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该书是中国古代医学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于中医药研究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其中的药物剂量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换算问题。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换算问题,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伤寒论》的药物剂量单位。
在《伤寒论》中,药物的剂量主要用两个单位来表示,分别是“分”和“钱”。
其中,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这种古老的单位在现代医学中已经不再常见,而是被克、毫克等标准国际单位所取代。
在进行药物剂量换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专业工具和公式。
例如,在将《伤寒论》的药物剂量转换为现代单位时,可以参考以下换算关系:一钱等于3克,一分等于0.3克,一厘等于0.03克。
通过使用这些换算关系,我们可以将《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转化为现代医学所采用的单位。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换算关系,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审慎。
《伤寒论》所记录的药物剂量是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得出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未在现代临床实践中进行过充分验证。
因此,在根据《伤寒论》中的剂量进行治疗时,医师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并进行适度的调整。
此外,对于一些有毒或有副作用的药物,《伤寒论》中也有着对应的剂量要求。
然而,由于该书的记载时间较早,有些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并未得到明确的说明。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需要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实践的指导,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药史上重要的典籍之一,虽然其中存在药物剂量的换算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公式进行转换。
同时,我们也需要谨慎对待《伤寒论》中的剂量要求,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实践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伤寒论》在中医药学中的瑰宝地位。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
患者情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病情等因 素也会影响药物剂量,需要根据个体 差异调整剂量。
02
《伤寒论》中常用方剂的剂量分 析
桂枝汤
要点一
总结词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常用的解表剂,其剂量配比对于药 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其 中桂枝和芍药的用量比例为1:1,炙甘草的用量是桂枝和芍药 的一半,生姜的用量约为桂枝和芍药的四分之一,大枣用量 最多,约为桂枝、芍药和炙甘草的总和。这个剂量配比能够 调和营卫,解表散寒,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 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白虎汤
总结词
白虎汤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阳明热证的 基础述
白虎汤由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四味药 组成,其中石膏的用量最大,通常是知母的 2-4倍。这个剂量配比能够清热生津,对于 阳明热证引起的壮热、大汗出、口渴、脉洪 大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同时,石膏和知母 的用量比例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调整,石膏的
VS
详细描述
在《伤寒论》中,不同的药物剂量往往对 应不同的药理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某 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可能会增强,而另一些 药物的作用可能会减弱或产生不同的作用 。例如,某些药物在低剂量时可能只产生 抗炎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则可能表现出抗 肿瘤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剂量的关系
总结词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与剂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受到剂量的影响。
剂量与药效
药物的剂量直接影响其疗效,通常剂量越大,疗 效越强,但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副作用。
剂量与药代动力学
药物的剂量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过程,从而影响疗效。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都会把《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1.经方剂量文献研究 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尤其是官修的药典和有广泛影响的方书专著,如《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千金方》、《新修本草》、《大观本草.汉代的1两=15.625g.但我又听说伤寒论里的一两是3.5g,绝对不是15.625.我也晕1 两=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草.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专家称一两为15克左右。
如果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论中一两为15克,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也就是麻黄45克了,一个感冒的病人麻黄用不到45克吧, 所谓的45克是指三幅药的剂.大学教材和《简明中医辞典》都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3.92克,那么一两为24铢,一铢等于0.6克。
