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八纲辨证-中医学ppt课件

八纲辨证-中医学ppt课件
寒热真假: 真寒假热证
真实假虚证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证
4、证候转化
由表入里 表里转化: 由里出表 由寒化热 寒热转化: 由热化寒 由实转虚 虚实转化: 由虚转实
3、半表半里证
必有症:往来寒热
症状:
或有症:口苦,咽干,目眩, 默默不欲饮食,喜呕, 胁下痞,腹中痛,心下悸
鉴别
表证 里证 半表半里证
往来寒热, 但见其它一症便是
起病急,病程短, 起病缓,病程长, 病位浅,病情轻, 病位深,病情重, 恶寒发热并见, 但热不寒,但寒不热 或单独恶寒
二、寒热辨证
1、寒证
八纲辨证-中医 学
病例
发热3天,T37.5℃~39.5℃,
怕冷怕风,头痛,周身酸楚; 咳嗽,痰多色白质稀,
气喘痰鸣;
无汗,不渴;
舌淡红,苔薄白;
脉浮紧。
证:
病位 空间
时间
现阶段
哲学
病性
辨证:
现象 临床症状、体征
思 维 过 程
本质 病变本质 中医理论: 综合、分析
辨证
感受阳邪,阴液亏虚
热、黄、干、数、乱
三、虚实辨证
1、实证
新病,暴病,有感邪病史
辨证要点:
病情急剧
正气未衰,体质壮实
2、虚证
久病、势缓
辨证要点:
耗损太多 体质虚弱
鉴别
虚证 正气: 不足,体质虚弱 病势: 缓慢 脉搏: 无力 实证 邪盛,体质强盛 急暴 点:抑制,沉静,虚弱,内,下,久病,缓病 范围:饮邪致病,里证,寒证,虚证
症状:
常见症:头痛,身痛
一般症: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偶见症:咽喉痒痛,咳嗽,气喘
非症状诊断
有外邪接触史 起病急 病情轻 病程短

八纲辨证ppt课件

八纲辨证ppt课件
临床表现
虚证以正气不足为主要表现,如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实证以邪气亢盛为主要表现, 如发热、烦躁等。
辨证要点
虚证需辨别脏腑气血阴阳的亏损情况;实证需辨别邪气的性质及病位深浅。同时结合患 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05
阴阳辨证方法及案例分析
阴阳辨证方法介绍
01
02
03
04
阴阳对立
八纲辨证ppt课件
目录
• 八纲辨证基本概念与原理 • 表里辨证方法及案例分析 • 寒热辨证方法及案例分析 • 虚实辨证方法及案例分析 • 阴阳辨证方法及案例分析 • 八纲辨证在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01
八纲辨证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纲辨证定义及意义
八纲辨证定义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对病情进行全 面分析和归纳。
感冒案例
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症状。根据 八纲辨证,该患者属于表寒证,治 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咳嗽案例
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 状。根据八纲辨证,该患者属于里 证,治疗应以清肺化痰为主。
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总结
临床表现
表证多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里证多表现为内脏证候,如心悸、 咳嗽、腹胀、便秘等。
04
虚实辨证方法及案例分析
虚实辨证方法介绍
虚证
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所表现的证候。其形成原因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等。常见症状包 括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
实证
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所表现的证候。实证的形成多由于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 劳逸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烦躁、胸闷、腹胀、便秘等。

