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论文
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对中国古代音乐的鉴赏进行
探讨。
引言
古代音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通过研究和鉴赏古代音乐,我们能够更
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思想观念。
古代音乐的分类
古代音乐可以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以及十二律等不同
体系。
这些音乐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演变和应用。
古代音乐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音乐理论而闻名。
音乐的
音域、音色、节奏和表现形式都表达着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鉴赏古代音乐的方法
鉴赏古代音乐需要对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研究。
通过研究音乐的历史背景、曲调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对古代音乐的鉴赏能力。
古代音乐的影响
古代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对中国文化的其他领域产生了
重要影响。
古代音乐的节奏、曲调和表现形式可以在戏曲、舞蹈、
诗词等艺术形式中找到共通之处。
结论
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鉴赏古代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同时,也能够
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 张之洞. (2008). 中国音乐史. 北京: 音乐之友出版社.
(注意:上述内容仅为示例,对中国古代音乐进行了简单的介
绍和论述,实际论文请依据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研究和撰写。
)。
中国音乐欣赏论文
文化自信之中国音乐文化自信之中国音乐中国的音乐主要以旋律为主,中国的音乐主要以旋律为主,中国的音乐主要以旋律为主,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不一,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不一,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不一,不同于流不同于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等。
行歌曲和摇滚歌曲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文化和语言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文化和语言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各种不同的民族音乐听起来的感觉也不一样。
有的很优美,有的很轻快,有的很豪放,配上不同的民族语言,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中国素号“礼乐之邦”。
古代音乐在人格乐在人格养成、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重要和地位。
孔子提出“兴提出“兴于诗,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学习步骤。
当今,中国的民族音乐不断受着西断受着西方音乐方音乐为首的外来音乐文化的侵略,所以我们中国公民有责任弘扬民族音扬民族音乐,当乐,当今歌星们以及作曲家们为了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先头作用可以先试着转变回来我们的本土音乐文试着转变回来我们的本土音乐文试着转变回来我们的本土音乐文化化中华民族音乐中华民族音乐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新石器时代,先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溯源于距今的骨笛溯源于距今8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其中的一支七的一支七孔骨笛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专家们进行过实验,发现仍然能使用该骨笛演奏骨笛演奏音乐,音乐,能发出七声音阶。
但中国古代基本上只使用五声上只使用五声音阶。
音阶。
音阶。
))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的审美能力。
中国音乐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欣赏课论文历代主要音乐形态综述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可见音乐在中国文化上占有很大地位,而中国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经久未衰。
纵观中国历代音乐形态,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
而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造成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往往能相互联系,相互感染。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中国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等的综合体。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各门艺术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
从音乐在先秦社会中受到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这种着重于情感的表现而非完全模拟性再现。
而事物叙述的艺术,恰好相当纯粹地显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功能,从宏观上看用音乐去分析美与艺术,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直观表现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具有的音律美与节奏美。
相传公元前3000年,伏羲氏创造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1000年.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
可以看出我国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便创造了原始音乐及乐器。
从现存各种远古传说,可以看出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诗歌溶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的利益服务。
我国古书所载“百兽率舞”与“奋五谷”等传说均说明它们与先民们的祭祀、狩猎、畜牧、耕种生活有关。
各个文化遗存地区出土原始乐器,如陶埙、用禽兽肢骨制成的“骨笛”、陶角、鼍鼓及陶铎等。
进入奴隶社会后,音乐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出现了《桑林》、《濩》、《裓》、《大武》等乐舞,并有更多的乐器品种出现。
