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籍的装订形式

合集下载

书籍装订形式

书籍装订形式

书籍装订形式在开始设计封面以前,先要确定合适的装订形式,一般可分为平装、精装、活页装和散装四类:(1)平装装订平装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装订形式。

装订方法简易,成本比较低廉,不用于期刊和较薄但印数较大的书籍。

平装书籍的装订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骑马订这是书籍装订中最简便的方法,象钉书器一样的装订样式,适用于页数不多的期刊和小册子,订处不占版面,纸张利用率高,但缺点是书页要配成双数。

线订是在靠近书脊的版面用三眼线订或铁丝订,薄本书籍也可用缝纫机线订,它的方法简便,双数和单数的书页都能订,缺点主要是书页不能放平,也不宜用厚本书籍,使阅读不方便。

无线胶背订是用乳胶粘合书脊,胶水能渗进纸面少许,以加固书脊,其方法也较简便,但牢固性稍差,乳胶会老化引起书页散落。

锁线订是将一页一页的书页用线连锁起来,它比较牢固又易于排平,适用于较厚的书籍,是理想的装订方法,但成本较高。

(2)精装装订精装书籍比平装书籍精美耐用,多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经典著作、精印画册等贵重书籍和供经常翻阅的工具书籍,在材料和装订上都要比平装书籍讲究。

精装与平装的不同之处,除了书心一般都用锁线订或胶背订外,主要的区别是在封面的用料和制作上。

精装的封面有软和硬两种。

硬封面是把纸张、织物等材料表糊在硬纸板上制成,适宜于放在桌上阅读的大型和中型开本的书籍。

软封面是用有韧性的牛皮纸、白板纸或薄纸板代替硬纸板,轻柔的封面使人有舒适感,适宜携带的中型本和袖珍本,例如字典、工具书和文艺书籍等。

书脊有圆脊和平脊两种。

圆脊是精装书籍常见的形式,其脊面呈月牙状,以略带一点垂直的弧形为好,一般用牛皮纸或白板纸做书脊的里环衬,有柔软、饱满和典雅的感觉,尤其薄本书采用圆脊能增加厚度感。

平脊用硬纸板做书脊的里环衬,封面也大多为硬封面,整个书籍的形体平整、朴实、挺拔。

书脊虽小,但它却是封面和封底的连接点,当图书立于书架上时,又作为图书整体形象的代表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在艺术处理上它是全书设计的纽带。

书籍的装订形式

书籍的装订形式
平装书的订合形式常见的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订、活 页订等等。
(1)平订
即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贴成册后,在订口一边用铁丝订牢,再 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用于一般书籍的装订。
优点:方法简单,双数和单数的书页都可以订。 缺点:书页翻开时不能摊平,使阅读不方便,其次是订眼要占用5 毫米左右的有效版面空间,降低了版面率。(平装不宜用于厚本书籍,而 且铁丝时间长容易生锈折断,影响美观和书页脱落)
1、精装书的封面
精装书的书籍封面,可运用不同的物料和印刷制作方法,达到不同的 格调和效果。精装书的封面面料很多,除纸张外,有各种纺织物,有丝织品, 还有人造革、皮革和木质等。
(1)硬封面,是把纸张、织物等材料裱糊在硬纸板上制成,适宜于放在 桌上阅读的大型和中型开本的书籍。 (2)软封面,是用有韧性的牛皮纸、白板纸或薄纸板代替硬纸板,轻柔 的封面使人有舒适感,适宜于便于携带的中型本和袖珍本,例如字典、工 具书和文艺书籍等。
图5-11 书脊/平脊
图5-12 书脊/圆脊
3、精装书的订合形式也有活页订、铆钉订合、绳结订合、风琴折式等
图5-13/风琴折式/布瑞塔·穆勒/荷兰
图5-14/铆钉订合/Takaaki Matsumoto/美国
图5-15/法式折 式/米勒·汉默/ 荷兰
图5-16/绳结订合 /艾尔玛·布姆/荷 兰
图5-8 硬封面/特殊材质
图5-10 硬封面/特殊材质
2、精装书的书脊
(1)圆脊 是精装书常见的形式,其脊面呈月牙状,以略带一点垂直的弧线为
好,一般用牛皮纸或白板纸做书脊的里衬,有柔软,饱满和典雅的感觉, 尤其薄本书采用圆脊能增加厚度感。 (2)平脊
是用硬纸板做书籍的里衬,封面也大多为硬封面,整个书籍的形状 平整、朴实、挺拔、有现代感,但厚本书(约超过25毫米)在使用一段时 间后书口部分有隆起的危险,有损美观。