但也有学者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那么一铢为0.65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伤寒论中一量等于现在【16克】古时候,一两相当于16克。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剂量单位、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 请高手帮我换算下这个方剂,谢谢!(换算成克) 柏子仁5合,蛇床子半升,.这是我近期反复考证的结果,大家讨论一下,剂量问题事关大体,能不能有个一致意见 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液.按伤寒论厚朴4两换算成现在的是125克。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伤寒论》学术考古重要问题之一(一)东汉度量衡古今换算《伤寒论》方剂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是研究《伤寒论》的焦点问题。
其实东汉度量衡的问题科技史学界已经基本解决,可以参考中国度量衡史、科技史学者的考证。
按科技史学界目前为止的考证,东汉与今天度量衡单位的换算普遍认为如下:一斤约为今220克;一两约为今13.8克(或13.9克);一升约为今200毫升。
一尺约为23.1厘米。
由于学界的分歧主要在于权衡,以下主要就是针对权衡进行研究讨论。
丘光明先生花了10多年时间专注研究中国的古代度量衡问题。
他的基于大量出土文物的研究结论可能更逼近历史的真实,比吴承洛1937年《中国度量衡史》依据于新莽时期的货币和嘉量推算1两合今13.9206克的结论更可靠。
丘光明认为东汉每斤约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并认为东汉权横的量值与秦、西汉相比具有下降的趋势。
参见他的著作《中国历代度量衡考》(1992年版,资料收集到1989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史. 度量衡卷》。
以前很多医书论古今度量衡换算,多采用吴承洛先生的观点,丘氏与吴氏的考证著作前后相距半个多世纪,期间正是中国田野考古大发展的时期,出土了大量历代度量衡的相关文物。
丘先生的考证应该比吴先生的考证更逼近历史的真实。
代表了这一领域考古的新水平。
东汉1两=15.625g,这个从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推测的数据近些年在伤寒学派中广为流传,最早应该是出自柯雪帆等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一文,但丘光明先生认为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上未刻标称值,尚难折算此权量值。
如果按12斤权折算,一斤合250克,但如按14斤权折算,每斤合214克(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与218克相近)。
东汉权的特点为它们是秤砣而非砝码,因此不能从没有自重刻铭的权推算单位量值,请注意这个前提非常关键,而汉光和大司农铜权的形状确实就如同今天常见的秤砣形制。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剂量换算
据1981年出土之“东汉大司农铜权”,汉代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十钱,汉代一斤合现代250克,汉代一两合现代15.625克,汉代一升,液体为现代200毫升(十升为一斗,十合<读如ge>为一升)不同药物(花、叶、籽、实、矿物类药)由于形状大小,质地坚硬、疏松之不同,经上海柯雪帆等多位专家分别称量核实,可为临床应用依据。
如五味子一升为76克,半夏一升为130克。
这是伤寒论成书时的国家通行计量标准。
为方便应用,去掉小数点以下尾数,则汉代一两合现代15克,三两合现代45克,每一两与原著相差0.5克强。
基本符合医圣用药原貌。
倪师的单位是“钱”,他不知不觉用了九宫数,却又说不清楚。
1公斤=1000公克
1台斤=600公克=16两
1斤(大陆)=500公克=10两
台湾外岛中的金门跟马祖也都是使用大陆斤的。
伤寒论计量当代换算
汉及以前1剂处方为三副药的量
1石=4钧=29760克
1钧=30斤=7440克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0.5方寸匙=1刀圭=1钱匙=1.5克
1钱匙=1.5-1.8克
1铢=0.65克
1铢=100个黍米重量
1分=3.9-4.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厘米
大枣15个=大枣5个
大枣20个=大枣7个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苈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1握约12克
清朝
1钱=3.75克
1两=10钱=37.5克
1斤=16两=600克。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
《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结合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衡量核实,《伤寒论》度量衡古今换算方法介绍如下:
一、衡量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汉一斤为一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铢,与今换算,1斤≈250克,1两≈15克,1铢≈15克。
汉代衡量单位与现代换算表
二、容量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汉一斗为十升,一升为10合,一方寸匕为两钱匕,一刀圭与一钱匕相当。
与今换算,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升合≈20毫升。
此外一圭≈0.5克,一龠10毫升,一撮2克,一方寸匕(为边长一寸的正方形称量工具)约为2.74克,一钱匕约为1.5~1.8克。
汉代容量单位与现代换算表
三、长度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据,汉一尺为十寸,一寸为10分,与今换算,1尺≈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0.231厘米。
汉代与现代长度单位换算表
四、个数或体积单位
汉代个数或体积单位与现代换算表。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一、现状分析1.1研究意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无不该,法无不备,且方药缜密、药精力宏,故后世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尊其为“方书之祖”。
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随着历代度量衡的演变及书中使用的非度量衡的计量方法,使许多药物至今未能有明确的古今换算标准,严重影响了临床的疗效。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药物剂量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因此明确张仲景特殊计量药物及方式的换算结果,对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合理运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1.2东汉度量衡的研究现状分析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量值是以东汉度量衡量值为依据。
