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郫县
清白江 新都
温江 成都中心城
双流
华阳
龙泉
现象与趋势 • 中心城与周边7个边缘组团同时快速扩展,空间距离逐步缩小,
相互吸引力逐步达到最大化。 • 7个边缘组团邻近中心城的土地增值速度迅速增加,投机与投
资机会迅速增大。 • “蛋糕如何分发”——消除体制障碍,整合空间利益,解决整
27
体与局部利益的冲突。
7
(二) 四川基本面概况
• 四川总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居全国第5位; 2006年总人口 8773.4 万人,人口居全国第3位; GDP 8637.8 亿元,经济总量占西部 1/3 ,在全国31个省、市、 自治区中居9位;人均GDP10546 元,相当全国平均水平 2/3。2006年全省城镇聚居人口比重为34.3%。城市化水 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4
• 构建西部最强都市区,可以成为国家平衡与缩 小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别的重要措施。成都都市 区携手重庆,强强联合,组成成渝城市群,可 以成为与大北京城市群(北部)、长三角城市 群(东部)、珠三角城市群(南部)相对应, 中国版图中雄起的第四大城市群板块(西部)。
成渝城市群
35
• 充分发挥战略基地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中心作用、生产作用、 服务作用、窗口作用 辐射作用、集聚作用、中转作用、 国防作用
环型+放射”
2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3
96 版规划对城 市空间结构长期 适应性方面的研 究存在着不足, 虽然确立了向东、 向南发展战略和 建立两个副中心 的设想,但过分 均衡的环路兴建 使得城市空间进 一步强化了单中 心的结构形态, 进而造成发展方 向上的困惑。
4
如果继续加剧外延的趋势,只能进一步固化单中心结构,
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空间格局与产业策略PPT幻灯片

7
2020/2/24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
• 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国际竞争力。 突出服务国家现代 化建设大局的综合 能力。——国际融 入性、竞争性。
• 强化区域引领和辐 射带动作用。促进 国家中心城市与核 心城市群的协同一 体发展。
专栏: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与指标(2030年)
功能 国际化经济、
交流中心
300-400 10000 国家级城市群
二、建设背景
(一)全球竞争视角
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本质是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的竞争
• 城市作为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节点,在全球范围内结成为一个多极化、多层次的全球 城市网络体系,并且呈现愈发紧密的态势;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国家 参与全球竞争。
113
—
115
114
—
113
115
—
117
117
—
122
121
—
123
122
—
124
124
美国智—库“AT Kearney”每1隔25两年发布全球城市12指5 数(Global Cities
Index,GCI),包含5个领域的26个指标。
2020/2/24
核心城市承担与世界的经济、创新、文化、交通信息联系
• 一批新兴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在各类排行中崭露头角。
香港 北京 上海 台北 广州 深圳 南京 天津 成都 武汉 大连 苏州 青岛 重庆 西安 杭州 哈尔滨 郑州 沈阳 东莞 泉州
2008年 5 12 20 34 52 54 — — — — — — — 59 — — — — — — —
2010年 5 15 21 39 57 62 — — — — — — — 65 — — — — — — —
成都系统规划专题课件

-
0.112164 0.350957 0.036666 0.20677
防护绿地 1.33695 1.224756 0.297984 0.151642
-
16.40524
附属绿地 8.197103 5.498854 8.167876 4.759485 13.67759 4.096813
其他绿地 0.004901
2.2.2.1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
成都中心城区六区绿地景观类型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在 1.0-2.2范围,说明中心城区内景观类型齐全,各类型 面积分布差别较小。
其中,锦江区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16,说明该区 景观类型齐全,5种类型都有,且面积分布较均匀;成 华区在六区中景观多样性指数是最低的,为1.06,其它 四区,青羊、武侯、高新、金牛,虽然前三区绿地类型 不全,但其各类面积分布较均匀,故景观多样性指数偏 中等。
1.1 成都城市绿地景观 分类原则
1.1.1 尺度原则 1.1.2 功能原则 1.1.3 形态结构原则 1.1.4 生态等级原则
1.2 成都市城市绿地景观 分类
5大类,即:公园绿地、 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 护绿地和其它绿地
成都系统规划专题
2 成都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具体指标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绿地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如绿地斑块面积、周长、斑块数量等;二是景观异质性指 数,如多样性指数、分维数、破碎化指数等。
2.1 成都城市绿地景观构成分析 范围面积为750km2的中心城区和周边七个
组团 2.1.1 成都城市绿地景观总体结果分析
成都系统规划专题
在成都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绿地景观面积共计83.29 km2,其中公园绿地18.39 km2 ,占总绿地面积的22.08%; 附属绿地26.19km2,占总绿地面积的31.44%;防护绿地 7.23 km2,占总绿地面积的8.68%;生产绿地11.16km2, 占总绿地面积的13.40%;其它绿地(主要为风景林绿地 和部分湿地)20.32km2,占总绿地面积的24.40%;绿化 总覆盖率为32.90%,绿地率30.39%,人均公园绿地 7.32 m2/ 人。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1. 引言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规划原则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内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范围,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2区、4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范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范围内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
最新成都北改规划课件PPT