书籍的装订形式

书籍的装订形式

③骑马订
骑马订,取其于装订之时,将摺好的页子如同为马匹上鞍一般的动 作,配至装订机走动的链条之上。 装订以后钉子就订在马背的位置上。因此,打开书来看最中间的部 份,可以发觉整本书以中间钉子为中心,全书的第一页与最后一页 对称相连接,最中间两页也以其为中心对称且相连。
骑马订流程
装订之时,第一帖 页子置于装订机的 最前方,第一个落 到链条上; 其它帖 依次序叠在其上, 封面最后落在上面, 然后钉钉子; 再送 到装订机尾端裁刀 部份,将订好的书 册裁修三边成书, 以输送带送出装订 机尾,包装交货。
包背装(元代)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一般认为起于元代,到明中期以前多 用此法。《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 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
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 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 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
书脊的三种工艺
柔背装:柔背装是最简单的一种,书页直接粘在书
脊上。当书打开时,书脊向上隆起。它的优点除了工 艺简单外,还能保证书页的平摊,方便阅读。然而, 在封面烫金,尤其是书脊烫金的广泛使用后,柔背装 的书脊由于不断的拉伸弯曲,容易导致书脊金字的脱 落。
硬背装: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书脊上衬以硬
简策装(周代)
是将刻写了文字的竹片或木板连接成策的装帧方式。
简策是我国最早的装订形式,商周时通行,随着纸的应 用和纸本书的出现,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
缣帛书装(商周)
简策装书稍后出现的一种用丝织品书写成的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语有“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意裁绢”。 帛书的形态,一般是一篇文章为一段,每段叠成 一叠或卷成一束,称作“一卷”。 后来在缣帛的下端或左端裹上一根木轴做支撑, 挺括且以查找。缣帛书实际上是卷轴装的前身,也 是卷轴装的一种。如今的图书称“卷”,就来源于 此。

书籍装订工艺

书籍装订工艺

书籍装订工艺
书籍装订工艺是将印刷制品以规定的方式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书籍的过程。

常见的书籍装订工艺包括:
1. 胶装:将书脊和书块一起用胶粘合起来,形成单体书。

2. 线装:将书的书脊裹上绑线,以便书页翻动。

3. 手工缝装:在书块的折页处用线绑起来,然后通过线穿过书脊来让书页翻动。

4. 平装:将一本书用平装方式装订,这种装订方式适用于页数较少的小册子。

5. 精装:将一本书的书脊裹上布料或皮革,使之更美观、更耐用。

6. 洋装:像日文正本、美式精装等一些书籍,各有不同的特点。

简述纸书的装式

简述纸书的装式

纸书的装式一、纸书的定义和作用纸书是指使用纸张作为载体,用印刷方式制作而成的书籍。

纸书作为一种传统的阅读形式,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包括便携性、可读性和可保存性等。

二、纸书的装帧方式纸书的装帧方式指的是书籍的外部装饰和结构设计。

纸书的装帧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装帧方式。

2.1 精装书精装书是指书籍采用硬质封面和封面布料等材质进行装订。

精装书的特点是外观豪华、结实耐用,适合作为收藏品和赠品。

精装书一般采用线装或胶装方式进行装订。

2.2 平装书平装书是指书籍采用柔软的封面材质进行装订。

平装书的特点是便携轻巧,适合携带和阅读。

平装书一般采用胶装方式进行装订。

2.3 纸质选择纸书的装帧方式除了封面材质外,纸质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纸质有书写纸、上光纸、艺术纸等。

不同的纸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书籍的内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纸质。

三、纸书的装帧设计原则纸书的装帧设计是将书籍内容与外部形式相结合,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书籍的美感。

下面介绍几个纸书装帧设计的原则。

3.1 简洁明了纸书的装帧设计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简洁的设计可以凸显书籍的内容和主题,提升阅读的专注度。

3.2 与内容相符纸书的装帧设计应与书籍的内容相符。

例如,对于文学类作品,可以采用柔和的色调和优雅的字体;对于科技类作品,可以采用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

3.3 耐用实用纸书的装帧设计应考虑到书籍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

封面材质应该耐磨损、易清洁,装帧方式应结实耐用,以保证书籍的长期保存和使用。

3.4 美感与品质纸书的装帧设计应注重美感和品质。

精美的装饰和高质量的印刷可以提升纸书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让读者愿意持久地阅读和保存纸书。

