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对初中美术进行情感教学[论文]
![对初中美术进行情感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c2ba22647d27284b735151.png)
对初中美术进行情感教学的探究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通过四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探讨。
美术教学情感教育审美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
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
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
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
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乌申斯基说得好:“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
”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将情感融入美术教学,让教育返璞归真[论文]
![将情感融入美术教学,让教育返璞归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6247c80c22590102029d6b.png)
将情感融入美术教学,让教育返璞归真摘要:细心揣度古今中外的成功教育,教育工作者会发现最成功的教育就是唤醒最纯真的人性,激发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求真、向善、至美的积极因素。
本文基于这一思想研究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美术课堂教学。
本文认为,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在美术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有限时间内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在扎实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切记摒弃浮华,让教育返璞归真。
关键词:情感融入美术教学返璞归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当代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教育之所以愈来愈被人们重视,是因为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
由于美术所具有的形象、情感与审美等特征,它更多地从个性的角度关心身边的“小事”,反映我们生活周围构成的种种现象、形式。
概括起来,其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运用美术形式有效地传承文化;2.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促进学生实现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4.促进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人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
其更多地呈现出人的情感,开发人们视觉思维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和谐快乐。
徐悲鸿认为:艺术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以情感人是艺术的要求,也是教学艺术的要求。
以情感人是教学艺术的力量所在,情感既是学习美术的目的之一,又是学习美术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在美术教学中还是学校整体教育活动中,情感教育的价值与功效都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情感教育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
教师该如何挖掘学生心理情感源泉,并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当今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在美术教学中更应加强情感教育。
关于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于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关于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贯穿和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部分及始终。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一《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美术教育属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也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来说,除了看重学生的审美素质,也看重学生的美术能力。
在当前社会,积极改革美术的教育方式是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重点。
所以,美术素质教育需要加入新型教学方式,这是我国美术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融入情感教育的美术教学一直是初中美术老师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情感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初中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情感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因此,这需要教师们的重视,需要老师要意识到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把不同方面的情感教育内容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借助情感教育的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们积累一定的人生感悟以及社会经验,这也体现出了情感教育的核心价值。
本文对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能够提高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使得教学过程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意义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把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初中整个美术体系的教学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内容。
从实际上来说,是指老师要通过借助美术课堂这一平台,有一定目的性及计划性,并系统地把所传授的美术内容与一定思想、美感以及道德等多个方面的教育融合在一起。
将情感方面的内容渗透在美术课堂里面,而且做到尊重以及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品德。
这种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有利于学生们收获到对于周围事物美好积极的体验,这就是初中美术课程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基本目的。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状态,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的多方面表现,如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等,而以上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情感有着直接关系。
首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美的感觉和理解。
美术作品的鉴赏需要学生对美的敏感度,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指导,引导学生在感性的层面上理解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情感的鉴赏和感受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真正认识和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学生的情感状态息息相关。
情感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心境的平静和积极,让学生更有信心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创新思维方式。
通过在美术作品中表达心情和情感,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在美术创作中展现自信和才华。
最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学生人格和思想的表现。
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感知到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注重人际关系和集体合作。
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层次的人文内核,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创作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基础,情感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和探索美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和创造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
只有不断强化学生情感教育,才能让美术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论文

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投入感情,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
那么,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把美术课上好,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如在课堂上,当我们面对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教育者角色的作用,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做到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情动人。
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技能的生成,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内驱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使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
这方面的课例很多,大家可以多研究学习。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很高的美术素养,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及学生学习情绪等因素,进行灵活多变的教学。
如,巧设情境,激发情感;以知育情,深化情感;加强情感与品德、意志等其他因素的结合,拓展情感阈限等。
其次,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
然而,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也能动情。
中学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论文

浅析中学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一、美术是情感教育的沃土自然科学注重研究自然的内在规律,而人文学科注重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等方面。
美术属于人文学科,是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美术教育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便如无源之水。
