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降水(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3. 理解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4. 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二、进修内容1. 气温的观点及测量方法;2. 降水的观点及测量方法;3. 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4.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气象资料和气象预报,引导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对我们平时生活的重要性。

2. 进修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测量方法: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学生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气温,了解不同地区气温的变化规律。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液滴或固体颗粒后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了解不同季节和地区的降水量差别。

3. 探讨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气温和降水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对植被发展、动物生存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气温和降水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探讨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气温和降水对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和农作物发展的影响。

5. 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测量方法,认识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四、课后作业1. 观察当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其规律;2. 查阅资料,了解气候变化对举世生态系统的影响;3.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或农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气温和降水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2. 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气温和降水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降水》学案1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降水》学案1

《气温和降水》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气温的变化2.教学难点:(1)气温变化的原因分析三、导学问题1.【自学准备】:阅读课本“气温”框题,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1、气温指的温度,用()表示合作探究: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阅读课本P62活动材料,读图4-7,完成下列问题(限时5分钟完成)1、气温的测量一般是每天测量次,将这一天中次测量所的气温值累加,然后取其平均值,就是指一天的气温。

2、观察图4-8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其气温值依次为2点8点14点20点3、由此可以计算出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为。

4、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合作探究:(限时10分钟完成)1、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2气温差:(日、月、年)3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20 1、2题内容读课本72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等温线: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1、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1、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2、根据以上问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纬度位置看:②从海陆位置看:③从海拔高度看:3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21 3题读图内容【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A 亚洲B 大洋洲C 南美洲D 非洲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A 亚洲B 欧洲C 北美洲D 南极洲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A 33℃B 17℃C 20℃D 23℃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A 日出前后B 正午时分C 日落前后D 午后2时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A 60℃B 6℃C 0.6℃D 0.06℃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A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 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 从海洋向陆地降低8.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A 炎热的沙漠气候B 潮湿多雨的气候C 人们的视觉感受D 终年严寒的气候9.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A 南半球地势比较低B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C 北半球地势比较低D 北半球全是陆地10.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A 海洋B 陆地沿海地区C 极地D 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四、参考资料影响降水的因素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十分复杂,高大地形如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极广,据最新气候模式研究结果: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存在,夏季的西南季风只能到达印度洋的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偏西风和西北风,受下沉气流控制.因此大陆将是水汽很少的干燥气候,即使印度和缅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充沛雨量.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大规模气流的影响,首先诱使热带西南季风向印度、缅甸侵袭,造成高原雨季,同时西南季风的一部分长驱深入,到达我国东部形成江南雨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那我国西部的干旱将更为严重,东部也将属于干旱气候.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大约距今几干万年以前,从我国北方到长江流域都是广阔的干旱气候带,在喜马拉亚造山运动以后,距近几百万年时,大高原抬升,才建立了亚洲的季风气候.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还与坡向和高度有密切关系.当海洋气流与山地坡向垂直或交角较大时,则迎风坡多成为“雨坡”,背风坡则成为“雨影”区域,这可以从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圣克鲁斯附近到内华达高原一线地形与年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看出.当地盛行西风,自太平洋吹来,正好与南北行的海岸山脉垂直相交,在迎风坡气流上升,至山顶降水量达第一高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量即锐减.当西来气流翻越内华达山脉后已经变得很干燥,因此内华达高原所获得的降水量只有170mm,比迎风坡少90%以上.再例如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当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特丰,最著名的如乞拉朋齐其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1000mm,最多年降水量高达26461.2mm,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mm.西南季风到达高原上空时,水分已经大大减少,因此高原夏季雨量不大.例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北麓的定日,海拔约为4300m,年降水量仅为318.5mm,再跨过高原,降水量更少于100mm.在迎风山地,由山足向上,降水量起初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达到一定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此一定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H).H所在的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是气候愈潮湿,大气层结愈不稳定,H愈低.例如印度西南沿海山地空气异常潮湿,其最大降水高度H一般都在500—700m之间.我国皖浙山地如黄山、天目山其H大致在1000m 左右.气候干燥的新疆山地H则出现在2000—4000m间.西藏高原H从高原外围向内部逐渐增高.在几个主要水汽来向的迎风面H皆在2000m以下,其中喜马拉亚山西端和印度北部最大降水高度H仅在1500m左右.高原内部因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H都在5000m左右(图略).综上所述,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别的气候特征,而且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有些山脉可以阻障或改变气流的活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的水分在迎风坡大量成为降水降落,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在山脉两侧的气候可以出现极大的差异,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我国秦岭山脉就是一个佳例.秦岭山脉横亘东西,其一般高度约在2000—3000m,使冬季风的南下与夏季风的北上受到阻障,使华北、华中气候显然不同,成为我国北亚热带与南温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气温和降水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干系。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天气的影响;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3. 探究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影响: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高温会导致炎热的天气,低温则会让人感到寒冷。