此外还产生了多种音阶调式,创立了十二律,已经有了绝对音高、半音观念,对旋宫转调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兴办了一些音乐教育事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列国纵横,战争频繁,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各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其发展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古代音乐的特点、
演奏形式和功能,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2. 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比较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包括北方与南方地区的音
乐差异、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同时探讨这些音乐风格的历史发
展和演变。
3.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关系,探
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艺术效果
和文化价值。
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种类和特点,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探讨它们的演奏技巧、音色表现和演奏风格。
5. 中国传统音乐的宗教与仪式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在宗教和仪式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音乐、音乐等,探讨它们对和仪式的影响以及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表现形式。
6. 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确保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六篇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细节和相关内容,以丰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理解。
中国音乐史论文
中国音乐史论文引言中国音乐历史悠久丰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音乐的起源、发展到现代音乐的多样性进行探讨。
通过对中国音乐历史的回顾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
古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早期的音乐活动主要与宗教和祭祀活动相关,人们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并通过音乐来祈求好运和丰收。
在古代音乐的早期阶段,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还比较简单,主要以单音节的吟唱和鼓击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古代音乐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音乐已成为贵族社会的文化象征,被广泛用于宴会、祭祀和礼仪活动中。
这个时期的音乐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在此期间,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出现,如太公望、羿和伶仃等。
他们的音乐作品经过不断的创作和演变,形成了不少优美动人的古乐曲目,例如《广陵散》和《魏武挥短》等。
中古时期的音乐发展在中古时期,中国音乐逐渐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唐朝,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来自西域的音乐和乐器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音乐的曲调和乐器体系。
这一时期的音乐表演形式更为丰富多样,不仅有宫廷乐舞,还有民间歌谣和戏曲等。
唐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韩愈和白居易等人积极推动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他们提倡以文采取胜音乐,注重歌词的工艺性和情感表达。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如《长恨歌》和《乐府杂录》等。
宋朝时期,诗、画、乐三艺融合发展,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北宋时期,《琵琶行》等琴曲成为流行,而南宋时期的《华胥引》则成为古代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现代音乐的多样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音乐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20世纪初,中国音乐界掀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的浪潮。
音乐家们开始研究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将之融入到中国音乐中,创作出了一批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1208班姓名:刘正皓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个学期在同学的推荐下选了这门课程,修完这门课程感觉收获很大。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完全是一片空白。
可以说在新生代的我们深深的受着摇滚,流行乐的影响。
很多火热的音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等等节目很少找到令人怀旧,令人舒缓的气息。
给在都市生活的我们无疑更加加快了节奏。
有的时候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一种心灵的释放,给自己留一方净土。
老师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国外辛勤工作的丈夫有失眠的习惯,妻子学习古筝后弹奏,丈夫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听过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门课后,我不仅对中国音乐发展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选到了很多适合不同环境听的音乐。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不仅仅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箜篌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缭绕。
在学习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
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乐府的时候,给我们看了一段《佳人曲》的视频。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西汉李延年的这首《佳人曲》,是用以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的。
这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听过之后真的有一种美丽女子的感觉。
