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三组分系统相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三组分系统中互溶度曲线和连接线的测定
❖ 2. 原体系(共轭溶液体系)在坐标点为 H点,因在两相区内,故分成两个相点G、 I,将组成为E(质量分数为0.66)的乙酸 正丁酯-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组成为G,其 质量为WG的三组分溶液中,则系统组成将 沿GE线移动(图4),当移至F点时,体系 进入单相区,溶液由浑浊变清亮。
❖ 5) 由三个三组分系统D,Q,F混合而成的新系统 的物系点(见图3),落在这三点组成三角形的重心 位置,即H点。先用杠杆规则求出D,Q混合后新 体系的物系点E,再用杠杆规则求出E,F混合后 的新体系物系点H,H即为三角形DQF的重心。 这一规则称为重心规则 。
图3 三组分系统的杠杆规则
7
三组分系统中互溶度曲线和连接线的测定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2
❖ 对于凝聚系统,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恒定T,P,则 剩余两个变量,只需用平面图就可以表示,常采用 等边三角形表示法。
3
二、 基本原理
等边三角形表示法:(如图1所以)
❖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 表示纯组分A、B和C。
❖ 2.三条边上的点代表相应两个 组分所形成的二组分系统,其 刻度为相应组分的质量分数。
从杠杆规则可知,加入的乙酸正丁酯乙醇混合物质质量WE与G液的质量WG之比 符合FG/EF=WE/WG,通过实验数据,即可 知的比值,过E点作互溶度曲线的割线,使 线段符合上式,从而可确定G点得位置, 连接G点与原系统总组成H点并延长交曲线 于点,既得连接线GI。
9
四 实验步骤
❖ 1.互溶度曲线的测定
❖ 2) 过某一顶点的直线上,物系中其它两个 顶角组分的含量比相同。例如在图2中通过 顶点A的直线AN上,组分B和C含量之比都 相同。
❖ 3) 通过顶点的任一条线上,离顶点越近, 代表顶点组分的含量越多,反之亦然。例如 图2的M点中含A多;N点中含A少 。
图2 等边三角形图示规律
6
❖ 4) 若把任意两个三组分系统(其物系点分别为图 3中的M和N)混合成一个新的物系(图3中的O 点),则O点一定在MN的连线上。O点的位置靠 近量多的物系点,可用杠杆规则求算。
个侧边的平行线与底边相交,就将底边分为三段。
中间段的长度表示A组分的含量;右边段表示B 组分的含量;左边段表示C组分的含量。
图1 三角坐标图表示的A、B、C三组分
5
❖ 等边三角形图示规律:
❖ 1) 在平行于底边的任意一条线上,所有代 表物系的点含顶角组分的质量分数相等。例 如图2中的D,O,Q 物系点,含A的质量分 数相同。
2.70
H液
水
4.00
乙醇
1.80
乙酸正丁酯
8.50
E液
乙醇
5.00
空瓶重=
WG= WE= WE /WG =
[1] 滴定时动作要迅速,摇荡要充分。 [2]ρ乙醇=0.80625-8.461×10-4t+1.6×10-7t2
ρ乙酸正丁酯=0.90106-1.02×10-3t+1.5992×10-6t2-1.64352×10-8t3
三组分系统相图
药学院基化系 2012.4.01
1
一、 实验目的
❖ 1.熟悉相律及三角坐标表示三组分相图的方法 ❖ 2.绘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的三组分相图
2
二、 基本原理
❖ 对于三组分系统,依相律:f =c–Φ+2,得 f=5 -Φ,当 Φ =1时,f=4。
❖ 说明系统最多有4个独立变量,需用四维立体图型 表示。
❖ 1. 在乙酸正丁醇,乙醇和水这三种液 体中,乙酸正丁酯与水只能部分互溶, 而乙酸正丁酯与乙醇、乙醇与水可以 完全互溶。配制不同组分的乙酸正丁 酯和乙醇,在其中逐渐滴加水,当溶 液由清亮变浊时候,该点既是组分由 单向区进入两相区,由此可记录8个点, 可以观察到系统组成由A向C移动(图4)。 通过滴定法确定的这8个点用一条平滑 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互溶度曲线。互 溶度曲线内为两相区,曲线外为单相 区。