2. 降水的影响: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而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3. 气温和降水的干系: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干系,气温的升降会直接影响降水的形式和量。

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测量方法:气温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 降水的测量方法:降水量通常用毫米或英寸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

3. 实验探究:利用实验装置模拟不同气温下的降水情况,观察气温对降水形式和量的影响。

4. 讨论分享:学生分组讨论气温和降水的干系,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对天气的影响,掌握了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并深入探究了它们之间的干系。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记录下来;2. 写一篇关于气温和降水干系的小议论文,包括你的观察和想法。

七、拓展延伸1. 钻研气温和降水对植物发展的影响;2. 调查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温和降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气象常识。

愿大家成为未来的气象专家!。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气温和降水是我们经常关注的天气现象。

气温和降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农业、交通等方面也有着不可轻忽的作用。

那么,你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干系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进修《气温和降水》这一话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

3. 理解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观点及影响因素。

2. 降水的观点及分类。

3. 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

4. 气温和降水的干系。

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观点及影响因素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高下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比如在夏天气温高会让人感到燥热,而在冬天气温低则会让人感到寒冷。

气温受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2. 降水的观点及分类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滴或颗粒从空中坠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主要分为雨、雪、雹、霰等形式。

降水对于植物发展、水资源的补给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3. 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气温和降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干系。

气温的高下会影响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就会发生降水。

降水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水蒸气凝结、云的形成和降水过程。

4. 气温和降水的干系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干系。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降水的形成,而降水的出现也会对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的平衡是维持地球气候稳定的重要因素。

五、教室练习1. 什么是气温?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 降水有哪些形式?它对植物发展有什么作用?3. 请简要描述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六、作业1. 请同砚们以“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

2. 请同砚们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七、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观点及其重要性,掌握了气温和降水的形成原理,理解了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干系。

一轮复习导学案15(气温与降水)

一轮复习导学案15(气温与降水)

考点15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学习目标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2.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

导学流程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是根本原因——分析位置、太阳高度。

2、大气自身条件(状况、大气度、大气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作用的和作用的强弱。

3、下垫面(差异、、地形地势等)——大气的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

4、人类活动(局部地区)——影响大气和性质(如水库蓄水、地表植被破坏、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二、气温的空间分布1、垂直分布(对流层)随海拔的增加而。

(原因:)。

逆温现象(略)2、水平分布全球来看:从低纬向高纬。

(原因)。

海洋与陆地:夏季,海洋陆地,等温线弯曲特征;冬季,海洋陆地,等温线弯曲特征。

(原因)。

山地(高原)与盆地(谷地):山地(高原)盆地(谷地),等温线弯曲特征。

(原因)。

寒流与暖流:寒流暖流,等温线弯曲特征。

(原因)。

城市与郊区:城市郊区,等温线特征。

(原因)。

世界极值区:高值区,低值区,(因素)。

中国极值区:高值区,低值区,(因素)。

三、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日较差)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夏季冬季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阴雨天晴天高原平原高空低空山顶山谷山区平原植被覆盖地区裸地2、气温的年变化(年较差)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高原平原凸形地凹形地(四川盆地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植被覆盖地区裸地四、降水1、降水形成条件⑴⑵⑶2、降雨类型⑴:分布——⑵:分布——⑶:分布——⑷:分布——3、影响降水因素⑴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低压高压;西风信风⑵海陆位置:沿海内陆⑶地形:迎风背风⑷洋流:寒流暖流⑸人类活动:市区郊区⑹季风:夏季风冬季风⑺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4、降水时空分布⑴世界分布:多雨区——少雨区——⑵中国分布特点:、。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关于气温与降水的知识。

