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必备--成语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1、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3、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民。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4、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众说纷纭:纷纭:多而乱。
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6、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7、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8、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9、标新立异:意思是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10、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11、有的放矢:放箭要对准靶子。
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
12、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13、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14、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15、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6、优柔寡断:优柔:犹豫不决;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17、削足式履: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具备条件,生搬硬套。
18、顺其自然:指顺应事务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
19、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0、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21、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22、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23、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4、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25、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6、事与愿违:事情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27、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28、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成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成语部分: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行测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186个成语汇总【推荐】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1.炙手可热【解析】炙:烤。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权贵气焰之盛。
多用于贬义。
【注】不可理解为“某样事物很吃香或是很抢手”。
2.空穴来风【解析】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含贬义。
【注】不可理解为“毫无根据”或“无中生有”。
3.目不窥园【解析】窥:观赏。
园:花园。
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
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的学习精神。
【注】不可理解为“不要窥探或刺探他人的隐私”。
4.守株待兔【解析】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
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
含贬义。
【注】不可表达为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或误解为“正面肯定或一般的等待”。
5.运斤成风【解析】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可简单理解为像锄头的锐器)。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
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
【注】不可理解为“有力气”。
6.上行下效【解析】行:做;效:仿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注】不可理解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7.一饭千金【解析】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注】不可理解为“饭食昂贵”或“挥霍无度”。
8.求田问舍【解析】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
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贬义词。
【注】不可理解为“归隐田野”或“安居生活”。
9.猫鼠同眠【解析】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
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注】不可理解为“化敌为友”或“胸怀宽广”。
10.百里挑一【解析】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注】不可理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11.安土重迁【解析】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乡。
【注】不可理解为迁徙。
12.空谷足音【解析】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行测-言语理解-成语集锦500例

公考必考成语集锦500例(章晓铭整理)序号成语释义用法1南辕北辙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2理所当然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
不容怀疑的意思。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3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4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一般作谓语。
偏正式5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动宾式;作谓语,用于人或事情等6人迹罕至罕意思是少。
人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定语;主谓式-1-7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希望各位朋友好好努力,章晓铭、家长等对你们期望很大,你们要上岸,不负众望。
作谓语、定语8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无9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
整体意思: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主谓式;作谓语;常与莫衷一是连用10一蹴而就蹴:踏。
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11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表示连续不断地出现。
中性成语12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13标新立异标:用文字或其他手段表明;立:建立,树立;异:特别、奇异。
独创新意,理论与众不同。
行测言语理解成语大全

行测言语理解成语大全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1.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
2. 黯然失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3.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白马在眨眼之间穿过了狭窄的空隙一样。
4. 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5.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6.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7.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8.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9.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10.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以上只是一部分国考言语理解成语,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也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在准备国考时,建议你多做真题,积累常见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提高解题能力。
火速收藏!言语理解高频成语500个!省考、国考都考

火速收藏!言语理解高频成语500个!省考、国考都考言语理解高频成语500个省考、国考都会考,一定要记住哦~1.南辕北辙“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理所当然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
不容怀疑的意思。
3.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4.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6.无所适从适:往;从:跟随。
(1)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7.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8.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9.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10.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1.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12.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
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1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14.标新立异标:用文字或其他手段表明;立:建立,树立;异:特别、奇异。
独创新意,理论与众不同。
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显示与众不同。
也指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进行革新创造。
褒义时指的是很有创新,创意得到认可,脱俗出众。
贬义时指的是故意做出与众不同,而这种创新却没有被认可时呈现贬义。
15.矢志不渝矢,箭;志,意志、志向;渝,改变、违背。
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9611c4d3186bceb18e8bb45.png)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成语部分: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成语总结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成语总结1、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4、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5、理所当然:道理当然是这样的,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
6、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7、融会贯通: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8、兼收并蓄:意思是指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9、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困难。
10、百无一用:意思是指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
形容毫无用处。
11、黯淡无光:意思是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12、妙趣横生:形容(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13、难得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14、引人入胜:意思是指十分吸引别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
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15、深入浅出:深入浅出由深入显出演化而来。
指言论或文章的观点主题意义深刻,但在语言文学的表达方式上却浅显易懂。
16、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17、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是指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事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会有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奇特事物。
18、无济于事:(贬义)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
19、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20、翘首以盼:意思是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
言语理解常考成语

言语理解常考成语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在语言理解的考试中也常被考察。
以下是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去冒险,最终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由于能力或条件不足而感到无奈。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XXX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榜样。
18.文不加点形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19.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胸无宿物指为人坦诚,没有成见。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22.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3.XXX作夜指晨昏颠倒,形容无限制地享乐。
以下是易误用对象的成语: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5.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的多。
8.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中常考成语汇总