八纲辨证ppt-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ppt-中医诊断学
第二十二页,共165页。
(四)湿邪遏表证
【概 念】 湿邪遏表证即湿邪外侵,郁遏 于肌腠的证候。
【病 因】 居处卑湿,冒受雾露,淋雨涉 水。
【辨证要点】 微恶寒热(hánrè),头胀而重, 肢体困重,苔白薄腻。
第二十三页,共165页。
(四)湿邪遏表证
【临床表现】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胸闷, 口不渴,肢体困重或酸痛,周身(zhōushēn) 倦怠,舌苔薄白腻或滑,脉濡或缓。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 风热灼伤津液(jīnyè),上炎于咽喉——口干
微渴,咽喉痒痛。 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 热邪上扰——头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
第三十一页,共165页。
(六)热邪犯表证
一般以热轻而火重,温邪与火热(huǒrè)同性, 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
第十八页,共165页。
(二)寒邪束表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fā rè),无汗,头身疼 痛,鼻塞微咳,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寒邪束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重发热(fā rè)
轻,无 汗。
寒邪郁于经脉——头痛,身痛; 肺失宣降——鼻塞微咳; 寒袭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道拘急——脉浮紧。
第十九页,共165页。
【概 念】 风邪袭表证主要是因感受外界风邪所
产生的证候。
【病 因】 起居不慎,汗出当风。 【辨证要点(yàodiǎn)】 发热恶风,汗出,
苔薄白, 脉浮缓。
第十六页,共165页。
(一)风邪(fēnɡ xié)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塞(bí sāi)流涕,微咳,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 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发热恶风,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 ②小肠实热证
表现:心烦口喝,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 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 导赤丸
精选编辑ppt
31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③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则
鼻翼翕动,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代表方: 清气化痰丸
精选编辑ppt
20
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
表里同病 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病位的症状。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无矛盾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虚实性质相反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反,虚实性质相同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皆相反
精选编辑ppt
21
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
表里出入

入 出

精选编辑ppt
22
表里辨证






精选编辑ppt
58
虚实辨证
病程 体质 精神 声息 疼痛 胀满 发热 恶寒 舌象 脉象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
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精选编辑ppt
45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3.表寒里热 :《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 青龙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 人参汤主之。
“邪气盛则是实;精气夺则虚。”
虚—正气不足 实—邪气盛实
精选编辑ppt
52
虚实辨证
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成因: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ppt课件

附:半表半里证
【概念】:指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 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 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证候分析】 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通常称 为少阳病证,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 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1)寒热发热恶寒并见——表证; 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里证; 寒热往来者——半表半里证。 (2)症状表证——内脏证候不明显; 里证——内脏证候明显;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3)舌脉表证、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 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表证多见浮脉, 里证多见沉脉等。 尚应参考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三)阴阳证鉴别要点

阴证与阳证,其要点可见于表里、寒热、 虚实证候的鉴别之中,亦可从四诊角度 进行对照鉴别。见表7-3。
第二节
证候相兼 证候错杂 证候真假 证候转化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概念: 广义: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 狭义:病位病性的相兼。 (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 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的证 候存在。如:八纲辨证在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 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 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

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如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脉 浮紧等,为表实寒证;五心烦热,盗汗, 口咽干燥,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为里虚热证。
二、证候错杂
概念:指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 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 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 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 杂。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病历讨论: 田某,男,18岁 患高烧达42℃,住县医院已八天,伴有冷 感,心烦,口渴,喜冷饮食,大便灼肛,日十 余行,溏薄不爽,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二)寒热错杂

即有寒证的表现,又有热证。寒热同时并见。 表现不同部位-------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上热下寒:既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 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
(5)表里俱实:外感寒邪未解,内有痰瘀食积,可见此证。症 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腹部胀满、二便不通、脉实 等。


(6)表里俱虚:气血两虚、阴阳双亏时可见此证。 症状有自汗、恶风、眩晕、心悸、食少、便溏、脉虚 等。 (7)表虚里实:内有痰瘀食积,但卫气不固,可见 此证。症状有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 厚等。 (8)表实里虚: 素体虚弱,复感外邪,可见此证。 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 或吐、自利等。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证 型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神态 痰涕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 证
恶寒喜暖 不渴
淡白

蜷卧 安静 少动 仰卧 烦躁 多动
清稀 色白 量多 黄稠
小便清 长、大 便稀溏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热 证
恶热喜冷 渴喜 冷饮
红赤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二)实证


[概念] 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一是外来邪气侵犯。 二是有形病理产物积聚。 [表现] 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燥,甚至神昏谵语, 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 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 有力。 [特点] 短、剧、持、闭、盛