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重要自然现象,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通过进修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二、目标1. 了解气温与降水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气温与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并预计未来的天气情况。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定义和特点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高下水平。

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高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季节、气候等。

2. 降水的定义和特点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后,由云层中下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形式有雨、雪、雾、露、霜等。

降水对农业、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气温与降水的测量方法气温的测量通常通过气温计来进行,可以是普通的温度计或者电子温度计。

降水的测量则通过雨量计、雪量计等仪器来完成。

4. 气温与降水的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海洋环流、大气环流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变化规律。

5.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昼夜温差、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规律的钻研,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

四、实践活动1. 观察当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记录下来;2. 利用气象预报网站或手机APP,查询未来一周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照;3. 尝试应用气象仪器,测量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对气温与降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现象,我们需要认真进修和掌握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加关注气温与降水的情况,做好防范和准备工作。

让我们共同尽力,珍爱环境,守护地球!谢谢大家的参与!。

《气温和降水》学案 (1)

《气温和降水》学案 (1)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班级姓名设计审核【学习目标】1、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最基本的两大要素。

2、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的类型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3、会阅读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说出它们的分布规律。

【学习重难点】会阅读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说出它们的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气温的测定:阅读课本66——67页活动题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是指。

常用(读作摄氏度)表示。

2、气温的观测一般在中进行,测量工具是。

3、观测时间: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观测次,分别在北京时间的时时、时时。

4、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时,气温日较差是。

气温日较差大,说明气温日变化。

5、一年当中,陆地上北半球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6、我国冬季气温总体规律:自南向北____________,南北温差_________。

我国夏季气温总体规律:全国普遍__________,南北温差__________。

7.一月0 °c等温线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大致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边缘分布。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东南部一线分布。

5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东部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从__________向________逐渐减少。

二、课中研讨(一)重点研讨1、.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布特点?2、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范围?3、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二)深化提高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各温度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

(2)温度带③与④之间以为界,它是1月份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3)①温度带代表农作物是,③温度带代表的果树是。

(三)达标测试1.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2、我国海南省的农作物熟制为()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3、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分别是()A、青藏高原海南B、漠河海南C、新疆北部台湾南部D、内蒙古北部、云南南部4、秦岭-淮河以南主要分部的温度带是()A、亚热带和暖温带B、亚热带和热带C、暖温带和中温带D、中温带和寒温带5、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A、海拔高低B、地面的起伏状况C、距海远近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6、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的影响B、地形的影响C、纬度的影响D、人类活动的影响7、完全在湿润区的省级行政区的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3节《气温和降水》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3节《气温和降水》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3节《气温和降水》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气温和降水,这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气温和降水对于生活和生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在教材中,我们会学习到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这些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感受气温和降水对于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3.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图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气温和降水的相关图表和案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的PPT,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图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本次导学案将盘绕气温和降水展开,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这两个气候因素。

二、目标设定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知识讲解1. 气温的定义及测量方法气温是指物体的热量高下水平,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两种,其中水银温度计是最常用的一种。

2. 降水的定义及测量方法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后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雨量计和雨量表两种,通过测量降水量可以了解降水的强度和时长。

3.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形、海洋、大气环流等。

地形的高下升沉会影响气温的分布,海洋会调节气温的变化,大气环流则决定了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地区气温突然骤降,导致农作物受损严重,应该如何应对?解决方案: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措施,如搭建大棚、喷洒保温剂等,以减少农作物受冻的风险。

