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应用原则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应用原则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应用原则首先,选择适当浓度和制剂。

糖皮质激素分为不同浓度和制剂,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和皮肤部位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

常用制剂有软膏、霜剂、凝胶、乳剂等,不同制剂适用于不同皮肤部位。

浓度一般分为I-IV类,低浓度适用于面部、薄皮肤和幼儿。

选择适当浓度和制剂能够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其次,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和次数应符合治疗需要。

一般情况下,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应控制在2-4周,避免长时间使用。

过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每天的使用次数一般为1-2次,避免频繁使用,尽量在患处消退后即停止使用。

第三,避免在靠近眼睛、口腔和阴道等敏感部位使用。

这些区域的皮肤比较薄,敏感度较高,同时这些部位也更容易发生副作用。

如果需要在这些区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选择低浓度的制剂,并控制使用时间和次数,以避免不良反应。

第四,避免在感染性皮肤病和开放性伤口上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如果在感染性皮肤病和开放性伤口上使用,可能会抑制炎症反应,导致感染的扩散和控制的困难。

在这些情况下,应首先治疗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第五,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停药。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应根据病情调整,通常来说,轻度炎症可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而严重炎症可使用高浓度糖皮质激素。

当症状得到控制后,应逐渐减少激素使用,以防止反跳现象和依赖性的发生。

慢性患者需要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定期复查和监测激素的副作用,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应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当浓度和制剂,控制使用时间和次数,避免在敏感部位使用,避免在感染性皮肤病和开放性伤口上使用,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停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将使其疗效最大化,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转贴]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郑捷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摘要:该文介绍了2001年4月"第一届欧洲糖皮质激素治疗讨论会"的建议,将以抗炎、免疫抑制为目的的合成类固醇类药物命名为"糖皮质激素"较为妥当。

从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的代谢,对心血管、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和皮肤的生理与病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着重介绍了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非基因组效应和总效应,将糖皮质激素划分为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超大剂量和冲击疗法的方法和依据;"反跳现象"、"虚弱征群"、"应激危象"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还介绍了十多种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的副反应和预防手段。

指出"无指征地使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冲击疗法"、"重视皮肤表现,忽视系统影响"、"治疗自身抗体"、"激素剂型选择不当"、"予以抗生素保驾"等临床上激素被不合理应用的现象。

最后还就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象和治疗剂量进行了讨论。

课前问答使用激素后出现白细胞升高一定是感染吗?A 不一定B: 一定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一般在用药后:?A.30分钟后出现B.60分钟后出现一定C.180分钟后出现D.12小时后出现糖皮质激素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是皮肤病临床中最多被应用的药物之一。

正是由于它的强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使它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患者病理过程的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病变。

如果对糖皮质激素的病理、生理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地使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

就好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寻常性天疱疮(PV),现在只有部分患者死于原发病,而感染等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并发症也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 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 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 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减退症,并于各种应 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3. 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2 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 3 其他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寻常型银屑病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 12.活动性肺结核; 染)
• 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 药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光化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疱病 • 血管炎性疾病 :血管炎、脂膜炎 •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白癜风、红皮病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中国药师,2012,15(7):1009-1011
糖皮质激素 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1. 糖皮质激素概念及作用 2. 发展及使用现状
1.1 糖皮质激素概念
糖皮质激素(Gc)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 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还具有抑制 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因 为其调节糖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所以称其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缺乏时则发生低血糖。

浅谈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使用

浅谈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使用

②如效果不佳或过敏可更换品种及用药途径。
③应根据疾病种类及病情轻重程度及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如:
天疱疮、虫咬皮炎。
13
表1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 药物 别
对糖皮 水盐 抗炎 等效 血浆半 作用持 糖代谢 质激素 代谢 作用 剂量 衰期 续时间 (比值) 受体的 (比值) (比值) (mg) (min) (h) 亲和力 1.0 0.8 1.0 0.8 1.0 0.8 20.00 25.00 90 30 8~12 8~12
2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一般原则
2、正确评价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激素的抗炎、退热、改善食欲和振奋精神等作用,往往
给病人和医生造成假象,因此不能仅依据患者的主观感觉作 为判断疗效的标准,必须结合临床、必要检查给予正确评价。
2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一般原则
3、足量开始,开始使用时根据患者体重、病种不同、病情
10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
急性病的治疗:适应症是主要的,禁忌症是
次要的。如:过敏性休克、药疹等。
慢性病的治疗:禁忌症是主要的,适应症是
次要的。如:皮肌炎伴肺炎、天疱疮伴耐药 金葡菌的感染、红皮病伴糖尿病等。
11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
可用可不用的时候:有禁忌症就不用,没有
禁忌症就可以用。如:带状疱疹(发病初 期)、轻中度的药疹、轻中度的接触性皮炎。
29
糖皮质激素减量原则
对于需要应用维持剂量者 对于急性病不需 疗程<10天者可突然停药 >30mg 5-10mg/w 要长期用药者, <20mg 2.5-5mg/2-4w 冲击治疗后可恢复原口服剂量 但基量较大者, <10mg 维持剂量 需逐渐减量,可 早期快减,晚期慢减 原则:后一次减量比前一次减 减量快些,每 量,减的量小,间隔时间加长 病情重者分三次服,按晚中早顺序减量至顿服,总 2~3d或3 ~5d 增加投药日剂量的同时开始撤 如 :每日 30mg ,每次减量均不宜超过基量的 减一次。 减不服药日的剂量,保证 24h总 量≤30mg/d,可一日顿服。 30mg 30mg 1/4~1/6,基量大可减快些,基 量不变,最初每次减少 5~ 35mg 25mg 量小可减慢些, 减 1/10 3 次/ 日 顿服 隔日顿服 停药 <20mg 10mg ,当减至每日 20mg 时应 40mg 20mg 。 每次减少 ,直至不服药 42.5mg 2.5mg 17.5mg 尽早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日完全停用为止。 45mg 15mg