四、纸书的装帧设计实例下面列举几个纸书的装帧设计实例,以展示不同风格的纸书装帧设计。

4.1 《傲慢与偏见》•装帧方式:精装书•封面设计:采用深蓝色布料作为封面材质,配以金色的烫印装饰,凸显书籍的古典气息和高贵品质。

常用的装订方法有6种

常用的装订方法有6种
例2<双面自反>:有一客户印5000张大16开,双面四色印刷(4+4)C,157双铜,求共需要多少费用?
<注意:大16开双面彩色我们可以拼成8开用8开印刷机自反印刷,可以结省版费跟印刷费,但纸张损耗要按8开损耗,一般印刷损耗最低放数按3%放数,未超300张按300张放数>
公式:
纸价:重量(定律)×令数×(吨价÷100)×克数=所求总纸价(注意:令数包括3%的损耗)
(8).铜版纸:
A.双铜60-400g正度.大度均有,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用于纸盒.纸箱.手挽袋.药盒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80-400g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10).灰底白版纸:200g以上,上白底灰,用于包装类。
(11).白卡纸:200g,双面白,用于中档包装类。
(12).牛皮纸:60-200g,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
(6)塑料线烫订。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装订方法,其特点是书芯中的书帖经过2次黏结,第一次黏结的作用是将塑料线订脚与书帖纸张黏合,使书帖中的书页得以固定;第二次黏结是通过无线胶黏订将塑料线烫订的书芯黏结成书芯,这种办法订成的书芯非常牢固,并且由于不用铣背打毛,减少了胶质不良对装订质量的影响。塑料线烫订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由德国(前东德)引入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内地推广应用。但在世界其他国家,这种装订技术应用较多。
包装费:5元/个×2=10运费:50元(跟据距离估计)
合计945+680+10+50=1685元
超起版
例1正反:有一客户印20000张大8开,双面四色印刷,157克双铜,求共需要多少费用?
令数:(20000张+3%损耗)÷8开÷500张=5.15令

常用的装订方法有6种

常用的装订方法有6种

常用的装订方法有6种:(1)骑马订。

书页仅仅依靠2个铁丝钉联结,因铁丝易生锈,所以牢度较差。

适合订6个印张以下的书刊。

(2)平订。

因铁丝易锈蚀以致书页松散,现已少用。

再者,平订须占用一定宽度的订口,使书页只能呈“不完全打开”形态,书册太厚则不容易翻阅,一般适用于400页以下的书刊。

(3)锁线订。

又叫串线订,书芯虽然比较牢固,但由于书背上订线较多,导致平整度较差。

(4)无线胶黏订。

也叫胶背订、胶黏装订。

由于其平整度很好,目前,大量书刊都采用这种装订方式。

但由于热熔胶质量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使用方法还不规范,故胶黏订书籍的质量尚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5)锁线胶背订。

又叫锁线胶黏订,装订时将各个书帖先锁线再上胶,上胶时不再铣背。

这种装订方法装出的册子结实且平整,目前使用这种方法的书籍也比较多。

(6)塑料线烫订。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装订方法,其特点是书芯中的书帖经过2次黏结,第一次黏结的作用是将塑料线订脚与书帖纸张黏合,使书帖中的书页得以固定;第二次黏结是通过无线胶黏订将塑料线烫订的书芯黏结成书芯,这种办法订成的书芯非常牢固,并且由于不用铣背打毛,减少了胶质不良对装订质量的影响。

塑料线烫订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由德国(前东德)引入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内地推广应用。

但在世界其他国家,这种装订技术应用较多。

主意跟印刷公司的人把你要的效果表述清楚。

画册印刷装订主要有2种装订方式:骑马订和锁线胶订骑马订适合页数比较少的画册,没有书脊,简单的装订方法。

锁线胶订适合页数比较多的画册,特点是有书脊,比较结实,整齐,一般的杂志书籍都是这种方法。

如果你是设计排版人员的话,那么需要注意的就很多了,两种装订方法的拼版方法是不一样的,还涉及到用几开的印刷机。

纸的单位:A.克:一平方米的重量(长×宽÷2)=g为重量B.令:500张纸单位称:令(出厂规格)C.吨:与平常单位一样1吨=1000公斤,用于算纸价。

档案的几种装订方法

档案的几种装订方法

档案的几种装订方法档案的装订方法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和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装订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保管档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档案装订方法。

1.书籍装订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档案装订方法,适用于纸质档案。

将档案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叠放,然后用牛皮胶带或其他胶带将其固定在一起。

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档案。

2.活页夹装订法:这是一种适用于需要频繁参考和更新的档案装订方法。

通过打孔和插入活页夹,可以方便地添加或删除档案材料。

活页夹装订法具有灵活性和可替换性,适用于会议记录、报告和文件整理等。

3.手工装订法:手工装订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档案装订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档案或特殊需求。

该方法需要使用铁丝或线将多个文件夹或文件夹夹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手工装订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档案材料的顺序和数量,也可以方便地添加或删除文件。