美术的这种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通过直观形象反映人类社会,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也关注人的知、情、意、人格。
美术作品往往凝聚了画家的深厚情感,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教育的沃土。
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那微笑神秘、永恒、无法猜度,同时那笑意里也融入了画家的倾慕爱恋之心;齐白石画中的瓜果鱼虫,生动、稚拙、朴实,是画家性情恬淡、喜爱生活、童稚未泯的情感流露。
正因为这份情感,美术课程为我们开展情感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美育,还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列宁曾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之间架起桥梁——情感的沟通。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学材料进行认知加工和交流的同时,也伴随着情感体验和传递。
事实上,教学是一个知情交融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情感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么,怎样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在美术课程中,要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美育工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否则这种情感教育就无从谈起。
美术课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
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我们探讨了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谈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情感教育在对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在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机地进行情感教育呢?一、情感教育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把情感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而不能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这样做,违背了情感教育的规律,无法取得好的效果。
实际上,情感教育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不能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
情感的激发、生成过程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美术课中始终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如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形成各种情感等。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根据教材内容时刻进行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目标不能通过讲述来达到目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试图通过讲授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但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和态度、价值观一样,不能通过讲授来实现,只能通过通化创设情境,创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
可以这样说,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但不能向学生传授情感体验,一切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如欣赏《日出.印象》一画时,有的教师就具体地向学生解释,天空是什么颜色,海是什么颜色。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没有对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
实际上美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语言,它并不需要被翻译成文字语言才能使人懂得。
所以,在欣赏作品中,教师应精讲,多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就会将作品融入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东西。
这也说明,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去体验,才能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二、情感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不能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却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加于学生身上,这样学生就很难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本文以作者的实践经历为实践依据: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中关于情感教育的阐述、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以及皮亚杰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展开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方法研究前言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目前的美术教学现状应该做些具体的实事,利用好美术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为此,我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两个方面出发,初步探究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理论在美术教育领域,可以将情感教育的实践归为三大环节:感知—情感—表现。
感知,即为使学生情感得以产生的基础,是连接学生身体反应同外界环境进行沟通的枢纽,更是将信息加以交换的平台。
情感,当对美术座屏形成了一定的感悟之后,就需要升华为高水平的情感领悟。
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作品当中涵盖的情感加以揣摩和感悟,将静止的事物转化为动态的、内容丰富的事物。
表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自发性反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突出学生无限制的情感流露,此为美术教育的核心宗旨。
综上所述,“感知—情感—表现”三大环节是彼此依偎、彼此促进的关系,其中情感发挥着关键的连接作用。
三大环节共同前行、共同升华。
所以,情感作为主线是美术教育的灵魂。
二、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小学生情感的首要特征即为缺乏稳定性,情绪容易出现波动。
当小学生的岁数不断变大、社会经历逐渐丰富时,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内心感悟会更加平稳。
小学生情感又一特征即为爱憎分明。
他们爱“好人”,恨“坏人”。
但是这种爱憎还比较简单、肤浅,而且一般只与具体人物褶联系。
到了高年级,这种爱憎感就深化得多,也丰富得多。
小学生情感的另一特征即为较为脆弱。
小学生善于为他人提供帮助,积极进取,争先排优特别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开展批评和惩戒,否则会对小学生的情感形成严重的影响。
小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他们也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而滋生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如骄傲、自满、专横.懒散、妒忌、幸灾乐祸等。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
本章以小学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旨在探究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作用。
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
其次,阐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后,提出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创新,培养创造力、融入团队合作,培养情感品质等一系列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以期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情感教育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态度和情感行为,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
因此,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感,以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美术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情感氛围。
例如,在教授名画《星空》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展示星空图片等方式,营造出宁静、浪漫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画家梵高的情感表达。
这样,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体验。
2.教师可以运用故事、诗歌等形式,为学生展示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故事。
论美术欣赏教学中爱的情感教育

一
、
从 新 课 标 看 美 术 欣 赏 的 教 学 目标
按 照 国家 教 育 部确 定 的 “ 识 与 技 能 、 程 与 方 法 、 知 过 有 了爱 . 命 才 有 了 力 量 进 发 出 无 穷 的 创 造 活 力 ; 生 有 了爱 . 命 才 超 乎 寻 常 的 顽 强 、 敢 与 执 着 ; 了 爱 , 活 生 勇 有 生 之 美才 更加 绚烂 , 得 多姿 多 彩 , 人 心 脾 … …爱 是人 类 美 沁
■一
郭 明 生
( 冈 山大 学 艺术 学 院 , 西 吉安 井 江 3 30 ) 4 0 9
论 美 术 欣 赏 教 学 中 爱 的 情 感 教 育
摘
要 : , 文 艺 作 品 重 要 的 有 机 组 题 与 最 终 的 价 值 目标 。 美 术 欣 赏教 学 中应 注 重 爱 的 在 情 感 教 育 。教 师 在 教 学 中应 做 到 :. 嚼 慢 咽 , 循 善 诱 , 1细 循
小 中见 大 , 言 轻 缓 ; . 用 画 史 , 活 作 品 , 富 信 息 , 语 2运 讲 丰 渲 染 情 调 :剖 析 主 题 . 原 生 活 , 静 为 动 , 进 体 验 。 之 , 3 还 化 增 总 作 为教 育主 导 者的教 师 . 的情 感的 历练 尤 为必 须 。 爱 关 键 词 :美 术 欣 赏教 学 爱 的 情 感 教 育 方 法
性 原 则 、 实 用 性 原 则 .针 对 高 师 舞 蹈 专 业 学 生 的专 业 程 度 , 变 传 统 的专 业 学 院 的 教 学 模 式 , 断 探 索 高 师 舞 蹈 改 不 教 学 的 新 思 想 、新 方 法 ,才 能 培 养 学 生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能 力 , 面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和 能 力 , 我 国 的 素 质 教 育 培 全 为
浅谈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 菜 人 拿 了 一 只 黄 瓜 放 在 手 买 里 颠 了 颠 ) 道 : 你 看 看 这 黄 瓜 都 说 “
生 为 本 ” 在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教 学 。
活 动 中 , 生 有 充 分 展 现 自 己 的 智 学 慧 和 才 能 的 机 会 , 往 会 收 到 一 些 往
为 什 么吗 ?
