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媒体—工具论: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教育技术发展的早期,认为教育技术是用于教学的各种媒体和工具。

代表媒体—工具论的典型定义如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AECT)1970年定义和Lumsdaine.A.A的1964年定义。

⏹手段—方法论: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总和,以系统方法为核心更有效地发挥教育手段的作用。

比较典型的定义如AECT1972年定义、尹俊华等的1996年定义和南国农的1997年定义。

⏹理论—实践论:这种观点是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协会1994年定义的提出而逐渐为人们接受和认可的。

理论—实践论认为教育技术由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两个部分组成。

关于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教学(学习)过程和教学(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优化教学、实现有意义学习、促进人的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学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良好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包括建构和探索新型教学(学习)模式;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现代教材体系,开发各类教学软件;开展教学实验,建立现代教学理论体系;加强培训,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网络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改进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学科。

它涉及到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更有效、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与硬件的应用、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其中,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是核心内容之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开发各种教育软件、教育游戏、教育仿真等教育工具,以及如何评估和改进这些工具的有效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还需要学习教育软件与硬件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教育软件与硬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教育软件和硬件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他们还需要了解各种教育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工具。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也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学习。

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开发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如何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是教育技术学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教育数据被收集和存储起来。

这些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记录、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行为特征,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教育软件公司等单位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教育技术设计师、教育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管理等职位。

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教育技术的研究和教育。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更有效、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技术学原理

教育技术学原理

教育技术学原理课程名称: 教育技术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1.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育技术学原理是本专业研究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通过理论研讨,小组协作学习,全班头脑风暴,基于项目的研究,教育信息化项目规划实践等学习方式,为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有关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 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1.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3 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经验之塔§ 2.2 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 2.3 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 2.4 媒体、技术、工具与 2.0 时代的教学理论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设计§ 3.1 信息化教学概述§ 3.2 “英特尔未来教育”单元教学计划设计§ 3.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四章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设计§ 3.1 网络支持环境设计(主题网站、学习平台网站、教学管理网站等)§ 3.2 教师工具在教学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3.3 学习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五章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 4.1 课件、积件、学习对象与国际标准§ 4.2 多媒体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价§ 4.3 网络资源的收集、开发、共享与合理使用§ 4.4 Web2.0 资源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六章e-Learning 学习环境的设计、使用与管理§ 5.1 e-Learning 学习环境发展概述§ 5.2 Moodle 课程管理系统§ 5.3 e-Learning 学习环境设计原则§ 5.4 e-Learning 学习环境设计实践第七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 6.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概述§ 6.2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教师版)§ 6.3 同伴互助、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6.4 教育部- 微软“携手助学”支教培训活动设计第八章教育技术研究§ 7.1 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和范式§ 7.2 学校教育技术研究常用方法§ 7.3 e-Learning 学习社区研究的常用方法§ 7.4 教育技术研究实践第九章教育技术项目规划§ 8.1 教育技术项目规划的战略与规划§ 8.2 教育技术项目的设计方法§ 8.3 教育技术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8.4 教育技术项目的评价3. 主要参考资料[1] 《外国教育史》,戴本博,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

育技术aect94年定义

育技术aect94年定义

育技术aect94年定义
在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定义了“教育技术”:“教育技
术是一种系统和持续的过程,用来改善和支持研究、教学和管理,以满足各种需求。

”教育技术的定义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方面,包括使用技术来改进教学和研究、管理系统和技术应用,以及利用技术来改善管理和组织。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以满足研究者、教师和管理者的需求。

教育技术的定义和任务不仅限于教室内的研究。

它也可以用于在线研究、虚拟研究环境和其他研究环境。

它可以帮助创建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和研究环境,以及支持多种研究和教学方式。

教育技术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教学环境。

它可以支持管理系统,如学生息管理系统,以及技术应用,如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它还可以用于教学和研究的管理、规划、评估和改进,以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求。

此外,教育技术也可以用于分析教学和研究情况,以及改善管理和组织。

它可以帮助分析研究者的表现,改善研究体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并且改进教育管理系统。

