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__人格心理学__第三编新精神分析_图文.ppt
合集下载
心理学理论教材——人格心理学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
![心理学理论教材——人格心理学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bc924f9cc7931b764ce159d.png)
32
2、早期记忆
人追求优越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童年的 经验。儿童在4-5岁时就形成其生活风 格。
由于儿童所处的家庭、生活条件及周 围的社会环境不同,儿童便会形成不同 的生活风格
3、潜意识梦境
2021/7/3
33
3、生活风格的类型
根据社会兴趣的程度分类
1、统治--支配型 2、索取--支配型 3、躲避型 4、社会有益型
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 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 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2021/7/3
13
1895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初为一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 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 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1902年因读了佛 氏「梦的解析」而深受感动,曾追随弗洛伊 德探讨神经症问题,1902年他参加弗洛伊 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 心成员之一。1910年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 会主席。
2021/7/3
5
5、精神分析的内部分歧:
弗洛依德,既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又 是一位专权的领导人。他十分专制,决不 允许学生对他的学说提出异议,否则,轻 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为此, 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如阿德勒、荣格、奥 托·兰克等纷纷出走,各自创立了自己的 学派。 这又为霍妮、沙利文等人创建新 精神分析学派树立了榜样。
末生儿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往往缺乏创 造力。
2021/7/3
31
d. 备受保护的独子(女):
由於父母将希望全摆在唯一的孩子身上, 所以有时他会变得依赖,由於他常是众人 注目的焦点,所以他很容易觉得自己真得 大有价值,当他不再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 时,他的人生态度便很容易发生错误.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新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269755f7ec4afe04a1dff9.png)
一、阿德勒生平
[Alfred Adler 1870.02.07-1937.05.28],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不幸的童年:佝偻病、三岁时弟弟死亡、五岁时肺炎、两次车祸、弟弟出生、学 习成绩平平 自卑感困扰 1895年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眼科和内科医师 器官缺陷 1902年与弗洛伊德合作,1910年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第一届主席 1911年分歧、辞职,创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 ;1912年改称个体心理学协会; 1914 年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1920 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 立儿童指导中心。在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 学会议。1926 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 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 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1934 年定居纽约。1937 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 旅行时病逝。
梦
阿德勒认为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 梦能够显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做梦是有目的的。梦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 部分,人们可以从对梦的期待中,看出梦的目的。梦的工作 就是应付我们面临的难题,并提供解决之道。人的所有活动 都具有目的性,梦作为人生活的整体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 有目的性。阿德勒认为,梦和生活相互一致。 “梦是联系做梦者所面临的问题与其成功目标之间的桥梁。 在这种情况下,梦常常可以应验,因为做梦者会在梦中演习 他的角色,以此对事情的发生作出准备。”
(七)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
头生儿童:不安全感、自卑感比较强烈,敌视别人。 问题儿童、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等多见于头 胎儿童。 中间儿童:强烈的追求优越特性,大都雄心勃勃, 有远大的抱负,不墨守成规,一般比较干练、果断。 末生儿童:比较依赖、缺乏创造性,有强烈自卑感。 独生子:常常是逗人喜爱的,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为 了吸引别人而形成优雅的举止,但在缺乏良好教育 方法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反的后果。
人格心理学第三章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第三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b6153e6294dd88d1d26b3f.png)
Jung强调统合、均衡的重要作用(解决冲突 应选择较弱的第三种活动)
5:对人性态度的不同。Freud是悲观论,而 Jung则是乐观的老年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 不应回首而应向前看.
2021/3/9
授课:XXX
2
二、荣格理论的人格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1:意识自我(conscious ego) 自我就是我们 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 情绪和知觉
2:详细阐述了无意识的内容和来源, 认为无意识 内容并不都
是罪恶和性,并将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
意识.
