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世界经济发展贸易地理论文
地理环境因素对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摘要: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的热带雨林区,南接新加坡,北连泰国,西面为马六甲海峡,东面为南中国海。
距英国伦敦约13小时航程。
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其全部疆域由连接东南亚大陆的马来西亚半岛和位于婆罗州的沙巴和沙捞越组成,马来西亚拥有着温暖和湿润的气候,终年温度大致介于22-32摄氏度。
被称为热带天堂。
白天气暧而夜间清凉,微风吹拂,气候怡人。
全年多是晴朗,凉爽或偶尔多云。
最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国家向来没有自然灾害,与地震、火山、海哮、飓风、龙卷风等天灾无缘。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国家导向与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
国家透过宏观经济计划,在指引经济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拥有亚洲的一个最佳的经济纪录,国内生产总值从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长6.5%,2007年,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三大经济体,并且依据购买力平价是全球第29位的经济体。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11年3月2日公布,2010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为7.2%,高于市场预期,为2000年以来的10年中最高增长幅度。
关键词: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东南亚大陆气候经济影响一.马来西亚的地理1.简介马来西亚,简称大马(马来语:Malaysia)东南亚的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是一个由十三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面积有329,845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之间有南中国海相隔着: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接壤;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国则地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之间,由于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故马来西亚的气候属于亚洲热带型雨林气候。
首都吉隆坡,布城是联邦政府所在地。
全国人口超过2800万。
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英语:ASEAN)的创立国之一。
2.地理位置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 座落在从赤道向北延申至7纬度的区域内, 是名副其实的热带乐园。
【论文】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摘要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
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
其中,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引起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的关注。
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具有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一:经济地理学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贡献世界人口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
由于人口激增,世界越来越拥挤,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激化。
另一方面,世界人口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仍维持高增长势头。
如2002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3%,欧洲和北美分别为-0.1%和1.2%,而非洲却达2.2%。
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入学、就业等,也影响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如非洲中部饥民外逃,使邻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都是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
比如,世界人口的食品供应上,粮食生产的增长是否可满足21世纪中期100多亿人口的需要?饥民问题是否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可否引起其它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给以有价值的回答。
二: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资源问题的贡献世界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芜湖市南瑞社区商业布局调查通过对南瑞社区的实地调研,然后分析器商业布局的可行性、合理性,我们小组实地去考证了南瑞小区的分布及其对应的商业区位、街道分布、商业中心的布局、医院、学校及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来分析南瑞社区商业布局的特点以及影响其布局的因素。
要深入了解南瑞社区的商业布局,首先要了解商业布局的定义,所谓的商业布局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商业细胞规律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人为组合模式及其运作体系。
商业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是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每一个地区、区域的商业布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商业布局也不尽相同。
这是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结构与年龄等。
南瑞社区的概况说明:1、南瑞社区位于芜湖市弋江区中心区域,北至利民东路,南至元亩塘,东至弋江南路,西至芜铜铁路(2015年左右新建高铁:宁汉高铁),占地面积1990.5亩,现有居住组团7个,分别为沐春园、荷夏园、锦秋园、金坤园、瑞东园、南苑小区、江城国际,现已入住居民13000多户,4万多人。
这是芜湖市最大的社区,自成一个独立的商业区域,而且南瑞社区的东边是是二环路弋江东路,通往铜陵等地区,是芜湖市的一条主干道,同时北面是一条自西向东的芜湖市内环路利民路,而且社区内部有二条自西向东的道路:马仁山路和红花山路,将南瑞社区自北向南分成三部分,瑞湖东路、瑞湖西路自北向南从南瑞社区穿过。
2、上面从交通上介绍了南瑞社区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下面从南瑞社区的小区分布来介绍,南瑞社区围绕马仁山路程集中型分布,沿利民路自东向西分布有:南苑小区、荷夏园、沐春园,其中荷夏园与沐春园中间有瑞湖,风景优美空气质量高,适合居住;沿马仁山路自西向东有锦秋园、金坤园、瑞东园;因此南瑞社区的集中性分布更加容易进行商业布局的规划,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理想之所。
3、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绿化建设上来看,在南瑞社区的中心位置有瑞湖,是居民休息和锻炼的好去处,同时在南瑞社区中还有一所南瑞实验学校在锦秋园旁边,在马仁山路的西段有南关小学,及南瑞社区内有近十所幼儿园,南瑞社区内的街道二旁分布着大量的绿化,小区里面的绿化更是比比皆是。
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地理学论文引言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通过对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交通运输、市场地位等因素的分析,经济地理学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以及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
本论文将探讨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讨论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和意义。
一、经济地理学的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空间内经济活动及其空间组织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布局,揭示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和发展规律。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人口流动、交通网络、市场地位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经济地理学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地理学采用多种方法来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区域发展。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1. 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是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技术工具来获取、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揭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格局。
空间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一地区的经济特点、产业结构以及资源利用状况。
2.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研究地点选择对企业竞争力和效益的影响。
区位理论认为,企业选择的地点将直接影响其物流成本、市场接触机会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
通过研究企业的区位选择,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空间组织策略,并从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3. 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和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一项研究领域。