北部副中心形态示意
新成华大道中心形态示意
人北商务中心形态示意
二、强化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坚持交通优先,规划 通过新建立交(匝道)20 余处,新建下穿、上跨路 段30余处,打通一批断头 路、优化一批交通节点, 形成“16横12纵”的贯穿 性骨干道路网络,“4横6 纵”的轨道网络、70余处 轨道站点及完善的慢行系
注:上图为毛用地比例
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hm2)
比例
R
居住用地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M
产业用地
w
物流仓储用地
S
交通设施用地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
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总计
H
其他建设用地
E
非建设用地
非城市用地总计
城乡用地合计
6344 1078 2089 604
2 2804 133 3810 16864 354 4025 4379 21243
成都北改规划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内容 三、规划特色 四、对金堂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内容
一、总体定位
总体定位:
成都市中心城区北部副中心
区域中心功能的承载区
北部副中心、国际商贸城、熊猫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区、人北商务中心、成华大道中心
二、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一中心、两高地”
国际现代商贸中心 科技研发商务高地 多元文化创意高地
37.62% 6.39% 12.39% 3.58% 0.01% 16.63% 0.79% 22.59% 100%
最新“北改”片区总体规划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中心城区“北改”片区优化方案课件ppt

、集聚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现代商贸区; ➢ 茶店子-金府片区: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提档升级,构建集展示博览、贸易中心、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
体的光电科技产业商贸区; ➢ 天回片区:集历史文化、民俗风貌、旅游商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片区; ➢ 金牛高科北片区:依托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轨道交通总部经济产业区; ➢ 凤凰山片区:构筑集商业金融、商务办公、文化娱乐、配套居住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综合功能片区; ➢ 昭觉寺片区:集历史文化、民俗风貌、旅游商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贸片区; ➢ 白莲池片区:集时尚潮流、家庭体验等元素为一体的一站式、现代化家居购物商贸区; ➢ 北郊片区:成都城市名片,集国际会议交流、文化娱乐、旅游度假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化的多功能文化创
意产业区;
原因分析
事(系统)
现场管理 缺陷
电脑不够 工作量太大
未随时考核
培训不到位
护理组长检查不到位
带教时间不足
护士
工作经 验不足
重要性 认识不足
对病人 评估不全
对病人观察不够
关爱病人的 意识不强
学习自觉性不够
责任心不强
人(主观)
病人对耐受 性比较强
病人或家属误导
病人
病情变化突然 遵医行为差 不配合治疗
提高配合度 有效沟通
病人
告知患者不适 时及时告知
人(主观)
北改区区位范围图
(三)重点片区形态指引
➢ 人北城市核心:北部片区城市级核心,具备完备的城市中心功能,包括商业金融、商务办公、酒店、剧院、图 书馆、博物馆、大型演艺中心、体育中心等;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汇报内容