因此,教育技术是系统性的,持续的过程,用于满足研究者、教师和管理者的需求,通过技术的使用来改善教学和研究、
管理系统和技术应用,以及改进管理和组织等。

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信息化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信息化教育概论读书笔记1、信息化教育的含义∶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2、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为︰(1)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 ”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引进的;信息化教育”一词,是21世纪初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的。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料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作用下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般的学习过程;是与信息教育资源自然地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而不是一切学习资料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3)信息化教育要求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必须进行教学系统设计;而教育技术没有这个要求。

(4 )信息教育要求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而教育技术则没有这个要求。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五化三性︰(1)五化①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

教育信息必理数字化。

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

④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

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2)三性开放性:他能超越时空,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

②非线性: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条框,在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连接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他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照顾着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

交互性:他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

4、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是信息化教育萌芽起步阶段,也可以说是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过渡阶,20世纪后期以后,是信息化教育迅速发展阖段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盗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时信息化韦的主畏标志。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旨在研究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旨在研究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室,实现远程教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此外,教育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与评估,为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教育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直观的学习环境。

同时,安全、隐私等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结语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作为应对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它的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学和技术学的融合,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应用和创新。

只有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为虚构文章,仅供参考)。

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

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

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引言: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简称EdTech)是指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挑战1. 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风险。

教育技术公司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学生和教师的隐私。

例如,数据加密和安全的用户身份验证系统可以帮助减少潜在的安全威胁。

2. 技术应用的平衡虽然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但过分依赖技术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学生可能会过度沉迷于电子设备,忽视了与人交流、自主学习和批判思考等重要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寻求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的平衡。

3. 数字鸿沟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偏远地区,数字鸿沟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缺乏适当的基础设施、师资和经济资源等问题限制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解决这一挑战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投资。

二、机遇1. 个性化学习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通过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

2. 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借助教育技术,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实施教育创新,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

例如,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

3. 跨越时空的学习教育技术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远程教育等方式,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和知识。

这种灵活性可以满足现代学习者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教育技术的未来

教育技术的未来

教育技术的未来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指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理念和实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许多创新和变革。

那么,教育技术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呢?一、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个性化地为每个学生定制教育内容和学习路径。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辅助,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估。

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信息结合的技术手段。

它们可以为学生创造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的场景和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沉浸式学习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在线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在线教育(Online Education)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在线教育不受地理和时间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节奏。

在线教育还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在线教育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

四、数据分析与学习评估教育技术的未来还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学习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如学习行为、学习成绩等,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教资教育技术

教资教育技术

教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分类1. 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组织,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育技术的分类(1)多媒体技术:包括投影设备、录音设备、视听设备等,能够将多种媒体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教学资源。

(2)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的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管理。

(3)交互式技术:交互式教学手段如电子白板、触摸屏、虚拟现实等,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探究式学习。

二、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 教育技术的优势(1)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多种媒体元素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合作和独立创新。

2. 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1)语文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和音视频等教学手段,可以提供更加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2)数学教育: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交互式教学手段,可以提供动态的数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英语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和注意事项1. 应用策略(1)多样性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的不同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学习提要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重点)。

2.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难点)。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概论教育(Education):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依据社会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开发其体力和智力的活动。

技术(Technology):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教育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就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措施和方法。

信息(Information):是人、生物和自动机等控制系统所接收和加工的事物属性或运动状态。

在教育教学领域有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征的信息、反映教学动态过程的信息等等。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①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12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上述教育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给出的,简称AECT1994年定义。

教育技术基础理论

教育技术基础理论

视 听 教 育 理 论
(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戴 尔 的 “ 经 验 之 塔 ”
(做的经验)
“经验之塔” 理论(观点)
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度到抽象; 3.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 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4.位于“塔”的中层的视听媒体,比言语和视觉符号具 体 形象,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 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 式之不足。 5.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 展,要形成概念。
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华生的行为主义 桑代克的试误说(联结主义)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1、华生的主要观点
学习是塑造外显的行为,而内部的心理状态是 不可知的;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人的反应完 全由客观刺激决定。
2、学习规律
第四节


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教育是全民教育
现代化教育是终身教育 现代化教育是信息化、多媒体化和多元化教育