原 来 , 肚 子 里 有 个鳔 。鳔 有什 么 用呢 ? 它 能 够帮 助 鱼
鱼 浮 上 来 , 能 够 帮 助 鱼 沉 下 去 。 鱼鳔 里鼓 足 了气 , 胀 也 鳔
大 了 , 的 身体 略微 变 大 。鱼 摆 来摆 去 , 浮 上 来 了 ; 鱼 就 鱼鳔 里 的 空 气 少 了, 缩 小 了 , 的 身 体 略 微 变小 。鱼 摆 来摆 鳔 鱼
教 学 内容 : 生 读 自己写 下 的 稿 子 , 他 学 生 对 听 不 学 其
明 白的 地 方 可 以提 问 。
局限于教材 , 凸显 了其 他 文本 的教 学 价 值 , 变说 明 文 的 机
械说 教 活 动 为 实 践 语 言 的 真 实 情 境 。
学 生 写 的 稿 子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 : 达 与 青 蛙 的 眼 有 雷
睛 、 机 的 制 造 原 理 与 风 筝 、 水 服 与 鲨 鱼 皮 … … 给学 生 飞 潜
52
21 01
Pn aw ho eac ng Res m Sc olT hi earh c
小雩 裁挚 砑宄
轻 声 问 他最 近 上课 怎 么不做 作 业 。孩
子 哭着 告 诉 我他 的爸 爸 、 妈离 婚 了 , 妈 我 告 诉 他 不 管 发 生 什 么 事 , 不 能 影 都
实 践 证 明 , 生 通 过 查 找 资 料 , 能 写 出 类 似 的 文 学 也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情感教育是社会发展对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也同样的重要。
情感教育可以使师生之间愉快交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架构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教育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教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依赖的思想,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创造力。
作为美术教育,其本身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底,所以很多教师都会呆板的对美术学生进行大量的基本功的重复训练,这样乏味的教法必然会束缚美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长期下去,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很难培养出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美术人才。
一、情感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定义个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情感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教条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美术学生的参与意识,甚至会抹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突破呆板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就会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与作品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一)情感教育使师生之间愉快交流,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情感教育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之间愉快的交流,成为好朋友,把课堂的主角位置让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不是一味的去依赖老师。
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且带着这种心情去感受生活,这样才能得到美的体验,才会有美的创作。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也逐渐重视情感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够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也通过情感的渗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绘画和创造潜力。
教师可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实现了用艺术教育培养情感。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优秀的美术教学渗透了对孩子情感的熏陶和净化,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震撼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孩子对美的认识,帮助他们辨别美和丑。
另外,美术教学也能够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塑造了他们的人格。
在美术课上,孩子总会画一些关于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画,虽然简单,但展现的却是孩子心中最美好的事物,这就是美术教育对孩子情感教育的具体表现。
2、促进孩子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
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情感教育和美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力帮助孩子形成高尚的艺术情操,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的种种表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常常被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1、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部分教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上课前只备教材教法,却不能把学生的情况备好;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方法和步骤,却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
这样,课堂变成了教师对幻灯片的演示,而学生也成了观众。
而且,教师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没有潜心钻研学生的情绪和个性差异,没有弄清学生对知识点是否已经掌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调皮的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过于偏激,如有的是动辄训斥、挖苦,有的则是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出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挑战。
尤其是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使得该技术以它独特的虚实结合的优势引起教育界各领域学者的关注。
我们在这里分享五篇小学美术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一题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究摘要:小学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初步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的策略:一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二是在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中进行心理教育,三是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心育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获得健康、和谐、良好的心理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在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
";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
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雄壮飞舞的中国龙,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
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
心理学家还认为各种图案、标志,甚至单一的美术造型因素,例如某种线条、某种形状、某种颜色、某种构图,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
例如: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弦晕感等等。
初中美术审美情感体验范文

初中美术审美情感体验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审美情感体验在教育领域中,美术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对于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美术审美情感体验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审美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接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和内心体验。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审美情感体验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欣赏,还包括对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创作意图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审美情感体验,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初中美术审美情感体验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正处于关键时期。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审美情感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