它研究经济活动与空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和计量方法。
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可以量化经济活动的空间关联性,揭示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地理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
关于世界经济的论文
关于世界经济的论文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全球化一起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两大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世界经济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世界经济的论文范文一:浅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两者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推动下,在国际分工空前深化的基础上,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扩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贸易交往的增加使得世界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
其次,贸易的扩大和市场的逐步统一,又使得各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增大使开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一国经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不得不更多地考虑世界经济背景。
再次,国际资本跨国流动规模愈来愈大。
科技革命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新时代,突出表现为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和跨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除了极个别国家外,都在实行市场经济,尽管各国运用市场手段和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程度不尽相同,一个大市场使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但是世界各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共同的全球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经济全球化得进程。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前言运用我所学的《世界经济地理》的知识以及在图书馆和网络上的收集的资料简要浅析湖北的地理概况以及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与意义。
目录一中部崛起……………………………………背景含义意义二举例分析地理与经济的联系………………美国日本三湖北地理简介………………………………四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优势……………五结论…………………………………………一中部崛起(一)背景继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涌现出、、等城市群,以及中共中央提出“”的战略,中部地区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含义为促进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
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非常拥护,并报有很高期望。
中部六省希望中央加大对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部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支持中部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中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部解决交通设施的薄弱环节,支持中部治理生态和环境,支持中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中部减轻财政负担。
(三)意义中部地处我国的内陆腹地,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水陆空等交通通达便捷,同时中部的几个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工业生产上,中部地区的工业基础也比较雄厚,有许多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
中部地区有其独特的生态优势。
因此,促进中部崛起,可以很好地保证我国的农业供应和工业支持,这更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二举例分析地理与其经济联系美国美国的地形特点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山脉均为南北走向。
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自东北向西南扩展,与大西洋岸平行,山脉两侧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贮量占全国的1/5,产量占全国的3/4,是美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西部的落基山脉号称北美的脊骨,山体宽500 公里,纵贯美国西部山峰高耸入云,为中部在平原竖起一座天然屏障。
世界的经济地理特点与问题
世界的经济地理特点与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地理特点和问题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禀赋差异、经济体系多样性和全球经济合作等方面探讨世界经济地理的特点和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先进的科技、优质的教育和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呈现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受到资源禀赋的限制,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这种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贫困地区的人民面临着生活条件恶化、教育匮乏等问题。
此外,发达地区对资源和市场的垄断使得其他地区无法充分发展自身经济,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差距。
二、资源禀赋差异世界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影响经济地理特点和问题的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各异,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资源禀赋差异主要表现在能源、农业和矿产等方面。
一些地区富集了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成为能源输出国,而其他地区则面临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同样,农业发达地区拥有大量的肥沃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从而保障了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然而,资源匮乏地区则面临着农产品自给能力不足的挑战。
资源禀赋差异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先发优势地区在全球资源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导致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此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经济体系多样性世界经济地理的特点之一是经济体系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其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等因素,形成了各自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形式。
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注重市场的自由竞争和资源配置效率。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关于世界经济论文8500字_关于世界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关于世界经济论文8500字_关于世界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关于世界经济论文8500字(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从融入走向融合研究摘要: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国经济从融入世界经济走向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带来重大机遇。
2035年前中国外部发展环境有望总体保持和平稳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变,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继续崛起,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成为人类共同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加速互联互通。
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更趋复杂,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新危机。
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市场规模日益壮大,综合优势显著增强,将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世界级企业和品牌缺乏、能源瓶颈制约加剧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中国经济世界经济融合全球化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济发展完成了融入世界经济的伟大转变。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推动中国经济从融入世界经济走向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而言,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