糖皮质激素论文临床应用论文: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现状

糖皮质激素论文临床应用论文: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现状

糖皮质激素论文临床应用论文: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现状[摘要] 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在肤皮肤科临床中应用很广,频率很高,但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较多,在药物选用、使用浓度、次数、用药总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作者复习国内有关文献就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经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合理应用、不良反应进行介绍,供临床参考,以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外用;临床应用;现状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皮肤病始于1952年,至今已开发研制出许多具有局部活性的新型衍生物,大大增进了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并减轻了不良反应,成为皮肤最常用的一类外用药。

但在发挥局部治疗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系统的和局部的不良反应,因而药物的选用和使用方法,也成为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1 药理作用在体内分泌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中的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龙活性较高,通过抑制己糖激酶降低组织对糖的利用,使糖元异生,从而使血糖升高,故称糖皮质激素。

它还能促进糖元分解,引起负氮平衡。

此外它还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能使淋巴细胞的破坏和崩解。

皮肤科临床上,主要是利用其超生理剂量出现的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增生作用和血管收缩作用等药理作用治疗皮肤病。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胞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经由复杂的信号转导,增加或减少靶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1、5]。

1.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对炎症的不同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1.1.1 增加脂皮质素的合成脂皮质素可抑制磷酸酶a2活性,从而减少亲炎症花生烯酸衍生物的释放。

已有实验证明,用氢化可的松后30min可见脂皮质素的释放。

用0.6%戊酸倍他米松涂于银屑病皮损,结果几小时后磷酸酶a2的活性减弱。

这些作用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炎性皮肤病的重要分子水平机制。

1.1.2 减少白介素-1的释放白介素-1在表皮合成,可致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阻断白介素-1的生物合成是其抗炎、抗增生作用的原因之一。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成都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成都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皮肤病研究所
糖皮质激素是双刃剑
最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
由于其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在改变病理过程的
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病变 如果对病理、生理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地应用,其不 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 SLE或PV,目前只有少数患者再死于原发病,而多数死 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后的并发症。
C1C2 双键 C3上=O C4C5双键 C6C9C21卤取代 C11上加OH C16上CH3,OH 抗炎增加14倍, 水钠潴留减少 增加抗炎 增加抗炎 抗炎作用最大化 水钠潴留增加 增加抗炎 增加抗炎 水钠潴留减少
引入亲脂基团 C16-C17间加丙酮酯 增加穿透力 C16,C17,C21加脂 抗炎增加
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及分泌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 氢化 可的松 网状带:性激素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皮肤病研究所
糖皮质激素的命名
类固醇(steroids)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皮质类固醇等具 有共同多环结构的化合物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 )和类皮质激素(corticoids) 不能明确两类激素中的哪一种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adrenal corticosteroids) 系糖皮质激 素和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 氢化考的松(hydrocortisone)主要的糖皮质激素

Curr Opin Orthop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皮肤病研究所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短效或中效的试剂(溶于水)用于疾病急性期 长效制剂(不溶于水)主要用于疾病慢性期
By Gregory J. Dennis , Rheumatology secrets, GlucocorticoidsSystemic and Injectable;2nd Edition,Ch85

3.13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和局部注射治疗

3.13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和局部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和局部注射治疗自1952年Sulzberger等首次发现氢化考的松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有效以后。

近50余年来,这类药物的发展很快。

目前,外用糖皮质类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已成为皮肤病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其应用最为广泛,已几乎到了无日不用的地点。

其优点为疗效好、使用方便、无色无味、不会引起局部疼痛、一般不引起耐药性、较少引起习惯性、极少产生过敏现象(基质引起者除外),并能与一些常用的局部药物合用等。

如上所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氢考外用应用于皮肤科临床,使改变炎症性皮肤病自然病程的能力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后通过改造结构,新的合成的衍生物出现,已大大地增进了激素外用的疗效并减轻了其副作用,并出现了对某些皮肤病有更高特异疗效的新品种,本文就激素外用的概况作以下复习。

一、激素的结构及特点目前从肾上腺提取液中分离出来及人工合成的激素已达100余种,大多由胆固醇衍化而来,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故称类固醇,它们都属于孕烯(烷)衍生物,孕烯族由21个碳原子组成,均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核心结构——环戊烷多氢菲(即在菲环上再加上一个戊环基团而产生的一个17碳结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6环戊烷多氢菲,由饱和的菲(A、B、C)和环戊烷(D)组成。