2.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情感体验是创造力的源泉。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的审美情感体验都是独特的,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个性化的审美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艺术的世界。
例如,在教授一幅名画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画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样,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情感。
2.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论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性 ,而教 学效果 的评定 则应 体 现方 式 的多样 化 和 内容 的
灵活化 。可采 取 口试 、笔试 、客观 题 、主观 题 、开 卷与
【] 正 泉, 芝. 想政 治 理论 课 实践 教学 浅探 [ . 苏高 2 方 陆敏 思 J江 】
教 ,0 4(6. 20, ) O
[] 晓 红. 3彪 深化 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教 羊改 革, 现思 想 政 治理 实 论课教 育创 新…. 中国高教 研究,0 4(0. 2 0 ,1) [] 毅 , 树 智 . 高 职 院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的 特 色 4韩 赵 谈
人 文性 等 。教 师要 把握 好其 中的关 系 ,就必 须 重视 审美 情 感教 育 。
在 美术 教学 中进 行严 格规 范 的造 型训 练 ,是 关 系到 的兴趣 和学 习过 程 的优 化 ,为展 示 和发展 其独 特 个性 创
造 了 良好 的 教 学 氛 围 。
野 ,培 养 学生 独立 思 考 的能力 ,使他 们 自觉 完善情 感 的
不 以其 掌握 熟练 的技 巧 来评 判 。如 果学 生 只停 留在艺术 表现 上 ,那 么就 缺乏 情 感 的投 入 ,艺术 创 造是 乏 味 的。
情 感是人 的需要 是 否得 到满 足所 产生 的内心 体验 。
学 生 自身 的情感 教 育主要 是 激起 学生 对生 活 的热 爱 ,对 美 和善 的追求 ,对未 来充 满乐 观 积极 的态 度 。传 统美 术 教 学把 知识 和技 能凝 固成 无生 命 的事 物 ,采用 传递 的方 式让 学 生强行 接受 ,学生 受而 无 味 ,无 味 即无 趣 。而 美 术学 科是 极具 人文 性质 的 ,它 饱含 着趣 味 性 、审美 性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一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
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
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
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
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
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列宁说的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特征,也反映教师在教学时情感投入的程度,若是师生情感达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共鸣”,则会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定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在《美术课程标准》也重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就是想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动机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对美术学产生深厚的兴趣。
一、以美育心,赏析入情
学习美术,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要懂得欣赏美术、理解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欣赏环节,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将学生自己的全部感受全身心地融于美术作品之中。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环境、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注意从形状、色彩、质地、构成关系以及细微的差异与变化,理解和体会诸如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等形式法则,感受其线条、力度、韵律和情感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情感
得以强化和提升。
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认以能力,在赏析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二、确立合适的情感目标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奥运》这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设置了这样的情感目标:为什么我们的奥运会标要用中国印?当你看到它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在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奥运情、中国心,这样就达到了情感教育目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就是根据美术作品的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
通过故事、音像、表演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起来,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教的地步,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意蕴。
例如,在上《色彩的感受》时,我结合多媒体放映图片,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次浪漫的烛光晚宴上,主人先是把柔柔的桔色灯光照在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上,让参加宴会的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增。
当主人变换了蓝色的灯光时,食物看上去成了仿佛腐烂了一样,人
们食欲顿消,甚至想呕吐。
结合图片故事,大家如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领悟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和感受,引起学生想继
续了解色彩奥秘的浓厚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四、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情感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爱参与的特点,美术教学要尽可能地改变那种教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听的传统接受模式,而应采取一些综
合性、多样性的美术实践活动,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美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会成功、享受愉悦,激发起对美术的兴趣和情感。
如在《探索焦点透视》一课中,我把课堂移到室外,让每一个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拿着透明的玻璃
或透明塑料片,自己亲自观察所看到得情境,在视点不变的情况下
体会路和楼房线的变化,和同学合作总结探索焦点透视规律。
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感觉更加放松兴奋,积极地参与为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美术活动,互相对论、互相学习,合理接受各种信息,个个兴致盎然,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形
成并保持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造作品抒发情感
创造是指在学生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学生在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品尝学习活动的乐趣和情感的满足。
如指导学生进行《畅想未来》命题创作时,我启发学生不要只局限于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能想到的题材,而应运用发散思维打开思路,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搜寻各种形象、场面和故事情节,并展开
想象,由由发挥,合理组合,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果,大部分学生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耳目一新的《畅想未来》:有神奇的童话王国、浩渺的宇宙空间、有趣的动物乐园、神秘的海底世界……新颖神奇,别开生面,充满了童稚的情趣,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更为可贵的是,同学们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总之,情感教育不是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
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