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变局发展,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是我们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
2035年前,中国发展依然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道路上,将面临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困难和问题,有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挑战及风险,有些将是前所未有且相当严峻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一: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对策一、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主要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债务困境、失业困境、经济增长乏力困境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力递减困境等挑战从债务形势看,欧债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目前已经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地区向东中欧地区蔓延的趋势。
由于欧元区内利益博弈激烈,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疲弱,借债成本增加,欧债危机形势可能还会继续恶化。
2022年一季度,欧元区部分国家陆续到期的国债总额近1万亿欧元,资金缺口在7000亿欧元左右,到时很可能出现部分国家违约的风险。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00%,奥巴马推动的减赤计划进展也不顺利。
考虑到州和地方政府情况,美国债务形势更加严峻,处于危机边缘。
日本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00%,中央财政支出每年用于国债利息支付的比重约为23.3%,每年中央政府收入的一半左右又要靠债务融资。
尽管日本债务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但债务的恶性循环与日本国内政局动荡叠加,很可能使得日本债务形势恶化。
2022年若出现欧债危机的重灾国无序违约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主要发达国家集中进行债务重组,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冲击。
从就业形势看,失业率高企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头号难题,预计主要发达国家严峻的失业形势将延续至2022年。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在9%以上,而且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出现了四五十岁白领大量失业的问题。
欧元区2022年11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10.3%,创1998年6月以来的新高。
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失业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高达22.8%、18.3%和12.9%;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失业率分别为9.8%、8.5%和8.3%,都创下了2022年以来新高;德国和荷兰失业率分别为5.5%和4.8%,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从经济增长形势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均比较疲弱。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由于经济全球化,中国身处这样的局势之中,必然会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当今世界经济形势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一关于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回顾和展望【文章摘要】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艰难曲折,导致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出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等重要特点。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各国也在不断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解决各种经济问题。
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的前景喜忧参半,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得到回升,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会有所缩小。
【关键词】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回顾;展望在2013年,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由于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没有获得批准,政府无钱可花。
中东的动乱比较多,突尼斯民众抗议物价持续上涨,也门首都爆发了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从整体看,中国的走势逐渐好转,但挑战也逐渐的增多,其要融入国际社会需要更艰苦的努力,中国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样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是机遇但不是挑战。
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回顾1.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下滑的现象,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
2103年,世界经济在政治形势的刺激下,处于脆弱复苏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世界各国正在维持着“弱增长”的局面。
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实际经济发展进行统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这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
目前发达经济体将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进行统计,其略高于2013年。
国际经济增长率已经得到提高,同时国际购买力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过全球贸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全球贸易增长明显加快。
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地理学论文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领域涵盖了各个层面,从个体企业到全球经济发展。
本论文将探讨经济地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日益重视和发展。
它关注的是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如何塑造地理环境。
这种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地域差异至关重要。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工业活动的地理分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大了研究范围,包括了城市化、区域发展、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
第二部分: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 地域差异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地域差异。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经济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往往更加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农业活动则更多分布在农村地区。
通过研究这些地域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
2.2 区域发展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区域发展。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地区发展迅速,而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我们可以找到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2.3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全球化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全球化带来了跨国企业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地理位置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变得更加重要。
经济地理学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格局和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经济地理学的应用与前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区域政策和企业定位等领域。