近年来对东汉度量衡量值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存世度量衡器具考证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目前对东汉容量1升合今200毫升,1斗合今2000毫升没有争议,而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1] 。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2.1物品体积测量法《汉书·食货志》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
”《孙子算经》载:“黄金方寸重一斤,白金方寸重一十四两,玉方寸重一十二两,铜方寸重七两半,铅方寸重九两半,铁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三两。
”[2]而《后汉书·礼仪志》有关水比重的记载又为考证东汉衡量量值提供了资料。
其载:“旧冬至……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
”[3]水比重受温度和大气压影响,我们可依据“4℃的蒸馏水,其密度取近似值1克/立方厘米”的比重定义,推算《后汉书·礼仪志》提供的资科。
东汉1升=200毫升目前没有争议,据此可推算东汉1斤的量值为246. 15克(200÷13×16=246. 153 846,简略为246. 15 )。
与“东汉大司农铜权”按12斤权计算实测量值249.7克近似,据此可判断东汉1斤量值约250克。
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斤约合今250克[4]。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剂量的含义: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
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伤寒论》中剂量: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中医古今剂量换算公式表在我国中医界,自古至今,一直就流传一种说法:“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用量过大,则矫枉过正;用量过轻,则病缠绵不愈也,但初学经方的人,常常会为原书载方的剂量问题所困扰。
为了便于阅读,我们经多方查找资料,总结出三种医药处方剂量的换算规律。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古今的方剂剂量换算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一般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导。
现在涉及到方剂大部分书籍每首方剂中药物标注的剂量多为两种:一是录其古方原著之用量冀以领悟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并作为今人临证用药配伍比例之参佐;另一种是以“*g”为标注此为现代临床运用,尤其是作为汤剂使用时的参考剂量(个别不宜做汤剂者其组成药物下之“*g”剂量,为作丸、散等时的现代参考用量),其与原方古代剂量并非是绝对等值之换算切忌以此推算古今剂量之换算标准。
历代度量衡多有变异,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古代用药分量与现代相差较大。
古秤(汉制)以黍、铢、分(fèn)、两、斤计量,以十黍为一铢、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fēn)、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
元、明至清,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以降,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fēn),不同于汉之六铢为一分之分(fèn)。
古代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均以十进制,即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此外,古方用量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
所谓方寸匕者,即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则以开元通宝钱匕(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刀圭者,乃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本草药散略轻)。
另有以类比法标记药量之方,如:鸡子黄=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160粒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古称细麻,即胡麻)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多有考证,但其差异之处,尚无定论。
张介宾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我们常常会在一些中医书或者文章中,发现方中的重量和当今的度量衡不太一样,明显就是古时的原文。
遇到好方子,该怎么换算呢?比如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煮取一升”的文字,那是不是意味着熬煮的中药,真的要“一升”这么多啊?关于这一点的解释,好像也非常多。
到底哪个解释是最标准的?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年7月30日出版的,郝万山教授主编的《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当中,有以下说明:汉代的衡重相当于现在的(以下同)1斤 = 250克1两 = 15.625克(最常用)1铢 = 0.65克汉代的容量1合 = 20毫升(常用)1升 = 200毫升(最常用)1斗 = 2000毫升1斛 = 20000毫升汉代的度量1寸 = 23毫米1尺 = 230毫米1丈 = 2300毫米1引 = 23000毫米晋代以后,在铢和两之间加了分6铢 = 1分1分 = 3.9克4分 = 1两快速换算表:梗米1升 = 180克半夏半升 = 50克(常用)五味子半升 = 30克厚朴1尺 = 15克(宽35毫米,长230毫米)杏仁100枚(去尖) = 40克(常用)桃仁100枚 = 30克枳实1枚 = 18克附子1枚 = 20克大附子1枚 = 25克野生乌头1枚 = 5克五苓散一方寸匕 = 5-6克甘遂末一钱匕 = 1-1.5克宋代(含宋代)以后方书的药量折算1厘 = 0.03克1分 = 0.3克1钱 = 3克(常用)1两 = 30克(常用)1斤 =16两 = 500克1合 = 100毫升1升 = 1000毫升1斗 = 10000毫升1寸 = 33毫米1尺 = 330毫米遇到转换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下,就知道了。
圣益经络,纯正古典中医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伤寒论中剂量转换
伤寒论中剂量转换伤寒论中剂量转换(一)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中国历代药物度量衡的演变《伤寒论》中用的...