《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
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十分优美动听。
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所表演的长袖舞,纵然有现代的特技但是无疑章子怡把当时的艺术形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如果配上合适的乐曲堪称十分唯美的。
中国音乐史论文
音乐,到底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定义。
音乐,广义而言,是指以任何声音组成的艺术。
中文的音乐二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音,声也。
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认为音乐和声音的区别,在于音乐需要透过人心去想像和创造。
音乐可分为创作、演奏、聆听三个过程,在不同文化和社会,对于音乐的过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
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
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
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当男女之间欲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歌唱。
例如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相爱”为内容的第一乐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调,双簧管奏出优美迷人旋律。
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
这是一个爱情的主题,它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真诚对答,描述了草桥结拜的情景。
之后,乐队和小提琴相互补充,使爱情主题更加热烈、愉快。
这是热情的、真挚的、诚恳的发自内心的爱情之歌。
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远离身边的时刻,出于诚挚的想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于是寄情于歌,这又是大多数抒情歌曲产生的由来。
例如,我国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驼铃》运用音乐的素材把压抑、深情、欲说又止的送战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别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表达出“当时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的战友深情和革命友谊。
在人们集体生活中,常有集会活动,如示威游行、列队行进、集体操等等。
这时,大家唱着节奏鲜明、音调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壮声势,并寄于感情。
这又是军歌,进行曲以及队列歌曲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调剂精神,在吃饭、饮茶、休息之时,同时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使人精神格外爽健及增加愉快情绪,这又是古代宴乐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产生的原因之一。
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
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史根据神话传说及典籍,在距今五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地新石器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的最早的也就是最简单的乐器与舞蹈,当时的音乐并非就是用于娱乐而就是用来祈福,如打击乐器,管乐器及用以招来雨水,驱除乾旱之舞。
之后逐渐过渡到夏、商时期,根据古典文献记载,此时的音乐舞蹈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瞧,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例如对大禹治水的赞颂、对武王伐纣的称赞等等也因此出现了《大夏》、《大蠖》等音乐及舞蹈。
而在商代,巫风盛行,于就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与觋(男巫)。
她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放纵自身的享受。
她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而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继而到了周代,西周与东周就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封建制社会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
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在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的官员规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队的编制。
总结前历代史诗性质的典章乐舞,可以瞧到所谓“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蠖》,周时的《大武》。
而在周代还有采风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收集民歌民谣,为后代保留了许多的民间风采,在春秋时期经孔子的的删定,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意义,《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
它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也集中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
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
乐府,后来又被引申为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与器乐也都称之为乐府。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研究作用论文(共3篇)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研究作用论文(共3篇)第1篇: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源流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
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
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
”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乐律方面,相传黄帝命伶伦律吕,同时按音律,铸钟十二件,以和五音,古代史书上称之为“五音十二律”。
由此可见,在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就已经是五声音阶。
五音的文字谱记作: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