2. 案例二:某地区连续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应该如何预防?解决方案:可以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清理河道积水,修建防洪堤等,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五、练习与讨论1.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 请同砚们观察当地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掌握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为构建美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拓展延伸1. 可以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 可以组织同砚们进行气温和降水的实地调查,了解更多有关气候的知识。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规律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气候特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地理知识中,哪些内容与气温和降水有关?2.对,气温和降水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和降水》这一节。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第一部分“气温的分布规律”。

a.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b.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地图,分析气温的分布特点。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气温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气温分布规律。

2.那么,我们继续学习《气温和降水》这一节,今天的内容是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第二部分“降水的分布规律”。

a.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b.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地图,分析降水的分布特点。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降水分布规律。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根据教材内容,绘制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

2.思考:气温和降水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和环保意识。

但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

《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3. 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4. 能够利用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气候预计。

二、进修内容:1. 气温的观点和影响因素;2. 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 气温的变化规律;4. 降水的观点和影响因素;5. 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6. 降水的变化规律;7. 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重点:气温和降水的观点、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2. 进修难点: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2.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3. 参与教室讨论和实验。

五、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实际数据,引起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2. 进修气温:a. 介绍气温的观点和影响因素;b. 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c. 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d. 讨论气温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进修降水:a. 介绍降水的观点和影响因素;b. 讲解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c. 分析降水的变化规律;d. 讨论降水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影响。

4. 总结归纳:总结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六、教室作业:1. 完成教科书上相关习题;2. 收集当地气温和降水数据,并进行分析;3. 撰写一篇关于气温和降水的钻研报告。

七、拓展延伸:1. 参观气象局,了解气象仪器和气象预计的原理;2. 调查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搜集国际气候变化的最新钻研效果,进行讨论和分享。

八、评判反馈:1. 学生通过作业和讨论的表现来评判进修效果;2. 教师定期组织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掌握水平;3.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反馈课程的质量和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气候的重要性,培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环保认识,为未来的气候钻研和环境珍爱奠定基础。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进修内容1. 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降水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3. 气候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三、进修过程1. 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气温的测量方法有气温计、红外线测温仪等。

气温受到太阳辐射、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2.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形式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降水的测量方法有雨量计、雨量表等。

降水受到气温、水汽含量、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期气候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稳定性和特殊性。

气候特征受到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特征对植物发展、动物迁徙、人类生活等有重要影响。

四、教室练习1. 请简要说明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你认为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是什么?五、拓展延伸1. 请自行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2. 参与气象观测活动,记录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3. 尝试编写气候特征对某一地区的影响报告。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气候知识的理解,关注气候变化,为珍爱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学历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学历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气温和降水》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气温和降水”。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掌握气温和降水的观测方法和基本知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和记录气温和降水数据,理解其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相关概念及测量方法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实际操作气温计和雨量计,评价学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技能水平。

3. 综合应用评价:布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气温和降水观察记录作业,评价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天气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引出气温和降水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讲解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单位,介绍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2)讲解降水的概念、类型和测量工具,重点介绍雨量计的使用方法。

(3)结合实例,讲解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实践操作:学生实际操作气温计和雨量计,观察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温和降水的重要性和观测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观察记录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地点,连续一周观察并记录该地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中考复习导学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学习目标: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规律;学会依据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规律【自主学习一、气温构成气候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和(一)气温1、概念:空气的温度,常用(o C)表示。

影响: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2、气温的测定(课本72页)(1)测定方法: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测定气温,一天一般测定____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__时_______时______时________时,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就是___________.(2)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在练习:完成图4-8的日平均气温计算(二)世界气温的分布(课本72页)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所组成的线根据图4-6,可以看出____洲是最炎热的大陆; 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了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课堂探究:从现象找出规律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看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现象探究规律3、完成72页课内活动1-2题4、气温的变化(1)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在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2)完成74页课内活动1-2题巧思巧记学习中应不断找简单的方法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在降低;陆地海洋有差异,相同纬度温不同;相同纬度陆地上,地势高低有影响。