2120孕烯各种糖皮质激素均为孕烯衍生物,含有21个碳原子,其化学特性为(1)在A环上有一不饱和的键,在C3上有一酮基;(2)在C17上有α一酮醇基侧键(C=OCH2OH)和羟基;(3)在C10及C13上各有一甲基。

以最早发现的考的松为例:C17有羟基C11有酮基多数甾体化合物在第10、13位上各有一个甲基,第17位上常有一个羟基。

甾字即根据上述结构而取得,田字代表四个环,﹤﹤﹤代表上面有3个侧链。

随着人工合成的激素越来越多,以考的松为基链,为了增加其疗效,在改变结构上人们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在C11位上加氢,C1a上加双键(即去掉两个氢原子,如泼尼松);在C16α和C16β位引入甲基(如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C16a位引入羟基(如曲安西龙),C6a 位加甲基(如甲基泼尼松龙),C9a位引入氟(如氟氢化考的松)、C17a位C21a位引入酯(如倍他米松戊酸酯),在C21a C9a和C2a位上加氯(如氯氟舒松,倍氯米松,卤美他松),C21位上加醋酸根(如氟轻松),在C16a和C17a位上加缩丙酮基(如曲安奈德)等均可增强其血管收缩能力,从而加强其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有时还可增强药物的穿透力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如C21位加醋酸根)二、作用机制和药物学效应外用激素对许多皮肤病的治疗作用主要来自它们的抗炎作用,包括可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尤其是前者);抑制被激活的T细胞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及毛细血管的收缩作用,还可直接影响炎症介质前体的释放,改变靶细胞对白介素的敏感性,抑制白介素-1的基因转录等。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应用原则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应用原则


3. 外用激素前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明确皮肤病的诊断是否正确; 2)是否存在外用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所选糖皮质激素的强度、剂型是否合适; 4)对拟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是否了解; 5)能否在适当时间内控制病情。 6)病情控制后能否很快减量直至停药。 7)应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用药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 反应及防范方法。 8)最后,必须注意,使用激素时不能忽视针对病因和诱发因素的检 查和治疗。
(1)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

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 ~ 3周;尽量不用 于 < 12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 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超强效激素:0.05%丙酸氯倍他索乳膏;0.05%醋酸双氟拉松软膏及 0.1%氟轻松乳膏等。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初始强度选择:
1)皮肤病的种类和皮损的性质是选择外用激素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2)原则上是首先选择足够强度激素中的最小强度的激素,避免使用 过强或强度不足的制剂。 3)一般角化、苔藓化或肥厚的皮损以及盘状红斑狼疮、白癜风、斑 秃、大疱性类天疱疮等疾病的皮损应首选强效激素; 4)轻度的红斑、微小丘疹或脱屑性皮损,尤其是身体柔嫩部位的皮 损首选弱效激素; 5)其他皮炎、屈侧银屑病及红皮病可以选择中效激素。

2. 剂型选择:
1)根据皮损性质及部位选择。
2)软膏透气性差,润肤性强,适合肥厚、角化及脱屑性皮损,尤 其是掌跖部位者,而不要用于面部等柔嫩部位的非肥厚、角化的皮损。 3)乳膏及凝胶可用于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各种皮损。 4)凝胶、洗剂及溶液剂更适合头皮及毛发浓密部位。 5)酊剂及醑剂适合肥厚、苔藓化的皮损。

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运用

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运用

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运用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运用一、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继抗生素后在临床药物治疗上的有一重大突破,是20世纪40年代医药界的最大发现之一。

有人认为,30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对一些外源性致病因素的治疗,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以及寄生虫病的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广阔道路,而40年代人类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发现及临床运用,则是从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肾上腺皮质激素与1948年首先由美国梅欧(Mayo Clinic)的Hench等人取成功并进行临床研究,1949年被正式用与临床,当时称为E合剂(Compound E),实际上是从动物肾上腺皮质提取的粗制考的松,主要治疗风湿性疾病,疗效显著,轰动一时,并因此获得了若贝尔医学奖。

肾上腺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属甾体类化合物。

可分为三类: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

在次我们仅讨论糖皮质激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较为广范,概栝起来分为以下几点:1、抗过敏作用:①抑制毛细血管的渗出。

②抑制粘膜、批发的抗原抗体反应。

③抑制嗜酸性细胞的转化或形成,临床上采用的索恩(Thorn)试验即为利用其对嗜酸性细胞的抑制作用而测定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④抑制组胺的释放。

⑤抑制抗体的形成。

⑥抑制阿瑟(Arthus)现象。

这是阿瑟在1903年发现的一种局部抗原抗体沉淀反应现象,即如果反复在机体同一局部注射同一抗原,多次后可以在注射部位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坏死。