现代化教育是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技术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将为基础教育提供全新的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展示了新的前景 教育技术现代化将革新学习环境
2、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实验者有选择地对有机体作出的接近最终行 为的各种反应给予强化,而不是等待最终期望 的那种反应自然出现后才给予强化。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认知主义

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与 反应(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 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 用的结果,即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认知结构)。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习者联系以往已经掌 握的知识,逐步由已知引申到未知。

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结构层次: 技术是以智慧了技经定术义的验。应为用核,心而,忽视
以方法技能为中间层,以了工教具思育手考技:段术这为中一对外概技显念术是 层有机结合的综合体。 否缺的全陷研面 在究呢 哪和? 里发不 ?展全。面的话,
❖技术角度中的教育技术定义
——人类为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所采用的 一切教育经验、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的 总和。
ET as of AECT’04 definition
创建
学习环境创设 教学问题分析 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决策评估 教学方案实施
研究场
技术过程 与
技术资源
管理
项目管理 授递系统管理 人员/信息管理 项目评估 领导力建设
利用
资源评估 过程/资源选择 资源运用 革新推广 制度化
利用
媒体利用 革新推广 实施和制度化 政策和法规
管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传递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理论 与
实践
评价
问题分析 标准参照测量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AECT’94定义之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场与实践场 ET as of AECT’94 definition
开发
文印技术 音像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综合技术
3.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形成
从20世纪的视听教育运动 演变而来
20世纪初视觉媒体教学的发展 20年代以后视听媒体教学的发展 40年代以后视听教学稳步发展 50、60年代视听教学迅速发展
语言实验室、教学机器、计算机、电视……
从学习理论、传播理论重新认识视听教学理论
研究视听信息的显示
视听信息的传播设计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李文昊
2020/5/9
•现在要开始严肃地分析一下教育技 术这个东东了!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本文档旨在解释一些与教育技术相关的常见名词。

以下是它们的简要解释:1.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利用科技设备和工具来支持和增强教育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与研究的教育方法。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利用科技设备和工具来支持和增强教育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与学习的教育方法。

2. 电子教育(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来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研究。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课程研究。

电子教育(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来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课程学习。

3.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4.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

在教育中,增强现实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添加虚拟对象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研究体验。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

在教育中,增强现实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添加虚拟对象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5. 联机研究(Blended Learning):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编著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编著

1.3教育技术学
技术与技术学不是一回事,就像符号和符号学、信息与信息学一样,教育技术是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就其发展的实际来看,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 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所以“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是有明 显区别的。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 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当指的是运用与教育中的各种技术(如媒体技术、系统技 术等)时,一般采用教育技术这个词;当指一个新兴学科的专门术语时,则用教育技 术学
《教育技术学》 何克抗编著
胡水星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及范畴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教育技术的定义与指导思想,难点在于 对AECT1994年定义的理解。目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与实践都是基 于AECT1994年定义精神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应安排一次讨论或者 布置小论文,以加深理解。
1、1963年:关注学习过程
“ Audio visual communications is that branch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and use of messag1e96w3h年ic的h定co义n:tro“l t视he听l传ea播rn是in教g 育pr理oc论es与s,实it践u的nd一er个ta分ke支s:,(a它)th主e study o要f t对he学u习ni过qu程e的an信d息re进la行tiv设e计st和re使ng用th的s 研an究d。w包ea括kn:e(ss1e)s在o有f 目 beomtphlopyic的缺化etod的点。riina学;这lt习(些ahn过2任ed)l程 务en在ao中包rn教n,括rie育n图对pg环r像整ep境sr信个oe中cn息教e,ta和学st利si非系of用no表统ar人l征及am员n性其ye和s信组res设息成aa备gs有部oe将ns独分信;wa特的n息h的计dic结和划(hb构m相、) 化tah对制y、e的作b系优、e统 structur选in择g 、an管d 理sy和st应em用a。tiz它in的g目of标m是e:ss有ag效es地b使y用m每en一a种n传d 播方法和 instrum媒en体ts,in以a开n发ed学u习ca者tio的n全al部en潜v力iro。m”ent,These undertakong include pla这nn个in定g,义pr与od早u期cti定on位,s于el媒ec体tio的n定,m义an不a同ge:m第e一nt,次an关d注u了tili学za习tio,n of both而co不m是po教n学en;ts“a信nd息e”nt一ire词i也ns表tru明c了tio强na调l 重sy点st由em媒,I体ts向p内rac容ti转ca变l ; goal is 另the外e,ff定ice义n中t u用til了iz“ati控on制o”f e一v词er,y m目e的th是o为d a了n表d 明m教ed学iu结m果o是f 可 commu以ni高ca度tio预n见w的hic。h但c随an着c实on践tr领ibu域te的t扩o t展he,d许e多ve人lo认pm为e该nt定o义f t名he不 learner符`s实full potential.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