4.螺旋装订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档案装订方法,适用于大量文件和较长的档案。

通过穿孔并使用螺旋装订器将文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螺旋装订法具有耐用和易于翻阅的特点,非常适用于报告、手册和学术论文等。

5.热胶装订法:热胶装订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档案装订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档案。

通过使用热胶装订机,将文件的背部与热胶粘合,形成一个平整、美观的装订文件。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可以方便地翻阅和归档。

6.档案夹装订法:这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档案装订方法,适用于文件整理和短期存放。

通过将文件放置在一个或多个档案夹中,可以方便地分类和存储档案。

档案夹装订法具有灵活性和易于修改的特点,适用于日常办公和文件管理。

总之,不同的档案装订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装订方法。

保护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装订的核心目标,同时便于翻阅和归档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在选择档案装订方法时,还需要考虑成本、使用频率和持久性等因素,以便更好地保管档案并提高工作效率。

简述纸书的装式

简述纸书的装式

简述纸书的装式
纸书的装式指的是书籍的外部结构和装订方式。

常见的纸书装式有以下几种:
1. 平装书:也称平装本,是一种简单的装订方式,由封面、书脊和书页构成。

封面一般采用硬纸板,书脊是封面和书页的连接部分,书页采用折叠纸叠压而成。

平装书成本较低,常用于大众化图书和教材。

2. 精装书:也称硬皮书,是一种质感较好的装订方式。

封面一般采用硬纸板,表面用布、皮革或纸张覆盖,在封面、书脊和书页上加以烫金或贴纸装饰。

精装书通常用于高档图书、文学作品以及收藏品。

3. 胶装书:也称软皮书,是一种封面和书页采用胶粘剂粘合的装订方式。

封面一般采用胶合纸,书脊通常不可见。

胶装书成本相对较低,常用于平装书。

4. 线装书:也称包线装书,是一种古老的装订方式。

书页通过穿针线而制成,线经书脊穿过书页,形成线索。

线装书常用于古籍、文献和笔记本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装式,还有一些变体的装订方式,比如盒装书、套装等。

以上简述了纸书的一些常见的装式,每种装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书籍装订的装订方法

书籍装订的装订方法

书籍装订的装订方法
书籍装订是指将书页裁切、折叠、缝合或粘合成册,然后再用封面、背板等材料进行装饰,使之成为一本完整的书籍。

书籍装订的装订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线装:线装是最常用的装订方法,它利用线扎的方法将书页装订成册,可以使用多种线材和针法,一般适用于页数较多的书籍。

线装书的优点是结实耐用,缺点是装订需要时间和精力。

2. 胶装:胶装是使用胶水将书页粘合成册,一般适用于页数较少的书籍。

胶装书的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缺乏线装的结实度。

3. 环装:环装是利用订书钉或环形金属环将书页装订成册,适用于页数较少的书籍,如手册、说明书等。

环装书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结实度较差。

4. 钉装:钉装是利用铁丝或订书钉将书页装订成册,适用于页数较少的书籍,如小册子、传单等。

钉装书的优点是经济实惠,缺点是结实度较差。

5. 装订材料:除了上述装订方法外,书籍装订还需要使用一些装订材料,如封面、背板、书脊、书签等。

这些材料可以增加书籍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也可以保护书籍的内页不受损坏。

选择适合的装订材料对书籍的保护和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书籍装订的装订方法介绍,不同的装订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书籍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装订方法可以使书籍更加完美。

- 1 -。

装订书本的方法

装订书本的方法

装订书本的方法装订书本的四种方法如下:书本装订的方式有哪些一:骑马订骑马订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书本装订方式,拥有快捷实惠,翻阅简单的特点。

产品材质:内页常用纸为80克复印纸或铜版纸,封面材质主要以皮纹纸、铜板纸、白卡纸等材质为主。

适用范围:产品手册、样本册、画册、合同文本等各种手册注意事项:装订采用跨页对折的方式,总页需要是4的倍数。

骑马钉书页仅靠2个铁丝钉联结,因为铁丝容易出现生锈,因此牢固度较差,常用于内容较少书本装订。

书本装订的方式有哪些二:无线胶装无线胶装的平整度较为出色,目前,许多书刊都是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它是采用特种粘合剂,经过装订机的冲压,将精美的以页面粘贴在一起。

产品材质:内页通常为80克复印纸,也可以采用用铜版纸彩色直印,封面材质主要以皮纹纸、铜板纸、白卡纸等材质为主。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标书、文本资料,教材等书籍装订,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装订方式。