⑦抑制施瓦茨曼(Shwartzmen)现象。

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

与1928年由施瓦茨曼所发现。

他以革兰氏阴性菌苗为家兔皮内注射。

24小时后在用同种或异种菌苗为同一动物作静脉内注射,数小时后即可在原皮内菌苗注射处出现红肿、溃疡等炎症反应。

2、抗炎作用:①抑制炎性渗出。

②抑制肉芽增生,使哦已形成的肉芽组织溶解退化。

③抑制创面的纤维化。

④拮抗透明酯酸酶,使炎症局限化。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 引言1.1 糖皮质激素的定义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于人体肾上腺皮质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多种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通过与核内受体结合,调控基因转录,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合成、分泌和代谢均受调控,是维持内分泌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在炎症、免疫和代谢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抗炎、免疫抑制、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了解糖皮质激素的定义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类固醇激素,主要由胆固醇合成而来。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不同,糖皮质激素可以分为两类: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和外源性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等,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外源性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人工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它们具有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相似的生物活性。

根据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糖皮质激素类固醇和非类固醇抗炎药两大类。

糖皮质激素类固醇包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其分子结构类似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节作用。

非类固醇抗炎药则是一类不含类固醇结构的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产生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对于临床应用和药物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通过与细胞核内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以细胞内活性和抑制一系列细胞功能,因此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发挥作用: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性细胞的迁移来发挥抗炎作用。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使用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使用

中效药物→泼尼松、甲基泼尼松→用于隔日早晨疗法→可使HPA轴在治疗期 休息日的后12小时内恢复。
激素减量过程中,常采用隔日早晨治疗方法促进HPA轴恢复。(副作用骨质 疏松和白内障不受其影响) 从肾上腺恢复角度看,治疗时间长于数周时才选用→逐渐减量法→当出现撤退 综合症时→返回原有剂量,并小心减量 泼尼松减量频率依据→皮肤病类型、严重程度、肾上腺功能恢复情况而定。 总量>60mg/d→→→→→→→→→→每次减20mg 总量在60-30mg/d→→→→→→→→→每次减10mg 总量在30-生理剂量(5-7.5)mg/d→→每次减5mg 生理剂量时→∵肾上腺功能恢复状况所需,∴每次减1mg 糖皮质激素撤退综合征:关节痛、肌痛、情绪变化、疲劳、头痛、胃肠道症状
【肌肉注射】 ① 肌注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控制急性皮肤病。但严重性疾病(天疱疮、重症 药疹)不适合。 ② 肌注→倍他米松、地塞米松→适用于用药<1周的自限性皮肤病。 ③ 肌注长效药物→曲安奈德(作用时间是3周)→若未达到肌肉的足够深度→肯能出现 脂肪萎缩或无菌性脓肿。且每年不要>4-6次,∵每次注射后疗效会持续3周,会影响 HPA轴的恢复,∴非间断疗法,非绝对安全 【静脉和冲击治疗】 危及生命的疾病→必须静脉给药→甲泼尼松龙2mg/kg/日,每6-8小时一次 严重疾病→采用冲击疗法→甲泼尼松龙0.5-1g/ 日,2小时注完,共用1-5天,需 心电监护,预防过快引发的心律失常和猝死。电解质紊乱→是心脏不良反应的诱因 →故治疗期间应静脉补钾。若长于2小时的缓慢注射→可预防心脏副作用。冲击疗法 后应给与口服维持剂量。 【外用治疗】 基质→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的透皮吸收和疗效, ∵封闭性基质→通过增强角 质层的水合作用→而增强其通透性。∴软膏强于→霜剂、洗剂、凝胶 激素选择: 面部→首选洗剂,霜剂可; 干性皮损→软膏 多毛部位→凝胶(∵可形成干性表面效果) 对于面部和身体皱褶部→避免使用强效激素(∵可引起这些部位表皮萎缩和面部酒糟鼻,口周皮炎 糠酸莫米松(新型外用药)→透皮吸收作用低,经肝脏代谢。 氟替卡松→高度亲脂,可特异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与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盐皮质激素无结合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窦侠;刘玲玲;朱学骏
【期刊名称】《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6(4)4
【摘要】自从1948年Hench等首先用可的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疗效,糖皮质激素很快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1952年Sulzberger和Witten首先将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湿疹,获得显著的疗效,从此开创了皮肤科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新纪元.目前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已成为皮肤科领域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窦侠;刘玲玲;朱学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皮肤科门诊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情况调查 [J], 李侠
2.皮肤科门诊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情况调查 [J], 刘翠华
3.中药外用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J], 李向阳; 许甜甜
4.皮肤科外用药物涂抹箱的设计与应用 [J], 陈赟;李顶峰;张玉;陈丽;张美华
5.外用噻吗洛尔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J], 俞好央;路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肤科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系统性使用

皮肤科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系统性使用

皮肤科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系统性使用Sulzberger等在1952年第一次在治疗湿疹样皮炎中使用了氢化可的松,自此皮肤科临床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与广大的皮肤病患者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量的临床使用中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经过60多年的临床运用,医学界积累大量的规律性经验,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合理、适时的使用该类药物以解除患者病痛。

标签:糖皮质激素;皮肤科;合理应用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适用于物理性炎症、免疫损伤和过敏性炎症等。

首要作用是减少炎症部位血细胞的趋化积聚。

抑制炎症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减少渗出和水肿,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和酸性水解酶的释放。