【巩固提高】1、春节期间,我国的广州鲜花盛开,哈尔滨则是雪花纷飞,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人类活动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A、美洲大陆B、亚洲大陆C、非洲大陆D、欧洲大陆3、北半球大陆最高气温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8时左右B、12时左右C、14时左右D、20时左右5、一般而言,北半球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6、从全球范围内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B.从沿海向内陆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 33℃B 17℃C 20℃D 23℃8、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 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 从海洋向陆地降低9、一年当中,北半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10、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

七年级地理《气温与降水》学案(1)

七年级地理《气温与降水》学案(1)

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地理《气温与降水》学案(1)
学习目标:
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能正确的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觉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重点:
读图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天气和降水有什么不同
2、常见的天气符号
3、读卫星云图
二新课导学
(一)气温
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用()表示
2、南方与北方的景色的差异主要是()不同所造成的。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读图4_6回答问题
1、世界平均气温较高的有那些地区()()()()()
2、世界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有()
3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
4、等温线在()处易发生弯曲。

归纳: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同纬度范围内,海洋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海洋的气温低,陆地的气温高;冬季,海洋的气温高,陆地的气温低。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5、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三、总结提升
1.学习小结
用心爱心专心 1
2、知识拓展
1、一天的最高气温在()时,最低气温在()时,温差=( ) 日平均气温=()
2、一年当中夏季用()月代替,冬季用()月代替
3、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冬季向高纬突出
3检测
四、作业
学后记:
用心爱心专心 2。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
一、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气象因素,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进修本课内容,我们将了解气温和降水的观点、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目标
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3. 理解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导学
1. 什么是气温?气温是指大气中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测量通常应用温度计进行。

2. 什么是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水珠、水滴或冰晶,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降水通常包括雨、雪、雾、露、霜等形式。

3. 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气温的测量主要通过气象站的温度计来进行,而降水的测量则通过雨量计等设备来实现。

四、拓展
1.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气温和降水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气温在白天通常会比晚上高,而降水在夏季较多,在干燥地区较少。

2.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穿着和活动,也会影响农作物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供应。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气温和降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温和降水是气象学中重要的因素,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防范措施。

感谢大家的进修,下节课再见!。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学案

4.2 气温和降水学习目标:一、明白气温的测定方式及气温的转变。

二、明白得等温线的含义。

3、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散布图并能总结避世界气温的散布规律。

重难点:一、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散布二、“等温线散布图”的判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照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测定与日转变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一、72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气温?如何表示?(2)气温是如何测定出来的呢?(3)别离读出p72页图4—8中4次观测气温数值(4)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5)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二、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探讨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你明白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出此刻什么时刻吗?学习任务(二)世界气温的散布一、自主学习:阅读p7二、73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1)回忆等高线的知识,据次推出什么是等温线?(2)哪一块大陆最酷热?哪一块大陆最严寒?除南极洲外严寒区域最大的洲是哪个?(3)咱们学校所在地的年均气温大约是多少?(4)观看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转变规律?(5)观看北半球的20℃等温线的弯曲情形,等温线的形状是平直的吗?那么两个最明显的弯曲在哪里?这说明了什么?(6)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查阅世界地形图观看在亚洲陆地上显现庞大拐弯的地址是什么地形区?(7)从图中可看出: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什么缘故?二、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探讨问题】世界年平均气温散布有什么规律?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慢慢降低;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是不是一样)同纬度海拔高的和海拔低的地址气温(有何不同)。

学习任务(三)气温的年转变一、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世界1月平均气温散布图”、“世界7月平均气温散布图”,完成以下问题:北京与悉尼相较,1月哪个地址气温高?7月哪个地址气温高?什么缘故?注: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反映一个地址气温年转变的幅度。

中国气温和降水学案及答案

中国气温和降水学案及答案

一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黑龙江省的。

3.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 。

4.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5.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新疆的。

6..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

7.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2)8.读图:温度带名称 A. 带B. 带C. 带D. 带E. 带F. 区9.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水果。