注意事项:文本装订后需要进行修边,因此切口处不能放置重要的图文标志。

书本装订的方式有哪些三:圈装(铁圈、胶圈)圈装主要分为胶圈装订和铁圈装订两种,它的优点主要在于便于翻看与更换页面。

产品材质:铁圈或胶圈。

封面封底通常采用加透片或磨砂片,内页常用纸为80克复印纸或铜版纸,封面材质主要以皮纹纸、铜板纸、白卡纸等材质为主。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办公资料、简介、个人资料、商务用书,培训资料、会议资料等注意事项:在文本装订时需留出7-12mm的打孔距离。

书本装订的方式有哪些四:平订平订是指把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帖成册后,然后再将配好的书贴相叠后在订口一侧离边沿5mm处用线或铁丝订牢,最后包上封面。

产品优点:装订方法简单,双数和单数的书页都可以装订。

注意事项:因铁丝易生锈会导致书页松散,现在已比较少使用。

纸质书籍的装订形式

纸质书籍的装订形式

毛装
• 在现存的古籍中,毛装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帧 形式。 • 毛装形式的特点,在折叶方法上与包背装、线装 没有任何区别。即仍然以版心为轴线,合叶折叠。 集数叶为一摞,戳齐书口,然后在书脊内侧打两 眼或四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天头地脚及书脊 的毛茬自任,不用剪齐。有的加一简单封皮,有 的不加封皮。这种毛茬参差而又纸捻粗装的装帧 形式就叫作毛装。
• 中国隋代杜宝《大业杂记》:“……新翻 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 叶面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 缀其一边, 牒牒然, 今呼为梵。”元代胡三省给《资治 通鉴》作注,于唐懿宗“自唱经,手持梵夹” 句下,注曰“梵夹者,贝叶经也以板夹之, 谓 之梵夹”。
• 表明梵夹装,系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 叶经的装帧其方法是将刻写好经文的贝多 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 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竹片或木板于 夹板中段, 隔开一定距离, 连同经叶垂直穿 两个小圆洞。再用绳索两端分别穿入两个 洞,直至穿过另一边的夹板,将绳索勒紧 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
• 中国书籍法帖装裱形式之一。斯坦因《敦 煌取书记》载:“又有一册佛经,印刷简 陋,然颇足见自旧型转移以至新式书籍之 迹。书非卷子本,而为折叠而成,盖此种 形式之第一部也。……折叠本书籍,长幅 接连不断,加以折叠,最后将其它一端悉 行粘稳。于是展开之后,甚似近世书籍。” 可见经折装五代已经出现。特点在单面书 写,收展便利。
卷子
• 卷子是纸质文献的第一种形式,这种形式 主要是从竹木简转换过来的。只是把竹简 换成了纸,而且帛书基本也是这样子的。 只是有的帛书的折叠方式不同。 • 在我国从六朝到唐代,纸质书籍的装帧形 式都是卷子。五代之后卷子这种装帧形式 依旧存在比如说佛经。 • 在敦煌出的经书中大多是卷子。

装订书的几种方法

装订书的几种方法

装订是指从物理属性上将分开的一张张纸装配成一件出版物,出版物的装订方法,对出版物的形式与功能上都能产生戏剧性的影响。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装订方法:
无线胶装(Perfect Binding)
无线胶装是使用胶水装订的一种形式,常用于平装书,杂志,企业报告,说明书,手册和年度报告。