减少组织损伤。

抑制炎症介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

抑制纤维母细胞生长,破坏纤维组织,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

1.2免疫抑制作用可减少淋巴细胞,阻止B和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保护靶细胞免受T淋巴细胞杀伤,减少抗原抗体结合。

大量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时可减少体内抗体,减轻免疫复合物和免疫性溶血的损伤。

1.3抗毒素作用可保护机体细胞和亚细胞结构。

减轻细胞损伤、缓解内毒素反应,缓解毒血症症状,对过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可以达到应急治疗的效果。

2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临床的系统应用2.1适应证①严重的或泛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管性疾病:如活动性皮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累及某些器官的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动脉炎、坏疽性脓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Behcet病等。

②急性严重的变态反应或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伴喉头水肿的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重症药疹、重症多形性红斑、过敏性休克、中毒坏死性、急性表皮松解症、接触性皮炎等。

③短期用药反应良好的皮肤病:如剥脱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扁平苔藓等。

④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的皮肤病:如胶原血管性皮肤病(嗜酸性筋膜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性脉管炎等)、、大疱性皮肤病(妊娠疱疹、类天疱疮、天疱疮等)、坏疽性脓疱病、硬皮病、毛细血管瘤累及重要器官者等。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南1.概述1.1 糖皮质激素简介1.2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1.3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1.4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2.应用范围2.1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2.2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科的应用2.3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免疫科的应用 2.4 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科的应用2.5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科的应用3.使用方法3.1 糖皮质激素的剂型3.2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3.3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3.4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周期3.5 糖皮质激素的停药方法4.注意事项4.1 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4.2 糖皮质激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4.3 糖皮质激素的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4.4 糖皮质激素的存储与运输5.监测与评估5.1 对糖皮质激素使用患者的监测5.2 糖皮质激素使用效果的评估方法5.3 糖皮质激素使用中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6.附件6.1 糖皮质激素产品说明书6.2 糖皮质激素的相关研究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 适应症:根据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证明某种治疗方法对某种病症有效的指征。

-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期望的治疗效果外,对人体产生的额外不良反应。

- 禁忌症:患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某种药物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加重疾病病情的情况。

- 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相互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或产生新的药效。

