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和她的小说.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萧红和她的小说 “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 没有命中的箭。”
郑阿平主讲
生平经历
她本名张辶西莹,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 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幼年丧母,父亲张廷举是一个 冷酷的官僚,只有祖父张维祯给她疼爱和温暖,并成 了她的第一位启蒙教师。1920年,在祖父的支持下, 得以进入本县南关小学读书。1925年,又进入本县第 一女子高小读书。这一年,她参加了本校支持“五卅” 受难工人的募捐义演,在一出名叫《傲霜枝》的话剧 中,饰演一个抗拒包办婚姻的姑娘。1927年,离开故 乡呼兰县,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读书,在此期间,对美术和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0年,祖父去世,在家中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人,父 亲即在继母的调唆之下,为萧红订下了一门亲事,并 与第一女中的校长串通一气,取消了萧红在第一女中 的学籍,被迫返回家里。
• 后来,萧红曾一度出院,最后终因病重,住进 了香港玛丽医院。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端木委 托骆宾基照顾病重的萧红。在她生命最后的一 段时间里,与骆宾基互吐由衷。萧红临死之前 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因为我是一 个女人"。
萧红漂泊流离反抗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在 战争的硝烟之中,未竟的事业,卓越的才华, 都随风飘逝了,只有心灵与那不朽的作品,还 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萧红虽然极有思想,却极少有意识形态说教。她几乎 是用女性独到的经验,洞察历史,忠实于自己的感觉, 以细微的笔触,深入到语言所不能抵达的隐秘之处。
萧红的晚期作品,还触及到人生与人性的 隐秘之处,这与她早期对生殖与死亡的独特敏 感相呼应,成为贯穿她全部创作的线索。
• 萧红虽然极有思想,却极少有意识形态说教。她几乎 是用女性独到的经验,洞察历史,忠实于自己的感觉, 以细微的笔触,深入到语言所不能抵达的隐秘之处。
萧红的感知方式是充分感性化和个性化的,这使 她的作品具有鲜活生动的特征。 萧红的艺术才华还表现在表达方式的充分自由。 她不屈从什么权威,也没有一定的圭臬。即使对她极 尊崇的鲁迅先生,她也不盲目效法。她说:"有一种小 说学,小说有一定写法,一定要具备几种东西,一定 要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可夫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 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 她那几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散文,是萧红作品中 最为光辉的篇章。在萧红短促的一生中,可以 毫不夸张地说,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她坎坷 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 因此,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沉的崇敬与感 激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 打击,给她留下难以消除的悲痛。她下决心要 描绘鲁迅先生的形象与音容。她在字里行间, 都流露出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感激。 她还运用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充 分地施展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 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
• 由于叛徒出卖,党组织遭到破坏,舒群等被抓,他们 受到牵连,心里非常恐惶,于是乘船到了上海。到上 海以后,租了一间亭子间住下,立即与鲁迅先生取得 了联系。鲁迅作为一位热爱青年的德高望重的长者, 首先从生活上接济了他们,先后将萧红的《生死场》、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写了序言并推荐出版。作品问 世后,他俩很快成为上海的文化明星、一对引人注目 的知名作家。但是萧红很快陷入了新的烦恼,二人感 情出现了裂痕。此后二人再到鲁迅家,彼此沉默寡言, 许广平很为难,二人决定分开一段时间。
• 萧红同情人民革命,但不愿参加党派之 争,她宁肯离群索居,过着孤独的生活, 这反映了她自由主义的立场。这种立场 是不能为她的那些共产党员朋友所认同, 自然也会使她感到孤独和寂寞。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萧红身为女性,很早就敏感于男权文化的 压迫,她的女权思想由来已久,一直是她创作 的主题之一。