苹果、梨主要产自带,柑橘主要产自带,、产自热带。

10.二、降水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2.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台湾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

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4. 南北方雨季有什么不同?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5.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6.读图:四类干湿地区A. 区B. 区C. 区D. 区7.不同干湿地区的降水数值大约是多少?湿润区一般在毫米以上。

半湿润区为—毫米,半干旱区为—4 毫米,干9.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为什么是湿润地区?10.天山地区为什么形成是半干旱地区?11.降水多少对传统的住房有什么影响?12.降水多少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13.降水多少对农作物的分布有什么影响?一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黑龙江省的漠河。

3.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秦岭----淮河。

4.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5.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新疆的吐鲁番。

6..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海拔高。

7.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气温的南北差异。

(2)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8.读图:温度带名称 A.寒温带B. 中温带C. 暖温带D. 亚热带E. 热带F. 青藏高原区9.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水果。

苹果、梨主要产自暖温带,柑橘主要产自亚热带,椰子、香蕉产自热带。

10.二、降水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温与降水》 学历案

《气温与降水》 学历案

《气温与降水》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测量方法与表示方式。

3、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4、了解气温和降水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

(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2、难点(1)运用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理解气温和降水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天气的讨论,比如“今天好热啊”“这场雨下得真大”。

气温和降水是描述天气和气候的两个重要要素,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气温?什么是降水?它们又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知识讲解1、气温(1)概念: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

(2)测量:通常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常见的温度计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地点一般在百叶箱中,百叶箱放置在离地面 15 米左右的空旷草地上,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和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影响因素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海陆分布: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

因此,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在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地形: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来说,每升高 1000 米,气温下降约 6℃。

此外,山脉的走向、坡向等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洋流: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较高;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较低。

(4)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在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月,最低值出现在 1 月;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8 月,最低值出现在 2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和降水》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2、掌握气温的含义、测定方法,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及降水类型。

3、掌握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和“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
规律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4、知道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正确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速记:
1、气候的两个要素:和。

2、气温的测定
①一般在每天的北京时间、、、时观测,把四次结果相加除以4得出了一天的平均气温便是日平均气温。

②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③气温日较差是指,气温年较差指,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

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②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相同),影响因素是
a夏季气温,陆地,海洋;b 冬季气温,陆地,海洋。

③纬度的陆地,气温不一样,海拔越高,气温越。

④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弯曲),原因是:
4、降水的测定:基本仪器:;单位:
年降水量是指。

5、降水形成的条件:;
6、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雨,多分布在;
雨,多分布在
雨,多分布在。

②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其降水类型属于雨。

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较,两极地区降水较;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大陆的西岸和内部降水。

8、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等值线图,表格,坐标图。

二、难点辨析:
1、如图:A为陆地。

B为海洋,据此判断
①此地区属于()半球,
判断依据是()
②A比B气温()(填高、低)
③此图表示的是()季节,原因是()三、核心地图突破: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
1、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3、A处气温比周围气温,是因为
这里是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球的,
是因为南半球面积大。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1、赤道地区降水多在毫米以上
极地地区降水多在毫米以下,由此
可见,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
水。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下,大陆东岸降水多在毫米
以上,即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3在图中找出亚欧大陆,可知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4、图中降水最多,被称为世界雨极,此处年降水量多,主要是其位于山脉的南坡,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从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在此受阻抬升,形成雨。

(3)、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完成
1、绘制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该地最热月是月,该月平均气温是,最冷月是月,该月平均气温是
该地在半球,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3、该地月降水量在50 毫米以上,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由此得出:该地
季多雨,季少雨。

4、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四、典型题提高
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
2.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
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
D.南美洲、南极洲
3.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降雨
B.测量降水量的基本器具叫雨量器
C.赤道附近降水多
D.非洲撒哈拉沙漠属于干燥少雨区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别大,影响降水这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形因素
5.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B.雨量器就是测量降水量用的量杯
C.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D.降水对人民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很大
6、.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
A.某一年的降水量
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
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7、读“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B. 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C. 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 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