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观察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实验

自然地理学实验
土壤质地仅是指土壤中粒经小于2mm的“细土”部分而言的。而有些土壤,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的土壤,主体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砾石。砾石的大小和多少直接反映了土壤形成中的堆积环境。在野外一般是粗略估计上层中砾石所占的百分比。土壤结构即是土壤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粘结组成为团聚体。一般分为粒状、块状、棱住状、片状、核状等常见的几种形态。也称坚实度或硬度。在野外一般用土刀、土铲等工具粗略地测试松紧度一般分为四级、疏松:土刀、土铲等很容易楔入土体;稍紧实:土刀、土铲较容易楔人土体;紧实:上述工具需用较大的力才能楔入土体;极紧实:土刀。土铲很难楔人主体。
第14页/共19页
(四)土壤样品及标本的采集
第15页/共19页
1、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在观察和记录完土壤剖面资科后,如需进一步作精确的实验分析,则要采集土壤分析样品。采样时应由下向上逐层采集,采集的部位应位于各主家的中间位置。每层土壤纳采1kg左右,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并应填写一式三份标签,一份放于袋中,一份挂于袋外,一份存根备查、然后将同一剖面的土袋拴在一起,以免混乱。样品运回室内后要倒出风干,以防变霉。
在土壤剖面开挖或修整完成后,首先要对剖面进行土壤发生层次的划分,然后是逐层将土壤的性态特征记录于相应的剖面记载表中(表1)。
1、土壤发土层次的划分土壤发生层次是指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在垂直地面方向上出现的性状上有差异的层次。实际上我们在土壤剖面开挖成修整的过程中,就能直接观察到土壤从上到下各个部位的颜色、质地、矿物组成结构形态、紧实度、砾石多寡。风化程度等一系列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加上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就可对剖面的层次进行比较客观的划分。按照一般的剖面划分模式.土层由上向下依次为覆盖层(O)、淋浴层(A)、沉积层(B)、母质层(C)和基岩层(H)几个大的层次,有的还根据土层性质的差异在O,A,B层中进一步地划分出次一级的层次。需要件意的是,住自然界中的土壤剖面;尤其是山丘地区的土壤,剖面的构型并不一定是完整的O一A-B一C—R构型。由于发育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可能会缺失某些土层。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颜色、质地等特征,从而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为土壤分类、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门塞尔比色卡3. 土壤坚实度测定仪4. 皮尺5. 剖面刀6. 铅笔7. 塑料袋8. 采样器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实验基地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最好是一片耕作过的农田。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在选定的地点挖取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和记录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记录其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土壤剖面中,每隔10厘米采集一次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入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6. 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观察结果:(1)颜色: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颜色逐渐变深,表层土壤呈灰棕色,底层土壤呈黄棕色。

(2)质地: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质地逐渐变细,表层土壤为沙质土,底层土壤为粘质土。

(3)结构: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结构逐渐变差,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底层土壤为块状结构。

(4)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耕作层)、B层(心土层)、C层(母质层)。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含水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约为20%,底层土壤含水量约为15%。

(2)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2%,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1%。

(3)pH值: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pH值逐渐降低,表层土壤pH值约为7.5,底层土壤pH值约为6.5。

(4)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1%,全磷含量约为0.05%,全钾含量约为1.5%;底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05%,全磷含量约为0.02%,全钾含量约为1.0%。

土壤表层样点 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土壤表层样点 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土壤表层样点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土壤表层样点和土壤剖面调查是土壤调查的常见方法,可以了解土壤质量、结构和肥力情况。

下面是进行土壤表层样点和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土壤表层样点调查步骤:1. 选择调查区域:根据需要选择调查区域,如农田、林地或草地等。

2. 网格布点:根据调查需求,在调查区域内进行网格布点,以确保样点均匀分布。

3. 划定样方:在每个样点处,划定一个正方形样方,通常边长为1m或2m。

4. 取样:在每个样方内,使用土壤钻头或铁锹等工具,垂直向下取样,注意避开明显的异物和土壤质地不同的部分,取得土壤样品。

5. 标记样品:对取得的土壤样品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和处理。

6. 记录相关信息:在野外记录表中记录样点编号、地理位置、土壤深度等信息。

土壤剖面调查步骤:1. 选择调查区域:根据需要选择调查区域,通常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2. 根据调查目的,决定埋设深度。