中国历代药物度量衡的演变《伤寒论》中用的...中国历代药物度量衡的演变《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2012-03-27 23:49:52)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伤寒论》源流考究(六)后世官修医书对汉代方剂剂量“一两”的认识前面说过,从中国度量衡演变史来看,汉代之后度量衡量值呈逐整体渐变大的倾向,尤其在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时代的北魏,北魏后期的度量衡器急剧增大,为历代之最。
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隋唐度量衡制度出现了“大制”。
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各种制度都沿袭北朝的相关制度并加以发展变化和创新。
度量衡制度,隋文帝是大制(京师北方长安),继位的隋炀帝是小制(京师南方洛阳)。
唐代的权衡是大小双轨制,药秤沿用古制不变。
《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
……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即同汉代衡量),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
”《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即220克/斤13.8克/两;200毫升/升),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唐宋大制一两为41.3克),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
在唐代的方书中也常杂有用世用度量衡计量的情况,但会特别注明,如“前N味并用大斗大升”(《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 已上药并是大秤大两”(陈增岳《敦煌古医籍校证》279页)。
北宋政府官修医书将古典方剂中的计量单位换算成本朝的度量衡单位,实际的剂量基本没有改变。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此,之前的《太平圣惠方》也是如此。
所谓“古之三两,为今(宋)之一两(大两,41.3克,三分之一为13.8克)”。
公元992年的北宋官修《太平圣惠方.卷八》的《伤寒论》方剂剂量,就已经全部换算成北宋通行的剂量,即汉之三两,为宋之一两(大两),如桂枝汤的桂枝汉方为三两,此书改成宋一两。
每服一般为四钱。
林亿等人的官修《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这样规定:“则今之此书,当用三两为一两,三升为一升之制,世之妄者乃谓古今之人,大小有异,所以古人服药剂,无稽之言,莫此为甚,今之用药,定以三两为今一两,三升为今一升(药方中的计量,220克/斤13.8克/两;200毫升/升),方中虽皆复有用尺寸处,旧例己有准折斤两法,今则不复重述也。
“今从旧例,率定以药二十古两(276克),水一小斗(10升为1斗,200毫升*10=2000毫升)煮,取今一升五合,去滓,分三服,自馀利汤欲少水而多取数,补汤欲多少而少取数,各依方下别法。
”林亿等人在此规定的就是当时官府的规定,但林亿等宋臣校订《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新编金匮方论》等仲景医书时,书中的方剂剂量单位使用的还是汉制单位(小制),没有象之前的《太平圣惠方.卷八》那样全部换算成北宋通行的剂量(大制)。
对于官府的规定,当时的医家其实都很清楚,如1100年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芍药甘草汤后“按古之三两,准今之一两。
古之三升,今之一升。
”1108年朱肱的《类证活人书.卷第十二》:“古之三两。
即今之一两也。
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古之三升。
即今之一升也。
……”1144年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以及王好古1289年《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中都有同《类证活人书.卷第十二》基本一样的话。