- 存储与运输: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一系列操作和环境要求,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档涉及附件:1.糖皮质激素产品说明书.pdf2.糖皮质激素的相关研究论文.pdf。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分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ꎬ随着社会发展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ꎬ健康和美容的意识也在逐年增强ꎮ由于粉刺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外貌ꎬ尤其是面部ꎬ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ꎮ我们应对其进行多方位和更深入地分析研究ꎬ使患者早日摆脱困扰ꎮ我院皮肤科粉刺门诊中药处方用药符合中医理论ꎬ有针对性ꎮ对中医药治疗而言ꎬ辨证论治是根本ꎬ合理配伍是关键ꎬ安全有效是目的ꎮ希望通过这次的处方统计和分析ꎬ对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提供有益参考ꎮ参考文献1 郭际ꎬ沈映君ꎬ解宇环ꎬ等 连翘挥发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ꎬ2005ꎬ27(3):136 ̄1372 高光武ꎬ李玲ꎬ等 黄芩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ꎬ2014ꎬ30(6):550 ̄5523 候小亮ꎬ崔应珉 薏苡仁为主治疗脂溢性痤疮 J 中医学报ꎬ2012ꎬ5:634 ̄635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分析朱毓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ꎬ浙江嘉兴314000)摘要:目的㊀了解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ꎮ方法㊀抽取我院2018年4月~6月所有的门诊处方ꎬ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㊁数量㊁使用科室㊁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ꎮ结果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门诊各科使用广泛ꎬ占总处方数的13 88%ꎬ其中以内科和皮肤科使用率最高ꎮ结论㊀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ꎬ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㊁滥用情况ꎬ需待改进ꎮ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ꎻ处方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3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6 ̄3765(2019) ̄11 ̄08108 ̄0243 ̄02㊀㊀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ꎬ是由肾上腺皮质最中层束状带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ꎬ在体内作用广泛ꎮ生理情况下主要是影响正常物质的代谢过程ꎬ包括糖代谢㊁蛋白质代谢㊁脂肪代谢㊁水和电解质代谢等 1 ꎮ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炎㊁抗毒㊁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作用ꎮ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ꎬ严重程度与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成正比ꎬ与一些药物合用时ꎬ会增加病情ꎬ例如与蛋白质同化激素一起使用后ꎬ会导致水肿现象的增加ꎬ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ꎬ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的升高 2 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ꎬ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ꎬ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ꎮ1㊀资料与方法1 1㊀一般资料㊀抽取我院2018年4月~6月门诊处方共计107656张ꎬ涉及多个科室ꎮ1 2㊀方法㊀根据«新编药物学» 3 ㊁«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资料ꎬ对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品种㊁数量㊁处方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ꎮ2㊀结果在门诊107656张处方中ꎬ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有14950张ꎬ占总处方数的13 88%ꎬ其中口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最多的是醋酸泼尼松片ꎬ其次是甲泼尼龙片和地塞米松片ꎻ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最多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ꎬ其次是倍他米松注射液㊁氢化泼尼松针和甲泼尼龙针ꎻ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最多的是普米克令舒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见表1)ꎮ表1㊀4月~6月各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外科内科骨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肝病科肿瘤科眼科口腔科总计泼尼松片380208080510410020072011205401009830地塞米松片40020008004000380920甲泼尼龙片1805010606010802040510630009570地塞米松针5218044108815015112471436倍他米松针008904050000134氢化泼尼松针0060074000080甲泼尼龙针00000000404普米克令舒6635232223814300008243㊀分析与讨论3 1㊀概况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多样ꎬ临床使用广泛ꎬ我院使用情况基本合理ꎬ使用率达到13 88%ꎬ特别是泼尼龙片ꎬ因其费用低㊁适用范围广㊁副作用小ꎬ临床使用最多ꎮ但也342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31No 112019存在个别科室有滥用情况ꎮ在这次抽取的三个月门诊处方中ꎬ发现临床存在一些不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ꎮ3 2㊀各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分析㊀外科有临床诊断发热待查㊁腹痛待查使用泼尼龙片和地塞米松针ꎬ临床不应把激素药作为 解热镇痛 药使用ꎬ在发热原因未明前ꎬ过快退热会掩盖症状ꎬ增加诊断和治疗难度ꎮ内科和儿科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品不适宜ꎮ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病毒性感染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抗病毒作用ꎬ用后反而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ꎬ感染扩散ꎬ病情加重ꎮ急性扁桃体炎联合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ꎬ虽然能改善早期的红肿热痛症状ꎬ但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机体免疫抑制ꎬ诱发或加重感染ꎬ增加治疗难度ꎮ在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ꎬ选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ꎮ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品种的选择不能随意被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代替ꎬ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水溶性ꎬ需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ꎬ局部雾化吸入时ꎬ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ꎬ大多沉积在大气道ꎬ肺内沉积率低下ꎬ局部抗炎作用弱ꎮ肾内科使用最多的是甲泼尼龙片ꎮ甲泼尼龙是甲泼尼松的活性代谢产物ꎬ服用后不需要肝脏转化就可产生作用ꎬ更适合肝功能损伤的患者ꎮ器官移植患者ꎬ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排异反应ꎮ另外ꎬ糖皮质激素对吞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ꎬ可促进其吞噬处理ꎬ减缓淋巴细胞的分裂与繁殖ꎬ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治疗效果ꎮ骨科临床诊断为手外伤的患者联合使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或泼尼松ꎬ诊断为关节炎的患者开具倍他米松针ꎮ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ꎬ糖皮质激素不应用于创伤修复期ꎬ防止创伤愈合迟缓ꎬ常规的软组织挫伤㊁骨挫伤都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ꎮ对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ꎬ糖皮质激素疗法是常规疗法的辅助治疗ꎬ不能代替常规疗法ꎮ非甾体类药物ꎬ如美洛昔康或塞来昔布ꎬ不建议与糖皮质激素联用ꎬ糖皮质激素能刺激胃酸㊁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黏液分泌ꎬ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ꎬ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ꎬ严重者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4 ꎬ二者合用会加重消化道损伤ꎮ皮肤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仅次于内科ꎮ皮肤科临床诊断带状疱疹ꎬ处方中使用甲泼尼龙片来达到止痛效果ꎬ带状疱疹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ꎬ使用激素后会导致免疫力更差ꎬ反而加重病情ꎮ临床诊断为湿疹的儿童患者ꎬ皮肤科开具泼尼松片口服也是不合理的ꎬ一般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即可ꎬ无需应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ꎬ五官科使用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急性咽炎㊁过敏性鼻炎㊁中耳炎等ꎬ以甲泼尼龙片使用率最高ꎮ地塞米松针使用最多的是加入滴耳液中治疗急性中耳炎ꎬ虽有文献报道过这类用法可以提高疗效ꎬ但每种剂型都有特定的用途ꎬ建议换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滴耳液ꎮ眼科主要用于急性结膜炎㊁角膜炎㊁角膜异物等ꎬ使用频率不高ꎬ但建议根据疾病特点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ꎬ避免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ꎬ能单一使用就避免联合用药ꎬ以免加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ꎮ肝病科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ꎬ建议使用时选用适合肝功能损伤的甲泼尼龙片ꎮ肿瘤科抽查中发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利尿药联用ꎮ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㊁免疫抑制作用ꎬ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ꎬ可以作为化疗方案的组成药物直接抗肿瘤ꎬ还可以治疗恶性肿瘤的某些合并症和相关不良反应ꎮ而恶性肿瘤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水肿又需要服用利尿药ꎬ此时两类药物需要合用ꎮ糖皮质激素联合排钾利尿药使用可致严重低血钾ꎬ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效应ꎮ因此两药合用应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ꎬ比如减少钠的摄入㊁注意钾离子的补充等ꎮ口腔科主要为单一用药ꎬ主要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冠周炎㊁尖周脓肿㊁根尖周炎㊁软腭黏膜糜烂等ꎬ用于改善炎症㊁肿胀等症状ꎮ主要的不合理是对于一些局部的炎症治疗ꎬ糖皮质激素已被作为常规用药了ꎮ3 3㊀讨论㊀从这次抽查结果分析来看ꎬ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基本上合理ꎬ但有些临床科室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和滥用现象ꎮ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治疗效作用和效果是肯定的ꎬ但治疗同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往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ꎬ尤其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ꎬ如诱发或加重感染ꎬ消化道出血等ꎮ规范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合理用药需要重视的问题ꎬ应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ꎬ提高医生对糖皮质激素的认识ꎬ严格掌握适应症㊁禁忌症ꎬ不可盲目应用ꎬ要根据疾病的性质㊁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激素ꎬ足量足疗程ꎬ不宜随意选用ꎬ能用小剂量就不用大剂量ꎬ能口服或外用就不静脉给药ꎬ能短期用药就避免长期应用ꎮ医院要限制没有适应症而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ꎬ药师做好处方审查和点评工作ꎬ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ꎬ共同促进合理用药ꎬ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ꎮ参考文献1 张红雨 某三甲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使用情况分析 J 北方药学ꎬ2017ꎬ14(10):178 ̄1792 罗英龙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 J 特别健康论著ꎬ2018ꎬ2(14):223 陈新谦ꎬ金有豫ꎬ汤光 新编药物学 M 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1ꎬ609 ̄6174 卫生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S 2011 ̄02 ̄16442海峡药学㊀2019年㊀第31卷第11期。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2015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