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4)和“变宫”(7),形成了七声音阶。
但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则使用五音十二律。
周代的“礼记”中的“礼运篇”中说:“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也。
”周代的音乐家,推算出的五音音阶序列、七音音阶序列,都很准确。
这是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伟大成就,比希腊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三分损益法要早200年;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用竹管的长短计算音律,而希腊人则用琴的长短计算法。
二、懂得中国古典音乐的文化底蕴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音乐神韵独特。
抛开技巧性、技术性而把中国古典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层面来审视时,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典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崇仰创造万物的神,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而音乐的产生正是源于人心对神的敬仰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古典音乐不仅起着塑造人格的作用,还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吕氏春秋·适音》曰:“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礼记·乐记》曰:“致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
我所认识的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及欣赏
我所认识的中国古代音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历程中,古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纵观中国历史中的整个音乐史,却鲜有既伟大又千古流传的作品得以传承与保留。
私以为,这其中既有当时时代技术的限制的主观原因,也有很多当时的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类似于西方五线谱的完善记谱方式,记谱方式的鱼龙混杂对音乐的传播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虽然工尺谱作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记谱方式得到一定的流传,但在当时并没有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谱方式,因而并未得到广泛接受,工尺谱在流传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例如通过横线来表示曲谱中停顿的节拍,然而由于没有表明停顿的拍数反而使得这些曲谱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同的版本,造成曲谱更加混乱的情况,许多优美的乐曲在数年的流传中可能早就偏离了原本的曲谱而遭受遗弃。
而由于工尺谱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例如五台山僧寺中所流传的宋朝乐谱《八板儿》,它的记谱字体与唱名法就与后来的工尺谱很不一样,如此就有可能造成有谱唱不出的情况。
在上古时期,音乐是作为一种祭祀时的工具来表达对圣灵的敬意;在春秋战国,音乐作为六艺之一被标榜为君子必备技能;在以后的发展中,音乐作为诗词、戏曲等的陪衬而发展,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中,音乐自始至终都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受到尊重,鲜有人因为音乐制作而收到世人的尊崇流芳千古,载入史册。
我们如今所熟识的古代音乐家抑或文人兼音乐家,譬如创作《广陵散》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抑或是由于文人的记录如杜甫诗下的李龟年。
但这些音乐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音乐作品并没有以任何形式流传下来。
中国古代,官方均设有正式的音乐机构,在大型的宴会,各种祭祀场合都会有音乐出现,比如宴会里的舞乐,歌乐,祭祀中的礼乐等,但是对这些音乐颇具贡献的音乐家并不能获得世人所认同的地位与身份,在古代,怜人长期是一种带有歧视色彩的称呼,这一对音乐家的歧视也打击了很多音乐家的创作激情。
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论文(共5篇)
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论文(共5篇)第一篇: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论文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论文我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二泉映月》是华彦均作曲,华彦均人称“瞎子阿炳”。
他身世悲凉,四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演奏,父亲去世后,他双目失明,流落街头。
在他流浪卖艺时,他依靠自己的音乐素养,慢慢拉出了绝美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渐渐响起,乐声时而高潮,时而低缓,时而不安,时而平静,静静地聆听着哀怨的旋律,像是听到那泣血的悲诉,那悲愤的呐喊;感受到企盼的眼神,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每一弦一奏中,都能感受到他激烈而愤恨的指责。
他在怨恨,他在呐喊;他不甘,他挣扎。
然而一切都只是徒劳,音符渐渐安静了,温和了。
无奈的现实下,他只得踏着脚下的崎途,用坚强与倔强继续生命,将凄楚的人生化作一个个鲜活的音符,拨动着心灵的琴弦,最后一切都会归于平静,绚烂被渐渐隐没,生命也会一点点消逝。
倾听《二泉映月》是畅快的,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我们能体会的不仅是伤感怅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还有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二泉映月》多么清美的名字,清晰地印刻了盲人阿炳辛酸怨恨的一生。
最后一段、、感受音乐的魅力,要感知音乐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情感,需要有读懂音乐艺术的语言的能力。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姓名:班级:学号:我所认识的中国古代音乐曾经,古代音乐对我来说是神秘的,用兽骨磨制的骨笛,悠扬的古琴,还有许许多多不了解的钟磬等乐器。
这么多乐器,那么多美妙的乐曲都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经过了学习,我知道了“金、石、土、革、丝、竹、匏、木”的八音分类法,知道了《韶乐》、《广陵散》等令人折服的音乐,也知道了诗词曲与音乐的紧密关系。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从远古时期的骨笛到明清时期盛行的胡琴,音域更宽,音色更多,音乐也更为丰富。