• 这些文化刀斧手们,在把书稿扣压了半年之后, 作出的结论是:不准出版。为了支持反映抗日 斗争的文学作品出世,在鲁迅的安排下,《生 死场》终于作为“奴隶丛书”之三,于1935 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并亲自为它写序。 萧红自己为书皮作了一幅封面画,画的是一幅 中华民族的版图,在东北三省部分被一条直线 粗暴地截开,宛如一支利斧劈断了一样,象征 着东北三省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与摧残。
这部抗日小说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轰 动。正如许广平后来所说的,《生死场》的出版, “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与惊动,因为是那么雄 厚和坚定,是血淋淋的现实缩影。而手法的生动, 《生死场》似乎比《八月的乡村》更觉得成熟些,每 逢和朋友谈起,总听到鲁迅先生的推荐,认为在写作 前途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许广平 《追忆萧红》)在艺术手法上,《生死场》也别具一 格,虽然它有上述的不足,却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它 以“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 《萧红作〈生死场〉序》),运用类似散文那样铺开 的写法,在笔法上显得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然而同 时它又有一根贯串其中的线索,引导着故事情节的发 展和人物性格的展开,这就形成了萧红小说的独特的 艺术风格。
• 由于日军对重庆的狂轰滥炸,萧红同端木蕻良 乘飞机到了香港。萧红在香港文坛很活跃,出 席招待会、报告会、会见了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萧红还把书稿交给史女士请她带到美国出版。 在这期间她创作了《呼兰河传》、《后花园》、 《马伯乐》和若干短篇。由于劳累,她病倒了, 经史沫特莱介绍住进了医院。这段时间的萧红 身体是病弱的,而创作是高产的,是她短暂生 涯中的又一个丰收期。
• 萧红曾经常出入于鲁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笔, 把读者轻轻地领进鲁迅家敞开的大门,让读者看到鲁 迅家庭的和谐、朴素的生活。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 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居的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 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 及许广平先生的操劳,海婴的顽皮,甚至描绘了两位 年老保姆与日本医生的面影,她还细致地描绘了客厅、 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 间的感情。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 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 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 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 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萧红这 些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点, 比起其他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特别具有清新 隽永的艺术风格

萧红在朋友黄源建议和帮助下,买了上海 至东京的船票(8块大洋)到了东京,住在正 在日本学习日语的黄源夫人许粤华家里。生活 还可以,但她的处境总是孤独的,期待会面的 弟弟提前回国,写东西因心神不定很难下笔。 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刑事的骚扰,使她烦闷。 她的诗作《异国》反映这种心情,使她下决心 回国的,是鲁迅先生的逝世。
• 萧红在编辑抗战文艺的活动中,与另一位文化 人端木蕻良结识相处。端木与萧军不一样,他 较为文弱。上海沦陷后,萧军、萧红、端木蕻 良等同许多左翼文化人辗转武汉、西安、重庆。 萧红与萧军的矛盾未能弥合,而与端木的情感 进一步加深,以致由萧红向朋友们公布了她与 端木蕻良的关系。在处理婚姻问题上,胡风婉 转地批评过她,她怀着端木的孩子到重庆,由 白朗照顾她。临产时,由白朗送她到医院,孩 子生下,萧红还算平安,而小孩却死了。
• 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她却放弃了正面描写抗日 题材的创作。主要精力放在描写故乡风俗及童年回忆 及社会讽剌上。在《七月》编辑部的一个座谈会上, 萧红明确表示:"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段的,作家是属 于全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 着人类的愚昧"。 促成她的这一思想从朦胧到明确, 显然和鲁迅对她的影响是相关的。1936年,她抵达上 海之后,即受到鲁迅的关怀与帮助,成为鲁迅圈子中 的一员。萧红对鲁迅的理解是深刻而独到的。她向聂绀