2021/3/9
授课:XXX
1
3:对人类动机在时间上归因的观点不同,Freud 持因果论观点,用过去经验解释人格,荣格倾向 于目的论,强调个体心理潜能的指引作用,以及 生活契机的重要性。
4:人格动力学不同.Freud 强调冲突的重要(冲 突-焦虑-释放)
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孤独 成年期(25-65岁)------抚育后代-停滞 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完善-失望
2021/3/9
授课:XXX
11
婴儿期(0-1岁)
信任对不信任
新生儿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是否得到了充
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 得到了注意,都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格发展。 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 它是周围人们的信任和对自己的信赖。这样的 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 是可以接近的。从小没有得到充分关爱和照顾 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 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 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 包括 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和 遗忘,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 属于阈下知觉的东西, 类似“前意识”
5:对人性态度的不同。Freud是悲观论,而 Jung则是乐观的老年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 不应回首而应向前看.
2021/3/9
授课:XXX
2
二、荣格理论的人格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1:意识自我(conscious ego) 自我就是我们 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 情绪和知觉
2:详细阐述了无意识的内容和来源, 认为无意识 内容并不都
是罪恶和性,并将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
意识.
2021/3/9
授课:XXX
1
3:对人类动机在时间上归因的观点不同,Freud 持因果论观点,用过去经验解释人格,荣格倾向 于目的论,强调个体心理潜能的指引作用,以及 生活契机的重要性。
4:人格动力学不同.Freud 强调冲突的重要(冲 突-焦虑-释放)
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孤独 成年期(25-65岁)------抚育后代-停滞 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完善-失望
2021/3/9
授课:XXX
11
婴儿期(0-1岁)
信任对不信任
新生儿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是否得到了充
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 得到了注意,都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格发展。 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 它是周围人们的信任和对自己的信赖。这样的 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 是可以接近的。从小没有得到充分关爱和照顾 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 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 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 包括 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和 遗忘,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 属于阈下知觉的东西, 类似“前意识”
人格分析ppt课件
![人格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95f7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人格与职业选择
人格特质影响职业发展
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人在职场中的表现和发展。例如,高责任感和低情绪稳定性的人更适合担任管理职位,而高开放性的人更 愿意接受挑战和尝试新事物,有利于职业创新。
人格与职业选择
人格障碍影响职业适应
某些人格障碍会对个人的职业适应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强迫症可能导致过度追求完美,影响工作效 率;而反社会人格可能导致缺乏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不利于团队合作。
详细描述
人格是一个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独 特模式,它反映了个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外在行为表 现的综合特征。人格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会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人格是一个整体 ,包括了许多相互关联的方面,如情感、动机、价值 观等。另外,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点,不同的人 格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PART 02
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强调潜意识、童年经验和性驱力在人格形 成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人格是在与环境和他人互动中 形成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对个体行 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主张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和移情等方法来 探索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个体 意识到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从而达到 自我理解和自我改变。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一种简短的人格问卷,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倾向。
EPQ包含85个问题,分为三个分量表:内外向(E)、神经质(N)和精神质(P )。通过受试者的回答来判断其人格特质和行为倾向。该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 效度,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bc75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c.png)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01
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包含多个临床量表和
效度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02
测量16种基本人格特质,广泛应用于职业咨询、教育等领域。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03
测量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人格维度,适用于不同年龄
段人群。
投射测验法
01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尊 重
培养孩子积极应对挫折的 能力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 决策
注重孩子情感教育和人际 交往能力的培养
社会变革中如何适应和塑造良好心态
01
积极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
02 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03
寻求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04
治疗方法
03
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技能
训练等,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主要特征
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模糊,行为冲动,人 际关系不稳定。
诊断依据