它在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宫廷里,宴会时,喜事时,丧事时,送别时,战场上,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留下了一曲曲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后,历史上出现了《玄鸟》《云门》《九歌》《高山流水》《秦王破阵乐》《海青拿天鹅》《潇湘水云》等诸多音乐作品,有的虽然失传或者只剩下很少一部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们在中国历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伯牙的《高山流水》,尽管无从考证,但是古琴声起便将我带入了山间,时而澎湃,时而舒缓,仿佛看到了伯牙和子期对坐畅谈,风声水声包围着,而他们却丝毫不去理会,因为有了音乐和知己,其他的一切便也不再重要了。
音乐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是人们对情感的另一种表达,只要对事物的感情存在,音乐就会不断发展,新的创作会源源不断地淌出。
由此我想到了,唐玄宗所做的《霓裳羽衣曲》,细腻优美的旋律加上轻盈曼妙的舞姿,将唐朝的昌盛繁荣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个歌舞升平,安居乐业的时代,美妙甚至有些奢靡的音乐的出现便不足为奇,这正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反映。
在燕乐中不得不提的是《秦王破阵乐》,这首曾被成为“中国古代音乐之最”的乐曲震撼人心,这个气势恢宏的歌舞大曲,听到乐曲响起,我能感受到战场上冲锋向前,奋勇厮杀的场面。
有人这样评价道“全曲浑然天成,磅礴之中不乏温润,大气之下不失高雅,于冲和平淡中见精妙,可谓绝品”,也正是因此,它才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去研究,去进行再创作。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论文因为喜欢音乐而选择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我喜欢音乐因为我偏爱流行音乐,爱她的时尚,爱她的动感,爱她的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可能是学习与生活的单调,音乐充斥着我一半的课余生活,像每一次节奏的跳动就会带动我内心最真挚情感的迸发。
但是提到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或许就严肃了许多,就好像你的兴趣一旦要求到专业的水平就会显得无力。
特别是谈到古代音乐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以然了,但是选择了这个课程,肯定是有许多收获的。
生活无时无刻不接触者音乐的熏陶,就像我们吃饭。
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古代音乐会,听到古代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代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偶尔有一些旋律会打动自己,但是上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后,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代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代音乐,我渐渐对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那个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
学习了中国音乐简史至少我对中国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
在学习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
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秦汉的时候,给我们听了一段《广陵散》,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这首曲子我只听过那一遍,但对它的印象却极其深刻。
记得它的词也是美得让人回味无穷,“星光微澜听凭苍天召唤渡船无岸今生与谁为伴徒剩清寒”。
还有在学习乐器与器乐的时候,我迷惑于箜篌的美妙与神奇。
还陆续学习了隋唐五代的宫廷雅乐,宋元的说唱与戏曲音乐,明清的歌、舞、说唱音乐,近现代的中国音乐。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歌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音乐会视频等,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V1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
V1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
一、历史背景下的古代音乐
古代中国音乐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古代,音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娱乐和文化活动,还被用于祭祀、宗教和政治活动。
二、古代音乐的发展阶段
1. 早期音乐
早期音乐阶段是从7000年前开始至公元前1600年左右,又称为新石器时代。
2. 古代音乐
中华文明开始形成之时,古代音乐开始进入文明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音乐比较完整,有具体的记谱方式。
3. 律平调整
唐朝时期,在律平、调整的形成和相互影响中,音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为大家所熟知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
4. 传统音乐
明代音乐史上,有功夫和秦淮八艳等知名作品,也给了我们不少研究
汉族传统音乐的启示。
三、中国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是充满了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
代表性。
中国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江南音乐、西北胡乐等都具有独特
的魅力。
四、古代音乐的影响及文化价值
古代音乐的影响非常广泛,无论是在文化、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
领域都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古代音乐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
综合来看,中国古代音乐一直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今天,我们应该怀着敬畏之心,
研究并保护好古代音乐文化,让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
统文化。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1)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1)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在历史上,古代音乐主要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别。
本文主要探讨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中国音乐主要表现为歌唱和舞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诗经》是一部反映先秦时期音乐的重要文献,它记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如宴乐、祭祀、慰劳等。