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中常考成语汇总1.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3.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
4.顺理成章: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5.地无遗利: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
7.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8.拒之门外: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9.独善其身: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10.敬而远之:指尊敬却有顾虑不愿接近。
11.乏善可陈:形容说不出来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12.哗众取宠:指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或支持。
13.沽名钓誉: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4.不折不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15.分毫不差:没有一点差错。
16.不遗余力: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使出来。
17.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8.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力。
19.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以后也不再会有。
20.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21.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
22.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灵感或作品。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3.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4.因循守旧:指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侧重的是缺乏创新。
25.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也比喻墨守成规办事。
26.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27.去伪存真:去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28.闻一知多:指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
强调的是听。
29.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30.理所应当:指按道理应该这样。
3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
32.众望所归:形容某人或威望很高,受到大家的敬仰和信赖。
省考行测言语题高频成语锦集[整理]
![省考行测言语题高频成语锦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acb4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0.png)
省考行测言语题高频成语锦集[整理]望尘莫及【相关成语】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望而却步: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
形容事情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望洋兴叹:仰望海洋而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能胜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鞭长莫及: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
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
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同日而语【相关成语】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等量齐观: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地事物谈论。
捉襟见肘【相关成语】捉襟见肘: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
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左支右绌: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两者不能同时兼顾。
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眼花缭乱【相关成语】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目不暇接: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一蹴而就【相关成语】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一步登天:一步跨上青天。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
有时也用来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一挥而成(就):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00词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00词1、凤毛麟角:意思是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含褒义。
2、方兴未艾: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3、潜移默化: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4、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用于言论和行动等。
5、背道而驰:意思是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6、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7、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含褒义。
8、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含贬义。
9、毋庸置疑: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10、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11、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12、无孔不入:有空子就钻。
比喻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活动(含贬义)。
13、相形见绌:意为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不足。
形:对照;绌:不够。
14、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15、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苦心:刻苦得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16、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17、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
含褒义。
18、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
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19、大同小异:意思是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20、数不胜数:意思是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21、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2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3、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4、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
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言语理解高频成语1、一就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通常用于否定句。
2、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3、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4、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十分常见,不足为奇。
5、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6、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7、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8、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9、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0、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1、相得益影: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褒义词。
12、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点。
或:稍微。
13、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中性词。
14、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15、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16、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7、有目共睹: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18、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
19、有的放失: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
20、一成不变: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股用于否定句,极少用用于肯定句。
21、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22、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23、背道而驰: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24、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
和“瓜熟蒂落”相近。
25、方兴未艾: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莲勃发展。
26、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
27、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
28、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1、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的比喻。
例如,如果你想去上海,但却朝着北京的方向走,那么你就是南辕北辙了。
2、大相径庭: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的比喻。
例如,两个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就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3、理所当然:按照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例如,如果你努力工作,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理所当然的。
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的比喻。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应运而生。
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例如,现代舞蹈就是推陈出新的产物。
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例如,他虽然有点固执,但他的意见无可厚非。
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例如,面对两个好的工作机会,他无所适从。
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例如,他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例如,这幅画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例如,只因为某个人犯了一个错误,就认为他是一个坏人,这是以偏概全。
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例如,他一直循规蹈矩地做事,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
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
例如,现在健康饮食大行其道。
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例如,这部电影虽然上映已经很久了,但它历久弥新,仍然很受欢迎。
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的比喻。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此消彼长。
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
例如,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林林总总的物品。
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
例如,再多的抱怨也是无济于事的。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成语在言语理解部分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考的题型之一。
熟练掌握并准确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高答题速度,更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正确选择或判断答案。
以下是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常见高频成语的汇总。
一、与"人"相关的成语:1. 马首是瞻:形容对前辈、领导的言行举止自来熟,毫无顾忌。
例句:他对老师马首是瞻,态度非常恭敬。
2. 指鹿为马: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例句:有人明明知道是鹿,却偏要说成是马,真是指鹿为马。
3. 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做出精彩的补充或点化。
例句:他的发言很有深度,像是画龙点睛。
4.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例句:在种菜过程中,拔苗助长会导致菜苗死亡。
5. 自相矛盾:形容自己的话或行动前后矛盾,互相抵触。
例句:他说的话自相矛盾,让人无法理解。
6. 因噎废食:因为一次噎住而放弃整个食物。
例句:他因噎废食,再也不敢吃那种食物。
7. 掩耳盗铃:指自己欺骗自己,掩饰事实真相。
例句:他明明知道真相,却选择掩耳盗铃,一直自欺欺人。
二、与"事"相关的成语:1.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可能转变为好事,好事也可能转变为坏事。
例句:他虽然失去了工作,但倒也发现了新的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例句:他思路清晰,胸有成竹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3. 杯弓蛇影:比喻因多疑而疑神疑鬼,猜疑不安。
例句:她经常杯弓蛇影,过度敏感。
4. 本末倒置:把主要的事情和次要的事情颠倒。
例句:他办事不分轻重缓急,总是本末倒置。
5. 如醉如痴:形容沉迷于某种事物,陶醉其中。
例句:她看演唱会时如醉如痴,完全投入其中。
6. 人云亦云:形容毫无主见,只是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
例句:他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总是人云亦云。
7. 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窄,缺乏远大的胸怀。
例句:他只顾自己小圈子里的事情,真是坐井观天。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1.层出不穷(近五年考频 15 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2.大相径庭(近五年考频 15 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3.不可或缺(近五年考频 14 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4.历久弥新(近五年考频 13 次)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
“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5.理所当然(近五年考频 12 次)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相辅相成(近五年考频 12 次)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7.不言而喻(近五年考频 12 次)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8.持之以恒(近五年考频 11 次)长久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持之以恒”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9.方兴未艾(近五年考频 11 次)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根深蒂固(近五年考频 11 次)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根深蒂固”多指存在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根深蒂固”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根深蒂固”是中性词,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
11.潜移默化(近五年考频 11 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潜移默化”强调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常搭配物或事,多用于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是中性词。
12.一成不变(近五年考频 11 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变”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常用于否定句中。
“一成不变”为中性词,但含贬义。
行测言语理解成语大全

行测言语理解成语大全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成语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
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
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
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
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多用作贬义。
6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6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6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7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7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7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7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8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多用作贬义)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