乙酸正 丁酯
质量/g 水
乙醇
乙酸正 丁酯
质量分数 水
乙醇
11
2. 在三角坐标系中找出E液组成点,过E点作互溶度曲线的割线EG,割 曲线于F点,由FG/EF=WE /WG确定G点,连接G点与H点并延长交互 溶度曲线于I点,则GI为所求的连接线。
表2 连接线的测定
溶液
体积/mL 质量/g 质量分数
乙酸正丁酯
图1 三角坐标图表示的A、B、C三组分
4
二、 基本原理
等边三角形表示法:(如图1所以)
❖ 3.三角形内部的点代表一个三组分系统,过该点
作平行于各边的平行线,在各边上的截距代表对
应顶点组分的含量,如在D点中,三个组分分别
为wA=0.2,wB=0.5,wC=0.3,且wA+wB+wC=1。
❖ 4.若通过三角坐标图内部的一个物系点分别作两
取8只干燥的具塞锥形瓶,按表1中乙酸正丁酯、水、乙醇的体积配制 1-8号溶液,分别往1-2号溶液中滴定乙酸正丁酯至清液变浊,往3-8号溶 液中滴定[1]水至清液变浊,记录相应的滴定体积于表1中。
❖ 2.连接线的测定
按表2 “共轭溶液” 项中的体积将乙酸正丁酯、乙醇、水(H液)置于 干燥的50mL分液漏斗中,充分摇动后静置分层(H液先配好静置待用), 取水层(下层)约1mL于干燥的50mL具塞锥形瓶并称重(实验前需将空 的具塞锥形瓶称重),可得WG。然后用干燥的滴管逐滴加入表2中乙酸 正丁酯-乙醇溶液(E液),边滴边摇,滴至由浊变清后称重,可得WE, 所有数据记录于表2。
10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1.由密度公式[2]将体积换算成质量,并算出质量分数,然后在三角坐 标系 中绘制其互溶度曲线。
表1 互溶度曲线测定
编号
1 2 3 4 5 6 7 8
乙酸正 丁酯
0.9 1.7 2.5 2.8 4 5
体积/mL 水
5 10
乙醇
0 3.2 2.85 2.55 2.1 1.6 1 0
三组分系统中互溶度曲线和连接线的测定
❖ 2. 原体系(共轭溶液体系)在坐标点为 H点,因在两相区内,故分成两个相点G、 I,将组成为E(质量分数为0.66)的乙酸 正丁酯-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组成为G,其 质量为WG的三组分溶液中,则系统组成将 沿GE线移动(图4),当移至F点时,体系 进入单相区,溶液由浑浊变清亮。
❖ 5) 由三个三组分系统D,Q,F混合而成的新系统 的物系点(见图3),落在这三点组成三角形的重心 位置,即H点。先用杠杆规则求出D,Q混合后新 体系的物系点E,再用杠杆规则求出E,F混合后 的新体系物系点H,H即为三角形DQF的重心。 这一规则称为重心规则 。
图3 三组分系统的杠杆规则
7
三组分系统中互溶度曲线和连接线的测定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2
❖ 对于凝聚系统,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恒定T,P,则 剩余两个变量,只需用平面图就可以表示,常采用 等边三角形表示法。
3
二、 基本原理
等边三角形表示法:(如图1所以)
❖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 表示纯组分A、B和C。
❖ 2.三条边上的点代表相应两个 组分所形成的二组分系统,其 刻度为相应组分的质量分数。
从杠杆规则可知,加入的乙酸正丁酯乙醇混合物质质量WE与G液的质量WG之比 符合FG/EF=WE/WG,通过实验数据,即可 知的比值,过E点作互溶度曲线的割线,使 线段符合上式,从而可确定G点得位置, 连接G点与原系统总组成H点并延长交曲线 于点,既得连接线GI。
9
四 实验步骤
❖ 1.互溶度曲线的测定
❖ 2) 过某一顶点的直线上,物系中其它两个 顶角组分的含量比相同。例如在图2中通过 顶点A的直线AN上,组分B和C含量之比都 相同。