源自文库
• 萧红为了反抗家庭对她的桎梏,曾二次到北京:一次 与表兄陆宗舜:一次是“九一八”以后搭车到了北京。 后来由于因经济上的原因,跟找上门来的王恩甲回到 哈尔滨同居。不久萧红怀孕。这时哈尔滨被日寇占领, 他们欠了旅馆600大洋,王恩甲回老家取钱,一去不 归。旅馆老板天天逼债,并扬言要把她卖到妓院。她 无奈中写信给哈尔滨《国际协报》主编,叙述她的遭 遇。该报文艺副刊主编裴馨园,看到萧红的信以后就 安排一部分作者、编辑去旅馆采访,并警告了旅店老 板。老板迫于报社的压力,(去年的这个时节,正是在 北平吃着青杏 没想到今年的这个时节,我的命运比青 杏还酸...)使萧红的生活有所改变。在采访与声援萧红 的作者、编辑中有萧军、舒群、罗峰、白朗。等。
• 萧军对萧红的遭遇甚为同情。二人通过交谈、诗书来 往很快就结合了。由于无多少经济来源,二人一直过 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萧红的小生命生下来也死了。他 们虽然也在报刊上发表诗歌,但生活仍然非常窘困。 直到萧红写的《王阿嫂之死》在征文中获奖后,有了 名气,他们作了记者,每月20块大洋,生活稍为安定。 不久他俩完成了小说《跋涉》。舒群是共产国际的代 表,资助他们出书。日本当时在东北进行文化围剿, 书被查抄,进步人士被抓。他们经舒群联系就到了青 岛。在青岛,萧红写了《生死场》,并与鲁迅取得了 联系。当他们接到文坛巨匠鲁迅的回信时,高兴的不 得了 。
• 思想与才华 • 萧红在1933年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岁月 里,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是一位才 华横溢的多产作家。
萧红无疑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作 家,她由幼稚到成熟,由投身到左翼文 艺思潮到逐渐独立,有意识地疏离意识 形态话语,思想经历了明显的两个发展 阶段。
• 二十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萧红读中学时, 就热衷于学生爱国运动。她阅读了大量国内外 左翼文学作品,启发了她社会人生的思考。她 的早期作品反映出了对人民革命的理解与同情, 《看风筝》甚至写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活,说明 当时她的思想是激进的。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 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 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 是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 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 《生死场》是三十年代最早出现的抗日小说之一。它 的出版,是鲁迅先生关怀和帮助的结果。1934年10月 初,住在青岛的萧军,开始给住在上海的鲁迅先生写 信。10月底,因为好友舒群被捕,两萧仓促离开青岛 至上海,与鲁迅先生开始频繁的通信往来。11月30日, 萧军、萧红在内山书店第一次与鲁迅先生会面。之后, 萧红的创作、生活等事宜,就都得到了鲁迅先生的关 怀和帮助。萧红把《生死场》的手稿交给鲁迅,鲁迅 先生认真地对此稿进行修改之后,又及时介绍给黄源, 建议在生活书店出版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但是, 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书报检查制度极其严格,《文 学》杂志虽然愿意发表,还必须先送到控制文化的官 僚衙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去审查。
弩说:"鲁迅小说调子是低沉的,那些人物多是自在性的,甚至 可以说是动物性的,没有人的自觉。他们不自觉地在那里受罪, 而鲁迅却自觉地和他们一起受罪。但如果他不写小说而写别的, 主要是杂文,他就立刻变了。从最初起,到最后止,他都是个战 士,是个勇者","鲁迅是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 人物,他的人物,有的也是自觉的知识分子,但环境却压迫着他, 使他变得听天由命,不知怎么好,也无论怎么都好的人了"。
• 从写作技巧方面看,《生死场》虽然比几年前 在哈尔滨创作的短篇小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 也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正如鲁迅先生在《萧 红作〈生死场〉序》里很委婉地指出的:“叙 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除去人物性格 不够鲜明之外,结构有时也显得松散和不完整。 但是,这部年轻的东北流亡作家创作的作品, 却填补了当时上海文坛抗日题材小说的空白, 它使上海及大后方的读者们,了解了东北人民 的苦难与斗争。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北方人 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 经力透纸背”(鲁迅《萧红作(生死场) 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