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动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动点问题
1.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AD=10cm ,BC=30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 边向点D 以每秒1cm 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 从C 开始沿CB 边向点B 以每秒3cm 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QP 能成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直线1l :2+-=x y 与直线2l :82+=x y 相交于点F ,1l 、2l 分别交x 轴于点E 、G ,矩形ABCD 顶点C 、D 分别在直线1l 、2l ,顶点A 、B 都在x 轴上,且点B 与点G 重合。
(1)、求点F 的坐标和∠GEF 的度数;
(2)、求矩形ABCD 的边DC 与BC 的长;
(3)、若矩形ABCD 从原地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 ()60≤≤t 秒,矩形ABCD 与△G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
A B C D
E F G O x
y 1l
2l
x y O x = A B C P
H M
3.四边形OABC 是等腰梯形,OA ∥BC ,在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10,0),
B (8,6),直线x =4与直线A
C 交于P 点,与x 轴交于H 点;
(1)直接写出C 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
(2)求出线段PH 的长度,并在直线AC 上找到Q 点,使得△PHQ 的面积为△AOC 面积的5
1,求出Q 点坐标;
(3)M 点是直线AC 上除P 点以外的一个动点,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N 点,使得△MH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有,请求出M 点及对应的N 点的坐标,若没有,
请说明理由.
4.如图,正方形CGEF 的对角线C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
(CG >BC ),M 是线段AE 的中点,DM 的延长线交CE 于N .
(1)线段AD 与N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探究:线段MD 、MF 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1、:当时间为t秒时:AP=t(cm),CQ=3t(cm).
(1)若四边形ABQP为平行四边形(见左图),则AP=BQ,即t=30-3t, t=7.5(秒)
故当t=7.5秒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ABQP为等腰梯形(见右图),则PQ=AB=CD;∠PQB=∠B=∠C,PQ∥CD.
则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PD=CQ,即10-t=3t,t=2.5(秒).
故当t=2.5(秒)时,四边形ABQP为等腰梯形.
2、F点坐标:(-2,4),∠GEF=45°。
2.先求C点坐标,D点坐标:C点坐标:(-4,6)D点坐标:(-1,6)DC=|-4+1|=3BC=6
3.s=1/2*4*6-t^2-1/2(3-t)^2=-3/2t^2+6t+15/2 (0 s=1/2*(6-t)^2-1/2(6-t-3)^2=-3t+27/2 (2 s=1/2*(6-t)^2=1/2t^2-6t+18 (3<=t<=6) 3、解:(1)作CE⊥OA于点E,BF⊥OA于F,∴直线AC:y=x+ (2)将x=4代入上述解析式,y=,即PH=∵Q点在直线AC上,设Q点坐标为(t,t+)由题知:PH·|t﹣4|=×OA·|yC|,解得t=或, 即满足题意的Q点有两个,分别是Q1(,)或Q2(,) (3)存在满足题意的M点和N点。设M点坐标为(a,a+),a>10时,无满足题意的点;①若∠MNH=90°,则MN=HN,即a+=|a﹣4|,a=或﹣14,此时M点坐标为(,)或(﹣14,18); ②若∠HMN=90°,则过M作MM'⊥x轴交于M'点,则H M'=M'N=M M', 综上,当M点坐标为(,)时,N点坐标为N1(,0)或N2(,0); 当M点坐标为(﹣14,18)时,N点坐标为N3(﹣14,0)或N4(﹣32,0)。 4、(1)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易得AD∥BC,∠BCD=90°,AD=CD,即可得∠MAD=∠MEN,又由M是线段AE的中点,利用ASA,即可判定△ADM≌△ENM,则可得AD=NE; (2)首先连接FD、FN,易证得△CDF≌△ENF(SAS),即可证得△DF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由△ADM≌△ENM,即可证得:①DM=MF;②DM⊥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