初刊于1078年以后的北宋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上. 论合和法》,书中所用剂量单位也是宋代通行的大制:“今则加减合度,分两得中,削旧方之参差,合今时之行用。
其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钱半为一分(10.43克)也。
凡言两者,即四分为一两(41.7克一大两)也。
凡言斤者,即十六两为一斤(661克/斤/16两=41.3克/两)也。
凡言等分者,非分两之分,即诸药斤两多少,皆同为等分也。
凡煮汤,云用水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钟者,约三合也。
”公元1117 年北宋末年的官修《圣济总录卷第三?叙例秤两》:“吴人以贰两为一两。
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以新法斤两为则,凡云等分者,谓不拘多寡,以分两悉同也。
”《圣济总录卷第三?叙例升合》:“古今升斗大小不同,盖古之三升为今壹升,凡方中用水言升合者,今以中盏为率,庶与世俗相通,无多少之惑。
其他如酒酢乳蜜之类,凡言升合者,亦合以盏为则。
”但是《圣济总录伤寒门》部分的《伤寒论》方剂使用的还是原书的口径,并没有象《太平圣惠方.卷八》那样换算成北宋通行的剂量,即汉之三两没有换成宋之一两。
1406年明初朱橚取古今方剂汇辑而成的官修方书《普济方卷五方脉药性总论论合和》:“今以意说。
汉方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
且以术附汤方较(此书中有多个术附汤,搞不清是指哪个术附汤)。
若用汉两。
计一百八十铢。
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
分三服。
已是今之七钱半重一服(三服22.5钱,10钱为一两,即明代2.25两,1明两=37.3克折算原汉方药物应为84.4克)。
若以唐方准计三百三十铢。
得开元通宝钱四十二个重(42*4=168克)。
”这里可以看出,如果著者所说的“一百八十铢”为7.5两,则著者认为汉方的一两为现在的11.3克(84.4克/7.5两=11.3克/两)。
通观此书《论合和》一文对古今剂量换算的讨论,表明著者开始显得迟疑,已经不象唐宋官府那样明确无疑了。
清初官修《医宗金鉴.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中引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今之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
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吴谦之所以引用这段话,说明他对此是认可的,即认为汉一两就是“今”3钱多。
从上面历代官修医书来看,不论具体的民间药物应用情况如何,其实历代官府医政部门认为东汉的医方剂量使用的就是汉代通用的度量衡,即“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3.8克左右,并非特殊的度量衡。
唐宋官府敢这样确定,应该有其理据所在,如果说谁对古“今”度量衡的演变、换算最清楚,恐怕就是政府的相关部门,毕竟制定和修改度量衡制度是国家大事,而且官府的相关部门最可能保存有历代度量衡的标准器以及有关文件档案。
(七)古今剂量差异的原因和演变脉络——煎服方法的改变才是关键。
由于与应用相关,讨论古“今”剂量换算的文章明清以来很多,但却很少有人追究古典汤剂剂量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剂量的。
抓住“一日服用剂量”的观念去考察历代方书,才会真正明白古“今”剂量换算历代演变的原因和脉络。
下面就以此为线索进行考究。
综观中医汤剂煎服方法的历史演变,主流大略经历了以下若干历史阶段:7.1大略而言,五代之前,中医的汤剂服药方法,属于“一剂一日,分次服用”阶段。
代表显然就是《伤寒论》,其汤剂服用就是“日服量一次煎煮,分二、三次服用”的方法。
7.2唐代之后,五代、宋元煮散时期属于过渡时期。
“每服N钱”的煮散方法应该是造成后世“一剂一服”的源头。
宋元方的特点是原汉唐方剂量不变(大剂量),实际每服小量。