2024版八纲辨证ppt中医诊断学

2024版八纲辨证ppt中医诊断学

按诊
通过按压患者身体部位了解病情,如腹部按之柔软表示病情较轻,腹部按之硬满可能表 示病情较重。
12
03
寒热辨证方法及临床意义
2024/1/28
13
寒证和热证辨别方法论述
观察面色
寒证面色多苍白,热证面 色多红赤。
舌象与脉象
寒证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热证舌红苔黄燥,脉数。
2024/1/28
询问口渴与否
指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存在着正虚和邪实两方面的病变。 如脾虚湿滞证,既有脾气虚弱的虚证表现,又有湿邪内 停的实证表现。治疗时需根据虚实的主次、缓急,适当 兼顾。
虚实转化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 导致证候性质由实转虚或由虚转实。如外感热病初期, 邪热炽盛,表现为实证;若治疗不当或失治误治,邪热 伤阴,则可出现阴虚火旺的虚证表现。
2024/1/28
多实践、多临床
实践是提高八纲辨证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临床、 多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逐渐提高八纲辨证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中医也不例外。要想 提高八纲辨证能力,必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 成果。
29
2024/1/28
THANKS
感谢观看
30
八纲辨证定义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个纲领,以明确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正邪盛衰等情况。
八纲辨证作用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通过对疾病的全面分析和归纳,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2024/1/28
4
阴阳五行理论在八纲中应用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ppt课件
9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辨证中表与里是用以辨别病位内外和病 势深浅的一对纲领。
(1)表与里是病位的总称,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实质 可以包括人体的各个部位。表里辨证是定病位的基本方法 。 (2)病位的多元性,也就是说人体内可同时存在着若干 个病位(如原发与继发,主病位与次病位等)。任何疾病 ,都应该也一定有一定的表里病位。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王 勇
1
目的要求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各 自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依据。 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 鉴别要点。 掌握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概念、病机、证候特点及鉴别要 点。 掌握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含义及临床规律。 理解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及类型 。 熟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病因病机。 了解八纲辨证的意义。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
11
【证候分析】
病因:六淫、疫毒 途径:皮毛、口鼻 阶段:外感病初期阶段 病机:正(卫)气抗邪于肌表 特征:新起恶寒发热
30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 个纲领。

《中医八纲辨证》PPT课件

《中医八纲辨证》PPT课件

寒证辨析与治疗方法
寒证的临床表现
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 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 苔白,脉沉迟或紧等。
寒证的治疗方法
治宜温中散寒,常用方剂有理中汤、四 逆汤等,常用中药有干姜、附子、肉桂 等。同时可配合针灸、艾灸等外治法。
热证辨析与治疗方法
热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 数等。
阴证的治疗方法
温阳散寒、益气养阴等,常用方剂如四逆汤、理中丸等。
阳证辨析与治疗方法
阳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渴饮冷、大便秘 结、小便短黄等。
阳证的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热邪或内伤七情,导致体内阳气亢盛或 阴液不足。
阳证的治疗方法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等,常用方剂如白虎汤、黄 连解毒汤等。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问题探讨
真寒假热的表现
外有热象而内有真寒,如身大热而反欲盖衣被,口渴而喜热饮等。
真热假寒的表现
外有寒象而内有真热,如手足逆冷而胸腹灼热,脉沉伏而按之有力 等。
辨别真假寒热的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观察症状,仔细分析脉象等。
调整阴阳平衡在八纲中应用
01
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发生。
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 验,提高技能
关注前沿动态,积极参 与学术交流与研讨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病机与八纲联系
病因与八纲联系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 外因三类。通过八纲辨证可以了解 病因的性质和特点,为治疗提供依 据。
病机与八纲联系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八纲辨证精品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八纲辨证精品PPT课件
第五章 八纲辨证
概论
1、八纲的概念: 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
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的概念:
是医生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运用 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现阶段病变 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 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 领的方法。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 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为八个方面 的基本证候。
一、表里辩证 表里是辩证病位外内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里的一般划分:
皮毛、肌腠、经络——表,轻浅 脏腑、骨髓——里,深重
病势:
由表入里——势进 由里出表——势退
(一)表证
1、概念 是六淫、疫气、虫害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
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2、特点 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
2、虚实转化:
此转化是有条件的,邪正盛衰是其主要因 素。实证转化为虚证多为邪气盛,误治,失治 而成。虚证转化为实证,是临床中某一方面的 表现,如脾虚引发腹胀,痛等。
四、阴阳辩证
(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
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是辨证归类的最高 纲领。 阳 证:
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
3、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赤,口舌干
燥少津,脉数等。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
依据寒热,口渴与否、面色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 脉象等辨别。
鉴别表
证类
寒热喜 口渴 恶
面色
四肢
神态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 不渴 白