通过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政府和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未来,经济地理学仍将继续发展并提供更多对经济发展的深入理解。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世界经济论文2300字_浅谈世界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浅谈世界经济论文2300字_浅谈世界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浅谈世界经济论文2300字(一):浅谈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摘要: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越多也就意味着劳动力越多,所以中国能从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奋起直追,变为GDP世界第一。
中国的经济越强大,对世界的经济影响也就越大,形成了一种“伴生”关系。
而中国对于世界的经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影响;世界经济一、引言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企业或者政府投资的身影,中国不仅仅像以前只能接受的外来投资,被动的与资本国家接触,现在中国不再是只是“引进来”,也有很多的“走出去”。
从只能输出廉价劳动力,变为现在能够输出高新技术,收取技术专利收益。
中国的经济总量越来越来,对于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实际上经济总量却是世界第一。
中国对于世界的经济影响也不是仅仅发展国家,更多的是世界经济重要的组成的一部分。
二、对国外的经济影响在21世纪,世界上的经济都已经融为一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所产生的GDP目前也是相比2003年非典时候的第二名,成为了世界第一GDP 经济综合体。
世界经济与中国紧密相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需求。
对于中国对于国外的影响有以下几点:(一)对生产供应的影响以前的时候中国整体科技技术水平还不能支撑跨国高新企业在中国建厂,20 20年则不一样了,国内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与10年相比2020年在中国有许多跨国国际企业在中国开设的工厂,例如苹果、特斯拉等,他们产品的主要的供给生产力都是来自于我们中国国内,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相对比较低廉,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所以又能力的企业都在中国办公厂,将所需工人技术含量低的基础产品配件生产线放在了中国。
而正是正因为这一点,如果缺少这些大量的低价劳动力,那么跨国企业的可工作劳动力大大减少,那么就影响了国外企业产品的正常生产,这对于大型跨国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中国那么大的生产基地,就难以有足以供给整个世界市场的产品,缺少足够的生产力,就无法占有巨大的世界市场。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方向、区域经济联系以及经济中心的迁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呈现出当前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特点。
一、经济发展方向在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经济发展的方向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集聚现象愈发明显,他们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
其次,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例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上逐渐蚕食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个与发达国家相对平衡的全球经济地理格局。
二、区域经济联系在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联系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地缘政治的影响,例如欧洲作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由于距离近、交通便利,成员国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贸易联系和资源共享。
另外,亚太地区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区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心的争夺点,吸引了大量国家的投资和合作。
三、经济中心的迁移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经济中心的迁移现象较为明显。
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经济中心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并且在亚太地区扮演着引领经济发展的角色。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也开始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的新力量。
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是无可避免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将继续演化,但发展方向、区域经济联系以及经济中心的迁移等基本规律将依然存在。
通过对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地位。
只有在不断适应和把握这种新的经济地理格局下,才能更好地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地理学论文经济地理学论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地理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济地理学论文篇120xx年,我国第一次对海洋经济地理学展开分析研究。
如今,我国已经专门开设了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委员会,实现了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快速发展。
随着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快速发展,该学科研究的领域正在逐渐扩大,分析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该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是值得大力发展的学科。
一、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一)人和海洋的关系研究在国家的资助下,我国学者对海洋经济地理学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洋资源研究,二是陆地和海洋结构的差异性,三是海洋和人的关系等。
海岸带是人类和海洋相互交汇的地方,也是海洋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
海洋带的环境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人类活动给海岸带的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很多人类生活垃圾流向海洋,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
海洋经济地理学可以为治理海洋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减少外界因素对海洋的污染。
(二)海洋结合和产业布局的研究分析如今,海洋经济地理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一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二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的自由分析研究。
海洋经济地理学先从海洋结构和海洋产业入手进行分析研究。
该学科首先研究了海洋结构的变化规律,海洋结构的特点以及海洋结构的变化方向。
其次,该学科把海洋结构的特点和当地的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研究分析海洋结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最后,海洋经济地理学结合海洋结构的特点,分析研究了海洋结构的优化对策。
虽然我国已经展开了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和分析,但是海洋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研究人员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三)海洋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海洋资源也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
有关国际经济的论文
有关国际经济的论文浅析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21世纪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
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把世界各国连成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前世界的现实是,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其他国家而生存下去,任何国家所发生的问题必将波及到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
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走向,大致如下:一、世界各国经济上相互依存将日益加深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贸易的增长率始终高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在1950年到1994年的45年间,世界进出口贸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而同期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
在这期间,全世界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4倍,而生产只增加了5.5倍。
1950年贸易在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仅为7%,而到90年代末已增加到了23%。
1994年世界商品贸易额突破了4万亿美元大关,达到40900亿美元;到1999年已接近7万亿美元,达到6.95万亿美元。