其中的《国风》部分,更是展现了当时全国各地音乐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汉代时期汉代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文化交流手段,推动了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的音乐形式,如鼓吹、笛子等。
《楚辞》、《汉乐府》、《陶渊明集》都是当时民间音乐的重要文献。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民间音乐大量流行,民间音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各种民间歌曲、曲牌在社会上广泛传唱。
民间音乐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点,注入了大量新鲜的元素。
唐代乐府的产生,促进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交流。
四、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的民间音乐,风格比较稳定,但在元朝时期,民间音乐开始受到传入的异域音乐和舞蹈的影响,产生了电唢呐、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
五、现代进入现代,中国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流行音乐及其各类派别,新民乐等,民间音乐的开放性更加明显,体现了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总之,中国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呈现出了与宫廷音乐不一样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涵盖着丰富的内容和历史价值。
中国音乐简史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论文—《玫瑰三愿》作品赏析《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处于十分动荡的战乱之中。
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反映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斗争的题材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题,《玫瑰三愿》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玫瑰三愿》创作与1932年6月2日,是一首以小提琴协奏,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
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人龙七(龙沐勋)字榆生,时为国立音专文学老师,1932年三四月间“一二八”淞沪战争停战后,先生到校园上课,见到校园里满地凋零的玫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黄自先生随后谱成了曲,歌曲生动刻画了以为柔弱无力、不甘命运安排的以为女子憧憬美好未来,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心境。
旋律委婉,词曲紧密结合,情景交融,特别是精细的速度力度安排为演唱者提供了发挥歌唱技巧的良好条件。
一、音乐性黄自先生是我国艺术歌曲的奠基人。
受欧洲早期浪漫主义风格艺术歌曲的影响,黄自先生在其和声、曲式和旋律等方面都加以借鉴用于歌曲创作当中。
《玫瑰三愿》就是他的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
虽然运用欧洲的创作手法,但从旋律中所传递出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无不渗透着东方温婉的魅力。
全曲在钢琴低缓、沉静而略带伤感的简短序奏中开始。
钢琴伴奏对歌唱旋律所起的托衬作用也不可小视,作者借助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融入歌曲的情感,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渲染意境、塑造形象。
在钢琴那轻轻地奏出第一个音符时便呈现出忧与美的意境,不禁让人猜想是谁在叹息?是谁在忧愁?所以,欣赏艺术歌曲要善于利用人性中感性的一面。
“旋律即为歌曲的生命”。
可见,旋律是人们接受并通过音乐来感受歌曲中情感的主要因素。
优美的旋律只须意会不可言传,较为抽象。
要在有限的时间吸引听者就要作曲家具有对旋律美感的掌控力。
但诠释这种体裁精短的歌曲,对于节奏的掌握亦尤为重要。
节奏相比旋律,更为具体直观,歌唱者在处理作品时的轻重缓急都与节奏息息相关。
《玫瑰三愿》整曲的节奏就是在为表达意境、抒发心情而服务,所以调节好整曲的节奏与曲意相匹配也同样重要。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一)
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一)中国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国民间音乐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
其中,古代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审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和其艺术特征,深入探讨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房屋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古乐器。
在商代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现了以管乐为主的大规模音乐演奏,其中以董氏乐舞最为有名。
周代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的乐器数量明显增加,乐舞节目也更加复杂。
秦汉时期(221年~220年),音乐逐渐走向纯粹的艺术领域,乐器和乐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则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其音乐艺术的质量和创新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貌。
元代(1271年~1368年)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审美和艺术,从而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中国的音乐艺术再次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交相辉映,在音乐曲调、演奏技巧、乐器制作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成就。
二、中国古代音乐的艺术特征1.音色:中国古代音乐注重平和、雅致的音色,不追求夸张和刺激。
不同的乐器有着各自的音色特征,这些乐器在演奏中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音响组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
2.曲调:中国古代音乐的曲调主要分为“五声”和“十二律”两种。
五声音乐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点,对中国音乐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二律的出现,则极大地拓展了中国音乐的表达手段和工具,使其更加多样化和充满生机。
3.演奏技巧:古代音乐演奏技巧十分独特,其中吹、弹、拨、打等不同的演奏技巧,给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增添了许多色彩。
这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音乐对音乐乐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精湛掌握。
