心是 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分 别负责ATP的合成与利用 。
细胞分裂与繁殖
有丝分裂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将遗传物 质平均分配至两个子细胞中,保
细胞内的分解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 成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 酸。这些小分子可以进一步参与细胞 代谢或作为能量来源。
能量代谢
能量捕获
细胞通过光合作用或摄取食物等 方式获取能量,主要以化学能形 式存储在ATP等分子中。
能量转换
细胞内的代谢反应将原始能量转 换为可被细胞利用的化学能,如 ATP中的化学能。
细胞ppt课件
目录
• 细胞概述 • 细胞功能 • 细胞代谢 • 细胞与疾病 • 细胞研究与应用
01
细胞概述
Chapter
细胞定义
总结词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详细描述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自 我复制、代谢和遗传等能力,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干细胞研究与治疗
干细胞特性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用于替代病变或衰老的组织,恢复人体功能。
干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的分化特性,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目前,干细胞治疗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如糖尿病、帕 金森病等。
细胞疗法与药物研发
细胞疗法
利用健康或特定的细胞来替代或修复病变细胞,以改善或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细胞疗法为许多难治 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植物和某些微生物通过光 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 能,合成有机物。
呼吸作用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 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 细胞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 。
ATP合成与利用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中心是 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分 别负责ATP的合成与利用 。
细胞分裂与繁殖
有丝分裂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将遗传物 质平均分配至两个子细胞中,保
细胞结构与细胞-PPT
微管和微丝
微管:秋水仙素和紫杉醇 微丝:细胞松弛素和鬼笔环肽
3、2、10 细胞壁包被着植物 细胞
细胞壁就是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得具有一定硬 度和弹性得薄层,由原生质体分泌得物质构成, 属于非生活得部分。
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支持得作用,使细胞保 持一定得形状和相对稳定得外在环境。细胞壁 本身结构疏松,外界物质可通过细胞壁进入细 胞中。
胞间层
黄麻拔下后要放在水里浸泡,叫“沤麻”,就 就是利用细菌产生得果胶酶将纤维细胞间得 果胶质溶解成分离得纤维细胞。
初生壁(primary wall)
细胞生长过程中,原生质体分泌出纤维素、 半纤维素、果胶质附加在中层得两侧,构成 初生壁。
初生壁薄,厚1-3μm,富有弹性,可塑空间大, 适应细胞生长时体积得增大。
➢ 细胞壁 ➢ 叶绿体 ➢液 泡
植物细胞特有得
➢ 中心体 --- 动物细胞特有得(某些 低等植物也含有)
3、2 真核细胞得结构
➢ 细胞核就是真核细胞得控制中心 ➢ 内质网与核糖体 ➢ 高尔基体 ➢ 溶酶体起消化作用 ➢ 液泡有多种功能 ➢ 线粒体和质体 ➢ 微体 ➢ 细胞骨架
3、2、1 细胞核就是真核细胞得控 制中心
核被膜 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
• 核被膜由两层膜组成。 • 外膜:面向胞质,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与内
质网相连 • 内膜:面向核质,表面无核糖体颗粒,有核纤
层得结合位点 • 两层膜之间为宽约10~50nm得核周腔。
核被膜
核孔
外膜 内膜
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
• 染色质 (chromatin) 间期细胞内由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得线性复合结构
细胞得发现
❖ 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胡克用她自制得 显微镜观察切成薄片得软木,发现软木就 是由紧密排列得蜂窝状小室所组成。她 把这些小室定名为“细胞”(cell)。
第3章 第1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细胞膜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随堂闯关
1.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 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2.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 是( D )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细胞膜的选择性 D.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壁
37℃、40min
细胞融合初期
细胞融合
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保护作用 细胞膜将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
维持了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细胞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
境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信息交流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
结构和功能相关。 由于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既是一个“封 闭”的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绘图活动: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 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空气
水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 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 子。发现单分子层面积恰是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
结构
比较简单
相当复杂
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 胞核,有染色体。
没有核膜包围的典 细胞核 型细胞核,拟核中 有环状DNA分子。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各种复杂细胞器
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 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 样的: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
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共16张PPT)
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
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3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自主探究】 B
)
【规范解答】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示意图中的DNA分散分布于细胞 中,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应为原核细胞;A、C、D均为真核细胞, 有成形的细胞核。
生 物 细 胞 结 构
葡萄球菌 破伤风杆菌 乳酸杆菌 原核 如 大肠杆菌 生物 肺炎双球菌 结核杆菌
真核 细胞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 所有动物、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等) 真菌(如:酵母菌、食用菌、霉菌)
真、原核生物的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3)如何判断细菌:
鞭毛 纤毛
核糖体
10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大小 基 细胞壁 本 细胞膜 结 构 细胞质 细胞核 代表生物 原核细胞
较小(1~10µm) 有(支原体除外)
真核细胞
较大(10~100µm)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 动物细胞无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似 有各种细胞器
只有分散的核糖体, 无其 他细胞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 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称 有核膜,有核仁。 为拟核。无核膜,无核仁。 细菌, 放线菌, 蓝藻, 支原体, 绝大多数生物, 包括动物, 衣原体 植物, 真13
细胞和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非细胞结构:病毒(如:噬菌体、SARS) 支原体 衣原体 原核 细菌 细胞 蓝藻 放线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 运动
3、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
的是:
〔 D〕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自由扩散 D 细胞膜的流动性
4、与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
息传递和血型决定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推测
连续的脂质双分子层组成膜的主体,磷脂的非 极性端朝向膜内侧,极性端朝向膜外两侧,蛋 白质以单层肽链的厚度,通过静电作用与磷脂 极性端相结合,从而形成蛋白质—磷脂—蛋白 质的三层结构,称之为单位膜,生物膜的结构 是静止的、不变的。
糖蛋白 蛋白质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
(三)细胞膜的结构
基本骨架: 磷脂双分子层 排列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经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
未经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以及所有的大分 子物质不能够通过
特 性: 选择透过性
信息交流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 构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数量越多。
• (一)细胞膜的制备: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
• (二)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思考:上面几个图片 细胞的类型相同吗?
一、细胞的类型
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顺序,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100µm)
基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纤维素和果胶
本 细胞膜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似
结 构
苏教版
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制作人:姜涛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聚光器 反光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以及观察的植物细胞图
电 子 显 微 镜
电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细胞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细胞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细胞结构。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细胞结构。
〔A〕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1) (7) (8)
2.下列生物结构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D) A.支原体 B.蓝藻 C.细菌 D.霉菌
二、细胞的结构
国家的边界? 人体的边界?
细胞的边界?
细胞膜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思考:选取何种细 胞作为研究细胞膜 的材料呢?
(一)细胞膜的制备
• 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
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层分子层的面积
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亲水端
疏水端
推测 细胞膜由双层脂质物质组成
实验三:Danielle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 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 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 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
推测
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磷脂、胆固醇) (50%)
细胞膜
蛋白质
(40%)
糖类
(2%~10%)
蛋白质和磷脂的位置关系如何呢?
实验四: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清 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构 厚约7.5 nm,它由厚约3.5 nm的双层脂质分 子和内外表面各为厚约2 nm的蛋白质构成。
• (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四)细胞膜的功能:保护作用、控制物质交换 (选择透过性)、信息交流
课堂检测
1、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
〔C〕
(A)蛋白质分子和磷酸分子(B)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D)脂类分子和糖分子。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 D〕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蛋白质分子
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外表面: 糖蛋白
实验五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标 记 的 抗 体
红 色 荧 光
人细胞
人鼠杂交细胞
标 记 的 抗 体
绿 色 荧 光
分析:
细胞融合
37℃、 40min
细胞融合初期
细胞融合
鼠细胞
•为什么最后两种颜色会均匀分布? •该实验反映了细胞膜有什么特点?
细胞器
只有分散的核糖 体, 无其他细胞器
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 只有核区, 有核膜,具有真正 或拟核 有DNA, 称为拟核 的细胞核
代表生物 细菌, 放线菌, 蓝藻, 绝大多数生物, 包 支原体,衣原体等 括动物, 植物, 真菌
例题
•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1)蓝藻 (2) 酵母菌 (3)草履虫 (4)小球藻 (5)水绵 (6)根霉菌 (7)葡萄球菌 (8)放线菌
(四)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举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也能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 流动性。
(五)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保护作用
细胞膜将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 维持了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物质交换
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有选择地从周围 环境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 膜结构的细胞器,
所有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怎样制备呢?
洗涤和离心
纯净的细胞膜
细胞膜成分的发现史
实验一:1885年,奥夫顿在研究各种未受 精卵细胞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 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 困难 。
推测
细胞膜由脂质物质组成
实验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