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也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这不仅显示出世界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说明世界经济进一步迈向相互融合的发展阶段。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实行开放政策,实现贸易自由化,鼓励外国企业到本国建工厂、雇劳工、加工生产或组装,直到将产品运往第三国销售。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约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又高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比1998年增加了55.2%,达到8650亿美元。
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记录的1.3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8.2%;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
2001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将从2002年开始恢复,2001-2021年的总额估计将达到4.4万亿美元,超过1996-2000年的3.6万亿美元。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导言: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分布、经济特征、经济联系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地理成为了重要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贸易与投资、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来探讨世界经济地理。
一、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地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世界经济地理中,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然资源分布: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如石油、矿产、水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2. 气候与土壤条件: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该地区适宜的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例如,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地区适宜种植水果和咖啡豆,而中东的沙漠地区适宜养殖骆驼。
3. 自然灾害风险:地理环境也会影响到该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程度,如地震、洪灾、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对区域发展带来挑战。
二、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资源分布是全球经济格局形成的基础。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的资源类型和数量不同,从而决定了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方向。
1. 能源资源分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分布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全球石油输出的重要产区。
而欧洲国家由于能源资源的匮乏,必须依赖进口,对能源安全有着较大的依赖。
2. 矿产资源分布: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这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澳大利亚是铁矿石和煤炭的主要出口国,这使得其能源产业和相关制造业迅速崛起。
3. 水资源分布: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稀缺,会限制经济的发展。
相对而言,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农业、渔业和水电产业。
三、贸易与投资的地理分布贸易与投资的地理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资源、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以及政治等。
1. 资源型经济: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以出口资源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世界经济地理概论
世界经济地理概论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摘要:经济发展与地理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的。
澳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手持麦穗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
澳大利亚资源是很多国家极为羡慕的,其人民平均拥有国土面积乃世界最广国家之一,经济成就亦属世界高度发达国家。
国民生活水平很高,经济的主要重点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业。
关键词: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地理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条件、特点、地域组合及其发展规律。
特别是地理、经济或者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下面具体以澳大利亚为例。
澳大利亚,该词源于拉丁语“未知的南方大陆”。
全名澳大利亚联邦,亦称澳洲,是全球地理面积第六大国家、大洋洲最大国家。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
其国境东南邻近新西兰,西北邻近印度尼西亚,北边靠近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
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A..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地理环境篇澳大利亚的地形极具特色。
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
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处南半球,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特点,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气候,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于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风期。
澳洲南部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
呈明显的海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詹慧敏电商Q1241 12150048摘要: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现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中国与周边国家像菲律宾,俄罗斯等国都存在关于能源问题的摩擦,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保证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涉及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及能源等层面。
本文以能源分布,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进口渠道与运输,能源安全问题表现五个维度为出发点,分析了世界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我国能源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对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措施的见解。
关键词:能源开采加工消费结构一、世界能源的分布与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在常规能源中,石油主要分布于两大弧形地带: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
中东北非也是主要的石油产地。
煤炭储量分布呈现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的特点。
且在北纬30°~70°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这个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向西经陕西、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到达北美中部。
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独联体。
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次是波斯湾地区,拉美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
世界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江大河流域,但是发达国家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远胜于发展中国家的,瑞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
这些国家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均在50%以上。
在非常规能源中由于技术资金原因,发达国家的开发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高。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上—大别山—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储量最为丰富。
费常规能源中,像拉萨等地的太阳能、内蒙古等地的风能、沿海地区的潮汐能、核能,虽都有涉及但因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高。
二、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由于需要很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能源的分布国可能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实力,所以就会出现能源跨区域跨国际合作的机制。
发达国家或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收购别国的能源公司的股份而获得该国的油气资源。