4.乐曲:中国古代音乐的乐曲形式千变万化,有器乐曲、声乐曲、舞乐曲,以及各种综合性乐曲。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关键词:审美心理;情感体验;天人合一;音乐品位;心灵境界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处于“百家争鸣”境况之中的古代艺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成熟期。
以《诗经》为代表的春秋时期的音乐,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趋向,展示着决定民族艺术的民族审美心理世界。
一、民族审美心理流变的历程在音乐领域美学所涉及的问题是音乐的价值问题。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部体系完备的音乐理论著述,《乐记》;进而,乐律理论方面的“三分损益法”问世,加之孔子所编纂的歌辞集《诗经》,标志着古代音乐艺术从自发走向了自觉阶段,为此后中国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和创作的物质借鉴。
中国近现代学界趋向一致地认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自觉并真正走向成熟的艺术是音乐。
”它为华夏艺术的民族化,即民族审美心理的对象化,其中包括欣赏的习惯、口味、评价的标准等勾勒了草蛇灰线。
《诗经》中,以“风”为纲目的庶民百姓音乐,流丽婉转,多繁音促节,直率地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朴实美。
以“雅”为纲目的奴隶主阶级享用的音乐,其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
其乐舞阵容浩大,乐器穿透力强劲,给人以崇高、壮丽、恬静美的感受,显示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吕氏春秋》)的统治者心目中的社会现实。
以“颂”为纲目的宗庙祭祀的乐舞,节奏沉郁,声调悠长,彰显了远古图腾崇拜的遗风和神秘的宗教象征美的特征。
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既是儒化音乐的确立期,也是俗化音乐的滥觞期。
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人中国,宫廷乐舞除继承“颂”的传统外,又融入了佛教音乐的色彩,社会整体的审美趣味,则向“天人合一”的方向倾斜。
以乐琴、相和声、商清乐为特色,或借景抒情,或寄情山水,或状物寓意,显示出人l生和自然的和谐美。
隋唐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社会审美心理要求音乐革新的呼声日高,音乐艺术顺应时代做出了反馈。
音乐史论文五篇
音乐史论文五篇第一篇:音乐史论文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史具有七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音乐,就像滴滴清泉和涓涓细流汇成的滚滚长河,随着日月星辰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呈现出令人赞叹不已的千姿百态:柔顺时,平如明镜,折射出太阳的七色光彩;忧愤时,汹涌澎湃,迸发出人间的万种怒吼。
这里有欢乐的浪花,也有悲哀的呜咽。
但是,这里只有源源不断的流动,却没有死水一潭的静止……根据神话传说及典籍,在距今五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地新石器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的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乐器与舞蹈,当时的音乐并非是用于娱乐而是用来祈福,如打击乐器,管乐器及用以招来雨水,驱除干旱之舞。
具有悠久历史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是当今世界上渊源最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文化的代表-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数千年来,音乐伴随着中国人民的劳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无所不包而又无所不在。
同时,中国音乐又如百川还似地融入了世界艺术的大还之中,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的音乐发展按时代划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
而古代部分则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07年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
在音乐上,以音乐的萌生雅乐的兴盛为标志。
具体表现为: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多种乐曲陆续产生;大型宫廷乐队初步形成;诗歌同楚辞问世;音乐美学和律制理论初步确立。
从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夏、商时期,根据古典文献记载,此时的音乐舞蹈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例如对大禹治水的赞颂、对武王伐纣的称赞等等也因此出现了《大夏》、《大蠖》等音乐及舞蹈。
而在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和觋。
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放纵自身的享受。
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但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学期选修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实际上是经同学推荐,因为上学期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说老师课堂上讲的很精彩,而且也能了解很多音乐知识,课堂上还会欣赏很多名曲,很有意思,抱着好奇的心态就选了音乐鉴赏,事实上我对中国音乐并不了解。
不过经过这么几个周的课,感觉确实如同学所说的那样,在课堂上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现在我对各个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及各种民族乐器都有些许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课课程,我对中国的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中国民族乐器可以分为吹奏乐器(唢呐、箫、埙、葫芦丝等)、弹拨乐器(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等)、拉奏乐器(马头琴、二胡等)和打击乐器(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等)。
之前,我最喜欢的民族乐器是葫芦丝,感觉葫芦丝的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听着让人感觉很舒服,其中《月光下的凤尾竹》真的让我百听不厌。
而在课上,又了解到了很多其他的乐器,比如说古筝,看起来它就是属于那种古朴优美、典雅大方的乐器。
特别是课上听的名曲《高山流水》,音乐浑厚深沉,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为展示古筝的特长,提供了充分的天地。
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而且,听我们宿舍学过古筝的同学(古筝十级)说,古筝其实还有很多的流派,包括“真琴之声”的陕西筝,“中州古调”的河南筝,“齐鲁大板”的山东筝,“韩江丝竹”的潮州筝,“汉皋古韵”的客家筝,“武林逸韵”的杭州筝,闽南地区的福建筝等等。