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1. 概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由于皮质类固醇包括性激素及维生素D3 的衍生物,因此,本文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一名称。

2. 作用强度分级:依据皮肤血管收缩试验等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可以分为许多级别。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是4 级分类法,将其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 类。

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浓度、剂型对其影响也较大。

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比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水杨酸等也会提高激素的强度。

此外,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比如,地奈德分级是弱效激素,但临床疗效和作用却与某些中效激素相当。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 ~ 3 周;尽量不用于< 12 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国内外常用超强效激素包括,0.05%丙酸氯倍他索凝胶、软膏、乳膏及泡沫剂;0.05%醋酸双氟拉松软膏及0.1%氟轻松乳膏等。

强效激素包括,0.1%哈西奈德乳膏、软膏及溶液、0.1%安西奈德软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及软膏、0.05%丙酸氯倍他索溶液(头皮剂)、0.025%丙酸倍氯米松软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或软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05%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或凝胶及溶液、0.1%糠酸莫米松软膏、0.005%丙酸氟替卡松软膏、0.1%曲安奈德软膏、0.5%曲安奈德乳膏等。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性病的治疗试题三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性病的治疗试题三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性病的治疗试题三l、问答题简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学作用、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正确答案: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细胞毒、抗休克和抗增生参考解析:试题答案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江南博哥)抗细胞毒、抗休克和抗增生等多种作用,在皮肤性病科应用很广。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主要用千药疹、多形性红斑、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接触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疽疮、类天痐疮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的治疗。

长期大量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感染(病毒、细菌、结核、真菌等)、消化道溃疡或穿孔、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或缺血性骨坏死和对神经精神影响等,还可加重原有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还可引起疾病反跳。

长期外用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座疮及毛囊炎等,面部、外生殖器部位及婴儿更不宜长期外用,此外长期、大面积外用还可导致系统吸收而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

2、名词解释电凝固术(electrocoa gulation)正确答案:一般用比电干燥术电压更低、电流强度更大的高频电源,可使参考解析:试题答案一般用比电干燥术电压更低、电流强度更大的高频电源,可使较大较深的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适用千稍大的良性肿瘤或增生物。

3、多选以下对药物药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有()A.阿昔洛韦对病毒D A多聚酶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B.利巴韦林主要通过干扰病毒核酸合成而阻止病毒复制C.丙烯胺类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干扰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D.咄类能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合成中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正确答案:A,B4、判断题亚急性或慢性皮炎而无溢液者宜用乳剂。

正确答案:对5、单选以下哪种为抗病毒药物()A.利福平B克林霉素C.红霉素D阿昔洛韦正确答案:D6、单选软膏不能用千以下哪种皮损()A.无渗出红斑B.无糜烂水疤C.结节性丘疹D.糜烂、渗出正确答案:D7、名词解释光化学疗法(photochemitherapy正确答案:是内服或外用光敏剂后照射U VA的疗法,原理为光敏剂在U参考解析:试题答案是内服或外用光敏剂后照射U VA的疗法,原理为光敏剂在U VA的照射下与D A中的胸腺啼唗形成光化合物,抑制D A的复制,从而抑制细胞增生和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1年应用可的松治疗各种炎症性皮肤病。
• 2001首提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4
功能
心律加快、血压升
• G应交S是激感s-人t肾re上体ss腺的中髓生的质理系一反统应种重要的具高汗有、腺外多分周泌种血、功管骨收能骼缩肌、
的(激急素性。应激、短暂)
张力上升等
• 生 水(垂慢理电体性平作-应肾衡用激上:、腺调长皮节而质强三系烈统大)物质代谢,维持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感谢您的阅览
引言
• 糖皮质激素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 是皮肤病临床中最多被应用的药物之一。
• 正是由于它的强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使它 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患者病理过程的同 时也会导致新的病变。
• 如果对糖皮质激素的病理、生理作用认识不 够或不恰当地使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 病本身。
• 糖皮质激素除能通过骨髓中的粒系增生活跃而使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外还能使粘附在血管壁(即边缘池) 的白细胞进入血循环(即循环池)。因此,在给予中、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很快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 加,易与“感染”相混淆。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12
• 8.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对下丘脑一垂体有抑制 (负反馈)作用,使CRH和ACTH减少,肾上腺皮质 分泌下降>>肾上腺皮质萎缩,应激状况易发生肾上 腺危象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3
来源
• 糖皮质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分泌,原料 是胆固醇 。