或者是提供技术、资金给该国在当地进行开发,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为自己国家建立能源贸易往来。
当然在购进能源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加工生产,加工生产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在这一方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的利用率很高。
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费地,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
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了占世界30%的石油,却只消费了世界石油的不足6%。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石油储量少,产量不足,需要大量消费石油。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移,某些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石油消费新的增长点。
在能源的贸易方面,亚太、北美和西欧地区是世界石油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进口贸易量的95%左右。
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占26%,其中以法国、意大利、德国进口量最大。
欧洲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前苏联和中东地区,其次为北非和西非地区。
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和中国。
能源的出口国主要是中东、北非、俄罗斯等地区。
三、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一般取决于该国资源、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因素。
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煤炭占第二位,其所占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前景良好。
发达国家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在35%以上其中美国39.7%,日本51.1%。
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其中南非为77.1%,中国72%,波兰68.1%,印度56.8%,澳大利亚44.5%,美国24.9%。
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俄罗斯55.5%,伊朗43.8%,沙特41.2%,英国35.1%。
常规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本核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6.8%,法国核能占40.1%,巴西水力占19.8%。
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也印证了这一规律,以煤炭为主的消费格局是有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决定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石油资源所占比例较少。
由于在新疆地区发现的储量较丰的天然气资源,使得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
另外水力资源、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核能在某些地区也得到运用。
四、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与运输中东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进口原油量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在45%-51%左右。
非洲作为我国原油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区,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比例提高到接近30%(2004)。
我国从亚太地区进口原油约占进口总量的11%,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我国原油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国分别为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朗、安哥拉、俄罗斯,来自这五国的进口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占进口原油总量的60%。
能源的进口也需要以安全的运输作为保障,像亚丁湾海域就经常出现安全问题。
能源作为吨位很大的货物主要是依托海运或专门的管道运输。
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能源的航线为: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为抵御海运风险我国也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像俄罗斯、中亚、南亚等建立管道运输线路。
五、我国能源安全问题表现通过上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变现主要可归纳为一下几点:1.能源自给能力差,对进口依赖大2.进口能源业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容易被别国别的组织控制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并由此对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4.在非常规能源,如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等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5.常规能源的开采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六、我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对策1.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
一次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不管它的储量有多少都有耗尽的那一天。
为了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就必须研发出这些一次能源的可替代产品。
可再生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国家应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制定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使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对于当前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学者特别强调能源生产结构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认为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除此之外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也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创新程度紧密相连的。
所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的排污进行严格的控制,取缔一些严重污染的企业。
也要提高国民对能源的认识,引导他们做出合理的消费行为如,选择低排量的汽车,厨房是选用天然气还是煤气等等。
政府也要在这一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能任由市场机制的选择。
政府要加大扶持环保行业、清洁能源生产行业,引导企业、消费者个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3.与能源出口国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对能源运输安全的防范能力。
为了保障石油供应和能源安全,我们应积极扩大石油来源,通过购买、合作等方式保证自己的石油供应源,另一方面不断谋求新的运输通道,以分散过分依赖海上运输带来的石油运输安全问题。
国家要加快进口原油运输船队的组建以及大型油船码头建设,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溢油快速应急保障机制,以提高我国石油的海上运输能力。
积极寻求合理可行的海上运输线路的替代方案,加强同中亚、南亚等地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以实现石油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的多元化,使得运输风险因素的潜在危害降低到最低。
与中亚地区在加强石油贸易关系的同时,完成石油管道的陆路建设,拜托因地缘政治而产生的纠纷和矛盾。
4.提高能源开采加工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能源的开采方面,由于能源开采的不断进行,浅层的已开采的能源大都已经被开采殆尽了,现在对能源开采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像新加坡的海上钻井平台技术,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而我国的开采技术也只是一般,我们虽然拥有储量很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由于技术的限制,生产力较低。
这也许只是一种表象这样就可以保存我国的能源储备,是条长远之计。
在能源的加工方面,真是不得不提一提我们的死敌日本,他们虽然资源贫乏,但是能源加工的技术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就可以提高五倍,多么惊人的数字。
政府、企业在这一方面还是要加大投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像中石化那样的大企业就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在能源方面有所作为,引进设备、加大研发力度等。
参考文献:张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2009张抗,近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分析及其对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2012杭雷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2007曹新.张宪昌,保障能源安全需调整优化能源布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