因为我是山东人所以对山东筝比较有兴趣,本想上网查一下有关山东筝的资料,但发现资料的内容太专业,看的不太明白,想必自己想看懂这些东西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但通过上网查询还是有一定会收获的,比如说,山东菏泽地区被誉为“筝琴之乡”,出过不少民间说唱、戏曲、民间乐器演奏人才。
而现在被称作“山东筝”的主要指的是菏泽地区的古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论文
因为喜欢音乐而选择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我喜欢音乐因为我偏爱流行音乐,爱她的时尚,爱她的动感,爱她的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可能是学习与生活的单调,音乐充斥着我一半的课余生活,像每一次节奏的跳动就会带动我内心最真挚情感的迸发。
但是提到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或许就严肃了许多,就好像你的兴趣一旦要求到专业的水平就会显得无力。
特别是谈到古代音乐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以然了,但是选择了这个课程,肯定是有许多收获的。
生活无时无刻不接触者音乐的熏陶,就像我们吃饭。
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古代音乐会,听到古代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代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偶尔有一些旋律会打动自己,但是上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后,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代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代音乐,我渐渐对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那个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
也会更高一个层次。
学习了中国音乐简史至少我对中国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
在学习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
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秦汉的时候,给我们听了一段《广陵散》,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这首曲子我只听过那一遍,但对它的印象却极其深刻。
记得它的词也是美得让人回味无穷,“星光微澜听凭苍天召唤渡船无岸今生与谁为伴徒剩清寒”。
还有在学习乐器与器乐的时候,我迷惑于箜篌的美妙与神奇。
还陆续学习了隋唐五代的宫廷雅乐,宋元的说唱与戏曲音乐,明清的歌、舞、说唱音乐,近现代的中国音乐。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歌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音乐会视频等,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
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音乐简史及赏析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
古典音乐艺术领域中有着无数的伟大作家,他们同样用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为我们诠释艺术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们在挖掘内心,挖掘社会,挖掘时代后的结晶。
而作为我们听众,即使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却也应该用心去聆听,当你仍沉醉于流行音乐的时尚形式中时,当你在为DJ舞曲感到吵闹时,当你越来越感受到嘻哈音乐的乏味与无聊时,不妨去听听中国古
代音乐,它的每一格音符都好像是在你的心头跳动,每一格旋律都像是能踏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的心境与思绪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我想这就是中国古代音乐永远能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也是古代音乐亘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再说说关于对这门课程的建议,因为自己是学计算机的,对于这种艺术的东西本来接触和了解都比较少,能有这种机会学习已经非常珍惜了。
关于课我觉得也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我觉得老师讲的非常好,虽然没有听过,不管是老师的授课方式还是老师的课堂气氛。
这绝对不是奉承话,我只是在表明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而已。
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很生动,每次还在听音乐或看视频之前给我们讲一讲它的背景或精彩在哪个地方,以此让我们了解它的主题。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对音乐的专业知识还是了解的较少,所以清楚音乐中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在一首乐曲中,一个聆听者必然牢牢记住这首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形象,它的变化对比发展等构成了音乐的全部内涵。
另外,老师的语言动作都比较活泼,总是面带微笑,整个人也就显得比较亲切,让人感觉上课挺轻松,完全不会有死气沉沉的感觉,就算听课的人不多。
至于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改进,我倒是觉得没什么资格指点,也觉得确实没什么地方可以说不好的,毕竟每一个老师的授课风格不同,有自己的特色,还有每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风格。
但是,硬是要我挑出一点可以评论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勉为其难地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多做一些互动了,虽然只是欣赏,但是如果同学们能表现自己的情感肯定是更好的。
因为每次上课我都发现很多学生根本
没听课,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管台上的老师在讲什么。
也许他们觉得枯燥,所以我想是不是做一些互动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
比如,在听完一首曲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谈谈他们的感受。
其实学生有的时候也就是需要这样,他们怕老师点到自己,因而会产生一些压力来驱使自己听课认真些,如果被老师点到了或许也是好事,展现自己的想法并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己也会有更打的兴趣。
如果学生听课的兴趣提高了,那我想老师讲课的激情也会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很喜欢老师的课,老师讲的课很好,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授课中更加完善,也希望老师在音乐领域取得更好的造诣。
*** 20124788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