例如,想要了解土壤的垂直分布情况,可以决定埋设到不同深度。

3. 使用铁锹等工具,挖取土壤剖面,通常可以选择多个不同位置进行剖面调查。

4. 将挖取的土壤剖面进行分层观察。

可以根据颜色、质地、根系分布等进行分层。

5. 记录相关信息:在野外记录表中记录调查地点、土壤深度、分层特征等信息。

注意事项:1. 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野外遇到危险情况,如陡坡和悬崖等。

2. 保护环境:在进行样品采集和挖取土壤剖面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

3. 没有特别需要,尽量避开明显异常的地方或受到人为干扰的地方。

4. 样品的取样要均匀,避免集中在特定区域或避开特定区域。

5. 记录清晰:在野外进行调查时,要确保记录清晰,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

总的来说,进行土壤表层样点和土壤剖面调查需要认真和仔细,采集的土壤样品要准确代表实际情况,记录的信息要详细和清晰,以保证后续研究和分析的可靠性。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土壤剖面的性质和组成。

3. 学习利用土壤剖面的特征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规划。

实验材料1. 铁铲、尺子、手帕、对数表等。

2. 正常林地、旱地、水田等土壤剖面。

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并用铁铲挖出一块直立的土壤剖面样品,尽量保持完整。

2. 观察土壤剖面的外观,记录颜色、质地、土壤层的厚度和分界面的性质等。

3. 用尺子测量每个土壤层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4. 用手帕沾水轻轻擦拭每一层土壤的表面,观察有无结壳、密度、孔隙度、透水性、透气性等性质,并记录下来。

5. 用对数表测量每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6. 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分析土壤剖面的性质,包括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肥力水平、适用作物等方面,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实验结果样品一:正常林地土壤剖面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枯枝落叶层、淋溶层、粉砂质土层和粘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大,从黑色、暗棕色到黄色,质地也有所不同。

各层土壤具有一定的厚度,分界面也比较明显。

经过擦拭比较,枯枝落叶层较轻,透水性、透气性好,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导致pH 值偏酸。

淋溶层是粉土和黏土的混合层,密度较大,有较高的肥力,但透水透气性差。

粉砂质土层是较为肥沃的土层,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粘土质土层质量较为粘稠,透气透水性更差,适用性较差。

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稻草层、稻壳层、粘土质土层和黏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小,基本都是浅褐色,质地相对较为粘稠。

经过擦拭比较,稻草层和稻壳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透水透气性。

粘土质土层适用性较好,肥力水平也较为平均,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黏土质土层虽然粘稠但较为肥沃,容易培育作物。

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常林地土壤肥力较好,适用于农业和林业生产。

土壤剖面性状观察实验

土壤剖面性状观察实验

土壤剖面性状观察实验土壤剖面指的是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的垂直切面。

土壤剖面中的层次和形态特征,能综合地反映各种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特性的影响。

所以,观察土壤剖面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的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剖面形态的鉴别主要指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pH值和石灰反应等。

根据上述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室内分析材料,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合理用地、施肥、改良土壤的参考。

特别在进行土壤分类研究时,剖面形态是土壤分类不可缺少的依据。

一、仪器设备和试剂1、仪器。

土铲、手锄、土钻、剖面刀、土壤坚实度计、土壤色卡、土壤pH比色卡、记录表、比色瓷盘、布卷尺或折尺、土壤标本盒、布袋或塑料袋、标本盒。

2、试剂。

1.5%铁氰化钾、1:9盐酸、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

二、剖面观察的步骤1、剖面挖掘与修整(1)剖面挖掘。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可以根据地形、地势、耕作栽培及土壤类型等)确立观察点,避免选在路、渠边、粪堆上或人易干扰的地段。

(2)剖面的大小要根据观察的要求来定,如了解土壤形成发育,要挖大些(长1.5—2.0米,宽0.6—0.8米,深1.5米左右);如只了解土壤与农作物生长关系,可挖小些(长1.2—1.5米,宽0.6—0.8米,深1.0米左右),深度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为度。

(图10-1)图10-1土壤剖面观察坑示意图(3)选取土坑一端的壁面为观察剖面,要求向阳,而在另一端做好阶梯,以便下坑观测。

(4)掘坑时,应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观察完毕后,应将底土仍填回下层,表土填回到上层。