学习(Leaning)
最为简单的学习类型就是背诵知识信息,在学校和学院的学习
中,对学习的评价可能需要学习者证明他们已经记住了这些知 识和信息。基于计算机的教学单元(如“整合学习系统”)经 常以这种方式操作。3个学习目标还包括理解以及保留。要求解 释或解决问题的评估可能利用理解维度。这种形式的评估更具 有挑战性,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劳动密集型。学习目标可能更雄心 勃勃,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主动使用。评估这种级别的学习 需要真实的或虚拟的问题的情况,这显然是具有挑战性的安排。 有些人会描述这些不同类型的学习仅仅是表层与深层学习。
功能可以被视为不同的活动。他们也可以被视为更大的教学过程发展 的阶段。系统教学5种开发方法的支持者将会进一步指定,这些函数在 每个阶段伴随着评估过程。监控决策和采取纠正措施在每个阶段的属 性系统方法至关重要。这种评价活动的例子将在创建、使用和管理的 标题下被提及论和实践参与在许多不同的设置的学习环境。创建
效率的概念在建造主义学习中是不同的。在此方法中,设计师们更重视
教学的吸引力以及学习者有权选择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学习路径的程 度。他们会更有可能以知识来衡量成功,并且能够应用到现实问题而不 是没那么真实或嵌入式学习的措施,如客观测试。这样的设计,但是,仍 然需要计划学习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框架记住一些目标和资源满足 这些目标。若达成一致目标,达到这些目标的效率肯定会被视为优先。
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简而言之,重点从教师在做什么转化为学生在 做什么。在这种观点下,个人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并且获得了基于自 己努力而充满意义的经验的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学习经验由在 真实世界的应用上获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由老师控制和拥有,它减少 学生接触,掌握,能力交流的可能性。这种情感和计划并控制的系统 教学发展的情感冲突,冲突的决议仍然在谈判之中。在上下文的定义 中,"进程"还包括那些使用和管理资源并且创造资源。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在当今社会,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学专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技术不仅仅是简单地利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过程,更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应用科学技术的一种多学科交叉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正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手段,以促进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的学科。

它不仅仅涵盖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各种教育设备和教学媒体,还包括了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教育游戏等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

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教育实践,但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是在近代。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教育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

传统的黑板、投影仪被智能电子白板取代,纸质教材被电子教材替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育技术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教育学紧密相关,二者相辅相成。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而教育技术则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教育技术基于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反过来也丰富和完善了教育学的理论。

教育技术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数据分析、虚拟实验等技术手段,可以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同时,教育技术也为教育学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软件、教育游戏等多媒体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进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基本概念
现行的"教育技术"定义中,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简称AECT)在1994
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影响很大。

我国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相当丰富,《中国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杂志发表了几乎国内全部重要学者对教育技术定义理解的论文。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

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

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编辑本段教育技术发展历史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做借鉴,英国、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

视觉教育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就是《视觉教育》。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视听教育
30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用,人们感到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

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E. Dale)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视听传播
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讨什么是视听教育。

1963年2月,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建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视听传播,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另外,许多研讨视听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也都趋向于采用传播学作为视听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国际教育界深感原有视听教育的名称不能代表该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范畴,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

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名称确定以后,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

1970年,美国政府的一个专业咨询机构教育技术委员会在给总编和议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技术是按照具体的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资源的结合,从而促使教学更有效的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的整个过程的方法。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1、教育技术学
2、教学系统设计
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4、远程教育学
5、教学信息处理
6、信息技术与教育
7、网络教育应用
8、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