无线胶装是用胶水将印刷品的各页固定在书脊上。

优点是具有通用性,能够创造出一个可供印刷的书脊,可以满足出版物全面的视觉诉求。

骑马订(Saddle-Stitching)
骑马订是最简单且应用最广泛的装订方法之一。

它是将书的封面与书芯配成一册,骑在机器上,沿书脊折缝将其装订成书。

这种装订方法最适合小册子,手册,fanzine,photobooks等一类的小型出版物。

页码必须是4的倍数,这样才能做出折叠的小册子。

螺旋订(Mechanical or Spiral Binding)
螺旋订出版物是将打好孔的单张散页,用螺旋圈或梳式胶圈穿在一起。

通常所说的螺旋订,是指梳状胶圈(塑料)或双铁线圈(金属)装订,可以由专业的装订工,服务中心来做,也可以自己用DIY工具完成。

采用这种装订方法的书页是穿在一起的,而打开后,整个出版物还是可以平坦地展开。

最常用于手册和办公室报告,简单又便宜。

法式折(French Folding)
法式折是将每张单页纸对折,然后将开口的(而不是有折痕的)一边装订起来。

书页按这种方法折叠起来后,既可以用胶水将其粘合起来,也可以用螺旋圈,穿洞或缝合的方式将其装订起来。

使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设计师不想双面印刷。

尽管有时内面采用对比色,但那纯粹是出于审美上的考虑。

书籍的装订形式课件

书籍的装订形式课件

锁线装订书一般采用线将内页与封面 串联在一起,然后再进行精加工。
骑马订
定义
骑马订是指书籍的内页与封面通 过铁丝钉串联在一起的装订方式

工艺
骑马订书一般先将内页叠齐,然 后插入封面,最后用铁丝钉将内
页与封面串联在一起。
特点
骑马订书的装订速度快,成本低 ,但铁丝钉容易生锈,且内页容
易散落。
03
特殊书籍装订形式
平装
01
02
03
定义
平装是常见的书籍装订形 式,其特点是简单、经济 。
工艺
平装书一般采用纸封面, 内页以胶印或铅印方式印 刷,然后通过简单的折叠 和粘合工艺完成装订。
特点
平装书价格相对较低,但 装订质量一般,容易损坏 。
无线胶装
定义
无线胶装是指书籍的内页 与封面通过胶粘剂粘合在 一起的装订方式。
凸版印刷
印刷面凸起,适用于印刷文字 和线条。
丝网印刷
通过丝网版印刷图案,适用于 印刷大面积和特殊效果的印刷
品。
烫金工艺
冷烫金
使用粘合剂将金属箔与印刷品粘 合,再通过热压工艺使其附着在 印刷品表面。
热烫金
使用热压工艺将金属箔直接压印 在印刷品表面,具有高光泽度和 质感。
05
书籍装订的未来趋势
Chapter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逐渐兴 起,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改 变了传统的书籍装订形式。
简策装订 卷轴装订 册页装订 电子书
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将写 有文字的竹简按顺序用绳子串联 起来。
将纸张折叠成一定规格,形成页 码,前后加封面装订成册,现代 书籍基本采用这种方式。
02
常见的书籍装订形式
Chapter

书籍的四种装订方式

书籍的四种装订方式

书籍的四种装订方式
书籍的装订方式指的是书籍的结构,即把内容打印在纸张上后,采取何种形式将内容固定在一起,以便保持其完整性、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书籍的装订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四种:
1. 钉钉装订:钉钉装订是一种传统的装订方式,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它是将书籍的页面通过一根根圆形的金属钉来连接,只要把钉头插入穿过书籍页面的孔,就可以把书籍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了。

2. 热熔胶装订:热熔胶装订是一种新型的装订方式,它主要是利用热熔胶胶贴来固定书籍页面。

这种装订方式相对钉钉装订而言,看上去更加平整,而且可以把书籍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3. 封胶装订:封胶装订是最常见的一种装订方式,也是最为受欢迎的一种。

它主要是将书籍的页面通过一根根的金属钉固定在一起,然后用一层层的封胶贴来固定,以保证书籍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4. 橡皮胶装订:橡皮胶装订是一种新型的装订方式,它主要是利用橡皮胶胶贴来固定书籍页面。

这种装订方式相对于钉钉装订而言,看上去更加平整,而且可以把书籍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总之,书籍的装订方式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其特点和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把书籍保持完整,还可以提高书籍的美观性,延长书籍的使用寿命。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书籍的内容和出版要求,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以使书籍的结构更加美观完整。

图书常见的装订方式有哪些?

图书常见的装订方式有哪些?

图书常见的装订方式有哪些?一、图书的装订样式图书的装订样式是指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图书所呈现的外观形态。

1.平装(简装)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主书名页和书心构成,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如环衬、插页等。

(1)普通平装:由不带勒口的软质封面、主书名页和书心构成。

一般不用环衬,有的主书名页与正文一起印刷。

(2)勒口平装:由带勒口的软质纸封面、环衬、主书名页、插页(也有无插页的)和书心构成。

多用于书页相对较多(有一定厚度)的中型开本的图书。

平装书的封面目前大多会作覆膜处理,这是将透明有光或无光(亚光)的塑料薄膜,在一定温度、压力和黏合剂的作用下贴在封面纸上,使封面增加厚度、牢度和抗水性能。

但为了环保,最好少用覆膜的办法,可选用特种纸做封面,或者用“过油”的办法代替之。

平装书一般采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背订和锁线胶背订、塑料线烫订。

2. 精装其最大特点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印刷加工工艺与平装不同。

一般由纸板及软质或织物制成的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和书心构成,因此比平装考究、精致。

有下列三种形式:(1)全纸面精装:由全纸面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若有的话)和书心构成。

保护书心作用较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2)纸面布脊精装:书脊使用的是布料或其他织物,面封和底封使用的是纸板和软质纸制作的书壳。

构成与全纸面精装同,制作成本相对也不高。

(3)全面料精装:书壳的面封、书脊和底封都用布料或其他织物、皮料等面料和纸板制作成书壳。

构成与全纸面精装同。

在书壳外面包有护封,因其考究、精致的程度胜过前两种精装样式,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多用于相当考究、精致、发行量又较小的高档图书。