观察壁面的上部不准堆土和践踏。

(5)剖面修整。

土坑挖成后,将观察壁面用土铲向下垂直铲平,然后用切土刀自上而下轻轻拨落表面土块,以便露出自然结构面。

整修剖面时,可保留一部分已铲平之壁面,因平整的壁面易于分清各土层的界限。

如需采取底层的土壤标本,则应在修正剖面前采取,以免修整时污染底层土壤。

土壤剖面观察范文

土壤剖面观察范文

土壤剖面观察范文步骤1:选择观察地点在进行土壤剖面观察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农田、森林、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地点进行观察。

观察地点应该具备典型性,能够代表该区域的土壤特征。

步骤2:掘取土壤剖面样品在观察地点处挖掘一个较深的坑洞,一般建议挖掘深度为1-2米。

将挖掘的土壤样品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整理,并标注每个层次的深度和位置。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观察土壤剖面,可以采用管状取样器来获取一段完整的土壤样品。

步骤3:观察土壤颜色和结构使用肉眼观察土壤剖面样品,首先要注意观察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状况等信息。

常见的土壤颜色有红、黄、棕、黑等。

此外,还需要观察土壤的结构,如是否呈现块状、颗粒状或土壤表面有无土疙瘩、土壤结壳等。

步骤4:观察土壤质地和组成将取样的土壤与水混合,制作成成糊状,并在手中感受土壤质地的粘滑程度。

通过肉眼观察土壤中的颗粒结构,判断土壤的质地。

常见的质地包括沙壤土、粉砂壤土、壤土等。

此外,还可以施加一些酸碱试剂来测试土壤的酸碱性,并记录下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步骤5:测量土壤渗透性为了观察土壤的渗透性,可以将大量水量均匀地倒入挖掘的坑洞中,并观察水的渗透情况。

如果水渗透较快,说明土壤渗透性较好。

反之,如果水渗透较慢,则说明土壤渗透性较差。

步骤6:观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采用氮-硫酸法或钼酸盐法来测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首先取适量的碎土,经过预处理后,用浓硫酸进行消解,再加入氮酸钾等试剂进行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初步了解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其质量等级。

步骤7:观察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对土壤剖面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根系等。

这些生物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养分转化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它们的存在状态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综上所述,土壤剖面观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实验工作,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结构、质地、渗透性、有机质含量和生物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土壤的特性。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掌握土壤剖面的分析方法,为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复杂体系。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到岩石或地下水层的一段土壤垂直剖面。

土壤剖面的观察可以揭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土壤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

2. 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

3. 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

4. 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对土壤剖面进行分析和解释,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四、实验结果1. 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剖面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常可以分为红色、黄色、棕色、黑色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颜色由上至下依次为黑色、棕色、黄色、红色,这是由于土壤中铁、锰等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所致。

2.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和比例,通常可以分为粘土、壤土、沙土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壤土,下层为粘土,这是由于土壤中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3.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排列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块状、柱状、板状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块状结构,下层为柱状结构,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4. 土壤层次土壤层次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通常可以分为表层、次表层、底层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表层,下层为底层,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5. 土壤厚度土壤厚度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厚度,通常可以分为薄层、中层、厚层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薄层,下层为厚层,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厚度和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不同,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土壤剖面野外观察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野外观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土壤是地球表面覆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地表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土壤剖面作为土壤研究的基础,是了解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野外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土壤剖面的结构和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土壤学的基本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1)学习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土壤样本的采集、描述和记录。

(2)识别不同土壤层次的标志,了解土壤层次分化和土壤形成过程。

(3)分析土壤剖面中各种土壤指标的变化规律,如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含水量等。

(4)探讨土壤剖面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了解土壤环境变化的内在机制。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来到了实习地点,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了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我们开始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样本。

我们发现土壤剖面可以从上到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是最接近地表的一层,颜色较深,含有较多的有机质,质地较松软,结构复杂,包含有植物残体和根系。

心土层位于表土层下方,颜色较浅,质地较硬,结构较简单,主要由较细的颗粒组成。

底土层是最底层,颜色最深,质地最硬,主要由矿物质和粘土组成。

我们还发现土壤质地在整个剖面中呈现出由细到粗的变化规律,即从表土层到心土层再到底土层,颗粒逐渐变大。

这可能与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有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在表土层,含水量较高,土壤较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而在心土层和底土层,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较干燥。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独立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描述和记录。