产业功能分区规划
产业功能分区概述:介绍产业功能分区的 概念、目的和意义
成都市产业功能分区规划:分析成都市的 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功 能分区规划和布局策略
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针对成都市的重点 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提出具体的功能分区规划和布局方案
产业功能分区实施措施:介绍如何推进 产业功能分区的实施,包括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 措施
实施保障 与政策建 议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规划背景与目标
02
成都市城市发展现状
成都市城市发展现状
城市规划背景
规划目标与定位
城市发展策略与措施
规划背景与意义
单击添加标题
城市发展背景:介绍成都市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经济、人口、交通等 方面的发展情况
单击添加标题
规划背景:介绍《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背景和历史,包括前 几轮规划的回顾和总结
文化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成都的历史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文 化自觉。
实施保障与政策建议
06
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实施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调,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励社会 各界参与规划实施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规划法律法规建设,确保规划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 循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政策建议与支持措施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规 划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确 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成都基本面概况
• 成都市现辖 7区 4 市 8 县。锦江区、 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 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都江 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 金堂县、双流县、温江县、郫县、 新都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 县。全市面积 12390 km2。都市区 面积 3681 km2
12
13
(亿元)
成都市城建资金来源
40
30
20
10
0 预算内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自筹资金
其他
1999年 2000年
合计(资金项目)
14
2 0 0220年0 2成年都成都都市都区市分区区分县区国县内总生人产口总值
110600 19400
80
17200 16000 5800 4600
30
2400 1200 00
5 27.83 6.38 21.1 8.29 18.64 7.65 2.75 -1.56 3.74
2 9.23 1.17 1.38 0.37 1.6 -2.32 -0.32 -1.4172
18
• 一心(中心城工业向外迁 移)
• 7组团城镇
• 重点发展南、北、东三个 方向
19
(平方公里)
成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情况
8.2 10.42 4.74 4.45
Ǩ³ö ÂÊ £¨%©£
10.61 17.15 24.13 20.48 29.07 13.24 10.83 5.67
5.4 5.12 10.73 7.54 10.08 7.99 5.42 6.61 12.75 5.06 5.87
»ú ¹ ± ä ¶¯ Ôö ³¤ÂÊ £¨%©£
8
四川盆地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 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 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
9
四川城市发展潜力评价
10
• 成都平原经济圈包括:成都、绵阳、德阳、眉山、乐山、雅安等 城市,是四川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密集地带,工业产值占到全省 的50%,如何充分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圈作用,提高辐射与带动功 能,对四川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规模工业产值
亿元 亿元
旅客周转 直利用外资
亿人公里 万美元
西部总值 35492 18245.2 5581 6591.4
10688.35 2927.3 192219
川% 23.5 24.2
(川+渝) % 32.1
33.8
21.0
31.1
25.5
36.1
21.5
31.5
18.1
27.7
30.3
43.6
• 四川省经济总量约占西部1/4 • 川渝经济总量约西部整体的1/3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
一、城市发展沿革与历次总体规划回顾
成都城市发展历史演变
• 城市发展阶段经历了点 状形成—轴向扩展—内 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 四个过程。在扩展程度
上表现出周期性规律,
在扩展方向上表现出轴
向规律,在空间形态上 表现出单中心+同心圆 式的均衡结构。
建设历程 — 从自然的“
两江抱城” 到规划的 “
高新锦江锦江青羊青羊金牛金牛武侯武侯成华成华龙泉龙驿泉驿青青白白江江 新新都都 温温江江 双双流流 郫郫县县
15
16
È« ÊÐ õ½ ½ Çø àÇ Ñò Çø ð½ Å£ Çø äÎ ºî Çø ³É »ª Çø Áú Ȫ æä Çø Çà ° ×½ Çø ð½ Ìà ÏØ «Ë Á÷ÏØ ÂÎ ½ ÏØ
Ǩ³ö ÈË ¿Ú £¨ÈË £©
107862 6613 11045 11736 15775 7135 5287 2271 4562 4421 3285 3569 6017 3963 1390 1914 7578 3911 3752
ǨÈë ÂÊ £¨%©£
15.61 44.98 30.51 41.58 37.36 31.87 18.48 8.42 3.85 8.86 12.73 16.77 11.25 9.37 5.79
250
200
150
100
50
0
1953 1973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城市建设用地
年份
20
• 近20年,成都道路系统建设一直延续了环状放射性的格局, 路网引导着城市空间拓展呈圈层外延的模式,环路建设已经 成为成都空间拓展的阶段性状态标志。
Û¯ ÏØ ÂÐ ¶¼ ÏØ ó´ ÒØ ÏØ ÖÆ ½ ÏØ ÂÐ ½ò ÏØ ¶¼ ½ Ñß ÊÐ íÅ ÖÝ ÊÐ öÚ áÁ ÊÐ
ǨÈë ÈË ¿Ú £¨ÈË £©
158734 17341 13967 23852 20274 17182 9025 3374 3248 7653 3898 7938 6716 4648 1484 2377 6197 3667 2844
7
(二) 四川基本面概况
• 四川总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居全国第5位; 2006年总人口 8773.4 万人,人口居全国第3位; GDP 8637.8 亿元,经济总量占西部 1/3 ,在全国31个省、市、 自治区中居9位;人均GDP10546 元,相当全国平均水 平2/3。2006年全省城镇聚居人口比重为34.3%。城市化 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由于外延距离较大,已经严重威胁到成基本概况
(一)西部基本 面概况
• 西部地区面积约 685 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 的71%。西部地 区总人口约3.65 亿,约占全国总 人口的 29 %。
6
指标
单元
总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人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消费品 零售额
21
三、工作重点与工作难点
(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进一步抓住机 遇,在国家发展战略棋盘上走好成都的棋子,明确自 身定位,建立成都区域职能,寻求更好途径,带动四 川全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城市角色的再认识及再调整 • 四个层面问题:成都在国家及部分具有国际意义上资源
环型+放射”
2
成都建成区变化图
3
96 版规划对城 市空间结构长期 适应性方面的研 究存在着不足, 虽然确立了向东、 向南发展战略和 建立两个副中心 的设想,但过分 均衡的环路兴建 使得城市空间进 一步强化了单中 心的结构形态, 进而造成发展方 向上的困惑。
4
如果继续加剧外延的趋势,只能进一步固化单中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