方后“上为粗末”或“上为散”,“每服N 钱”(煮散)。
如《太平圣惠方.卷八》的桂枝汤:桂枝(一两)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注:以上剂量实际与东汉方相同,因为北宋通行的一两相当于东汉三两)。
捣筛为散。
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
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
煎至六分。
去滓。
不计时候热服。
一剂三味是103.3克(姜枣此不计),《伤寒论》中是半日的剂量。
而《太平圣惠方.卷八》每服四钱(16.52克),如一日三服,日剂量最多为49.6克,为《伤寒论》原日剂量的1/2。
《太平圣惠方》的麻黄汤日三服的日剂量仅为《伤寒论》原日服剂量的1/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类似,常于方后说明“……为粗末,每服三钱(一般是二、三钱)……。
7.3金元明时期的“一日三小剂,一剂一服”。
(每剂约为原来1/3的剂量,日总剂量其实基本没变化);方开“作一服” 逐渐成为医家习惯。
李杲(1180~1251,相当于南宋)及其传人一系的方书有个特点,就是除宋代一般方开大剂量(不止一日剂量),每服小量的开方法外。
还出现每味药几钱或几分的小剂量方剂,此类方剂后多说“上口父咀。
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说明这类小剂量方剂为一次服用。
可参见李杲《兰室秘藏》(约刊于1276年)、《脾胃论》(1249年成书)、罗天益1281年的《卫生宝鉴》相关方剂。
元代倪维德公元1370年的《原机启微》中的羌活胜风汤、除风益损汤等也是小剂量“作一服”的方剂。
宋金元时代,一是汤剂日服剂量较汉唐时代已经大幅缩小。
每服小量已经成为习惯;二是出现了开“作一服”的小剂量方剂情况。
这种情况大约发展到明代,开“作一服”的小剂量方剂逐渐成为医家习惯。
如明前期1470年董宿原的《奇效良方卷之九伤寒门》桂枝汤:“伤寒中风,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桂枝芍药(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一盅,不拘时服。
”麻黄汤:“伤寒病头痛发热,身疼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明代末期1615 年龚廷贤晚年作品《寿世保元卷二伤寒》中方剂后多说:“上锉一剂。
水煎温服。
”如二陈汤:“陈皮(去白一钱)半夏(汤泡二钱)白茯苓(去皮一钱)甘草(五分)上锉一剂。
生姜三片。
水煎温服。
”这个“一剂”实际应该还是一服的剂量,由“作一服”改为“一剂”,表述上的改变也为后世误解埋下了伏笔。
明末张介宾1624年的《景岳全书》,方剂多为小剂量方,多以“钱”为单位。
方剂后习惯说:“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或“水二盅,煎一盅,食后服”。
尽管一般不说明是一服还是一日剂量。
实际上这种“水二盅,煎一盅,食后服”的表述实际是继承传统医书的话,一般应该为一服的剂量。
一盏水可视为一碗水(200cc,既今饭碗)。
李中梓撰于1637年的《医宗必读》,书中〈伤寒诸剂〉基本多是以钱或分为单位开小剂量仲景方,方剂后:“水二盅或一盅半,煎一盅或煎八分,温服”。
应该为一服的剂量。
明代后期大概已经形成开小剂量方剂“作一服”的普遍习惯,以至于很多方书在小剂量方后都不需要明说“作一服”,因为当时属于常识。
此时期也有一些方书将“一服”称为“一剂”。
当后人渐忘一小剂实为一服的传统时,当煎药方法由古法一剂药只一煎变成二、三煎时,这些不标明“一服”或称为“一剂”的方剂最终都可能造成了后世的误解。
今天我们常称的“一付药”其实原本就是“一服药”,“付”字通“服”。
字典解释:“付,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药。
”正说明原本“一付药”就是一次服用的剂量。
同样,字典解释:“服,量词——用于称中药剂量。
一剂称一服。
”说明历史上某段时期一剂就是用于“一服”。
7.4明末,一剂二、三煎已经逐渐流行。
一小剂一服实际渐成了一小剂日服。
首先有必要了解中药煎服方法的一些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