同时,我对土壤剖面各层次的标志和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识别不同土壤层次和分析土壤指标的变化规律。

我还发现土壤剖面特征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调查报告一.目的要求通过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学会用简单方法认识土壤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农业生产性状,从而认识土壤,并联系土壤生成环境,分析其与土壤形成及利用改良方面的关系。

二.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形态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土壤的外部形态,也能了解土壤的性质及农业生产价值。

在田间观察土壤时除观察土壤的自然环境外,还要借助于土壤剖面的观察与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土壤的一切特性。

(一)土壤剖面位置的选择及挖掘:土壤剖面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切忌在道旁、沟边、肥堆及土层经过人为翻动或堆积的地方挖掘剖面和采取样品。

在选择有代表性地点后,挖长约2米,宽1米,深1~1.5米的土坑(如地下水位较高,达到地下水时即可),将朝阳的一面挖成垂直的坑壁,而与之相对的坑壁挖成每阶为30~50厘米的阶梯状,以便上下操作。

(如图)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二)剖面观察记载1、层次的划分与深度首先站在剖面坑上大致观察,依据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根系的分布情况将剖面分成几层,然后再进入剖面坑内,详细观察,进一步确定层次,最后用剖面刀将各层分别划出,用测量尺量出各层深度。

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坡面深度注意三个指标:①以一米为标准②挖到潜性水的深度③挖到基岩二.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

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实验三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三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三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一、实验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内容(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壤检测挖取剖面标准

土壤检测挖取剖面标准

土壤检测挖取剖面标准在进行土壤检测时,挖取剖面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挖取剖面的标准。

1.观察剖面总体特征在挖取剖面前,应先观察剖面的总体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气候等。

这些特征可以为判断土壤类型和性质提供参考。

2.测量剖面形态在挖取剖面后,应使用测量工具对剖面形态进行测量。

剖面的高度、宽度、长度等参数应准确测量并记录。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土壤层次和土壤肥力。

3.记录土壤质地在挖取剖面时,应对剖面各层次的土壤质地进行记录。

土壤质地包括砂质、黏质、壤质等,这些特征可以反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通气性。

4.判断土壤类型根据剖面的总体特征、剖面形态和土壤质地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类型。

在判断土壤类型时,应参考当地的土壤类型分布图和相关资料。

5.观察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

良好的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在挖取剖面时,应注意观察土壤结构,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拍照或录像。

6.分析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挖取剖面后,应使用烘干法或其他方法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量和分析。

了解土壤含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7.检测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挖取剖面后,应使用化学方法或灼烧法等对土壤有机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了解土壤有机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和植物的生长状况。

8.记录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反映土壤酸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挖取剖面后,应使用pH试纸或数字pH计等方法对土壤pH值进行测量和记录。

了解土壤pH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酸碱状况和肥力状况,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耕作土壤剖面实验报告(3篇)

耕作土壤剖面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耕作土壤剖面的挖掘和观察,了解土壤剖面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2. 掌握土壤剖面描述方法,提高土壤学实验技能。

3. 分析耕作土壤剖面特征,为土壤改良和作物种植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剖面是土壤垂直方向的连续切片,反映了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

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描述,可以了解土壤的层次结构、理化性质、生物特性等,为土壤分类、土壤改良和作物种植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耕作土壤剖面2. 实验仪器:铁锹、剖面刀、皮尺、土壤样品袋、土壤容重器、pH计、电导率仪、有机质测定仪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剖面,如水田、旱地等。

2. 挖掘土壤剖面:使用铁锹和剖面刀,沿土壤自然层次挖掘剖面,确保剖面垂直、连续。

3. 观察与描述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各层次的颜色、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根系分布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 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使用pH计、电导率仪、有机质测定仪等仪器,测定土壤的p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5. 记录实验数据:将观察到的土壤剖面特征和测定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结构:根据挖掘和观察结果,该耕作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耕作层(表土层):颜色较浅,质地较细,有机质含量较高,根系密集。

(2)犁底层(亚表土层):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根系较少。

(3)心土层: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根系较少。

(4)底土层: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根系较少。

2. 土壤理化性质:根据测定结果,该耕作土壤的pH值为6.5,电导率为0.5 mS/cm,有机质含量为2.5%。

3. 分析与讨论:(1)该耕作土壤剖面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有利于作物生长。

(2)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

(3)土壤pH值适中,有利于作物生长。

(4)土壤电导率较低,有利于作物吸收水分。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质地、颜色等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分析土壤剖面特征与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资源调查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习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土壤剖面刀3. 皮尺4. 铅笔5. 塑料袋6. 门塞尔比色卡7. 土壤坚实度仪8. 土壤样品盒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确保剖面具有代表性。

