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功正《阿里山纪行》课文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功正《阿里山纪行》课文解析
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
说:“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把它作为合唱的歌曲。”我一听,心里一动
....,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这首歌在大陆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荡起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段析】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为行文定下抒情基调。通过两岸人民各自最爱的歌曲,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我一听,心里一动”“宴席上便轻轻回荡起两支歌的旋律”等语句,亲切、自然,给读者一种温馨和美的感受。
第一部分: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市的融洽场面。
【品味】“台北市……”一句是起始部分,概括地叙述了本自然段的内容,交代了地点和缘由。
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心里一动”说明两岸人民心灵相通,由乐曲牵动起浓浓的爱国情怀,为下文作铺垫。
不到阿里山
...,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未必是说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40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小火车车头和车厢均着红色,在葱郁如染的乱山丛中显得分外醒目。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见到。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还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这条铁道和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登山铁道,秘鲁安第斯山铁道,并称世界三大登山铁道。阿里山海拔2 274米。这条登山铁道全长近72公里,途
中有49个隧道,80座桥梁,堪称“云端铁道”。穿过莽莽林
...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还
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
....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
....。山岚云气
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
..。在自然生态上,
..,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
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那也是一个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售票和人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间有一种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段析】这一自然段先以设问句表明中心;接着交代了进山的路线和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重点说明“古式小火车”所表现出来的“思古幽情”;之后描绘的“莽莽林海”“云雾浓稠”“山岚云气”等特有景观,给人以幽深、清凉、神奇之感,写出了阿里山的“幽深”特点。“古典文化”是作者初进山林的总体感受,也反映了台湾人发展旅游的观念。这一自然段行文自然、流畅,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的美感,疏朗有致,严谨活泼。
【品味】描写进阿里山的过程,侧重写进山时独特的感觉,突出幽深的特点与不寻常的氛围。
“阿里山”一词,提出了本文的中心内容,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要叙述的问题
上来。
“这倒……”一句照应上文的歌曲《高山青》,再次表明全文的中心。
作者措辞严谨,提出“祖国”,以此来增进两岸同胞的亲切感。
“莽莽林海”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广阔无边,给读者气象宏大之感。
“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描绘出了幽深的自然景观;语言简练、生动、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
“山下……”一句,运用对比,写出了由于“景幽”而产生的感受差异,增强了感染力。
“温度”“力度”写出了作者进山时的独特感受。
“这或许……”一句作者以议论的笔触谈自己的观点,赞美台湾人独特的旅游观念,体现文章的中心。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我自小练过脚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但是,陪同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加之一般车辆不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
..”。为避开进山的门卫检查,救护队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处,他
们把车子停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
..,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段析】先以一句设问呼应上一自然段段首:“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使各自然段之间衔接自然,又使中心深入了一步:重点描写阿里山的灵魂——神木。本自然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品味】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
“却”表转折,说明“创收”是不正规行为,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此事不认同的态度。
“然后”引出下文作者在深山处的观赏和感受。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叫姊妹潭,传说曾有
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殉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
..,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
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
【段析】本自然段写潭水清澈。写潭水先写亮度,然后再以生动、优美的笔墨描绘了潭水的“清澈透亮”和水木相映的美景。语言洗练、生动,令人如醉如痴,心驰神往。
【品味】以“明镜”来比喻潭水的“清澈透亮”,以“水墨画”比喻水木相映的美景。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
..的声音,
..、如蝇
..、如蚊
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段析】本自然段写了林区的宁静。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方法;句式骈散结合,节奏疏密有致,富有音乐美;综合调动多种感官,使人身临其境,如听其音,如闻其气,使读者对阿里山的美景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