蜷卧 稀溏 清长 舌淡苔 迟或紧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

八纲辨证课件PPT课件
概述
八纲基本证候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退出
1
八纲
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返回总目录
2
主讲内容
上一页 主目录 下一页
3
辨证概述
含义
证的含义
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所作的病理 性概括。 例如: 证名 病 位 病 因 病 性
风热犯肺证
心脉痹阻证
肺系、皮毛
心、脉
外感风热
阳虚/血瘀
实热
虚实挟杂
4
辨证概述
虚实辨证 根据四诊资料,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方法。
38
虚实辨证
实证
含义
以感受外邪,疾病过程中邪气充盛(但正气尚未虚衰),体 内实邪停 积为主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 特点 ①邪气充盛,实邪停积 ②正气尚未虚衰; ③邪正相争剧烈,而表现有余,强烈,停聚; ④多见于疾病初、中期,病程较短。
39
虚实辨证
25
表里辨证
表证
辨证要点
①外感病史 ②束表症状(寒、热、浮、薄)
常见表证 :受邪不同而形成不同表证。
①风寒束表证;②风热犯表证; ③风湿遏表证; ④燥邪犯表证;⑤暑湿袭表证; ⑥风袭表疏证。
26
表里辨证
里证
含义 病变部位在里,由脏腑、气血、精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特点: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位较深,且无新起寒热并见。 分析
实证
分析 外邪入侵 脏腑失调 实邪壅积 辨证要点 ①新病暴起;②病情激剧;③体质壮实。
40
邪气亢盛 正气抗邪
邪正剧争——寒热明显, 疼痛剧烈。 呕泻咳喘, 二便不利。
实邪内阻——痰,饮,水,湿 脓,瘀,宿食;舌老, 脉实。
虚实辨证

《八纲辩证》ppt课件

《八纲辩证》ppt课件

02
CATALOGUE
八纲基本概念
阴阳
阴证
里证、虚证、寒证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 ,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阴阳
舌象
01
舌淡胖嫩
脉象
02
沉迟细弱
阳证
03
表证、实证、热证
阴阳
• 临床表现:面色红赤,发热恶寒,烦躁不安,声高气粗, 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病邪性质。
问二便
询问患者大小便情况, 了解脏腑功能和病情状
况。
切诊辩证
脉诊
通过触摸患者脉搏,了解其脏腑功能、气血 阴阳状况和病邪性质。
按诊
通过触摸患者身体部位,如胸腹、四肢等, 了解其疼痛、痞块等异常状况,进一步推断 病情。
04
CATALOGUE
八纲辩证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内科疾病辩证
感冒
八纲辩证可用于感冒的辩 证分型,如风寒感冒、风 热感冒等。
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八纲辩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 八纲辩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诊断 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八纲辩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 八纲辩证在中医临床各科中的应用举例和案例分析。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八纲辩证的方法和技 巧,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03
CATALOGUE
八纲辩证方法
望诊辩证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
观察神色形态
通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 ,判断其脏腑功能盛衰和 病情轻重。
审视皮肤毛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
2、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关系。熟悉八纲 辨证的意义。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情况。 3、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病例】
王某,男,40岁。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三年,冬 季痛甚,痛时喜暖喜按,进热食痛减,食欲不振。今日起恶
寒发热,头痛,周身酸痛,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症状 证型 寒热 其它症状 二便 舌象 脉象
表证
同时出现
伴有头身痛,鼻塞
流涕等;内脏证候 不明显
二便多如常
苔薄白