2. 使用铁锹和土壤剖面刀挖掘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并记录土壤剖面的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等特征。

4. 使用皮尺测量各土层厚度,并记录数据。

5. 采集各土层样品,放入塑料袋中,标注土层深度。

6. 使用门塞尔比色卡测定土壤颜色,记录颜色编号。

7. 使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土壤坚实度,记录数据。

8.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层次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A层:耕作层,厚度约20cm,颜色为黄棕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团粒结构,湿度较大。

(2)B层:过渡层,厚度约3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3)C层:心土层,厚度约4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4)R层:母质层,厚度约1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砂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小。

2. 土壤颜色根据门塞尔比色卡测定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颜色分别为:(1)A层:5YR5/2(2)B层:5YR4/2(3)C层:5YR3/2(4)R层:5YR2/23. 土壤质地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质地分别为:(1)A层:壤土(2)B层:壤土(3)C层:壤土(4)R层:砂壤土4. 土壤结构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结构分别为:(1)A层:团粒结构(2)B层:块状结构(3)C层:块状结构(4)R层:块状结构5. 土壤肥力分析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肥力指标如下:(1)A层:有机质含量2.5%,全氮含量0.15%,碱解氮含量100mg/kg,速效磷含量10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

观察土壤分层实验报告(3篇)

观察土壤分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土壤作为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不仅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还影响着地表水、气等自然环境的循环。

了解土壤的分层结构,对于土壤的利用、改良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分层结构及其特征。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的分层结构及其特征。

2.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

3. 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

4. 熟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

5. 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挖掘工具(铲子、铁锹等)、土壤样品袋、标签、记录本等。

2. 实验仪器: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

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如农田、林地、草地等。

2. 挖掘土壤剖面:使用土钻或铁锹等工具,按照一定的深度和间距挖掘土壤剖面,直至达到土壤剖面底部。

3. 观察土壤剖面:在挖掘过程中,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等特征,记录各个土层的厚度和层次。

4. 采集土壤样品:在每个土层中,采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装入样品袋,并做好标签。

5. 分析土壤样品: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测定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分层:通过观察,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有机质层:颜色较深,质地较软,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厚度一般在10-30厘米之间。

(2)淋溶层:颜色较浅,质地较硬,有机质含量较低,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之间。

(3)淀积层:颜色较浅,质地较硬,有机质含量更低,厚度一般在50-100厘米之间。

(4)母质层:颜色较深,质地较硬,有机质含量极低,厚度一般在100厘米以上。

2. 土壤特征分析:(1)有机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较软,有利于植物生长。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B 或B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h ,粘粒淀积Bt,铁质淀积Bir等。

实验三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三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三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一、实验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内容(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基本原理
1.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
有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具代表性。

不受人为扰动的自然平坦地区。

2.土壤剖面的挖掘
长2m 宽1m 深1-1.5m
3.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4.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常有如下的剖面模式:
O层:枯落物层(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
A层:腐殖质又叫表土层(含大量腐殖质)
E层:淋溶层
B层:淀积层又叫心土层(表层物质淋至此层淀积)
C层:母质层(以风化岩石为主)
R层:母岩层(未风化的坚硬岩石)
5.土壤剖面描述
1)颜色(色调、亮度、彩度)
2)湿度
3)质地(砂土、砂质壤土、壤土、粉砂壤土、粘壤土、壤粘土、粘土)
4)土壤结构(块状、团块状、核状、粒状、圆顶柱状、棱柱状、片状、板状、页状、鳞片状、垡状、碎块)
三、作业
1.剖面点位于南京林业大学后山
2.剖面深6.8
3.剖面示意图
4.剖面形态特征
5.土壤类型判断,土壤利用及改良措施。

黄棕壤,黄棕壤地区的水热条件优越,自然肥力较高。

很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是中国 经济林的集中产地、也是重要的农作区,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

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业,高度重视水土保持,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

四、反思与总结
做实验前要预习不然就会什么都不懂。

土壤剖面点选取很重要,不然在挖掘的时候会很麻烦。

观察时需要用手去感受土壤的湿度,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