长期存在上述表现,且不符合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 标准。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心理治疗如辩证 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主要 针对情绪不稳定和冲动行为。
心理类型 内倾型和外倾型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
人格结构
生活风格、追求优越感、自卑感
心理动力
社会兴趣
心理发展
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治疗理念
鼓励患者认识并改变自己的生活风格,培养社会兴趣,追求优越感。
卡特尔特质因素理论
人格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人格心理学PPT精品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00e6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9.png)
自然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 其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参与观察
研究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深入了解其行 为表现。
个案研究
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 研究,收集详细资料。
访谈法了解内心世界和动机
结构化访谈
按照预定的问题和程序进行访谈,收集标准化的信息。
半结构化访谈
社会规范
不同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思维方式的塑造 有所不同。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教育方式、习俗等也会对个体的人 格发展产生影响。
自我认知在人格发展中作用
自我观察
个体通过观察自身行为、情感等来认识自己, 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个体对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的评价,影响自 尊、自信等人格特质的发展。
性。
综合分析法确定诊断结果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分类和编码。
诊断判定
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 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诊断 判定。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描述和推断,揭示数据背 后的规律和联系。
结果解释
对诊断结果进行解释和说 明,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 治疗方案。
PART 06
人格心理学在现实生活应 用
REPORTING
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通过人格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 能力和学习风格,从而制定针对 性的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如情绪困扰、学 习压力等。
培养学生的积极品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信息,营造积极向上、和 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 其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参与观察
研究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深入了解其行 为表现。
个案研究
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 研究,收集详细资料。
访谈法了解内心世界和动机
结构化访谈
按照预定的问题和程序进行访谈,收集标准化的信息。
半结构化访谈
社会规范
不同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思维方式的塑造 有所不同。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教育方式、习俗等也会对个体的人 格发展产生影响。
自我认知在人格发展中作用
自我观察
个体通过观察自身行为、情感等来认识自己, 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个体对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的评价,影响自 尊、自信等人格特质的发展。
性。
综合分析法确定诊断结果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分类和编码。
诊断判定
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 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诊断 判定。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描述和推断,揭示数据背 后的规律和联系。
结果解释
对诊断结果进行解释和说 明,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 治疗方案。
PART 06
人格心理学在现实生活应 用
REPORTING
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通过人格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 能力和学习风格,从而制定针对 性的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如情绪困扰、学 习压力等。
培养学生的积极品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信息,营造积极向上、和 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43b026b9b0717fd5360cdc63.png)
第三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新精神分析学派
自我心理学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霍妮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的相关研究
新精神分析学派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而仅是 因为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人格及其形成的作用而 被人称为学派的一个松懈结合。这个学派的各个 代表人物之间,各个理论之间的侧重点都不尽相 同。 之所以把他们称为精神分析,是因为他们仍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作为基础,并不是要建 立一个新的范型,而只不过是有所扩大或侧重点 有所转移。(对精神分析的修正)
阶段
人际 关系 母亲
基本心理冲突
发 展 任务
婴儿期 (0-2)
儿童早 期 (2-4) 学前期 (4-7)
信任对不信任 Trust vs. mistrust
学习信任
父母亲 自主对羞耻、怀疑 Autonomy vs.shame and doubt 家庭 主动对内疚 Initiative vs. guilt
艾里克森一直保守这个秘密,直到68岁才公开。
他生活在一个犹太家庭里,却保留了和生父一样的 生理特点----高个子、金发、蓝眼。
在继父那边,人们称他“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 却被当作是“犹太人”。 一战爆发使得处于青少年前期的艾里克森感情崩溃, 因为他不知道该忠于德国还是忠于丹麦。 从公立学校毕业时,继父建议他上医学院,但他并 不接受这种期望,决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并在随后 的几年在欧洲游历。
霍妮从10种神经症需要中归纳了三种神 经症的人格类型: 1. 趋向他人(依从型) 2. 反对他人(敌对型) 3. 逃避他人(退缩型)
四、霍妮的人格结构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指个人某时某地身心 特征的综合,代表个人的实际面貌。 真实自我(real self):指个人可能成长发展达 到的地步,代表个人人格发展的内在潜力。 理想化自我(idealized self):指个人脱离现 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代表个人企图以否认 的方式画些其内心的冲突与焦虑。理想化自我表 现的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十全十美的条 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新精神分析学派
自我心理学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霍妮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的相关研究
新精神分析学派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而仅是 因为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人格及其形成的作用而 被人称为学派的一个松懈结合。这个学派的各个 代表人物之间,各个理论之间的侧重点都不尽相 同。 之所以把他们称为精神分析,是因为他们仍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作为基础,并不是要建 立一个新的范型,而只不过是有所扩大或侧重点 有所转移。(对精神分析的修正)