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圆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圆脊是指书心的脊背经砑圆(扒脊)工艺处理成带有一定圆弧的凸状,而外口则呈圆弧形凹状,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圆脊精装形态。

平脊是指书心的脊背不作砑圆处理,书脊和外口均无圆弧,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平脊精装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口雌黄
• 《晋阳秋》王衍,字夷甫,于意有不安者, 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当时的纸要染潢,就是用黄檗汁,目的是 防虫,“吟咏向枯简,匍匐守黄卷”。后 来要改也用雌黄来修改。 • 黄卷、黄籍
纸质文献何时取代了竹简
• 大约在东晋末年,《初学记》引《桓玄伪 事》:“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桓温 • 西晋付咸的《纸赋》,“既作契以代绳今, 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揽 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 洛阳纸贵:
• 适应雕版印书的特点,创造了蝴蝶装。具体办法, 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 折叠。然后集数叶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方 为准,戳齐,逐叶用浆糊粘连。再选用一张比书 叶略宽略厚略硬的纸对折,粘于版口集中的一边, 以为书脊。再将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部 蝴蝶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这种装帧的书籍, 打开来,版口(也称为版心)居中,书叶朝左、右两边 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由于版心藏于书 脊,上、下、左三边都是栏外余幅,有利于保护 栏内文字。
旋风装
• 旋风装又名龙鳞装。从不同的角度来命名 的。总起来看看是象风刮过的波浪,从风 的角度命名为旋风装,从纹的角度来看是 龙鳞装。
经折装
• 经折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经折装就是 吧卷子改成折叠式,纸依旧是连接起来的 长幅,但不再是卷起来了。后来很多的书 法作品依旧采用了这种装饰,后来的很多 大额佛经依旧采用了这种装帧的方式。
• 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 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 书”。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 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线装书 一般只打四孔,称为“四眼装”。较大的书,在 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了。讲究的 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 以资保护。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 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很高。
• 张铿夫在《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 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 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因此,到了元 代,包背装取代了蝴蝶装。包背装与蝴蝶装的主 要区别是对折页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对。两页 版心的折口在书口处,所有折好的书页,叠在一 起,戳齐折扣,版心内侧余幅处用纸捻穿起来。 用一张稍大于书页的纸贴书背,从封面包到书脊 和封底,然后裁齐余边,这样一册书就装订好了。 包背装的书籍除了文字页是单面印刷,且又每两 页书口处是相连的以外,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 籍相似。
•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 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 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 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 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 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 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
包背装
•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南 宋后期。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 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 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 书衣绕背包裹。由于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 磨损书口,所以包背装图书一般是平放在书架上。 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 的手续仍较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
线装
• 线装书的折页方法和包背装相同,主要不同处在 封面和订书方法上。线装书的封面不是用一整张 纸包上,而是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不包书脊。 线装书的订书方法,是将书的外口戳齐,书脊剪 切齐后,在书脊处边上打眼订线。自明清时期一 直到现在,线装书都是采取四眼穿线装订的方法。 有的采用包角的方法,使线装书既显得庄重大方, 又很坚固,不易开散。有些线装书还加上书套, 将线装书装在书大部分,既保护了线装书,又啬 了装帧美。
蝴蝶装
• 中国古书装帧形式之一。雕版印刷的书籍出现以 后,特别是进入宋代雕印书籍盛行以后,由于书 籍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引起书籍装帧方法和形 式也相应发生变化。雕版印书不同于用手写书或 抄书。写书或抄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一纸接 一纸地写下去。而后连接起来,或卷起成为卷轴 装,或折叠成为经折装。雕印书籍要受版面制约, 即每版只能雕印一定的行款字数,且通常都有边 栏界行。这样印出的书叶,都是以版为单位的单叶。 这种书叶若是仍然沿用卷轴装或经折装,就必须 将书叶先行首尾粘连,且要设法去掉或掩盖每叶的 左右边栏,劳师费时,极为不便。
• 中国隋代杜宝《大业杂记》:“……新翻 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 叶面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 缀其一边, 牒牒然, 今呼为梵。”元代胡三省给《资治 通鉴》作注,于唐懿宗“自唱经,手持梵夹” 句下,注曰“梵夹者,贝叶经也以板夹之, 谓 之梵夹”。