里证
但寒不热 或但热不 寒
少见头身疼痛;内 脏证候突出
便秘或溏泻; 舌色、舌 尿短赤或清长 苔有变化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与伤寒无汗表实相对而言,又称中风表虚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证候类型】
3、表热证—感受温热(风热)之邪。 特点: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 苔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机理:●热为阳邪——发热重,恶寒轻; ●耗津伤液——口渴,咽痛,舌苔干。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表现的一类证候。
【分类】①表热;②里热;③虚热;④实热。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汗出, 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 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或颧红、潮热、盗汗、咽干、 舌红少津、脉细数。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证候分析】
●阳热偏盛,气血壅盛——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
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
病机分析。


八纲辨证
【概说】
通过对四诊 所获得的各 种病情资料, 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病性、邪正盛衰 和病证类别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概说】
因为任何一种疾病:
●从病位言——不外乎表证或里证;
●从病性言——不外乎寒证或热证;
【概念】 寒热—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 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阴盛则寒
阳盛则热
第一节 八纲基本盛或阳虚所产生的以寒冷(机体机能衰退)为 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分类】①表寒;②里寒;③虚寒;④实寒。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证候类型】
1、表寒证—以感受寒邪为主。
特点: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润,脉浮紧。 机理:●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恶寒重,发热轻; ●寒性凝滞收引——无汗,脉浮紧。 ●因其无汗故称伤寒表实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证候类型】
2、伤风表证—以感受风邪为主。 特点:恶风,微发热,汗出,脉浮缓。 机理:●风邪袭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故汗出; ●腠开表虚——恶风,脉浮缓。
一、表里辨证
【证候分析】 ①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②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
③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病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附:半表半里证
【概念】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
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 中称为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 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证候分析】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运化失司——大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脉迟;
●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紧脉。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概念】指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温热(机体机能亢进)为主要
赤,脉数; ●热甚伤津液——口渴冷饮,痰、涕黄稠,小便短赤, 大便燥结;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证候分析】
●热扰心神——烦躁不宁;
●热迫津泄——汗出;
●舌红苔黄——热征;
●阴虚火旺—颧红、潮热、盗汗、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
症状 证型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神态 痰涕 二便 大便 稀溏 尿清 长 大便 干结 尿短 赤 舌象 舌淡苔 白而润 滑 脉 象 迟 或 紧
●从邪正斗争的盛衰言——不外乎虚证或实证; ●从和证类别言——总的可纳为阴证或阳证。
所以
是辨证的总纲。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对于外感病来说,
其意义尤为重要。
【概念】指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 (卫气)抗邪于肌表的证候。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踡卧,口淡不渴,痰、
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
滑,脉迟或紧等。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二、寒热辨证
【证候分析】 ●寒气侵袭,阳气被遏,或阳虚寒盛,形体失其温煦—形寒 肢冷,踡卧,面色白; ●阴寒内盛,气不化津—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尿清。 “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伴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证候分析】
●六淫邪气袭肌表,正邪相争——恶风寒、发热; ●邪郁经络,气血流行不畅——头身疼痛; ●肺失宣发,窍道受阻——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 ●邪未入里——薄白苔; ●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内容提要】 1、八纲概念
2、八纲基本证候
3、八纲证候之间关系
八纲辨证
【教学目标】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重点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掌握
证候相兼与错杂、证候真假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掌 握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
一、表里辨证
【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 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所谓“非表即里”。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难以说明哪几个症状就是里证的代 表症状。本章的寒、热、虚、实辨证,以及后
面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辨证部分,
均属里证的范畴。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