阶段
人际 关系 母亲
基本心理冲突
发 展 任务
婴儿期 (0-2)
儿童早 期 (2-4) 学前期 (4-7)
信任对不信任 Trust vs. mistrust
学习信任
父母亲 自主对羞耻、怀疑 Autonomy vs.shame and doubt 家庭 主动对内疚 Initiative vs. guilt
艾里克森一直保守这个秘密,直到68岁才公开。
他生活在一个犹太家庭里,却保留了和生父一样的 生理特点----高个子、金发、蓝眼。
在继父那边,人们称他“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 却被当作是“犹太人”。 一战爆发使得处于青少年前期的艾里克森感情崩溃, 因为他不知道该忠于德国还是忠于丹麦。 从公立学校毕业时,继父建议他上医学院,但他并 不接受这种期望,决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并在随后 的几年在欧洲游历。
霍妮从10种神经症需要中归纳了三种神 经症的人格类型: 1. 趋向他人(依从型) 2. 反对他人(敌对型) 3. 逃避他人(退缩型)
四、霍妮的人格结构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指个人某时某地身心 特征的综合,代表个人的实际面貌。 真实自我(real self):指个人可能成长发展达 到的地步,代表个人人格发展的内在潜力。 理想化自我(idealized self):指个人脱离现 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代表个人企图以否认 的方式画些其内心的冲突与焦虑。理想化自我表 现的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十全十美的条 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e391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3.png)
人格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及其结 构、动力、发展与适应等方面。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
人格结构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
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欲望的体现,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 超我是道德规范的象征。
发展阶段
情境测验
模拟特定情境,观察被试 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 其人格特质。
投射法测量潜意识动机
罗夏墨迹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墨迹 图形,让其自由描述所看到的内 容,从而了解其潜意识中的动机、
情感和认知方式。
主题统觉测验
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模糊的场景 或人物描述,让其根据自己的理 解和想象进行故事编写,以揭示 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
费斯廷格提出,探讨个体 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减 少失调。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处理信息、 形成记忆和解决问题。
归因理论
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 释对人格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01
提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基
本需求。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和能力。
引导价值观念
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规范行为,培 养个体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
教育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01
02
03
04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及其结 构、动力、发展与适应等方面。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
人格结构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
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欲望的体现,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 超我是道德规范的象征。
发展阶段
情境测验
模拟特定情境,观察被试 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 其人格特质。
投射法测量潜意识动机
罗夏墨迹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墨迹 图形,让其自由描述所看到的内 容,从而了解其潜意识中的动机、
情感和认知方式。
主题统觉测验
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模糊的场景 或人物描述,让其根据自己的理 解和想象进行故事编写,以揭示 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
费斯廷格提出,探讨个体 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减 少失调。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处理信息、 形成记忆和解决问题。
归因理论
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 释对人格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01
提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基
本需求。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和能力。
引导价值观念
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规范行为,培 养个体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
教育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01
02
03
04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
人格心理学第3章 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第3章 新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8f16f7ba0d4a7302763a65.png)
个人利益
不健康的
人格理论
15
三、生活风格理论life style
文化与人格
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这是一种标
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 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1.生活风格的形成:
▪ 四五岁时形成,以无意识表现出来; ▪ 取决于生活条件和家庭及社会环境; ▪ 自卑感的补偿方式即是他的生活风格。
人格理论
34
2.心理历史分析法
文化与人格
在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中对个体的人格进的心理冲突解决自身 问题;有助于理解他是怎样促使历史事件的发生和 改变历史的。
埃里克森对甘地的研究 英国求学时期:模仿认同英国人 南非:经历产生同一性危机 印度领导:印度人
人格理论
35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我们做什么的 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
人格理论
32
4.性格取向 ▪ 非生产性
文化与人格
▪ 接受取向:被动、怯懦、依赖;(受虐狂)
▪ 剥削取向:敌意、挑衅、傲慢;(施虐狂)
▪ 囤积取向:吝啬、懒惰、占有;(破坏性)
▪ 市场取向:投机、应变、浪费;(机械地自动适应)
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人格理论
38
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吗? 文化与人格
4.依恋与爱情的关系 ▪ 一组对52岁的人的调查:安全型的成人有持久稳定
人格理论
29
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
1.对人格的理解
文化与人格
▪ 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
▪ 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其产生和发展是 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