• 表明梵夹装,系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 叶经的装帧其方法是将刻写好经文的贝多 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 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竹片或木板于 夹板中段, 隔开一定距离, 连同经叶垂直穿 两个小圆洞。再用绳索两端分别穿入两个 洞,直至穿过另一边的夹板,将绳索勒紧 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
• 在我国的西北出土的大量的敦煌卷子,有 的长达两三丈的。 • 卷子是一张一张的纸粘起来的,每张纸长 约四十到五十厘米,高约二十五到二十九 厘米。竖格叫“边准”,宋人叫“解行”, 上下有横栏,这种竖格是专人用特制的笔 画出来的,一般只有上下栏,无左右栏, 是简策遗意。
• 经史子集,红绿碧白 • 卷子不方便携带,就放在了袋子里,这叫 做帙,一般是十卷为一帙。卷帙浩繁。这 也是源于竹简。
• 《后汉书· 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 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 • 纸:絮也,一曰苫也,苫,盖也。
梵夹装
• 这种装帧形式源于印度的佛经,也就是贝 叶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没有贝叶,但 是中国有纸,于是一开始的佛教徒都使用 这种方式来装订书籍,前一段时间我们看 到的藏传佛教他在读的时候就是使用的这 种书籍的装帧形式。
•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 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 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 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 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 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五代雕 版印刷的监本经书,上呈时是一百三十策(册)。 既然称策,必为书之方册,因卷轴装称”卷”, 不称册,加之唐时唐人写经已有个别为蝶装,故 五代之经书当为蝴蝶装。
• 中国书籍法帖装裱形式之一。斯坦因《敦 煌取书记》载:“又有一册佛经,印刷简 陋,然颇足见自旧型转移以至新式书籍之 迹。书非卷子本,而为折叠而成,盖此种 形式之第一部也。……折叠本书籍,长幅 接连不断,加以折叠,最后将其它一端悉 行粘稳。于是展开之后,甚似近世书籍。” 可见经折装五代已经出现。特点在单面书 写,收展便利。
毛装
• 在现存的古籍中,毛装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帧 形式。 • 毛装形式的特点,在折叶方法上与包背装、线装 没有任何区别。即仍然以版心为轴线,合叶折叠。 集数叶为一摞,戳齐书口,然后在书脊内侧打两 眼或四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天头地脚及书脊 的毛茬自任,不用剪齐。有的加一简单封皮,有 的不加封皮。这种毛茬参差而又纸捻粗装的装帧 形式就叫作毛装。
卷子
• 卷子是纸质文献的第一种形式,这种形式 主要是从竹木简转换过来的。只是把竹简 换成了纸,而且帛书基本也是这样子的。 只是有的帛书的折叠方式不同。 • 在我国从六朝到唐代,纸质书籍的装帧形 式都是卷子。五代之后卷子这种装帧形式 依旧存在比如说佛经。 子的高度一般为一尺,长度则往往根据 需要而定。唐代流传的《十七帖》是王羲 之的作品。就是一封信,唐张彦远《法书 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 “《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 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 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 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 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 纸张制作的书籍,无法采用梵夹装;且梵经译汉, 亦无所谓梵称。故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书籍没 有梵夹装。但梵经译汉之后,特别是译成中国的 少数民族语文之后,例如藏文、蒙文藏经,其用 纸张书写或雕印的经叶,也有仿效贝叶经的。这 种经集数叶成一摞之后,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夹, 而后用绳索、布带相捆的。虽非贝叶经的梵夹装, 但显然是对梵夹装的模仿,故亦可称为梵夹装。
• 《明史· 艺文志· 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 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 虫鼠不能损。”表明宋元时期,蝴蝶装是 普遍流行的装帧形式。 因蝴蝶装所有的书叶都是单叶,打开来, 总是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且 两个单叶极易相连,翻阅时常是一翻两个单 叶,见到的下一叶仍是无字的背面,极为 不便,故逐渐为包背装所代替。
洛阳纸贵
• 《晋书· 文苑· 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 写,洛阳为之纸贵。” •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 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 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 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 这篇千古名赋。
• 这种书籍的装帧方式流行的时代是宋元时 期。 • 蝴蝶装是由经折装变来的,元· 吾衍《闲居 录》:“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 为折。久而折断,复为薄帙。”这里“薄 帙”就是蝴蝶装的一本一本的书籍,其重 大进步就是变成了单页装成册的形态,这 种形态与现代意义上的图书册页基本上一 致了。
• 雕印书籍要受版面制约,即每版只能雕印 一定的行款字数,且通常都有边栏界行。 这样印出的书叶,都是以版为单位的单叶。 这种书叶若是仍然沿用卷轴装或经折装, 就必须将书叶先行首尾粘连,且要设法去掉 或掩盖每叶的左右边栏,劳师费时,极为不 便。于是适应雕版印书的特点,创造了蝴 蝶装。
• 令逵自选《公羊》 严、 颜诸生高才者二十 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后汉书· 贾逵传》 • 贾逵(30-101 ),字景伯,扶风平陵人。 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 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 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 二十一篇。 •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发明了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