❖ 3) 通过顶点的任一条线上,离顶点越近, 代表顶点组分的含量越多,反之亦然。例如 图2的M点中含A多;N点中含A少 。
图2 等边三角形图示规律
6
❖ 4) 若把任意两个三组分系统(其物系点分别为图 3中的M和N)混合成一个新的物系(图3中的O 点),则O点一定在MN的连线上。O点的位置靠 近量多的物系点,可用杠杆规则求算。
个侧边的平行线与底边相交,就将底边分为三段。
中间段的长度表示A组分的含量;右边段表示B 组分的含量;左边段表示C组分的含量。
图1 三角坐标图表示的A、B、C三组分
5
❖ 等边三角形图示规律:
❖ 1) 在平行于底边的任意一条线上,所有代 表物系的点含顶角组分的质量分数相等。例 如图2中的D,O,Q 物系点,含A的质量分 数相同。
2.70
H液
水
4.00
乙醇
1.80
乙酸正丁酯
8.50
E液
乙醇
5.00
空瓶重=
WG= WE= WE /WG =
[1] 滴定时动作要迅速,摇荡要充分。 [2]ρ乙醇=0.80625-8.461×10-4t+1.6×10-7t2
ρ乙酸正丁酯=0.90106-1.02×10-3t+1.5992×10-6t2-1.64352×10-8t3
三组分系统相图
药学院基化系 2012.4.01
1
一、 实验目的
❖ 1.熟悉相律及三角坐标表示三组分相图的方法 ❖ 2.绘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的三组分相图
2
二、 基本原理
❖ 对于三组分系统,依相律:f =c–Φ+2,得 f=5 -Φ,当 Φ =1时,f=4。
❖ 说明系统最多有4个独立变量,需用四维立体图型 表示。
❖ 1. 在乙酸正丁醇,乙醇和水这三种液 体中,乙酸正丁酯与水只能部分互溶, 而乙酸正丁酯与乙醇、乙醇与水可以 完全互溶。配制不同组分的乙酸正丁 酯和乙醇,在其中逐渐滴加水,当溶 液由清亮变浊时候,该点既是组分由 单向区进入两相区,由此可记录8个点, 可以观察到系统组成由A向C移动(图4)。 通过滴定法确定的这8个点用一条平滑 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互溶度曲线。互 溶度曲线内为两相区,曲线外为单相 区。
乙酸正 丁酯
质量/g 水
乙醇
乙酸正 丁酯
质量分数 水
乙醇
11
2. 在三角坐标系中找出E液组成点,过E点作互溶度曲线的割线EG,割 曲线于F点,由FG/EF=WE /WG确定G点,连接G点与H点并延长交互 溶度曲线于I点,则GI为所求的连接线。
表2 连接线的测定
溶液
体积/mL 质量/g 质量分数
乙酸正丁酯
图1 三角坐标图表示的A、B、C三组分
4
二、 基本原理
等边三角形表示法:(如图1所以)
❖ 3.三角形内部的点代表一个三组分系统,过该点
作平行于各边的平行线,在各边上的截距代表对
应顶点组分的含量,如在D点中,三个组分分别
为wA=0.2,wB=0.5,wC=0.3,且wA+wB+wC=1。
❖ 4.若通过三角坐标图内部的一个物系点分别作两
取8只干燥的具塞锥形瓶,按表1中乙酸正丁酯、水、乙醇的体积配制 1-8号溶液,分别往1-2号溶液中滴定乙酸正丁酯至清液变浊,往3-8号溶 液中滴定[1]水至清液变浊,记录相应的滴定体积于表1中。
❖ 2.连接线的测定
按表2 “共轭溶液” 项中的体积将乙酸正丁酯、乙醇、水(H液)置于 干燥的50mL分液漏斗中,充分摇动后静置分层(H液先配好静置待用), 取水层(下层)约1mL于干燥的50mL具塞锥形瓶并称重(实验前需将空 的具塞锥形瓶称重),可得WG。然后用干燥的滴管逐滴加入表2中乙酸 正丁酯-乙醇溶液(E液),边滴边摇,滴至由浊变清后称重,可得WE, 所有数据记录于表2。
10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1.由密度公式[2]将体积换算成质量,并算出质量分数,然后在三角坐 标系 中绘制其互溶度曲线。
表1 互溶度曲线测定
编号
1 2 3 4 5 6 7 8
乙酸正 丁酯
0.9 1.7 2.5 2.8 4 5
体积/mL 水
5 10
乙醇
0 3.2 2.85 2.55 2.1 1.6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