(球)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
•肾
皮质: (束)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上
(网)性激素及少量糖皮质激素
• 腺 髓质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 35年描述可的松; • 50年报道糖皮质激素的基本功能和毒性;
调节三大物质代谢
超生理量
四抗一影响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6
结论
• 糖皮质激素的多能性决定了它作为一种药物将具 备多种作用和不良反应,所以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应当是临床医生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而且,使 用时应当顺应其自然分泌的节律(午夜最低,清晨 最高,应急时可提高10倍),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 反应。
24~36
去炎松
4mg
5
5.0
0
12~36
长 倍他米松 效 地塞米松
0.75mg 0.75mg
20-30 30.0
20-30 30.0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0
36~54
0
36~54
8
糖皮质激素的病理生理作用
• 1. 促进糖原异生,促使肝外蛋白质分解和抑制外 周组织蛋白质合成以提供大量氨基酸作为糖异生原料; 促使肝内糖原异生酶类的合成增加,使糖原异生增加;对 抗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血糖升高,糖 耐量减退 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7
糖皮质激素分类
药 效
药物
短 可的松 效 氢化可的松
强的松
强的松龙 中 效 甲基强的松龙
等效剂 量 25mg 20mg 5mg 5mg
4mg
糖皮质激 抗炎效 素作用 价
0.8
2
1
1.0
4
3.5
4
4.0
5
5.0
钠潴留 作用 8~12 >2
1 1
0
生物学半 衰期(h)
8~12 8~12 24~36 24~36
•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增加胃蛋白酶分泌,抑 制成纤维细胞活力和粘液分泌>>胃、十二指肠溃 疡形成,甚至出血、穿孔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11
• 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延长红细胞寿命,抑制红细 胞被吞噬;促使骨髓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外周释 放,边缘池向循环池转移;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释 放,并加速该细胞破坏;抑制淋巴组织增生并溶解淋 巴细胞,淋巴组织萎缩,细胞减少;活跃巨核细胞, 使血小板增高。
• 4.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增加肾血流量和滤过率, 化学结构与醛固酮有类似,因而有部分盐皮质激 素的潴钠排钾作用==高血压、低血钾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10
•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加
速心脏传导系统作用,抑制传导组织的炎性反应, 增加小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但长期、大剂量应用>>使心肌发生退行性变和损 害,久用后使心肌收缩力下降 •
脂肪:促进分解和向心性再分布•水和电解质:保钠排钾,低血钙
基础剂量
抗炎——炎症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抗休克——抗炎抗毒、强心、改善微循环
抗毒素——提高耐受性,但不能中和内毒素,
亦不能减轻外毒素功的侵害
抗免疫——主要抑制细胞免疫TLC,大量抑
制体液免疫BLC能
影响造血系统(L,B,E减少 ,N, RBC,PL增 多 )以及中枢伸进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 2.促使肝脏对氨基酸的摄取增加,肝脏合成参与糖
异生的酶蛋白的能力加强;减少外周组织对氨基酸的摄 取,抑制蛋白质合成,促使蛋白质分解,形成氮负平衡; 增加尿钙排泻 低蛋白血症、皮肤变薄、肌肉萎缩、儿 童生长发育障碍、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9
• 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动员脂库中脂肪分解;阻 碍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脂肪合成;血糖升 高兴奋胰岛素分泌,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脂肪合 成;>>脂肪异常分布,产生皮质醇增多症的体态
• 9.使颅内血管通透性降低,利于降低脑脊液压
力和减轻脑水肿;脑部尤其海马、杏仁核和大脑有糖 皮质激素的特异受体,除氟羟强的松龙外均增强中枢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产生兴奋、欣快、多食、肥胖、 失眠甚至精神症状
• 10.对皮肤的影响 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皮肤创面
不愈合、痤疮、毛囊炎和皮肤变薄
• 准确地认识、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 医师的重要学习内容。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2
糖皮质激素的来源与功能
• 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种--天然及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对三大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有重要影响,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
•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 •
• G较S大参变与化应激:帮助机体主1动. 适减及增少不应强应良内激反机相应、体关耐外物质受环的力境产生的量
2. 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中心, 保证重要器官的供应
3. 对血压的允许作用,提高血 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5
功能
糖:增加糖原异生,抑制组织的摄取和利用
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抑制合成,负氮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